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舞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百科全书》
唯一号: 150834020220000240
专题名称: 祭祀舞
其他名称: 神鼓舞
文件路径: 1508/01/object/PDF/1508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708.pdf
专题类型: 艺术
分布: 流传于冠县南陶镇东陶村一带。

专题描述

祭祀舞 祭祀性舞蹈,又称神鼓舞。流传于冠县南陶镇东陶村一带。明洪武元年,建立泰山行宫庙,妇女们纷纷朝山进香。他们先是焚香磕头,祈祷神灵驱灾降病、赐福保佑;后感到跪拜无法表达对碧霞元君的虔诚,也难宣泄心中的苦闷,便开始徒手跪场,且唱善经;后又发展成右手持鼓、左手拿鞭而舞(称跪舞功),形成善鼓舞。善鼓舞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三至十五日表演,表演者均为妇女。每年农历三月一日起,方圆百里的数万信女们或乘车或乘船或步行而至(多为老者),到庙内祭扫。三月十三日,庙会祭奠活动正式开始。妇女们手拿善鼓,口念善经,焚香起舞达3昼夜。三月十五日达到高潮。善鼓舞的表演形式原有3人舞、4人舞、6人舞和8人舞,队形多为跪8字、拧麻花。善鼓以铁条圈之,鼓面蒙革(单面),鼓柄尾端有3个大铁环。几种对舞均随善鼓上下晃动时发出的响声由慢而快地跑台步。鼓声铿锵有力,舞者上下身动作协调统一,体现了对神灵的虔诚。

知识出处

聊城百科全书

《聊城百科全书》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聊城百科全书正文由概述文章和条目组成。附录有分类目录、彩色插页目录、聊城大事 年表、参考书目、笔画索引等。 概述文章包括总概述和分编概述。总概述全面介绍聊城的整体情况和基本特色,分编概述只介绍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主要情况和特点,供读者系统阅读和为查检 条目提供背景材料。 条目是全书的主体,按学科性质和内容分类为历史,地质地理,政治和法律,经济,城建和旅游,科学和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社会,当代人物等9个分编。分类目录 中加虚条分类联接,并标“[条目之间的相关内容以“参见”方式联系,互为补充。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