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先抗战学院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唯一号: 150831020220001552
机构名称: 筑先抗战学院
文件路径: 1508/01/object/PDF/1508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745.pdf
前置机构: 鲁西筑先抗战学院
起始时间: 1939年初

机构描述

创建于1939年初,始称鲁西筑先抗战学院,隶属于鲁西北特委领导。其前身为山东省第六区游击司令部所创办的政治干部学校。 学院的学生,除留下原政治干部学校一部分年龄较小未分配工作的学员外,又招收部分社会青年知识分子和在职的青年军政干部,分为一、二两个学院设学于馆陶县城文庙和城区一带,先后共招收学生两期。后因形势恶化,师生转移到泰西大峰山区。不久,学院并入鲁西区党校,鲁西筑先抗战学院的建制遂告裁撤。1940年4月,鲁西行政主任公署成立,区党委和行署决定恢复筑先抗战学院建制,名称仍为鲁西筑先抗战学院。学院分为中学部和师范部,设学于濮县、范县、观城一带,游击办学,隶属于鲁西区党委和公署领导。1941年7月,鲁西行政主任公署与原冀鲁豫行政主任公署合并,简称冀鲁豫行署。筑先抗战学院遂隶属于新的冀鲁豫区党委和行署领导,并改称冀鲁豫筑先抗战学院。此时,学院多随“抗大”第二分校游击设学于阳谷、寿张、东阿、范县、观城一带。恢复后的筑先抗战学院招收中学部学生3期,约计180余人。1942年9月,日本侵略军对濮县、范县、观城中心地区实行“铁壁合围”大扫荡,筑先抗战学院与冀鲁豫军区陆军中学一起转移,在反扫荡中陆军中学受到敌人冲击,波及筑先抗战学院。学院的大部分师生与原冀鲁豫边区抗日联中合并,改称筑先师范。受到波及后的另一部分师生,并入濮范中学,仍称濮范中学。历时近4年的筑先抗战学院的建制自此结束。 学院的办学目的主要是培养抗日军政干部,同时为了从敌占区吸引大批青年到根据地来参加革命。学院初建时,为短训班性质,所设课程以抗战理论和技术教育为主,施以两三个月教育即行分配。恢复筑先学院建制后,从长期坚持抗日战争、开辟和建立抗日根据地的需要出发,学校办得较为正规,学制也有所变化。师范部规定学员在校学习时间为6个月,所设课程主要是政治、教育理论、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的组织管理,兼学政治经济学和哲学常识。中学部规定学生在校学习2~3年,所设课程有国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理卫生、历史、地理、政治等。政治课主要讲授有关抗战理论、政策和唯物史观、近代革命史等内容。为适应游击环境进行自卫,学院各学部各年级特开设军事课,学习站岗放哨、军械枪法、布阵打仗。教师和学生均采取军事编制,学生一级为1个中队,下设分队、班、组,实行行动军事化、教学游击化。学院教师多是学识渊博、思想进步、教学水平较高的大学毕业生。教学活动多采用讨论式,教师讲过后,主要靠学生自学领会。学生来源主要由各县选送,也有抽调的在职人员,还有部分社会知识青年投考,从敌占区来的知识青年也占有很大比重。由于学生来源广,成份较复杂,学生的文化程度和年龄参差不齐。一般是将文化水平较低或年龄较小的分到中学部学习,文化水平较高而年龄又较大的多分到师范部学习。中学部主要是培养抗日军政干部,学生在校学习二三年,毕业后统一分配。由于工作需要,有的学生学习期限未满即行分配。学院自1940年4月恢复后,中学部共招收学生3届300余名。师范部主要是培养抗日教育人才,其学生学习6个月毕业,由学院提出建议回原县分配工作。 学院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创办起来的一所新型学校,虽然仅存在4年的时间,却为抗日战争和后来的解放战争以及建国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培养了一批人才。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