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地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唯一号: 150831020220001562
机构名称: 聊城地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文件路径: 1508/01/object/PDF/1508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762.pdf
地址: 聊城市东南郊
起始时间: 1959年2月

机构描述

1959年2月建立,为独立事业单位,隶属于地委农村工作部和专区农业局。所址在聊城市东南郊,当年省拨款17万元,购买土地200余亩,其中试验地120亩,建房90间,购置部分科研仪器,建起简易化验室。时有干部职工40人,其中技术干部20人,行政干部10人,工人10人。所下设作物、土肥、植保3个研究室。1990年,研究所总人数为130人,其中科技干部74人,行政干部8人,工人48名。科技人员获高级职称者18名、中级职称者23名、初级职称者31名。下设小麦、杂粮、棉花、蔬菜、植保、土肥6个研究室及情报资料室、仪器室、化验室。设备有冰箱10台、温箱15个、烘箱8个、显微镜22架、超净工作台1个、高压消毒锅9个、恒温恒湿设备1套等大型仪器设备,价值15万元。有试验地(农场)120亩。 1996年,该所总人数为116人,其中科研人员71人;获取高级职称者19人、中级职称者35人、初级职称者17人;下设科研部、科技开发部、行政后勤部和财务科。科研部内设科研科,小麦、杂粮、棉花研究室和试验农场;科技开发部内设植保、土肥、蔬菜、果树、畜牧研究室和技术开发中心;行政后勤部内设办公室、政工科和总务科。设备有种子精选机1台、冰箱10台、温箱8个、显微镜22架、超净工作台1个、高压消毒锅9个、恒温恒湿设备1套,有试验地(农场)120亩。 1959-1962年,研究所重点对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地瓜、大豆、棉花7种作物的引种鉴定、丰产栽培及原始材料的收集、保存;盐碱地的改良利用;主要病虫害的防治等项试验研究工作。1963〜1966年,重点进行棉花、小麦、谷子、玉米、高粱5大作物的育种和栽培研究。“文化大革命”开始,研究工作中断,1970年后,相继开展绿肥的研究利用和以生防为中心的综合防治研究。1975~1981年,调整科研内容,小杂粮作物研究先后进行,高粱、大豆、地瓜、谷子等作物研究停止。1982年始,以小麦、玉米、棉花3大作物的育种及栽培研究为重点,植保、土肥研究紧紧围绕3大作物开展工作,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进行开发应用研究。自1978年始,该所进行的试验项目多次获奖。1984年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的棉花害虫综合防治开发技术研究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造二等奖。1986-1990年,有14项成果、36人次获地区以上奖;10篇论文、12人次获地区第一届优秀学术论文成果奖,并在《山东农业科学》、《农业科技通讯》、《中国棉花》、《昆虫知识》、《植物保护》、《山东棉花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篇。1991〜1996年,承担研究课题33项,(省级8项,地级10项,自选15项),在省级以上发表论文79篇,地区级论文57篇,发表科普文章112篇;省、地级鉴定成果17项,获奖成果34项。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