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防洪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013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防洪工程
分类号: K52
页数: 5
页码: 282-286
摘要: 大清河原为窄深弯曲的地下河,河安无防。自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河道人海后,河患逐渐加剧,群众始筑堰自卫。光绪九年(1833年),清政府将民堰加修改官堤。民国期间国家加修之堤称官堤,民众自发修建之堤称民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黄以来,经过解放战争时期复堤和建国后的三次大修堤,形成了现在的临黄大堤和河口堤防。河口区管理的预备堤防有六合乡上界至羊栏沟子民坝12公里,东大堤(北大堤左侧)14.5公里,共26.5公里。担负防洪任务的堤防有北大堤22公里( 13+634- 35 +821)共36.6公里。
关键词: 东营 河口 水利志

内容

一、堤防及堤坝修建
  大清河原为窄深弯曲的地下河,河安无防。自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河道人海后,河患逐渐加剧,群众始筑堰自卫。光绪九年(1833年),清政府将民堰加修改官堤。民国期间国家加修之堤称官堤,民众自发修建之堤称民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黄以来,经过解放战争时期复堤和建国后的三次大修堤,形成了现在的临黄大堤和河口堤防。河口区管理的预备堤防有六合乡上界至羊栏沟子民坝12公里,东大堤(北大堤左侧)14.5公里,共26.5公里。担负防洪任务的堤防有北大堤22公里( 13+634- 35 +821)共36.6公里。
  同治六年(1867年),沿河群众筑堰自保。北岸(左岸)自老董经盐窝至铁门关,南岸(右岸)自纪冯经十六户、陈庄至大牡蛎嘴。后因黄河改道而废,残迹无存。
  光绪三十年(1904年),利津薄家庄决口,经老鸦嘴人海,次年修新堤,北岸自西盐窝护庄堤至沾化后马场,长6.5公里,南岸自薄家庄东七龙河至大牡蛎滩,长13公里。后因黄河改道而废,残迹于今尚存。
  1946—1948年,北岸自四段至一千二修民坝6.4公里,四段至弯子修民坝15.35公里。
  1950年,北岸民坝自一千二接修至小沙长15.86公里。1964年1月河口改道刁口河后,四段至弯子民坝自老爷庙和六合两次改线至羊栏沟子长5.15公里,使四段至羊栏沟子民坝总长达20.4公里。河口改道清水沟后,作为备用堤防。
  20世纪60年代后,在黄河改道清水沟前后修建的堤防有东大堤、北大堤和北大堤延长工程。
  东大堤 1971年,为保护孤岛油田,经国家计委批准修建。由昌潍地区出工,惠民地区和胜利油田调机械施工,1971年5月4日开工,6月30日竣工,自恳利防洪堤4+128处接修。堤顶按防御西河口10米水位超高1.5—2米,顶宽7米、临河堤坡1:2.5,背河堤坡1:3的标准修做,长21.95公里。1976年5月河口改道走清水沟后,北大堤右侧废,保留左侧长14.5公里作为备用堤防。
  北大堤 1974年,为保护孤岛油田和工农业生产,经水电部批准,由胜利油田投资,惠民地区水利专业队施工修筑北大堤。北大堤自东大堤至防潮堤,桩号16 +234-35 +821,长19.58公里。工程标准按防御西河口10米水位,堤顶超高1.5米,纵比降1:10000,堤顶起点高程11.36米,止点高程8.92米;顶宽平工7米,险工9米,临河堤坡1:2.5,背河堤坡1:3。
  1976年4月,沾化、利津、广饶、恳利4县和惠民地区水利专业队接修北大堤,长16.24公里,自四段至截流口,与1974年所修北大堤相接。工程标准同1974年北大堤,起止点间堤顶高程13.85 - 12.16米,纵比降1:10000。至此,北大堤总长35.82公里。其中河口区境内长22.187公里,桩号13 +634- 35 +821。
  北大堤延长工程 1987年4月,为阻止黄河北漫,保护一棵树、长堤等油田开发,建六号路。起点在北大堤30 +200米处,止点与孤东南围堤相接,长14.4公里。1988年春,水利部、石油部、黄委会、山东河务局等单位共同查勘研究决定:将六号路按防御10000立方米/秒洪水标准改修为北大堤延长工程。1991年由山东河务局规划设计,胜利油田投资实施。1991年后又进行了加高帮宽,北大堤全长由35.821公里增加到50.22公里,其中河口区和油田共同防守36.6公里。
  加培 1984年6月,惠民水利机械队将北大堤13 +634-16 +040堤段进行加高培厚,共用土方9.34万立方米。
  1985年7月至1987年10月,胜利油田投资,由东营修防处组织利津、恳利、牛庄、惠民4个修防段的6个机械队,将北大堤普遍前移6米修筑新堤,原大堤作为新堤之后戗。新堤工程标准按1983年设计防洪水位,堤顶超高2.1米,堤顶宽平均7米,险工9米,临北河堤坡均为1:3,起止点间堤顶高程4.671-10.345米,共用土方343.36万立方米,投资1285.42万元。
  加固为巩固堤防,一面对大堤加高培厚,一面采取多种措施,加固堤身,提高防洪性能。
  锥探灌浆自20世纪50年代始,对堤防实施锥探灌浆处理。经不断改进、提高、完善,至1968年静压力灌浆改为动压力灌浆,实现了灌浆作业机械化,从而成为堤防加固的重要措施之一。1976年借鉴外地经验,在北大堤21 +650-22 +450长800米进行锥探灌浆打眼713个,灌浆土方100立方米。
  抽水湮堤 20世纪60年代初试验的一项加固措施。1979年8月对北大堤24+800- 35 +800,长11000米堤段进行了抽水湮堤加固,共用工日285个,投资3893万元。大堤受湮部分比未受湮部分质量普遍提高。
  二、险工
  黄河沿岸自清朝末始修险工,险工所修坝岸多为秸埽,间设砖石护岸。建国后,自20世纪50年代逐渐改为石坝,70年代进行大规模改建,主坝均改为扣石坝,提高了御水能力。
  埽坝(坝岸)工程种类繁多,按形状分有:磨盘、月牙、鱼鳞、耳子、雁翅、人字、扇面护沿、丁厢埽等。因用料不同冠以柳埽、秸埽,又因作法不同冠以顺厢、丁厢、散厢等。
  在险工石化过程中,施工技术不断改进。20世纪50年代初,多以散抛乱石加固根石;60年代,主要用石加强根石,采用扣、插、细排等方法;1954年开始改为干丁扣、浆丁扣或平扣;60年代推广粗料石干砌勾缝,并创新了“席花坝”,更显示结构严密,造型美观等优点。
  河口境内险工始修于20世纪80年代,现已有三十公里险工、二十二公里险工、三十八公里险工、四十二公里险工4处。
  三十公里险工始建于1985年10月- 1986年10月,当初建坝垛8段,总护砌长917米,坝基长898米,位于北大堤桩号29 +671—30 +590,长864米,坝顶按1983年设计防洪水位超高1.1米,高程为11.o米,设计防洪水位9.9米。结构系干砌乱石坝,坝基随北大堤加固工程用土方15.66万立方米。石方工程由河口管理段组织施工队完成,共完成石方2.13万立方米,土方3.35万立方米,尼龙袋12.16万条,实用人工8700个,总投资225.1万元。1991年加修六号路作为北大堤延长工程,将三十公里险工6-8号坝拆除。六号路直接与北大堤相接。1992年为防止堤河走溜顶冲北大堤延长工程,胜利油田投资接长4段。由于投资所限,工程分期分批实施。1992年修建6、8号两段坝,由山东黄河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承担设计,坝高、坝长、眉石宽度分别为:6号坝10.38米(大沽高程,下同)90.5米,1.2米;号坝10.37米,196.3米,1.2米。东营、河口区河务局分别承担施工任务。自1992年7月1日至9月29日,历时90天,共完成土方10.33万立方米,石方8105立方米,投资88万元。1993年续建7、9号两段,由垦利、利津两河务局施工。自1993年5月6日至8月9日共历时95天,共完成土方6.47万立方米,石方5082立方米。至此三十公里险工9段坝全部完成,起止桩号29 +671-30 +734,护岸长1063米,总护砌长1570米。
  二十二公里险工建于1987年3—9月,起止桩号22 +348-23 +000,长度652米,坝垛7段,总砌护长度759米,坝基总长539米,设计标准同三十公里险工,坝顶设计高程12.1米,设计防洪水位11.o米。土坝基为1985年修做,共用土方10.34万立方米。石方工程由利津、河口修防段分别修建1-4号和5—7号坝,自3月22日-9月3日完成土方5.14万立方米,石方2.43万立方米,实用人工5263个,总投资256.11万元。
  三十八公里险工始建于1993年。该工程是北大堤延长工程中段的一处黄河防护工程。油田投资,山东黄河工程开发有限总公司设计,原规划7段。根据油田分期实施的原则,1993年只修建3、4号坝。坝顶高程与现堤顶平,3号坝9.57米,4号坝9.53米,坝基长250米,结构为粗排乱石坝。由东营、河口河务局承担施工任务。自5月9日-8月9日,历时92天,共用土方13.03万立方米,石方9543立方米。1994年由东营区黄河河务局负责续建6号坝,坝顶高程10.31米,坝基长268米,其中裹头50米,自4月20日开工至8月10日完成,用土方5.27万立方米,石方4732立方米,投资156万元。
  四十二公里险工建于1994年。由于北坝顺六号路在四十二公里附近堤线形成160度角的转弯,为防顺堤行洪,决定建四十二公里险工。该险工由胜利石油管理局投资,山东黄河工程开发有限总公司设计,垦利县河务局施工,规划设坝6段,工程长730米。受资金所限,仅修2—5号坝4段,长410米。2号坝为人字坝,3—5号为丁坝,坝顶按防洪水位超高1.1米设计,本期施工修至与现堤顶平,高程为8.8米(大沽),以后随堤防加高至设计标准。自4月20日-8月17日,共完成土方12.47万方米,石方9191立方米,投资308万元。
  三、控导工程
  控导工程初称护滩工程,与险工配合,束水导流,限制河道横向摆动。建国前,黄河无控,河道变化无常,使险工更险,平工变险,造成防守被动并威胁滩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国后开始有计划地整治河道,1949年试修柳裹头,编柳石箔、柳石堆,打透水柳坝等多种试验工程措施。经实践证明,柳石堆结构效果最好,因其料源好筹、修守方便、稳定性强而被广泛应用。
  布设标准控导工程布设多根据治导线的总体和河势的发展变化而定。治导线的设计,多根据上游做工程以控导下游,此岸做工程以控导彼岸为目标,柳石坝垛布设根据溜势而定,顺溜河段布设要稀,裆路要大,溜势夹角要小;坐弯顶冲河段布设坝垛要密,裆路要小,溜势夹角要大。顺溜河段以均衡抗溜,引溜人弯,均衡挑溜外出。坐弯河段以修突出于河的石堆抗击大溜,上下修掩护石堆。突出于河的石堆作为主坝重点加强,使防守上有主有次。工程高度以高于滩面0.5米为宜,以控制河床水位为目标,过高影响滩地行洪,过低造成防守被动。工程分水、旱两种:一是根据治导线的设置,在滩地挖槽施工。二是在大溜刷至治导线时,临时抢修。
  控导工程
  1988年,河口境内始修控导工程,现有3处。
  ①西河口控导工程 1988年胜利石油管理局投资,山东黄河河务局设计修建。计划修建14段坝岸,设计流量5000立方米/秒,设计坝基顶高程9.8米。受投资所限只修建4—l4号11段坝。起止滩桩164 +530- 166+200,护岸长度1520米,总砌护长1051米。坝岸为干砌乱石结构,8个直径1.0米的柳石枕铺底,按三、二、一排列,根石外坡用o.7米铁丝笼保护。土方工程由垦利、利津3个防段组织9个施工队承做。1988年6月25日—8月12日,历时49天。共用土方10.75万立方米,石方2.13万立方米,实用人工9405个日,投资313.28万元。
  ②八连控导工程 1989年胜利石油管理局投资,黄河河口疏浚工程指挥部委托山东黄河勘测设计院设计修建。按流量5000立方米/秒,水位8.42米设计,设计治导线用复合曲线,以坝护变,以弯导溜,以直线段迎溜,上弯采用较小半径控溜,下弯采取较大半径导溜,坝垛平面型式用月牙、雁翅两种,柳石结构。原设计坝垛21段,控制滩岸长1902米。1989年6月13日至7月20日由东营黄河修防处组织河口、利津、垦利3个修防段负责施工。修做9 N18号10段坝,控制滩岸长928米,共用土方9.35万立方米,石方15560立方米,软料138.06万公斤,实用人工17718个,投资441.75万元。1990年5月25日-7月3日,东营修防处组织河口、利津、垦利3个修防段施工,向上游接修l-8号8段,向下游接修19、20号2段,共计10段,增加控制河段长1080米。1-5号坝平面形式采用人字型,6-8号、19、20号为挑水坝,对9号坝进行了改建,总计动用土方15.91万立方米,石方18515立方米。软料130.47万公斤,实用人工10589工日,投资452.89万元。1994年,胜利石油管理局投资,山东黄河工程开发有限总公司负责设计修建八连控导上延工程,沿原治导线4叫号直线段上延,布设新1—3号3段,增加控制滩岸长306米,坝垛平面形式采用人字型。4月20日—6月8日,由河口区河务局施工,共用土方31138立方米,石方4035立方米,软料14.93万公斤,投资136万元。截止1995年,八连控导工程共修坝垛23段,护岸长2368米,起止滩桩170+528—172 +590,共用石方38110立方米,土方28.37万立方米,软料283.46万公斤,实用人工32807工日,投资1030.64万元。1999年,由胜利石油管理局黄河口治理办公室投资,山东黄河勘测设计院负责设计,修建八连控导续建工程,对19、20号两段坝进行接长,5月20日—7月10日,由山东黄河工程局第一分局施工,共用土方1万立方米,石方6700立方米,完成投资132万元。截止2000年,八连控导工程共修坝垛23段,起止滩桩170 +528—172 +590,护岸长度2368米,共用石方44810立方米,土方29.37万立方米,软料295.46万公斤,实用人工37000工日,投资1162.64万元。
  ③清三控导工程由山东黄河工程开发有限总公司设计,按流量5000立方米/秒设计,坝顶设计高程6.1米(大沽),按设计治导线共设计坝岸24段。由于投资所限,1993年只修建了19、20号两段坝。1993年6月13日—7月25日,由垦利县黄河河务局施工完成,用土方2.45万立方米,石方3600立方米,投资100万元。
  四、管护
  管护组织建国前后堤防管理实用“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处、段在工务科、股设专职管理人员,并在沿河县乡普遍建立护堤队伍。20世纪60年代,每5公里配一名专职堤防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宣传、发动群众,并负责与护堤村联系,协助护堤员搞好“五护八禁”等工作。1985年河口管理段成立,工务股设2名专职管理人员,1990年建立健全了水政执法机构及人员。1994年,河口共黄河河务局(原河口管理段)下设西河口、孤岛两河务段,各配备1名职工专职护堤工作,并配备护堤员44名,负责堤防管理养护。河口护堤地的范围从堤脚步算起,其宽度为:北大堤临背河均为50米,东大堤及六合乡境内之民坝(即利津四段至羊栏沟子备用民坝)临河7米,背河10米。
  护堤政策 20世纪70年代东大堤、北大堤相继建成,护堤队伍日益壮大,本着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筹集护堤人报酬经费,随物价上涨,报酬不断提高。自1978年始,河口北大堤护堤员报酬由胜利油田拨款,每人每天1.2元—1.4元。1985年提高到2.0元。1987年,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决定,护堤员工资在原来的基础上,年增加16060元,养护费每华里每年增加40元,两项经费每年度17820元。自1988年由滨海采油指挥部拨给河口管理段。1992年,护堤员工资每人每天增至4.8元,堤防工程养护费每公里增至600元,至1996年执行此标准,1997- 2000年,护堤员工资每人每天7元,堤防程养护费每公里600元。
  维修养护堤防维修养护,包括堤顶整修,堤身补残,填垫水沟浪窝、翻修隐患、土牛整修等,每年国家在防汛岁修经费中安排专款进行。本着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每华里设一名护堤员。河口区黄河河务局堤防维修养护基本实现机械化,购置刮平机1部、压实机1部。1985-2003年,累计整修堤顶355公里,年均22.2公里,用土85382.5立方米。处理较大隐患58处,用土727.6立方米。累计填垫水沟浪窝6541处,用土方7837.2立方米。年均填垫水沟浪窝375.4处,用土方433.3立方米。堤防土牛每年进行整修,至2003年有土牛12056立方米,平均每米大堤o.3立方米。
  堤防绿化 1984-1988年,先后数次组织绿化堤防和沿黄左右岸5公里的黄河防护林栽植活动。截止2003年底,堤防已有树木6.82万株,植草覆盖率达85%以上。
  穿堤管线至2000年底,北大堤穿越管线有输油管道5处8条,水管道5处5条,输气管道4处4条。共计10处17条。

知识出处

河口区水利志

《河口区水利志》

出版地:2005.3

本书是全面记述河口区水利建设和现状的资料性著述。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突出行业特色,真实地记述河口区20年来水利建设和工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