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公共卫生
食品卫生1950年春,聊城城关卫生委员会首次对城内食物摊贩进行检査。同年6月,平原省人民政府提出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的具体办法后,专署卫生科组织有关单位对聊城城内饭店、食物摊贩及冷饮生产单位进行防蝇、防尘、防腐等“三防”检査,无“三防”用具者不准上市岀售。全区各食物摊贩和有关单位随之增置“三防”用具。当年,仅堂邑、临清两县食物摊贩即增置纱罩2168具。1955年,专署卫生科对全区县城公私饮食行业颁发卫生许可证。1956年7月,地区卫生防疫站成立。同年,对饮食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肠道传染病带菌调査。1957年,专署下达《城镇饮食行业卫生管理暂行办法》。1958年,贯彻卫生部提出的“四分开”(生熟刀板分开、食物毒品分开、生熟食品分开、健康人与病人分开)及炊事人员“三戴”(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戴口罩)、"二短''(短头发、短指甲)、“五勤”(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洗衣服、勤洗澡、勤刷牙)的卫生要求。1964年4月,在临清举办5673名饮食行业从业人员和机关炊事员参加的食品卫生训练班,对4521人查体,査出的146名肝炎、肺结核、皮肤病患者全部调离工作。1965年,对全区3900名饮食业人员査体,査出肺结核和肝炎患者98人,全部调离饮食行业。培训饮食从业人员3600人。1976年,开始在全区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开始走向正规。1983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开始试行。1985年,行署批转《关于在街道办事处设置食品卫生检査员的报告》,同时要求乡镇卫生院设立由食品卫生检査员2〜3人组成的食品卫生领导小组。当年,全区共査处销毁变质啤酒18292瓶、饮料15822瓶、罐头1025瓶、麦乳精18292瓶、山楂脯10公斤。1986年,全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卫生档案,44个单位收归地区管理;地区卫生防疫站在临清进行乡村厨师卫生管理试点。1987年,全区设兼职食品卫生管理员386人,并对其进行法制训练。同年,省批准全区21个“食品卫生信得过单位“。当年,东阿县卫生防疫站对秦绪行食品部罚款3400元,此为全区卫生防疫系统首次由法院强制执行案。1988年,开始执行全省食品卫生统一检测计划,第一次实行植物油统检。1992年7月,聊城市卫生防疫站对市二轻物资供应站违法经营不合格饮料进行査处,后又经聊城市人民法院、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判决罚款1030元。此为全区首例食品卫生诉讼案。1993年5月20日,成立聊城地区卫生执法监督管理处,负责全区各项卫生法律法规的监督执法任务。6〜7月,地区卫生局组织各县市卫生行政部门、防疫机构开展检査,共计监督检査0.5万余户次。同年12月,地区卫生局决定在乡镇设立食品卫生监督员,先后有299人参加了监督员培训班,256人被聘任为乡镇食品卫生监督员。1994年,开展夏季卫生执法大检查。1995年7〜8月,全区组织两次食品卫生检查,销毁劣质食品14727.5公斤,罚款15.6万元。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正式颁布实施,原试行法废止。为此,地、县市卫生部门印发宣传材料4万余份。1996年,地、县卫生行政部门对全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颁发卫生许可证,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7〜9月,组织开展了以食品卫生为重点的强化执法监督月活动。同年,全区共监督各类生产经营单位5.6万户次,行政处罚0.6万户次,销毁过期变质食品1万余公斤。1991〜1996年,全区食品从业人员查体12.8万人次,查出有“五病”者1225人,全部调岗;监测各类食品17091份,合格率85%。
区内食品污染主要是农药和霉菌毒素,其它生物性污染较少。1975〜1976年,对玉米、小麦两个品种54份样品进行有机氯残留量测定,16份样品超过国家标准。1976年,制定防止食品污染五年规划,加强对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管理,逐步取消有机汞、有机氯和部分剧毒农药,并且立即停止对烟叶、中草药、瓜果、蔬菜使用高残留和剧毒农药。1977年,对聊城县27个蔬菜基地19个品种92份蔬菜及5个县的苹果、梨4个品种17份样品进行六六六和DDT残留测定,蔬菜检出率分别为36.5%、21.5%;水果检出率分别为100%、5.8%。1979年,对聊城、临清两个牛奶厂的63份新奶测定六六六残留,61份阳性,占92.83%,未测定岀DDT残留。黄曲霉素污染以玉米最重。1975年,抽样调查污染率为23%,1976年,污染率上升到54%,被污染玉米中含毒素高达300PPb。为防止污染,自1976年始,用2.5%的氨水去毒,效果较好。经处理的玉米黄曲霉素由300PPb下降到20PPb以下。同时,开展了油菜籽缺氧保粮和异种粮串连等保存方法。
区内食物中毒以感染性食物中毒为主。
据1974~1985年中毒原因分析,此类中毒占中毒次数的56.1%,主要是由于食用腐败变质肉食品所致的沙门氏菌感染。其中,农药中毒占24.56%。1960〜1963年,食物中毒大部分发生在农村,约占85%。1986年12月,聊城市连续发生食用黑龙江飞龙鸟牌奶粉中毒案,中毒5人,死亡2人,经查系奶粉中含亚硝酸盐所致。1958〜1990年,全区共发生食物中毒43283例,死亡328例,死亡率为0.75%。1991年〜1996年,区内食物中毒以食品腐败所致的沙门氏菌感染为主,占61%,共发生各类中毒12起,中毒369人,死亡2人。食品卫生合格率1991年为82.29%,1996年为88.29%。
劳动卫生建国初至1955年,劳动卫生工作由专署卫生科直接管理,主要开展劳动安全及个人卫生教育。1953年,倡导“四防”即防风、防热、防湿、防尘活动。1954年,全区各级卫生部门贯彻落实全国第一届工业卫生会议提出的“积极预防、稳定前进、面向生产、依靠工人、预防为主”的方针。当年,全区有35个工厂建立健全了卫生组织。此后相继在防疫站和卫生部门组织下对各工厂进行卫生防疫检查,改善了劳动环境,逐步达到了国家卫生标准。1973年10月,地区卫生防疫站举办检查职业病学习班,为各县防疫站、医院、定点厂矿培训卫生骨干人员。1977年,全区开展对小化肥、小农具等“五小”工业劳动卫生调查,对949名接尘、接毒工人做健康检查,未发现职业病。1980年,对全区县以上280个厂矿企业3229名接触铅、苯、汞、有机磷等有害物质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及粉尘毒物检测,共查岀观察对象22例,现场采集样品246份,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的71份,占28.86%,该项工作被省卫生厅授予职业病普查工作二等奖。同年3月,地区成立尘肺诊断小组。1965〜1988年,全区共确诊0〜I期尘肺4例、1期7例、II期3例、III期2例。1990年,为3829名有害作业工人进行健康查体,监测尘、毒、噪声等有害作业点612个,合格率46.60%。1991〜1996年,监测尘点1773个、毒点822个、噪声点2548个,合格率分别为68.7%、75.4%、82.4%。其间,尚对接尘、毒工人查体13119人次。
1958年以前,农业劳动卫生的重点是防外伤及中暑。1958年开始使用有机氯杀虫剂,当年发生农药中毒312人,其中死亡3人。1974年,对临清县胡里庄公社陶屯大队54名长期使用有机磷农药的人员进行体格检查,发现有神经衰弱、多梦症等症状。1975、1976年,地区分别在阳谷、高唐召开安全使用农药现场会。1982年开始,全区共巡回放映预防农药中毒电影175场,观众达25万人次。至1990年7年间,全区未发生生产性农药中毒。1963〜1990年,全区共发生中毒53883例,死亡356例,死亡率为0.66%。其中,1981年多达22896例,占中毒总数的42.49%。1991—1995年,全区发生农药中毒1123人,其中死亡40人。1996年,全区发生农药中毒125人,其中死亡13人。
环境卫生1950〜1953年,结合反对美帝细菌战,把保护水源作为卫生防疫工作重点,全区整修井台12169个,加井盖4654个,迁除25米内污染源4.5万余个。同时,在部分肠道传染病流行区建立了饮水消毒制度。地区及各县卫生防疫站建立后,有专人分管饮水卫生工作,并逐步建立起经常性水质监督及监测制度,提倡使用专用水桶。1965年,聊城市区居民全部饮用自来水。1972〜1976年,全区推行手压井。1972年,地区卫生防疫站对21眼有代表性的手压井进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检验,合格率为85.71%。几种主要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由建井前的29%下降到1.7%。1983年,地区卫生防疫站又对全区饮用水源进行(抽样100眼水井)调查,发现水性疾病在城区主要是氟病,全区亦多有流行。1984〜1985年,对聊城市大气污染进行监测,共5个采样点,飘尘超标100%,最高超标9倍,最高超标点在工业、交通和商业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均在
国家卫生标准之内。1987年4月1日,国务院颁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并正式实施。1988年,培训公共场所从业人员2911人,查体7276人,查出从业禁忌症172人,适当调换了工作;对2303处公共场所发放了卫生许可证。1991年,完成54个村的改水降氟任务,4万余人摆脱氟害。1994年,地区行署发布实施《聊城地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暂行办法》,地、县市卫生部门开始对集中供水单位及饮用水质进行常规监督监测。全区农村卫生改水受益人口达99.34%,卫生改厕8.5万个。1994年4月,地区卫生执法监督处对阳谷新星美容美发中心进行强制处罚,这是全区首起公共场所强制执行案。1991〜1995年,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5320户次、监测2965户次。1996年,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4712户次,监测样品2270个,培训从业人员7673人。
学校卫生区内学校卫生工作约始于1957年,当时尚无专职人员,仅限于对学生某些疾病摸底调查。1962年3月下旬,专署卫生防疫站抽调医士2人、检验士1人、校医2人组成学校卫生调查小组,首次对聊城一中学生进行健康及营养状况调查,共计调查学生1075人,其中男生916名,女生159名。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实际摄入总热量仅为需要量的77.17%〜83.57%,核黄素供应量为需要量的65.1%,蛋白质供应也不足。1963年,对全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进行抽样调查,计查3177人,其中男生1642人,女生1535人。1964年,专署对全区各县县城953名高中应届毕业生进行健康检查。1985年,地区组成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查队,对聊城等3县市37处7233名中小学生(7〜13岁)进行形态、机能、素质及常见病等27项指标调查,查出视力减退者1914人,占检查总数的26.32%;沙眼2171人,患病率29.85%;脊柱弯曲异常37人,患病率0.51%;高血压25人,患病率0.34%;先天性心脏病7人,患病率0.1%;畸形后遗症20人,患病率0.28%;心动过速33人,患病率0.45%。1986~1996年间,又做了13岁女生有无月经与形态、机能、发育关系调查,86所中小学基本情况调査,中小学生卫生习惯调査和中小学学生学习成绩与父母职业、文化程度的关系调查。以上调査客观地反映岀全区学校卫生现状,为改进学校卫生状况提供了科学依据。
1963、1964年,阳谷县卫生部门对学生进行蛔虫感染情况调查,感染率达97%,同时对驱蛔虫药物进行比较,以新华驱蛔片最好。1966年,东阿县进行了同样调査。1964年9月,专署卫生防疫站联合临清、聊城、阳谷、高唐、冠县5个县站对8847名小学生视力减退情况进行调査。结果表明,视力减退与以下因素有明显关系:在不同学习阶段中,从小学五年级开始,视力减退率随年级的增高而增高,程度随之加重。双眼视力在0.5以下学生中,小学五年级占0.3%,高中三年级占4.4%。同时,还可以看出小学四、五年级,初、高中三年级视力减退率有上升趋势。在6〜21岁年龄组中,视力减退病例的发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0岁学生的视力减退率为0.9%,21岁学生视力减退率为26.14%,且年龄愈大而视力减退程度严重者所占比例也愈大。双眼视力在0.5以下者,6〜7岁为1.46%,20〜21岁达4.8%,在视力减退病例中,女生明显高于男生。1978年5月,地区卫生防疫站联合教育局组成地、县防治近视眼调査组,对聊城市新区小学、实验小学、聊城二中、聊城三中的51441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査出近视383人,占检查总数的7.44%;斜视28人,占0.54%;弱视16人,占0.31%;其他眼病31人,占0.6%;总计发病458人,占8.9%。另外,对216名近视学生进一步做检査,发现真性近视143人,占66.2%;假性近视53人,占24.5%;混合近视20人,占9.3%。1982年5〜6月,地区卫生防疫站联合聊城、临清、高唐县防疫站对不同类型区域的3198名中小学生进行龋齿、牙周病、氟牙症、四环素牙调查。结果表明,乳牙患病率占74.83%,恒牙患病率为33.21%,牙炎、牙石症分别为68.42%、41.43%,氟牙症发生在城市高氟区、适氟区、农村分别为63.24%、10.98%、4.29%,四环素牙患病率为29.55%。1984年,地区卫生防疫站对聊城一中、实验小学、堂邑中小学视力减退、沙眼、蛔虫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共检测学生2606人,其中城内学生1588人,乡村学生1018人;视力减退者729人,减退率为28.01%;沙眼1583人,患病率60.81%;蛔虫感染1243人,感染率为49.9%。1992年,开展防治少年龋齿工作,推广使用保健牙刷、牙膏2万余只。1994年,地区各类学校建立学生健康档案。1995〜1996年,开展学校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监测地直学校19所。
爱国卫生运动1952年,为反对美帝细菌战,全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人人动手,清除垃圾、疏通沟道、填平污水坑、改造水井、厕所和挖蛹、灭鼠活动。抗美援朝结束后,爱国卫生运动由突击活动转入经常性活动。1965〜1978年,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是农村的“两管五改”,即管粪、管水,改造厕所、畜圈、鸡窝、水井和环境。1978年,全区5700个生产大队中有4937个大队参加“两管五改”活动,共改旧水井14620眼,建手压井6.66万个,改厕所22万个,建沼汽池4859座。1981〜1990年,全区连续开展大规模的治理“脏、乱、差”活动。1982年3月,开展了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全区参加治脏活动的达350多万人次,清除垃圾70多万立方,疏通污水沟、下水道2100多条7万余米,清理卫生死角4万余处,填平土坑1.2万个,动土2万立方米,治理街巷道路177条,维修和新建厕所245处,拆除违章建筑2300余处,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以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新风逐步兴起。全区采取国家拨款和集体、个人集资的方法,加强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治理“脏、乱、差”。1984〜1985年,全区投资1684万元,加强卫生治本建设,改善了城市环境。1984年前,聊城市是省内有名的“脏、乱、差”城市,群众形容为“马路不平、电灯不明、污水横流、垃圾成山”,改建后的聊城市成为一个美丽、卫生、文明的城市。同时,开展卫生达标、创建文明卫生单位活动。把“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门内达标'’作为建设文明卫生单位的主要内容。1984-1985年,聊城、临清、莘县被评为全区爱国卫生先进市、县。1986年,聊城、临清、高唐、在平被评为全省卫生先进城市和先进县城。1985年,聊城、临清市列为全省卫生检查城市,1986〜1989年两市连获“全省卫生先进城市”称号。1988年,在平县城被评为全省卫生达标县城。1990年,全区有7个单位和13名个人被评为全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并颁发了奖金和荣誉证书。聊城市连续5年达到省卫生先进城市标准,受到省爱卫会的表彰和奖励。1991〜1996年,以创建卫生城市为重点,开展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在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中,每年约有14万名干部群众参加义务劳动,清除垃圾万余吨。1993年,聊城市被命名为“省级卫生城市”。
第二节疾病防治
境内历代多有疫病流行,大灾之年尤甚,民众死亡甚众。1943年,莘县、冠县、堂邑县霍乱流行,尸横遍野,冠县的辛集、定远寨、桑阿镇一带成为无人区。建国初,人民政府开始着手开展疫病防治工作。自1950年起,由公私医疗机构负责开展传染病防治和疫情报告。1953年,各县卫生院相继设卫生防疫股,负责防疫工作,防疫工作开始走向正规化,并逐渐得以健全。至1990年,县市防疫站建立了疫情室,固定了疫情管理人员,乡镇卫生院均设专职或兼职疫情管理人员,全区6166个行政村有11346名乡村医生、卫生员兼作疫情报告,形成了县、乡、村3级医疗预防网。至1996年,全区6326个行政村0.7万名乡村医生卫生员兼作疫情报告。
自1953年有正式疫情报告起至1990年,全区共报告急性传染病18种(流感除外),每年发生11〜14种,总发病率最高为28842.60/10万(1961年),最低为44.17/10万(1990年),平均发病率50年代为941.27/10万,60年代为6095.91/10万,70年代为-1802.90/10万,80年代为433.91/10万。50〜70年代主要传染病有麻疹、痢疾、疟疾,80年代主要有痢疾、肝炎、麻疹等。区内主要流行的传染病有霍乱、痢疾、肝炎、脊髓灰质炎、天花、白喉、脑膜炎、百日咳、猩红热、麻疹、肺结核、回归热、岀血热、疟疾以及皮肤病、性病等。其中,天花、白喉、回归热、黑热病、疟疾、性病等自1958年后已先后绝迹或基本绝迹。90年代,主要有流行性出血热、痢疾、肝炎等。1995年,区内出现由柯萨奇B组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炎流行,总计发病498例,其中死亡14例,疫情涉及8县市,其中聊城市发生323例。
对于传染病的防治,以预防为主。境内最早的预防接种始于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当年,冠县创设牛痘局。1889年(光绪十五年),临清知州唐锡祺设牛痘局4处。建国前的预防接种仅有牛痘疫苗一种。自1950年开始大面积推行预防接种,生物制品和种类由单一的牛痘苗陆续增加到10多种。1973年后,接种工作由突击接种逐步转入计划免疫。1987年,全区实现“四苗”接种率85%的目标。1988年1月,经省考核验收,“四苗”接种率分别为:麻疹疫苗90.00%,脊髓灰质炎疫苗85.56%,百白破三联制剂88.25%,卡介苗93.17%。1950〜1996年,全区共接种各种生物制品21种,计7695.6万人次,其中牛痘苗1684.4万人次,乙脑疫苗768.3万人次,白喉类毒素455.3万人次,伤寒菌苗和副伤寒多价菌苗183.4万人次,霍乱菌苗和霍乱、伤寒混合菌296.3万人次,百日咳菌苗63.8万人次,百白破三联制剂492.1万人次,百白破二联制剂203.8万人次,破伤风类毒素321.7万人次,脊髓灰质炎疫苗840.3万人次,麻疹疫苗903.2万人次,卡介苗458万人次,布氏菌苗30.6万人次,流脑菌苗540万人次。1996年1月,通过了卫生部、省卫生厅组织的计划免疫等3个85%和消灭脊髓灰质炎达标验收,确认聊城地区实现了以乡镇为单位计划免疫“四苗”接种率85%的目标,并且消灭脊髓灰质炎达到合格。
第三节妇幼保健
新法接生1886年,美国传教士在临清创办施医院,始用新法接生。1906年,德国传教士在阳谷坡里教堂开办医院,为周围群众始用新法接生。1918年,美国女护士金保善出诊聊城、馆陶教会,并用新法接生。1928年,冠县设立育婴所。1933年,在大名府教会医院护士学校毕业的孙振英在聊城开办诊所,开展新法接生。1935年,聊城县医院助产士高爱荣在妇产科做接生工作,以后王淑兰、李月清先后在聊城县以新法接生。1948年,冀鲁豫行署关于医疗卫生工作几项规定中指出:“…关于旧法接生亦未得到改善。我区去年调查婴儿死亡率达60%。同时,由于接生法未得到改善而造成妇女死亡率亦甚严重”。1949年10月,区内首次举办助产师资训练班,各县抽3~4人参加学习新法接生,由李慧明、刘佩华授课。同年,全区改造旧产婆844人。1950年,专区培训妇幼保健员50名,提高了新法接生的技术水平。同年9月,平原省人民政府为贯彻卫生部妇幼卫生会议精神,改造旧产婆,推广科学助产,要求全省每个行政村改造1名旧产婆。区内随之大力开展改造旧产婆的工作。同年,全区有正式助产83人,改造旧产婆和新训接生员3585人;阳谷县在全区首先建立了婴儿接生站。1952年,全区首次举办6县百余人参加的接生员培训班。1953年初,又在朝城南街举办12县参加的百人接生员训练班。两期训练班对推广新法接生起了积极作用。1953年6月,省和专区在馆陶训练接生员83名,并建立接生站。同年底,全区共有接生站266处,其中建少数民族接生站1处,培训接生员1052人。1955年,全区培训接生员1644人,并用模型、挂图、幻灯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新法接生。1957年,全区基本达到村村有新法接生员。1960年,培训新法接生员3119人,新培训助产员1301人,新办产院50处,配备接生装备1428套。至1977年,全区新法接生率达94.1%。1978年底,新法接生率达95%。至1985年,全区新法接生基本普及。随着围产期教育的兴起,大大降低了产妇及新生儿的感染率。1990年,全区新法接生率为99.92%,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降到0.02%。1996年,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为0,新法接生普及率近百分之百。
妇女病普查普治1955年始,地区妇幼保健站对妇女进行孕期检查,当年达1813人次,妇科检查159人次。1959年,聊城县妇幼保健所对城区机关、工厂、街道的已婚妇女2万多人进行了宫颈癌普查,开展用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子宫脱垂3415人,并推广针炙、中药治疗子宫脱垂的经验。据1959年底聊城、阳谷、寿张、高唐、冠县统计,5县妇女共有子宫脱垂病患者5706人,治疗0.2万人,治愈807人,好转405人,总有效率为60.0%。1962年7月,山东省卫生厅在全省推广使用子宫托治疗子宫脱垂。同年8月26日,全区发子宫托0.2万只,至10月底全区共治疗妇女病7.17万例。1965年,全区子宫脱垂病人11563人,治疗4509人,治愈458人,治愈率32.34%。1972年,全区多数县进行了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共查168713人,查出妇女病95070人,其中治疗16918人,治愈7724人,治愈率46%。1973年,全区开展以防癌为重点的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并先后举办学习班培训普查人员。1977年,在城市农村普查妇女病,城市以防癌为重点,农村以防子宫脱垂为重点。1979年5月,全区开始应用重铭酸钾治疗宫颈糜烂技术,以此治疗子宫糜烂病人28982人,治愈20208人,好转2836人,有效率79.51%。同年3月,查出各种妇女病130162人,当年发病率为45%,查出宫颈癌377人,子宫脱垂6200人,尿瘘14人。同年7月,山东省转发卫生部关于子宫脱垂、尿瘘的防治意见后,全区对妇女两病进行重新摸底,共查岀子宫脱垂3492人,尿瘘55人,地县均组织了两病防治小分队,深入基层治疗,全区共治疗子宫脱垂2483人。至1990年12月,全区各妇幼保健机构完成了妇女两病的摸底工作,普查768152人,并对769例子宫脱垂病人进行了治疗。1996年,普查妇女病168223人。
妇女围产期管理及五期保护1954年,在城镇开展了妇女"四期'’(即经期、孕期、围产期、哺乳期)卫生教育,利用集会、展览棚、悬挂《妇女正常卫生常识挂图》、图片模型进行宣传。1955年,地区妇幼保健站做孕期检查1813人,并利用幻灯、模型等向群众宣传妇幼卫生知识,部分县市在女工较多的单位对妇女“四期”实行劳动保护,规定妇女产假56天,工资照发;哺乳期每日减少1〜1.5小时劳动时间。1957年,进一步加强妇女劳动保护宣传及劳动监督。同时,组织妇女干部学习妇女生理及卫生知识,在经、孕、产、乳期给予照顾。当年,全区有80%的单位实施了妇女劳动保护的各项规定,对妇女实行“三调三不调”劳动保护,即经期调干不调湿,孕期调轻不调重,乳期调近不调远。同时,贯彻男女同工同酬、男女平等的政策。1981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围产期保健工作,规定自孕期28周至分娩7天止,加强对孕产妇的管理,确保母婴身体健康。当年共做产期检查158722人次,人均检查2〜3次,纠正胎位7422人次,胎位性难产大幅度下降;产妇住院分娩率达38.2%。同年,增加妇女“更年期”保护。1983年,进行了围产期保健试点,孕检123993人,孕妇受检率70%;住院分娩率45.5%。1985〜1989年,利用会议、广播、宣传材料进行妇女保健宣传工作,重点抓围产期保健措施的落实,使全区妇女得到“五期”保护和围产期保健。1991〜1996年,开展妇女保健程序化管理,自妇女婚前检查开始至分娩各时期进行保健。
儿童保健1928年,冠县设立育婴所。1948年3月,晋冀鲁豫边区重新规定了婴儿保育及产妇保健方法。同年5月,冀鲁豫行署成立了保育院。1949年9月,聊城县民主政府发岀关于妇婴保健公费医疗的指示,要求发给妇女干部生育费、婴儿保育费、保姆费。1950年“六一”国际儿童节,举行了儿童健康比赛会,并进行儿童健康检查,对健康者发奖,对病者发药,还及时宣传了科学育儿方法。到年底,全区各卫生所妇女和儿童就诊达18726人次,全年预防接种325810人次,预防注射伤寒、霍乱混合疫苗和其他疫苗303035人次。1952年下半年,地区妇幼保健所增设卡介苗接种站,一次共接种卡介苗200余人。6月,根据平原省卫生厅通知,以聊城专区为重点,发给白喉类毒素3500人份、白喉血清130万人份,及时完成了注射任务。1954年,为加强儿童保健工作,莘县首次举办保育员训练班。1955年10月,由专区妇幼保健所对地直机关保姆进行培训。1958年,全区普及新法育儿工作,加强了托儿组织的建设。1959年,农村托儿组织曾一度大发展。1960年,根据省卫生厅通知,为加强全区保育工作,每县抽3名护士或助产士到省集训。1961年,全区完成各种预防接种190余万人次(包括牛痘、白喉、伤寒等疫苗)的注射。1966年始,儿童保健工作停顿。至1974年,全区地县妇幼保健机构全部恢复。地区保健站编印的《预防儿童传染病》、《农村儿童卫生知识》发至全区。1979年,建立幼托组织3121处,入托儿童达93981人,儿童预防接种94462人次,儿童健康查体1.98万余人次,发放宝塔糖驱蛔虫0.36万人次。1979年7月,召开全区妇幼保健站长会议,传达贯彻省儿童健康查体和驱蛔工作会议精神,培训专门技术人员,对儿童健康査体和驱蛔作了技术指导。同年8月,免费为全区0〜7岁儿童查体、驱虫,共查体511987人,占应查人员的79%;服驱虫剂者482160人,占应服药的81%。1980年,全区共做儿童健康检查48683人,预防接种392371次,培训保育员368人,免费为儿童驱虫36780人次。1981年9〜10月,地区妇幼保健站同聊城妇幼保健所联合对6208名儿童查体。1983年,全区妇幼保健站配备了6名儿科医生,有4处妇幼保健站开展了儿保门诊工作。是年,全区有托幼组织3006处,保教人员8204人,入托入园儿童共144317人,同时对0〜7岁儿童生长发育做了抽样调查。1985年,印发了《科学育儿指南》、《致青年父母的公开信》等材料,深入地直47个托儿所、幼儿园进行了调查登记。1987年后,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各县市均进行了儿童免疫保偿工作。至1990年底,全区已有55.7万儿童参加了免疫保偿。1991〜1996年,儿童系统管理率达60%以上,“四苗”覆盖率达96%;在儿童常规免疫基础上,开展了一年一度的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为适龄童强化服苗350万人次。1996年,全区妇幼保健站所9处,保健人员380人,其中获高级职称者7人、中级111人、初级25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