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及省驻聊单位选介
华东输油管理局山东第二输油管理处
1978年5月,华东输油管理局濮临线指挥部成立。1979年管理处组建,时称聊城输油管理处,1984年7月,管理处更名为华东输油管理局聊城输油公司,1987年8月,更名为华东输油管理局山东第二输油管理处。
山东第二输油管理处是华东输油管理局所属的二级输油生产单位,主要担负河南濮阳至山东临邑输油管线的输油和管理任务。管理处基地驻山东聊城市,下辖濮阳、范县、莘县、侯营、聊城、赵寨子、高唐、段庄等8个输油泵站,生产辅助单位4个。至1996年底,管理处在册干部职工1033人,其中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271人,高中级技术管理人员89人。
濮临管线自投产至今,先后进行3次输油技能改造。至1996年底,有各类设备694台,其中主要设备有输油泵机组16台、锅炉6台、加热炉16台、电力变压器20台、焊接设备27台、柴发机组9台、金属油罐9座,总容量为6.8万立方米,全处固定资产8971万元。
管理处一贯重视科技进步和新技术应用,注重科研及科技成果的推广。1982〜1996年,先后有“常温输送”、“储油罐底板外侧用固体电解质涂料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技术''两项成果分别获得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第二、三等奖;“ZL—05调速离合器在长输管道上研制应用”、“中原油磁处理增输节能研究”等4项技术成果获石油管道局科研成果三等以上奖励;“5000KW直接式加热炉工业应用”等33项科研技术成果获华东输油管理局一、二、三等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科技贡献率的不断提高,确保了管理处历年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促进了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为实现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关于石油系统要精干主业、逐步实现1公里1个人的目标,进一步提高输油企业经济效益,管理处从1992年起大力兴办第三产业,努力开发多种经营项目,筹建鲁华多种经营总公司,其所属经济实体鲁华食品厂、鲁华宾馆均实现当年筹建、当年投产;1996年,鲁港合资华益电子有限公司投产;鲁台合资精工电子有限公司总投资580万美元,1997年3月可望投产;职工培训中心1998年投入运营。工程维修安装公司、车辆租赁运输公司、物资供应仓储公司以及对外电话传真业务也逐步面向社会、开拓市场,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聊城师范学院
聊城师范学院为鲁西唯一的经国务院批准的多学科多层次的省属师范院校。为适应山东省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1974年山东省委决定,从山东师范学院抽调三分之一的人员、设备和图书,建立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建校之初,学院设政治、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6个系6个专业,其中政治、中文招收三年制普通班,英语、数学、物理、化学招收进修班,此外还举办了短训班,共计522人。自1976年起,6个专业全部招收三年制普通班。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开始面向全省招收四年制本科。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以山东师院聊城分院为基础建立聊城师范学院,学制四年,学校规模2500人,设置中文、政史、英语、数学、物理、化学、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由山东省政府领导。1982年开始兼招两年制专科,主要面向聊城地区。1984年,增设艺术系;1994年,在艺术系基础上成立美术系和音乐系,同时增设教育工程系;1995年,增设计算机系。至此,全院共计拥有15个系、部,27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达5378人。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院的基本建设迅速发展。至1996年,建筑面积已达16万平方米。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校的方针,学院先后建成使用面积28464平方米的教学楼6座,使用面积20784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6座,使用面积38320平方米的教工宿舍楼21座,使用面积5000平方米的教学办公楼1座,以及电教中心、计算机中心、体育馆、游泳池等。图书馆藏书量达66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2174万元。同时,全院师生员工大力开展平整校园、植树栽花等活动,绿化美化环境,用自已的辛勤劳动改变着校容校貌。1992年,学校被评为省级绿化先进单位。
学院倡导树立教师严谨教学、学生刻苦学习、干部职工勤奋工作的校风。学院致力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在抓好培养合格中等学校师资的同时,根据社会需求,学校实行多规格、多层次办学。同时,逐步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结构,变狭窄陈旧的教学内容为综合的弹性结构内容。为突出优势,办出特色,学校确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等19个院级重点学科,其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至1996年,学校共有165项教学成果得奖,其中22项获省以上奖励,中文系的“高师语文学科专业技能培养规程”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一等奖。学校还试行学分制、主辅修制,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方法,突出了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旨在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建院以来,共向社会输送出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13225名。这些毕业生大部分已经成为全省教育战线上的骨干,有的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或省级优秀教师,有的成了国内知名的作家、记者,还有不少已担任了地方党政部门的领导干部。
建院以来,学院的教师队伍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建院初期仅有几十名教职工,1985年仅有3位副教授。至1996年底,教职工已达1078人,其中教授49人,副教授156人,具有其他高级职称的69人,讲师203人,具有其他中级职称的192人,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的158人。学校已初步建立起一支年龄层次合理、具有较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教师队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院的科学研究工作有较大进展。1984年,设立了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科研处。此后,根据学科优势和科研方向,分别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等9个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研究室等11个研究室和台港澳文化研究中心等2个研究中心,其中光通信技术研究所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实验室,18人被确定为省级中青年学术骨干带头人培养对象,16人被确定为院级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省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名,院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0名。学校办有《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聊城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世界共运研究》、《哲学战线》、《灰色系统理论与实践》等5种学术期刊以及新闻报纸《聊城师院报》。20年来,已逐步形成一支年轻精干的科研队伍,其多项研究成果获省优秀成果和科技进步奖。建院以来,共完成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等科研项目4725项,其中多项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自1983年以来,先后有80项科研成果获省以上奖励,世界领先水平成果1项,世界先进水平成果1项,世界水平成果4项,国际首创成果6项,填补国内外空白成果3项。学院在光通信技术、灰色系统理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邓小平思想研究以及中国古典文献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等方面已形成优势和特色。“KFS—2—1型可控寻迹光纤彩色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新产品金奖;国际共运研究为省级重点学科,占有国内最翔实的中外文研究资料,承办着全国唯一的专业学术刊物——《世界共运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鲁迅生平资料汇编》是目前全国研究鲁迅资料最全、价值最高、影响最大的专著。一批批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大大扩大了学院影响,提高了学院知名度。
学院的成人教育始于1980年,时设电子、中文、政治、英语、数学5个专业,招收夜大学员692名。1982年,教育部批准设立函授大学,设置中文、数学、物理3个专业,当年招生480人。1984年,学院成立业余教育处,统一管理函授和夜大学工作。1985年,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夜大学。1988年,业余教育处改设为成人教育处。1993年,成人教育处发展成为成人教育学院。1996年,成人教育在校生达5364人。1980-1996年,学院共为社会培养函授和夜大学毕业生7539名,其中,首届18名农民夜大学员自愿赴甘肃工作,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改革开放使聊城师范学院这所尚带有乡土气息的院校走向了世界。1984年,学院开始与国外高校进行教学与科研方面的交流与交往活动。至1996年底,已先后聘请55名外籍文教专家来院任教,接待来自美国、日本、俄罗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23个团组来访考察。同时,有计划地派出59人(次)、6个出国团组教师岀国讲学、访问或进修,并先后与美国新澳尔良大学、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校际交流关系,签署校际交流协议。1994年,该院获准招收外国留学生,拓宽了外事交往的渠道。二、《人民日报》报道聊城文选
天下不敢小聊城
从聊城借京九促发展看欠发达地区的希望
本报记者李仁臣徐如俊王科
再过50多天,京九大动脉全线正式运营的历史时刻就要到来了。沿线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翘首以盼,欢欣鼓舞,同时又在冷静地思考:怎样抓机遇,借京九,促发展。今天,本报发表的这篇《天下不敢小聊城》的通讯,就是一篇“借路”文章。聊城的做法,给人以启示。
京九播撒理想,京九带来希望。
大京九的贯通,使沿线一批老少边穷地区由半封闭转入全方位开放,发展潜力很大。但一些地方的基础设施尚未配套,公路等级不高,电力缺乏,储运设施不足,增强吸纳生产要素的功能,便是当务之急。作为沿线省市,在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时,要给这些欠发达地区更多的关注。作为欠发达地区,不仅要有“借路”图发展的迫切愿望,还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讲求效益的务实眼光,艰苦奋斗的拚搏精神。这样,一大批投资新热点、一条最长的经济增长带,将在京九沿线形成。
聊城,居鲁西,临黄河,“大京九”由此穿过。
麦黄时节访聊城,第一天看了三个地方: 古运河、京九线上的“黄金大十字”、孔繁森纪念馆。未料想,由此形成的最初印象,竟发散成为我们认识这方热土的思想脉络。
聊城,曾因京杭大运河而名重一时。明清年间,这里“舟楫如云,帆檣蔽日”,兴盛的漕运带来400年的繁荣。但我们看到的运河,却与一个“大,,字不沾边。疏朗柳荫间,一湾浅不及膝的涓流在干涸的河床上缓缓流淌,仿佛在叹息青春不再的无奈。
“大京九”却以雄伟的气势令人振奋!出聊城市西北5公里,只见天地间奔来两条钢铁巨龙,“京九”、“邯济”在此匆匆交会,分飞视野不及的远方。济(南)聊(城)馆(陶)高速公路立交桥飞越“两龙”,三线相叠,构成“黄金大十字”。
孔繁森纪念馆,是烟波浩淼的东昌湖畔最美的建筑。作为领导干部楷模孔繁森的感人事迹,吸引天南海北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一面精神的旗帜,在千年古城上空高扬!
聊城,从历史的辉煌中走过,又在各种挫折积淀的重负中长期踟蹰不前。曾几何时,聊城以贫困闻名,成为山东经济快速发展之船沉重的“船尾”。
人们关切:有凤凰城之美名的聊城,能否在当今转轨时期振翅腾飞?一叶绿意动古城一一大运河载走辉煌,大京九送来机遇。在竞争中抢占制高点,这便是聊城人的机遇观
机遇,是挂在聊城人嘴边的两个字。伫立古运河旁,遥望当年“八百斛之舟迅流无滞” 的景象,我们倏忽间明白:古城对机遇渴望已久。
大运河,曾赐机遇于聊城,却又导致其上百年的沉睡。多年来,聊城与过去比,成绩颇大;与胶东比,差距拉大。聊城人说:“开会,不敢往前坐;发言,嗓门放不大”。
曾经“富庶甲齐郡”的聊城,岂能拖山东的后腿?作为革命老区,聊城人民作出过巨大牺牲和贡献,难道就让他们顶着“欠发达”的帽子迈进下个世纪?有件事,至今谈起仍不轻松:1993年,70多吨重的变压器从济南运来,却没有一条路、一座桥堪以承受。待他们耗资500万元加固桥路运达目的地后,才发现:两个小时的路竟走了半年多。交通“瓶颈”卡得聊城人难受。
终于,举世瞩目的“大京九”来了。像枝间新绿随雨生,聊城人民看到了春的希望。
运河连着过去,京九通向未来。对古今兴衰知之甚详的聊城人民,决意不再放过机遇。他们反复论证,充分陈述理由,力促东西交通干线邯济铁路和济聊馆高速公路上马。“一路,,变,,三路,,,区位优势大大增强。占地1500亩的聊城铁路编组站,是京九线上四大新建编组站之一,72对铁轨铺排开来;京九开通后,每天将有22对客车从此经过,110列货车在此组编。
透过编组站,我们看到了聊城交通便捷的前景:京九线纵穿我国8条东西铁路干线,邯济线与济聊馆高速公路横贯京广、京九、京沪三大南北交通动脉。这一立体交通网络,使聊城成为呼南应北、承东接西的山东省第二大交通枢纽,聊城历史上因黄河与大运河交汇形成的交通要冲地位得以再现。
然而历史又决非“简单重复”。借助京九铁路和亚欧大陆桥的联接,由聊城可南达香港、北至俄罗斯、西连荷兰鹿特丹,从对外开放的“腹地”跃为“前沿”,由“内陆”变为“窗口”。山东已投入2500万元启动资金,在聊城兴建对外加工贸易区。聊城国际货物转运中心、海关办事处和陆路口岸正在加紧筹建。看好聊城未来势头的国际大财团、大商社纷纷前来洽谈项目。国内投资者也接踵而至……聊城,正成为生产要素新的聚集点。
机遇,稍纵即逝。聊城人抖擞精神,“先发制人”:迅速在火车站附近建成8个大型专用仓储设施;与济南铁路局联手,投资5500万元率先修建了大型现代化集装箱专用货场,年吞吐能力达12万吨。如今,6条修建中的铁路专用线联接着粮食、棉花、石油、物资等国家级储备库及保税仓库。聊城丰富的矿藏资源和鲜活的农副产品可由此源源不断上 “京九”,走向国内外大市场。
面对国内外投资者来聊“借京九”的热潮,他们“筑巢引凤”,改善基础设施,以“微血管”配套京九“大动脉”,道路、通讯、供水、市场等网络建设迅速铺开。3年来,新建改建公路1550公里,相当于以往43年的总和;6000名电业职工日夜奋战,实现全区户户通电;城乡电话交换机全部程控化,总容量已达14万门。
借路造势,聊城正向山东省最大的电力能源基地迈进。在25万千瓦发电能力的基础上,新上的10万千瓦机组正在加紧建设;240万千瓦的“路口”大电厂已获国务院批准立项,一期2X66万千瓦工程即将动工。过去,聊城电力紧缺,现在,电力却成为他们招商引资的一大优势。
城市化水平越高,生产要素集聚越快。聊城城市功能性建设全面起步。“三纵”、“三横"、“三环''、"十二条干线”、“十四大出口”的道路框架初步展开,两条十里长街横亘城区,片片居民小区拔地而起……
初战告捷,并未使聊城人冲昏头脑。地委书记陈延明说:“只有乘势而上,才能冲出'水平面,,抢占‘制高点’”。他说,我们的做法是“营造交通枢纽、开放口岸、中心城市三大功能优势,增强聊城对各类生产要素的吸纳力”。
・蓄势待发,聊城不可小觑。
巧借余木作栋梁——高匠手下无闲木,璞经琢磨方成玉。从“借路”入手,以改革破题,做优势文章,这便是聊城人的发展观鹤立古城正中的光岳楼,向为聊城登临之胜。明朝李赞高度评价:“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谁知这辉煌楼宇竟是明洪武年间修城所剩之木建成,故曰“余木楼",后改为光岳楼。
“余木”成就了巍峨的建筑,给人以启示:木之为用,或灶薪、或栋梁,全因工匠筹划、调度不同。聊城人对此心有灵犀,他们认为:优势像璞一样,“不琢不错,不离砾石”。
“大京九”工地传出的号子声,震醒了广袤的鲁西大地,更在聊城人心中激起阵阵涟漪。一时间,满城尽在说京九,“借路兴聊”成众议。
面对此情此景,聊城地委、行署一班人炽热中不乏冷静:借京九的取景框如果只定在改善“硬件”上,难免不与机遇失之交臂。借京九东风,促观念转变,这才是抓机遇的真谛。
千头万绪,先从“换脑子、理路子”抓起,从地委一班人抓起。经过一次次认识上的升华,他们开始以全新的眼光打量一切,过去散落的优势齐集眼前。
值得一提的是,聊城连续三年开“换脑子”会,先后请中央和省里的领导同志、专家以及兄弟地区代表作专题报告100多场。聊城人借别人的经验和智慧,结合实际,勾勒出“借路兴聊”这篇大文章的总体框架,明确了应从“借路”入手,以改革破题,做优势文章,促经济发展。
聊城8县市中有7个属国家级粮棉基地。但多年来农产品商品率仅为54.4%,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率不到40%。尤使聊城人汗颜的是,享誉国内外的“莱阳梨”,“娘家”却在在平县;冠县鸭梨走向市场时不得不穿上河北的“嫁衣”。
如何发挥农业大区优势,促其由“大”变“强”?他们由京九线上的编组站得到启迪,茅塞顿开:农民也必须有自己的“编组站”。这种“编组站”既能“四通八达”,辐射国内外市场,又能调配各类生产要素,与农民互通有无。
拂去观念上的尘埃,聊城人目光更加犀利。过去开发程度很低的各种资源,经“大京九”这根线一串,霎时变成熠熠生辉的珍珠。年宰杀肉鸡2500万只的嘉明实业有限公司,带动周围乡镇万只以上养鸡场130个、专业户3000个。它前为农户提供种鸡、雏鸡、饲料,后有加工、运输、销售保证。产品出口日本、新加坡、丹麦、德国等国家的凤祥集团总公司,则是农民自己办起的又一个“编组站”,架起养鸡户与国际市场之间的桥梁。两个“编组站”,托起聊城7000万只鸡的养殖规模,使聊城肉鸡饲养量跃居全省第二。
在当地政府的着力引导和培植下,聊城涌现出大大小小的“编组站”500多个,拉动着80多万农户、600多万亩种养基地,形成畜牧、瓜菜、林果、水产等八大主导产业。
这些变化折射出聊城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苦心。如今,农业由“大”变“强”的第一步目标已经实现:粮棉主导型农业已向多种经营主导型转变。去年,全地区多种经营收入已占农业总收入的60%。
与农业相比,聊城的工业过去是“小”而 “弱”。1992年,山东省考核的8项工业经济指标中,聊城有5项处于倒数第二位,有3项居倒数第三位。
经过短短的三年,聊城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位次分别前移了三到五位,1995年工业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和财政收入增幅均居全省第一。如此巨大的变化,全靠一个“改”字。聊城的经验是:越是落后地区,越需转变观念;越是薄弱环节,越要深化改革。
近年来,由茌平县发轫的企业改革在聊城铺开,全区260多家企业进行了股份合作制改造,233家小型流通企业实行国有民营,97家优势企业兼并了105家劣势企业。改革使国有资产滚雪球般地增值。以“李逵闹高唐”出名的高唐县,现在是“农用三轮闹高唐”。年产30万辆机动三轮车的时风机械集团,原本是不足300人的小厂,近几年,该厂资产呈几何级数膨胀,今年产值可达15亿、利税1.5亿。
考察聊城工业改革,“两个转变”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山东最小的县——东阿,却拥有全省最响亮的名牌企业之一——阿胶集团。该集团连续四年产值、利税平均增速高达47.3%和49.8%。同行们说:“东阿阿胶跺跺脚,全国市场晃悠悠”。“阿胶”的“主角”地位源于聊城地区资金投放上的全新思路,近几年,他们投入阿胶集团的技改资金接近全区技改总投入的1/10。
阿胶集团是个缩影。1993年以来,聊城地区将全区技改资金的60%,投到不足全区工业企业总数3%的40家企业。1995年,这40家被重点扶持的企业,销售收入和利税占到全区乡及乡以上工业的47%和62%。说起这事,行署专员张敬涛深有感触:欠发达地区资金短缺,不集中投入,办不成大事。一部分企业先“体魄健壮”起来,能带动一大批相关企业的发展。聊城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由1992年4家发展到1995年的30家,今年利税过亿元的企业将达到5家,过千万元的也将增至40家。八大主导产业、十大企业集团、一批名牌产品脱颖而出,迅速壮大,聊城整个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换个角度看问题,聊城人发现自己不光顶着一个“穷帽子,,,许多优势堪称“天下无双”。《水浒传》、《金瓶梅》、《老残游记》中的许多故事情节都以聊城为背景,其中尤以梁山好汉在聊城的活动精彩。光岳楼、山陕会馆等则是古代建筑中的瑰宝。由此,“旅游兴聊”的思路明晰了。如今,聊城三大产业之百分比已由1990年的55:35:10变成去年的41:37:22。
动员民众五百万,同心干 ——一句''泰岱东来作翠屏”,道出昔日聊城人无限豪气。今天,为把宏伟目标变成灿烂现实,像战争年代那样勇往直前,像孔繁森那样无私奉献,这便是聊城人的奋斗观
作为孔繁森的故乡人,聊城干部群众以更高的境界要求自己。如果说“大京九”一声汽笛,启动了千年古城蕴蓄着的活力,那么,吸吮了孔繁森事迹"营养’’的聊城人民,精神面貌更是焕然一新。
49年前,位于聊城阳谷县的刘邓大军前线指挥部一声令下,钢铁之师挥戈突破黄河天险。聊城动员了30万民工支前。半个世纪后,聊城人民又喊岀了“像当年支援刘邓大军过黄河那样,支援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妻送夫、父送子,拖拉机上插着红旗,大马车上贴着红标语,壮观景象不减当年。
孔繁森有句格言:“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这成了聊城地委、行署一班人的座右铭。他们说,学习孔繁森就要树立奉献之志,弘扬廉洁之风,增强爱民之心,在目前就是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打一个欠发达地区的“翻身仗”。精神状态的振奋,猛烈地荡涤着过去的沉沉暮气。
聊城,敞开胸怀,迎接“八面来风”。他们走出去学习,请人来帮教,两年多来,聊城8市县都与东部发达县市结成对子,全区有400多名干部到东部地区挂职锻炼。他们还主动邀请中直和省直32个部门、260名干部来聊挂职帮助工作。大批挂职干部的到来,不仅带来好经验,还牵动各类生产要素向聊城流动。
开放,开阔了聊城人的视野和胸襟。聊城地区领导大胆拍板,加入了纺织业“东锭西移”的行列。1995年元旦刚过,一个由40多辆越野载重汽车组成的、满载着一万锭全套先进纺织设备的队伍开始西进。3个月后,莘县棉纺织厂与新疆叶城县合办的“顺达棉纺有限公司''厂房落成;又过了60天,第一套车安装完毕,生产出了第一批成品。“莘县速度”令新疆人发出由衷的赞叹。
在聊城,这样做的又何止莘棉一家。许多聊城企业把买卖做到全国各地和边境口岸,他们到东北购玉米、大豆,往福建销售禽蛋;从甘肃买矿砂在辽宁加工到河南销售,把黑龙江的大豆转销到广东,从哈萨克斯坦购进棉花、羊毛,加工后转销岀口。莘县外贸公司先后在新疆的巴楚、莎车、和硕等县租地搞开发,建蔬菜大棚近千个,为冬季不产菜的新疆吃新鲜菜出了一把力。
“再远,远不过西藏;再苦,苦不过阿里”。艰苦奋斗、忘我工作,在聊城蔚成风气。地委一班人身体力行。他们白天下乡,晚上开会,生病输完液继续工作。许多乡镇只留一名党委书记和一名通讯员看家,其余都带着铺盖卷下到村里,“同吃、同住、同劳动'',指导农民建大棚、种蔬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国重点扶贫县之一的冠县,过去“村里村外堆满沙,大风一起不见家”。县委一班人带领全县人民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全县新发展优质果园20多万亩。昔日荒芜苍凉的沙碱地变成了花果飘香的“绿色银行”。
艰苦奋斗,使阳谷县涌现出许多白手起家、敢打敢拚的“新武松”。办玉米淀粉加工厂的吕学堂、办电缆厂的李银起、办科教仪器厂的卢恩光等,在地区和省里“挂号”的企业家就有50多个。这些企业家有一个共同特点:朴实。穿着朴实、住房朴实、待人接物更朴实。销售收入3亿多、上缴利税2000多万元的凤祥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刘学景,曾拿出400多万元帮助困难群众盖鸡舍,但当有人劝他把办公室装修得豪华一点,“显出大公司派头” 时,他却舍不得,并组织开展“企业要不要孔繁森精神”的大讨论。他说:“我们要向孔繁森学的就是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
离开聊城前,我们沿56级石阶、76级木梯登上光岳楼,但见青郭绿树尽收眼底。楼上,“泰岱东来作翠屏”的题句,道出了昔日聊城人的豪气。“动员民众五百万,同心干”一这是聊城人民今日豪气的写照,他们在脚踏实地奋斗中,改变着自己的形象。“十年后再看聊城”,那时,她将是一只名副其实振翅高飞的“凤凰”。
(原载于1996年7月10日《人民日报》)
发扬张海迪精神
社论
八十年代的春风,吹绽了又一枝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继六十年代的雷锋同志之后,又一个响亮的名字——张海迪,在亿万人民中传诵。
“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是全国人民向四化奋进时代脱颖而出的一个时代精英,她那顽强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精神,在祖国大地上激起了强烈的共鸣。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职业的人们,都从海迪身上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象张海迪这样深受群众喜爱、崇敬的人,群众这样争相学习的人,多年来是少有的。现在党中央发出号召,中央领导同志挥笔题词,殷切希望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这是我国政治生活和思想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反映了我国人民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强烈要求,表达了党中央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青年一代的关怀和期望。可以预期,学习张海迪活动的普及和深入,必将对我国两个文明的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张海迪的事迹如此感人肺腑、催人奋进, 在于海迪以她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模范行动,回答了每个人都要遇到的问题——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海迪在这个根本问题上,不断地摒弃旧我,逐步地树立起共产主义人生观。她不因躯体的伤残而悲观,也不因生活中的困难而退缩。她矢志奋斗,驱散了人生道路上的一个个阴影,开拓岀一条为祖国作贡献、为人民作贡献的宽广道路,得岀了“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的答案。这对于一切愿意做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的人们,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
任何一个时代都造就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六十年代出现的伟大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助人为乐,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确立的形势,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人与人间的新型关系。八十年代的张海迪,适应了我国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要求,形成了代表当今年青一代风貌的张海迪精神,这就是: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勤于思考,奋发向上,掌握知识,尽责社会。我们学习张海迪,就要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发扬张海迪精神,把一切奉献给伟大的祖国和人民。
发扬张海迪精神,就要有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在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难免遇到坎坷,问题在于如何对待。是百折不挠,乐观向上,还是一蹶不振,悲观厌世?精神状态不同,效果很不一样。张海迪从5岁起就遇上了命运的挑战,长期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而且在升学、就业、前途等问题上都遇到了重重困难,但她昂首挺胸地生活,以“即使跌倒了一百次,我也要一百零一次的站起来”的毅力和“死,我也要在大笑中死去”的乐观主义态度,终于为自己开创了新生活的大道,使一个需要依赖别人照料生存的人,变成一个为他人幸福献身的人。人是要有革命精神的。我们只要象张海迪那样,以革命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对待各种实际问题,就一定能生活得朝气蓬勃,生活得很有意义。
发扬张海迪精神,就要有渴求知识、刻苦自励的顽强毅力。搞四化建设,没有文化科学知识,没有真才实学是不行的。张海迪深深地懂得这一点。她虽然没有进过学校的大门,但发愤自学,成了一位有专业知识的文化人,用所学得的知识,服务国家服务群众,作出了许多健康人难以作出的成绩。我们要象张海迪那样,深切认识文化知识同国家建设、社会进步的关系,尊重知识,酷爱知识,追求知识,切实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发扬张海迪精神,就要有对社会尽责、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马克思曾指出:“如果我们选择了能为人类服务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任何沉重负担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作岀的牺牲,那时我们得到的将不是可怜的、有限的和自私自利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亿万人。我们的事业虽然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发挥作用。当我们离开人世之后,高尚的人们将在我们的骨灰上洒下热泪。”张海迪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出类拔萃。她为群众治病一万多人次,以自己的疼痛为代价,减轻病人的痛苦,维护别人的健康,延续他人的生命。这种对社会尽责、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正是共产主义战士所具有的高贵品质。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身体有强弱,但是只要象张海迪那样,时刻想到为人民多做贡献,就一定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创造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业绩来。张海迪是党和人民哺育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先锋,是我们伟大时代造就的千千万万个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代表。中央领导同志的题词,为我们学习张海迪,发扬张海迪精神指明了方向,对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是有力的鼓舞。各级党委要加强学习张海迪的领导工作。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领导干部要带头向张海迪同志学习,身体力行,为人表率。各个单位要注意总结学习经验,表扬先进,使张海迪精神在各条战线上开花结果。愿千千万万个张海迪在祖国各个角落岀现!
(原载于1983年5月12日《人民日报》)
向孔繁森同志学习
社论
在西藏高原,在齐鲁大地,几个月来,一个响亮的名字传遍了城乡,印入了众人心田,激起了层层波涛,这个名字就是孔繁森。孔繁森同志生前是西藏阿里地区地委书记。他两次赴藏,历时十载,为西藏的建设、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藏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去年11月不幸以身殉职,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奉献之歌、奋斗之歌。人民群众热爱他、敬佩他、怀念他、学习他,称他为“新时期的雷锋”、“九十年代的焦裕禄今天,本报发表了孔繁森同志事迹的长篇通讯,希望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读一读,认真想一想,更好地发扬新时期的创业精神,以实际行动向孔繁森同志学习。
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孔繁森同志生在山东,长在山东,家在山东,他深深地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亲人。但是他懂得,西藏是伟大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内地干部和各方面人才的支援。所以,一旦党组织发出召唤,他便毫不犹豫地奔赴西藏,为了完成好党和人民的重托,他舍弃了家庭的温暖,舍弃了比较舒适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舍弃了许多本来可以享受的东西, 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加快西藏建设、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
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满腔热忱。孔繁森同志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为民解难、为民造福当作自己神圣的职责。在他看来,“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他把藏族人民的疾苦看成是自己的疾苦,把藏族人民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幸福。为了藏族人民,他可以献出金钱、献出鲜血、献出健康乃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对家人的爱与对人民的爱的高度统一,体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与党的宗旨的高度统一。
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西藏地区,高寒缺氧,交通不便,地广人稀,自然条件差,工作、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阿里地区又是“世界屋脊的屋脊”。在那里坚持工作,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承受多大的困难啊!可是,他不把这些困难看在眼里,不把自己的身体放在心上,“冰山愈冷情愈热,耿耿忠心照雪山。”孔繁森同志严以律己,清正廉洁,从不利用职权为个人谋私利,相反,他还用自己不高的收入长期收养藏族孤儿,常常为患病的藏胞送医送药,为有困难的藏胞慷慨解囊,克己为民,催人泪下!
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孔繁森同志有理想、有抱负,每到一个地方,不管担任什么职务,都对自己提出高标准的要求,努力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他不尚空谈,讲求实干。担任阿里地委书记后,他跨高山,涉深谷,过草原,访藏胞,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全地区106个乡,短短几个月时间,他就跑了98个,为制定建设新阿里的蓝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团结和带领当地干部和群众,扎扎实实地为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而奋斗,赢得藏族同胞的爱戴和尊敬。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关怀带给西藏人民,把藏族人民的心同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一再教导我们,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孔繁森同志是发扬四有精神的模范。江泽民同志号召发扬64字创业精神。孔繁森同志是发扬创业精神的模范。孔繁森同志之所以能做到这些,最根本的是因为他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确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这也正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这是必须充分肯定的。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特别是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都存在很大差别,有不少贫困地区,有八千万人口尚未脱贫。因此,必须长期艰苦奋斗。我们党需要千千万万个孔繁森这样的好干部,为人民建功立业。应当说,在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物质生活条件比过去大大改善的情况下,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更加需要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是任何民族、任何时代所不可缺少的。
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越来越多的同志成为焦裕禄、孔繁森式的好干部,就能大大增强我们党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就大有希望!
(原载于1995年4月7日《人民日报》)
学根本见行动
再论向孔繁森同志学习
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发表重要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李鹏总理也发表了“学习孔繁森同志热爱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的重要题词。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岀的庄严号召。各级党委要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题词,积极响应号召,以实际行动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做孔繁森式的共产党员,做孔繁森式的领导干部。
近一个月来,孔繁森同志的模范事迹传遍了祖国大地,激起了亿万人民和全党同志的强烈反响。广大干部和群众深深地为孔繁森同志的事迹和精神所感动,高度评价他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崇高品德,赞颂他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不愧是九十年代的雷锋、焦裕禄,不愧是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杰出代表。向孔繁森同志学习,象他那样生活、工作、拼搏、奉献,象一股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健康向上、青春勃发的热流在涌动。我们相信,随着向孔繁森同志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一定会涌现岀更多的孔繁森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孔繁森同志作为一代楷模,值得学习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是很多的。向孔繁森同志学习,最根本的是要学习他那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孔繁森同志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以党和人民的要求作为行动的准则。这是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大有益于人民的人的根本原因。只有学好这个根本,掌握这个根本,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升华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向孔繁森同志学习,贵在见诸行动。理论联系实际、言行一致、学以致用,是孔繁森同志的好学风,也是我们在学习孔繁森同志时应当发扬的好作风。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岀,全体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应把孔繁森的事迹与精神作为思想上、工作上的一面镜子、一把尺子,经常照一照、量一量,扬长补短,不断进步,使自己真正经得起各种严峻考验,真正无愧于我们的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核心力量。要实现党的正确领导,一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二靠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崇高威望在实践中形成,在实践中巩固,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强、不断发展。今天党的威望,是前辈和当代共产党人奋斗的硕果;今后党的威望,更要靠当代和下一代共产党人去锻造。每个共产党员都应当象孔繁森同志那样,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加强党性锻炼,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作出表率。
向孔繁森同志学习,要落实到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是我们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党之所以能够密切联系群众,得到人民群众拥护的根本原因。在新旧体制转换的时期,利益格局在变动,群众中有许许多多新的问题需要关心、需要解决。我们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更加注意体察群众的疾苦,关心群众的冷暖,为群众排忧解难。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牢记自己手里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坚持立党为公、掌权为民,绝不能以权谋私、愧对人民。
向孔繁森同志学习,要落实到反腐倡廉,促进党风和廉政建设的行动上。应当肯定,广大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在新的形势下,是能够按照党章的规定要求自己,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但是,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也严重地侵蚀着我们党的肌体,少数意志薄弱的人经不起考验,腐化堕落。这里,有必要再一次强调指出,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每一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面临着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面临着腐蚀与反腐蚀、演变与反演变的考验。我们应,当警钟长鸣,严以自律,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
向孔繁森同志学习,要落实到艰苦奋斗,为改革、发展、稳定建功立业的行动上。我们党总结十几年来的经验,确定了全党和全国工作的大局:“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去年,我国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朝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今年,我们要再接再厉,乘势前进,特别是要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确保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推进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中取得明显成效。应当看到,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都十分艰巨。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象孔繁森同志那样胸怀大局,励精图治,聚精会神,真抓实干,为实现党所提岀的各项任务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孔繁森同志是新时期全党同志的榜样,是全体领导干部的楷模。在全党深入、持久地开展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活动,必将有力地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使全党同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领导亿万人民群众朝着二十一世纪的宏伟目标胜利前进!
(原载于1995年5月8日《人民日报》)
三、地委、行署领导人发表的文章
从孔繁森的成长看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修养
中共聊城地委书记陈延明
孔繁森同志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先进典型。他从一个鲁西普通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党员领导干部,有党培养的原因,也有时代造就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他的事迹已传遍全国,他的精神深深感动和教育了各族人民。他不仅是我们聊城的骄傲,也是全中国的骄傲,更是我们党的骄傲。
孔繁森同志是聊城市堂邑镇五里墩村人,在他50年的生涯中,除两次援藏外,大部分时间在聊城地区工作与生活。他既继承了家乡人民勤俭纯朴、热情豪爽的美德,又熔铸出一个党员干部勤政爱民、廉洁奉公的品格。我们地委一班人在缅怀学习孔繁森同志的过程中感受到,如果每个党员干部都能像孔繁森那样,我们党就能在群众中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就能与人民群众建立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生死与共的亲密关系。总结孔繁森同志光辉的一生,对新时期的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它告诉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广大党员干部要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就必须向孔繁森同志学习,不断加强修养,完善自我。
首先,加强修养是增强党员干部党性的需要。共产党员要坚持好党性,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孔繁森同志具有坚强的党性,他时刻听从党召唤,党叫干啥就干啥,两离桑梓,十年援藏,把青春和生命献给了西藏的建设事业;他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优秀本色。而同样是党的干部,有些人却追名逐利,利令智昏,贪污腐败,忘记了党的宗旨。究其原因,是这些人放松了自己的党性修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腐朽的价值观念会渗透到党内来,影响党员干部的思想和作风,诱发一些党员干部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新形势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既要身先士卒,率领人民群众去攻克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道路上的种种难关,又要时刻提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正所谓“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力便下流,从善如缘无枝之木,才住脚便下坠”。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加强修养,增强党性,才能在各种腐朽思想侵蚀面前站得稳、挺得住,才能纯洁党性,从思想上筑起反腐防变的防线,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加强修养是党员干部树立远大理想的需要。党的好干部孔繁森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正是因为他有崇高的理想和对这种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与奉献。而有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堕落变质,首先是他们理想的泯灭: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淡了,拜金主义的思想浓了;想群众利益少了,图个人享受多了;不是受民之托,忠民之业,而是以权谋私,误民之事;假公济私,损公肥私,化公为私,在金钱、名利和糖衣炮弹面前吃了败仗。面对新的形势,更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时刻用远大理想来激励自己,用党性对照自己,用党纪国法规范和约束自己。清清白白做官,老老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有了远大的理想,才能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违法之事不干。也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具有追求事业、乐于奉献的精神,胸怀坦荡、宽容大度的气质,秉公办事、主持正义的良心,以诚待人、虚怀若谷的品格。做到像刘少奇同志说的那样,“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去同自己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进行斗争;用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去同自己的各种非共产主义的世界观进行斗争;用无产阶级的、人民的、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去同自己的个人主义思想进行斗争。”
再次,加强修养是强化党员干部宗旨观念的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大力倡导和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孔繁森同志牺牲后,广大汉藏群众极其悲痛,就在于他有一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心,有一种时时记挂群众,刻刻不忘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公仆情。他为抚养两个藏族孤儿,四次卖血为的是群众;他忍饥受冻,行程6300公里,抢险救灾,访贫问苦,走遍了阿里地区的千家万户,想的是群众;直到他牺牲前一天的晩上,他留给这个世界的绝笔写的是阿里地区经济发展的12个问题,这时他心里装的仍是群众。他用一颗火热的心,把党的温暖送到了藏族同胞中,以自己朴实无华的言行,塑造起一个人民公仆的高大形象。时代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弘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在为民造福的伟大事业中,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中,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锤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格,讲理想,讲大局,讲奉献,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孔繁森光辉的一生,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一个新时代的楷模。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员干部要发挥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就应该像孔繁森同志那样把自己置身于时代的前沿,主动接受党的培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像孔繁森那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面临着这样的严峻考验:是只为自己升官发财、为小家庭的利益操劳奔波,还是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是只关心个人的得与失、福与祸、荣与辱,还是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忘我工作,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一切。在这个考验面前,孔繁森同志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他之所以能够这样,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他树立了无产阶级的人生观。有了这样的思想根基,他才能够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做到党叫干啥就干啥,不顾家庭困难,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才能以大无畏的精神,克服艰难险阻,顽强拼搏,出色地完成援藏任务,谱写出党的领导干部为人民的事业和民族团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壮丽篇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几代人特别是几代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每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革命干部都应当以孔繁森同志为榜样,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把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作为最崇高的人生追求,并把这种崇高理想同脚踏实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结合起来,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无私奉献精神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党员、干部的全部人生价值。.
像孔繁森那样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孔繁森同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关心群众胜过关心自己,总是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帮助群众,他是用自己的心、自己的血、自己的生命去爱人民群众。这是他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的根本原因之一。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谋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不断争取新的胜利。要做到这一点,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就要像孔繁森同志那样,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的爱。有了这种爱,就能自觉地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有了这种爱,就能够甘当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了这种爱,就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群干群关系就会真正成为鱼水关系,我们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会得到亿万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的事业就有了胜利的保证。
像孔繁森那样清正廉洁,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侵蚀,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廉洁自律、克己奉公是共产党人的应有本色。孔繁森长期担任领导职务,却从不利用职权搞特殊,谋取个人私利。他模范地执行党的纪律和规定,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西藏工作十年,从未因家庭困难向家乡党组织提过任何要求。作为一名地委书记,在他的遗物清单上,全部积蓄只有8.6元的现金。孔繁森同志的这种优秀品格和高尚情操,正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党是执政党,既面临着执政的考验,又面临着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大力弘扬孔繁森同志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精神,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侵蚀,一心为公,不谋私利。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面镜子。纵观孔繁森同志的成长,结合我们加强党的建设的实践,我感到要做一个孔繁森式的党员干部,就必须做到:第一,认真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增强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人的行为总要受一定的思想观念的支配,而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思想体系的影响。共产党员增强党性观念和党性觉悟,也离不开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逐步提出和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整套正确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指导下,全党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党在理论上的提高,是党的领导的正确性、科学性的根本保证。他还说,必须坚决纠正许多领导干部陷入日常事务、放松理论学习、不注重思想政治动态的状况,切切实实地提高全党同志们的理论水平和政治敏锐性。只有认真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才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把握其规律,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第二,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实践也是增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来源和动力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说,实践对于党性锻炼更具有直接性和现实性。党员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吸收程度,很大程度上受着实践水平的制约。当前,我们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是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所进行的新的伟大实践,积极投身于这一实践,有助于党员不断吸收新的营养,丰富和充实自己,不断发展和克服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增强党性修养。第三,自觉认真地参加党内民主生活。党员要主动接受党组织和同志们的监督,党组织对党员的党性锻炼负有重大责任。党员党性锻炼离不开党组织的帮助和监督,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在党的一个组织内参加活动,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加强党性锻炼。一个党员走上领导岗位,并不意味着他的党性觉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只能说明他的党性锻炼的任务更重了。党员能否严格按照党组织的要求,自觉地参加组织生活,自觉地接受监督,是能否不断增强党性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衡量党员党性的重要尺度之一。每个党员都应该积极参加党内民主生活,在组织和同志们的监督帮助下,提高党性修养水平。
(原载于1995年第十一期《求是》杂志)
聊城,国内外客商投资的一片热土
聊城地区行政公署专员张敬涛
聊城地区位于山东省西部,现辖聊城、临清2市,冠县、莘县、阳谷、东阿、在平、高唐6县,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含对外加工贸易区)。总面积8590平方公里,总人口543万。
聊城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典籍荟萃。被誉为江北“威尼斯”的聊城市,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城内有波光潋滟、风景优美、总面积4.2平方公里的东昌湖,是国家垂钓基地;位于聊城市古城中央的光岳楼,雄伟挺拔;面京杭运河而立的清代山陕会馆,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海源阁,珍本秘籍。与此交相辉映的,还有临清的舍利宝塔,阳谷的景阳冈、狮子楼,东阿的曹植墓等。这些特有的名胜古迹,是国内外朋友观光旅游的好去处。聊城的历史名人灿若星辰。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唐初名相马周、哲学家吕才,宋代医学家成无己,明代文学家谢榛, 清代“义学正”武训,现代中国国画大师李苦禅等,均为聊城人。
改革开放以来,聊城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全区国民经济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特别是近几年来,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达到18%以上,全区社会稳定,人民群众生活富裕、安居乐业。
聊城是一个农业发达的地区,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全区有7个县(市)为国家级粮食、棉花生产基地县(市),已拥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500多家。畜牧业是聊城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聊城是鲁西黄牛的主产地,肉牛出口居山东省第一位,肉鸡饲养、加工、岀口居山东省第二位。聊城林业资源比较丰富,是全国毛白杨育苗基地,全区木材蓄积量达525万立方米;冠县鸭梨、在平圆铃大枣为山东省名优产品,种植面积大,营养丰富,享誉国内外。
聊城的工业门类齐全,发展潜力很大。已形成机械、轻工、纺织、化工、汽车、电力、建材、医药、食品等支柱产业。东阿阿胶为国家金奖产品,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岀口量占全国的80%以上;聊城客车为山东省拳头产品,年产量达到2000辆,居全国同行业第二位;农用三轮车年产量达到60万辆,居全国同行业前列。聊城工业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好。1995年,工业销售收入、利税增长幅度都居山东省第一位,今年利税超过1亿元的企业将达到5家,利税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将达到40家。
聊城地区交通便利,能源充足。全区公路四通八达。济(南)聊(城)高速公路与济青高速公路相连通,从聊城1小时可达济南空港,4小时可达青岛海港。贯通南北的京九铁路,与连接东西的济(南)邯(郸)铁路在聊城交汇,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随着交通的发展,聊城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六条铁路专用线联接着粮食、棉花、石油、物资四个国家级储备库、一个保税仓库、一个国际集装箱转运站。聊城是山东省重要的能源基地,现发电能力30万千瓦,国家投资的240万千瓦发电新厂今年开工建设,一期工程120万千瓦到2000年建成发电。
聊城通讯事业比较发达。全区城乡电话交换设备全部实现程控化,总容量达到12万门。移动电话总容量达到1.5万户。聊城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传真电路和国际直拨电话。
随着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改善,聊城正在成为京九铁路沿线辐射冀、鲁、豫三省交界广大地区的商贸、金融中心城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聊城的投资环境优越,是国内外客商投资的理想之地。经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了聊城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聊城对外加工贸易区。聊城开发区总面积72平方公里,目前已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开发区兴办实业。对外加工贸易区位于聊城开发区内,与开发区的工业小区和科技园合为一体,规划面积4.6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1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了“三通一平”。为吸引国内外客商来对外加工贸易区投资办实业,山东省政府赋予了许多优惠政策,申请国家批准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待遇和政策,建立了对外加工贸易区开发扶持基金,优先解决区内企业按比例应由中方筹措的差额贷款,优先安排进出口配额和许可证,对外商在区内征用的土地实行一次性办理预征手续,对区内出口产品的税收优先足额退还。同时,山东省政府还确定,今后将适宜于加工贸易区的项目,尤其是面向港、澳、东南亚地区的加工装配项目,优先安排到聊城加工贸易区。国家已批准在聊城设立海关办事处和保税仓库,并允许聊城其他加工企业享有保税政策,进出口货物可在当地直接验收。根据国家和山东省涉外法律、法规、政策,从聊城实际出发,我们又制定了六个方面二十八项优惠政策,在企业注册和经营管理、土地征用、税收、投资保障、服务等方面提供一切方便和优惠。近几年来,聊城地区抓住基础条件改善的有利时机,加快了对外开放步伐。目前,已与世界上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许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区外商投资企业已达300多家,这些企业经济效益很好,发展前景广阔,投资者都得到了许多实惠。
随着京九铁路和山东省聊城对外加工贸易区的建设,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行更加灵活的方式,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鼓励中外企业进口原材料和初级产品搞深加工,也可以进口关键零部件组装再出口,大力发展“三来一补''项目。鼓励外商投资资源综合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经济建设急需的能源、交通和重要原材料项目,提高产业、产品档次、填补空白的技术先进型项目,扩大产品外销、增加出口创汇项目,经国家批准的仓储、运输、商业零售、对外贸易、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项目。这次中国青岛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期间,聊城地区共推选了200多个招商引资项目,推出贸易展览摊位13个,参展产品18大类150个品种。我们真诚地欢迎国内外客商前来洽谈。
(原载于1996年3月12日《聊城日报》)四、咏聊古诗选
古风(齐有倜傥生)
[唐]李白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沙丘城下寄杜甫
[唐]李白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聊城
[唐]汪遵
刃血攻聊已越年,竞凭儒术罢戈铤。田单漫逞烧牛计,一箭终输鲁仲连。
宿高唐州
[宋]文天祥早发东阿县,
暮宿高唐州。哲人达几微,志士怀隐忧。山河已历历,天地空悠悠。孤馆一夜宿,北风吹白头。
发东阿
[宋]文天祥东原深处所,时或见人烟。秋雨桑麻地,春风桃李天。攒程频问候,怯勇缓加鞭。多少飞檣过,噫吁是北肛。
聊城寒食
[金]元好问轻阴何负探花期,白发于春自不宜。城外杏园人去尽,煮茶声里独支颐。
咏鲁仲连
[元]赵孟頫驱车策弩马,吾将过齐国。闻有鲁连子,倜傥好奇画。一谈秦师走,再说聊城拔。功成不受赏,高举振六翮。布衣终其身,岂复为身役。茫茫千载远,安往访遗迹。踌躇东海上,向风长太息。
高唐道中
[元]米与诚野桥西望见高唐,城上依稀塔影长。方朔古碑埋蔓草,晋文遗庙废残阳。依依远树秋烟断,漠漠平沙故垒荒。笳鼓东来知侯吏,一声惊起履行行。
马陵
[明]李先芳回合长堤卫水秋,满林黄叶荻飕飕。居人近指马陵道,遗迹遥传瓦屋头。昔日孙庞曾决胜,只今草木尚含愁。不知七国皆迷地,犹自停车吊古丘。鲁连台
[明]今种一笑无秦帝,飘然向海东。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古戌三秋雁,咼台万木风。
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
光岳楼
[清]施闰章危楼百尺瞰沧溟,泰岱东来作翠屏。拂槛寒星晴历历,侵衣银汉尽冷冷。地连朔雪孤城白,天入齐州一带青。專酒未酣人欲散,西风黄鹄度空冥。
东昌道中
[清]朱缃三载巢陵城外路,短衣匹马复来过。黄花篱落鸡声晚,红叶楼台雁影多。十里暮烟连野色,一竿寒日下长河。到来茅店新=美,且就灯前卷白波。
聊城东门鲁仲连射书处
[清]谈迁先生天下事,一矢下坚城。即墨何人在?母为移此情。
九月朔聊城道中
[清]谈迁枣阴纂纂柳青青,树下流波失地形。尝笑仲连思蹈海,望洋处处若沧溟。
东阿道中
[清]何世璂雉麦剡剡翠欲齐,四围山色傍人低。花明柳暗前村路,布谷春鸣日正西。
鱼山神女祠
[清]王士祯云车入洛几时还?松桂凄凉满旧山。歌罢《迎神》、《送神》曲,山青无除水潺湲。
雪中发东阿望鱼山怀古
[清]王士祯山郭雪萧萧,鱼山望转遥。洛灵悲子建,神女降弦超。即事成今古,寒岩闭寂寥。唯余清梵在,一遣旅魂消。
陈思王墓下作
[清]王士祯昔诵君王赋,微波感洛神。今过埋王地,重忆建安人。
名岂齐公干,谗宁杀濯均。可怜才八斗,终古绝音尘。
东阿水潦之后经过有感
[清]王玉生日落高原起暮尘,因风残烧入荒榛。疏林古道余双堠,草屋人家少四邻。野枣有秋惟酿酒,桑园无主半为薪。遙怜频岁罹河患,往事空余旧俗淳。
高唐城外即事
[清]朱缃萧萧官柳一行秋,野色模糊望里收。浅水乱云连马颊,长林古驿问鱼邱。夕阳半露烟中塔,黄叶全遮郭外楼。来往高唐三十里,莫教容易负诗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