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编研利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656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编研利用
分类号: G273.5
页数: 3
页码: 811-813
摘要: 1959年,地、县档案馆建立后,围绕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编写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全区各级档案馆建立初期,尽管工作人员较少,档案资料不够齐全,但资料编研工作仍有一定进展。
关键词: 聊城地区 编研利用

内容

档案编研1959年,地、县档案馆建立后,围绕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编写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全区各级档案馆建立初期,尽管工作人员较少,档案资料不够齐全,但资料编研工作仍有一定进展。
  至1966年,有聊城县档案馆汇编了《平原省老根据地人代会报刊》、《经济问题讨论》、《孙冶方言论》;高唐县档案馆参与编写了《高唐县志》、辑录的《高唐棉花专题一览表》(1949—1959年);寿张县档案馆编写了《寿张县诗歌选集》、《寿张县人民革命斗争史》、《寿张县共产党发展简史》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档案编研工作中断。
  1977年后,档案编研工作相继开展。1978年7月,地委档案科召开全区第一次档案资料汇编工作经验交流会,对全区档案资料汇编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至年底,全区各档案馆先后编写资料30余种60多万字。
  1980~1990年,编研成果不断增加,质量显著提高。地区档案馆编辑《档案利用效益事例选编》、《中共聊城地区第一次代表大会文件汇集》、《档案管理工作文件汇编》、《聊城地区档案局(馆)规章制度汇编》、《冀鲁豫党、政、军机构沿革》、《聊城地区档案工作大事记》、《中国共产党山东省聊城地区组织史资料》(与组织部、党史办合编)等165万字的资料。其间,各档案馆先后编辑《档案志》、《档案馆指南》、《全宗介绍》等史料及检索工具书;根据馆内历史档案和资料,对区内革命斗争史、社会发展史进行专题性汇编;根据有关文件材料、馆内制度以及档案利用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典型事例汇集成册;会同有关单位编辑部分专题性的史料。至1990年,全区档案系统共编辑档案资料110多种552余万字。
  1991〜1996年,全区档案系统共撰写论文40多篇,其中8篇分别获《中国档案》优秀文章奖,省档案学会优秀成果奖以及聊城地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区9个综合档案馆共编写各种史料、书籍50多种180多万字。
  档案利用建国后,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室和代管部门,迅速开展了档案的提供利用工作,以服务于土地改革、恢复生产、“三反”、“五反”运动等党的中心工作。
  1959年,档案的提供利用工作普遍开展。当年,地、县档案馆共编写参考资料和各种检索工具271种,为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及全区各机关的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案宗16207卷,接待查阅者10870人次,为国家节约劳动日0.6万个、资金1.4万元。
  1962年,为纠正“五风”、落实政策、甄别平反、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等项目提供利用档案18200多卷13400多人次。
  1965年,档案利用工作主要围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部门及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开展服务。
  1973年,地委办公室档案组制订《关于查阅档案资料的几项规定》,明确在保守机密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提供服务。至1978年,全区档案馆(室)和农村档案部门为各行业提供利用档案27021卷次24306人次。各档案业务部门相继编写“党代会简介”、“烈士史料”、“基本数字统计”、“人代会简介”、“全宗介绍”、“机构演变概况”等各类参考资料29种300多册;编制各种卡片案卷目录等检索工具15种4.2万多张。
  1980年后,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任务、总目标开展利用工作。先后为地委落实政策办公室和部分单位提供有关处理“右派”分子及“文化大革命”期间冤假错案的全部档案材料;为解决干部、知识分子的职称、工资、学历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大量的档案证明材料;为各级党政机关制定正确决策、发展工农业生产提供重要依据。1986年6月12日,高唐县遇到严重雹灾,农业部门及时向县委提供该县历次雹灾的档案资料,挽回经济损失1430万元。1987年,阳谷县植保站利用测报科技档案资料,挽回经济损失10。万元。1988年4月,聊城市水利局档案室为京九铁路的设计先后提供40多个案卷的水文地质情况的有关图纸资料,为国家节省资金25万元。地区档案局遵照档案法关于“国家档案馆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30年向社会开放”的规定,于1989年9月5日首批向社会开放冀鲁豫区党委、冀鲁豫行署两个全宗共103卷档案中的1545份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1944〜1949年间,冀鲁豫第六、九地委和第六、九专署组织人民群众开展抗日武装斗争,进行土地改革以及在司法、交通、财政、税收、禁烟禁毒等革命斗争中直接形成的档案材料。这些材料对于研究和探讨冀鲁豫边区的革命斗争和社会发展史以及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利用价值。
  至1990年,各级档案部门共接待利用档案者127084人次,提供档案资料278992卷册,取得较为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91~1996年,共向社会提供利用档案79201卷、册次,接待査档者23556人次。仅地区档案馆提供的信息资料所创经济效益达6863.65万元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