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情报
区内的科技情报工作始于1959年。当年地区科委设立科技情报组,1978年改建为地区科技情报研究所,负责全区的科技情报工作,主要搜集、整理、研究科技资料和传递科技信息;根据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广辟情报来源、开发文献和咨询服务工作;编印科技刊物,有针对性地及时提供情报资料和分析研究资料,积极地为工业、农业、科研、文教卫生、工程技术和科技管理人员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资料服务地区科技情报所建立后,管理人员对原存科技资料按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进行系统整理,随后建立阅览室,采取开架阅览和对外借阅。主要对象是工业、农业、林业、文教卫生、科研等技术人员及厂矿企业和农村两户一体。1983年,接待读者1500多人次,外借资料、图书1500余册。1976年,开始与省内外科技情报部门建立资料交换关系。1983年,与全国600多个单位建立情报交换关系,交换资料600多种,当年收集发放资料3万余册。1984年,资料交换单位达到644个,收集发放资料2万余份,至1985年达到5万余份。1986年始,每年订购各种科技报刊:图书资料200余种,除为本单位工作人员服务外,还负责科技期刊“聊城科技”的采编、校对、发放等工作,并对当年的期刊、资料进行登记、分类、编卡、上架、整理入库及有关资料的题录。至1990年,共整理期刊、图书资料0.1万余册,摘编题录卡0.5万余张。为探索棉花高产、优质的规律,满足广大科技人员和广大棉农渴求资料的需要,1983年建立《全省棉花生产文献检索中心》。该课题组索取有关棉花生产的期刊、资料以及科技资料目录、题录等文献资料300余种,与全国重点棉区的200多个单位及中国农科院图书文献室建立资料交换关系,摘录区内棉花生产、科研的资料,作题录卡片2100余张。1985年1月,在地区科委举办的第一届科技信息交易会上,地区情报所岀售技术资料502份,复印技术资料550份;接待技术咨询120人次,预定技术转让项目2项,要求帮助引进实物4项。1986-1990年,调整服务对象,既为各级领导决策服务,又为基层科研、生产服务,同时为广大农村脱贫致富提供各种实用技术和经营信息。至1990年共接待外单位读者0.3万多人次,外借资料600余册;完成5个课题的调研工作,其中2项获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1996年,不断增加图书报刊数量,加强文献资料管理;新成立了与国内国际信息网络并轨的信息检索中心,年均检索查新课题30余个;每年订阅报刊30余份;年均接待读者3万余人次。
农业情报调研1979〜1985年,重点围绕棉花、玉米、小麦3大作物和棉副产品培植食用菌进行调研,并先后写岀《棉花高产理论及高产栽培技术考查报告》、《小麦增产技术考查报告》、《植保责任制组织形式考查报告》和《麦棉两熟耕作制度改革考查报告》,提出关于聊城环城湖综合利用和棉副产品综合利用的调研课题。1985〜1990年,进行科技情报、环境保护、医药卫生、科技及水利等农业与科技发展的调研和预测。在对农业情报调研的同时,于1982年开始引进优良品种在全区17个情报网点试种或饲养,当年,引进棉花抗病品种冀棉七号在阳谷阎楼试种。1984年引进无架西红柿矮丰3号试种,1985年引进白素鸭2000只、尼古拉火鸡650只,嘉祥大蒜300斤、寿光韭菜种10斤、短枝型玫瑰红苹果树40株、早春黄瓜鲁春二六和5个早熟、高产食用菌新品种,并于冠县、高唐等乡村推广。1991〜1994年,围绕“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认真组织实施科研开发和新技术、新成果推广,重点抓了24万亩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开发、10万亩麦田一体化丰产技术开发,“小麦、玉米、棉花3大作物科技攻关高产竞赛”、“小康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995〜1996年,为促进农村经济由粮棉主导型向多种经营主导型的转变,重点在粮棉、瓜菜、水产、畜牧、林果等方面突出优良品种及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的开发引进与推广工作,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冠县建立优质棉良种繁育基地1万余亩及5个名优果品基地。在平县认真实施“西瓜、棉花间作,保护地栽培技术开发”项目,推广面积达4万余亩,年可增收3200万元。
工业情报调研1978年,地区情报所围绕科技攻关项目进行专题性服务。1980年,对地直县级以上厂矿企业科技人员任职使用情况进行考章,次年写出调查报告。1982年,对棉副产品综合利用和深加工进行调研,并写出《关于棉副产品综合利用考查报告》,于11月份由行署转发,次年9月新华社《经济参考》予以报道,12月份省委书记苏毅然做了批示。该报告1983年获地区科委科技成果二等奖、省科委三等奖。1986〜1990年,先后对一轻工业、二轻工业、机械工业、邮电、交通运输、纺织工业、化学工业、农副产品加工、电子工业、乡镇企业科技发展调研与预测,以及山东省煤炭综合利用的研究、工业企业科技管理对策研究。1991〜1996年,围绕机械、化工等支柱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以科技进入大中型企业为主要环节,从抓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企业入手,聚焦实施火炬、攻关、星火等科技计划,逐步形成了一批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具有突出优势的科技型企业。聊城第一纺织机械厂、东阿阿胶集团2家企业被省科委批准为高新技术企业,填补了该区高新技术企业的空白。临清、高唐、莘县、东阿等县市以发展建立科技联系企业为重点,积极帮助企业在科技项目的考察、筛选、论证、咨询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使企业科技进步水平有较大提高。
创办科技刊物先后创办《科学试验》、《科技参考》、《科技信息》等刊物。《科学实验》于1970年11月20日创刊,主要介绍全区工业、农业、林业、文教卫生等方面出现的新技术、新经验、新成果。该刊1984年停刊,共编辑出版53期,印发20万册。《科技参考》1979年9月创刊,供各级领导及科研单位阅读,主要介绍、摘抄、刊登外地新技术和成果。该刊1984年停刊,共编45期,印发8万册。《科技信息》1984年10月1日创刊。该刊立足当地,研究国内,放眼世界,面向乡村企业,主要介绍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和最新科技成果,交流科技经验。1986年4月,合并于聊城科技报。其间,共编30期、6万份。
计划项目
1978年前,科技管理体制不健全,项目成功率较低。1977年6月,重大科研项目石膏石制酸上马,但因技术力量、原材料缺乏,1980年7月下马。1978年,健全科技管理体制,地区科委计划科制订年度发展计划,工业科、农业科分别组织实施。但因科研、生产与社会脱节,科研成果不能直接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1981~1985年间,全区共承担科技计划项目146项,其中国家科委下达2项,省科委下达30项,地区科委安排114项。按计划完成55项,占37%,接转到“七五”计划期间继续进行的59项,占41%,撤销项目32项,占32%。
1986〜1990年间,共安排科技计划项目132项,其中省科技项目28项,地区科技计划项目104项。这些项目中,农业项目65项,工业项目44项,医药卫生项目16项,其他项目7项。在科技项目实施中,农业开发试验项目和轻工食品项目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全区65个农业项目涉及8个县市86个乡镇,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树蔬菜、淡水养殖等区域性综合开发5类,开发面积50万亩,带动面积250万亩。仅“10万亩吨粮田科技开发”和“24万亩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开发”项目,累计增产粮食17055.5万公斤,增值8906.2万元。夏玉米攻关试验经专家验收,1989年平均亩产750公斤以上,1990年平均亩产816.7公斤,其中,聊城市朱老庄乡徐树芹的高产攻关田1989年平均亩产816.7公斤,1990年平均亩产964.25公斤,居年度国内领先水平。“苹果、梨增产优质开发试验”项目,开发面积1.5万亩,当年累计增产苹果、梨2900万公斤,直接经济效益1740万元。“环城湖大水面养鱼高产技术开发试验”于1988年平均亩产商品鱼176.46公斤。1989年,平均亩产商品鱼250.24公斤。1990年,经省科委组织专家验收,平均亩产鲜鱼308.15公斤,商品率达96%以上,专家认为,在同类养鱼水面中单位面积产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轻工及食品项目的开发取得可喜成绩,阿胶系列产品先后开发出阿胶花粉精、阿胶蜂王浆、阿胶麦乳精、阿胶蜜枣、阿胶饼干、阿胶豆粉、阿胶补浆等1。几个产品,累计效益700多万元。“大枣系列产品开发''项目,已开发大枣汁、大枣浆、大枣酒、枣脯等17个产品,累计经济效益360万元,利税82万元。“单历石英电子表”的研制,已通过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并已出口创汇3.25万美元,创产值910万元,利税78.5万元。“七五”期间科技计划项目的完成,累计增产粮食4.5亿公斤,棉花67500吨,增加新品种80余个, 新增产值2.5亿元,新增利税3000万元以上,节创汇500万美元。
“七五”期间,全区共安排星火示范项目53个,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22项,地县级25项,总投资4771.4万元,其中各级星火基金180万元,银行贷款1731.2万元,企业自筹2860.23万元。有29项已完成计划要求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其中15项通过省科委组织的验收。这些项目的完成,年新增产值16896万元,新增利税3648万元,创汇355万美元,节汇673万美元。同时,筹建在平县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8个星火产业集团,建立省级星火人才培训基地1个,地级星火人才培训基地4个。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808期,培训乡镇企业星火带头人100名,培训技术与管理人员87205人。
“七五”期间,软科学研究开始进入经济领域。5年中,结合全区具体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21个政策法规性文件,开展围绕全区重要行业发展预测及对策的研究。1989年完成“科技进步企业”的调查研究课题,1990年进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及农村服务体系”的调查研究课题,为地委、行署领导宏观指导全区科技工作起到参谋作用,为有关部门的各种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1991年始,全区科技工作者围绕科技兴农、科技兴工和社会发展,积极组织科技攻关。1991〜1994年,实施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99项、星火计划项目72项、火炬计划项目6项。1995年,实施攻关计划项目96项(省级36项,地级60项)、星火计划项目66项(国家级12项,省级54项)、火炬计划项目13项(国家级2项,省级11项)、新产品试制鉴定计划项目7项(国家级2项,省级5项)。1996年,实施攻关计划项目125项,星火计划项目65项,火炬计划项目5项。
专业测试
地震监测区内局部区域为国家和省地震部门监视的重点地区之一。1975年2月成立地区地震办公室,负责宣传地震知识和防震、抗震知识,组织管理群策群防工作,开展群众性地震科研活动,汇总观测资料,落实前兆异常,组织震情会商及时报告上级业务部门,并负责地震专业台站的管理工作。
地下水监测利用地下水位变化预报地震的探索始于1968年冠县——大名发生4.3级地震。震后,国家科委地震办公室、省革委生产指挥部联合地震工作队,曾在震区布设19口浅水井进行水位观测。1976年,选择临清市康庄中学、莘县徐庄乡前柳屯等30口砖井组成地下水位观测网。同年,临清电厂开展以水文地球化学手段预报地震的尝试。1979年,聊城地震水化试验站对聊古一井水动态、放射性气体氢、溶解气体(気、氮、二氧化碳)、离子(硬度、钙、镁、氯、汞)、酸度、电导进行监测。自有监测数据以来,该站周围140公里内发生的3次5.0级以上地震均有显示。1984年,由河北省地震局调入水化监测车1台,经上海地震仪器厂改装,车载SP一2304型气相色谱仪、FD—125型室内氡钍分析仪、PXS—215型离子活度计和DDS—11A 型电导仪各1台,可对地下水特征进行现场分析。1990年,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监测中,采用的电离静电法、闪烁脉冲计数法、气相气谱法、容量滴定法、离子电极法等,都是比较成熟的方法,均有定型的仪器和设备,仪器操作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基本上能满足地震监测的需要。1991〜1996年,为更好地监视聊考带中北段的地震活动,有利于捕捉临震前兆,对鲁29井、龙古2井的水位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处理,找出了影响此两口井水位变化的原因,从而提高了以后利用两井资料、提取有震异常信息的可信度。
地壳形变测量1980年,省地震局地震地质队沿临清至在平公路一线,选埋16座测量标石,构成68.3公里的临在测线;沿阳谷—莘县——朝城——阳谷公路,埋设15座标石,构成61.0公里的阳谷环线;国家地震局第二测量队复测邯(郸)——兖(州)、孟居—阳谷、滑县——东阿水准线。1984年,省地震地质队沿德州——在平公路选埋标石28座,布设118.2公里的德在线。1978〜1996年的测量资料,显示出该区地壳垂直形变特征,在平、高唐及东北隅的禹城、临邑一带呈北东向隆起,近期有所加剧,上升速率达+8毫米;康庄、博平以南至冠县、莘县为一沉降带,年速率为一5毫米。博平附近是区内最高形变梯度带,梯度值达1X10-6/年。
地磁测量1978年4月,地震台安装CR2—69型刀口式磁秤。1980年9月,地震台安装CHD-6型核子旋进磁力仪,观测地磁场总强度、垂直分量、磁偏角的绝对值或相对值。1975年10月,省地震地质队在该区开展流动绝对磁测量,使用国产CHD—5型核子旋进磁力仪,在高唐城关、西炉头、旧城、栾官屯,聊城城关、堂邑、北杨集、沙镇,莘县城关、单庙、朝城,在平胡屯和临清、阳谷、东阿城关选点,连同省内外共布8条剖面,至次年底,完成5期成果。1983年9月,沿聊(聊城)考(兰考)断裂带布设鲁西剖面,每年测量两次。经多次测量,在正常背景场研究的同时,从地磁周期变化中发现异常信息,对预报地震有一定效益。
重力测量1975年6月,省地震地质队在聊城城关、梁水镇,东阿城关、高村和临清、高唐、阳谷县城及莘县张寨8个测点,与省内外测点布设7条剖面,用国产高精度石英弹簧重力仪,采用单次双程和双次双程工作法,以2台或4台仪器同时观测。至1978年底,共完成两期成果。1980年,改为临清——威海剖面测量,以观测鲁西北地区重力场趋势的时空变化。至1996年,每年均进行正常观测,在地震预报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简易手段观测各地震测报点自己设计、制造、安装的简易观测仪器有:(1)土地电仪1970年,临清八岔路4.0级地震后,莘县、冠县、临清及聊城师范自制土地电仪,即以铅板为负极,碳棒为正极,埋于相距几米至几十米的地下,两极用导线与微安表连结而成,可测两点间大地的自然电流或电流变化,监测地球介质电性参数和地电场随时间的变化特征,是探索地震预报的一种简易方法。1975年始,全区各测报点自制或安装的土地电仪(大地电位计)66道。聊城二中、聊城三中、堂邑中学,阳谷师范、气象站、地震办公室,莘县二中、师范,临清一中、地震办公室、康庄中学,在平地震办公室、二中及高唐一中均安装大地电位计,其观测资料连续完整。(2)简易地应力仪1977年,该区部分群测点自制地应力仪,以后陆续安装使用邢台地震仪器厂生产的75-1型简易应力仪37台,该仪器观测资料多数有月、年变,是降水、地温等诸因素作用的结果,聊城二中、堂邑中学,在平县地震办公室、二中、肖庄医院,莘县地震办公室、二中及阳谷师范的地应力仪的观测数据,分别在1981年宁晋6.0级、1983年荷泽5.9级、1985年任县5.3级地震前有较明显的异常显示,为地震预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3)陶瓷偏角磁变仪1975年初,聊城二中、堂邑中学和临清一中等群测点自制土地磁仪,运用观测地磁场的变化预报地震。1979年始,全区测报点先后更换或安装了陶瓷偏角磁变仪10台、套。1985年底,工作正常的有临清一中、石槽中学,阳谷师范,在平二中,莘县二中及聊城堂邑中学。该仪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观测的物理量明确,记录地磁场中偏磁角(D)的相对变化量,与专业台站的磁变仪D分量相当。(4)重锤式光放大地倾斜仪地倾斜观测是研究地壳垂直形变定点观测的一个内容。1979年,聊城二中、聊城三中、于集中学,堂邑中学,莘县二中、莘县师范和阳谷、高唐、临清一中测报点安装了肥城产重锤式光放大地倾斜仅10台、套。至1996年,每年均进行正常观测,为地震预报提供资料。
群测群防该项活动起于1966年,工作始于1974年,效仿辽宁海城地区业余测报的经验,临清、冠县、莘县、聊城等县诸公社建起地震测报点,每个生产大队设立地震宏观员,由地区地震办公室及各县科委负责组织领导。1976年底,全区观测井孔、动植物宏观哨发展到288个,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建起群测点92处,安装土地电仪、地磁仪、地应力仪、地倾斜仪、电导仪等简易观测仪器142套,业余测报员915人。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地震知识宣传,印发地震知识挂图和各种地震知识宣传材料30万份,举办地震知识讲座200余次、报告会32场,利用有线广播、黑板报、科技刊物介绍地震预测知识。与电影发行公司协作,在城乡组织放映有关唐山地震内容的地震科普电影400余场次、幻灯片200余场,受教育群众达400万人。1978年始,根据合理布局及仪器对观测条件要求,对全区群测点进行整顿、充实、提高,在高唐、阳谷、荏平高烈度增设新点,撤销部分布点较集中、观测条件欠佳、仪器不能正常工作的群测点和宏观哨,改善骨干群测点的仪器装备和观测条件,加强群测队伍的业务培训,统一安装了《重锤式光放大地倾斜仪》、《475—1型简易地应力仪》、《陶瓷偏角磁变仪》、《大地电位计》,制定《群测点观测技术规范》,建立月检查、季评比、年总结制度。1980年初,全区拥有群测点22处,测报员90人。1984年,地区组织各县技术人员,对全区22道土地电、28台地应力仪、5台地倾斜的观测仪器及资料进行全面清理,检查核对10多年的观测数据,测试仪器的技术参数,评定仪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检验分析预报效果,撤销大部分预报效益差的简易观测仪器,保留临清一中、康庄中学,聊城堂邑中学,高唐一中,荏平县博平中学,阳谷师范和莘县朝城中学群测点的4种观测仪器,进行实验观测。同时,完成全区群测点观测手段由“三土”(土地电、土地磁、土应力)向“三水”(水位、水温、水质)的转化。《聊城科技报》开辟《地震科普》专栏。至1990年底,办专栏45期,刊登地震知识138篇,宣传画片41幅,发放《中国地震报》《地方地震报》《山东地震科技报》20万份,在全区城镇乡村建起宣传栏和橱窗,组织地震科技电影、电视和录像的播放。在中小学开辟第二课堂,通过辅导讲课、夏令营活动,增强青少年对地震知识的了解。1986年,在阳谷师范举办地震知识竞赛,临清市地震办利用暑假举办地震知识问题测验。1991〜1996年,始终把地震的社会宣传作为经常性的战略任务,坚持以宣传预测、预报、预防知识为主,并结合区内实际,自行编印科普材料进行宣传。同时充分利用《鲁西科技报》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使该报遍布全区8县市所有乡镇。气象测报1918年,临清始设测候所。至1932年,聊城、堂邑、在平、莘县、馆陶、高唐、东阿、寿张、朝城等县均设有测候所,观测项目有气温、云量、降水等。但由于战乱频仍,政权更迭,这些气象观测点没有得到保留,所观测的资料仅有部分得以保存。1951年起,各县农场均设立气象观测点。1957年,专署气象局在聊城县、冠县、莘县、朝城设立气候站或气象站后,又相继在高唐、在平、东阿、阳谷、临清设立气候站,并开始气象观测。气象观测的项目有风向、风速、气压、气温、湿度、地温、降水、蒸发、日照、积雪、天气现象、能见度等。
天气预报1958年起,地、县均开始发布天气预报。当时,气象预报的基本方法是以群众观天为主,应用单站资料进行预报。60年代,预报天气以天气图为主。1980年,各站均配备了气象传真图收片机,接受北京、日本、欧洲气象中心播发的天气预报传真图,地区气象局安装711测雨雷达1部。1987年增添苹果一II型电子计算机2台、PC—1500计算机多台,应用到气象测报和天气预报,基本上形成以天气图、传真预报成果和计算机应用相结合的科学预报方法,地区及各县逐步开展了电视预报业务。1991〜1996年,气象现代化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在原有的高频电话、传真机的基础上”于1994年6月建成GMS气象卫星云图实时接收处理系统,1995年,建立气象局域网,并相继开通地区到各县的微机终端,开通了121自动答询电话。
农业气象服务始于1958年,主要从事农业气象观测、预报服务。1970年,成立农业气象组,各县气象站均有专门人员从事气象服务工作。60〜70年代,各县在农村设有若干气象哨,聘有兼职人员,为农村提供气象服务。农气组负责物候观测、农作物观测、土壤湿度观测等项目,定时向省气象局报送农业气象报表。农业气象人员定期向当地提供农作物播种期、生长期、收获期的各种长、中、短期预报。1991〜1996年,气象部门坚持以农业为主和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重点,加强对春秋播、三夏、汛期、霜冻等关键性、转折性天气及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服务工作,遇有重要天气时提前作出预报,通知各级党政及有关部门,为领导科学安排生产、组织指挥防灾救灾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利用卫星遥感资料,积极为各级领导和农业生产部门提供小麦苗情、产量预报和土壤墉情资料,尤其突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服务。对汛期出现的大范围降水天气过程,各级气象台站都能提前24小时或更长时间作出预报。
专业气象服务1986年,成立专业气象服务组织,建立农村气象服务预报系统。1991年12月成立棉花气象台后,专门为棉花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气象服务。至1996年,全区几千个无线天气预报接收机可以随时收听气象信息,服务遍及全区各乡镇、村庄。根据各有关部门的各种需要,通过电话、情报和警报系统进行短时、短期、中期、长期气象预报。其服务范围已从农业扩展到电业、交通、建筑保险、环保等各个部门,满足了不同行业用户对气象服务的要求。
科技成果
1963年,区内开始进行农业科学实验活动。1965年,全区科学实验小组发展到8353个。1977年,全区召开科学技术大会。1978年,科技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多种课题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一批可喜成果。1978~1985年,全区共取得科技成果469项,其中工业285项,农业128项。有219项(8项重复奖)获科技成果奖,其中获国家技术进步奖2项,获国家部、局级成果奖10项,获省科技成果奖30项,获省、厅局级科技成果奖40项,获地区科技成果奖137项。1986〜1990年,全区共取得科技成果606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2项,属国内首创或国内先进水平的45项,属省内首创或省内先进水平的375项。荣获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2项;国家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省科技进步奖34项;获地区级科技进步奖375项。这些成果按行业划分,工业成果208项,农业(水利、林业、气象、水产、畜牧)成果214项,医药卫生98项,粮、商、供、软科学等其他成果86项。这些科技成果的推广利用,促进了全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不完全统计,这些成果已新增产值2.84亿元,新创利税9903.5万元,增产粮食1.8亿公斤、棉花49.95万担,创汇220万美元,节煤54.8万吨,节油3926万吨,节电78.14亿度。90年代,全区又取得一批重要科技成果。1991〜1994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316项,其中填补国际空白的2项、国际领先水平3项,国际先进水平7项,填补国内空白19项,国内领先水平25项,国内先进水平124项,其他137项。有一大批科技成果获各种奖励,15项获墨西哥实用新技术展交会奖,其中金奖6项,银奖9项;有1项获国家星火二等奖;16项获国家展交会奖励,其中第八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银奖2项、铜奖2项;全国新技术和火炬计划产品展交会金奖2项,优秀新产品奖1项;全国“七五”星火成果博览会金奖3项,银奖6项。1995年,取得科技成果43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3项,填补国内空白的6项,国内领先4项,国内先进19项,其他11项。1996年,取得科技成果64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