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古今五千年》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725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G254.3
页数: 4
页码: 1-4
摘要: 聊城位于山东省西部,临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城,双拥模范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黄河与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聊城是京九铁路与邯济铁路在山东省内的交汇点,是横跨冀鲁豫三省的最大交通物流枢纽,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内陆口岸和辐射冀鲁豫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东部核心城市,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副城市,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中心城市。
关键词: 概述 描述

内容

聊城位于山东省西部,临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城,双拥模范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黄河与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聊城是京九铁路与邯济铁路在山东省内的交汇点,是横跨冀鲁豫三省的最大交通物流枢纽,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内陆口岸和辐射冀鲁豫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东部核心城市,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副城市,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中心城市。聊城独具“江北水城”特色,素有“中国北方的威尼斯”之称。
  一、建置沿革
  春秋时为齐、卫、邢国地。战国为齐国之西境,并有部分地域分属赵国、魏国。秦属东郡。西汉大部属东郡,境内有聊城、观县、在平、博平、东阿等县,以及属清河郡之贝丘、厝等县。另有今冠县部分地属魏郡。东汉以后分属东郡、平原郡、济北国和清河国。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置济州于隔嗷城(今韩集乡高垣墙村),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由冀州析置平原郡,治聊城县(今东昌府区),市境分属平原郡、济北郡、南清河郡,均属济州。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省平原郡,十六年以原平原郡地置博州,大业初废,其地属武阳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复置博州,仍
  治聊城县。另有部分县分属贝州、魏州。北宋仍为博州,属河北东路,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因水患博州移治于孝武渡西(即今聊城市市区),博州辖聊城、高唐、堂邑、博平四县;另有临清、清平、冠氏、观城、朝城、阳谷、东阿等县分属大名府、开德府和东平府。金博州属山东西路,领聊城、堂邑、博平、衽平、高唐5县;另有大名府路大名府之冠氏、朝城、莘县,恩州之临清县,开州之观城县均在今市境。
  元初属东平路,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析置博州路。十三年改为东昌路,辖聊城、堂邑、莘县、博平、衽平、丘县六县;至元六年 (公元1269年)冠氏县升为冠州;至元七年高唐县升为高唐州。明洪武初改东昌路为东昌府,领聊城、堂邑、博平、往平、丘县、莘县、清平、冠县、临清、馆陶县及高唐州所辖恩县、夏津、武城,濮州所辖范县、观城、朝城,共16县;东阿、阳谷别属兖州府。清顺治初东昌府领临清、高唐、濮州3州,聊城、堂邑、博平、茬平、清平、莘县、冠县、馆陶、恩县、夏津、武城、范县、观城、朝城等15县,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高唐州、濮州升为直隶州,原属济南府之平原、禹城、临邑、陵县划归高唐直隶州;朝城、观城、范县划归濮州直隶州,十二年高唐直隶州降为高唐州,平原、临邑、禹城、陵县仍属济南府;十三年,濮州直隶州降为濮州,范县、朝城、观城3县归属曹州府;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临清州升为直隶州,丘县、夏津、武城划归临清直隶州。1913年废府州,地属济西道(1914年改称东临道)。1925年,市境大部分县市属东昌道,唯临清属德临道,东阿属泰安道。1928年废道制,各县直隶于山东省。1937年1月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六、第四行政督察区。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聊城地区曾并存过三个专区。1940年4月鲁西北和泰西两个行政委员会合并成立鲁西行政主任公署,下辖鲁西北、运西、运东三个专区。
  1941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的决定,鲁西行政区与冀鲁豫边区合并成立新的冀鲁豫边区,运西、鲁西北、运东三个专区依次为冀鲁豫第二、三、四专区,同年9月又分别改为晋冀鲁豫第十七、十八、十九专区。1942年12月,运东专区与泰西专区合并为冀鲁豫边区第一专区(亦称泰运专区)。同年7月,鲁西北专区划归冀南行政区,为第七专区(俗仍称鲁西北专区)。
  1944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和第十八集团军总部决定,冀南行政区与冀鲁豫边区合并成立冀鲁豫边区(俗称大冀鲁豫)。今聊城地区东部属冀鲁豫第一专区;西部属冀鲁豫第七专区(即鲁西北专区);北部的高唐县属冀鲁豫第六专区。
  1945年10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撤销,1944年5月,建立冀鲁豫边区,恢复冀鲁豫和冀南两行政区,聊城地区西部的临清、冠县、莘县、堂邑、清平等县属冀南第一专区(鲁西北),北部的高唐等属冀南第二专区,东和东南部的博平、茌平、阳谷、东阿、聊城等属冀鲁豫第一专区,南和西南部的观城、朝城和寿张等县属冀鲁豫第二专区。1946年11月,将原冀鲁豫第一专区以黄河为界分置两个专区:河东的泰西地区为冀鲁豫第一专区;河西的运东地区为冀鲁豫第六专区,筑先(即聊城)、博平、茌平、阳谷、寿张、徐翼(阳谷、东阿毗邻地带)、聊阳(筑先县西南部、阳谷县西北部毗连地带)和聊城城关区等县、区先后隶属于冀鲁豫第六专区。1947年9月,冀鲁豫行政区于市境黄河以北置第九专区,寿张、阳谷、观城、朝城等县属之。
  1949年8月,冀鲁豫和冀南两个行政区撤销,恢复河北省、河南省建制,新置平原省。设立聊城专区,隶属于平原省,下辖原冀鲁豫第六专区的聊城及城关区、东阿、博平、茌平,第九专区的阳谷、寿张和冀南第一专区的冠县、堂邑、莘县、清平,第二专区的高唐等共十一个县及城关区(县级)。
  二、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聊城是中国历史文明较早的发祥地之一,文化发展源远流长,积淀深厚。早在远古时期,即成为东夷族人活动的主要地方,后被融入华夏部落。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在境内都有大量遗址存在。以阳谷景阳冈和茌平教场铺为中心,发现了9座龙山文化古城遗址。在夏商周时期,聊城成为地域文化交流的前沿,东夷与夏、商及西周长期对峙而产生争斗,因争斗而起混合,从而得到文化发展。春秋战国时期,聊城大部属于齐国,部分属于赵、魏等诸侯国。处于齐、鲁、燕、赵、魏等文化圈层的交汇处。齐燕征战、鲁仲连射书即发生于此地。
  秦汉时期,经济文化得到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改善,铜、铁、铝是主要生产工具,利用水井解决饮水和灌溉问题,豪富之家乘车马出行,铜镜、熏炉成为必需品,能制作工艺水平较高的陶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有不少名士,如为西汉时为官清廉的御史尹齐、东汉时以方正著称的谢弼。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自然灾害较多,其间局部统一的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事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时有著名才人曹植、三国大将程昱、魏相华歆等。
  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使市境交通、水利便利,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当时临清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唐代是市境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时期,造就了许多名人,如马周、吕才、张镐、程咬金、路隋、王志惜等。北宋时有名相王旦、南宋忠义使臣王伦、医学家成无己等。
  明清两代是聊城历史上的辉煌时期,元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到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间曾数次兴工开通会通河,纵贯中国南北的大运河为聊城的发展繁荣带来勃勃生机,临清、聊城成为沿运九大商埠之一。聊城“廛市烟火之相望,不下十万户”、商贾云集、百业兴隆、帆檣如林、舳舻相接、车马络绎、货积如山。外籍商人会馆傍河而立,有崇楼高阁、殿宇名刹,清康熙帝四次到聊,乾隆帝九次驻跸聊城。市境商贸昌盛,农业、纺织业、印刷业、笔业、工艺品生产业、砖窑业、食品业、造船业、漕运业发达。当时较著名的民间工艺有木版年画、蝎蝎葫芦、聊城毛笔、茌平剪纸、临清哈达、董庄中堂画、金银制品。当时的风味名吃有八批果子、魏氏熏鸡、呱嗒、进京腐乳、甜酱瓜、高唐罗汉饼、五香驴肉、乌枣等。晚清有同盟会会员秘密组织民众进行革新。聊城教育发达,有书院、私塾和学馆三种办学方式,公元1905年,聊城有六处书院:东林、光岳、龙湾、阳平、启文、摄西。中国清代四大藏书家之一杨以增的私人藏书楼海源阁藏书多达3705部,224600余卷。《水浒传》《金瓶梅》《聊斋志异》《老残游记》中载有发生在聊城的人和事。明清之际,聊城人才荟萃,涌现了众多名人,如有明大臣于慎行、朱延禧,明末大将左良玉、抗税首领王朝佐、心学学者穆孔晖、“江右六君子”之一刘琰、博览群书的邓钟岳、书法家崔班、画家董立元、清代状元傅以渐、李孟悦,行乞兴学的武训。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有棉业研究所、讲习所、实验厂,修建了公路,成立了汽车运输公司、电灯公司、银行、织布厂、医院、官立中学堂、师范学校等,是鲁西政治、文化中心,后由于军阀混战、日军入侵,农工商各业遭受极大破坏。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聊城地方党组织与国民党第六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范筑先合作抗战,建立了华北最早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武装6万余人,与日军作战80余次,保卫收复了大片国土,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解放战争时期,聊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后方基地,先后支持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陈粟大军往返黄河南北,东北野战军渡河南下进行渡江作战,有17万人参军入伍,有三千名干部北上南下支援新区建设;组织了数以万计的运输队、担架队全力支援解放军作战,全力支援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为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时涌现出不少抗日民族英雄,如范筑先、张自忠、金方昌;也有不少著名革命烈士,如共产党员赵以政、王寅生;还有各行各业的著名人物,如著名学者张修一、傅斯年,杂技艺人李半仙、泥人李等。
  市境古迹众多。聊城有古遗址、古墓葬、古刻石、寺庙、楼阁、园林、纪念地等500余处。较负盛名的有光岳楼、山陕会馆、海源阁、景阳冈、鳌头矶、曹植墓等。文物古迹虽韵味不同,但各具特色,有的古建筑巍峨壮观、气势非凡,有的风格古朴典雅、独具匠心,有的工艺精湛、堪称国粹,有的遗址有待发掘,反映了聊城丰厚的文化底蕴,从不同角度记述了古城的历史文明。聊城还是《水浒传》《金瓶梅》《聊斋志异》《老残游记》等古典名著中的部分故事的发生地,书中描写的故事不少能在这里找到相符地理特征的文化遗迹。

知识出处

聊城古今五千年

《聊城古今五千年》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聊城古今五千年这本书对聊城各县旧县志系统整理,记载聊城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至新中国成立五千余年诸多方面的史实,体现了聊城悠久的历史文化。本书大事纪年,上起聊城原始社会,下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史为序,全面记载了聊城政治、经济、自然、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大事、要事。所记均以史书 记载为依据。本书采用旧史纪年,同时也标注公历纪年。1912年1月1日前用汉字表示月、 日时指农历,之后用数字指公历。职官部分,依据旧县志。对自春秋迄民国,聊城区划内各个时期的郡守、知府、县令等在职时间、政绩、事件、性格、与为官去向作简要描述。职官记述皆以时代先后为序,同时代以任职先后为序。诗词部分,以旧县志记载各个时期在聊城的职官、邑人,到过聊城的名家学者 甚至帝王等所写的诗词。内容包括感怀历史大事、歌咏风景名胜及缅怀先人英烈等,对 部分诗词作出注解。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