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盲聋哑学校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唯一号: 150831020220001561
机构名称: 聊城市盲聋哑学校
文件路径: 1508/01/object/PDF/1508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754.pdf
地址: 市西北郊原水泥厂旧址
起始时间: 1960年11月

机构描述

创办于1960年11月,设学于市西北郊原水泥厂旧址。校院占地4亩,有教室、办公室、宿舍共15间。学校有教职员工8人,其中专任教师4人。学校面向聊城、莘县、范县、阳谷等县市招生,当年招学生24名,分为盲、聋哑两个班。学生上午学习文化课,下午传授劳动技术。主要是打苫子、捻经子、编草帽等。1962年9月,因国家经济困难停办。 1986年9月,郁光第三小学改建为聊城市聋哑学校,隶属于古楼联合校,经费来源于地、市教育局拨发、社会集资及学生学费。学校时有教职工8人,其中专任教师3人。当年,招收聋哑学生12名,编为一个班。自此,每年招收一个聋哑班。学校除用全国统用教材进行文化科学知识教学外,另开设木工、缝纫劳动技术课,逐步把学生培养成为残而不废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并为其接受中等教育、自学打下基础。学校面向全市招生,学制为6年。身体健康,有正常学习能力的10~12岁的男女聋哑儿童,经过测试和体检方可入学。1995年始,学校每年增招一个盲班。1996年,学校有教职工33人,专任教师25人;有5个聋哑班,在校学生80人;有盲班2个,在校学生16人。当年,毕业聋哑学生12人,有的学生到外地聋哑中学上学,有的被安排到福利工厂就业。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