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冈龙山文化城遗址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百科全书》
唯一号: 150835020220000065
作品名称: 景阳冈龙山文化城遗址
文件路径: 1508/01/object/PDF/1508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163.pdf
分类: 遗址
分类号: K878.8
主题词: 文化遗址

作品简介

景阳冈龙山文化城遗址龙山文化古城址。位于阳谷县城东20千米景阳冈村。197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吴汝祚发现该处为龙山文化遗址。1977年12月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聊城地区文物工作者对遗址进行试掘,在遗址北部清理出龙山文化灰坑1个、春秋墓1座。1994年,聊城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文物勘探队在配合阳谷县景阳冈公园开发工程中发现龙山文化城址,探出城垣中间均有城门,城址平面为舟形,东北西南向,长1150米,宽300〜400米,面积38万平方米。同年底至翌年秋,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和聊城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其进行钻探发掘,发现城中心有大、小两个台基。大台基位于城内南部,面积约9万平方米;小台基位于北部,面积约1万平方米,形状、方向与遗址一致。大、小夯土台分上、下两层:下层主要用景阳冈龙山文化城遗址碑纯净黄褐面沙土夯筑,上层为灰花土筑成。夯具分圆棍夯与石器夯,夯窝明显,夯面清楚。出土遗物具有显著的地方特征。陶器中以灰陶为主,黑陶较少,红褐陶占有一定比例。纹饰以素面为主,有较多的篮纹、绳纹、方格纹。器形较大,主要有瓮、鼎、鬶、鬲、盆等。小台基上灰坑中发现一些羊、狗的头骨及骨架,表明此处进行过祭祀活动。该城址是迄今为止黄河流域发现最大的一座龙山文化时期的古城址。城内大小台基布局清楚、遗物丰富,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城市结构、功能及社会形态提供了新的线索。有的考古专家认为,此处很可能是舜的都城。1995年荣获全国重大考古新发现提名荣誉奖。

知识出处

聊城百科全书

《聊城百科全书》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聊城百科全书正文由概述文章和条目组成。附录有分类目录、彩色插页目录、聊城大事 年表、参考书目、笔画索引等。 概述文章包括总概述和分编概述。总概述全面介绍聊城的整体情况和基本特色,分编概述只介绍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主要情况和特点,供读者系统阅读和为查检 条目提供背景材料。 条目是全书的主体,按学科性质和内容分类为历史,地质地理,政治和法律,经济,城建和旅游,科学和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社会,当代人物等9个分编。分类目录 中加虚条分类联接,并标“[条目之间的相关内容以“参见”方式联系,互为补充。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