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嗡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唯一号: 150834020220000580
专题名称: 蛤蟆嗡
文件路径: 1508/01/object/PDF/1508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782.pdf
专题类型: 艺术

专题描述

由“落腔”吸收其他剧种的音乐唱腔逐渐发展成独立剧种的冠县民间小戏。形成于清朝末年,盛行于民国年间及建国以后。 哈蟆嗡的主要伴奏乐器为特制的板胡。板胡音筒用椿树根挖制而成,筒口粘一桐树木板,再配上尺余长的琴杆和两根丝弦及马尾弓。由于椿树根木质松软,发出的音韵浑厚悅耳,低迴悠扬,嗡声嗡气,加之在唱腔的小过门中“5”、“51”两音反复出现,听起来犹如雨后蛙鸣,剧种因此得名。其他文场乐器还有二胡、笙、笛子等,武场乐器有板鼓、大锣、晓钹、手锣、堂鼓等。其唱腔板式有“慢板”、“二八”、“娃娃腔”、“闷腔”、“发腔密子”等。慢板为4/4拍,“二八”、“流水”、“娃娃腔”为2/4拍,“闷腔”、“发腔密子”属飞板类型的板式。唱腔起句多以“5”音起,也从“2”和“1”音起,落音基本上均落在“1”音上,属“宫调式”。其曲牌是吸收民间小曲和其他剧种的音乐逐渐形成的。传统的曲牌有“上香牌”、“五字开门”、“打水牌”、“放风筝”等。曲牌多为生旦戏中旦角上场或剧中跑场过程中使用,有时也作为幕间曲或开幕曲。“五字开门”、“上香牌”常在压板(念白)时使用。曲牌的选用或演奏速度常根据剧情的发展而多变。其唱词多以7字句为主,兼有8、9字句。常用衬字如”哪个“、“呀”、”啊”等,唱念皆用冠县方言。其常演剧目有《掉河印》、《赶三关》、《对绣鞋》、《马前泼水》等。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