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元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唯一号: 150830020220003214
人物姓名: 王尚元
人物异名: 字:连三
文件路径: 1508/01/object/PDF/150810020220000006/001
起始页: 0304.pdf
性别:
时代:
出生年: 1883年
卒年: 1960年
籍贯: 临清东枣园乡

传略

(1883-1960)字连三,临清东枣园乡(今属河北省临西县)人。幼年家贫,光绪二十一年(1895)随乡亲逃荒到天津,在一家菜园当童工,后被骗到大清皇宫内当佣人。不久,又进御膳房做工。次年,被军机大臣看中,领到家中当书童,陪少爷读书并侍候膳宿,这给王尚元提供了一个读书机会。3年时间,攻读了《四书》、《五经》等诸多书籍,并练得一手好字。光绪二十五年(1899)考进了大清国立武备学堂。精读兵法,还练就一身武功。光绪二十八年(1902)毕业后,被派到常备军陆军总部任连长。光绪三十一年(1905)升营长。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和当时斗争形势的影响,加入中国同盟会。光绪三十二年(1906)升任新建陆军团团长。受清政府令带兵下云南,在新军协统蔡锷部下任云南新军旅旅长。孙中山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王尚元率部增援,与清军激战,伤亡甚重。民国元年(1912),王尚元被授予三等九星金质五虎勋章和建国勋章,被任命为民主革命军独立旅旅长兼浙江省海门地区镇守使。在反袁斗争的“二次革命”中,举兵讨袁。民国三年(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军在山东半岛登陆,又率兵抵抗,与日军激战108天。后又参加护国战争,任第三军前卫指挥官,激战北上,大获全胜。民国五年(1916)奉命回师,镇守上海。民国六年(1917)调任护守军北伐先锋指挥官,元帅府授予金质五等文虎勋章。民国十三年(1924),黄埔军校成立,被调任为军事教练员,曾率黄埔学生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发动的武装叛乱。民国十四年(1925)任民主革命军混成旅旅长。孙中山逝世后,王尚元对当时的政局混乱、军阀混战不满,毅然弃军返乡。民国十七年(1928)为生活所迫,随饥民逃至天津,在实业学校教书。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三次离家寻找红军,惜均未如愿。1943年将16岁的大儿子长城秘密送往抗日武装游击队,为此遭日伪军抓走,严刑拷打,虽受尽折磨,始终不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家务农,1960年7月21日病逝于家乡。

知识出处

聊城人物大辞典

《聊城人物大辞典》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聊城是我国文明发祥较早的地区之一,悠悠数千载,在这方热土上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事件,也出现过众多的英雄豪杰、志士仁人,其中既有治国安邦的贤臣良相,又有抗敌御侮的民族英雄;既有经纶满腹的饱学之士,又有名扬天下的墨客文人;既有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又有勤政爱民的领导干部,这些人或出生在聊城,或在聊城工作、生活、战斗过,他们为聊城做出了重要贡献,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把这些人物及其勋绩集中起来,传扬开去,不但有总结过去、追远昭往的意义,更可以增知、存史、资治、备检,以人为鉴,温故知新,激发人们热爱家乡的热情,起到利当代、惠后人的作用,而于对外宣传聊城、由名人而让人们进一步深入地了解聊城,亦有其重要意义。

阅读

相关专题

连长
职位
营长
职位
团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