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第三中学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唯一号: 150831020220001539
机构名称: 山东省聊城第三中学
文件路径: 1508/01/object/PDF/1508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730.pdf
地址: 聊城东昌西路路北
起始时间: 1953年3月

机构描述

新中国诞生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所省、地重点中学。学校位于聊城东昌西路路北,始建于1953年3月,当年暑假招收5个高中班,次年又招收8个初中班。学校建设逐年增加,招收人数连年递增,1956年暑假后,达到24个教学班的规模。1958年,教育事业盲目发展,当年夏,地区行署欲将三中改办为聊城工业专科学校。初三学生毕业后,初中停止招生,并将原有的初二6个班调往聊城二中2个,招收高中新生8个班,工业专科生6个班。此时,学校对外称聊城三中和聊城工业专科学校,内部为一套领导班子。1959年,招收高中8个班,工专4个班,代培高中滑翔生1个班。至1960年,两个学校在校生计达39个班。1961年,工业专科学校改办聊城农机学院,迁出三中独立设校。当年夏季,三中开始招收初、高中五年一贯制新生6个班,此时学校规模有所缩小。1958〜1961年底,学校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各种房舍增至390间,建筑面积达8900平方米。1960年,建起礼堂1座,创办工厂、农场各1处,农场有土地70亩。1962年,招收高、初中各4个班。1960年和1961年招收的五年一贯制学生,同时改为高、初中三、三分段,分别编为初三、初二年级,学校规模保持在24个教学班。此后的几年,学生班数虽有所增减,但上下浮动幅度不大。至“文化大革命”前夕,教职员工严格学校组织纪律,努力抓好教学工作,使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有所提高。1965年,该校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达到85%以上,成为三中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1966年6月开始进行“文化大革命”,学校惨遭破坏。1966、1967年,学校停止招生。1968年开始招收新生,但学生人数极不稳定。招生范围由原来的高中在全区、初中在聊城县缩小为高中在聊城县、初中在聊城城内。学校也由地区领导下放到聊城县领导。1978年,聊城三中又收归地区领导,并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学校。至1984年,学校又增建平房(包括教室、宿舍、家属院)2800多平方米。1985年,建起教学实验楼1座,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其中有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各4个,语文、外语电化教室各1个,生物实验室2个,电影放映室1个,电子计算机教学教室1个。至1990年底,学校发展到教学班38个,其中初中20个,高中18个;教职工211人,其中专任教师128人。当年,学校在校生2531人,毕业学生1086名。 1991-1996年,学校共招收初、高中学生7393人,培养初、高中毕业生5234人,向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1460人,升学率达到60%左右;学校先后获“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普通中学先进教研组”、“国防教育先进单位”、“招飞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青少年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等称号和奖励。1996年,学校有在职教职工23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65人,其他中级职称者96人;在校学生57个教学班4488人,其中高中27个班1992人,初中30个班2496人;有教学实验楼1座,仪器标本齐全成套,总价值达14.235万元;有图书馆、阅览室各1座,图书馆藏书12万余册,阅览室订购报纸、杂志近200种。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