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舞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632
颗粒名称: 第五节 舞蹈
分类号: J722
页数: 5
页码: 763-767
摘要: 区内的舞蹈艺术起源于民间,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风格独特,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建国后,舞蹈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各级文化部门对流传和失传的民间舞蹈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广大专业和业余舞蹈工作者,在吸收古老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时代特点的新舞蹈作品。有20多部参加省级以上会演、调演,其中16件获奖。区内的民间舞蹈分为6大类52种,其中秧歌舞13种,道具舞20种。
关键词: 聊城地区 舞蹈

内容

区内的舞蹈艺术起源于民间,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风格独特,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建国后,舞蹈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各级文化部门对流传和失传的民间舞蹈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广大专业和业余舞蹈工作者,在吸收古老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时代特点的新舞蹈作品。有20多部参加省级以上会演、调演,其中16件获奖。
  区内的民间舞蹈分为6大类52种,其中秧歌舞13种,道具舞20种。
  秧歌舞
  柳林花鼓主要流传于冠县柳林一带及其聊城、临清市的毗邻乡村。它形成于明代万历年间,原为寸跷秧歌,以花鼓作为主要演岀道具,以鼓舞的技巧展示其独特的风格。其他伴有伞、锣、鞭等,与鼓融为一体,形成粗犷豪放,热情奔放的风貌。其主题是表现梁山好汉借正月十五闹元宵之际,乔装打扮成艺人混进大名府,救出卢俊义的故事。柳林花鼓共有14人表演,以伞为先锋,分内角和外角,全部扮演《水浒》中的人物,内角伞为吴用,头鼓为刘唐和李俊,二鼓为柴进和花荣,头锣为顾大嫂和扈三娘,二锣为孙二娘和乐大嫂。外角中两个和尚即武松和鲁智深,丑婆为金大姐,公子即燕青,老鞑子为梁山泊头领宋江。柳林花鼓是由以舞为主的“武场”和以唱腔为主的“文场”组成的文武秧歌。先舞后歌,歌者不舞,舞者不歌。其演岀均在泼辣、火爆的气氛中进行,开场来得猛,结尾收得硬,快中见稳,急中求稳。它的独特风格,还表现在鼓舞的技巧上。鼓不束在腰间,而由一条长长的背带挂在右肩垂于左膝下,无论表演者怎样做跳、打、扑、转等动作,鼓总是服贴于小腿部。
  伞棒舞流传于聊城市梁水镇梁闸村一带,是以“伞”和“棒”为表演主体的秧歌舞蹈。相传形成于明末清初。伞棒舞一般在春节表演,婚丧嫁娶也参加庆典。表演时,以伞棒开场,引诸角色入场,有伞棒对舞、伞独舞和棒的集体表演,另有以伞做指挥的各角色演唱,伞指向谁,谁即岀场演唱。演唱曲子有“秃子闹房”、“闺女岀嫁十二难”、“小磨房”等。伞棒舞的动作多与武术相揉合,粗犷豪放,铿锵有力,有骏马腾跃之感,充分体现鲁西北人民的性格。
  道具舞
  火狮子流传于莘县城关镇一带,起源于十八里铺乡鞠屯村。它是农民祭春求雨的一种祭祀形式,故在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日)晩上表演,意在以火狮子激起龙王下雨灭火的情致。它由0.36万支火捻组织一支狮型,有大小数只狮子齐舞。表演者先用“火纸”搓成纸捻,再用细绳编织在一起,缀于数块木板上,为纸捻外衣,状如蓑衣,每只狮子用纸捻约0.3万余只。玩耍时,需全村老少搓捻。表演者将纸捻外衣穿在身上,点燃每只纸捻后,手足投地,模仿狮子的动作,翻腾跳跃,火光闪闪,加上鼓乐助兴,很是威风。
  五个秃一种别具一格的民间舞蹈形式,流传在东阿县铜城镇卜庄村,为北宋年间孙禾创编。孙禾为河南开封人,十几岁沦为孤儿,乞讨为生,被富豪烫伤头皮,毛发脱落,成了秃子。他后用葫芦仿造自己秃子的模样做成头型,用竹杆撑起,外披裤褂,边操纵,边用两种语音自编自唱,先博得人们的欢娱后达到乞讨的目的,继而又设计四个头型,即形成了“五个秃”的雏形。词调诙谐滑稽,表演风趣新奇。自此,他走乡串村,成了乞讨为生的艺术表演,人称“五秃戏”。后来,孙禾来到东阿县铜城镇,拜当地名拳高师杨同营为师,使“五秃戏”与“二郎拳”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舞蹈的成份相应加重,形成保留下来的五个秃表演形式,也称秃子舞。清末,铜城卜庄艺人张明利发展到1人操纵6个人型,形成七个秃的表演形式。唱腔里也揉进了民间小调、大鼓、莲花落、锯大缸、山东快书等。后流传下来的只有“五个秃”的表演形式。五个秃的动作以秧歌步和走花圈为主,表演以唱、念、舞同时并举,最后以舞蹈形式结束。乐器以打击乐为主,唱腔以弦乐伴奏。
  姜老背姜婆流传于在平县城关镇前曹村一带。清朝同治年间,在平县马沙窝村最早岀现这种舞蹈形式,当时仅限于踩街、撂场,属小荡子类。前曹村戏曲老艺人曹老八看后受启发,经潜心研究,编入简单的故事情节,自编唱词,采用当地流行的河北梆子曲调演唱,并从道具、造型、动作等方面进行艺术加工,使其更加完善,成为一种为人们喜爱并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姜老背姜婆,远看酷似一老汉身背一青年女子,实为借助道具由一人表演,表演者头部古式女装,身着戏装,前男后女,由左手在胸前衣内操纵一老汉面具,演唱男女不同的腔调,通过熟练的操作和不同的感情交换,达到真假难辨的程度,使人回味无穷,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五鬼闹判流传在临清市区的一种面具舞蹈,俗称判子会。相传,明代初年从江苏南通传播而来。五鬼闹判是5个手执琴、棋、书、画、伞的小鬼闹判官。在纷闹中判官明察秋毫,指挥若定,驱恶扬善,刚正不阿。判官,即镇鬼之神钟馗。清宣统年间,临清的五鬼闹判与南通的闹判分庭抗礼,竞相发展,独自形成北派风格,以武功见长、粗犷豪放。其代表舞有《目莲僧救母》。建国后,对其舞剧进行整理改编,去其具有恐怖色彩的火稽角及迷信色彩的阴阳官、牛头、马面等角色,汇合南派艺术精华,使其从形式到内容都富有清新向上的风貌,并被改编进新编历史剧《李慧娘》中,摄制成电影。五鬼闹判舞蹈借鬼喻理,伸张正义,鞭挞邪恶。舞蹈语汇丰富多彩,舞蹈队形灵活多变,锣鼓伴奏抑扬有致,观众百看不厌。
  竹马流传于全区,尤以高唐县清平镇刘海子村的竹马为最。其原始雏形为毛驴,至清末演变成为竹马。竹马的道具有马颈、马前身、马后身3部分。表演时,骑手将马的前后身拴在腰间,左手拉动马头,右手高举兵器。马的颜色各异,按赤、橙、黄、绿、青、蓝、紫每色2〜4匹相配。骑手穿的盔甲与马的颜色相同。表演人数不限,多达200余人,少可几十人。早年竹马阵法有108阵,因年久失传,至今只能组织表演11种阵法,即二龙出水阵、起门阵、八卦连环阵、葫芦阵、四门阵、龙门阵、埋伏阵、迷魂阵、麦穗阵、剪刀阵、罗成阵。跑阵时,骑手多为圆场步,马童的动作则吸收了大量当地武术的精华。竹马的表演,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出征”时,人们每人扛一大杈,每杈上挑5盏灯笼,一片火红。远远看去如繁星下落,加之群马喧啸,马铃声声,其景格外壮观。竹马舞已载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哆嗦旗舞流传于高唐县姜店乡八刘庄一带,盛行于清末,延续至今。表演时,演员多少不限,须是双数,一般与高跷队联合表演。表演内容为男女相互爱慕,挑逗欢快。服装为前后开身的旗袍,全为戏曲舞台上的丑角装饰。男角左手持旗,右手持扇,两腿弯曲挺胸,旗扇左右摇摆,女角左手挎篮,右手持扇,随着锣鼓的节奏,扭动身躯,抖膀飞眼,表现亲近爱恋气氛。此时,红旗在空中上下翻飞,不断抖动,故称哆嗦旗。哆嗦旗舞表演起来滑稽幽默,生动活泼,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歌舞
  以歌舞演唱形式的有《轧蒲诌》、《腊花》、《霸王鞭》、《柳林鼓》等。轧蒲诌为流传于临清一带的民间歌舞形式,开始是妇女们打场时拖石滚、压蒲草所唱,逐步发展为边表演边歌唱的民歌。歌目有《大实话》、《闹花灯》、《十针扎》等20余个。打击乐为主要伴奏乐器,曲调诙谐动人。腊花是流传于冠县北陶一带的歌舞性民歌,又称清腔渔家落。演出时,人们扮成老生、老旦、彩旦、小丑等,并有10余名青年男女伴舞伴唱,曲调融汇渔民号子、民间小调,质朴动人,富有特色,内容多表现劳动、生活、爱情等。其曲目有《拾棉花》、《分家》、《顶嘴》、《卖布》等。霸王鞭是流传在莘县位庄、河店一带的民间演唱形式。男角手持6组铜钱竹鞭,女角双手持铜板,边唱边舞,风趣生动。主要曲目有《汉口垛》、《温江红》、《九连环》等。花鼓、秧歌的主要曲种有聊城花鼓调、阳谷花鼓、柳林花鼓等。阳谷花鼓《拐磨子》生动有趣,深受欢迎、柳林花鼓由民间小调组成,曲调说唱性强,节奏变化多样,唱段既平稳又热烈。代表曲目有《绣幔帐》、《好一朵腊梅花》、《好一朵奴女歌花》、《喜歌》等。
  灯舞
  龙舞元宵节期间,区内舞龙灯活动比较普遍,尤以临清前关街的龙灯别具特色。临清舞龙灯,演员达百余人,分文武两场。文场始由一“童子”抱花瓶领舞而岀,接着“风婆婆”、“闪电娘娘”、“雷神”、“鱼鳖虾蟹”数人做各自的象形动作起舞而入。紧接着是五光十色的朵朵彩云(由人扮演)飘然入场,一会儿是“盖云''、“翻云”,一会儿是“五朵金花'',十几种花样,惟妙惟肖,变化多端。而后是武场,烟火腾起,锣鼓齐鸣,一条腾云驾雾的大青龙在追逐着一个红蜘蛛,由40余人组成的“龙门”跃然而入。开始是“五龙倒取水”、“金龙盘玉柱”,而后是“卧龙”、“滚龙”、“三现龙”、“单花腾云”、“双花腾云”等十几种精彩表演。时而是“钻腰节”、“倒钻尾”、“四钻四亮”,时而是乌龙摆尾,腾云驾雾。锣呜龙舞,栩栩如生。最后在大蜘蛛钻到龙门外,青龙捉拿不住,急得摇头摆尾、张牙舞爪的火热气氛中结束。
  顶灯台根据流传于阳谷县张秋镇一带的一种民间故事演变而来,为元宵节期间经常活动的民间舞蹈。它以小场子见长,表演者只有男女2人,男角头顶灯台,女角双手各持棒槌。男角(丈夫)被女角(妻子)吓唬追赶、头顶燃着的油灯钻板凳,是其舞蹈的高潮。伴奏乐器为喷呐、笙及打击乐,曲牌则用民乐“斗鹌鹑”。其舞蹈动作朴实,节奏明快,表演诙谐风趣,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祭祀舞
  祭祀性舞蹈,又称神鼓舞,流传于冠县南陶镇东陶村一带。明洪武元年,建立泰山行宫庙,前来朝山进香者纷至沓来,妇女们先以焚香磕头祈祷神灵驱灾降病、赐福保佑,后感跪拜无法表达对碧霞元君的虔诚,也难宣泄心中的苦闷,便开始徒手跪场,且唱善经,后来又发展成右手持鼓、左手拿鞭而舞(称跪舞功),形成善鼓舞。善鼓舞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三〜十五日表演,表演者均为妇女。每年的三月一日起,附近的妇女(多为老者)先来庙内祭扫,三月十三日,庙会祭奠活动正式开始。方圆百里的信女们或乘车、或乘船、或步行纷纷而至,多达数万人,她们手拿善鼓,口念善经,焚香起舞达3昼夜,三月十五日达到高潮。善鼓舞的表演形式原有3人舞、4人舞、6人舞和8人舞,队形多为跪8字、拧麻花。善鼓以铁条圈之,鼓面蒙革(单面),鼓柄尾端有3个大铁环。几种对舞均随鼓上下晃动时发出的响声节奏由慢而快跑台步,左手持鞭,用细竹做杆,布条做穗,如戏剧中的马鞭。鼓声铿锵有力,体现舞者对神灵的心地虔诚,上下身动作相济,协调统一。
  以上舞蹈创作与演出的情况为:
  1953年,“柳林花鼓”代表山东省出席华东区民间艺术会演。华东局领导亲授“文艺向导”锦旗1面、服装1套。1956年3月,临清“洼里秧歌”参加全省农民音乐舞蹈会演获一等奖,赠“红旗标兵”锦旗1面。同年,在平小荡子舞参加省农民音乐舞蹈会演,获三等奖。1964年,临清“洼里秧歌”、阳谷“双鞭舞”参加省音乐舞蹈会演,获优秀节目奖。1973年,地区代表队参加省音乐舞蹈会演,由集体编舞、张树栋作曲的舞蹈《喜摘丰收棉》获演出奖;舞蹈《海河儿女斗志昂》获演出奖,由集体编舞、张树栋作曲。舞蹈《棉花姑娘洒药忙》获优秀节目奖,由集体编舞,张树栋作曲,并确定为向省委领导汇报演岀节目。1975年,三人舞《送女出征》参加山东省单项舞蹈调演,由李玉琴编导,王子华作曲,王子华、李晓春、李艳群表演。1979年,李玉琴编舞、姜宝海作曲、张维芳作词、唐雪丽等表演的《金蚌吐珠》参加全省音乐舞蹈会演。1982年,李玉琴编舞、作词,魏士健作曲,王岩、宋保贞表演的双人舞和郗先锋编舞,刘建民作曲,鄱先锋、唐雪丽、滕发廷表演的三人舞《棉姑牵线》,在山东省舞蹈调演中获创作奖、演出奖。1985年,魏湘莉、李玉琴编舞,李林亭作曲,刘慧玲等表演的群舞《大地春》参加全省“泉城之秋”艺术节演岀,获演出三等奖。1987年,陈秀美、梁庆华创作,宋爽等表演的幼儿舞蹈《皮球浮上来了》,获创作二等奖、表演优秀奖;姜春凤创作,张颖、王燕表演的双人舞《春乐》,获创作三等奖和表演奖;于澄洁创作、于言等表演的幼儿舞蹈《兰花草》,获创作三等奖和表演奖。1988年,地区舞协组织的代表队参加省“国际交谊舞、拉丁舞、霹雳舞大奖赛”,姚军获优秀舞星奖,李华、杨茂盛、周志勇、鲍静获舞星奖。1989年4月,地区代表队参加省少儿舞录像会演,宋保贞编舞、临清机关幼儿园演岀的幼儿舞蹈“新苗”获二等奖;另有幼儿舞蹈《长大要当企业家》、《小孔雀》、《丫丫戏鸭鸭》、《快乐的小孔雀》、《童年多美好》、《小黑猫》、《小天鹅》均获三等奖。同年,地区群众艺术馆以“五个秃”的表演形式新创作的舞蹈《嬉乐》,在山东省民间舞蹈调演中获创作奖。同年12月,李玉琴编导,杨建波作曲,李华、姜春风等表演的群舞《嬉乐》参加山东省舞蹈调演,获创作三等奖;梁秀云编导,仓有连、顾宝龙作曲,田开方、刘秀军等表演的群舞“伞棒舞”参加省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录像演出,获优秀演出奖。1991〜1996年间,《棒声回春》等3个舞蹈节目参加全国中老年健身舞蹈比赛,2个节目获一等奖,1个节目获二等奖;刘慧玲参加山东省校园歌曲、集体舞比赛获先进个人奖;王岩、穆芳丽编导的《健身筷子舞》在第二届全国中老年健身舞蹈会演中获“菊花奖”(三等奖)。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

相关专题

柳林花鼓
相关专题
伞棒舞
相关专题
火狮子
相关专题
五个秃
相关专题
姜老背姜婆
相关专题
五鬼闹判
相关专题
竹马
相关专题
哆嗦旗舞
相关专题
龙舞
相关专题
顶灯台
相关专题
祭祀舞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