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政治干部学校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唯一号: 150831020220001557
机构名称: 聊城政治干部学校
文件路径: 1508/01/object/PDF/1508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751.pdf
前置机构: 博平军事干部训练班

机构描述

前身为1937年12月创办的博平军事干部训练班。1938年5月,以中共鲁西北特委为核心的山东省第六区游击司令部政治部,决定在军事训练班的基础上,创办一所政治干部学校,校址在原山东省立聊城第二中学(今实验小学校址)。干部学校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为榜样,吸收区内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参加。同年7月1日,第一期学员正式开学。学校以培养抗日救亡干部和壮大抗日力量为教育宗旨,开设政治和军事两门课程。政治课主要讲授辩证唯物论、政治经济学教程、论持久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队中的政治工作、民众动员论、国际问题、中日问题、社会科学常识等。军事课有游击战术、步兵操典、阵中要务令、防空防毒常识、战地救护、野外行军等,另外开设了日语课,学员自愿参加学习。学员来自鲁西北各县和荷泽等地,男女都有,大部分是青年学生,也有小学教员、农民子弟、商人和旧官吏,还有少数津浦、胶济铁路的工人。其文化程度和年龄悬殊较大,有小学生,有高中生,也有大学肄业生。年龄最小的十四五岁,最大者40多岁。学员学习2〜3个月即结业分配。从1938年6月招收第一期学员到聊城失陷学校停办止,共招收4期,学员总计达0.2万人。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