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业余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612
颗粒名称: 第五节 业余教育
分类号: G72
页数: 6
页码: 720-725
摘要: 清末,随着新学的兴起,业余教育有所萌生。当时境内曾创办简易识字学塾,以收取“年长失学及贫寒子弟无力就学者”,所用教材为《简易识字课本》和《国民必读课本》。但这些课本购买困难,故多用《三字经》、《百家姓》等。此类学塾均设于县城或著名村镇,广大“年长失学及贫寒子弟无力就学者”仍不能入读,加之人民群众长期受封建统治的桎梏,学习热情不高,收效不大。简易识字学塾形同虚设。
关键词: 聊城地区 业余教育

内容

农民教育清末,随着新学的兴起,业余教育有所萌生。当时境内曾创办简易识字学塾,以收取“年长失学及贫寒子弟无力就学者”,所用教材为《简易识字课本》和《国民必读课本》。但这些课本购买困难,故多用《三字经》、《百家姓》等。此类学塾均设于县城或著名村镇,广大“年长失学及贫寒子弟无力就学者”仍不能入读,加之人民群众长期受封建统治的桎梏,学习热情不高,收效不大。简易识字学塾形同虚设。
  国民党统治时期,境内各县相继创办“阅报所”,后又建立“图书馆”、“通俗讲演所”,均隶属于“劝学所”。1930年,各县奉令将阅报所、图书馆、通俗讲演所合并为“民众教育馆”,馆内藏书供群众借阅,并开办民众学校,开展识字运动。至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政府南迁,民众学校宣告停办。
  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区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贯彻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重视民众教育的指示,着手兴办和发展民众教育。其组织形式,有冬学、夜校,有识字班、识字组,也有俱乐部、剧团等。1940年,鲁西行署一建立即颁布了《鲁西教育工作计划》,规定凡有民主团体、有识字人的村庄,均应设立冬学,凡办冬学的村庄均要建立识字班。不到半年时间,全区建立起俱乐部846个、民众夜校946处,同时还利用小先生、识字牌开展广泛的识字教育。1943年8月,冀鲁豫行署制订《冬学运动计划》,对冬学运动的方针、政策、组织领导、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的培养以及经费等问题,都作了具体要求。随之,全区所属各县农村的群众教育有了很大发展。1945年上半年,境内有民校(包括冬学、识字班)1852处2015个教学班,在校学员85580人,有民校教师2213人,并且涌现岀冠县大花园头、田李村和莘县中牟町3个先进典型。
  解放战争时期,所属各县以男女青年为主体成立识字班、夜校。1948年10月,冀鲁豫行署发出《关于开展冬学运动的指示》。1949年4月,冀鲁豫行署下达《关于办民校、识字班及人民文化馆的指示》,所属各县的民众教育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949年下半年,境内有冬学4330处,学员275523人;文化馆16处,有教员36人,并且涌现岀莘县小刘庄妇女识字班等先进典型。
  建国初期,继承和发扬战争时期农民教育的传统,全区的农民教育更加深入发展。1950年,专署成立扫盲委员会,各县、区、乡均建立了扫盲组织,当时的农民教育主要在冬闲时进行。
  1952年下半年,推行祁建华速成识字法。此时,农民教育以扫除文盲为主,各村成立速成识字班,开展轰轰烈烈的速成识字运动。1953年,全区有速成识字组1573个,学员28549人;初级民校4553处,学员179346人;高级民校127处,学员3695人;冬学5538处,其中文化班1400处,政治班4138处,冬学学员达388287人。
  随着扫盲工作深入广泛的开展,广大青壮年农民文盲通过学汉语拼音、突击识字、阅读、写作等几个阶段的扫盲工作,大部分人脱盲。自1954年始,全区不少县的农民业余教育由识字班、夜校、冬学转为常年夜校。地、县文教科建立业余教育领导机构,各区设立专职扫盲校长,负责领导、检查区内的农民业余学校及培训民校教师等工作。
  1958年,农民业余教育被“红专学校”所代替,只注意生产劳动,而忽视了文化科学技术教育。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农民业余教育又有所恢复和发展。至1964年,全区参加扫盲班组学习者123089人;在业余学校学习的高小班50344人,初中班33287人,高中班817人,初等技术学校8238人,中等技术学校1502人。同时,有一部分民校配合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转为政治夜校,以学习政治为主,结合进行文化学习。
  “文化大革命”初期,农民教育领导机构被冲垮,农民教育无人问津。以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打着普及毛泽东思想的旗号,组织农民读报纸、听广播、学习小靳庄、举行赛诗会、开展大批判,以此代替农民的文化科学技术学习。
  1976年始,农民教育获得进一步发展。1979年,全区召开农村教育工作会议,重新开展扫盲运动。至1996年,全区8个县市全部成为无盲县,对农民的业余科学技术教育,也由单一的农业生产技术教育转向多种经营方面的科学技术普及教育。
  职工教育建国初期,全区城市人口中有80%以上的文盲、半文盲。为改变这种状况,各级党、政部门发扬老解放区开展工农群众学文化的传统,大力开展以扫盲为中心内容的职工学习文化运动,在较大工厂中建立不同形式的工人文化补习班和业校。
  1950年,按照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确定职工教育以文化学习为主,以识字为重点,配合进行政治、技术教育的方针,并采取得力措施以加强职工教育的组织管理,改善办学条件。1952、1953年,大力推广《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开展职工扫盲运动。当时,仅聊城、临清两县即有职工业余学校两处,扫盲实验班10个、学员300名。1953年,贯彻山东省总工会提岀的《扫除现有职工文盲的四年计划(草案)》,职工教育工作进一步开展。当年,全区建有职工学校10处,教师180人,学员达1.8万多名。
  1954年,纠正在推行速成识字法中的急躁冒进倾向,着重提高扫盲教育质量,促使职工业余初等、中等教育正规化。从1956年开始,全区职工教育变以扫盲为主为以业余初等、中等教育为主,并初步建立扫盲、初等、中等教育的职工教育网络。全区时有初、中等职工业余学校50处,共有学员0.2万名。
  1958年,全区各级各类职工业校大发展,涌现出一批红专学校。1960年,全区共举办各类学习班1632个,入学人数占全区职工的80%以上。1961年,职工教育转向初、高中教育。至1963年,全区有7200名职工参加业余学习。1964年,为改变单靠基层办学的状况,各县市均建立起职工业校。到年底,全区共有专职教师74人,兼职教师120人,初步形成了职工业余教育体系。当年,共办初小、高小、初中、高中等学习班68个,有学员2854人。
  1966年上半年,以各县总工会为主办起文化班、技术班(包括初等和中等),有的较大工厂、企业也建立起职工业余文化学校或半工半读学校。
  “文化大革命”期间,职工教育遭到破坏,1970年,创办了若干“七二一”大学。这类学校文化教育质量较差,有名无实。1976年后,均自行停办。
  1979年1月,省总工会、省教育局等5个单位联合发出《大力发展职工教育的意见》后,全区各部门采取措施,加强职工教育的管理和领导。同时,将职工教育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普及初中文化和对1966年后入厂职工进行初级技术教育方面上来。至1980年底,全区在校学员28483人,毕业5100人,时有专职教师14人,兼职教师474人。
  1981年,地区及各县成立职工教育委员会,设置职工教育办公室。至1988年,全区改建和新建职工中专学校6所、职工中专校外班7处、普通中专附设职工中专班2处、省属高校在该区设职工中专教学点6处。为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对“文化大革命”期间初、高中毕业的青年职工进行文化补习,同时根据上级关于“先培训后就业”的精神,劳动人事管理部门建立培训中心,配备专职干部和教师,按照招工单位的需要设置不同专业技术班,进行入厂前的技术教育。较大的企业工厂,建立教育科,负责本单位本系统的职工教育。1990年,全区有中等技术学校8处,在校生3208人。1996年,有中等技术学校9处,在校学生9238人。
  干部教育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鲁西特委于抗战初期联合民族爱国将领范筑先,以其所主管的山东省第六区游击司令部政训处的名义,协同地方政权组织,举办了各种类型的抗日干部训练班和干部学校。1937年12月至1938年5月,先后在博平、寿张、阳谷、冠县、堂邑、临清等县举办军事、政治、民众干部训练班,创办军事教育团和政治干部学校。这些训练班和干部学校存在的时间虽短,却为抗日战争培养了大批军政群干部。
  1938年11月聊城沦陷后,鲁西特委又以政治干部学校的部分学员为基础,于1939年初创办冀鲁豫边区第一所培养抗日干部的高等学校——筑先抗战学院。1940年9月,召开全区教育科长会议,要求“各县成立划一的干部学校,以有计划地训练全县军、政、民各种干部”。以后,各县虽未建立起专门干部学校,但对干部的教育却列入抗日工作的议事日程。1944年10月,落实上级关于“为适应抗战需要,以成人教育、干部教育为主,培养大批干部”的指示精神,境内各县除办好普通高小教育外都加强对干部的培养,有的抗日游击高小实际上办成了干部学校。1946年秋,冀鲁豫建国学院迁至该区办学,加强了该区的干部教育工作。1947年3月,莘县建立专门培养干部的学校。1948年下半年,冀鲁豫行署在南峰县朝城主簿营创办冀鲁豫革命干部学校,招收学员3期,培养干部1100名。1948年年底,冀鲁豫行署向各专署、县发岀关于大量开办在乡知识分子训练班的指示,要求各地大量动员在乡知识分子参加训练,争取、团结、改造他们为人民服务,为迎接全国胜利准备大量干部。境内各县于翌年初均多次举办在乡知识分子训练班,招收大批在乡知识分子入班训练,使他们走上革命道路。当年,地区创办机关干部学校,专员兼校长,教育科长兼教务主任,设有初小班、高小班和中学班。吸收专署驻地的县、区级的党、政、武装等机关及商业部门300多人参加学习,学习的主要科目是政治、语文、算术和自然。除参加机关学校学习外,其他在职干部由地委统一规定学习材料自学,并定期检查、测验。当时境内各县都成立机关干部学校,区(乡)干部由于居住分散,且文化水平一般较低,则采取每星期集中一天讲授、辅导,其余时间划组自学。
  建国后,全区的干部教育继承和发扬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干部教育的优良传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设专人分工该项工作。其间,机关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一般由有关部门的领导人和学员组成校务委员会领导;政治学校、行政干部学校,由政权部门选派人员组成学校领导班子,具体管理学校一切事宜。1953年12月,机关业余学校大部都归党委领导,个别的仍归文教科领导。“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地建立“五七”干校,干部教育变成惩罚干部的手段。此时的干部教育由“革命委员会”政治部领导。“文化大革命”后,“五七”干校改为行政干校,分别归地、县委组织部或宣传部领导。
  境内的干部教育除平时的政治文化学习以外,主要形式有4种,即创办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创办机关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举办干部轮训班及创办地区行政干部学校。除此之外,经上级批准,还举办中专和大专班,使不少干部通过学习获得中专或大专文凭。进入90年代,干部教育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特色理论”和市场经济、现代管理、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大面积、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各种类型的干部培训、轮训,取得明显成效。其形式,一是突出抓主体班次培训,二是积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进行“特色理论”和其他知识的普及培训,三是认真抓好干部的学历培训,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办学的新机制,四是强化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1991〜1996年,共培训、轮训干部16.5万人次。
  附:重点学校简介
  聊城政治干部学校前身为1937年12月创办的博平军事干部训练班。1938年5月,以中共鲁西北特委为核心的山东省第六区游击司令部政治部,决定在军事训练班的基础上,创办一所政治干部学校,校址在原山东省立聊城第二中学(今实验小学校址)。干部学校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为榜样,吸收区内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参加。同年7月1日,第一期学员正式开学。学校以培养抗日救亡干部和壮大抗日力量为教育宗旨,开设政治和军事两门课程。政治课主要讲授辩证唯物论、政治经济学教程、论持久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队中的政治工作、民众动员论、国际问题、中日问题、社会科学常识等。军事课有游击战术、步兵操典、阵中要务令、防空防毒常识、战地救护、野外行军等,另外开设了日语课,学员自愿参加学习。学员来自鲁西北各县和荷泽等地,男女都有,大部分是青年学生,也有小学教员、农民子弟、商人和旧官吏,还有少数津浦、胶济铁路的工人。其文化程度和年龄悬殊较大,有小学生,有高中生,也有大学肄业生。年龄最小的十四五岁,最大者40多岁。学员学习2〜3个月即结业分配。从1938年6月招收第一期学员到聊城失陷学校停办止,共招收4期,学员总计达0.2万人。
  中共聊城地委党校1949年10月在原冀鲁豫区第六地委的基础上组建,隶属于平原省聊城地方工作委员会。1953年初,平原省撤销,党校改称中共山东省聊城地委党校。1954年4月,地委党校与专署行政干校合并,建立中共聊城地委党员干部训练班,由地委直接领导。1956年,德州地委党校并入聊城地委党校(1961年7月划出)。“文化大革命”开始,党校工作停止。1971年春,地委党校、地区行政干校、财贸干校合并,组建地革委“五七”红校,不久改称“五七”干校。1973年6月,恢复地委党校。1975年5月,地委党校与“五七”干校合并为中共聊城地委“五七” 干校。1978年6月,重建地委党校。1987年5月,地委党校再一次和地区行政干校合并,统称中共聊城地委党校,同挂地区行政干部学校、地区经济管理干部培训中心的牌子。1991年12月,地委党校被批准为大专体制,列为副地级单位。1994年11月,地区行政干部学校改为地区行政学院。
  该校是聊城地区培养县、区级党政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的基地。它始终坚持党的干部教育工作的方针,紧紧围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进行党员干部的培训。建校初期,学校以进行理论政策教育、联系实际、提高认识、增强党性、转变作风为教学方针,以举办转变作风党训班和理论政策党训班为主,培训区乡级干部和企业党员干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校进入大发展时期,先后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轮训班。1980〜1995年,培训、轮训党员干部12286人次。1996年,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939人。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自1985年始,举办大、中专学历班以及函授大专班和大专专业证书班。1989年始,举办中共中央党校函授本科班和省委党校业余本科班。1994年始,承办省委党校的县级干部业余研究生班。1985-1996年,共计培养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3401人,大专专业证书学员825人,中专毕业生474人。1995年,举办聊城地区干部职业中专,当年招生200人。1996年,招生300人。1996年,学历班在校生1892人,已初具办学规模。
  为切实贯彻中央、省委确定的办学方针,1991年1月,中共聊城地委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校工作,健全干部培训制度的意见》,使干训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地委党校及时地调整办学方针,由原来以学历教育为主转变为以轮训、培训党员领导干部为主,扩大主体班次,实现党校工作重心的转移,形成长短结合、以短为主,把主要精力集中至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上来的新格局。1992年始,学校积极推进和深化教学改革,坚持“四为主”的办学方针,即在班次设置上坚持以轮训、培训为主,在教学内容上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在选学原著上坚持以《邓小平文选》为主,在教学方法上坚持专题教学为主,紧紧围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把理论教育同党性锻炼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1993年始,围绕地委的中心工作,集中抓了“四支干部队伍''(党政干部、企业家、科技、农村支部书记)的培训和轮训。
  随着党校教育的深入发展,优秀科研成果不断涌现。1987〜1996年,全校共出版教材、编著60余部;发表论文584余篇,其中获省级奖的著作10部、论文40篇,获地级奖的著作23部、论文90篇。
  1996年,党校下设14个处室,有教职工127人,其中专兼职教师66人,教授3人,副教授19人,讲师36人,助教8人。校舍面积34600平方米,校园占地面积140亩;图书室藏书6万余册,培训规模800人。
  聊城地区行政学院1963年4月在原聊城地区财贸干校的基础上创办,名为专署行政干校。最初设学于原财贸干校(聊城城内今电影机械厂处),当年秋天迁往寿张县城(今阳谷县寿张镇)。“文化大革命”初期,停止招收学员。1971年1月,地区革命委员会决定将行政干校、地委党校和财贸干校(“文化大革命”前夕重建)合并为聊城地区革命委员会“五七”干校,校址在地区种猪场(今聊城广播电视大学),原行政干校全部人员迁回聊城。1973年6月,地委党校分岀,“五七”干校遂改名为聊城地区“五七”干校。1975年5月,地委党校与行政干校再次合并,统称聊城地委“五七”干校。1978年6月,党校、干校分设,干校恢复为聊城地区行政干部学校。1987年5月,地委党校、行政干校同时迁至聊城市范恭屯北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某师大院,组成一套领导班子,对外挂党校和行政干校两个牌子。学校培训对象主要是区内在职行政干部。创办初期,曾开设会计培训班2个,银行信贷培训班1个,统计培训班1个,学习时间为1年。1971年,“五七”干校开办公社书记轮训班1期,学习时间4个月。自1971-1984年,还多次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时间长短不一。1984年9月,经上级批准开办党政干部专修科电大班3个,学制2年,经全国统考各门功课都合格者148名,由省电视大学颁发大专毕业证书。1985年9月,招收干部培训大专班2个,学制2年。同年招收中专干部培训班2个,学制1年。学员经省统一考试于1986年修业期满,毕业后返回原工作单位。1990年,学校有教职工151人,其中专任教师82人;有教学班28个,在校学生760人;有函授生1137人;短期培训学员784名。1994年11月,地区行政干部学校改为地区行政学院,肩负全区公务员培训任务,和地委党校同时办学。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