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屏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沂地区丝绸志》
唯一号: 150930020220000039
人物姓名: 高树屏
人物异名: 又名:高廷翰
文件路径: 1509/01/object/PDF/150910020220000013/001
起始页: 0288.pdf
性别:
出生年: 1885年6月14日
卒年: 1941年1月26日
民族: 临沂三重村

传略

高树屏 (1885,6.14〜1941.26),又名高廷翰。临沂市三重村人,出生于一个富裕农民家庭。童年入乡里私塾读书,后因家境渐趋贫困,为谋生计,去付家庄中药店学徒。在那寄人篱下,漫长艰辛的岁月里,他痛惜失去读书的机会。立志少要努力,壮有所为,终生报国。于是他毅然离开中药店,返回故里创办私塾,招收村民子女读书深造。他边教书边刻苦自学,不久考取了山东省立模范蚕业讲习所。他勤奋攻读,学业优秀,名列前茅。1920年毕业后回临沂投身蚕桑、教育事业,为国育才。 1922年6月5日他被山东省教育厅委任为临沂县乙种农业学校校长。1923年1月经山东省检定委员会考核,许可他为临沂县乙种实业学校蚕科教员。1925年8月出任临沂县职业学校校长。在他任职执教期间,学校增设蚕桑科,并在校园内广栽桑树,増建蚕室,开设实习场地,让学生学习种桑、嫁接、选种、养蚕和缫丝、制丝棉等技术知识。 1928年7月任临沂县实业局事务员。1929年2月聘任临沂县教育局教育委员。1932年11月任临沂县建设局农场主任。1933年3月17日,山东省政府建设厅、实业厅联合任命他为临沂县政府第四科技术员。1937年任山东省临沂简易乡村师范农事主任。在这期间他着力苗木优良品种的培育研究。对桑树的育种、栽培、嫁接等技术,他精心钻研、反复试验、认真总结。他认为一般桑树产叶少,桑果多,喂蚕受限制,经改良嫁接湖桑后,就可树壮、干矮、叶茂盛,有利于采桑喂蚕,可以当年收益。根据临沂地理气候条件他主张以抓紧养春蚕为主,並注意蚕室温、湿度,良种出大蚕,病害少,结茧厚,抽丝均而且多。在对蚕桑研究的基站上他走村串户,日夜操劳,传授技术,指导生产,促进蚕业发展。有时研读蚕业资料到深夜,妻子劝他休息,他竟笑着说:“我要不停地充实自己,知识更新,象蚕吃好桑叶一样,才能吐好丝,结厚茧。我要使蚕桑事业大展宏图,盼着有一天能使临沂人穿上丝绸,衣着改善;丝绸出口,为国争光”。他滔滔不绝,毫无倦态,乐在其中。妻子看他这样热心蚕业,也插手相助。在他老家东三重有一大院,院内一亩多空场作为他栽桑的试验田,种有各种桑树,他随时观察其生长情况,进行精心培育,同时家中还备有各种养蚕、抽丝工具,教家人和村民学之,并鼓励大家热爱这个事业,好好干下去,干出名堂来。 临沂县的桑蚕事业在他的带动推导下不断发展。1923年前全县只有桑树30万株,产茧不足7万斤,1923年就新栽桑树15.21万株,1925年新栽12万株,1926年又栽17.16万株;蚕茧产量到1930年达到80万斤。 抗日战争爆发后,鲁南告警,国难当头,他义愤填胸,一腔热血,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先后被推举为临沂县第一届动委会副主任、第二届动委会主任和第三届动委会常务委员。1940年3月,应聘任临沂县抗日民主政府秘书主任。是年冬,日寇对抗日根据地“扫荡”时,高树屏负任艰辛,日夜操劳,终因肺病复发,忧劳相侵,於1941年1月36日晨6时病逝於临沂城南破石桥村(今册山乡新桥村),终年56岁。'高树屏生前给家人留下六条名言以教子孙后代。 无论忙到如何程度,有必须办的事。无论怒到如何程度,有不可说的话。

知识出处

临沂地区丝绸志

《临沂地区丝绸志》

出版者:山东省临沂地区出版办公室

本志编纂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务求做到资料准确,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本志设编、章、节、目四级,采用以事分类,横排竖写,纵横结合,反映临沂地区丝绸业的全貌。体裁采用记、志、图、表诸种,以志为主。记事采用语体文、记述体。断限上自1840年、下至1989年。有些内容记述适当上溯下延。大事记一律采用公元纪年,按时间顺序表述。只知月份不知具体日期的记在本月;只知其事,不知月日,或贯穿一年的大事则记在年末。

阅读

相关专题

校长
职位
蚕科教员
职位
校长
职位
事务员
职位
教育委员
职位
农场主任
职位
技术员
职位
农事主任
职位
秘书主任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