第一节 古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王道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063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古迹
分类号: K917
页数: 5
页码: 163-167
摘要: 古迹包含真武庙、土地庙、观音庙、家庙、姑子庵、始祖石桌碑、观音庙碑、捐建通济桥碑等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古迹 名胜古迹区

内容

真武庙原位于村北头,现北二路北50米处的大街中心部位。初建于十六世纪初,房开三间,坐北向南。房中有九座神塑像,也叫九神堂。庙前有一大湾,面积有3.6亩,故名曰“庙湾”。在历经沧桑的风风雨雨中,真武庙曾进行过多次重修。最后一次重修于1925年,竣工时,有王道村京剧创始人王蜂(王重发)、王蜜(王永祥)创建的京剧团唱戏开光(典礼)。于1949年拆毁。
  土地庙原位于村北头,现北二路南20米处的大街中心处。房开两间,门朝东,房中有土地爷塑像。传说初建于十六世纪初。每当有人去世时,孝子们前去庙中为死者送盘缠。于1949年拆毁。
  观音庙也叫倒座观。传说是十六世纪初建成。建在原古小清河南岸,通济桥(现文明路与南二路交叉处)头东侧,因为坐南朝北,故叫“倒座观”。庙开三间,里面塑有观音菩萨、判官、土地爷等神像,拆除于1949年。
  家庙即王氏祠堂。是春节、七月十五等节日祭祀先祖的地方。位于村中心十字路口西腋(现卫生室址),传说建于明代弘治十七年(公元1505年)。到1937年先后重修、重建了四、五次。初建时,房开三间,房前栽一国槐,到第五次重建前,国槐树龄已达四百多年。听老人们传说,这棵古槐三个成年人还掳不过来,树头象一把巨伞把房前空地全部遮蔽起来。每到夏天的中午,人们都拿着铺席、蓑衣等物,来到树荫下乘凉、睡晌觉。
  1937年,最后一次重建后的家庙,房开五间,砖瓦结构,砖墙围院,大门临街。院中栽植了国槐、椿树。在六十年代时,绿树掩映着蓝瓦,大门上方悬挂着1945年大参军时中共广饶七区区委赠给王家连的光荣匾,匾上“精忠保国”四个大字闪耀着灿烂的光辉。四方观之,上下辉映,庙貌巍然!直到1988年建卫生室时,家庙才被拆除。
  姑子庵位于王道村正南500米小清河北200米,现十五队条田向南四百米处。传说是十六世纪中叶建的,楼台亭阁,绿树碧流,大门面南,名叫姑子庵。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尚存,约50米方圆、高出平地一米左右的方台,台子内外多是碎砖烂瓦(青布瓦)。传说,这处寺院是遭火灾被焚烧毁的。1964年,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整平地面时,方台才被平掉。
  始祖石桌碑系始祖王异的七个儿子——景、惠、鸾、显、达、逵、妙昂为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而于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5年)孟春月为其父母置立的。在其阴面还补载着从其往上五辈的先祖:太高祖王九公、高祖王三公、曾祖王士能、伯耶王整、亲耶王志、堂伯王宣、亲叔王圮、堂叔王本、亲叔王五。阳面的左边明确记载着:“青州府乐安县端智乡常家社人士”。还载有司马温公家训。(现存水塔旁)
  观音庙碑立于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5年),因观音庙重修,故立石为记。从碑文记载分析,立石人除王姓外,还有现已消失的田、任、芦等姓氏。(现在村办公室后院)。
  捐建通济桥碑阳面横额:“募勘砌礮”,中心竖题:“创造题名”。
  上有六大派户长的名字:第一派户长——王菊年、王芝兰、王象一,、王葆吉、王锡龄;二派户长——王延廉、王延凯、王廷爵、王九德;三、四、五、六派户长的名字,因石碑断裂而失没。其分派是按二世祖王景雁行次第为前后。另还记载:“二世王景生念祖生翼子生永生追孝生景仰生笃庆生功臣。王功臣謚德惠字子美此条出孙松石乡贤石銾”。阴面横额为“永垂不朽”。额下行文叙述了捐建通济桥的背景和意义。立石于大中华民国四季崴次旃蒙单闢端阳月中浣閻,阴面横额:“永垂不朽”,下方碑文清晰可见。(现在村办公室后院)。
  始祖石桌碑
  观音庙碑通济桥碑
  慈母碑在村北原地名楼后头,去缪道口路西边,相距百米左右就立有两套慈母碑。一套为“颜仉遗范”碑;一套为:“彤官阳辉”碑。意为有孟母的风范,教子有方,垂范千古。(已失没)。
  节孝碑有“冰洁玉清”碑、“荣褒节孝”碑、“洁白可风”碑、“扬名四海”碑、“冰孀励节”,碑。其中王贯英之妻李氏,夫因试制土炮,不幸身亡,她终身不嫁、安分守寡,后人为其立了“洁白可风”碑,王松年题字,并载人中华民国《乐安县志》;王怀忠之妻孙氏,越数载孀居,代夫以孝,所生一子,扶孤成人,以高寿终,后代为其敬立“荣褒节孝”碑。(具已失没)。
  匾、旗 “职司木铎”匾——王儒,性温柔,幼年从教,教学多年,名扬四方,门人甚众,后来,弟子为王儒表扬道学,敬送此匾,悬挂门首(现已遗失)。“精忠保国”匾-1945年大参军时,王道三十六名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号称“王家连”。中共广七区区委为表彰王道村爱国送兵有功,特赠“精忠保国”匾一块,在王道村家庙大门上,高挂多年。现被东营市博物馆收藏。“一门双英雄”匾、旗-1945年大参军时,王述朴的两个儿子王世全、王世奎,双双报名参军。中共广七区区委为王述朴家赠送“一门双英雄”匾一块和奖旗一面(现已遗失)。
  古槐现在原王子训的宅院里,生长着一棵粗壮高大、枝繁叶茂的古槐。此树原高约15米左右,后因被大风从中腰折断,现高8米多,树围2.15米,直径75厘米。原来北边一枝长约7米多,现存6大树杈,树冠遮蔽整个大院,甚为壮观,是王道村唯一的一株古槐。此古槐系王子训的曾祖父王汝元于1801年栽植,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通济桥原位于王道村南北大街南端古小清河上(现文明路与南二路交叉处),建于中华民国四年(即1915年),桥体为石、木结构。以长1.2米、宽0.8米、高0.5米的石块垒砌成基础,在河槽中垒石墙两堵,每堵长5米,各垒四层高,高约2米左右,构筑桥涵三孔,桥面用直径30-40公分的圆木并排铺成,上面再用秫秸、苇草覆盖,然后上土夯实。桥长20多米,宽5米左右。由王道村当时的六大派户长带头、组织捐款,并掌握建成。于1983年新村规划时拆毁。
  围子墙、围子沟王道村的围子墙、围子沟随着时代的推移,分古围墙和重修围墙(以墙带沟)。墙高2.5米左右,墙厚3米左右,沟宽5米左右,沟深1.5米左右。其作用一是护庄,防土匪骚扰;二是防黄河决口,水淹村庄。
  古围墙的修筑时间不详。围墙走向及路线是:从现在刘立辉宅基始,向西至王广玉宅基,折向南至现王永雷宅基,再折向东至现王文凯宅基,折向南至王荣堂宅基,折向东至现王玉诗宅基,折向北至王晓征宅基,再向西北至王在乐宅基,向北至王效光宅基,向东至王效江宅基,向北至王玉恩宅基,向东至王荣增宅基,向北至王连春宅基,折向西至王效平宅基,折向北至刘立辉宅基终。全长1324.5米。
  随着人口繁衍增多,村庄范围不断扩大。1908年,为了保护村庄的安全,村里组织了红枪会,并扩建了护庄围墙。1937年,有王菊年、王述京、王友山、王传德、王保训、王锡龄、王继先、王发先等人发起并带领全村劳力又重修了围子墙、围子沟。其方向及路线是:从现在王方川宅基开始,向西南至现杨松志,向西南至杨清风宅基,再向南至王卫国宅基,折向东至现王文凯宅基,折向南至王荣堂宅基,折向东至王好秀宅基,折向北至王荣会宅基,再向西北至王俊华宅基,向西北至王芳川宅基终,全长1685.5米。
  抗日沟也叫交通沟,开挖于1943年冬天。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抵抗日本侵略军的“扫荡”,做到在战时一村有了情况,邻村也能知道,做到有备无患而有效的打击敌人。在党的领导下,广泛发动群众,村与村之间开挖了交通沟。沟口宽多是3米左右,底宽1米,沟深1.5米。因为本村处在抗日根据地边区,挖沟的时候,不只白天挖,夜间也挖。那时,从王道村西至李道村,东北到小官庄、刘道村、缪道村,南至码头乡堤口村,北至李庄村、东南坡、燕儿口,沟长总和一百多华里,做到了村村通、沟沟通,能守能攻。抗日沟的开挖,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很大作用。
  油坊 1931年,以王东皎、王鸿章、王京坊、王立德为主,先在现文明路和北一路交叉处的东侧办起了碳站、粮行,又在西侧办起了规模较大的油坊,面积达1100多个平方米。有机房7间,油碾一套,马棚三间,深十多米的水井一口,大骡子四头,南仓房5间,小卖部3间,药铺2间,木工房3间,弓房(加工棉花)3间,宽大门朝南,上有二层岗楼,起着看家护院的作用。直到1937年遭黄河水淹,被迫停止。1944年,村农救会重新组织、发动对油坊进行了整修、扩建,组织得力人员,又把油坊和其他副业项目开办了起来,搞得很红火。

知识出处

王道村志

《王道村志》

王道村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明朝洪武二年先祖来此立村,至今已有636年。先辈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耕耘着这片挚爱的热土,养育了一代代优秀子孙,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王道村有着光荣的传统美德,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现全村5个姓氏5个家族,在不同的年代,因不同的原因聚居于此,不论人村先后、宗族大小,皆能尊老爱幼、睦邻友居,同舟共济,共同维护王道村大家庭的利益,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亲和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