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河圣迹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百科全书》
唯一号: 150835020220000077
作品名称: 犊河圣迹
文件路径: 1508/01/object/PDF/1508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165.pdf
分类: 遗址
分类号: K878
主题词: 文化遗址

作品简介

犊河圣迹孔子西行回辕遗址。位于在平县博平镇三教堂村北。周敬王二十八年(公元前492),孔子(名丘)西行去晋要见赵简子,至黄河漯口(即三教堂村北,古为黄河漯口,汉武帝时改称鸣犊口)时,听说窦鸣犊、舜华被赵简子杀掉,于是临河叹息说:“真壮观啊,河水浩荡,丘却不得渡,这大概是命吧。”其弟子子贡问其何故,孔子说:“窦鸣犊、舜华,在晋国大夫中算是贤良的了,赵简子不得志时,需此二人,及其得志,又杀此二人。我听说:杀害幼畜,麒麟不到;淘鬲水取鱼,蛟龙不居;毁坏巢、卵,凤凰不来,为什么呢?因为伤了它的同类。鸟、兽知祸尚思退避,何况我孔丘呢?”于是不渡河而返乡,作《陬操》,其词日:“秋水衍兮风扬波,舟楫颠倒更相加,归来归来胡为斯。”后人为纪念此事,遂将该渡口改称鸣犊口,并立碑纪念。此处世称犊河圣迹。

知识出处

聊城百科全书

《聊城百科全书》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聊城百科全书正文由概述文章和条目组成。附录有分类目录、彩色插页目录、聊城大事 年表、参考书目、笔画索引等。 概述文章包括总概述和分编概述。总概述全面介绍聊城的整体情况和基本特色,分编概述只介绍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主要情况和特点,供读者系统阅读和为查检 条目提供背景材料。 条目是全书的主体,按学科性质和内容分类为历史,地质地理,政治和法律,经济,城建和旅游,科学和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社会,当代人物等9个分编。分类目录 中加虚条分类联接,并标“[条目之间的相关内容以“参见”方式联系,互为补充。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