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防汛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百科全书》
唯一号: 150834020220000168
专题名称: 抗旱防汛
文件路径: 1508/01/object/PDF/1508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438.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抗旱防汛聊城市境内自古以来旱、涝、洪灾频繁发生,抗旱防汛任务艰巨。1949年前,历代统治者不注重兴修水利,群众只能靠天吃饭,一旦遭遇大旱、大水之年,或赤地千里、颗粒无收,或洪水横流、田舍尽淹,老百姓流离失所,饱受水旱之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各级党政领导部门十分重视抗旱防汛工作,带领全市人民大干、苦干,集中力量兴水利、御水患,使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不断提高,一般的旱涝灾害基本消除;遇到特大旱涝灾情时,经奋力抗御,灾害损失大大减轻。从50年代开始,每年市、县、乡逐级建立抗旱防汛指挥部(组),由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兼任政委和指挥,计划、财政、水利、交通、电信、公安、电力等部门负责人为领导成员。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并建立黄河、漳卫河、城市、内河4个专职防汛抗旱办公室。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聊部队是历年防汛的主力军。各级抗旱防汛部门除在干旱时具体领导群众兴修水利,开展正常的抗旱工作外,每年汛期到来前都要动员广大群众,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方针,从思想、组织、工程、物资、人力等各个方面进行防汛准备;大雨洪水到来时,组织和领导各级干部群众进行抗洪抢险和排涝活动。

知识出处

聊城百科全书

《聊城百科全书》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聊城百科全书正文由概述文章和条目组成。附录有分类目录、彩色插页目录、聊城大事 年表、参考书目、笔画索引等。 概述文章包括总概述和分编概述。总概述全面介绍聊城的整体情况和基本特色,分编概述只介绍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主要情况和特点,供读者系统阅读和为查检 条目提供背景材料。 条目是全书的主体,按学科性质和内容分类为历史,地质地理,政治和法律,经济,城建和旅游,科学和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社会,当代人物等9个分编。分类目录 中加虚条分类联接,并标“[条目之间的相关内容以“参见”方式联系,互为补充。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