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以政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唯一号: 150830020220000721
人物姓名: 赵以政
人物异名: 字:存礼;又名:化龙
文件路径: 1508/01/object/PDF/1508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913.pdf
性别:
出生年: 1904年
卒年: 1928年

传略

赵以政(1904〜1928),字存礼,又名化龙,聊城东关姚家园子人。1923年,他考入聊城省立第二中学。期间,参加反帝爱国游行示威,在街头演岀活报剧,向学生推荐进步书刊。1925年,他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其间,他与校内国民党右翼势力进行斗争,通过书信动员10多名亲友投入革命。次年,被分配到北伐军第三路军任排长、工兵连长等职,在北伐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秋,他受中共中央军委派遣,以军事特派员的身份由武汉回到聊城。当时的聊城,奉系军阀盘据,巡逻队荷枪实弹,横冲直撞,赵以政不顾个人安危,经常出入于聊城省立二中和三师发展共产党员10多名,同时深入聊城、博平、阳谷等地农村发展基层党组织,组织农民协会,开展抗捐、抗租、抗高利贷的斗争。 1927年10月,中共鲁西县委成立,赵以政任县委委员,县委机关设在他的家中。他日夜操劳,接待来人,收发文件,布置工作。是年冬,根据县委决定,他和聂子政与活跃在阳谷坡里一带的绿林军首领韩建德直接接触,阐明党的政治主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其欣然同意参与坡里暴动。 1928年1月坡里暴动失败后,赵以政代理中共东昌县委书记。同年5月县委改组,他任执行委员。县委机关迁至博平县袁家楼。此时,省委指示赵以政迅速离开聊城。在处理善后工作时因叛徒告密,他被捕入狱。在敌人严刑拷打、残酷折磨下,他坚贞不屈。1928年6月17日,他用血指在墙上写下“爱国本无罪,革命更无辜,死刑何所惧,我径向天呼”的壮烈诗句,19日凌晨,在聊城南门外被国民党杀害。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