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艺术创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627
颗粒名称: 第二章 艺术创作
分类号: J04
页数: 29
页码: 751-779
摘要: 聊城地区文化艺术渊源流长。几千年来,境内艺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境内的戏曲活动历史久远。清代,在境内流行的独特稀有剧种为高唐、聊城的“四根弦”,临清的“乱弹”与“吹腔”,冠县的“蛤蟆嗡”,东阿的“王皮戏”,在平的“花鼓戏”等。建国前传入境内的剧种有京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河南梆子、柳子戏、大弦子戏、南北调、两夹弦等。建国后传入的剧种有评剧、吕剧、大笛子戏、四平调、话剧、歌舞剧、黄梅戏等。
关键词: 文化 艺术创作

内容

聊城地区文化艺术渊源流长。几千年来,境内艺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境内的戏曲活动历史久远。清代,在境内流行的独特稀有剧种为高唐、聊城的“四根弦”,临清的“乱弹”与“吹腔”,冠县的“蛤蟆嗡”,东阿的“王皮戏”,在平的“花鼓戏”等。建国前传入境内的剧种有京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河南梆子、柳子戏、大弦子戏、南北调、两夹弦等。建国后传入的剧种有评剧、吕剧、大笛子戏、四平调、话剧、歌舞剧、黄梅戏等。在境内影响较大的职业戏曲班社有创建于清末时期的在平“万庆班”(山东梆子),聊城“吉庆班”(河北梆子)、“孙堂班”(京剧)、“姚屯班”(四根弦)等;业余班社有创建于清代中期的高唐马庄“四根弦班”、创建于清末的聊城 “刘官营四根弦班”及东阿下码头“王皮戏班”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境内的戏剧团体有鲁西北抗战移动剧团、聊城“孩子剧团”、新生剧社、民友剧社、前进剧社等。戏曲工作者曾先后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河北南宫县及莘县蒋店为党中央领导汇报演出,受到毛泽东、朱德、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等中央领导的好评。建国初期,戏剧事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专业及业余剧团多达490个。1955年,对戏曲表演团体进行登记、发证工作。至1965年,专业剧团多次参加中央、华东及省、地举办的各种戏剧会演、调演及重大演岀活动,多次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并荣获多项奖励。1978年后,“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禁演的传统节目恢复演出,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1987年,全区专业剧团进行调整,将原有的12个戏剧艺术表演团体精简为7个。至1996年,全区戏剧工作者多次参加省会演、调演及各种大奖赛,并荣获多项奖励。
  聊城地区为全国著名的杂技之乡。早在东汉时期,杂技马戏即很盛行。清末民初,著名的杂技艺人在平县李禄来(艺名李半仙)、张义成(艺名张大辫子)教徒众多。此后,东盛班、三盛马戏团、全乐马戏团和跃进马戏团等杂技团体,多次出国演出、拍摄电影等。至1996年,杂技工作者在参加省内外杂技比赛和为外宾、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岀中,均获好的成绩。区内杂技高手代不乏人,遍及全国各地。
  聊城地区是山东曲种主要起源地之一。山东快书起源于临清,山东大鼓、北路琴书起源于莘县南部,独有曲种有聊城八角鼓、临清琴曲、临清时调、高唐四平调、阳谷谷山调、在平南城调等。1988年以来,多次举办曲艺创作和表演学习班,培养大批青年曲艺创作骨干和表演骨干。至1996年,区内曲艺工作者在省以上报刊发表大量作品,多次参加省、地会演、调演,并获多项奖励。
  境内的民间音乐活动历史悠久。民间歌曲浩如烟海,“黄河硪号”流传在阳谷、寿张一
  带,“运河号子”流传在临清、聊城一带,气势宏伟,色彩浓郁;民歌遍及全区,曲调丰富,表演细腻;歌舞性民歌质朴动人,富有特色。民间器乐,韵味浓郁。音乐工作者以人民生活为源泉,以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改编了大批音乐作品,有些作品参加全国及省、地会演并获奖,有些优秀作品被灌制成唱片或收入各种歌曲集。
  境内民间舞蹈多达53种,形式丰富、绚丽多彩,其中“柳林花鼓”、“五个秃”、“火狮子”等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建国后至1996年,区内多次举办舞蹈培训班培训学员,广大文艺工作者勤奋笔耕,创作出大批舞蹈作品参加省以上会演、调演,并有部分作品获奖。
  经考古发掘,境内出土文物中有龙山文化时期的骨器、牙器等装饰品,有2000多年前的精美铜器,也有西汉时期的陶质器皿及全国罕见的金墓壁画。
  境内的民间剪纸、木板年画、蓝印花布等,起源于明代,发展至今。全国著名画家李苦禅、黑伯龙、孙瑛、呼盉斋、张彦青、韩羽等,其作品在国内外多次展出、发表,在艺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美术作者创作的国画、油画、年画、连环画、版画等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各种美展,并在多次大奖赛中获奖。
  书法、篆刻、摄影,代有名人佳作。有的书法作品作为珍品,由国家、省、地博物馆收藏,有的作品馈赠外国友人。摄影作品大量被全国各级报刊选登发表,其优秀作品在全国各种摄影展中获奖,有的作品选送到国外展出。
  第一节戏剧
  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境内即有戏曲演出。清末民初,经常演出的班社有山西“双魁班”、“复盛班”,安徽“同庆班”,茌平“万庆班”等戏曲班社25个,演出剧目为“紫金镯”、“湘江会”、“反五侯”、“姑苏台”、“丁甲山”等150余个。剧种多为上党梆子、山西梆子、柳笛梆子、京剧等。清末民初,流行于境内的独特稀有剧种有高唐、聊城的“四根弦”,临清的“乱弹”、“吹腔”,冠县的“蛤蟆嗡”,东阿的“王皮戏”,在平的“花鼓戏”等6种。传入剧种有京剧、河北梆子、河南梆子、柳子戏、大弦子戏、南北调、两夹弦等8种。建国后,传入区内的剧种有评剧、吕剧、大笛子戏、四平调、话剧、歌舞剧、黄梅戏等7种。
  境内影响较大的职业戏曲班社,有创建于清朝末年的在平“万庆班”,聊城“吉庆班”、“孙堂班”、“姚屯班”等;影响较大的业余班社,有高唐马庄“四根弦班”、临清田庄“吹腔班”、聊城“刘官营四根弦班”、冠县苇园“蛤蟆嗡班”、在平陈铺“花鼓戏班”、东阿下码头“王皮戏班”等。
  建国前,军阀混战,匪患猖獗,民不聊生,境内老辈艺人相继去世后,年青一代纷纷外出逃荒谋生,大多职业戏班和业余班社解体。
  建国初期,随着经济的恢复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戏剧事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各县专业剧团及区社业余剧团纷纷组建。全区时有各种剧团490个,其中临清县城36条街中,街街有剧团,高唐县有专业、业余剧团74个,莘县有专业、业余剧团100多个。
  1955年,各县所属专业剧团正式成为集体事业文化单位,个别剧团曾一度改为全民性质的单位。1956年,演职人员基本固定,生活待遇按国家文化级别实行月薪制。1960〜1962年,根据精简机构的精神,全区下放撤销部分剧团,广大演职员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安家落户。
  1963-1965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戏剧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全区专业剧团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大演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戏剧舞台呈现出百花齐放、推陈岀新的繁荣景象。各专业剧团多次参加中央、华东区、省、地举办的各种戏剧会演、调演及重大演岀活动,多次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和表彰,并荣获多项奖励。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区剧团全部瘫痪,多年积累的艺术资料及服装、道具等被作为 “四旧”物品而毁坏,传统剧目一律禁演。
  1976年,全区文化艺术界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为“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者逐一平反昭雪,戏剧工作走上正轨。1978年后,禁演10年之久的传统剧目恢复演岀。其间,在省内外影响较大的专业剧团为地区京剧团、地区评剧团、聊城市豫剧团、临清市京剧团等。
  1987年,全区专业剧团进行改革和调整,将原来的12个艺术表演团体精简为7个,即地区京剧团、地区杂技团、临清市京剧团、在平县京剧团、聊城市豫剧团、阳谷县河北梆子剧团、莘县豫剧团。
  1990年,全区有专业剧团7个,演职员293人,其中演员233人,演出1714场次,其代表剧目是《路边店》。
  1996年,全区有专业剧团7个,演职员423人,其中演员318人,演岀1800场次,其代表剧目有《陈三两》、《窦娥冤》、《四郎探母》、《大刀王怀女》、《红土情》、《孔繁森》、《三拂袖》等。
  地方剧种
  四根弦也称“四股弦”或“一勾勾”、“两夹弦”,形成于明末,流行于清代,兴盛于清末民初;四根弦是在花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末盛行于山东的高唐、夏津、东平、齐河、济南及河北南部地区。因受河北梆子影响较大,该剧种又分为两支,一支流入临邑一带,称为“一勾勾”;另一支流入莘县及河北馆陶一带,俗称“北词两夹弦”。剧目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该剧种形成初期,唱腔较为单调,脚色行当也不健全,唱腔板式仅有“头板”、“二板”、“三板”等,曲牌仅有“海青歌”、“上香牌”、“快慢行弦”等。经过发展创新,唱腔板式增添了“流水”、“数板”、“慢板”、“垛板”和“紧拉慢唱'’等。它的主要伴奏乐器为“四胡”,弦为四根,分为两股弓毛,分别夹在四根弦内,其他伴奏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笙、笛子等。武场有板鼓、大锣、镣、小锣、堂鼓等。四根弦的艺术特色是,音乐唱腔紧紧吻合方言土语,唱字无腔,如说如念,行腔无字,伴奏相随,真嗓吐词,假嗓托腔;每句唱腔的尾音出现“勾”字高音,上句尾音为8度大跳,下句尾音7度大跳突岀“勾”音。其唱腔风格声情并茂,婉转缠绵,雅俗共赏。因其乡土气息浓郁,通俗易懂,为农民观众喜闻乐见,尤为农村妇女所迷恋,故有“栓老婆撅子戏”之谑称。其演出剧目有100多个,代表剧目有《大阴宫》、《小阴宫》、《大松林》、《小松林》、《西岐州搬兵》、《孟金花走娘家》等。
  王皮戏东阿县独有的民间小戏。始以民间秧歌的形式演出,逐渐发展为剧种。它形成于清初,流行于清末民初及建国前后。其代表剧目“十八大姐逗王皮”,因剧中主角为王皮故而得名。
  王皮戏演出时,只有武场和演员,没有文场。打击乐器有皮鼓大锣、镜钵等,演唱时小锣伴奏定拍。演出时间只在晚上,演出场地多在闲院荒场。演出时,演员手持彩灯排成单行走场,彩灯多为伞、瓶、鼓、篮等,领头人一杆“纛”字大旗开道,边走边扭高唱《路灯歌》,随后跑场,队形变化有“外摞线”、“里摞线”、“十字穿城”、“踩街”等。在跑场过程中,队形不断变换,各式采灯上下翻飞,十分壮观。跑场完毕,正式开戏。剧中角色在打击乐器的伴奏下出台表演,前台演唱后场接腔,演唱曲牌有“叠断桥”、“贯孝灯”、“耍孩”、“桂香枝”、“山坡羊”、“顶嘴”、"十八调''等。该剧种的演出形式独特别致,唱、念皆用方言土语,乡土气息浓郁,演员没有角色行当的分工,表演风趣、幽默,喜剧性较强,舞蹈动作较多,细腻古朴,耐人寻味。其主要演出剧目有《两亲家顶嘴》、《送饭》、《休妻》、《赌博鬼》等。建国后,王皮戏有了新的发展,增加了文场,弦乐以板胡为主,加有三弦、二胡、鸟嘟嘟等。
  花鼓戏又称“花鼓荡戏”,是在在平民间歌舞花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间小戏,形成于1840年前后,盛行于清末民初。
  花鼓戏形成之初,伴奏乐器仅有一个花鼓,只有一人上场演岀多种角色。后来有了武场面(不设文场面),打击乐器有板鼓、大锣、大钱、小钱、手锣、堂鼓等。整个武场面由板鼓指挥,演员在场上表演动作时伴奏,演唱时锣鼓停止,后来发展为由多位演员表演,吸收民间花鼓的跑场和其他动作贯穿剧中。其形式活跃欢快,质朴奔放,在在平西南一带颇为流行。其唱腔分男腔和女腔两种,调式为“宫调式”双句体的唱腔结构,民间俗称上、下句。上句落在“1”和“5”两个音符上,下句落在调式的主音“1”上,上句和下句均为4小节,2/4拍子,演唱起来一强一弱,富有弹性。除“引子”和“结尾”外,一般唱腔较为规整。男腔接近口语,似说如唱,清晰明嘹,唱段一般没有甩腔,仅在最后用一个结束句;女腔较之男腔稍慢,唱段开始往往先唱一个引子,经过一番锣鼓,然后进入唱段,引子不作为上句处理,首句仍为引子唱词。女腔结尾一般在倒属第二句就有小结尾,然后经过一番锣鼓,再做一甩腔结尾,使整个唱段更加完美。花鼓戏的唱腔圆润悦耳,亲切淳朴,毫无生硬之感。花鼓戏的代表剧目有《王小赶脚》、《小寡妇上坟》、《马粘辘换亲》、《张四姐落凡》等。
  蛤蟆嗡由“落腔”吸收其他剧种的音乐唱腔逐渐发展成独立剧种的冠县民间小戏。形成于清朝末年,盛行于民国年间及建国以后。
  哈蟆嗡的主要伴奏乐器为特制的板胡。板胡音筒用椿树根挖制而成,筒口粘一桐树木板,再配上尺余长的琴杆和两根丝弦及马尾弓。由于椿树根木质松软,发出的音韵浑厚悅耳,低迴悠扬,嗡声嗡气,加之在唱腔的小过门中“5”、“51”两音反复出现,听起来犹如雨后蛙鸣,剧种因此得名。其他文场乐器还有二胡、笙、笛子等,武场乐器有板鼓、大锣、晓钹、手锣、堂鼓等。其唱腔板式有“慢板”、“二八”、“娃娃腔”、“闷腔”、“发腔密子”等。慢板为4/4拍,“二八”、“流水”、“娃娃腔”为2/4拍,“闷腔”、“发腔密子”属飞板类型的板式。唱腔起句多以“5”音起,也从“2”和“1”音起,落音基本上均落在“1”音上,属“宫调式”。其曲牌是吸收民间小曲和其他剧种的音乐逐渐形成的。传统的曲牌有“上香牌”、“五字开门”、“打水牌”、“放风筝”等。曲牌多为生旦戏中旦角上场或剧中跑场过程中使用,有时也作为幕间曲或开幕曲。“五字开门”、“上香牌”常在压板(念白)时使用。曲牌的选用或演奏速度常根据剧情的发展而多变。其唱词多以7字句为主,兼有8、9字句。常用衬字如”哪个“、“呀”、”啊”等,唱念皆用冠县方言。其常演剧目有《掉河印》、《赶三关》、《对绣鞋》、《马前泼水》等。
  戏剧创作
  1986年,刘桂城创作的大型话剧《爱情变奏曲》获山东省“青年益友”二等奖,大型话剧《多彩的露光》1988年在“山东省第三届优秀舞台剧本评奖”中获“剧本奖'',大型话剧《榆钱树下》获1988年华东地区“田汉戏剧文学”二等奖。同年,在山东省举办的“首届儿童电影戏剧大奖赛”中,儿童剧《多梦的季节》编剧刘桂城、郭银慧获创作二等奖,导演孙宗禹、段鸣岐获三等奖,舞美设计周建国、邱笑获三等奖,表演者张宝华获表演一等奖,李宏伟获表演一等奖,并获优秀剧目奖。1990年7月,省文化厅、总工会、文联、剧协、艺术馆5个单位联合举力、“山东省首届小品比赛''(职工组),地区文化局郭银慧、赵献芳创作的小品《地下工作者》参赛,由地区工会于洪滨任导演,轻工机械厂李淑敏、地区京剧团顾建立演岀,获编剧、导演、演出三等奖。同年9月,省文化厅、文联、总工会、剧协、艺术馆联合举办“山东省首届戏剧小品比赛”(群文组),临清市王子华创作的小品《老夫老妻》参赛,王子华获创作一等奖,齐子平、王子华获表演一等奖。刘桂城创作的小品《沙漠》参加山东省专业组小品大奖赛,荣获编剧一等奖,演出三等奖;11月,第二届华东区戏剧小品“争光杯”大赛,小品《老夫老妻》代表山东省参赛, 获编剧、导演、表演一等奖。1991〜1994年,全区创作和发表大型剧本9部,其中上演3部。由聊城市豫剧团立戏上演的《路边店》于1991年获山东省第三届艺术节头奖,1992年代表山东省晋京汇报演岀深受好评,并获山东省文化厅年演出超100场奖励。1993年,该团主演章兰获第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4年再获全国豫剧“十大名旦”称号。大型戏剧《红土情》由地区京剧团立戏上演,获山东省大型剧本“十佳精品奖”。儿童话剧 《我们不是木偶》于1991年获山东省儿童会演创作、演出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书包》获第三届儿童戏剧比赛表演一等奖。1995年,地区京剧团排练的大型现代京剧《孔繁森》在山东省第五届艺术节演岀中获剧目二等奖;鲁霞、鲁艺峰分别获表演二等奖。聊城市豫剧团排练的《冰山雪莲花》,在山东省第五届艺术节演出,章兰获表演一等奖,程君秋获表演二等奖。王子华创作的戏剧小品《阿爸,我想你》,董午创作的《拜别》均在全国“南开杯”戏剧比赛中获奖。1996年6月,在中华戏曲新歌大赛上,聊城市豫剧团章兰演唱的《冰山雪莲花》选段获大奖;同年,在山东省第五届艺术节上,章兰演唱的豫剧《冰山雪莲花》获表演一等奖。
  第二节杂技
  聊城地区为全国著名杂技之乡。早在汉末三国之际,境内杂技马戏即已盛行。“建安七子”之首的曹子建,即精于百戏表演,擅长跳丸、跑马。唐代的花振芳曾奉命至长安为唐皇帝表演杂技,被奉为该区杂技祖师。至近代,古老的杂技艺术在全国处于凋零状态,而境内却呈现发展的趋势。清末民初,仅东阿县就有几十个杂技马戏班。数十年来,在平傅家门艺徒李禄来(艺名李半仙)和薛家门艺徒张义成(艺名张大辫子)广收门徒,为境内杂技艺术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李半仙的三世传人张正振曾创建“东盛杂技马戏班”,两次入朝鲜演出达6年之久,成为境内历史上第一个出国的文艺班社;张大辫子的儿子张振玉也曾率“双盛杂技马戏团”部分演员与南洋华侨联合,赴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表演,发展了同友好邻邦的关系。
  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前进”、“胜利”、“跃进”等杂技马戏团先后组建。1955年,东阿县正式组建杂技马戏团8个。1972年,地区杂技团成立。1985年,地区杂技团在原有两个演岀队的基础上,又创建“环球飞车队”,填补了山东省杂技艺术的一项空白。1990年,全区有杂技马戏团体20余个,杂技艺人数百计。东阿县刘集镇路庄共有62户不足300人,而从事杂技艺术活动的有40多户上百人,组成3个专业团体。莘县朝城镇刘菜园村也有100余人从事杂技艺术,以“杂技村”闻名于鲁西。至1996年,区内的杂技活动更加频繁,在演出场地设施上已由“明地”演出发展为布帷圈棚、马戏大篷演岀,演岀节目增添了驯兽、马术、武术、气功、魔术等项内容,有舞台杂技、空中杂技、蹬技、车技、口技、驯马、古老中幡等几十种节目,并逐步形成了朴实、刚健、粗犷、健美、活泼的地方杂技艺术风格。
  境内的近代杂技艺术起源于在平县,发展在东阿县。聊城地区杂技艺术的影响遍及全国,并为繁荣新中国的杂技艺术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原籍为该区或与区内艺人有血缘、师承关系者组建的杂技团有中国杂技团、广州杂技团、昆明杂技团、贵州省杂技团、上海市杂技团、郑州杂技团、西安杂技团、呼和浩特杂技团等20多个团体。聊城地区籍在外地担任(曾任或现任)杂技团领导的有孟广富(山东省杂技团团长)、郎延芝(山东省杂技团团长)、臧占义、孟昭鹏(山东省杂技团副团长)、田海来(云南杂技团团长)、景言庆(内蒙古杂技团团长)、王庆友(甘肃杂技团团长)、陈大庆(德州地区杂技团副团长)、刘庆一(晋东南地区杂技团团长)、张玉珍(黑龙江省肇东县杂技团团长)等。
  在国际国内杂技比赛中获奖者,原籍为聊城地区或与区内艺人为师承关系的有,孟昭鹏(东阿县人)与他人合作演出的《蹬板凳》荣获第十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杂技节的最高奖——金小丑奖;孟燕(东阿县人)与别人合演的《蹬板凳》,获第十一届美国世界杂技锦标赛“英杭杯”奖。以杂技为题材的电影《齐鲁英豪》、《杂技英豪》、《红牡丹》和故事片《光岳楼浴血记》,都有聊城籍杂技演员参加拍摄。
  演出活动
  清末民初,荏平城南李禄来为鲁西著名江湖艺人,其杂技技巧娴熟,功底深厚,其弟子张鹏芳的演出遍及鲁西、鲁南各地。在平县广平村张义成精通戏法,善演气功,其足迹踏遍山东、河南等地。张义成之子张振玉,继承父业,演岀范围扩大到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并率其“双盛杂技马戏班”部分演员和南洋华侨联合会,赴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表演。40年代初,他率班返回祖国,在上海“大世界”、“丰安公司”演全场和堂会。聊城田家园村田官成,于1943年创建“少林国术杂技团”,1949年率团由南昌经赣州,广东省韶关,湖南省衡阳,广西省柳州,贵州省贵阳、遵义等地,沿途卖艺演出。
  1956年,名噪鲁西的杂技艺人东阿县陈集村刘庆一,带领“前进杂技团”部分演员独立成团赴山西省演岀,并以该团为基础成立了“晋东南杂技团”。
  1959年,山东省首届杂技马戏汇演在聊城举行。聊城地区9个民间团体参加汇演,“三盛马戏团”表演的马术节目,在平跃进马戏团表演的大武术、飞杠节目,均由《大众日报》予以报道。
  1962年,中国新闻社电影部来山东拍摄电影《齐鲁英豪》,“三盛马戏团”孟广连应邀参加马术表演。
  1972年,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来青岛,聊城地区杂技团的顶碗、晃梯踢碗、双爬杆节目,应调赴青岛为贵宾演出。晩会结束后,西哈努克、徐向前、杨得志上台接见演出演员,并和全体演员合影留念。
  1975年夏,地区杂技团赴青岛为来访的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演岀,演出后,代表团同全体演员合影留念。继又为到青岛避暑、访问、游览的50多个国家的外宾演出,受到好评。同年国庆期间,赴济南“大同剧场”演岀,山东电视台实况转播了杂技演出节目。
  1976年,全国举行杂技演出,聊城地区杂技团的倒立技巧、椅子顶、顶碗、晃梯踢碗、双飞叉、顶板凳、蹬板凳等7个节目被选拔到山东省杂技代表队进京参加调演。
  1978年8月,辽阳石油化学纤维总厂为招待各国专家举行文艺晩会,聊城地区杂技团应邀作专场演出,受到厂领导和外国专家的称赞并赠予奖旗。
  1981年8月,地区杂技团应邀赴北京天坛公园演出。孟广连表演的“关公马上劈刀”节目,气势磅礴,形象逼真,中央电视台给予实况转播,《北京晩报》等报刊对其表演给予较高的评价。蒋士昌、侯淑萍合演的《顶板凳》节目,选为中央电视台国庆晚会节目向全国进行播放。
  1986年1月,山东省杂技魔术创新节目比赛在济南举行,聊城地区杂技团郎延彬、陈立堂表演的《双飞叉》,王峰、赵燕表演的《溜冰》,李健民表演的《牌技》获三等奖。
  1987年,郎延彬、陈立堂代表山东省赴南昌市参加华东地区杂技比赛,《双飞叉》节目获三等奖。
  1988年10月,地区“阿胶杯”杂技大奖赛在聊城举行,参加单位有地区杂技团和聊城市、临清市、东阿县、莘县、阳谷县、冠县7个杂技代表队,参赛演员107人,演出节目有杂技、魔术、气功,经3天4场的激烈角逐,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山东分会设置的“创新杯”和“振兴杯”,分别由地区杂技团郎延彬、陈立堂表演的《梅花桩飞叉》和东阿代表队景延华、景延霞表演的《木砖技巧》节目夺得。大奖赛评出一等奖4个,二等奖6个,特别奖和新蕾奖4个,三等奖9个。11月,文化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全国“新苗杯”杂技比赛,聊城地区杂技团小演员季小芳、王云贵合演的《小小炊事员》节目获银奖。
  1989年9月,季小芳、王云贵应邀赴北京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演出,获得成功后又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庆晚会演出。次日,季小芳作为代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一起合影留念。10月3日,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副部长英若诚、刘德有,艺术局局长方杰、副局长魏中珂专程到友谊宾馆看望《小小软事员》节目领队王大民,教练胥吉成,演员季小芳、王云贵,并一起合影留念。当年,山东电视台专门拍摄了介绍聊城地区杂技团表演艺术的电视片《夜明珠》。
  1990年11月,在第三届全国杂技比赛华东区预赛中,由郎延彬、武核新表演的《梅花桩飞叉》获一等优秀表演奖,王大民、杜春彬获一等优秀编导奖,郎殿祥获优秀教练奖。
  1991〜1994年间,《梅花桩飞叉》在全国第三届杂技比赛中获“创新奖”,在第三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演岀中获“银狮奖”。创新节目《缸碗恋情》参加中国第四届艺术节的演出;《笑笑笑餐馆》参加武汉第二届国际杂技艺术节的演出获铜奖;《梅花桩飞叉》、《神鞭》晋京参加庆祝建国45周年国庆盛大游园活动,被推选在人民大会堂为中央领导人和首都人民做汇报演出。
  1995年,《海底拾趣》参加首都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晚会演岀。1996年,该节目被选入参加第三届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比赛节目,并获优秀奖。1995年,创新节目《梅花桩飞叉》应邀参加《上海奇迹——基尼斯纪录授奖典礼》表演,中国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郎延彬、武核新表演绝技《梅花桩飞叉》证书。1996年2月,该节目代表中国赴摩纳哥参加第20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杂技节比赛演出。其间,杂技团相继赴日本、泰国、德国访问演岀,扩大了对外文化交流。杂技创作
  蹬板凳1959年由孟广富根据蹬桌子、梯子等传统的原理构思出的节目。在省电影机械厂老工人的帮助下,制成《蹬板凳》节目的特制道具——板凳,由其妻李兆桂、其侄子孟昭浩经过半年苦练获得成功。《蹬板凳》节目作为1960年国庆献礼节目,首次在济南上演,受到欢迎和重视。1961年,省政府率领慰问团去三门峡工地慰问,《蹬板凳》节目应选为工人演岀,受到热烈欢迎。以后,孟广富之子孟昭鹏又在原《蹬板凳》的基础上,经过整理、创新、提高,由原来蹬7条板凳发展到蹬11条,并在凳塔上成功地设计了“乌龙倒吸水”、“桩子单手顶转落旱水”、“卧鱼”、“岔腿大转”等高、难、新的动作。1984年,《蹬板凳》节目代表国家赴摩纳哥参加第十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杂技节,以浓厚的民族特色、高难新颖的技巧和完美的艺术形象,荣获杂技节目最高奖——金小丑奖。
  小小炊事员在《快乐的炊事员》基础上改编发展而来。其构思有新的突破,在技巧上首创“一手晃盆、盘两层,一手拨转盘子”等高难动作,在表演上不落俗套,力图把杂技技巧和童心好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表现了一对天真活泼的儿童在节奏欢快的音乐旋律中,悄悄跑进厨房,玩耍起各种炊具,使盆、盘、碟空中旋转飞行,令人目不暇接,动作敏捷,妙趣横生,幽默滑稽,情技交融。此节目多次在国家、省重要的活动中参加表演并获奖。
  梅花桩飞叉全国首创节目,王大民创作。首次把传统“飞叉”节目由地面表演改为地、桩结合表演形式,并在技巧上有新的突破。演员不仅在8根高1.65米铁桩上如履平地表演传统“飞叉”动作,并且首创一人耍五叉动作。五叉同时旋转在演员的头、身、腿上,使传统节目进入一个崭新境地,达到了难、美、新、奇的要求。1990年11月,“梅花桩飞叉”在第三届全国杂技比赛中获优秀奖;1996年,代表中国赴摩洛哥参加第20届蒙特卡洛国际杂技节比赛。
  晃板晃圈由传统节目《晃板》改编发展而来,并进行创新和突破,一是晃板上演员数量增加,二是表演技巧难度提高,在动作中求稳,难中见巧,于编排新颖方面作了成功的探索。演员由原来的2个人增加到6个人,技巧动作上增加晃板“对口咬花圈”、底座演员头顶“尖子”,演员单手顶晃板上拐,然后单手顶“卧鱼”落下等高难动作,最后以6个演员构成“大牌楼”晃26个圈造型为高潮收场,充分表现了人的力量和智慧。1988年9月,在地区首届“阿胶杯”杂技大赛中,以其技巧完美、情感轻松、活泼,赢得杂技艺术家和观众的好评,并获得比赛专业组一等奖。
  踩球顶板凳首创“底座”演员脚踩木球顶板凳技巧,“底座”演员不仅要掌握头顶板凳平衡技巧,同时,脚下还要掌握重心平衡技巧,由于表演形式从地下提高到木球上,使节目显得更加壮观,凌空挺拔,力、技、艺巧妙聚合,给人以气魄豪迈的美感。聊城地区主要杂技优秀传统节目
  第三节曲艺
  地方曲种
  流行于境内的曲种,除外地的山东大鼓、山东琴书、山东快书、河南坠子、西河大鼓外,地方曲种有聊城八角鼓、临清琴曲、临清时调、高唐四平调、阳谷谷山调、在平南城调等。
  聊城八角鼓颇具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以伴奏乐器“八角鼓”而得名。“八角鼓”用檀木、乌木等硬质木制作而成,形为八角。鼓面用蟒皮蒙制,7个面中间安装小铜钱。一个面中间安铜柱,柱端环上系鼓穗。演员表演时,左手执鼓、右手配合,随着三弦弹奏的主弦律,垫、弹、轮、搓、拍、摇、碰、簸,唱得委婉动听,引人入胜。其曲种演唱较灵活,可有专门乐队,也可演员自兼;可一人单独演唱,也可多人分生、旦、净、末、丑演出;可演全套戏,也可演折子戏。其传统节目很多,大小段子和能化装演出的剧目有160多个。节目的文字材料,除省戏曲研究室保留下60多个外,聊城市文化馆保存有8个,其他部分已经散失。
  临清时调由民间小曲、小调、民谣发展而成的说唱艺术。其音乐伴奏比较简便,主要乐器有竹板、三弦,也可加洋琴、二胡,演唱灵活自由,多则几人,少则一二人,可分角色,也可边打边唱。它以悦耳动听,唱段生动,乡土气息浓郁而见长。主要曲牌有“平调”、“慢四平”、“靠山调”、“小北口”、“清水河”、“垛子板”、“楼上楼”等20多种。传统节目有《妓女悲秋》、《盼五更》、《七月七》、《十杯酒》、《画扇面》、《十婚迷》、《丁郎寻父》等170多个。
  在平南城调形式简单活泼,乡土气息强烈,流传于在平城南乡村。演唱时,艺人手持三弦,脚蹬木梆,腿上绑着撒拉机,自弹自唱,自打拍节。属杂曲类型,曲式结构简单,只有速度的快慢之分,而无不同的板式之别。传统曲目有《苍蝇抱饭粒》、《贤良女劝夫》、《王延章比武》、《鹤童传》等。
  阳谷谷山调原名“越调”,1980年定为今名,为阳谷县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其曲调优美,节奏活泼,韵味浓郁,风格独特。演唱时多是艺人手持三弦,腿系节子,自弹自唱,也可加二胡、洋琴等乐器,用小乐队伴奏。传统曲目有《杈裙子》、《猪八戒背媳妇》、《唐王探病》、《包公夸桑》等。
  高唐四平调亦称“丝调”,流传于高唐乡村民间。其曲调较为简单,基本上为4个乐句的重复,但曲调优美,宜于抒情,演岀形式灵活,艺人可以自弹自唱,也可加小乐队伴奏,主要乐器有三弦、竹板、节子。传统曲目有《盼佳人》、《八仙庆寿》、《五卅惨案》、《玉堂春》、《薛刚反唐》、《卖油郎独占花魁》等。
  创作演出
  1953年,“聊城八角鼓”艺人遂本荣参加“山东省民间音乐舞蹈观摩大会”演岀,次年,应邀去北京演岀。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研究室李一呜对聊城八角鼓进行录音、记谱和分类整理。1955年1月,逯本荣应中国曲艺研究会之邀,在中国文联会议室参加观摩演出会。1956年4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在京举办“全国曲艺观摩会演”,临清县阎玉贞、汤桂英演唱的临清时调《撒大泼》获表演一等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了录音、广播,《人民画报》以“业余歌唱家”为题,将剧照刊登在封面上,并应邀在中南海怀仁堂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岀,且合影留念。1957年,山东省举行第一届曲艺会演,高唐县郭如河演唱的高唐四平调《卖油郎独占花魁》获表演三等奖。次年,被选拔晋京参加全国曲艺汇演,获演出奖,受到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高唐县高同武创作并演出山东快书《飞云浦》获山东省第一届曲艺会演演出奖,次年获全国曲艺会演演岀奖,受到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莘县邓九如在“山东省第一届曲艺会演”中,演唱的山东琴书《洞宾戏牡丹》获表演一等奖。1958年,高唐县赵永武晋京演唱自己创作的山东快书《痛击飞贼》获得好评,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罗瑞卿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次年,由中央电台播放录音。莘县邓九如在全国曲艺会演中演唱的山东琴书《黄忠大战穆桂英》,被评为优秀节目。1965年,高唐县赵永武创作并演唱的山东快书《纸老虎现形》获全省优秀节目奖,被定为全省巡回演出节目,并在济南南郊宾馆为李先念、谭启龙专场演出。1973年,高唐县赵永武创作的数来宝作品《盐碱窝里育新苗》,由刘新民、姜瑞明演唱,获山东省曲艺会演表演奖。同年,赵永武创作并演出的山东快书《南瓜生蛋》,获山东省曲艺会演优秀节目奖。1975年,赵永武创作演岀的山东快书《单缸》,获山东省曲艺会演优秀节目奖。同年,高唐县王全恒表演的相声《壮丽画卷》,获山东省曲艺会演优秀节目奖。1976年,赵永武创作并表演的山东快书《该打谁》,获山东省曲艺会演演岀创作二等奖。
  1979年,由刘升平作词,哈云英、张树栋作曲,李学云、姜克宪、王全恒表演的聊城八角鼓《会公公》,获山.东省曲艺会演优秀节目奖。1980年,地区文化局举办曲艺创作学习班,创作曲艺作品8件。1981年,地区文化局编印的《曲苑新花》,刊载曲艺作品15篇。当年,举办曲艺创作学习班,创作作品19件。1982年,举行全区曲艺会演,聊城市文化馆编排的八角鼓《邻居》获表演一等奖;临清市文化馆编排的时调《相亲》、在平县文化馆编排的南城调《朱红灯怒杀神甫》、阳谷县文化馆编排的谷山调《赵秀姑怒焚鸳鸯阁》、高唐县文化馆编排的四平调《春风送暖》均获奖。1984年,高唐县刘一军创作并表演的中篇评书《小砍刀》,获省中、长篇评书创作表演二等奖。1986年,赵永武创作的高唐四平调《鹅绒枕》获省曲艺会演表演二等奖;马济民创作、刘一军表演的评书《三只手与骂街婆》,在山东省曲艺比赛中获创作、表演三等奖。1989年,在山东省首届欢笑曲艺节上,刘恩水创作、杨继汝表演的评书《张自忠挥泪斩二勇》,获创作二等奖和表演奖;雷东平创作,孟祥静、雷东平表演的相声《如此兑现》,获创作三等奖和表演奖;董午创作、张保华演讲的故事《枪震万寿观》,获创作、表演奖。1990年12月,山东省文联、曲协、文化厅联合举办“榴花杯”业余曲艺大赛,刘恩水创作、赵献芳演讲的故事《奇异的婚礼》,获创作二等奖、表演三等奖;雷东平创作,雷燕、张金起、秦志刚表演的曲艺小品《对象》,获创作、表演三等奖;雷东平创作,雷东平、张金起表演的相声《赛马》,获创作、表演三等奖。1980年后,地区举办曲艺会(调)演3次,参加演岀的节目79个,演出的主要曲目有聊城八角鼓、阳谷谷山调、在平南城调、临清琴曲、临清时调、高唐四平调等。至1990年,全区在省以上报刊上发表各种曲艺作品26篇。其中临清王子华创作演出的小品《老夫老妻》获省一等奖、华东6省市会演编、导、演一等奖。1991〜1996年,创作和演出的曲艺作品多次在省内外演岀、比赛中获奖。小品《老抠》获中国第三届“群星奖”、作品评选优秀奖;张明东创作的山东快书《卖血》、刘恩水创作的《母子惜别》作品在《曲艺》杂志上发表,并在参加全省曲艺演出活动中获创作表演一等奖。张明东创作的山东快书《接妈》,代表山东省参加了6省市春节电视晚会的演出。
  第四节音乐
  民间器乐
  临清架鼓古称羯鼓,因多为庙会接神送佛所演奏,故而念白为架鼓(架,指神佛所乘坐的銮架)。清末民国年间,临清以南坛奶奶庙架鼓会、碧霞宫庙架鼓会、行宫庙架鼓会最有名。临清架鼓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声音铿锵有力,节奏变化无穷,给人以美的享受。架鼓为打击乐合奏形式,所用乐器有鼓、点锣、筛锣3种乐器,鼓为双面,由牛皮蒙制而成,内装有鼓胆,演奏者用布带系在脖颈,鼓面与腰身呈垂直平状,两手持木棒轮番击敲;点锣为黄铜而制,直径为4寸,其声音清脆;筛锣声音浑圆深沉,凝重威武。临清架鼓鼓点丰富,声音宏大,音色变化多样,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演奏时,鼓锤相击使鼓的音色变化无穷。丰富多变的各种节奏,使其强中有弱,动中有静,强弱结合,动静有致,反映各种不同的内容和情绪,产生丰富的鼓点曲牌。常用曲牌有点鼓、大排鼓、小排鼓、二十八宿、三番带滚鼓、长鼓、滚鼓、卧龙鼓、三气周瑜、二十四孝等10余种。
  阳谷哨原名“咕咕虫”,是阳谷县民间流传的一种土制娱乐用品。用粘土(胶泥)捏制而成,然后用木柴烧制定型。从其外型、发音和原料制作来看,为古代乐器“埙”演变而来。阳谷哨有泥制、陶制两种。从3寸许至1尺大小不等。其上有1。孔,音域在10度以上,可运用单吐、双吐、花舌等技巧吹奏,发音清脆噫亮,委婉悦耳。阳谷哨特别适于模仿各种鸟类的叫声,用以演奏地方戏曲和民歌有独特的乡土韵味。50年代初,创始人李保正在北京表演和销售“咕咕虫”,得到不少名人的指教。中国音乐协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赵飒为其定名为“阳谷哨”。1953年10月3日,《北京日报》对“阳谷哨”进行报道。1978年,阳谷哨曾在“全国民间工艺品、少数民族用品展览会”上展出,受到有关单位的重视。1979年10月,在《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挖掘、搜集过程中,地、县文化部门对《阳谷哨乐曲》进行考查整理,其中两首乐曲载入《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内。1984年5月,中央音乐研究所所长乔建中、研究员苗晶专程从北京到阳谷,搜集整理有关阳谷哨的音响资料。
  鼓吹乐境内民间器乐演奏的主要形式之一,素有“山东北路啖呐流派”之称。其风格刚健有力,粗犷豪放,刚中有柔,柔中有刚;音色变化多样,能出现三弦音色的强音、箫一样的柔音音色。每逢年节、婚丧嫁娶,多有鼓乐队演奏,演奏时大都是合奏。乐器组合主要有唢呐、笙、管子、闷笛、笛、二胡、鼓板、梆子、小镣、小锣(手锣)等。一般由鼓板、梆子掌握节奏,小镣即兴加花演奏,根据乐曲情绪而强弱变化。流传于该区并被《中国民族民间乐曲集成》山东卷收入的鼓吹乐有:正调小开门、平调小开门、拨调小开门、在平行水令、普天乐、小开门、聊城小开门、聊城行水令、弦子大鼓、扬琴、坠子腔、十杯酒、哭周瑜、扶琴网子。
  临清古筝临清金郝庄是“金派古筝”的发源地。明万历年间,该地的古筝即以声纯韵正、古朴典雅而闻名,世称“金派”。清末民初为鼎盛时期,全村时有=筝者10余名,其中以金灼南成就最著、声誉最隆。该地流传的筝曲多为《单八板》、《双八板》及其变曲。民间传谱很多,较早传谱为1873年(同治十二年)手抄工尺谱。现已收集的金郝庄筝曲有《双板》、《三环套日》、《流水激石》、《单板》、《孤雁岀群》、《玉连环》、《百鸟朝凤》、《叹十声》、《剪剪花》等20余首。乐曲结构多为“八板体”,全曲由8个乐句组成,每句除第五句为十二板外,其他均为八板,共六十八板。民间俗称“六八板”。各句落音为宫、徵、商、徵、宫、宫、宫、宫。
  民歌
  劳动号子主要有“打夯硪号”、“黄河碳号”和“运河号子”。黄河破号流传在阳谷、寿张一带,是劳动人民与黄水作斗争及修堤筑坝用的硪歌,主要有《二板号子》、《程号》、《小了了号》、《爬山虎》等40余首,高夯用的“咳咳呀”及平夯用的“平调续”、“梅花落子”等30余首;运河号子有“拉篷号”、“摇篷号”、“拉纤号”20余首;修路建房用的夯号主要有“喜夯落梅花”、“一路风顺起”、“梧桐叶上落凤凰”等10余首。另外还有“打油号子”等。不同号子各具特色,演唱形式有分有合,此呼彼应,旋律起伏跌宕,调性色彩丰富。随着劳动情绪的发展,速度、力度、节奏相应变化,有层次,有对比。
  民间小调在民歌数量中最多,题材也较广泛,以表现劳动、爱情、民间习俗为主要内容。其曲调清新活泼,色彩鲜明,表现手法细腻。《对花》、《看郎》、《蜜蜂采花》、《卖饺子》及临清民歌《新对花》、《扛活调》、《光棍哭妻》、《看姑娘》、《尼姑思凡》等民间小调在全国也较有影响。其中,有些曲目成为专业团体经常上演的曲目。
  音乐创作与演出
  1954年秋,聊城县刘炳芹参加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唢呐演奏一等奖;1955年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优秀奖;1956年获省音乐舞蹈会演一等奖。1963年,聊城民歌手曲秀兰在省民歌演唱会上演唱的《蜜蜂采花》、《卖饺子》受到省专家好评。1964年,阳谷县魏占河、杨万祥作曲的《新媳妇回娘家》参加山东省文艺会演,荣获创作一等奖;同年,参加“上海之春音乐会”并录音。1966年,临清市王子华作曲的女声表演唱《打绳歌》,由山东省歌舞团晋京演出,受到周恩来的接见,后由山东省电台文艺部作每周一歌播放。1973年,在平县毛佩琦作曲的童声合唱《绿化祖国植树苗》,由人民音乐出版社编入《少年儿童歌曲选》第一集及《文艺节目》第三集,后由中国少年广播合唱团演唱并灌成唱片。1975年,阳谷县杨万祥作曲的《七员女将来打夯》,发表在《河南省创作歌曲选》上,获一等奖。1978年,在平县张晶;武立序挖掘整理的民歌《宋景诗造反》被编入《山东民间歌曲集》,由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选入《中国民歌》第三集。1978-1980年,地区艺术馆第二次对全区民歌进行广泛收集,整理民歌200余首,编辑出版《聊城地区民间歌曲选编》。1979年,聊城市张树栋作曲的女声独唱《万代高唱东方红》,在山东省音乐舞蹈会演中,获优秀创作奖;东阿县傅朝峰作曲的女声独唱《雷锋颂歌人人唱》,收入《山东三十年歌曲集》。同年,地区群众艺术馆对《阳谷哨乐曲》进行考查整理,其中2首乐曲载入《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内。1980年,姜宝海作曲的女声独唱《朱老总您几时把家归》,由上海唱片社灌制唱片。同年,临清市文化馆程占吉整理的6首架鼓曲,被《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录用。1981年,姜宝海作曲的男声二重唱《金丝小枣八月熟》、女声齐唱《摘果忙》,收入《农村歌曲专集》。1983年4月,全区组成的民歌演唱队,在山东省民歌演唱会上取得好成绩。顾建国等5人演唱的黄河磯号《小了了号》、《爬山虎》、《莲花落》,由省电台、电视台录音录像。李晓云等演唱的《卖饺子》、《蜜蜂采花》、《对花》、《猜花》,邱方军等演唱的“号子”及《大瞎话》、《大实话》,向山东省委领导作汇报演岀,由山东电视台录像播岀。上海唱片社录制了顾建国、梁玉英演唱的《拐磨子》,邱方军、李晓云演唱的《新对花》、《猜花》,徐秋菊、梁玉英演唱的《撒大泼》,徐秋菊演唱的《尼姑思凡》,李晓云演唱的《卖饺子》、《蜜蜂采花》,梁玉英等演唱的《看情郎》8首聊城民歌。1985年,地区杨建波作曲的女声独唱《乡泉》,在山东省音乐舞蹈会演中获创作三等奖。1988年,阳谷县孙学利作曲的谷山调《绣荷包》编入《中国曲艺集》山东分卷;1989年作曲的独唱《春雨》,在山东省农村歌手大奖赛中获优秀创作奖。1976〜1990年,地区群众艺术馆先后举办音乐创作学习班30余期,创作音乐作品600余件。1978-1985年,编印《群众歌曲选》6期,《文艺演唱》1。期,《东昌演唱》8期,《歌曲创作选》1期。1991〜1994年,组织全区性有影响的文艺活动20余次,其中庆祝建党70周年文艺调演、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文艺调演、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文艺调演,“兴聊之歌”大型专题演唱会等。4年中,组织开展各种少儿音乐培训班90多期,举办首届少儿电子琴电视大奖赛及少儿钢琴、电子琴比赛,中.、小学生卡拉OK大赛等活动8期。1995-1996年,在全国“孔繁森颂歌”歌曲征集活动中,邱方军、周月华获作品创作二等奖,薛红获三等奖,杨建波获优秀奖。邱方军创作的歌曲《塞上行》、《孔繁森,光辉的榜样》分别在《群众艺术》、《音乐大观》上发表。
  第五节舞蹈
  区内的舞蹈艺术起源于民间,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风格独特,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建国后,舞蹈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各级文化部门对流传和失传的民间舞蹈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广大专业和业余舞蹈工作者,在吸收古老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时代特点的新舞蹈作品。有20多部参加省级以上会演、调演,其中16件获奖。
  区内的民间舞蹈分为6大类52种,其中秧歌舞13种,道具舞20种。
  秧歌舞
  柳林花鼓主要流传于冠县柳林一带及其聊城、临清市的毗邻乡村。它形成于明代万历年间,原为寸跷秧歌,以花鼓作为主要演岀道具,以鼓舞的技巧展示其独特的风格。其他伴有伞、锣、鞭等,与鼓融为一体,形成粗犷豪放,热情奔放的风貌。其主题是表现梁山好汉借正月十五闹元宵之际,乔装打扮成艺人混进大名府,救出卢俊义的故事。柳林花鼓共有14人表演,以伞为先锋,分内角和外角,全部扮演《水浒》中的人物,内角伞为吴用,头鼓为刘唐和李俊,二鼓为柴进和花荣,头锣为顾大嫂和扈三娘,二锣为孙二娘和乐大嫂。外角中两个和尚即武松和鲁智深,丑婆为金大姐,公子即燕青,老鞑子为梁山泊头领宋江。柳林花鼓是由以舞为主的“武场”和以唱腔为主的“文场”组成的文武秧歌。先舞后歌,歌者不舞,舞者不歌。其演岀均在泼辣、火爆的气氛中进行,开场来得猛,结尾收得硬,快中见稳,急中求稳。它的独特风格,还表现在鼓舞的技巧上。鼓不束在腰间,而由一条长长的背带挂在右肩垂于左膝下,无论表演者怎样做跳、打、扑、转等动作,鼓总是服贴于小腿部。
  伞棒舞流传于聊城市梁水镇梁闸村一带,是以“伞”和“棒”为表演主体的秧歌舞蹈。相传形成于明末清初。伞棒舞一般在春节表演,婚丧嫁娶也参加庆典。表演时,以伞棒开场,引诸角色入场,有伞棒对舞、伞独舞和棒的集体表演,另有以伞做指挥的各角色演唱,伞指向谁,谁即岀场演唱。演唱曲子有“秃子闹房”、“闺女岀嫁十二难”、“小磨房”等。伞棒舞的动作多与武术相揉合,粗犷豪放,铿锵有力,有骏马腾跃之感,充分体现鲁西北人民的性格。
  道具舞
  火狮子流传于莘县城关镇一带,起源于十八里铺乡鞠屯村。它是农民祭春求雨的一种祭祀形式,故在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日)晩上表演,意在以火狮子激起龙王下雨灭火的情致。它由0.36万支火捻组织一支狮型,有大小数只狮子齐舞。表演者先用“火纸”搓成纸捻,再用细绳编织在一起,缀于数块木板上,为纸捻外衣,状如蓑衣,每只狮子用纸捻约0.3万余只。玩耍时,需全村老少搓捻。表演者将纸捻外衣穿在身上,点燃每只纸捻后,手足投地,模仿狮子的动作,翻腾跳跃,火光闪闪,加上鼓乐助兴,很是威风。
  五个秃一种别具一格的民间舞蹈形式,流传在东阿县铜城镇卜庄村,为北宋年间孙禾创编。孙禾为河南开封人,十几岁沦为孤儿,乞讨为生,被富豪烫伤头皮,毛发脱落,成了秃子。他后用葫芦仿造自己秃子的模样做成头型,用竹杆撑起,外披裤褂,边操纵,边用两种语音自编自唱,先博得人们的欢娱后达到乞讨的目的,继而又设计四个头型,即形成了“五个秃”的雏形。词调诙谐滑稽,表演风趣新奇。自此,他走乡串村,成了乞讨为生的艺术表演,人称“五秃戏”。后来,孙禾来到东阿县铜城镇,拜当地名拳高师杨同营为师,使“五秃戏”与“二郎拳”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舞蹈的成份相应加重,形成保留下来的五个秃表演形式,也称秃子舞。清末,铜城卜庄艺人张明利发展到1人操纵6个人型,形成七个秃的表演形式。唱腔里也揉进了民间小调、大鼓、莲花落、锯大缸、山东快书等。后流传下来的只有“五个秃”的表演形式。五个秃的动作以秧歌步和走花圈为主,表演以唱、念、舞同时并举,最后以舞蹈形式结束。乐器以打击乐为主,唱腔以弦乐伴奏。
  姜老背姜婆流传于在平县城关镇前曹村一带。清朝同治年间,在平县马沙窝村最早岀现这种舞蹈形式,当时仅限于踩街、撂场,属小荡子类。前曹村戏曲老艺人曹老八看后受启发,经潜心研究,编入简单的故事情节,自编唱词,采用当地流行的河北梆子曲调演唱,并从道具、造型、动作等方面进行艺术加工,使其更加完善,成为一种为人们喜爱并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姜老背姜婆,远看酷似一老汉身背一青年女子,实为借助道具由一人表演,表演者头部古式女装,身着戏装,前男后女,由左手在胸前衣内操纵一老汉面具,演唱男女不同的腔调,通过熟练的操作和不同的感情交换,达到真假难辨的程度,使人回味无穷,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五鬼闹判流传在临清市区的一种面具舞蹈,俗称判子会。相传,明代初年从江苏南通传播而来。五鬼闹判是5个手执琴、棋、书、画、伞的小鬼闹判官。在纷闹中判官明察秋毫,指挥若定,驱恶扬善,刚正不阿。判官,即镇鬼之神钟馗。清宣统年间,临清的五鬼闹判与南通的闹判分庭抗礼,竞相发展,独自形成北派风格,以武功见长、粗犷豪放。其代表舞有《目莲僧救母》。建国后,对其舞剧进行整理改编,去其具有恐怖色彩的火稽角及迷信色彩的阴阳官、牛头、马面等角色,汇合南派艺术精华,使其从形式到内容都富有清新向上的风貌,并被改编进新编历史剧《李慧娘》中,摄制成电影。五鬼闹判舞蹈借鬼喻理,伸张正义,鞭挞邪恶。舞蹈语汇丰富多彩,舞蹈队形灵活多变,锣鼓伴奏抑扬有致,观众百看不厌。
  竹马流传于全区,尤以高唐县清平镇刘海子村的竹马为最。其原始雏形为毛驴,至清末演变成为竹马。竹马的道具有马颈、马前身、马后身3部分。表演时,骑手将马的前后身拴在腰间,左手拉动马头,右手高举兵器。马的颜色各异,按赤、橙、黄、绿、青、蓝、紫每色2〜4匹相配。骑手穿的盔甲与马的颜色相同。表演人数不限,多达200余人,少可几十人。早年竹马阵法有108阵,因年久失传,至今只能组织表演11种阵法,即二龙出水阵、起门阵、八卦连环阵、葫芦阵、四门阵、龙门阵、埋伏阵、迷魂阵、麦穗阵、剪刀阵、罗成阵。跑阵时,骑手多为圆场步,马童的动作则吸收了大量当地武术的精华。竹马的表演,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出征”时,人们每人扛一大杈,每杈上挑5盏灯笼,一片火红。远远看去如繁星下落,加之群马喧啸,马铃声声,其景格外壮观。竹马舞已载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哆嗦旗舞流传于高唐县姜店乡八刘庄一带,盛行于清末,延续至今。表演时,演员多少不限,须是双数,一般与高跷队联合表演。表演内容为男女相互爱慕,挑逗欢快。服装为前后开身的旗袍,全为戏曲舞台上的丑角装饰。男角左手持旗,右手持扇,两腿弯曲挺胸,旗扇左右摇摆,女角左手挎篮,右手持扇,随着锣鼓的节奏,扭动身躯,抖膀飞眼,表现亲近爱恋气氛。此时,红旗在空中上下翻飞,不断抖动,故称哆嗦旗。哆嗦旗舞表演起来滑稽幽默,生动活泼,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歌舞
  以歌舞演唱形式的有《轧蒲诌》、《腊花》、《霸王鞭》、《柳林鼓》等。轧蒲诌为流传于临清一带的民间歌舞形式,开始是妇女们打场时拖石滚、压蒲草所唱,逐步发展为边表演边歌唱的民歌。歌目有《大实话》、《闹花灯》、《十针扎》等20余个。打击乐为主要伴奏乐器,曲调诙谐动人。腊花是流传于冠县北陶一带的歌舞性民歌,又称清腔渔家落。演出时,人们扮成老生、老旦、彩旦、小丑等,并有10余名青年男女伴舞伴唱,曲调融汇渔民号子、民间小调,质朴动人,富有特色,内容多表现劳动、生活、爱情等。其曲目有《拾棉花》、《分家》、《顶嘴》、《卖布》等。霸王鞭是流传在莘县位庄、河店一带的民间演唱形式。男角手持6组铜钱竹鞭,女角双手持铜板,边唱边舞,风趣生动。主要曲目有《汉口垛》、《温江红》、《九连环》等。花鼓、秧歌的主要曲种有聊城花鼓调、阳谷花鼓、柳林花鼓等。阳谷花鼓《拐磨子》生动有趣,深受欢迎、柳林花鼓由民间小调组成,曲调说唱性强,节奏变化多样,唱段既平稳又热烈。代表曲目有《绣幔帐》、《好一朵腊梅花》、《好一朵奴女歌花》、《喜歌》等。
  灯舞
  龙舞元宵节期间,区内舞龙灯活动比较普遍,尤以临清前关街的龙灯别具特色。临清舞龙灯,演员达百余人,分文武两场。文场始由一“童子”抱花瓶领舞而岀,接着“风婆婆”、“闪电娘娘”、“雷神”、“鱼鳖虾蟹”数人做各自的象形动作起舞而入。紧接着是五光十色的朵朵彩云(由人扮演)飘然入场,一会儿是“盖云''、“翻云”,一会儿是“五朵金花'',十几种花样,惟妙惟肖,变化多端。而后是武场,烟火腾起,锣鼓齐鸣,一条腾云驾雾的大青龙在追逐着一个红蜘蛛,由40余人组成的“龙门”跃然而入。开始是“五龙倒取水”、“金龙盘玉柱”,而后是“卧龙”、“滚龙”、“三现龙”、“单花腾云”、“双花腾云”等十几种精彩表演。时而是“钻腰节”、“倒钻尾”、“四钻四亮”,时而是乌龙摆尾,腾云驾雾。锣呜龙舞,栩栩如生。最后在大蜘蛛钻到龙门外,青龙捉拿不住,急得摇头摆尾、张牙舞爪的火热气氛中结束。
  顶灯台根据流传于阳谷县张秋镇一带的一种民间故事演变而来,为元宵节期间经常活动的民间舞蹈。它以小场子见长,表演者只有男女2人,男角头顶灯台,女角双手各持棒槌。男角(丈夫)被女角(妻子)吓唬追赶、头顶燃着的油灯钻板凳,是其舞蹈的高潮。伴奏乐器为喷呐、笙及打击乐,曲牌则用民乐“斗鹌鹑”。其舞蹈动作朴实,节奏明快,表演诙谐风趣,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祭祀舞
  祭祀性舞蹈,又称神鼓舞,流传于冠县南陶镇东陶村一带。明洪武元年,建立泰山行宫庙,前来朝山进香者纷至沓来,妇女们先以焚香磕头祈祷神灵驱灾降病、赐福保佑,后感跪拜无法表达对碧霞元君的虔诚,也难宣泄心中的苦闷,便开始徒手跪场,且唱善经,后来又发展成右手持鼓、左手拿鞭而舞(称跪舞功),形成善鼓舞。善鼓舞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三〜十五日表演,表演者均为妇女。每年的三月一日起,附近的妇女(多为老者)先来庙内祭扫,三月十三日,庙会祭奠活动正式开始。方圆百里的信女们或乘车、或乘船、或步行纷纷而至,多达数万人,她们手拿善鼓,口念善经,焚香起舞达3昼夜,三月十五日达到高潮。善鼓舞的表演形式原有3人舞、4人舞、6人舞和8人舞,队形多为跪8字、拧麻花。善鼓以铁条圈之,鼓面蒙革(单面),鼓柄尾端有3个大铁环。几种对舞均随鼓上下晃动时发出的响声节奏由慢而快跑台步,左手持鞭,用细竹做杆,布条做穗,如戏剧中的马鞭。鼓声铿锵有力,体现舞者对神灵的心地虔诚,上下身动作相济,协调统一。
  以上舞蹈创作与演出的情况为:
  1953年,“柳林花鼓”代表山东省出席华东区民间艺术会演。华东局领导亲授“文艺向导”锦旗1面、服装1套。1956年3月,临清“洼里秧歌”参加全省农民音乐舞蹈会演获一等奖,赠“红旗标兵”锦旗1面。同年,在平小荡子舞参加省农民音乐舞蹈会演,获三等奖。1964年,临清“洼里秧歌”、阳谷“双鞭舞”参加省音乐舞蹈会演,获优秀节目奖。1973年,地区代表队参加省音乐舞蹈会演,由集体编舞、张树栋作曲的舞蹈《喜摘丰收棉》获演出奖;舞蹈《海河儿女斗志昂》获演出奖,由集体编舞、张树栋作曲。舞蹈《棉花姑娘洒药忙》获优秀节目奖,由集体编舞,张树栋作曲,并确定为向省委领导汇报演岀节目。1975年,三人舞《送女出征》参加山东省单项舞蹈调演,由李玉琴编导,王子华作曲,王子华、李晓春、李艳群表演。1979年,李玉琴编舞、姜宝海作曲、张维芳作词、唐雪丽等表演的《金蚌吐珠》参加全省音乐舞蹈会演。1982年,李玉琴编舞、作词,魏士健作曲,王岩、宋保贞表演的双人舞和郗先锋编舞,刘建民作曲,鄱先锋、唐雪丽、滕发廷表演的三人舞《棉姑牵线》,在山东省舞蹈调演中获创作奖、演出奖。1985年,魏湘莉、李玉琴编舞,李林亭作曲,刘慧玲等表演的群舞《大地春》参加全省“泉城之秋”艺术节演岀,获演出三等奖。1987年,陈秀美、梁庆华创作,宋爽等表演的幼儿舞蹈《皮球浮上来了》,获创作二等奖、表演优秀奖;姜春凤创作,张颖、王燕表演的双人舞《春乐》,获创作三等奖和表演奖;于澄洁创作、于言等表演的幼儿舞蹈《兰花草》,获创作三等奖和表演奖。1988年,地区舞协组织的代表队参加省“国际交谊舞、拉丁舞、霹雳舞大奖赛”,姚军获优秀舞星奖,李华、杨茂盛、周志勇、鲍静获舞星奖。1989年4月,地区代表队参加省少儿舞录像会演,宋保贞编舞、临清机关幼儿园演岀的幼儿舞蹈“新苗”获二等奖;另有幼儿舞蹈《长大要当企业家》、《小孔雀》、《丫丫戏鸭鸭》、《快乐的小孔雀》、《童年多美好》、《小黑猫》、《小天鹅》均获三等奖。同年,地区群众艺术馆以“五个秃”的表演形式新创作的舞蹈《嬉乐》,在山东省民间舞蹈调演中获创作奖。同年12月,李玉琴编导,杨建波作曲,李华、姜春风等表演的群舞《嬉乐》参加山东省舞蹈调演,获创作三等奖;梁秀云编导,仓有连、顾宝龙作曲,田开方、刘秀军等表演的群舞“伞棒舞”参加省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录像演出,获优秀演出奖。1991〜1996年间,《棒声回春》等3个舞蹈节目参加全国中老年健身舞蹈比赛,2个节目获一等奖,1个节目获二等奖;刘慧玲参加山东省校园歌曲、集体舞比赛获先进个人奖;王岩、穆芳丽编导的《健身筷子舞》在第二届全国中老年健身舞蹈会演中获“菊花奖”(三等奖)。
  第六节美术
  民间美术
  在平民间中堂画源于清道光年间。全县善丹青者甚多,尤以杜郎口乡董庄董立元的绘画成就最大。他尤工人物,有人将其与同代著名书法家崔班、画虎高手杨频并列,素有“崔字杨虎董人物”之谓。当地文化馆搜集到的董立元的画中,以横幅画、中堂画、人物画居多,系工笔国画,淡雅细腻,为现代当地中堂画作者技艺所不及。其故乡董庄,向有“画乡''之称,40户人家几乎家家画中堂画,作者近百人。他们普遍沿用前人画谱,按谱绘画,多为山水人物、鱼虫花鸟、梅草兰竹。家庭妇女虽不识字,常靠画谱临摩,配上印有名家书写的对联岀售。久而久之,有些不用画谱也能作画,但总离不开画谱样式。民国后,民间中堂画几经兴衰,逐渐发展到周围的十几个村庄。建国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间中堂画的内容多有创新,画幅有所改进,色调更加鲜艳,并出现了炭笔山水和局部用木板套印,然后以笔涂彩的新工艺。除山水、人物、鱼虫、花鸟等入画外,反映农村现实生活和风貌的优秀作品大量涌现。1983年10'月举行的山东省第二届农民画展,展出在平董庄农民画作品6幅,《洗牛》还登在《大众日报》上。同年,在地区美术作品展览中,有7件董庄农民画作品入选。1984年,有5件董庄农民画在地区国庆美术展览中参展。1987年4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深圳大学《世界建筑导报》社举办的中国民间艺术品展览,在平张加旺、胡福秀创作的《喂鸡》,董庆忠、胡传申创作的《交棉去》入选,后赴香港展出获得好评。
  聊城木版年画始兴于古镇张秋。清代,山西商人在张秋开设3家年画店,经销年画、门神。后来,其中之一的“刘振升画店”迁往聊城东关清孝街。至清末民初,聊城的清孝街、铁塔寺一带的年画、门神店甚多,字号有聊城的五福祥、义和祥、福盛和堂邑的月泰、同顺和、裕兴和、福原成、魁元隆、广和及莘县的通顺、福兴等20多家店铺。聊城的年画、门神,二者融为一体,既具有年画的艺术风格,也起到门神作用,构图丰满,人物突出,刻画夸张,情调高昂,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其勾绘线条,朴拙而生动,清秀而简炼,取材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描写劳动生产的耕织图、渔家乐,戏曲故事、民间传说,以及福禄喜庆之类的吉利画等,题材丰富多彩,种类繁多。年画的主要内容除描写现实生活外,还可分为3大类:一类是民间故事、戏曲故事、小说故事,如“庆顶珠”、“天河配”、“打金枝”,三国演义和水泊梁山中“赵云夺阿斗”、“长坂坡”、“武松打虎”、“马超马岱”等,同时,还多采用以神像为画面的门神画神荼郁垒、判头(钟尷像),双双对称,庄严威猛。此类故事画寄寓人民群众对英雄人物的赞扬及其扶正压邪的强烈愿望。另一类是吉祥喜庆的内容,如“福寿三多”、“双喜临门”、“招财进宝”、“连年有余”、“多种多样”。此类作品体现出广大人民群众热爱生活及其美好理想。再一类是以儿童为题材的“胖娃娃”。这是年画的传统题材,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儿童,有的抱鱼、逗猫、采莲,有的捧花、扑蝶,形象生动,饱满甜润,既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又可唤起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有“麒麟送子”、“五子登科”、“福寿三多”、“吉祥如意”等。聊城年画,历来只有“草板”,即全部用木板分色套印,从不开脸敷彩。造型生动,线条简洁、刚劲、细致、有力,富有版画意味。其色彩有丹红、粉红、黄、绿、青、黑6色套印,最多7色8版(再加大红和一遍黑),其印刷称为“六遍手”或“七遍手”,印岀的成品,色彩对比强烈,不仅使画面鲜艳明快,而且显得富丽辉煌,收到古朴风韵、别饶意趣的艺术效果,显示出特有的地方风貌。民国初期,聊城有木版年画作坊10多家。北伐战争后,年画、门神画曾被视为迷信用品不准生产、销售。抗日战争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冀鲁豫文联和新华书店在解放区开展群众性文艺普及工作的同时,对聊城年画按原版图样格式进行改革,调集张秋镇等地的年画艺人与解放区美术工作者相结合,创作岀一批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解放区军民斗争生活题材的木版年画,在城乡广大人民群众中宣传推广。1949年,平原省文教厅和平原省美术协会创作印行一批内容新颖的木版年画。平原省撤销时,将一批新木版年画原版交给张秋镇年画艺人带回推广。建国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彩印年画相继问世,木版年画的印制逐渐减少。
  在平剪纸其艺术特点是不打底稿,也不用刀刻笔描,艺人只需一把剪刀,用彩纸折叠,动剪成型。所剪花鸟、人物,造型简练,线条粗犷,生动传神,栩栩如生。因为它和“插花描云”相结合,所以不仅为广大劳动妇女所喜爱,而且长期以来把剪纸工艺视为心灵手巧的象征。在平剪纸源于人民生活,反映乡土风情,保留了古老淳朴的文化传统。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都有剪纸形式出现。鱼、虫、花、鸟,民间传说,戏剧人物等无所不有。花样内容也因事因物而异。尤其装饰新房器具,不仅增加喜庆气氛,而且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传统的民间剪纸,在内容上反映喜庆、吉祥、如意、忠孝之题材较多。逢年过节,贴上“白莲红鱼”,象征五谷丰登连年有余;“喜鹊登梅”象征喜上眉梢;新婚嫁娶,床头贴上一对“鸳鸯戏水”,祝愿夫妻相敬如宾,白头偕老;用“状元祭塔”、“白猿献桃”等教育子女孝敬老人。1978年后,剪纸艺人又创作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如“大养其猪”、“责任制好”、“喜摘新棉”、“农家乐”、“学雷锋”等。1982年10月省民间美术展览中,展岀荏平剪纸64幅,占全省剪纸展出的三分之一。1985年,全国举行民间剪纸展览,在平有8幅作品晋京展出。省美术馆、中央民间美术博物馆收藏在平剪纸84幅。同年,在平县文化馆组织全县各乡村的剪纸作品成集22册,每册100.幅,全部被山东省美术馆收藏。1989年,在平民间剪纸在山东省美术馆专品展出,共展出作品200幅360件,得到专家的关注和好评。在平剪纸由于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又用料方便,简单易学,所以成为全县劳动妇女的一项广泛的文化活动。剪纸艺人遍及全县乡村,上至八旬的老太太,下至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剪纸艺人达0.3万之多。
  工艺美术
  印花土布明代,东昌府所属州县即家家纺车转,户户机杼声,村村有土染。所织土布除自己穿用外,即大量上市销售。清代,有专门印制花鞋面、花被褥、花包袱、桌围褡条的印花店铺。民国期间和建国后,土染、土织的粗布逐渐为机织布代替,民间仍保留着传统的自织土布、染印花布技术。1981年,山东省工艺美术所工艺师黄鹏至聊城,在区内工艺美术工作者的协助下,曾去阳谷、莘县、聊城、在平等地进行挖掘收集资料,在阳谷张秋镇、莘县朝城镇收集到“鲤鱼戏莲图”、“狮子滚绣球”、“猫蝶富贵”、“石榴和鹿”、“凤凰牡丹”等传统版样20多种、扎染花纹1种。该区工艺美术工作者在继承历史上蓝印花布独特风格的基础上,又创制一批新产品,有蓝印花窗帘、围裙、座垫、台布、书包等数10种,参加全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展览会,得到好评。
  临清纸扎早在400年前,临清纸扎风筝已初具规模,筒子、长串、板子、硬翅、软翅5大类都曾扎制。制作过程分为扎、糊、绘等,自始至终由1人制作。清光绪年间,已能生产娱蚣(祥龙)、八卦、蜻蜓、螃蟹、仕女、八仙、鹰等多种形式工艺性较高的风筝。扎绘的长串蜻蜓,一个连着一个,造型准确,结构巧妙,绘画古朴,美观大方。放飞起来一个个各展翔姿,十分壮观。1909年(宣统元年)溥仪登基时,临清城内大街小巷,商贾店铺皆精制各式灯彩张挂于门檐下,尤以宫灯最多,又以考棚街的水浒人物宫灯、大寺街的封神演义、西游记故事走马灯为最佳。在大寺街商场内有一大型围屏凤灯。屏风8扇,合拢作八角玲珑宫灯样,高3米,宽1米,颇为壮观。此外,还有造型千姿百态,装饰各有千秋的龙灯、转灯、狮子灯、鱼灯、花草虫兽灯。最为奇特的是一种绣球灯,外表为古铜钱图案,无论怎样转动,里面的红烛也不会倒下,观者无不称奇。50年代,临清的龙灯舞曾被山东省歌舞团选送莫斯科青年节进行演出。1970年,临清风筝老艺人张玉田扎制的娱蚣被送往广交会展览。该风筝长达30米,40个腰节,整个竹架用7色绫绢裱糊,色彩明快醒目。其头为龙形,龙眼遇风自行转动,龙角采取鹿型直势,可挂彩绸,放飞起来头朝下尾朝上,左右摆动,犹如真龙下降,作品既保持了传统的地方特色,又有新的创新,以宏大的气魄和微妙的动热融合成完美的艺术形象。1982年,临清风筝“蜻蜓”参加山东省民间艺术展览会。1984年元宵佳节,临清举办了民间灯彩展览,送展单位134个,展出灯彩0.1万余件,品种有壁灯、吊灯、提灯、座灯、宫灯、走马灯、飞机灯、花篮灯等。在风格题材上有仿古典的红木宫灯、红纱灯,另有大量取材于花鸟虫鱼、亭台楼阁的花灯及变形动物灯。民间艺人扎制的鹤灯,在技巧、造型、用料和装饰手法上都表现出独到之处。孔雀电动壁灯,采用变形手法,造孔雀开屏之形,精美别致,加上电动灯的变化,五彩缤纷。其盛况由山东电视台进行录制。
  聊城泥塑大致分为大型雕像泥塑和小型儿童玩具泥塑。清末年间,博平张安之即在聊城雕塑神像,其技术高超,工艺精邃。聊城三宝之一的玉皇阁神像就岀自张安之之手。后聊城胥元祥拜张安之之徒李振基为师学习雕塑工艺,历经数年刻苦钻研,造诣颇深。1919年,聊城万寿观及其他庙宇的神像多由他修复和创新。1931年,聊城纪刚、李英柳拜胥元祥为师,从事雕塑活动。建国后,聊城庙宇遗址全部被拆除或改为它用,雕塑活动基本停止。“文化大革命”期间,聊城县革命委员会在工会俱乐部举办阶级教育展览时,民间艺人纪刚创作设计《今昔对比》的人像泥塑30尊。1979年,纪刚赴阳谷景阳岗雕塑《武松打虎》像1尊。聊城小型儿童玩具泥塑,即马官屯泥人,亦称马官屯泥娃娃。此泥塑小巧玲珑,品种繁多。从各种人物到飞禽走兽都能捏制,造型优美,古朴典雅,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活头泥娃娃为最佳制品。建国前,马官屯村80%以上的农户从事该泥塑工艺,多以此为谋生手段。建国后,马官屯泥塑艺人组织在一起,批量生产泥塑制品,作为集体的副业收入,后因管理不善和销售不景气而被迫停产。1983年,山东省举办民间工艺美术品展览,由郑克勤设计制作的《西游记人物》(四人像)一组参展,受到好评。
  聊城葫芦雕刻将葫芦经特殊处理后染色雕刻,成为一种家庭摆设,或作为秋末冬初盛放蛔蛔的保温器具,在区内广大农村早已相沿成习,并岀现了不少长于此技的能工巧匠。1972年,聊城工艺美术厂的设计人员在继承传统葫芦雕刻工艺技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把葫芦切割、组合造型,改“平刻”为“透刻”,使图案立体化,创造了不少各具特色的新产品。如“仿古宫灯”,是将圆形葫芦加工着色,画上一株霜筋铁骨的雪梅和几片飘洒的雪花制作成宫灯,然后用优质黄杨木料雕刻一只口衔宫灯展翅欲飞的凤凰。人工的造型美与葫芦的天然形态美浑然一体,给人以格调新颖、高雅深沉、古色古香的艺术享受。“案头摆设品”是将葫芦经过特殊工艺处理使其露出象牙色的皮层,以此为基调进行雕刻,然后在图案上轻施淡彩,配以镂空花盖和描金装饰性花边,整个摆件金碧辉煌、雍容大方。“葫芦蛔蛔”则是由一只黄绿色葫芦和上面趴着两只绿色蛔蛔组成。其中,一只蝈蝈躯体仆伏后腿紧蹬,颇有一触即跳之势;另一只仿佛刚从葫芦中爬出,正在左顾右盼地发出“蛔蛔”的叫声,葫芦、蝈蝈相映成趣,富有田园风味和乡间生活气息。1979年,聊城葫芦制品在“山东省工艺美术设计创新评比展览会”上荣获三等奖;1981年在“山东省民间工艺美术汇报观摩展览”中再次获奖。不少报刊称这种葫芦雕刻是国内仅有的工艺品。
  葫芦皮贴画用葫芦制作的工艺品,在聊城一带早已相沿成习。1973年,聊城市工艺美术厂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制了葫芦皮贴画,并多次参加省工艺美术展览。葫芦皮贴画多为小型挂件和屏风、摆件等较大型装饰品。这种贴画取料不拘一格,利用葫芦皮凸凹不平的自然形态,经过切割、研磨、提光等一系列工艺,组成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贴画分两类,一类是素色画,利用葫芦皮本身固有的奶黄色提光后质感坚硬,有象牙浮雕的艺术效果。另一类是彩色画,利用葫芦皮染色后的滞涩凝重感,配以适当的题材,赋予作品一种古朴的乡土风情基调。作品《楠竹》,巧妙的运用葫芦皮的质地、形态,恰到好处地再现楠竹“一节复一节”的傲骨和“千枝钻万叶”的潇洒之态。透过密密的竹林,可见碧水蓝天中几叶顺流而下的小舟,整个画面静中有动。《荷塘鸳鸯》则塘水清清,荷叶田田,鸳鸯嬉戏于碧波中,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蚰子葫芦聊城人有养蚰子(蝈蝈)的爱好,夏秋之季,将蚰子从田间捉回,放到高粱秸或细竹蔑编制的笼子里,悬挂在院内瓜架凉棚下或窗棂前,让其不时发岀清脆悦耳的鸣叫声。秋去冬来,将蚰子放进葫芦,揣入怀中御寒,闲暇无事在房前街头晒暖,取出葫芦,蚰子爬出,在阳光下抖翅嘶鸣,别有情趣。清末民初,聊城蓄养蚰子风气极盛,蚰子葫芦销售量颇多。因此,种植制做、销售蚰子葫芦的村庄、人员有增无减,大都集中在城关、阎觉寺、梁水镇3乡镇。在众多制做葫芦的工匠中,尤以郎庄郎发敏、陈庄陈金语、大杨庄的杨印台削刻的她子葫芦图案精美,刀法流畅,堪称佳品。凡经这3人削刻的葫芦,每只售价一块银元,有时高达3块银元以上,价格昂贵依然供不应求,登门购葫芦者络绎不绝,名扬省内外。建国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蚰子葫芦的种植和制作停止多年,1978年,蚰子葫芦的种植和制作逐渐恢复起来。大杨庄、王家庙的民间艺人重操旧业,开始生产各种葫芦制品。其蚰子葫芦格调新颖,雅俗共赏,曾在“山东省工艺美术设计创新评比展览”、“山东民间工艺美术汇报观摩展览”中获奖。1981年12月,《大众日报》刊登了介绍该区独有的蚰子葫芦工艺制品的文章。1982年1月,《山东工艺美术》杂志刊登了蚰子葫芦的照片。济南、青岛、泰安、曲阜等旅游胜地均有其销售市场。
  冠县郎庄面塑冠县郎庄是个三四十户之家的小村庄,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会做面塑,且一年四季都做,其成品远销省内外。郎庄面塑花样丰富,题材广泛。“哪叱闹海”、“赵匡胤借头”、“舞狮”以及老虎、金鱼、青蛙、瓜果、花篮等,应有尽有。其制作过程,用精麦面粉发面,发好后在案板上用剪刀、梳子等工具捏塑出各式花样,然后蒸熟,上胶、绘色、晒干即成。它的造型简练夸张,面塑为半浮雕式,经过蒸熟“发胖”,显现出一种浑圆敦厚的造型美。用色也很大胆,常涂以大块面的红、黄、绿等原色,间以多变的线条,再用少量的钻蓝和白粉点缀成花骨朵和小梅花,最后用墨绿勾画出眉眼和发色,造成色相度的对比,使面塑色彩更加活泼跳动、绚丽多彩。
  羽毛画一种新兴工艺品。以孔雀、鸡、鸭等禽类羽毛为原料精工制成。临清羽毛画有羽毛画挂屏、羽毛画座屏、羽毛圆镜、变形羽毛小挂屏、平贴羽毛画、羽毛彩蛋6大类100多个花色。其中,变形羽毛小挂屏是独创品种,它改变了羽毛画原来的单调形式,创造出花瓶和动物等多种形体造型,是小型壁上的装饰品;羽毛彩蛋是将羽毛画移植到蛋壳上,给人以小巧玲珑、优雅别致的感觉;平贴羽毛画是利用羽毛的天然色彩和纹理,贴岀国画大写意的效果。所贴徐悲鸿的奔马,以手代笔,以手代墨,气势磅礴,效果逼真,再现了大师作品的原貌。1973年,临清羽毛画曾出口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科威特及东南亚各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80年代,国际市场变化使羽毛画出口量急剧下降乃至中断。临清工艺美术厂又将羽毛画与家具等实用品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美化生活的一种新的装饰形式。
  镜画清末,镜画技术由天津传入临清。它的主要特点是从玻璃背面绘画书写,正面观赏,美观大方、色彩持久,悬挂、摆放皆宜。临清制镜厂的镜画除保持传统工艺的长处外,又吸取国画、油画、粉画、水彩画的优点,刻意求新,形成一种面貌全新的制画艺术。1982年,临清制镜厂采用真空镀铝新工艺,产品质量大大提高。生产套镜、挂镜、美术镜等6大类产品上百个花色,拥有彩绘、印花、喷花、磨花、电刻、银刻等各种生产工艺所需的技术人员和设备,是全省生产工艺最全的厂家之一。临清镜画品种繁多,门类齐全。雍容华贵的仕女,江边垂钓的渔翁,云遮雾障的青山,一泻千丈的瀑布,成双捉对的珍禽,迎风滴露的花草,对空长啸的猛虎,奋蹄驰聘的骏马,憨态可掬的熊猫,嬉游山林的群猴,无不收入画面,情趣各异,给人以美的享受。该产品不仅牢固地占领鲁西、冀南、豫北等几个县市的市场,还先后打入西宁、烟台、济南、北京等大中城市。
  木雕始产于1975年,其中以高唐、临清两县市的木雕作品尤具特色。高唐木雕为黄杨木半浮雕装饰品,它以《八仙过海》、《武松打虎》等历史故事为题材,构思巧妙、刀工精细。其作品表面处理,或熨蜡干磨,使木质纹理清晰而富有硬亮的质感;或采用树枝大漆工艺,增强外部光泽,造成庄重沉稳的直观效果。1977年,在省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展览会上获得三等奖,并被推荐赴日本展览。临清木雕主要是腊杆木雕手杖。该产品以腊杆为原料,以传统的“龙拿珠”为题材,技艺刀法以镂空透雕为主,主次分明,虚实并用。主体为盘龙图象,配景为变形云头。杖柄上前方雕刻“猴捧寿桃”,寓意吉祥长寿。整个作品刀法细腻工整,线条流畅,造型逼真,情趣横生,是实用和欣赏相结合的工艺品。1976年,关金龙木雕作品参加省工艺美术品展览和省外贸选样订货会,被选中订货。1982年,腊杆雕刻拐杖参加了“山东省民间工艺晶汇报观摩展览会”,得到好评。
  美术创作
  民国前,境内没有专门从事美术书画艺术创作的专业人员,一些民间书画匠人仅以书画为谋生手段。民国期间,聊城籍在外学画者较多,且书画创作较有成就。建国后,书画队伍不断壮大,聊城籍在全国及区内外较有影响的国画家有李苦禅、张彦青、孙瑛、韩羽、呼盉斋、张登堂、谢家道、刘玉璞、李秘、孟昭明、陈孝友,油画创作者周建国,版画创作者程辛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区内的美术创作开始走入正常轨道。1987年,地区美术家协会成立后,全区的美术创作取得可喜的成绩。1978年以来聊城地区获省级以上奖国画作品(续表)
  1956〜1986年聊城地区出版的年画作品
  美术画展
  1931年,聊城籍国画家呼盉斋与篆刻家崔蕴璞、范进修,在聊城县民众教育馆内举办“三友画展”。1933年,武汉地区遭受水灾,国画家呼盉斋在聊城“进德会”举办个人画展募捐活动。
  1949年,专署农业主管部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专署院内举办“美术作品展览'',展出作品100多幅。1953年,聊城县举力、《宣传婚姻法美术作品展览》,由县文化馆、政法部门、教育部门联合举办。1977年,地区文化局、艺术馆举办“国庆节艺术作品展览”,展岀美术作品89件(幅)。
  1978年,地区文化局、教育局、艺术馆联合举办“中小学美术教师作品展览”,展出美术作品175件(幅)。同年,地区艺术馆举办“庆祝建国29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展出作品101件(幅1983年,地区艺术馆举办“国庆美术作品展览”,展出国画、油画、年画、版画等91幅(件)。同年,举力、“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90周年书画作品展览”,展岀书画作品102幅(件)。1984年,地区艺术馆举办“庆祝建国35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展岀作品124幅(件)。1985年,地区艺术馆举办“首届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展出美术作品127幅(件)。1986年,地区艺术馆举办“鲁西大地美术作品展览”,展出美术作品119幅(件)。1987年,聊城团地委、地区青年美协联合举办“五四青年节美术作品展览'',展出作品120幅(件)。1988年,地区青年美术协会举办“第二届五四青年节美术作品展览”,展出作品128幅(件)。1989年,地区举办“科技文化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展出作品216幅(件)。1990年,地区举办“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展览”,展出儿童作品96幅。
  1991年,关玉璀创作的《远古的回声》作品参加省首届工笔画作品展。1992年,地区举办首届“聊城地区民间民俗作品展”,展出作品60余种。同年,周建国创作的作品《清代女》参加加拿大多伦多国际画展,关玉璀创作的作品《惜》参加山东省庆祝建军51周年美术作品展。1993年,地区举办3期青少年美术培训班,选拔推荐3幅儿童画作品参加“宋庆龄基金会''组织的国际儿童画展。1994年,关玉璞创作的《收获》被省美术家大辞典收入。1995年,关玉璀创作的《沐浴》在全国学习孔繁森美术书法展中展出,李阳雪创作的《胭脂女的传说》、《柳笛声》2幅作品参加全国名人画展。1996年,地区举办“天人杯”百米长卷全区少儿书画大赛,参赛人数达100余人,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10余件。
  第七节书法篆刻
  境内书法篆刻历史悠久。明清时期,于慎行、方之焕、邓钟岳等精萃之作闻名于世。清末民初,聊城的刘克平、顾逢臣、戴介臣被书画界敬称为“聊城三臣”;东阿陈宗妫善双手书写梅花篆字,其左手写的“寿”字中堂,龙飞凤舞,别具一格。《东阿县志》载,殷维缄曾书 “丈二寿字”献给袁世凯,庆慈禧寿辰。民国期间,聊城汤士俊对书法艺术有较深造诣,其字笔力雄健,气势庄严,篆书“百寿图”,百个寿
  字形态各异,形象生动,古朴典雅,堪称书法之珍品。
  建国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区内的书法篆刻艺术有了新的发展。1980年,地区举力、“书法篆刻展览”,134件作品参展。同年,在“山东书法作品展览”中,该区14件作品入选。1981年5月,地区书法家协会成立,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举办全区书法展览;次年,举力、“迎春书画展览”和“收藏名人字画展览”。1983年,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41周年,举办“书法篆刻展览”,展出作品118件。当年,出版《聊城地区书法篆刻集》一书,辑入书法作品126件、篆刻作品39件。国画家李苦禅、诗人臧克家、书法家魏启后为该书题词。1985年,举办以宣传税收为内容的书法、篆刻美术展览,作品在全区8县市巡回展出。同年,王漫之5幅书法作品分别赠送美国、英国、法国等5位朋友。1986年8月,在地区博物馆举办“中日书画联展”,由中日美术家交流协会、地区文联、地区书协、东昌书画院等单位主办,中日双方各有50件作品参展。同年12月,东昌书画院组织河南省新乡市、山西省长治市、河北省邢台地区及该地区参加的“四地市书画联展”在聊城展出。同年,李恒聪、薛瑞清、王漫之的书法作品分别赠于加拿大及日本朋友。1987年,地区书协举办“书法家协会会员展览”。同年6月,该区作品在广西省桂林市展出,受到好评。1988年1月,地区书协、地区青年书协举办“迎春书法赛”,参赛作品240件,评选岀一等奖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5个。同年,于茂阳书法作品参加“腾龙”中青年书法展,作品被收入黄河出版社岀版的《腾龙中青年书法展作品集》。同年,李恒聪、张竞放、陈昆麟、薛瑞清、王漫之等人的35幅作品赠送给法国、德国、美国、日本朋友。1989年9月,地区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书画展览。同年,冠县崔子崇的书法作品《崔子崇隶书前赤壁赋》由山东友谊书社出版发行。同年,于茂阳的书法作品在全国高等院校师生书法评展中获优秀奖,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其间,有42幅作品分别赠送给日本、美国、加拿大朋友。1989年3月,地区成立“硬笔书法家东昌联谊会”,吸收会员430名,遍及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新加坡。10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东昌联谊会举力、“光岳杯”硬笔书法大奖赛,参赛作品0.1万余幅,评选出一等奖13个、二等奖27个、三等奖651个,其中聊城参赛作品获一等奖7个、二等奖18个、三等奖56个。1990年2月,东昌联谊会同全国20个文艺团体联合举办“老山战区慰问展”。大奖赛得到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中顾委委员刘志坚、中央军委委员张爱萍、总参谋长迟浩田、总政治部副主任周克玉分别为大奖赛写了展标、题词、贺词,此次大奖赛由中央电视台播放。同年6月,地区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地区工会、文化局、书协、老年书画研究会、青年书协联合举办以宣传社会劳动保险为内容的职工书画展览。9月,地区书协举办聊城山东书协会员书展;当月,东昌联谊会举办“全国军民学雷锋硬笔书法大展赛”,参赛作品2.3万余件,其中聊城地区参赛作品1.3万件。评选出一等奖16个、二等奖30个、三等奖15。个、优秀奖500名。此次大展赛得到全国40余家书协组织的大力支持,为大展赛题词祝贺的名家有北京的权希军、王景芬、安曦贵,上海的沈鸿根,天津的路棣,湖南的澎飞,黑龙江的崔学路,新疆的申西岚,四川的赵理,陕西的沙舟,香港的黄柱河,加拿大的郭农,还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著名山水画家孙瑛。地区档案局杜允振,平时酷爱篆刻艺术,潜心钻研,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1978〜1990年,在《求是》、《体育文史》、《民族团结》、《人民政协报》等11家国家级报刊上发表篆刻作品33枚,在省级报刊上发表篆刻作品266枚。1991〜1996年,程辛木、张虎臣、张吉茂、李旭等人的作品分别在省以上书法比赛中获奖。
  1983-1996年聊城地区获省级以上奖书法作品(续表)
  1989-1996年全区硬笔书法获奖作品第八节摄影
  1927-1930年,高唐、在平城内先后开办私营照相馆,摄影技术传入境内。此后,各县县城内相继建立起照相馆,但大都是私人商业性人像摄影。
  建国后至60年代,区内没有专业摄影队伍,业余摄影人员也较少。1972年,地区文化局艺术组和县文化部门相继配备摄影专职人员。从此,区内的摄影事业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1973年,地区举办“首届摄影作品展览”,参展作品20幅。1974年,举办全区“第二届摄影作品展览”,82幅作品参展。1975年,在“山东省摄影艺术展览”中,该区入选作品17幅。同年,徐百喜拍摄的《阿胶》、段培坤拍摄的《精益求精》、许九钧等人拍摄的《讲传统》、张吉德拍摄的《新家在望》4幅黑白作品在“华东区摄影艺术作品展览”中入选展出。同年,段培坤拍摄的黑白作品《姊妹俩爱一行》,在“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中入选,于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岀,编入《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图录集》,并在《解放军画报通讯》、《山西日报》等全国近10家报刊上发表。1976年,该区有11幅作品入选“山东省摄影艺术展览”参展。1977年,地区举办“摄影艺术展览”,53幅作品参展,其中4幅在“山东省摄影艺术展览”中入选参展。同年,在“山东省农田水利摄影艺术展览”中,该区有2幅摄影作品入选。同年,地区在聊城市工人文化宫举办“周恩来为共产主义事业光辉战斗的一生”及“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光辉生平,,摄影作品展览。
  1978年,举办“摄影作品展览”,84幅作品参展;有15幅作品在“山东省肖像摄影艺术展览”中入选,入选幅数名列全省第二。同年,段培坤、芦世建拍摄的《大种紫穗槐,碱洼变良田》作品在《山东画报》上发表。1979年,为庆祝建国30周年,王辉亮、段培坤合编的《聊城地区美术摄影作品选》一书岀版,其中摄影作品52幅。同年,地区举办“摄影作品展览'',展岀作品88幅,其中有12幅作品入选“山东省摄影艺术展览”。1980年,段培坤拍摄的《可喜的成果》在《大众日报》上发表,获优秀作品奖。1982年12月10日,有40幅作品参加由聊城、德州、惠民、荷泽4地区联合举办的“鲁西北四区农村新貌摄影作品展览”,其中有25幅作品进京展岀。同年,地委对台办公室组织拍摄的《黄河故道变迁》画册,由长城出版社出版,有35幅彩色照片编入其中。1983年,段培坤拍摄的《螳螂》在《山东农业知识》上发表,并获优秀作品二等奖;陈明远拍摄的《海迪学习外语》发表于《中国青年报》,获优秀作品奖。1984年,7幅作品入选于“山东省农村新貌摄影展览”中;段培坤拍摄的《微山湖畔春意浓》入选“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岀,并被编入《全国影展图录》;赵雅军拍摄的《家家变化》在“山东省农村摄影展览”中展岀,获三等奖。1985年,段培坤拍摄的《黄河姑娘》在《中国日报》(英文版)上发表,且向世界发行;赵雅军拍摄的《倒海翻江》在“齐鲁大地”影展中获铜牌奖、《牛年新开拓》在“全国农村经济腾飞支柱影赛”中获“二等奖”;袁陶光拍摄的《归途》,在“全国第一届黑白摄影艺术作品展览”中入选。1986年,段培坤、孟繁恩拍摄的《聊城风光》挂历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其中摄影作品13幅、广告摄影作品40幅;段培坤拍摄的《春》在由山东大学举办的第二届影展中入选,获鼓励奖;陈明远拍摄的《希望之星》入选全国第十四届摄影艺术作品展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岀;赵雅军拍摄的《拼搏》在广州“我爱中华影展”中入选,获三等奖、《春夏秋冬》在“《大众摄影》月赛”中获一等奖、《麦收场上》在“新闻摄影月赛”中获三等奖、《禁区内外的联想》在《中国摄影》上发表,同时还在“中国现代摄影沙龙”和“国际和平全国青年大奖赛”中入选;同年,陈明远、赵雅军举办“个人摄影艺术作品展览”,并在全区8县市巡回展出。1987年,聊城地区新闻出版局等单位组织15名摄影人员拍摄的大型画册《聊城风物大观》,由山东友谊岀版社出版。同年,陈明远拍摄的《龙》在山东省首届摄影艺术作品展览中入选;袁陶光拍摄的《赶程》,在全国第二届黑白摄影艺术作品展览中入选;赵雅军拍摄的《晨曦》在山东省首届艺术节摄影艺术作品展览中入选,并获铜牌奖、《春姑娘》在《大众摄影》月赛中获三等奖。
  1988年,地区文化局、农业局、水利局、电业局、林业局联合举办“聊城地区农村摄影大奖赛”,参赛作品156幅,其中彩色作品98幅,评出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0个,有22幅作品在全国及山东省农村摄影大奖赛中被评为特别奖。同年,邱笑拍摄的《人勤春早》、《晚年》在山东农村摄影大奖赛中入选参展;陈明远拍摄的《鲁酒飘香》在山东省首届广告摄影大赛中入选,获鼓励奖、《倚天舞龙》在“龙年全国摄影艺术作品大奖赛”中获奖、《神笔腾龙》在全国新光杯摄影艺术作品大奖赛中入选;赵雅军拍摄的《长官意志》在“全国第十五届影展”等8家刊物影赛中入选,并在日本展出;赵雅军拍摄的《年复一年》在中国现代沙龙展中入选,被编入《中国摄影四十年大型画册》,并在日本展出;袁陶光拍摄的《破晓》、《牧羊曲》在《山东画报》摄影月赛中分别获一等奖、三等奖。1989年,全区有11幅摄影作品在“山东省首届老摄影家影展”中入选。同年,段培坤拍摄的《人•妖》在“山东省首届舞台摄影艺术展”中获优秀作品奖;邱笑拍摄的《泰山红日》在首届“老摄影家艺术作品展览”中入选参展;陈明远拍摄的《希望之最》在全国首届摄影艺术作品出国选拔赛中入选,于中国美术馆展出,1990年在塞浦路斯展出;《职责》在中国石油“钻井杯”摄影艺术大奖赛中入选,于中国美术馆展出;赵雅军拍摄的《乡间杂技》在《山东画报》月赛中获二等奖、《祖国的怀抱》在“我爱大自然影赛”中获优秀奖;赵雅军拍摄的《东昌春晓》和《乡间杂技》在“中国山东孔子家乡旅游国际影展”中入选;袁陶光拍摄的《春江细雨》、《月上柳梢》分别在《山东画报》月赛中获二等奖、三等奖。1990年,陈明远拍摄的《手拉葫芦》在全国第二届产品广告摄影艺术作品赛中入选获二等奖,并在《人民摄影》、《中国经济新闻》上发表、《峰山上"天下第一大字”》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巨字刻石》入选“中国孔孟文化摄影展”、《希望之星》入选第十一届亚运会山东体育摄影作品展;邱笑拍摄的《独秀峰远眺》在“松花江杯泰山风光作品赛”中入选参展、《鸡冠花四态》(四幅组照)在“山东省文联系统首届美术、书法、摄影展览”中入选;赵雅军创作的《大天鹅放回大自然》入选第二届全国环境摄影展、《夕阳》入选“华美杯”全国摄影大奖赛。1995年,赵雅军、陈明远等创作的5套《孔繁森事迹大型图书展》在济南、北京展出;陈明远创作的《孔爷爷抱抱我》、《人民的公仆——孔繁森》等作品在《聊城日报》上发表,《为老母亲梳头》、《龙图》等作品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1996年,举办全区“青年摄影展”、“学繁森,见行动”摄影展2期。陈明远创作的《妈妈啊,妈妈》在全国 “大河上下”摄影作品展中被评为特别奖。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

相关人物

徐百喜
相关人物
段培坤
相关人物
许九钧
相关人物
张吉德
相关人物
芦世建
相关人物
赵雅军
相关人物
孟繁恩
相关人物
陈明远
相关人物
于慎行
相关人物
方之焕
相关人物
邓钟岳
相关人物
刘克平
相关人物
顾逢臣
相关人物
戴介臣
相关人物
陈宗妫
相关人物
殷维缄
相关人物
汤士俊
相关人物
袁世凯
相关人物
李苦禅
相关人物
臧克家
相关人物
魏启后
相关人物
李恒聪
相关人物
薛瑞清
相关人物
王漫之
相关人物
李恒聪
相关人物
张竞放
相关人物
陈昆麟
相关人物
权希军
相关人物
王景芬
相关人物
安曦贵
相关人物
程辛木
相关人物
张虎臣
相关人物
张吉茂
相关人物
李旭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专题

茌平民间中堂画
相关专题
聊城木版年画
相关专题
茌平剪纸
相关专题
印花土布
相关专题
临清纸扎
相关专题
聊城泥塑
相关专题
聊城葫芦雕刻
相关专题
葫芦皮贴画
相关专题
蚰子葫芦
相关专题
冠县郎庄面塑
相关专题
羽毛画
相关专题
镜画
相关专题
木雕
相关专题
柳林花鼓
相关专题
伞棒舞
相关专题
火狮子
相关专题
五个秃
相关专题
姜老背姜婆
相关专题
五鬼闹判
相关专题
竹马
相关专题
哆嗦旗舞
相关专题
龙舞
相关专题
顶灯台
相关专题
祭祀舞
相关专题
临清架鼓
相关专题
阳谷哨
相关专题
鼓吹乐
相关专题
临清古筝
相关专题
劳动号子
相关专题
民间小调
相关专题
聊城八角鼓
相关专题
临清时调
相关专题
茌平南城调
相关专题
阳谷谷山调
相关专题
高唐四平调
相关专题
四根弦
相关专题
王皮戏
相关专题
花鼓戏
相关专题
蛤蟆嗡
相关专题
蹬板凳
相关专题
小小炊事员
相关专题
梅花桩飞叉
相关专题
晃板晃圈
相关专题
踩球顶板凳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