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单位
境内最早的科研单位为1918年创办的山东省棉业试验场,场址于临清东关。1930年改为山东省立第一棉业试验场,1935年易名为山东省立棉作改良场临清分场。建国前夕,冀南行署于临清设农事试验场。
建国初期,临清农事试验场先后改称河北省临清农事试验场、河北省棉作试验场,1953年划归为山东省棉作试验场,1954年改称临清农业试验站,1959年改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同年,建立专署农业科学研究所,隶属专署农业局。当时正在筹建的有专署水科所、专署中医研究所、专署农机具研究所。县市有15处农科所、2处医科所、1处工科所。196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专区科研机构有专署农科所、医科所、农机所,仅专署农科所开展工作。7个县市农科所,仅临清、寿张、聊城3个所开展工作。1963年4月,重建专署农机研究所,归属省农机研究所领导,1966年下半年下放给该区,隶属于专署经委,业务上受省、地双重领导。
“文化大革命”中,地、县科研机构仅有地区农科所、农机所保留下来,其他科研机构均被解散或撤销。1975年,恢复县、社、大队、生产队4级农科网,临清、阳谷、冠县先后重建农科所。1976年始,各县先后建立起农机研究所。1978年2月,建立地区科技情报研究所;7月,建立地区医科所、机械设计研究所、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电子工业科学研究所、纺织工业科学研究所、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桑蚕科学研究所、林果科学研究所。由于缺少经费和技术人员,大部分未能开展工作,仅医科所和化工研究所保留下来。1981年8月,调整各县农业科研机构,保留聊城、临清、阳谷县农科所,撤销冠县农科所。1984年机构改革时,撤销聊城市、阳谷县两个农科所。1985年,区内除省棉花研究所(1986年迁济南市,改称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外,尚有地区所属7个、县市所属10个科研所。1996年,地区所属独立科研单位有地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农业机械研究所、医学科学研究所和地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地区化工研究所5处。县市所属科研机构有临清市农机所、临清市农科所、临清市工科所和在平县农机所4处。
聊城地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1959年2月建立,为独立事业单位,隶属于地委农村工作部和专区农业局。所址在聊城市东南郊,当年省拨款17万元,购买土地200余亩,其中试验地120亩,建房90间,购置部分科研仪器,建起简易化验室。时有干部职工40人,其中技术干部20人,行政干部10人,工人10人。所下设作物、土肥、植保3个研究室。1990年,研究所总人数为130人,其中科技干部74人,行政干部8人,工人48名。科技人员获高级职称者18名、中级职称者23名、初级职称者31名。下设小麦、杂粮、棉花、蔬菜、植保、土肥6个研究室及情报资料室、仪器室、化验室。设备有冰箱10台、温箱15个、烘箱8个、显微镜22架、超净工作台1个、高压消毒锅9个、恒温恒湿设备1套等大型仪器设备,价值15万元。有试验地(农场)120亩。
1996年,该所总人数为116人,其中科研人员71人;获取高级职称者19人、中级职称者35人、初级职称者17人;下设科研部、科技开发部、行政后勤部和财务科。科研部内设科研科,小麦、杂粮、棉花研究室和试验农场;科技开发部内设植保、土肥、蔬菜、果树、畜牧研究室和技术开发中心;行政后勤部内设办公室、政工科和总务科。设备有种子精选机1台、冰箱10台、温箱8个、显微镜22架、超净工作台1个、高压消毒锅9个、恒温恒湿设备1套,有试验地(农场)120亩。
1959-1962年,研究所重点对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地瓜、大豆、棉花7种作物的引种鉴定、丰产栽培及原始材料的收集、保存;盐碱地的改良利用;主要病虫害的防治等项试验研究工作。1963〜1966年,重点进行棉花、小麦、谷子、玉米、高粱5大作物的育种和栽培研究。“文化大革命”开始,研究工作中断,1970年后,相继开展绿肥的研究利用和以生防为中心的综合防治研究。1975~1981年,调整科研内容,小杂粮作物研究先后进行,高粱、大豆、地瓜、谷子等作物研究停止。1982年始,以小麦、玉米、棉花3大作物的育种及栽培研究为重点,植保、土肥研究紧紧围绕3大作物开展工作,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进行开发应用研究。自1978年始,该所进行的试验项目多次获奖。1984年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的棉花害虫综合防治开发技术研究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造二等奖。1986-1990年,有14项成果、36人次获地区以上奖;10篇论文、12人次获地区第一届优秀学术论文成果奖,并在《山东农业科学》、《农业科技通讯》、《中国棉花》、《昆虫知识》、《植物保护》、《山东棉花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篇。1991〜1996年,承担研究课题33项,(省级8项,地级10项,自选15项),在省级以上发表论文79篇,地区级论文57篇,发表科普文章112篇;省、地级鉴定成果17项,获奖成果34项。
聊城地区农业机械研究所1963年4月15日建立,为独立事业单位,直属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所址在聊城市花园北路,占地面积12亩。建所初期有工程师2人,技术员4人,到年底发展到15人,下设1个研究室。到1990年,全所共有职工55人,其中干部38人,工人17名;有技术职称者34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12人,馆员1人,会计师2人,经济师1人。机构设置有4个研究室、2个经营门市部和1个试制生产车间。1996年,全所共有职工55人,其中科研人员34人;获高级职称者8人、中级职称者14人、初级职称者12人。机构设置有4个研究室、1个情报资料室和1个试制生产车间。1963~1966年,该所以研究畜力配套机械为主。1977〜1980年,以研制与拖拉机配套的农业机械为主。1980年始,重点研制农副产品加工和深加工机械。1986年始,承担省计划科研项目6LMB—40罗布麻剥皮机的研制;地区科研项目配备泰山一12拖拉机的全自动营养钵移植机的研制。自立课题研制42G—75型自走式割播多用机和6GS—2型大蒜切脐机已申报专利。1987年11月完成了 GBH-600型花生剥壳机的研制任务,经过技术鉴定,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6〜1990年,该所共完成技术服务项目16项;取得科研成果4项,其中6MB—35棉柴剥皮机填补了国内空白,9FM—45棉柴粉碎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91~1996年,该所完成技术服务项目6项,获得科技成果4项,其中填补地区空白3项、达地区先进水平3项、获地区科技成果奖3项。
聊城地区医学科学研究所1978年9月建立,为独立事业单位,隶属地区卫生局,占地面积15亩。时有职工20人,其中科技人员16人,行政人员4人。下设2个试验室和资料室、医药编辑组、后勤组。1990年,有职工16人,其中主管医师3人,主治医师1人,主管检验师1人,主管护师1人,会计师1人。仪器设备有离心机2台,切片机1台,分光光度计1台,电冰箱2台,恒温箱1台,干燥箱1台,稳压器1台,酸度计1台,显微镜2架,心电图机1台。1996年,该所有职工11人,其中高级职称者1人,中级职称者7人,初级职称者3人。
该所的主要任务是中西医结合,进行中草药有效成份的临床应用研究以及引进推广新技术,进行开发性试验研究。建所后,在省中医药研究所的指导下,从中药巴豆中提取生物硷应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研究,取得明显效果。1990年5月,该所引进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银屑病研究室主任刘刚教授研制的“中药洋金花治疗银屑病”新方法,并在该所门诊设临床治疗点。1996年,该所设有办公室、资料情报室,主要任务是进行医学情报交流。
聊城地区科技农业园全国第一处科技农业园,1989年8月由地区与中国科学院、省农科院合作创建。该园以科技为先导,以企业化管理为手段,各种经济成分并存,是一个集生产、经营、研究、试验、示范推广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综合试验区。主要进行良种繁育(农作物、畜禽养殖)、土壤改良、水利建设、果园与渔塘开发、生物农药研制、科技人才培训等6大类18个项目的研究。其设置分核心区、试验示范区、辐射区3个层次。核心区是园部所在地,占地0.1万多亩,有房屋0.8万平方米,设有农业气象观测站、微机室、电教室、图书资料室和化学分析试验室;试验示范区设在阎寺镇,占地8万多亩,属服务性和指导性管理部分;幅射区为全区8个县市,占地850万多亩。到1990年,农业园已吸引3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院所的专家1200多人次来园工作。核心区和示范区繁育小麦良种35万多公斤。引进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生化营养素,在6个县市进行试验示范,小麦亩增52〜71.5公斤;棉花增产10%以上。同时,开展黄腐酸抗旱剂、新型化学农药、种子色衣、多元微肥等实验,引进科技贷款1310万元,在示范区建立年产120万只种鸡、肉鸡的鸡场,已生产两批商品鸡,出口到日本。1991〜1996年,该园遵循边规划、边建设、边开发的原则,在大力抓好基本建设的同时,狠抓高新技术项目的引进和开发,4个试验示范圃、5大片良种基地已全部投入生产,园区内200亩优质高产小麦每年产出优良品种10万公斤,大面积亩产突破500公斤;聊城、临清0.5万亩小麦良种和0.3万亩玉米良种繁育基地每年可产优良品种300万公斤;建高标准冬暖式大棚0.1万平方米;建无病毒二级苹果母本园圃5亩,繁育采穗圃50亩;地瓜脱毒苗栽培500亩;生产3个系列专用肥、有机肥、三元复合肥1.5万吨,推广施用面积30万亩,产值0.6亿元;酵素菌饲料添加剂和菌种厂已试产5吨,试用推广面不断扩大,并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科技团体
1956年,区内部分县市陆续建立起各种自然科学专门学会、学组等科技团体。至1959年,全区学会、学组等科技群众团体组织已发展到400多个,会员达7750人。
1960年3月,地区数学学会成立,发展第一批会员40人。1962年,学会在聊城师范专科学校、聊城第一中学等学校组织举办4次“线性规划应用”专题报告会,并组织会员到地区汽车运输公司及附近生产队帮助他们把线性规划技术运用到车辆调度、麦场设计中。1963年,会员陈恩荣代表地区数学会参加了省数学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
1964年11月,地区医学会召开成立大会,学会成立后,发展第一批会员22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区科协工作停止,多数学会活动被迫中断,学会机构均被解散。
1978年后,随着科协组织的恢复,各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也相继恢复和建立,并不断发展壮大,学术活动日益活跃。至1990年底,已有地级学会、协会、研究会31个,拥有会员10311人,团体会员379人。1996年,全区有地级学会、协会、研究会39个,拥有会员10963人,团体会员507人;有县级学会、协会、研究会76个,拥有会员10733人。
科技网络
四级农科网1956年农业合作化后,全区逐步建立起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组织。1959年,全区各县建立起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下设土肥、栽培、植保研究组。同年,各县又先后建立农科所,公社建起农科所或农技站,大队建立试验场或农科站,生产小队设“三结合”(基层干部、老农、知识青年)的科研小组,结合生产开展种“三田”(种子田、试验田、丰产田)活动。当时公社、大队、小队的科学技术组织,公社有试验场,大队设试验站,小队建科研组。1965年,全区科学试验小组发展到8353个,参加农业科研活动的有13万人,全区4级农科网基本形成。“文化大革命”前期,4级农科组织名存实亡。1975年,各县重新建立农科所,统一组织体制,并对县、公社、大队、小队4级农科组织统一名称,即县称农科所,公社设农科站,大队设农科队,小队设农科组。当年,全区有5个县建立农科所,配备专职干部18人;有公社农科站48个,大队农科队3465个,小队农科组12930个。1977年,全区有县级农科所4个,专职干部12人,工人34名;有公社农科站89个,大队农科队3616个,生产队农科组11252个,大、小队参加农科活动的人员共计39976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4级农科网解体,乡、镇以下逐步发展演变为技术网长、技术队长、技术员和示范户、专业户、科技户。1983年底,全区共有管区技术网长563人,大队技术队长或技术员3777人,小队技术队长或技术员14533人,科技户41686户,专业户、重点户17万户。1986年,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村科技管理、推广、服务日趋完善,地、县市都建立科技领导小组。聊城市、阳谷县、莘县和东阿县选聘了科技副县市长。到1990年底全区已建立乡镇科委106个,选聘科技副乡镇长74人,配备科技助理员302人,选配科技网长760人,选配科技副村委主任4765人;地、县市、乡镇均健全科技推广体系。1990年,全区有农村各类技术推广站780个,拥有各类技术人员5889人;科技示范网络逐步完善。当年,全区已建科技示范乡镇35个,科技示范村612个,科技带头户、示范户8216户,农民技术员6707人,初步形成专业人员与群众相结合,以县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为核心,以乡镇农技站、示范乡镇为纽带,科技示范村、户、农民技术员为骨干的农业科技示范网络;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已形成5种成功的模式;大型农业开发中的科、物、政相结合的综合承包集团已经形成,当年,全区共计有119个集团2251名科技人员参加承包,承包面积284.6万亩,年增经济效益1.1亿元;以科技为先导,以供销社为依托的技、物结合的服务体系已经形成,是年,全区参与服务的科技人员331人,培训技术人员6.6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32.5万份,有80个基层供销社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测土9.4万亩,辐射面积200万亩,开办植物医院18处,开方6350个,设咨询服务部146处,咨询服务达49.7万人次;机、技结合的服务体系已经形成,主要是小麦机收和精量半精量播种,秸杆还田,棉花地膜覆盖,机械化治虫等。是年,全区农机总动力达273万千瓦,机耕面积657.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7.7%;以乡镇为单位的组织式科技服务体系已经形成。是年,全区逐渐将乡镇农机、农技、供销、林果、水利等部门组织起来,由乡镇科委统一管理,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在商品率高的产业中,以民间协会、研究会为主的科技服务体系已经形成。
1991〜1996年,各级科协组织注意把科普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使农村的科普网络不断得到完善。1996年,全区有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902个,拥有会员30118人,基本上形成了上下相通、左右相联的农村科普网络。同时,农研会、科技培训、科普服务部、科普宣传“四个轮子”一起转的科普活动格局已在全区形成。至1996年,全区选配科技副县市长8人,选聘科技副乡镇长166人,拥有农村各类技术推广服务组织4972个、农业科技人员1584人,科技示范乡镇71个、示范村1733个,科技带头户、示范户42743户。
厂办科研组织1978年,全区厂办科研逐步发展起来。当年,成立厂办科研所(室)76个,建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双革”小组333个,1979年,取得“双革”成果481项。1980年2月,召开全区厂办科研经验交流会,使全区厂办科研事业得到深入发展。至1981年8月,全区有厂办科研所8个,科研室6个,科研组63个,占县属以上企业的17.5%;有科研人员775人,其中科技人员143人,占参加科研人员总数的30%,工程师以上技术骨干17人。当年,全区建立企业新产品设计班子144个,设计人员464人。1979〜1981年,全区共取得科研成果805项,并且大部分成果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1990年,全区已有38家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开发研究机构,共有工作人员320人,其中科技人员300人;完成科技项目137项,有51项科研成果获奖。1996年,全区建有厂科协38个,拥有会员3520人。
全区厂办科研组织在科研选题上,首先注重经济为适应国内市场需要进行新产品的设计和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改革旧工艺、旧设备。1978年,临清造纸厂引进4项新工艺,实现3项革新项目,生产能力由原来的不足千吨纸,至1981年达到3500吨;纸的品种由原来生产单一的包装纸发展到生产十几个品种,变原亏损企业为3年上缴利税200万元。聊城手表厂研究所1988年被列为省科委厂办科硏改革试点单位后,至1990年开发新产品12项,累计新增产值920万元,利税341.2万元。1991〜1996年,各级科技组织注意充分发挥厂科协的作用,促进企业进步。其间,积极组织厂科协把开展“讲、比”活动与实施“金桥工程”紧密结合,围绕振兴企业,大搞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和技术推广。1996年,厂科协发展到38个,当年,共完成技术攻关项目182项,提科技建议586条,完成402条,创经济效益5200万元。阳谷华宇实业公司科协,在公司管委会的领导和支持下,组建技术攻关小组10多个,开展跨科室、跨车间联合技术攻关。其“模具攻关小组”研制成功的“阀体闭式热锻模”,仅钢材一项就将原开式模每只毛坯节省180克,每只毛坯节约材料费0.65元,同时可提高模具寿命1倍,减少设备故障率30%以上,年创效益达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