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内的科技事业是从建国后逐步发展起来的。1959年8月建立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后,各县先后建立起相应机构,同时,建立不同性质的专业科研机构。
1959年始,全区城镇以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为中心,农村以农具改革为重点的群众性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不断开展。1960年,全区县以上的工业机械化程度达到60%,装运机械化程度达到55%;25个公社、1836个生产队实现运输工具胶轮化,103个公社实现运输车子化,4154个生产队实现提水工具半机械化。1963年,科学实验小组发展到8353个,参加科学实验人员达77921人,种种子田、试验田、丰产田或样板田822759亩。
“文化大革命”开始,科技工作被迫中断。1970年,恢复地区科学技术办公室。1975年,开始普及建立四级农科网,开展群众性的科学种田活动。1977年,全区有县属农科所4个,公社农科站89个,大队农科队3616个, 生产队农科组11252个,全区四级农科网基本形成。
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恢复健全科技管理机构和科研机构。1977年,召开全区科学技术大会,286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获奖。1978年,地区科技情报研究所建立,地区医科所、机械设计研究所、工业研究所、电子工业科学研究所、纺织工业研究所、畜牧兽医研究所、桑蚕科学研究所、林果科学研究所经批准建立,全区厂办科研活动逐步开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区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重点转向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1981年起,进行农作物大面积增产技术开发试验。其中,在平县3万亩夏玉米低产增产技术开发试验,1983年平均亩产达到398.75公斤;在平县40万亩棉花低产田增产技术开发试验和临清市万亩棉花高产攻关,1984年平均亩产皮棉分别达到78.3公斤和108.25公斤。1984年,对全区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进行考查,建立8个棉副产品综合利用加工基地。至1985年底,全区共取得科技成果469项,其中工业285项,农业128项,其他56项;地、县市科研机构发展到17个,厂办科研(组、室、所)21个;农村科技示范户达到41686户,全区共有科技人员42103名。
1986-1990年,全区认真贯彻落实“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科技机构,壮大科技队伍,取得可喜成果。1991〜1996年,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和广大科技人员团结协作,开拓进取,使全区科技工作有了新的发展,科研机构初步形成多种形式并存的局面。1996年,全区县及县以上全民独立自然科学研究机构有11个,其中地级所属7个,县属4个。全民独立科研机构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当年,全区有全民科研机构9处;民办科研机构得到较快发展,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全区民办科研机构发展到125家;技术市场体系建设初具规模,各级各类技术贸易机构发展到238个;专利工作不断登上新台阶,专利申请量和实施量逐年上升,是年申请专利63项。
第一节科技组织
科研单位
境内最早的科研单位为1918年创办的山东省棉业试验场,场址于临清东关。1930年改为山东省立第一棉业试验场,1935年易名为山东省立棉作改良场临清分场。建国前夕,冀南行署于临清设农事试验场。
建国初期,临清农事试验场先后改称河北省临清农事试验场、河北省棉作试验场,1953年划归为山东省棉作试验场,1954年改称临清农业试验站,1959年改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同年,建立专署农业科学研究所,隶属专署农业局。当时正在筹建的有专署水科所、专署中医研究所、专署农机具研究所。县市有15处农科所、2处医科所、1处工科所。196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专区科研机构有专署农科所、医科所、农机所,仅专署农科所开展工作。7个县市农科所,仅临清、寿张、聊城3个所开展工作。1963年4月,重建专署农机研究所,归属省农机研究所领导,1966年下半年下放给该区,隶属于专署经委,业务上受省、地双重领导。
“文化大革命”中,地、县科研机构仅有地区农科所、农机所保留下来,其他科研机构均被解散或撤销。1975年,恢复县、社、大队、生产队4级农科网,临清、阳谷、冠县先后重建农科所。1976年始,各县先后建立起农机研究所。1978年2月,建立地区科技情报研究所;7月,建立地区医科所、机械设计研究所、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电子工业科学研究所、纺织工业科学研究所、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桑蚕科学研究所、林果科学研究所。由于缺少经费和技术人员,大部分未能开展工作,仅医科所和化工研究所保留下来。1981年8月,调整各县农业科研机构,保留聊城、临清、阳谷县农科所,撤销冠县农科所。1984年机构改革时,撤销聊城市、阳谷县两个农科所。1985年,区内除省棉花研究所(1986年迁济南市,改称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外,尚有地区所属7个、县市所属10个科研所。1996年,地区所属独立科研单位有地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农业机械研究所、医学科学研究所和地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地区化工研究所5处。县市所属科研机构有临清市农机所、临清市农科所、临清市工科所和在平县农机所4处。
聊城地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1959年2月建立,为独立事业单位,隶属于地委农村工作部和专区农业局。所址在聊城市东南郊,当年省拨款17万元,购买土地200余亩,其中试验地120亩,建房90间,购置部分科研仪器,建起简易化验室。时有干部职工40人,其中技术干部20人,行政干部10人,工人10人。所下设作物、土肥、植保3个研究室。1990年,研究所总人数为130人,其中科技干部74人,行政干部8人,工人48名。科技人员获高级职称者18名、中级职称者23名、初级职称者31名。下设小麦、杂粮、棉花、蔬菜、植保、土肥6个研究室及情报资料室、仪器室、化验室。设备有冰箱10台、温箱15个、烘箱8个、显微镜22架、超净工作台1个、高压消毒锅9个、恒温恒湿设备1套等大型仪器设备,价值15万元。有试验地(农场)120亩。
1996年,该所总人数为116人,其中科研人员71人;获取高级职称者19人、中级职称者35人、初级职称者17人;下设科研部、科技开发部、行政后勤部和财务科。科研部内设科研科,小麦、杂粮、棉花研究室和试验农场;科技开发部内设植保、土肥、蔬菜、果树、畜牧研究室和技术开发中心;行政后勤部内设办公室、政工科和总务科。设备有种子精选机1台、冰箱10台、温箱8个、显微镜22架、超净工作台1个、高压消毒锅9个、恒温恒湿设备1套,有试验地(农场)120亩。
1959-1962年,研究所重点对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地瓜、大豆、棉花7种作物的引种鉴定、丰产栽培及原始材料的收集、保存;盐碱地的改良利用;主要病虫害的防治等项试验研究工作。1963〜1966年,重点进行棉花、小麦、谷子、玉米、高粱5大作物的育种和栽培研究。“文化大革命”开始,研究工作中断,1970年后,相继开展绿肥的研究利用和以生防为中心的综合防治研究。1975~1981年,调整科研内容,小杂粮作物研究先后进行,高粱、大豆、地瓜、谷子等作物研究停止。1982年始,以小麦、玉米、棉花3大作物的育种及栽培研究为重点,植保、土肥研究紧紧围绕3大作物开展工作,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进行开发应用研究。自1978年始,该所进行的试验项目多次获奖。1984年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的棉花害虫综合防治开发技术研究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造二等奖。1986-1990年,有14项成果、36人次获地区以上奖;10篇论文、12人次获地区第一届优秀学术论文成果奖,并在《山东农业科学》、《农业科技通讯》、《中国棉花》、《昆虫知识》、《植物保护》、《山东棉花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篇。1991〜1996年,承担研究课题33项,(省级8项,地级10项,自选15项),在省级以上发表论文79篇,地区级论文57篇,发表科普文章112篇;省、地级鉴定成果17项,获奖成果34项。
聊城地区农业机械研究所1963年4月15日建立,为独立事业单位,直属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所址在聊城市花园北路,占地面积12亩。建所初期有工程师2人,技术员4人,到年底发展到15人,下设1个研究室。到1990年,全所共有职工55人,其中干部38人,工人17名;有技术职称者34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12人,馆员1人,会计师2人,经济师1人。机构设置有4个研究室、2个经营门市部和1个试制生产车间。1996年,全所共有职工55人,其中科研人员34人;获高级职称者8人、中级职称者14人、初级职称者12人。机构设置有4个研究室、1个情报资料室和1个试制生产车间。1963~1966年,该所以研究畜力配套机械为主。1977〜1980年,以研制与拖拉机配套的农业机械为主。1980年始,重点研制农副产品加工和深加工机械。1986年始,承担省计划科研项目6LMB—40罗布麻剥皮机的研制;地区科研项目配备泰山一12拖拉机的全自动营养钵移植机的研制。自立课题研制42G—75型自走式割播多用机和6GS—2型大蒜切脐机已申报专利。1987年11月完成了 GBH-600型花生剥壳机的研制任务,经过技术鉴定,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6〜1990年,该所共完成技术服务项目16项;取得科研成果4项,其中6MB—35棉柴剥皮机填补了国内空白,9FM—45棉柴粉碎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91~1996年,该所完成技术服务项目6项,获得科技成果4项,其中填补地区空白3项、达地区先进水平3项、获地区科技成果奖3项。
聊城地区医学科学研究所1978年9月建立,为独立事业单位,隶属地区卫生局,占地面积15亩。时有职工20人,其中科技人员16人,行政人员4人。下设2个试验室和资料室、医药编辑组、后勤组。1990年,有职工16人,其中主管医师3人,主治医师1人,主管检验师1人,主管护师1人,会计师1人。仪器设备有离心机2台,切片机1台,分光光度计1台,电冰箱2台,恒温箱1台,干燥箱1台,稳压器1台,酸度计1台,显微镜2架,心电图机1台。1996年,该所有职工11人,其中高级职称者1人,中级职称者7人,初级职称者3人。
该所的主要任务是中西医结合,进行中草药有效成份的临床应用研究以及引进推广新技术,进行开发性试验研究。建所后,在省中医药研究所的指导下,从中药巴豆中提取生物硷应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研究,取得明显效果。1990年5月,该所引进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银屑病研究室主任刘刚教授研制的“中药洋金花治疗银屑病”新方法,并在该所门诊设临床治疗点。1996年,该所设有办公室、资料情报室,主要任务是进行医学情报交流。
聊城地区科技农业园全国第一处科技农业园,1989年8月由地区与中国科学院、省农科院合作创建。该园以科技为先导,以企业化管理为手段,各种经济成分并存,是一个集生产、经营、研究、试验、示范推广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综合试验区。主要进行良种繁育(农作物、畜禽养殖)、土壤改良、水利建设、果园与渔塘开发、生物农药研制、科技人才培训等6大类18个项目的研究。其设置分核心区、试验示范区、辐射区3个层次。核心区是园部所在地,占地0.1万多亩,有房屋0.8万平方米,设有农业气象观测站、微机室、电教室、图书资料室和化学分析试验室;试验示范区设在阎寺镇,占地8万多亩,属服务性和指导性管理部分;幅射区为全区8个县市,占地850万多亩。到1990年,农业园已吸引3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院所的专家1200多人次来园工作。核心区和示范区繁育小麦良种35万多公斤。引进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生化营养素,在6个县市进行试验示范,小麦亩增52〜71.5公斤;棉花增产10%以上。同时,开展黄腐酸抗旱剂、新型化学农药、种子色衣、多元微肥等实验,引进科技贷款1310万元,在示范区建立年产120万只种鸡、肉鸡的鸡场,已生产两批商品鸡,出口到日本。1991〜1996年,该园遵循边规划、边建设、边开发的原则,在大力抓好基本建设的同时,狠抓高新技术项目的引进和开发,4个试验示范圃、5大片良种基地已全部投入生产,园区内200亩优质高产小麦每年产出优良品种10万公斤,大面积亩产突破500公斤;聊城、临清0.5万亩小麦良种和0.3万亩玉米良种繁育基地每年可产优良品种300万公斤;建高标准冬暖式大棚0.1万平方米;建无病毒二级苹果母本园圃5亩,繁育采穗圃50亩;地瓜脱毒苗栽培500亩;生产3个系列专用肥、有机肥、三元复合肥1.5万吨,推广施用面积30万亩,产值0.6亿元;酵素菌饲料添加剂和菌种厂已试产5吨,试用推广面不断扩大,并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科技团体
1956年,区内部分县市陆续建立起各种自然科学专门学会、学组等科技团体。至1959年,全区学会、学组等科技群众团体组织已发展到400多个,会员达7750人。
1960年3月,地区数学学会成立,发展第一批会员40人。1962年,学会在聊城师范专科学校、聊城第一中学等学校组织举办4次“线性规划应用”专题报告会,并组织会员到地区汽车运输公司及附近生产队帮助他们把线性规划技术运用到车辆调度、麦场设计中。1963年,会员陈恩荣代表地区数学会参加了省数学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
1964年11月,地区医学会召开成立大会,学会成立后,发展第一批会员22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区科协工作停止,多数学会活动被迫中断,学会机构均被解散。
1978年后,随着科协组织的恢复,各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也相继恢复和建立,并不断发展壮大,学术活动日益活跃。至1990年底,已有地级学会、协会、研究会31个,拥有会员10311人,团体会员379人。1996年,全区有地级学会、协会、研究会39个,拥有会员10963人,团体会员507人;有县级学会、协会、研究会76个,拥有会员10733人。
科技网络
四级农科网1956年农业合作化后,全区逐步建立起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组织。1959年,全区各县建立起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下设土肥、栽培、植保研究组。同年,各县又先后建立农科所,公社建起农科所或农技站,大队建立试验场或农科站,生产小队设“三结合”(基层干部、老农、知识青年)的科研小组,结合生产开展种“三田”(种子田、试验田、丰产田)活动。当时公社、大队、小队的科学技术组织,公社有试验场,大队设试验站,小队建科研组。1965年,全区科学试验小组发展到8353个,参加农业科研活动的有13万人,全区4级农科网基本形成。“文化大革命”前期,4级农科组织名存实亡。1975年,各县重新建立农科所,统一组织体制,并对县、公社、大队、小队4级农科组织统一名称,即县称农科所,公社设农科站,大队设农科队,小队设农科组。当年,全区有5个县建立农科所,配备专职干部18人;有公社农科站48个,大队农科队3465个,小队农科组12930个。1977年,全区有县级农科所4个,专职干部12人,工人34名;有公社农科站89个,大队农科队3616个,生产队农科组11252个,大、小队参加农科活动的人员共计39976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4级农科网解体,乡、镇以下逐步发展演变为技术网长、技术队长、技术员和示范户、专业户、科技户。1983年底,全区共有管区技术网长563人,大队技术队长或技术员3777人,小队技术队长或技术员14533人,科技户41686户,专业户、重点户17万户。1986年,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村科技管理、推广、服务日趋完善,地、县市都建立科技领导小组。聊城市、阳谷县、莘县和东阿县选聘了科技副县市长。到1990年底全区已建立乡镇科委106个,选聘科技副乡镇长74人,配备科技助理员302人,选配科技网长760人,选配科技副村委主任4765人;地、县市、乡镇均健全科技推广体系。1990年,全区有农村各类技术推广站780个,拥有各类技术人员5889人;科技示范网络逐步完善。当年,全区已建科技示范乡镇35个,科技示范村612个,科技带头户、示范户8216户,农民技术员6707人,初步形成专业人员与群众相结合,以县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为核心,以乡镇农技站、示范乡镇为纽带,科技示范村、户、农民技术员为骨干的农业科技示范网络;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已形成5种成功的模式;大型农业开发中的科、物、政相结合的综合承包集团已经形成,当年,全区共计有119个集团2251名科技人员参加承包,承包面积284.6万亩,年增经济效益1.1亿元;以科技为先导,以供销社为依托的技、物结合的服务体系已经形成,是年,全区参与服务的科技人员331人,培训技术人员6.6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32.5万份,有80个基层供销社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测土9.4万亩,辐射面积200万亩,开办植物医院18处,开方6350个,设咨询服务部146处,咨询服务达49.7万人次;机、技结合的服务体系已经形成,主要是小麦机收和精量半精量播种,秸杆还田,棉花地膜覆盖,机械化治虫等。是年,全区农机总动力达273万千瓦,机耕面积657.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7.7%;以乡镇为单位的组织式科技服务体系已经形成。是年,全区逐渐将乡镇农机、农技、供销、林果、水利等部门组织起来,由乡镇科委统一管理,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在商品率高的产业中,以民间协会、研究会为主的科技服务体系已经形成。
1991〜1996年,各级科协组织注意把科普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使农村的科普网络不断得到完善。1996年,全区有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902个,拥有会员30118人,基本上形成了上下相通、左右相联的农村科普网络。同时,农研会、科技培训、科普服务部、科普宣传“四个轮子”一起转的科普活动格局已在全区形成。至1996年,全区选配科技副县市长8人,选聘科技副乡镇长166人,拥有农村各类技术推广服务组织4972个、农业科技人员1584人,科技示范乡镇71个、示范村1733个,科技带头户、示范户42743户。
厂办科研组织1978年,全区厂办科研逐步发展起来。当年,成立厂办科研所(室)76个,建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双革”小组333个,1979年,取得“双革”成果481项。1980年2月,召开全区厂办科研经验交流会,使全区厂办科研事业得到深入发展。至1981年8月,全区有厂办科研所8个,科研室6个,科研组63个,占县属以上企业的17.5%;有科研人员775人,其中科技人员143人,占参加科研人员总数的30%,工程师以上技术骨干17人。当年,全区建立企业新产品设计班子144个,设计人员464人。1979〜1981年,全区共取得科研成果805项,并且大部分成果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1990年,全区已有38家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开发研究机构,共有工作人员320人,其中科技人员300人;完成科技项目137项,有51项科研成果获奖。1996年,全区建有厂科协38个,拥有会员3520人。
全区厂办科研组织在科研选题上,首先注重经济为适应国内市场需要进行新产品的设计和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改革旧工艺、旧设备。1978年,临清造纸厂引进4项新工艺,实现3项革新项目,生产能力由原来的不足千吨纸,至1981年达到3500吨;纸的品种由原来生产单一的包装纸发展到生产十几个品种,变原亏损企业为3年上缴利税200万元。聊城手表厂研究所1988年被列为省科委厂办科硏改革试点单位后,至1990年开发新产品12项,累计新增产值920万元,利税341.2万元。1991〜1996年,各级科技组织注意充分发挥厂科协的作用,促进企业进步。其间,积极组织厂科协把开展“讲、比”活动与实施“金桥工程”紧密结合,围绕振兴企业,大搞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和技术推广。1996年,厂科协发展到38个,当年,共完成技术攻关项目182项,提科技建议586条,完成402条,创经济效益5200万元。阳谷华宇实业公司科协,在公司管委会的领导和支持下,组建技术攻关小组10多个,开展跨科室、跨车间联合技术攻关。其“模具攻关小组”研制成功的“阀体闭式热锻模”,仅钢材一项就将原开式模每只毛坯节省180克,每只毛坯节约材料费0.65元,同时可提高模具寿命1倍,减少设备故障率30%以上,年创效益达200万元。第二节科技队伍
建国前,境内工农业生产发展缓慢,文化落后,科技人员为数极少。建国后,理、工、农、医等各类学校毕业生陆续分配到区内,技术人员增多;同时通过创办业余技术学校、农业大学、进修学院、训练班、函授班、夜大、电大等多种形式,先后培养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至1960年11月底,全区拥有理、工、农、医等方面的科技干部1441人,其中,工程技术干部386人,农林技术干部120人,卫生技术干部374人,科学研究人员104人,教学人员458人。科技干部在各部门的分布情况是,教育部门495人,卫生部门251人,农业部门164人,交通运输部门156人,国家机关137人,科学研究机构104人,基建部门50人,工业部门33人,气象事业部门19人,林业部门14人,邮电事业部门8人,商业、粮食、外贸部门5人,文化、广播、体育事业5人。
1978年,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从事科技工作的科学技术人员有1285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965人,农(林)业技术人员1333人,卫生技术人员3404人,科学研究人员241人,教学人员5915人。工作在工业部门1403人,基本建设部门76人,农、林、水、气象部门1392人,交通运输及邮电部门188人,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与物资、供销部门279人,城市公用事业部门8人,科学研究部门139人,文教卫生部门9047人,金融部门4人,国家机关与人民团体322人。未从事科技工作的人员共1077人。集体所有制单位从事科技工作的人员共有1289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27人,农(林)业技术人员150人,卫生技术人员866人,教学人员146人。在所有科技人员中,有高级科技人员6人,中级科技人员122人,初级科拉人员6098人。
1985年,全区共有科技人员42103人,其中有职称的高级科技人员16人,中级科技人员1314人,初级科技人员11527人。工作在国家机关者共有5226人,其中高级科技人员1人,中级科技人员333人,初级科技人员1247人;事业单位有29807人,其中高级科技人员15人,中级科技人员730人,初级科技人员8483人;企业单位有7070人,其中中级科技人员251人,初级科技人员1797人。分布在工业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5045人,其中中级科技人员454人,初级科技人员2280人;农业部门2789人,其中中级科技人员273人,初级1138人;卫生部门7426人,其中高级科技人员13人,中级342人,初级5918人;教育部门18908人,其中高级科技人员2人,中级151人,初级1624人;会计3782人,其中有中级26人,初级271人;统计人员1776人,其中高级统计人员1人,中级26人,初级181人;其他2377人。
1986年11月,根据中央、国务院文件精神,区内首次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这项工作以地区人民医院首批试点为起点,分期分批在全区逐步展开,至1989年6月结束。先后在全民企事业、集体企事业、乡镇企业、以工代技、民办教师中进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首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全区共设工程、经济、农业、卫生、会计、教育、出版等22个系列,评聘全民企事业和集体企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3337人,其中高级职务1311人,中级职务15927人,助理级职务45077人,员级职务21022人。
1990年,全区拥有各类技术干部9.29万人,占总人口的1.8%。其中科研人员占0.2%,工程技术人员和农林技术人员占.13.5%,科技管理人员占11.6%,经济业务人员占34.8%,法律工作人员占1.5%,教学人员占36.6%,文化体育工作人员占1.0%。
1991年,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职称评定工作转入正常化.评聘的重点主要是符合条件的优秀中善年业务骨干。其间,进一步加强了宏观控制、综合管理和组织协调,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进行评聘工作。评聘中,一是坚持向基层和生产、教学第一线倾斜,大多数限额指标分配到基层单位;二是专业技术职务审报标准,条件进行量化,加强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1996年,全区拥有各类科技人员12.3万人。
第三节科技研究
科技情报
区内的科技情报工作始于1959年。当年地区科委设立科技情报组,1978年改建为地区科技情报研究所,负责全区的科技情报工作,主要搜集、整理、研究科技资料和传递科技信息;根据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广辟情报来源、开发文献和咨询服务工作;编印科技刊物,有针对性地及时提供情报资料和分析研究资料,积极地为工业、农业、科研、文教卫生、工程技术和科技管理人员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资料服务地区科技情报所建立后,管理人员对原存科技资料按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进行系统整理,随后建立阅览室,采取开架阅览和对外借阅。主要对象是工业、农业、林业、文教卫生、科研等技术人员及厂矿企业和农村两户一体。1983年,接待读者1500多人次,外借资料、图书1500余册。1976年,开始与省内外科技情报部门建立资料交换关系。1983年,与全国600多个单位建立情报交换关系,交换资料600多种,当年收集发放资料3万余册。1984年,资料交换单位达到644个,收集发放资料2万余份,至1985年达到5万余份。1986年始,每年订购各种科技报刊:图书资料200余种,除为本单位工作人员服务外,还负责科技期刊“聊城科技”的采编、校对、发放等工作,并对当年的期刊、资料进行登记、分类、编卡、上架、整理入库及有关资料的题录。至1990年,共整理期刊、图书资料0.1万余册,摘编题录卡0.5万余张。为探索棉花高产、优质的规律,满足广大科技人员和广大棉农渴求资料的需要,1983年建立《全省棉花生产文献检索中心》。该课题组索取有关棉花生产的期刊、资料以及科技资料目录、题录等文献资料300余种,与全国重点棉区的200多个单位及中国农科院图书文献室建立资料交换关系,摘录区内棉花生产、科研的资料,作题录卡片2100余张。1985年1月,在地区科委举办的第一届科技信息交易会上,地区情报所岀售技术资料502份,复印技术资料550份;接待技术咨询120人次,预定技术转让项目2项,要求帮助引进实物4项。1986-1990年,调整服务对象,既为各级领导决策服务,又为基层科研、生产服务,同时为广大农村脱贫致富提供各种实用技术和经营信息。至1990年共接待外单位读者0.3万多人次,外借资料600余册;完成5个课题的调研工作,其中2项获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1996年,不断增加图书报刊数量,加强文献资料管理;新成立了与国内国际信息网络并轨的信息检索中心,年均检索查新课题30余个;每年订阅报刊30余份;年均接待读者3万余人次。
农业情报调研1979〜1985年,重点围绕棉花、玉米、小麦3大作物和棉副产品培植食用菌进行调研,并先后写岀《棉花高产理论及高产栽培技术考查报告》、《小麦增产技术考查报告》、《植保责任制组织形式考查报告》和《麦棉两熟耕作制度改革考查报告》,提出关于聊城环城湖综合利用和棉副产品综合利用的调研课题。1985〜1990年,进行科技情报、环境保护、医药卫生、科技及水利等农业与科技发展的调研和预测。在对农业情报调研的同时,于1982年开始引进优良品种在全区17个情报网点试种或饲养,当年,引进棉花抗病品种冀棉七号在阳谷阎楼试种。1984年引进无架西红柿矮丰3号试种,1985年引进白素鸭2000只、尼古拉火鸡650只,嘉祥大蒜300斤、寿光韭菜种10斤、短枝型玫瑰红苹果树40株、早春黄瓜鲁春二六和5个早熟、高产食用菌新品种,并于冠县、高唐等乡村推广。1991〜1994年,围绕“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认真组织实施科研开发和新技术、新成果推广,重点抓了24万亩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开发、10万亩麦田一体化丰产技术开发,“小麦、玉米、棉花3大作物科技攻关高产竞赛”、“小康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995〜1996年,为促进农村经济由粮棉主导型向多种经营主导型的转变,重点在粮棉、瓜菜、水产、畜牧、林果等方面突出优良品种及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的开发引进与推广工作,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冠县建立优质棉良种繁育基地1万余亩及5个名优果品基地。在平县认真实施“西瓜、棉花间作,保护地栽培技术开发”项目,推广面积达4万余亩,年可增收3200万元。
工业情报调研1978年,地区情报所围绕科技攻关项目进行专题性服务。1980年,对地直县级以上厂矿企业科技人员任职使用情况进行考章,次年写出调查报告。1982年,对棉副产品综合利用和深加工进行调研,并写出《关于棉副产品综合利用考查报告》,于11月份由行署转发,次年9月新华社《经济参考》予以报道,12月份省委书记苏毅然做了批示。该报告1983年获地区科委科技成果二等奖、省科委三等奖。1986〜1990年,先后对一轻工业、二轻工业、机械工业、邮电、交通运输、纺织工业、化学工业、农副产品加工、电子工业、乡镇企业科技发展调研与预测,以及山东省煤炭综合利用的研究、工业企业科技管理对策研究。1991〜1996年,围绕机械、化工等支柱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以科技进入大中型企业为主要环节,从抓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企业入手,聚焦实施火炬、攻关、星火等科技计划,逐步形成了一批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具有突出优势的科技型企业。聊城第一纺织机械厂、东阿阿胶集团2家企业被省科委批准为高新技术企业,填补了该区高新技术企业的空白。临清、高唐、莘县、东阿等县市以发展建立科技联系企业为重点,积极帮助企业在科技项目的考察、筛选、论证、咨询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使企业科技进步水平有较大提高。
创办科技刊物先后创办《科学试验》、《科技参考》、《科技信息》等刊物。《科学实验》于1970年11月20日创刊,主要介绍全区工业、农业、林业、文教卫生等方面出现的新技术、新经验、新成果。该刊1984年停刊,共编辑出版53期,印发20万册。《科技参考》1979年9月创刊,供各级领导及科研单位阅读,主要介绍、摘抄、刊登外地新技术和成果。该刊1984年停刊,共编45期,印发8万册。《科技信息》1984年10月1日创刊。该刊立足当地,研究国内,放眼世界,面向乡村企业,主要介绍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和最新科技成果,交流科技经验。1986年4月,合并于聊城科技报。其间,共编30期、6万份。
计划项目
1978年前,科技管理体制不健全,项目成功率较低。1977年6月,重大科研项目石膏石制酸上马,但因技术力量、原材料缺乏,1980年7月下马。1978年,健全科技管理体制,地区科委计划科制订年度发展计划,工业科、农业科分别组织实施。但因科研、生产与社会脱节,科研成果不能直接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1981~1985年间,全区共承担科技计划项目146项,其中国家科委下达2项,省科委下达30项,地区科委安排114项。按计划完成55项,占37%,接转到“七五”计划期间继续进行的59项,占41%,撤销项目32项,占32%。
1986〜1990年间,共安排科技计划项目132项,其中省科技项目28项,地区科技计划项目104项。这些项目中,农业项目65项,工业项目44项,医药卫生项目16项,其他项目7项。在科技项目实施中,农业开发试验项目和轻工食品项目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全区65个农业项目涉及8个县市86个乡镇,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树蔬菜、淡水养殖等区域性综合开发5类,开发面积50万亩,带动面积250万亩。仅“10万亩吨粮田科技开发”和“24万亩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开发”项目,累计增产粮食17055.5万公斤,增值8906.2万元。夏玉米攻关试验经专家验收,1989年平均亩产750公斤以上,1990年平均亩产816.7公斤,其中,聊城市朱老庄乡徐树芹的高产攻关田1989年平均亩产816.7公斤,1990年平均亩产964.25公斤,居年度国内领先水平。“苹果、梨增产优质开发试验”项目,开发面积1.5万亩,当年累计增产苹果、梨2900万公斤,直接经济效益1740万元。“环城湖大水面养鱼高产技术开发试验”于1988年平均亩产商品鱼176.46公斤。1989年,平均亩产商品鱼250.24公斤。1990年,经省科委组织专家验收,平均亩产鲜鱼308.15公斤,商品率达96%以上,专家认为,在同类养鱼水面中单位面积产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轻工及食品项目的开发取得可喜成绩,阿胶系列产品先后开发出阿胶花粉精、阿胶蜂王浆、阿胶麦乳精、阿胶蜜枣、阿胶饼干、阿胶豆粉、阿胶补浆等1。几个产品,累计效益700多万元。“大枣系列产品开发''项目,已开发大枣汁、大枣浆、大枣酒、枣脯等17个产品,累计经济效益360万元,利税82万元。“单历石英电子表”的研制,已通过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并已出口创汇3.25万美元,创产值910万元,利税78.5万元。“七五”期间科技计划项目的完成,累计增产粮食4.5亿公斤,棉花67500吨,增加新品种80余个, 新增产值2.5亿元,新增利税3000万元以上,节创汇500万美元。
“七五”期间,全区共安排星火示范项目53个,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22项,地县级25项,总投资4771.4万元,其中各级星火基金180万元,银行贷款1731.2万元,企业自筹2860.23万元。有29项已完成计划要求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其中15项通过省科委组织的验收。这些项目的完成,年新增产值16896万元,新增利税3648万元,创汇355万美元,节汇673万美元。同时,筹建在平县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8个星火产业集团,建立省级星火人才培训基地1个,地级星火人才培训基地4个。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808期,培训乡镇企业星火带头人100名,培训技术与管理人员87205人。
“七五”期间,软科学研究开始进入经济领域。5年中,结合全区具体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21个政策法规性文件,开展围绕全区重要行业发展预测及对策的研究。1989年完成“科技进步企业”的调查研究课题,1990年进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及农村服务体系”的调查研究课题,为地委、行署领导宏观指导全区科技工作起到参谋作用,为有关部门的各种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1991年始,全区科技工作者围绕科技兴农、科技兴工和社会发展,积极组织科技攻关。1991〜1994年,实施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99项、星火计划项目72项、火炬计划项目6项。1995年,实施攻关计划项目96项(省级36项,地级60项)、星火计划项目66项(国家级12项,省级54项)、火炬计划项目13项(国家级2项,省级11项)、新产品试制鉴定计划项目7项(国家级2项,省级5项)。1996年,实施攻关计划项目125项,星火计划项目65项,火炬计划项目5项。
专业测试
地震监测区内局部区域为国家和省地震部门监视的重点地区之一。1975年2月成立地区地震办公室,负责宣传地震知识和防震、抗震知识,组织管理群策群防工作,开展群众性地震科研活动,汇总观测资料,落实前兆异常,组织震情会商及时报告上级业务部门,并负责地震专业台站的管理工作。
地下水监测利用地下水位变化预报地震的探索始于1968年冠县——大名发生4.3级地震。震后,国家科委地震办公室、省革委生产指挥部联合地震工作队,曾在震区布设19口浅水井进行水位观测。1976年,选择临清市康庄中学、莘县徐庄乡前柳屯等30口砖井组成地下水位观测网。同年,临清电厂开展以水文地球化学手段预报地震的尝试。1979年,聊城地震水化试验站对聊古一井水动态、放射性气体氢、溶解气体(気、氮、二氧化碳)、离子(硬度、钙、镁、氯、汞)、酸度、电导进行监测。自有监测数据以来,该站周围140公里内发生的3次5.0级以上地震均有显示。1984年,由河北省地震局调入水化监测车1台,经上海地震仪器厂改装,车载SP一2304型气相色谱仪、FD—125型室内氡钍分析仪、PXS—215型离子活度计和DDS—11A 型电导仪各1台,可对地下水特征进行现场分析。1990年,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监测中,采用的电离静电法、闪烁脉冲计数法、气相气谱法、容量滴定法、离子电极法等,都是比较成熟的方法,均有定型的仪器和设备,仪器操作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基本上能满足地震监测的需要。1991〜1996年,为更好地监视聊考带中北段的地震活动,有利于捕捉临震前兆,对鲁29井、龙古2井的水位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处理,找出了影响此两口井水位变化的原因,从而提高了以后利用两井资料、提取有震异常信息的可信度。
地壳形变测量1980年,省地震局地震地质队沿临清至在平公路一线,选埋16座测量标石,构成68.3公里的临在测线;沿阳谷—莘县——朝城——阳谷公路,埋设15座标石,构成61.0公里的阳谷环线;国家地震局第二测量队复测邯(郸)——兖(州)、孟居—阳谷、滑县——东阿水准线。1984年,省地震地质队沿德州——在平公路选埋标石28座,布设118.2公里的德在线。1978〜1996年的测量资料,显示出该区地壳垂直形变特征,在平、高唐及东北隅的禹城、临邑一带呈北东向隆起,近期有所加剧,上升速率达+8毫米;康庄、博平以南至冠县、莘县为一沉降带,年速率为一5毫米。博平附近是区内最高形变梯度带,梯度值达1X10-6/年。
地磁测量1978年4月,地震台安装CR2—69型刀口式磁秤。1980年9月,地震台安装CHD-6型核子旋进磁力仪,观测地磁场总强度、垂直分量、磁偏角的绝对值或相对值。1975年10月,省地震地质队在该区开展流动绝对磁测量,使用国产CHD—5型核子旋进磁力仪,在高唐城关、西炉头、旧城、栾官屯,聊城城关、堂邑、北杨集、沙镇,莘县城关、单庙、朝城,在平胡屯和临清、阳谷、东阿城关选点,连同省内外共布8条剖面,至次年底,完成5期成果。1983年9月,沿聊(聊城)考(兰考)断裂带布设鲁西剖面,每年测量两次。经多次测量,在正常背景场研究的同时,从地磁周期变化中发现异常信息,对预报地震有一定效益。
重力测量1975年6月,省地震地质队在聊城城关、梁水镇,东阿城关、高村和临清、高唐、阳谷县城及莘县张寨8个测点,与省内外测点布设7条剖面,用国产高精度石英弹簧重力仪,采用单次双程和双次双程工作法,以2台或4台仪器同时观测。至1978年底,共完成两期成果。1980年,改为临清——威海剖面测量,以观测鲁西北地区重力场趋势的时空变化。至1996年,每年均进行正常观测,在地震预报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简易手段观测各地震测报点自己设计、制造、安装的简易观测仪器有:(1)土地电仪1970年,临清八岔路4.0级地震后,莘县、冠县、临清及聊城师范自制土地电仪,即以铅板为负极,碳棒为正极,埋于相距几米至几十米的地下,两极用导线与微安表连结而成,可测两点间大地的自然电流或电流变化,监测地球介质电性参数和地电场随时间的变化特征,是探索地震预报的一种简易方法。1975年始,全区各测报点自制或安装的土地电仪(大地电位计)66道。聊城二中、聊城三中、堂邑中学,阳谷师范、气象站、地震办公室,莘县二中、师范,临清一中、地震办公室、康庄中学,在平地震办公室、二中及高唐一中均安装大地电位计,其观测资料连续完整。(2)简易地应力仪1977年,该区部分群测点自制地应力仪,以后陆续安装使用邢台地震仪器厂生产的75-1型简易应力仪37台,该仪器观测资料多数有月、年变,是降水、地温等诸因素作用的结果,聊城二中、堂邑中学,在平县地震办公室、二中、肖庄医院,莘县地震办公室、二中及阳谷师范的地应力仪的观测数据,分别在1981年宁晋6.0级、1983年荷泽5.9级、1985年任县5.3级地震前有较明显的异常显示,为地震预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3)陶瓷偏角磁变仪1975年初,聊城二中、堂邑中学和临清一中等群测点自制土地磁仪,运用观测地磁场的变化预报地震。1979年始,全区测报点先后更换或安装了陶瓷偏角磁变仪10台、套。1985年底,工作正常的有临清一中、石槽中学,阳谷师范,在平二中,莘县二中及聊城堂邑中学。该仪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观测的物理量明确,记录地磁场中偏磁角(D)的相对变化量,与专业台站的磁变仪D分量相当。(4)重锤式光放大地倾斜仪地倾斜观测是研究地壳垂直形变定点观测的一个内容。1979年,聊城二中、聊城三中、于集中学,堂邑中学,莘县二中、莘县师范和阳谷、高唐、临清一中测报点安装了肥城产重锤式光放大地倾斜仅10台、套。至1996年,每年均进行正常观测,为地震预报提供资料。
群测群防该项活动起于1966年,工作始于1974年,效仿辽宁海城地区业余测报的经验,临清、冠县、莘县、聊城等县诸公社建起地震测报点,每个生产大队设立地震宏观员,由地区地震办公室及各县科委负责组织领导。1976年底,全区观测井孔、动植物宏观哨发展到288个,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建起群测点92处,安装土地电仪、地磁仪、地应力仪、地倾斜仪、电导仪等简易观测仪器142套,业余测报员915人。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地震知识宣传,印发地震知识挂图和各种地震知识宣传材料30万份,举办地震知识讲座200余次、报告会32场,利用有线广播、黑板报、科技刊物介绍地震预测知识。与电影发行公司协作,在城乡组织放映有关唐山地震内容的地震科普电影400余场次、幻灯片200余场,受教育群众达400万人。1978年始,根据合理布局及仪器对观测条件要求,对全区群测点进行整顿、充实、提高,在高唐、阳谷、荏平高烈度增设新点,撤销部分布点较集中、观测条件欠佳、仪器不能正常工作的群测点和宏观哨,改善骨干群测点的仪器装备和观测条件,加强群测队伍的业务培训,统一安装了《重锤式光放大地倾斜仪》、《475—1型简易地应力仪》、《陶瓷偏角磁变仪》、《大地电位计》,制定《群测点观测技术规范》,建立月检查、季评比、年总结制度。1980年初,全区拥有群测点22处,测报员90人。1984年,地区组织各县技术人员,对全区22道土地电、28台地应力仪、5台地倾斜的观测仪器及资料进行全面清理,检查核对10多年的观测数据,测试仪器的技术参数,评定仪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检验分析预报效果,撤销大部分预报效益差的简易观测仪器,保留临清一中、康庄中学,聊城堂邑中学,高唐一中,荏平县博平中学,阳谷师范和莘县朝城中学群测点的4种观测仪器,进行实验观测。同时,完成全区群测点观测手段由“三土”(土地电、土地磁、土应力)向“三水”(水位、水温、水质)的转化。《聊城科技报》开辟《地震科普》专栏。至1990年底,办专栏45期,刊登地震知识138篇,宣传画片41幅,发放《中国地震报》《地方地震报》《山东地震科技报》20万份,在全区城镇乡村建起宣传栏和橱窗,组织地震科技电影、电视和录像的播放。在中小学开辟第二课堂,通过辅导讲课、夏令营活动,增强青少年对地震知识的了解。1986年,在阳谷师范举办地震知识竞赛,临清市地震办利用暑假举办地震知识问题测验。1991〜1996年,始终把地震的社会宣传作为经常性的战略任务,坚持以宣传预测、预报、预防知识为主,并结合区内实际,自行编印科普材料进行宣传。同时充分利用《鲁西科技报》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使该报遍布全区8县市所有乡镇。气象测报1918年,临清始设测候所。至1932年,聊城、堂邑、在平、莘县、馆陶、高唐、东阿、寿张、朝城等县均设有测候所,观测项目有气温、云量、降水等。但由于战乱频仍,政权更迭,这些气象观测点没有得到保留,所观测的资料仅有部分得以保存。1951年起,各县农场均设立气象观测点。1957年,专署气象局在聊城县、冠县、莘县、朝城设立气候站或气象站后,又相继在高唐、在平、东阿、阳谷、临清设立气候站,并开始气象观测。气象观测的项目有风向、风速、气压、气温、湿度、地温、降水、蒸发、日照、积雪、天气现象、能见度等。
天气预报1958年起,地、县均开始发布天气预报。当时,气象预报的基本方法是以群众观天为主,应用单站资料进行预报。60年代,预报天气以天气图为主。1980年,各站均配备了气象传真图收片机,接受北京、日本、欧洲气象中心播发的天气预报传真图,地区气象局安装711测雨雷达1部。1987年增添苹果一II型电子计算机2台、PC—1500计算机多台,应用到气象测报和天气预报,基本上形成以天气图、传真预报成果和计算机应用相结合的科学预报方法,地区及各县逐步开展了电视预报业务。1991〜1996年,气象现代化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在原有的高频电话、传真机的基础上”于1994年6月建成GMS气象卫星云图实时接收处理系统,1995年,建立气象局域网,并相继开通地区到各县的微机终端,开通了121自动答询电话。
农业气象服务始于1958年,主要从事农业气象观测、预报服务。1970年,成立农业气象组,各县气象站均有专门人员从事气象服务工作。60〜70年代,各县在农村设有若干气象哨,聘有兼职人员,为农村提供气象服务。农气组负责物候观测、农作物观测、土壤湿度观测等项目,定时向省气象局报送农业气象报表。农业气象人员定期向当地提供农作物播种期、生长期、收获期的各种长、中、短期预报。1991〜1996年,气象部门坚持以农业为主和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重点,加强对春秋播、三夏、汛期、霜冻等关键性、转折性天气及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服务工作,遇有重要天气时提前作出预报,通知各级党政及有关部门,为领导科学安排生产、组织指挥防灾救灾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利用卫星遥感资料,积极为各级领导和农业生产部门提供小麦苗情、产量预报和土壤墉情资料,尤其突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服务。对汛期出现的大范围降水天气过程,各级气象台站都能提前24小时或更长时间作出预报。
专业气象服务1986年,成立专业气象服务组织,建立农村气象服务预报系统。1991年12月成立棉花气象台后,专门为棉花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气象服务。至1996年,全区几千个无线天气预报接收机可以随时收听气象信息,服务遍及全区各乡镇、村庄。根据各有关部门的各种需要,通过电话、情报和警报系统进行短时、短期、中期、长期气象预报。其服务范围已从农业扩展到电业、交通、建筑保险、环保等各个部门,满足了不同行业用户对气象服务的要求。
科技成果
1963年,区内开始进行农业科学实验活动。1965年,全区科学实验小组发展到8353个。1977年,全区召开科学技术大会。1978年,科技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多种课题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一批可喜成果。1978~1985年,全区共取得科技成果469项,其中工业285项,农业128项。有219项(8项重复奖)获科技成果奖,其中获国家技术进步奖2项,获国家部、局级成果奖10项,获省科技成果奖30项,获省、厅局级科技成果奖40项,获地区科技成果奖137项。1986〜1990年,全区共取得科技成果606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2项,属国内首创或国内先进水平的45项,属省内首创或省内先进水平的375项。荣获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2项;国家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省科技进步奖34项;获地区级科技进步奖375项。这些成果按行业划分,工业成果208项,农业(水利、林业、气象、水产、畜牧)成果214项,医药卫生98项,粮、商、供、软科学等其他成果86项。这些科技成果的推广利用,促进了全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不完全统计,这些成果已新增产值2.84亿元,新创利税9903.5万元,增产粮食1.8亿公斤、棉花49.95万担,创汇220万美元,节煤54.8万吨,节油3926万吨,节电78.14亿度。90年代,全区又取得一批重要科技成果。1991〜1994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316项,其中填补国际空白的2项、国际领先水平3项,国际先进水平7项,填补国内空白19项,国内领先水平25项,国内先进水平124项,其他137项。有一大批科技成果获各种奖励,15项获墨西哥实用新技术展交会奖,其中金奖6项,银奖9项;有1项获国家星火二等奖;16项获国家展交会奖励,其中第八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银奖2项、铜奖2项;全国新技术和火炬计划产品展交会金奖2项,优秀新产品奖1项;全国“七五”星火成果博览会金奖3项,银奖6项。1995年,取得科技成果43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3项,填补国内空白的6项,国内领先4项,国内先进19项,其他11项。1996年,取得科技成果64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项。
第四节科技普及
区内的科普活动始于1956年。1962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地区和各县科技机构相继撤销,科普活动转入低潮。“文化大革命”期间,科普活动中断。1978年始,随着各级科技机构的恢复,科普活动转入正常,并日趋活跃,对于提高广大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科普宣传
1956年始,全区各级科技机构和基层科普组织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深入开展灵活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通过科技展览、放映科教电影、幻灯、举办科技画廊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和应用技术。1960年,全区各级科协举办“棉花生产技术知识”、“工业技术革新”、“植物保护技术”、“财贸技术革新”等各种科技展览活动11次,观众40余万人次;编印农业、林业、畜牧兽医、文教卫生等科技宣传资料53种,计62万份;放映科教电影855场,观众58万人次;幻灯810场,观众26万人次;兴办科技画廊32个,编制“科学成就”、“宇宙火箭”、“农业八字宪法”、“农村安全用电”等图片47套。1962年,压缩机构,精减人员,地、县科技、科协机构合并,仅有1人负责日常工作,全区科普活动受到较大影响。1963年,全区仅编印科技资料36种13万余份,放映科技电影730场观众34万人次。“文化大革命”初期,科普教育工作中断。1978年始,科普宣传工作在全区逐步开展起来。当年,地区科协与农业局聘请山东、河北农学院的教授举办小麦、棉花、养殖和畜禽防疫等科普讲座10次,听众800余人次;放映科教电影98场;冠县建科普画廊1个,制作图片4套,录制科普讲座4部,播放20场次。1984年,地区和县市科协共出版科技报纸7期,印发15.6万份;印发各种农业科技资料15.53万份;举办科普讲座410次,听众达8万人次;放映科教电影1687场,观众130万人次。为宣传新技术革命,地区和临清市科协邀请省科协声像科来该区放映新技术革命的彩色录像片,并组织党政机关和机械、教育、水利、公检法及科技部门有关人员收看。1979~1990年底,全区各级科协组织累计举办各类科普讲座5111次,听众达155.8余万人次;放映科教电影和科教录像10663场,观众580余万人次;建科普画廊、科普宣传栏和科普橱窗共36个,制作图片374套;组织科普人员赴集会宣传3700余次;编辑发行《聊城科技报》189期共210余万份;编写科技资料421期,印发244万份;编写出版科普读物13种10万册,发行科技图书2.1万册。1991-1996年,各级科协组织突出科技宣传,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促进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的提高。1996年,全区城乡开展科普宣传月(周)17次,组织科技展览24次,参观者5.5万人次,放映科技电影、录像2060场次,观众达47万人次,组织科普赶集60次,出动科普宣传车85辆次,发放科技资料10万份。
推广利用
各级科技组织成立后,注重科技成果的推广利用。1959年,在全区推广应用线性规划技术。至1960年7月,全区有144个公社、20个中学和专业学校以及部分工交、财贸、卫生等部门应用该项技术,共制订方案116个,训练技术人员5700名。1964年4月,地区科协派两名棉花技术人员赴山西闻喜县学习棉花芽苗移栽技术,5月,印发棉花芽苗移栽技术资料8450份,培养县、区社技术人员410名,在全区推广棉花移栽技术。当年,全区采用芽苗移栽棉花65.1万亩。1964年,为响应党中央大搞科学实验的号召,地区科协以冠县的凤庄和阳谷的陈集大队为试点,开展利用涝洼地、盐碱地试种水稻、选育复壮农作物良种、合理密植夺高产等实验活动。到1965年,全区已有一半以上的生产队建立科学实验小组,并涌现出一批养牛能手、棉花姑娘等能工巧匠。
1978年,各级科协和科技组织恢复后,在全区广大农村掀起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1979~1985年间,各级科协及所属组织配合有关部门主要开展推广粮棉菜优良品种、地膜覆盖、塑料大棚等技术的应用。1978年,全区种植鲁棉1号良种500亩。至1984年,达到410万亩。1985年,推广中棉10号和鲁棉6号良种100万亩。1982〜1983年,推广聊玉5号玉米良种种植约200万亩、小麦良种80—3种植约150万亩,引进西瓜早熟品种
中玉1号、中玉6号,种植约4万亩。引进甘兰、西红柿、甜椒等蔬菜新品种种植10万余亩。1982年,全区地膜覆盖棉花20万亩,地膜覆盖西瓜、蔬菜约12万亩。莘县王庄集在县科协所属的蔬菜研究会指导下,由1979年仅有1户2分韭菜地发展到1985年的28个自然村1800户5100亩蔬菜塑料大棚,大部分农民脱贫致富。其间,各级科技组织推广应用精量播种,苹果、枣树接枝换头,果树环剥增产,农药小喷片技术和间接套种,立体种植等技术,均收到较高的经济效益。1986年,地区科协组建乡镇科普服务部47个,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621个,共同做技术引进推广工作。其间,主要引进推广种植、养殖、林果、植保等新技术和粮棉、菜、畜禽等良种。当年,全区推广新技术20余项,至1990年达到250项。高唐县清平镇仓上村种植“皇冠”号菜椒良种,仅此一项,全村年人均收入增加445.2元。1990年,阳谷县推广新技术126项,直接经济效益2500万元;应用新品种40余种,种植面积25万余亩,增加收益150万余元。其间,莘县妹冢乡建立粮棉良种基地4700亩,每年可提供小麦良种115万公斤、玉米良种90万公斤、棉种45万公斤,总产值达2914.8万元。这些良种除自用外,还支援省内其他地市及山西、陕西、河北、河南、江苏、安徽、云南等省。1990年,全区小麦、玉米、棉花3大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达90%以上,间作套种面积达到250万亩以上。在农村推广应用科技成果的同时,各级科技组织遵照推广工作突岀重点,坚持有限目标,立足形成规模效益的原则,筛选一批投资少、见效快、技术先进、易于推广且是共性通用的技术,在全区类似情况的企业组织推广。1990年,在全区64家棉花加工厂推广棉花加工系列技术,在化肥行业推广TS系列节水技术等。仅棉花系列技术推广,年直接经济效益即达600万元以上。1996年,全区有地级科普红旗村30个,县级117个,粮棉油、果品、瓜菜、水产、畜禽、加工等类型的农研会902个,科普服务部110个,科技带头户20330个。通过科技服务组织推广科技成果150项,引进推广优良品种135万公斤,实现经济效益3600万元。
科技培训
1959年地区科协成立后,即把科技培训当作一项重要任务。1960年7月,临清市科协与农业局、农科所等部门共同举办棉花育苗、小麦丰产和林业、畜牧、渔业等10余个技术培训班,培训人员1963人次。冠县凤庄村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对农民进行科学技术培训,使121名青年学到一技之长,24人学会全套农活,16人学会种菜技术,并使全村人防止和杜绝农药中毒事故。1963年,地区和部分县市科协开办不同形式的技术夜校,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工作。当年,全区累计开办各种技术培训班、学习班、训练班1400余期,培训人员11.3万余人。1978年始,地、县市科协和地直各种学会相继恢复和组建,科技培训工作又逐渐开展起来。1979〜1983年,地直各学会为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举办医药卫生、纺织印染、水利、机械、建筑、质量管理、农业、林业等行业的培训班、学习班260余次,受训人员2.9万余人次;地、县市科协和部分公社科协举办粮、棉、植保、瓜菜等技术培训班860余次,培训人员达5万人次以上。1982年,地区科协在冠县举办中国科学院棉花研究所10号技术培训班后,中棉10号良种在全区得以迅速推广。其间,地区科协还与教育部门协作,联合举办业余技术学校,开办不同专业的大中专班22个,学员1137名。1984年,在狠抓乡镇科协组织建设的同时,注意农村科普学(夜)校的组建。当年,建立科普学(夜)校41个。同时,各县市和地直各学会共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147次,受训人员达2.9万人次。1985年始,全区科学技术培训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其间,各县市、乡镇科协及科普学(夜)校、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科普服务部均都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工作。至1990年,全区共举办畜禽、蔬菜、林果、水产、食用菌和农副产品加工等技术培训班0.6万余次,培训人员达108.7万人次。全区农村科普学(夜)校已发展到115所。1996年,全区有乡镇科普学校156所,村科普夜校2160所;农函大分校8处。当年,全区城乡举办各类培训班961期,培训人数29万人次。
咨询服务
区内工业科技咨询服务活动始于1982年。当时主要开展为中小型企业、乡镇企业提供技术、管理和信息服务,对工程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技术引进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或对可行性研究方案进行综合评议论证,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1985年始,又在农村有组织的开展咨询服务活动,主要是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提供各种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促使农村经济向商品化、专业化发展。
工业科技咨询服务1982年3月,地区科协与经委召开技术协作、科技咨询服务联席会议,确定对工交系统的生产技术难题和能够提供的技术咨询项目进行调査研究。4月份,与地区机械学会的部分技术人员用20天的时间,调查了一轻、二轻、化工3个系统和化肥、家具、皮革、造纸、酿酒5个行业的主要生产技术问题,提出解决的具体措施,并对能够解决的技术问题组织地区机械学会协助解决。1984年底,地区科协增设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后,与外地、外单位建立业务联系,收集科技信息,为引进外地技术做好准备。1985年,开始引进毛料洗染等技术。1986年,各县市科协普遍建立科技咨询服务站,重点抓信息的收集、传递等工作。1987年,完成咨询项目45个,比较大的项目有冠县食品加工的可行性考察论证、莘县大张耐热钢铸造厂生产管理、莘县电厂扩建项目和聊城市道口铺乡造纸厂的技术改造等,接受咨询服务的企业增加产值8800万元,利税546.9万元。1988年,完成有偿技术咨询项,合同额100余万元;完成无偿咨询项目4项,创社会效益400万元。同时,地直各学会完成咨询项目942项,使服务对象获经济效益2199万元;地区质量管理协会协助企业进行产品创优升级,取得成果600项,创效益800万元,使两种产品获国优、17种产品获部优、47种产品获省优。地区纺织学会深入乡镇小纺织厂帮助解决难题,开发新产品30多种。1989年,地区科协与地区电机工程学会共同为聊城化工厂、毛纺织厂、第四棉纺厂、荏平电厂的输变电工程进行技术咨询;从外地引进热喷饲料技术和设备,以解决人、畜争粮和畜牧业滑坡问题,得到行署领导的重视,被列入黄淮海开发项目,试验成功后在全区进行推广。地区电子学会组织科技人员对电讯十一厂进行技术咨询,地区质量协会应邀对阳谷工具厂、景阳冈酒厂、压力容器厂、聊城拖拉机厂、东阿阿胶厂等10多个企业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咨询,均收到良好效果。1990年,地区科协对聊城生建机械厂、锻压机床厂、机械制造厂、锅炉厂和省社机械厂的技术改造提供科技咨询服务。同时,部分县市科协、厂科协和部分学会也为企业的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产品达标升级提供咨询服务。1991〜1996年,各级科协组织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积极探索出了一条咨询服务的新路子。几年中,重点在科技咨询工作的阵地、队伍、信息、创收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尝试,取得一定成效。经过努力,依托地区计委、经委沟通了全国信息网。1996年,收集整理可供中小乡镇企业实用的科技项目250项,与8县市乡镇企业局、经委建立业务联系,有80个中小乡镇企业来人、来函寻求项目。建立了以5个学会、2个科研单位为骨干的科技咨询队伍,强化了运作机制,改变了咨询服务的局面。
农业科技咨询服务始于1985年,由47个乡镇科协、乡镇科技服务部承担,除解答农村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和提供技术、信息咨询外,还注意提供有关的良种、化肥、农药、农机等生产物资。当年,全区咨询组织共接待农民咨询1.5万余人次,帮助解决生产技术问题300余项。为尽快使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向农民推荐、提供巨峰葡萄、特早熟花生、优质西瓜、益都银瓜、鲁豆4号、鲁杂高粱等优良品种。1986年,全区共接待农民技术咨询1.6万余人次,帮助解决技术难题400余个。同时,引进日本的“红富士''、“秀水”,美国的“新红星”以及外地山楂、葡萄、西瓜、草莓、桃、枣等水果新品种;引进肉食鸡、肉食兔、瘦肉型猪、菜牛、食用菌等新品种;推广小麦、玉米、棉花等新品种,从而促进了农村各业的发展。莘县当年就发展林果面积10万亩。1987年,共接待农民技术咨询2万人次,帮助解决技术难题400余个,提供瓜菜良种750余公斤,优质农膜6吨,果树用肥60吨,农药0.2万余公斤,微肥0.1万余公斤,专用工具0.2万余件。1988〜1996年,每年接待农民技术咨询2万人次,并连续推广主体农业、间作套种和庭院经济技术,部分县市和乡镇科协为随时掌握农业新技术、新信息,主动与山东农业大学、省果科所、青岛农科所及济南、泰安、德州的有关单位建立技术协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