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财政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0158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F812.752.3
页数: 10
页码: 1-10
摘要: 东营区是东营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适应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建设需要,1982年1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东营市,1984年1月东营区、牛庄区正式成立,是年4月、7月两区分别设置财政局。是年,两区财政管理体制尚待理顺,所属乡镇财政收支仍由原所属县代管。1985年开始第一个财政年度。1986年两区建立乡(镇)级财政。1987年7月两区财政机构随两区合并,成立东营区财政局。10多年来,区财政局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健全财政职能机构,提高干部职工素质,坚持为国家聚财,为政府理财。
关键词: 区(城市) 地方财政 经济史 东营市

内容

东营区是东营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适应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建设需要,1982年1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东营市,1984年1月东营区、牛庄区正式成立,是年4月、7月两区分别设置财政局。是年,两区财政管理体制尚待理顺,所属乡镇财政收支仍由原所属县代管。1985年开始第一个财政年度。1986年两区建立乡(镇)级财政。1987年7月两区财政机构随两区合并,成立东营区财政局。10多年来,区财政局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健全财政职能机构,提高干部职工素质,坚持为国家聚财,为政府理财。
  经济是财政的基础。历经十几年经济体制改革,东营区经济高速发展,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由1984年的10286万元,增长到1997年的189549万元,增长17.43倍。地方财政和预算外资金收入由1985年的1421.7万元,增长到1997年的18195万元,增长11.8倍,年均递增23.7%(按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前口径计算年均递增26.27%)。地方财政和预算外资金支出由1985年的1118.2万元,增长到1997年的17560万元,增长14.7倍,年均递增25.8%。财政收支的增长和财政状况的改善,是东营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
  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从1985~1997年收入累计为79732.6万元(按分税制前口径计算为103546万元),由1985年的1214万元,增长到1997年的12528万元,增长9.3倍,平均年递增21.47%(按分税制改革前口径计算年递增26.6%),在全市率先跨入亿元县行列。地方财政收入在全市的位次由建区初的末位跃至第一位。在全省位次1986年东营区72位,牛庄区128位上升到54位。建区初期,百业待举,亟需较大的启动财力。1985年市对东营、牛庄两区实行“定额补助加超收分成”的财政体制,1986年又调整为“定额补助加增长分成”,并适当增加了补助数额。这两种形式的财政体制,对调动两区挖掘增收潜力,增加财政收入,筹集开办各项事业的资金,发挥了积极作用。建区初期财税管理体制尚不理顺,税收出现流失现象,据此,两区加大税收稽查力度,制定各项经费管理办法,紧缩财政支出,大力增收节支,在上级财政补助下,缓解了建区初期收入不稳定、资金供需矛盾突出的局面,各项事业有序地展开。1988~1993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迅猛发展,财政部门紧跟形势,逐步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政模式转化。市对区实行“固定收入加总额分成,再加增长分成”的财政管理体制。在这一新的财政体制推动下,东营区财政部门一是加大对区、乡镇骨干企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投入,支持商品经济的发展,培植壮大财源;二是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强化监督检查,堵塞收入流失漏洞;三是从严控制财政支出,加强预算约束,保证财政收支平衡。在此期间,区财政部门曾5次修订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管理办法,并在试点的基础上,扩大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范围,对部分有经常性稳定收入,能解决30%正常经费支出的单位,实行差额管理;对有经常性稳定收入并能全部解决正常经费支出的单位,实行自收自支管理,调动这些单位加强经济核算,合理组织收入的积极性,改变长期以来靠财政办事业的局面。通过落实一系列措施,全区地方财政收入6年增长2.5倍。1994年适应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市对东营区实行“定额上交,比例递增”的财政体制。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将适合地方征收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收入。经过4年的运转,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倍。各乡镇财政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也有很大提高,尤其是1996年《东营区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实施意见》颁发后,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统收统支”的“大锅饭”局面。
  地方财政收入的构成:工商各税和企业所得税占86%;农牧业税和耕地占用税占8%;企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占6%。
  预算外资金收入从项目到数额逐年增加,至1997年预算外资金收入达23551.6万元,由1985年的207.7万元,增长到1997年的5667万元,增长26.3倍,年均递增31.72%。区财政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不断探索进行改革,管理制度日臻完善。按照“宏观控制,微观搞活,统筹安排,分类引导,提高效益”的指导思想,先后6次修订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完善“财政专户储存”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清理整顿行政事业性收费;改进自筹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制度,个别单位逃避财政、银行监督,任意坐支挪用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1996年成立预算外资金管理局以后,进一步修订《东营区预算外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就管理上的原则、方式、收缴、支出和预决算编报,都作出详尽的规定,各部门、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分别进行改变权属、专户储存和征收政府统筹基金管理。
  预算外资金收入的构成: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占4%;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占73.7%;国有企业及其主管部门管理的占5.9%,乡镇统筹资金占16.2%;社会保障收入占0.2%。
  财力的壮大,为财政支持经济建设、各项事业发展和改革开放创造了条件。区财政科学运筹,集中财力保证了经济建设、科学教育卫生、政权运转和社会救济福利等重点支出。
  一支持和促进经济建设。1985~1997年用于支援农村生产、基本建设、企业挖潜改造、城市维护建设和其他经济建设等支出共计30224.5万元(其中预算内15991.4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37%。一是把支援农村及农业生产作为财政工作的重点,其中46%用于此项支出。除直接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大型农田水利工程外,还利用信用资金扶持农业发展项目,共计投入支农周转金11642.7万元。1988年国家立项进行黄淮海平原综合开发、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简称“两黄”),除中央、省市投入外,区财政拨付配套资金4855万元。建区初期主要是用于挖掘水库、小型农田水利,重点解决东部几个乡镇的人畜用水问题;以后多用于大面积农田改造,建立蔬菜、林果、水产、畜牧养殖基地,大面积水稻、棉田开发等。这些资金的投入,为全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商品经济,做出了贡献;二是投入30%的资金用于全区工交企业发展和其他经济建设。建区初期重点支持区木器厂、服装厂、物资公司等老企业的挖潜改造,并扶持新上的部分乡镇骨干企业和筹建区石油化工厂。区委、区政府提出实施“工业强区”的战略后,着重加强对区新建骨干企业黄河口氯碱厂、药化厂、胜他玻璃厂和石油化工二期工程、服装厂流水线工程等大中型企业的扶持;三是投入24%的资金,保证新城区建设和城市维护支出,使城区环境不断优化,市政基础建设步伐加快,市容面貌日新月异,获得“省级卫生城”称号。
  ——推进教育、科学、卫生事业的发展。1985~1997年共投入教育、科学、卫生事业资金21807.9万元(其中预算内17239.3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7%。建区初期,本地区经济薄弱,教育、科学、卫生、文化事业落后,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区财政尽量压缩一般性支出,优先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其中66.2%投入发展教育事业,主要用于新建区第二和第三中学、职业高中,实验小学和区一中整修扩建,并配合全民集资办学,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全区中小学进行校舍改造和教学设备配套,改变了乡村中小学校“黑屋子、土台子、危房子”的状况,校改经省政府验收达标;卫生事业投入占16.5%,重点扶持区医院扩建和医疗设备配套、乡镇卫生院改貌、防疫站和计划生育指导站修建及传染病防治基金配套等,全区城乡卫生医疗条件明显改善,初级卫生保健经省级验收合格;科技事业投入占1%,主要用于在东营有发展前景的农作物、养殖业新品种试验,新农药、杀虫剂研制和工业高科技产品试制等;其他文教事业投入占16.3%,主要用于发展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等事业和党政干部培训、社会宣传教育等。
  ——保证政权机关运转需要。1985-1997年行政管理经费支出24187万元(其中预算内20830.8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30%。一是其中78.6%用于行政及其他部门事业费支出。二是保障执法机关的经费,用于公检法司等支出占21.4%。特别是1995~1997年理顺公检法体制(由油田地方合署改为油、地分设),仅三年财政就拨款2753万元,较好地解决了基础设施及执法装备等问题,使法制机关办案、维护社会安定等工作得以正常运转。
  ——确保抚恤和社会救济福利费及时到位。1985~1997年共支出4565.8万元(其中预算内4531.8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人民生活状况逐步好转,国家对优抚对象的各项优抚标准和福利待遇随之提高,军转地方安置的退离休干部的工资及福利补贴也相应增加,财政部门均按国家政策拨付民政部门。对历年发生的自然灾害,据情及时拨款,落实社会保障制度,使全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
  1985~1997年,除安排以上各项支出外,地方财政收入中有50%以上上解上级财政,为全国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改革和发展是东营区财政的主流。东营区财政部门自第一个财政年度以来,大胆改革,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改传统管理型为服务管理型,一种全新的财政制度和管理模式正在逐步形成;按经济规律办事,贯彻“从经济到财政”的方针,实现了财政工作指导思想的转变,把支持改革开放,支持经济发展放到首位。建设财源,培植税源,不断开拓新的财政增长点,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财力。全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财政收入增长,财政的壮大又反作用于全区经济,财政工作步入了良性循环轨道;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既保障经济建设、事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又保持连年累计财政收支平衡,体现了社会主义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东营区财政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促进东营区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东营区财政收入支出在全省位次表
  1985~1997年东营区地方财政收入示意图
  1985~1997年东营区地方财政支出示意图
  1985—1997年东营区地方财政收入构成示意图
  1985—1997年东营区地方财政支出构成示意图
  1985—1997年东营区地方财政收支增长示意图

知识出处

东营区财政志

《东营区财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1

本书记载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建区(1984年)且设置区级财政管理机构以来财政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本书主体部分共分为六章,其中包括财政体制、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