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地区技术工人学校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唯一号: 150831020220001549
机构名称: 聊城地区技术工人学校
文件路径: 1508/01/object/PDF/1508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742.pdf
地址: 聊城东南郊拖拉机站内
起始时间: 1958年10月

机构描述

1958年10月创办。初建校址在聊城东南郊拖拉机站内,1959年11月迁往市内东昌东路南侧。1965年11月,学校更名为“山东省劳动厅半工半读机械学校聊城分校”。教学计划采取逐步过渡的方式,即在原技校基础上逐步增添中专内容。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这一改革计划未能实现。其间,共毕业三届学生280人。1966年6月,学校停课。至1968年底招收1届1年制学生,除留少数教职工进行教学外,其余人员均转至实习工厂。1973年,学校重新恢复。1977年,所招学生的入学程度由“文化大革命”中的招高小、初中改为初中、高中生。学校以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交替进行,以实习为主,使学生毕业后达到中等技术即3〜4级工人的水平。1990年,学校有0.2万平方米教学楼、1500平方米办公楼各1座,学生宿舍建筑面积0.3万平方米,实习车间3500平方米。有教职工242人,其中专任教师84人;在校学生1740人。设有车、钳、锻、铸、铳、模型、刨工、砖瓦抹灰、电工等专业工种与教学相配套的实习工厂,拥有各类机床40多台。自建校至1990年,共招收学生5935人、毕业4018人。 1991-1996年,学校认真贯彻《技工学校工作条例》,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继续强化“双主”(以教学为主、教学以实习教学为主)原则,制订一系列教学管理、教师进修和培训等制度。在理论教学方面,抓住“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成绩考核”5个环节;在实习教学方面,抓住“织组教学、讲解课题、示范操作、巡回指导、总结讲评”5个环节,正确运用实习教学中的“教育性、操作性、安全文明”等原则,从而把理论知识和实习操作有机地联系起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学生升级考试合格率、毕业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6年中,学校招收学生3430人,毕业学生2628人。1996年,有教职工314人、专任教师125人,获取高级职称者19人、中级职称者41人、初级职称者58人;开设电工、钳工、车工、铳工、刨工、铸工、锻工、电子技术、办公自动化、机电、砖瓦抹灰、铆工、电焊等13个专业工种。当年,学校在校生1840人。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