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鲁豫抗日第四中学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唯一号: 150831020220001537
机构名称: 冀鲁豫抗日第四中学
文件路径: 1508/01/object/PDF/1508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728.pdf
起始时间: 1942年冬

机构描述

1942年冬,抗日根据地党、政、军各部门均精简部分年龄较小的同志,集中在比较安全的地带进行培训和学习。冀鲁豫区所属泰西地委和专署,遵照上级指示,决定以此部分学员为基础,在东阿县牛角店成立第四中学。开始代号为“文和轩”,有正式学生18名。随着人员和规模的扩大,“文和轩”改名为“泰西公学”。1943年初,泰西和运东两个地委合并后,该校改为“泰运中学”。以后,改称“冀鲁豫抗日第四中学”。这是一所游击式的随军中学。它经常处于游击活动状态,采用边行军边学习的方式办学。创办初期主要活动在东阿县牛角店一带,后在长清、平阴一带活动。1945年8月学校迁往平阴县城。1946年秋,学校西渡黄河,迁往东阿县铜城一带设学。1947年初,阳谷四中一分校并入该校,同年4月,学校迁往在平县吴官屯。1948年夏由在平迁至聊城城内双街,与泰西公学合并仍称“四中”。1949年8月,改名为“平原省聊城中学”。从此,该校结束了游击生活,成为一所较为正规化的普通中学。 “四中”受冀鲁豫区党委和行署领导,由冀鲁豫行署教育处管辖。学校建有党的组织,其活动以秘密方式进行,党员身份不公开。学校所设课程有政治、历史、地理、国语、数学、音乐等,学生全部实行供给制。其学制初定为3年或1年,实则不固定,可根据革命战争需要,学生随时离开学校,走上战斗岗位。为及时给党政军各部分输送干部,有时大批地甚至整个班级被输送到部队和地方党政机关工作。自1942年冬创办到1949年,学校已初具规模。据1949年统计,时有学生10个班529人,毕业学生0.1万余名。多数学生一出学校就担负一定领导工作。该校为适应战争需要,一切行动军事化,学生按年级、班、组编制,分别相当于部队的连、排、班,从早操、开会、上课到行军、住宿,都以班、组为单位活动。师生同吃、同住、同活动、同学习、同战斗。教学上采取“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办法。教师多数一专多能,身兼数科。在艰苦的环境中,师生之间结下深厚的战斗情谊。该校从建立到改为平原省聊城中学,渡过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最严酷的时期,历时8年,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既有较高政治觉悟又有真才实学的革命人才。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