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纸扎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唯一号: 150834020220000612
专题名称: 临清纸扎
文件路径: 1508/01/object/PDF/1508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797.pdf
专题类型: 艺术

专题描述

早在400年前,临清纸扎风筝已初具规模,筒子、长串、板子、硬翅、软翅5大类都曾扎制。制作过程分为扎、糊、绘等,自始至终由1人制作。清光绪年间,已能生产娱蚣(祥龙)、八卦、蜻蜓、螃蟹、仕女、八仙、鹰等多种形式工艺性较高的风筝。扎绘的长串蜻蜓,一个连着一个,造型准确,结构巧妙,绘画古朴,美观大方。放飞起来一个个各展翔姿,十分壮观。1909年(宣统元年)溥仪登基时,临清城内大街小巷,商贾店铺皆精制各式灯彩张挂于门檐下,尤以宫灯最多,又以考棚街的水浒人物宫灯、大寺街的封神演义、西游记故事走马灯为最佳。在大寺街商场内有一大型围屏凤灯。屏风8扇,合拢作八角玲珑宫灯样,高3米,宽1米,颇为壮观。此外,还有造型千姿百态,装饰各有千秋的龙灯、转灯、狮子灯、鱼灯、花草虫兽灯。最为奇特的是一种绣球灯,外表为古铜钱图案,无论怎样转动,里面的红烛也不会倒下,观者无不称奇。50年代,临清的龙灯舞曾被山东省歌舞团选送莫斯科青年节进行演出。1970年,临清风筝老艺人张玉田扎制的娱蚣被送往广交会展览。该风筝长达30米,40个腰节,整个竹架用7色绫绢裱糊,色彩明快醒目。其头为龙形,龙眼遇风自行转动,龙角采取鹿型直势,可挂彩绸,放飞起来头朝下尾朝上,左右摆动,犹如真龙下降,作品既保持了传统的地方特色,又有新的创新,以宏大的气魄和微妙的动热融合成完美的艺术形象。1982年,临清风筝“蜻蜓”参加山东省民间艺术展览会。1984年元宵佳节,临清举办了民间灯彩展览,送展单位134个,展出灯彩0.1万余件,品种有壁灯、吊灯、提灯、座灯、宫灯、走马灯、飞机灯、花篮灯等。在风格题材上有仿古典的红木宫灯、红纱灯,另有大量取材于花鸟虫鱼、亭台楼阁的花灯及变形动物灯。民间艺人扎制的鹤灯,在技巧、造型、用料和装饰手法上都表现出独到之处。孔雀电动壁灯,采用变形手法,造孔雀开屏之形,精美别致,加上电动灯的变化,五彩缤纷。其盛况由山东电视台进行录制。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