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农田治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王道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055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农田治理
分类号: S28
页数: 2
页码: 66-67
摘要: 建国前,王道村在农田治理上摸索出了一条改碱造良田的路子——起碱围田、积蓄雨水压碱。具体做法是:把地里的碱土起挖出来,用土篮子挑到地的周围,筑坎围田,积蓄年中的雨水压碱(当然,因无沟排碱,故一年一返碱,一年一压碱,年年循环)。说来还真有效果,重碱变成了“钢碱”,地虽不好侍弄(耕、锄、播),但能拿苗,一年一季,收一季小麦,后来也可再播大豆,收一季豆子。建国后,在引黄河水灌溉的基础上,运用更加科学的方法,以淡水压碱、渠灌沟排、开沟躲碱等办法,使原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良田,由拿几成苗到能拿到八、九成苗,大大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
关键词: 农田 农业水土工程 田间工程

内容

建国前,王道村在农田治理上摸索出了一条改碱造良田的路子——起碱围田、积蓄雨水压碱。具体做法是:把地里的碱土起挖出来,用土篮子挑到地的周围,筑坎围田,积蓄年中的雨水压碱(当然,因无沟排碱,故一年一返碱,一年一压碱,年年循环)。说来还真有效果,重碱变成了“钢碱”,地虽不好侍弄(耕、锄、播),但能拿苗,一年一季,收一季小麦,后来也可再播大豆,收一季豆子。建国后,在引黄河水灌溉的基础上,运用更加科学的方法,以淡水压碱、渠灌沟排、开沟躲碱等办法,使原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良田,由拿几成苗到能拿到八、九成苗,大大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
  六、七十年代,王道村总耕地面积六千多亩,除去在农田水利建设上路、林、沟、渠、涵配套外,根据土质含盐分高的特点,还进行了农田治理。
  1964年,毛泽东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王道村各大队的干部曾到过大寨和学大寨的先进单位参观,学习考察回来后,都规划了整平土地、挖沟打渠的蓝图。特别是三个大队合并后,书记王孟梅带领两委一班人,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年年有计划,队队有工程,采取分片轮流治理的办法,每年冬都搞农田整地大会战。
  1961年冬,王道村由一个大队分成三个大队,下设16个生产队。为适应体制的变革,1961年至1976年,用了15年的时间,对土地追行了调整和治理。全村7000多亩土地规划为六大片:二十支次东片、二十支次西片、庄东片、十九支片、二斗片、三斗片。其中五个大片每片划成16个条田,每个条田做到路、林、沟、渠、涵五配套。路宽5米,林带(树、紫穗槐)宽3米(含毛渠),沟宽5米,涵一个。全村整、半劳力近千名,冒着十冬腊月的严寒齐上阵,有时北风呼啸,大雪飘飘,地冻大半尺,铁锨刨不动,用洋镐挖。有时挖五六镐,也只能挖下点土渣渣;有时费九牛二虎之力,才挖出如磨盘、似锅灶大的大土块。就是这样,王道人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和蚂蚁啃骨头的毅力,修路17.6万米,挖沟100多条,计15.7万米,打渠11.4万米。总共动用土方144.51万方,涵洞8个,投资43.8万元。使王道村6000多亩土地,既能灌,又能排,成了旱涝保收的稳产田。
  1965年冬,王道村掀起了整平地面大会战。在6000多亩土地的田野上,红旗招展,锨镐飞舞,车轮飞转,男女老少,整半劳力齐参战,能刨的刨,能推的推,能抬的抬,能搬的搬。尽管是数九严寒,但人们都是个个汗流满面。棉袄都脱了,只穿着一件夹衣或秋衣,干得热火朝天。这年,全村共平掉旧窑台5个,高土台2个,填干河一条,长达4华里,共计土方1.26万方。
  九十年代后,为了保证农业的丰收,王道村又在济青河和小清河上建起了三座电灌站,充分利用了引黄灌溉工程的干渠、支渠、斗渠、农渠等渠道,从济青河和小清河提水灌溉土地。粮食亩产量一直稳定在1600-1700斤左右(小麦、玉米两茬),棉花亩产量在400斤左右。
  经过20多年的努力,王道村的土地实现了条田化,达到了林、渠、路、沟、涵五配套,真正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合理使肥、科学管理,粮棉产量连年丰收。
  老十九支渠门

知识出处

王道村志

《王道村志》

王道村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明朝洪武二年先祖来此立村,至今已有636年。先辈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耕耘着这片挚爱的热土,养育了一代代优秀子孙,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王道村有着光荣的传统美德,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现全村5个姓氏5个家族,在不同的年代,因不同的原因聚居于此,不论人村先后、宗族大小,皆能尊老爱幼、睦邻友居,同舟共济,共同维护王道村大家庭的利益,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亲和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