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聊城县党部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百科全书》
唯一号: 150831020220000020
机构名称: 国民党聊城县党部
文件路径: 1508/01/object/PDF/1508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115.pdf
地址: 聊城市
起始时间: 1926年

机构描述

国民党聊城县党部国民党在聊城的组织机构。1926年春成立。其负责人为张丕介、朱辅臣、刘珍甫、张廷焕等。党部设在聊城山东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统辖鲁西国民党各县分部、区党部,秘密组织开展活动。当年冬,张廷焕携聊城县国民党党员名册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春,国民党山东省党务联席会议决定,派刘珍甫到鲁西重新组织各县党部。聊城县由孙寒光、王俊亭、舒秋溪3人负责,以靖堤口为基地,组建聊城县党部。下设五乡杜、靖堤口、孙集、孙丰4个区分部。当时其主要活动是秘密发展党员、组织农民协会、策应北伐军北上。当年冬,国民党聊城县代表会议在靖堤口村召开,选出国民党党务执行委员7人、监察委员1人组成执监委员会。1928年3月,执监委员会进驻聊城城内。当年5月,山东省国民党党务执行委员会对全省党员重新登记发证。国民党聊城县党部孙寒光等5人在省党部登记领证后,于当年6月到聊城组成中国国民党聊城县党务指导委员会,并主持了全县党员登记工作。其后,因内部派系分歧,矛盾日增,于1929年春改选县党部时,被省“指委”解散。当年秋, 省党部派宋东岱等10余人到聊城组建聊城县国民党党务整理委员会。1930年,阎锡山、冯玉祥反蒋,宋东岱逃离聊城。当年秋,省党部派张擎宇为聊城县党部特派员,聊城县人袁盛甫等3人为干事,整顿建立县党部。不久,张擎宇携款逃走,党部委派李献吾等5人为委员组成整理委员会。其后,县党部几经改建,但党务工作仍无改变,宗派日增。至1935年韩复榘停发党务经费,县党部解体。1938年,田谊民以鲁西党务特派员身份在聊城活动,破坏国共统一战线,并在城外重组县党部,自任书记。后田谊民调任省党部委员,改刘子善任县党部书记。刘子善积极发展党员,并拉拢三青团与国民党合并。日军投降后,县党部移至城内,刘子善仍任党部书记。党部下设总务、组训、宣传、特务4个股。1947年1月1日聊城解放,国民党县党部迁往济南。1948年济南解放,国民党聊城县党部遂消亡。

知识出处

聊城百科全书

《聊城百科全书》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聊城百科全书正文由概述文章和条目组成。附录有分类目录、彩色插页目录、聊城大事 年表、参考书目、笔画索引等。 概述文章包括总概述和分编概述。总概述全面介绍聊城的整体情况和基本特色,分编概述只介绍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主要情况和特点,供读者系统阅读和为查检 条目提供背景材料。 条目是全书的主体,按学科性质和内容分类为历史,地质地理,政治和法律,经济,城建和旅游,科学和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社会,当代人物等9个分编。分类目录 中加虚条分类联接,并标“[条目之间的相关内容以“参见”方式联系,互为补充。

阅读

相关人物

张丕介
相关
朱辅臣
相关
刘珍甫
相关
张廷焕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