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利建设财务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水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009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水利建设财务管理
分类号: K52
页数: 1
页码: 159
摘要: 河口区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4年-2001年,即水利局财务独立期间。管理机构为区水利局下设的一个股室,称财务股。在人员的设置上,设财务股长1人,财会人员、现金出纳名1人。这是一种传统而规范的管理模式。财务的支出由单位一把手签字。1993年10月,河口区进行体制改革、财务股撤销,列入局办公室的一个行政职能,但所履行的工作任务不变。2002年8月,河口区进行大财务集中管理,区财政局成立“河口区财政集中支付中心”,财务的开支程序不变。对全区组织的大型工程需成立指挥部组织实施,则在临时机构派一名财会、后勤、物资管理人员,在局财务人员的具体指导下,进行管理。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能是:①吸纳与发布财务信息,定期向领导编制财务情况报告;②严格执行财务法律法规、专款专用、节约开支、杜绝浪费;③按照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财务制度,提升财务管理水平。④制定财务开支计划、调节资金周转,拟定单项工程的资金安排,报局领导批准执行。
关键词: 东营 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

内容

一、管理机构与职能
  河口区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4年-2001年,即水利局财务独立期间。管理机构为区水利局下设的一个股室,称财务股。在人员的设置上,设财务股长1人,财会人员、现金出纳名1人。这是一种传统而规范的管理模式。财务的支出由单位一把手签字。1993年10月,河口区进行体制改革、财务股撤销,列入局办公室的一个行政职能,但所履行的工作任务不变。2002年8月,河口区进行大财务集中管理,区财政局成立“河口区财政集中支付中心”,财务的开支程序不变。对全区组织的大型工程需成立指挥部组织实施,则在临时机构派一名财会、后勤、物资管理人员,在局财务人员的具体指导下,进行管理。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能是:①吸纳与发布财务信息,定期向领导编制财务情况报告;②严格执行财务法律法规、专款专用、节约开支、杜绝浪费;③按照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财务制度,提升财务管理水平。④制定财务开支计划、调节资金周转,拟定单项工程的资金安排,报局领导批准执行。
  二、水利建设资金管理
  水利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直接投入的专项资金和单位部门自筹资金及群众自筹等。自1984年-2003年,各项水利基建投资达1.54亿元。
  1992年以后,随着国家新的水利基本建设管理法规的出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特别是2000年以后,河口区开工建设的各类水利工程全部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管制和合同管理制。2002-2003年,河口区水利局对投资10万元左右的小型水利建设工程也实行了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并全元化地推行了质量保障制度。水利工程专项资金,由项目建设单位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基建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定期接受审计和审查。项目法人承担工作后,并承担建设组织和财务用款责任。计划部门、财政部门、水利主管部门对水利基本建设资金,实行全过程监督。工程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决算进行全过程监督,并出具鉴证资料,报财政部门或审计中介机构审核后,作为工程决算的依据。财务部门以中标后鉴定的合同作为拨付资金和办理工程价款结算的依据。工程竣工后,根据社会中介审计机构审计的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编制固定资产交付使用表,移交有关单位管理使用。河口区的较大工程,如平原水库及其配套设施,大中型扬水站等,进行移交后,还鉴定长期管理使用合同,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效。

知识出处

河口区水利志

《河口区水利志》

出版地:2005.3

本书是全面记述河口区水利建设和现状的资料性著述。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突出行业特色,真实地记述河口区20年来水利建设和工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