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戏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62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戏剧
分类号: I207.3
页数: 4
页码: 752-755
摘要: 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境内即有戏曲演出。清末民初,经常演出的班社有山西“双魁班”、“复盛班”,安徽“同庆班”,茌平“万庆班”等戏曲班社25个,演出剧目为“紫金镯”、“湘江会”、“反五侯”、“姑苏台”、“丁甲山”等150余个。剧种多为上党梆子、山西梆子、柳笛梆子、京剧等。清末民初,流行于境内的独特稀有剧种有高唐、聊城的“四根弦”,临清的“乱弹”、“吹腔”,冠县的“蛤蟆嗡”,东阿的“王皮戏”,在平的“花鼓戏”等6种。传入剧种有京剧、河北梆子、河南梆子、柳子戏、大弦子戏、南北调、两夹弦等8种。
关键词: 艺术创作 戏剧

内容

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境内即有戏曲演出。清末民初,经常演出的班社有山西“双魁班”、“复盛班”,安徽“同庆班”,茌平“万庆班”等戏曲班社25个,演出剧目为“紫金镯”、“湘江会”、“反五侯”、“姑苏台”、“丁甲山”等150余个。剧种多为上党梆子、山西梆子、柳笛梆子、京剧等。清末民初,流行于境内的独特稀有剧种有高唐、聊城的“四根弦”,临清的“乱弹”、“吹腔”,冠县的“蛤蟆嗡”,东阿的“王皮戏”,在平的“花鼓戏”等6种。传入剧种有京剧、河北梆子、河南梆子、柳子戏、大弦子戏、南北调、两夹弦等8种。建国后,传入区内的剧种有评剧、吕剧、大笛子戏、四平调、话剧、歌舞剧、黄梅戏等7种。
  境内影响较大的职业戏曲班社,有创建于清朝末年的在平“万庆班”,聊城“吉庆班”、“孙堂班”、“姚屯班”等;影响较大的业余班社,有高唐马庄“四根弦班”、临清田庄“吹腔班”、聊城“刘官营四根弦班”、冠县苇园“蛤蟆嗡班”、在平陈铺“花鼓戏班”、东阿下码头“王皮戏班”等。
  建国前,军阀混战,匪患猖獗,民不聊生,境内老辈艺人相继去世后,年青一代纷纷外出逃荒谋生,大多职业戏班和业余班社解体。
  建国初期,随着经济的恢复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戏剧事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各县专业剧团及区社业余剧团纷纷组建。全区时有各种剧团490个,其中临清县城36条街中,街街有剧团,高唐县有专业、业余剧团74个,莘县有专业、业余剧团100多个。
  1955年,各县所属专业剧团正式成为集体事业文化单位,个别剧团曾一度改为全民性质的单位。1956年,演职人员基本固定,生活待遇按国家文化级别实行月薪制。1960〜1962年,根据精简机构的精神,全区下放撤销部分剧团,广大演职员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安家落户。
  1963-1965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戏剧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全区专业剧团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大演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戏剧舞台呈现出百花齐放、推陈岀新的繁荣景象。各专业剧团多次参加中央、华东区、省、地举办的各种戏剧会演、调演及重大演岀活动,多次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和表彰,并荣获多项奖励。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区剧团全部瘫痪,多年积累的艺术资料及服装、道具等被作为 “四旧”物品而毁坏,传统剧目一律禁演。
  1976年,全区文化艺术界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为“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者逐一平反昭雪,戏剧工作走上正轨。1978年后,禁演10年之久的传统剧目恢复演岀。其间,在省内外影响较大的专业剧团为地区京剧团、地区评剧团、聊城市豫剧团、临清市京剧团等。
  1987年,全区专业剧团进行改革和调整,将原来的12个艺术表演团体精简为7个,即地区京剧团、地区杂技团、临清市京剧团、在平县京剧团、聊城市豫剧团、阳谷县河北梆子剧团、莘县豫剧团。
  1990年,全区有专业剧团7个,演职员293人,其中演员233人,演出1714场次,其代表剧目是《路边店》。
  1996年,全区有专业剧团7个,演职员423人,其中演员318人,演岀1800场次,其代表剧目有《陈三两》、《窦娥冤》、《四郎探母》、《大刀王怀女》、《红土情》、《孔繁森》、《三拂袖》等。
  地方剧种
  四根弦也称“四股弦”或“一勾勾”、“两夹弦”,形成于明末,流行于清代,兴盛于清末民初;四根弦是在花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末盛行于山东的高唐、夏津、东平、齐河、济南及河北南部地区。因受河北梆子影响较大,该剧种又分为两支,一支流入临邑一带,称为“一勾勾”;另一支流入莘县及河北馆陶一带,俗称“北词两夹弦”。剧目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该剧种形成初期,唱腔较为单调,脚色行当也不健全,唱腔板式仅有“头板”、“二板”、“三板”等,曲牌仅有“海青歌”、“上香牌”、“快慢行弦”等。经过发展创新,唱腔板式增添了“流水”、“数板”、“慢板”、“垛板”和“紧拉慢唱'’等。它的主要伴奏乐器为“四胡”,弦为四根,分为两股弓毛,分别夹在四根弦内,其他伴奏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笙、笛子等。武场有板鼓、大锣、镣、小锣、堂鼓等。四根弦的艺术特色是,音乐唱腔紧紧吻合方言土语,唱字无腔,如说如念,行腔无字,伴奏相随,真嗓吐词,假嗓托腔;每句唱腔的尾音出现“勾”字高音,上句尾音为8度大跳,下句尾音7度大跳突岀“勾”音。其唱腔风格声情并茂,婉转缠绵,雅俗共赏。因其乡土气息浓郁,通俗易懂,为农民观众喜闻乐见,尤为农村妇女所迷恋,故有“栓老婆撅子戏”之谑称。其演出剧目有100多个,代表剧目有《大阴宫》、《小阴宫》、《大松林》、《小松林》、《西岐州搬兵》、《孟金花走娘家》等。
  王皮戏东阿县独有的民间小戏。始以民间秧歌的形式演出,逐渐发展为剧种。它形成于清初,流行于清末民初及建国前后。其代表剧目“十八大姐逗王皮”,因剧中主角为王皮故而得名。
  王皮戏演出时,只有武场和演员,没有文场。打击乐器有皮鼓大锣、镜钵等,演唱时小锣伴奏定拍。演出时间只在晚上,演出场地多在闲院荒场。演出时,演员手持彩灯排成单行走场,彩灯多为伞、瓶、鼓、篮等,领头人一杆“纛”字大旗开道,边走边扭高唱《路灯歌》,随后跑场,队形变化有“外摞线”、“里摞线”、“十字穿城”、“踩街”等。在跑场过程中,队形不断变换,各式采灯上下翻飞,十分壮观。跑场完毕,正式开戏。剧中角色在打击乐器的伴奏下出台表演,前台演唱后场接腔,演唱曲牌有“叠断桥”、“贯孝灯”、“耍孩”、“桂香枝”、“山坡羊”、“顶嘴”、"十八调''等。该剧种的演出形式独特别致,唱、念皆用方言土语,乡土气息浓郁,演员没有角色行当的分工,表演风趣、幽默,喜剧性较强,舞蹈动作较多,细腻古朴,耐人寻味。其主要演出剧目有《两亲家顶嘴》、《送饭》、《休妻》、《赌博鬼》等。建国后,王皮戏有了新的发展,增加了文场,弦乐以板胡为主,加有三弦、二胡、鸟嘟嘟等。
  花鼓戏又称“花鼓荡戏”,是在在平民间歌舞花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间小戏,形成于1840年前后,盛行于清末民初。
  花鼓戏形成之初,伴奏乐器仅有一个花鼓,只有一人上场演岀多种角色。后来有了武场面(不设文场面),打击乐器有板鼓、大锣、大钱、小钱、手锣、堂鼓等。整个武场面由板鼓指挥,演员在场上表演动作时伴奏,演唱时锣鼓停止,后来发展为由多位演员表演,吸收民间花鼓的跑场和其他动作贯穿剧中。其形式活跃欢快,质朴奔放,在在平西南一带颇为流行。其唱腔分男腔和女腔两种,调式为“宫调式”双句体的唱腔结构,民间俗称上、下句。上句落在“1”和“5”两个音符上,下句落在调式的主音“1”上,上句和下句均为4小节,2/4拍子,演唱起来一强一弱,富有弹性。除“引子”和“结尾”外,一般唱腔较为规整。男腔接近口语,似说如唱,清晰明嘹,唱段一般没有甩腔,仅在最后用一个结束句;女腔较之男腔稍慢,唱段开始往往先唱一个引子,经过一番锣鼓,然后进入唱段,引子不作为上句处理,首句仍为引子唱词。女腔结尾一般在倒属第二句就有小结尾,然后经过一番锣鼓,再做一甩腔结尾,使整个唱段更加完美。花鼓戏的唱腔圆润悦耳,亲切淳朴,毫无生硬之感。花鼓戏的代表剧目有《王小赶脚》、《小寡妇上坟》、《马粘辘换亲》、《张四姐落凡》等。
  蛤蟆嗡由“落腔”吸收其他剧种的音乐唱腔逐渐发展成独立剧种的冠县民间小戏。形成于清朝末年,盛行于民国年间及建国以后。
  哈蟆嗡的主要伴奏乐器为特制的板胡。板胡音筒用椿树根挖制而成,筒口粘一桐树木板,再配上尺余长的琴杆和两根丝弦及马尾弓。由于椿树根木质松软,发出的音韵浑厚悅耳,低迴悠扬,嗡声嗡气,加之在唱腔的小过门中“5”、“51”两音反复出现,听起来犹如雨后蛙鸣,剧种因此得名。其他文场乐器还有二胡、笙、笛子等,武场乐器有板鼓、大锣、晓钹、手锣、堂鼓等。其唱腔板式有“慢板”、“二八”、“娃娃腔”、“闷腔”、“发腔密子”等。慢板为4/4拍,“二八”、“流水”、“娃娃腔”为2/4拍,“闷腔”、“发腔密子”属飞板类型的板式。唱腔起句多以“5”音起,也从“2”和“1”音起,落音基本上均落在“1”音上,属“宫调式”。其曲牌是吸收民间小曲和其他剧种的音乐逐渐形成的。传统的曲牌有“上香牌”、“五字开门”、“打水牌”、“放风筝”等。曲牌多为生旦戏中旦角上场或剧中跑场过程中使用,有时也作为幕间曲或开幕曲。“五字开门”、“上香牌”常在压板(念白)时使用。曲牌的选用或演奏速度常根据剧情的发展而多变。其唱词多以7字句为主,兼有8、9字句。常用衬字如”哪个“、“呀”、”啊”等,唱念皆用冠县方言。其常演剧目有《掉河印》、《赶三关》、《对绣鞋》、《马前泼水》等。
  戏剧创作
  1986年,刘桂城创作的大型话剧《爱情变奏曲》获山东省“青年益友”二等奖,大型话剧《多彩的露光》1988年在“山东省第三届优秀舞台剧本评奖”中获“剧本奖'',大型话剧《榆钱树下》获1988年华东地区“田汉戏剧文学”二等奖。同年,在山东省举办的“首届儿童电影戏剧大奖赛”中,儿童剧《多梦的季节》编剧刘桂城、郭银慧获创作二等奖,导演孙宗禹、段鸣岐获三等奖,舞美设计周建国、邱笑获三等奖,表演者张宝华获表演一等奖,李宏伟获表演一等奖,并获优秀剧目奖。1990年7月,省文化厅、总工会、文联、剧协、艺术馆5个单位联合举力、“山东省首届小品比赛''(职工组),地区文化局郭银慧、赵献芳创作的小品《地下工作者》参赛,由地区工会于洪滨任导演,轻工机械厂李淑敏、地区京剧团顾建立演岀,获编剧、导演、演出三等奖。同年9月,省文化厅、文联、总工会、剧协、艺术馆联合举办“山东省首届戏剧小品比赛”(群文组),临清市王子华创作的小品《老夫老妻》参赛,王子华获创作一等奖,齐子平、王子华获表演一等奖。刘桂城创作的小品《沙漠》参加山东省专业组小品大奖赛,荣获编剧一等奖,演出三等奖;11月,第二届华东区戏剧小品“争光杯”大赛,小品《老夫老妻》代表山东省参赛, 获编剧、导演、表演一等奖。1991〜1994年,全区创作和发表大型剧本9部,其中上演3部。由聊城市豫剧团立戏上演的《路边店》于1991年获山东省第三届艺术节头奖,1992年代表山东省晋京汇报演岀深受好评,并获山东省文化厅年演出超100场奖励。1993年,该团主演章兰获第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4年再获全国豫剧“十大名旦”称号。大型戏剧《红土情》由地区京剧团立戏上演,获山东省大型剧本“十佳精品奖”。儿童话剧 《我们不是木偶》于1991年获山东省儿童会演创作、演出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书包》获第三届儿童戏剧比赛表演一等奖。1995年,地区京剧团排练的大型现代京剧《孔繁森》在山东省第五届艺术节演岀中获剧目二等奖;鲁霞、鲁艺峰分别获表演二等奖。聊城市豫剧团排练的《冰山雪莲花》,在山东省第五届艺术节演出,章兰获表演一等奖,程君秋获表演二等奖。王子华创作的戏剧小品《阿爸,我想你》,董午创作的《拜别》均在全国“南开杯”戏剧比赛中获奖。1996年6月,在中华戏曲新歌大赛上,聊城市豫剧团章兰演唱的《冰山雪莲花》选段获大奖;同年,在山东省第五届艺术节上,章兰演唱的豫剧《冰山雪莲花》获表演一等奖。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

相关专题

四根弦
相关专题
王皮戏
相关专题
花鼓戏
相关专题
蛤蟆嗡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