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村政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王道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061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村政工作
分类号: D035
页数: 5
页码: 126-130
摘要: 村政工作包含支前、优抚、社会救济与社会保险、户籍管理、农业生产、合作化时期、人民公社时期等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民政工作 行政管理 行政

内容

支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许多青年先后参加了稻田、潍县、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的支前工作。支前工作人员有李本功、王明兰、王茂堂、杨清芬、杨清文、王长荣、王荣新、王西春、王述温、王荣祥、王汉钦、王星九、王星义、王玉林、王西龙、王荣贵、王世云、王立元、王述珠、王重光、杨东臣、王修路、王寿田、王玉诰、王在传、王星喜、王重贞、王玉全、王汉俊、王兴元、王明才、王中堂、王效芹等80余人。
  王道村早期的共产党员、王道村党的第二任党支部书记李本功,曾是几次支前的带队领导。他带队支援济南战役,完成任务凯旋归来后,又带队南下,渡江攻打南京,向两广和福建进发。当时的支前歌谣是:“下江南,下江南,攻下南京,争取武汉;打到两广和福建,解放同胞两万万”。在渡江过程中,李本功所领的船队,冒着七、八级的西北风和敌人的猛烈炮火,奋勇前进。正在行进中,李本功所在的渡船上的船老大不幸遇难;渡船失去了控制,一个连队的支前战士危在瞬间。李本功毫不迟疑,扳起橹橾,掌稳船身,越过了20多里路宽的江面,胜利到达彼岸,李本功因此荣立三等功。
  优抚
  从1945年开始,王道村对烈、军属实行代耕的办法,由村民分工负责帮助他们耕种收割。1955年成立农业合作社以后,对没有人社的烈军属由农业社负责代耕。1957年至1960年,采取照顾工分的办法参加年终决算分配,一般以平均口粮为照顾标准。1964年开始照顾到高于平均口粮的标准。每年春节,村里为烈军属送光荣牌、慰问信、慰问品、贴对联;并召开茶话会,宴请烈军属,并发放优抚款或物品等。
  荣誉、复员军人也由村里给予优待。
  社会救济与社会保险
  自1960年-1963年,国家对生活困难的村民每年都发放救济粮、救济款,村里都是通过详细调查和了解,力求发放准确、恰当。1964年至今,村两委把对困难户的照顾提到了工作议事日程,特别是1976年以来,每年都召集群众代表会议,对困难户、病灾户等进行摸底,走访分析,把钱、物有的放矢的发放到困难户手中。若有特殊困难户,村里还从集体资金中扶持解决。如:复员军人王玉连房屋倒塌,无力盖房,村两委决定,村里出钱、出物、出劳力,帮助翻盖住房三间,深受广大群众的拥护。1986年在村庄规划中,因原住房被通街占用,村里又给划出宅基地帮他重新盖了三间新房。
  1987年村民王明烈(乳名王粪笆是天先性的弱智),因父母双亡,无人照管,有次从高处跌下,胳膊骨折,王孟梅书记亲自用车把他送往东营正骨医院治疗,一切费用由村里负担,并安排专人护理。毛春华院长对此事深受感动,他感慨地说:“人家王道村的领导对这样一个人就这样同情、重视、关爱,对广大村民那就甭说了”。毛院长并当即决定:免费为王明烈治疗。从此,只要是王道村有个磕着碰着的到此治疗,这家医院总是另眼看待!
  村民王世平80多岁了,还照管着两个孙女——王海霞、王芒(父母双亡),生活十分艰难。经村两委及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对其家庭纳入重点照顾对象。1999年,王世平家的房屋破旧漏雨,无法居住,村里及时购买了别人的四间房子让其居住。二孙女王芒考上了师范,王孟梅书记亲自出面协调捐助让其顺利上学,并亲自找到学校领导进行协商,请求照顾,学校领导表示大力支持。这件事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赞扬。
  在王道村类似这样被照顾的还有王永清、王连忠、杨磊磊等十多户。
  人民公社时期,将村内无子女的户定为“五保户”(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
  1983年,王道村建立了敬老院,将村里的“五保”老人都接到敬老院居住,有专人照顾他们的生活。逢年过节,村干部带上年货、礼品去向他们拜年祝寿。对因病去世的“五保”老人都予以妥善安葬。王道村先后有杨东怀妻、王兰田妻、王林成母子、王合新、王盛德妻、王重增夫妇、王茂清、王茂喜、王重修夫妇、王长贵夫妇、王玉浩、王玉芝妻、杨青春夫妇、等19人住进村里的敬老院。
  1992年至今,全村已有600多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户籍管理
  从1957年开始,村民的户口由专人管理,出生、死广、迁入、迁出,都由村(大队)文书按规范的程序办理手续。从1964年开始实行卡片管理;1983年改为户口登记簿管理,各户持有户门簿至今。
  农业生产
  旧社会,大部分土地掌握在少数地主手里,农民靠租地、扛活、打工维持生计,生产管理由地主负责。村行政丁作主要是催田赋、要粮款、派差役,纯属为县、区署服务,从不过问村民的生产和生活。解放战争时期,村基层行政机构主要任务是在人民政府领导之下开展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减租减息等运动,组织村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建国初期,村行政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按照上级政府的部署,领导村民开展生产互助,引导农村推广使用化肥和新式农具,促进生产发展。
  合作化时期
  村行政领导主要是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组织建立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帮助合作社的领导协调人社社员的关系,安排好生产,搞好分配,推广农业技术,落实各项增产措施,促进合作社农业生产丰收,增加社员收入,提高社员的生活水平,并维持好社会秩序。
  人民公社时期
  公社为政社合一的组织,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行使村级行政职能,成为村行政和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具体工作机构,协同生产队制定生产计划,按计划组织生产,引导社员投工投肥,年终参加分配。
  60年代初,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实行“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济体制,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在全大队实行“三包一奖、四固定”(即包工、包产、包成本,超产奖励;固定劳力、固定地片、固定牲畜、固定农具)的管理制度,纠正公社化初期的大呼隆,不讲实效的管理方法,提高社员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积极发展工副业生产,大队、生产队收入逐年增加,社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农村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党员、干部带头致富,积极安排劳力上各种企业项目,使村经济得到了快速、高效的发展。
  1980年,村两委对所有土地实行了承包并签订合同。所签订的合同几年不变。还成立了机耕队,专门为村民搞好产前、产中、产后各项服务。同时,积极推广安排剩余劳力从事工业生产,使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村民收入逐年增加,干群关系越来越好。
  2003年3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农村土地承包法》,从此土地承包30年不变更有了保障,村民吃了定心丸,勤劳致富的决心更大,对土地的投入越来越多。
  王道村历任队长人员名单:
  王茂盛、王德田、王安城、王茂芹、王城诗、王茂春、王秀山、
  王茂堂、王英田、王江田、王明奎、王茂林、王茂友、王广杰、
  王秀云、王九华、王长祥、王东亮、王龙诗、王效仁、王明志、
  王秀清、王文田、王荣堂、王明义、王心田、王重芹、王述田、
  王明芹、王兰诗、王茂明、王文诗、王登科、王茂同、王重堂、
  王重训、王显烈、王立全、王星珍、王学农、王永忠、李成德、
  李成芳、王立升、王永泉、王光烈、李本芹、王星义、王长贵、
  李成荣、王学民、王重连、李本固、王星肖、王星月、王汉民、
  王庆明、王永庆、王永卿、王西路、王荣祥、王玉光、王荣起、
  王成芳、王林亭、王效训、王玉华、王荣收、王玉荣、王玉范、
  王玉朋、王连元、王效永、王林海、王荣祥、王于河、王玉泉、
  王玉芬、王效成、王洪祥、王洪明、王在斗、王在治、王在连、
  王效祥、王在方、王效堂、王孟梅、王述庆、王孟良、王孟春、
  王孟学、王在新、王德新、王在亭、王在堂、王在贵、王秀平、
  王在彬、王道友、王春新、王象新、王本谦、王庆新、王传亮、
  王守钦、王林山、王本祥、王林学、王云亭、王明兰、杨东臣、
  王道俊、王述珍、王学敏、王学良、王道志、王道松、杨清芹、王述法、
  丁连芳、王洪范、杨松林、王顺章。
  王道村任片长的人员名单:
  王广杰、王星月、王孟良、王秀清、王玉华、王学良。

知识出处

王道村志

《王道村志》

王道村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明朝洪武二年先祖来此立村,至今已有636年。先辈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耕耘着这片挚爱的热土,养育了一代代优秀子孙,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王道村有着光荣的传统美德,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现全村5个姓氏5个家族,在不同的年代,因不同的原因聚居于此,不论人村先后、宗族大小,皆能尊老爱幼、睦邻友居,同舟共济,共同维护王道村大家庭的利益,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亲和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