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初期,为培养和造就大批抗日军、政干部,中共鲁西特委根据上级党委指示精神,联合国民党山东省第六区游击司令、民族爱国将领范筑先,举办军、政干部训练班和1所政治干部学校。1939年初,鲁西北特委又以政治干部学校部分学员为基础,创办1所抗日干部的高等学校一筑先抗战学院。此为该区有史以来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但是,由于战争时期环境恶劣,这所“抗大”式的高等学校,历时4年即行停办。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培养为人民服务的建国人才,冀鲁豫区党委和行署于1946年3月在菏泽创办冀鲁豫建国学院。1946年秋,由于国民党军队大举向解放区进攻,冀鲁豫建国学院迁来聊城地区办学,此为该区创办的第二所高等学校。1949年2月改为冀鲁豫区第一师范。
建国后,区内高等教育始于1958年。当年,创办师范、农业、工业专科学校3处,共招收学生496名。1960年,工业专科学校改建为聊城农业机械化学院。时有高等学校3处。1961年底,农业机械化学院停办,农业专科学校恢复为中等农业学校。1962年,师范专科学校停办。1970年,山东省师范学院迁驻聊城县城。1974年山东师范学院又奉命迁回济南市,当年9月建立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1977年7月,聊城师范专科学校第二次创办。当年底,通过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和聊城师范专科学校两处高等师范院校共招收学生400名。此时,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准备筹建。1978年,聊城卫生学校设大专班1届,招收学生87名。当年,全区有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236名,教职工630人,其中专任教师283人。1979年,教师进修学院建成,并开始招生授课。1981年9月,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改办为聊城师范学院。当年,全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972名,教职工.668人,其中专任教师284人。1982年,聊城卫生学校大专班停办。当年,全区高校在校学生1960名,教职员工682人,其中专任教师320人。1986年聊城师范专科学校停办,1988年4月该校重新恢复。1990年,全区高校在校学生7778人,教职员工1151人,其中专任教师466人。1996年,全区普通高校在校学生1947人,有教职员工86人,其中专任教师53名。
区内高等函授教育始于1956年,当时因函授教育多附于大专院校,其管理工作均由主办单位负责,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曾设立函授教育工作辅导站,负责省高等院校的函授教育工作。1957年下半年,区内始招高等师院函授教育学生,当年招收首批函授生参加山东师范学院、曲阜师范学院的函授学习。后经“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函授教育有了发展,高师函授学生逐年增加。“文化大革命”初期,函授教育工作停止。1981年,全区的函授教育又得到恢复和发展。地区教育局根据上级指示于当年6月份建立地区函授教育工作站,具体组织、领导全区的函授教育工作。
1962年,省教育厅规定高等师范函授试行5年一贯制,三、二分段。1981年后,实行5年制、3年制不等。高等师范函授按专业设置课程,各类函授教材或选用现有者,或由主办单位自编。其教学采取单科学习,分科结业的办法,以自学为主,在适当的时候分组集中面授,并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实验,或举行考试。因参加函授学习的人员为在职者,在授课份量上要求少而精,在进度上分步走,着重搞好基础学科,做到重点突出。函授生招收高中或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在职干部、教师、技术人员,根据“做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结合现任工作性质选报专业,所选专业与现任工作性质不一致时,要经所在单位领导批准。函授生毕业考试及格后,发给相应学历毕业文凭,并享受同级全日制学校毕业生相同的待遇。
区内的高等电视教育始于1979年。当年1月份成立电视大学工作站,各县市相继成立相应机构,并根据省计委、教育厅和广播事业局1978年联合下发的通知规定配备教学管理人员,其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均附属于地区教育局。当年,招收电子专业学员50人,机械专业学员62人。1985年上半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山东广播电视大学聊城地区分校”。该校实行学分制,各科期末和学年考试由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省、地统一组织评卷。
区内大专自学考试始于1984年。其组织机构为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办理日常业务工作。自学考试由省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统一安排,委托主考学校命题和组织评卷,地区自学考试办公室组织考试,考试及格者由省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和主考学校联合颁发单科合格证书或学历证书。自学考试分全科和单科两种,单科考试合格者发给单科结业证书;全科考试合格者发给大专毕业证书,承认其大专学历。1984~1986年,区内相继开考党政干部基础科、法律学、汉语言文学、会计学、英语言文学、政治教育、农业经济管理、统计学、历史学、数学、价格学等11个专业,获单科结业证书者7047人,获大专毕业文凭者61人。1990年,开考党政、法律、中文、会计等20个专业,有15001人报名,6995人取得单科结业证书,120人获大专毕业文凭。1996年,报名考生达1120人,取得单科结业证书61000科,540人获大专毕业文凭,52人获本科毕业文凭,460人获中专毕业文凭。
附:重点学校简介
筑先抗战学院创建于1939年初,始称鲁西筑先抗战学院,隶属于鲁西北特委领导。其前身为山东省第六区游击司令部所创办的政治干部学校。
学院的学生,除留下原政治干部学校一部分年龄较小未分配工作的学员外,又招收部分社会青年知识分子和在职的青年军政干部,分为一、二两个学院设学于馆陶县城文庙和城区一带,先后共招收学生两期。后因形势恶化,师生转移到泰西大峰山区。不久,学院并入鲁西区党校,鲁西筑先抗战学院的建制遂告裁撤。1940年4月,鲁西行政主任公署成立,区党委和行署决定恢复筑先抗战学院建制,名称仍为鲁西筑先抗战学院。学院分为中学部和师范部,设学于濮县、范县、观城一带,游击办学,隶属于鲁西区党委和公署领导。1941年7月,鲁西行政主任公署与原冀鲁豫行政主任公署合并,简称冀鲁豫行署。筑先抗战学院遂隶属于新的冀鲁豫区党委和行署领导,并改称冀鲁豫筑先抗战学院。此时,学院多随“抗大”第二分校游击设学于阳谷、寿张、东阿、范县、观城一带。恢复后的筑先抗战学院招收中学部学生3期,约计180余人。1942年9月,日本侵略军对濮县、范县、观城中心地区实行“铁壁合围”大扫荡,筑先抗战学院与冀鲁豫军区陆军中学一起转移,在反扫荡中陆军中学受到敌人冲击,波及筑先抗战学院。学院的大部分师生与原冀鲁豫边区抗日联中合并,改称筑先师范。受到波及后的另一部分师生,并入濮范中学,仍称濮范中学。历时近4年的筑先抗战学院的建制自此结束。
学院的办学目的主要是培养抗日军政干部,同时为了从敌占区吸引大批青年到根据地来参加革命。学院初建时,为短训班性质,所设课程以抗战理论和技术教育为主,施以两三个月教育即行分配。恢复筑先学院建制后,从长期坚持抗日战争、开辟和建立抗日根据地的需要出发,学校办得较为正规,学制也有所变化。师范部规定学员在校学习时间为6个月,所设课程主要是政治、教育理论、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的组织管理,兼学政治经济学和哲学常识。中学部规定学生在校学习2~3年,所设课程有国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理卫生、历史、地理、政治等。政治课主要讲授有关抗战理论、政策和唯物史观、近代革命史等内容。为适应游击环境进行自卫,学院各学部各年级特开设军事课,学习站岗放哨、军械枪法、布阵打仗。教师和学生均采取军事编制,学生一级为1个中队,下设分队、班、组,实行行动军事化、教学游击化。学院教师多是学识渊博、思想进步、教学水平较高的大学毕业生。教学活动多采用讨论式,教师讲过后,主要靠学生自学领会。学生来源主要由各县选送,也有抽调的在职人员,还有部分社会知识青年投考,从敌占区来的知识青年也占有很大比重。由于学生来源广,成份较复杂,学生的文化程度和年龄参差不齐。一般是将文化水平较低或年龄较小的分到中学部学习,文化水平较高而年龄又较大的多分到师范部学习。中学部主要是培养抗日军政干部,学生在校学习二三年,毕业后统一分配。由于工作需要,有的学生学习期限未满即行分配。学院自1940年4月恢复后,中学部共招收学生3届300余名。师范部主要是培养抗日教育人才,其学生学习6个月毕业,由学院提出建议回原县分配工作。
学院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创办起来的一所新型学校,虽然仅存在4年的时间,却为抗日战争和后来的解放战争以及建国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培养了一批人才。
冀鲁豫建国学院1946年2月,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冀鲁豫边区党委和行署决定在荷泽城内原省立六中旧址建立冀鲁豫建国学院。同年9月,学院随同冀鲁豫区党委、行署北撤,渡过黄河,驻在毛河、孙口一带,秋后又迁到堤口、油坊。1947年秋,迁阳谷城西俞楼、杜庄一带,冬天又迁至朝城、南乐的边境大张、马集、范村一带。1948年麦收时,学校迁至阳谷县坡里,从此校址固定。1949年2月改为冀鲁豫区第一师范学校,10月更名平原省第一师范学校。
学院是战争年代冀鲁豫边区的一所综合性学校,既培养党政军干部,又培训师资、新闻工作者、会计、科技人员和培育中学生。建院初,共设3部,一为行政干部部,设财务行政、司法及银行会计3个班;二为师范部,设师范及中学两个班;三为专门职业部,设电话、汽车两个班,另有1个新闻研究班。除专门职业部外,均招收初中以上毕业学生。建院始,有300名学生的规模,接着续招师范班、初中班、电报班、电话班、财务行政班新生各20名,汽车班、银行会计班新生各30名,又招收初中二、三年级,高中一年级、简师二、三年级混编级生3个班。北渡黄河后,师范班、中学班增多,全校师生近0.2万名。1947年7月冀鲁豫边区第一职业学校并入,1948年初冀鲁豫边区第九中学并入。学校定址阳谷坡里后,结构调整,专业减少,设政民部2个班,师范部2个班,中学部6个班。学院的办学形式和教学方针充分体现为战争、为政治斗争服务的特点,教学内容因人施教,修业期限不一,学员随时准备参军参政,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教职员工实行供给制,学生中除中学部实行自理外,其他均由国家供给膳食、书籍和灯油费。学习条件很差,没有校舍,住群众房屋,没有正式课本,全靠抄讲义、记笔记。但其培育的数以千计的优秀学员,后来在党、政、军各条战线上,为冀鲁豫边区人民革命斗争立下不朽功绩。
聊城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夏筹建,暂设于聊城师范校内,分师专和中师两部分。当时中师部原有12个教学班,学生近600名,师专当年招收中文、数学各1个班,学生80名。1959年,在统一高考中招收中文、数学各2个班,学生180名。1960年,专科师生迁入城东前菜市新校。当年招收中文、数学各2个班,物理1个班,学生220名。另外招高专班中文、数学各1个班(初中毕业生原计划5年制),学生80名。后因国家经济困难,高专班在校学习1年即提前结业,大部分配任小学教师。1961年,招收中文、数学各1个班,学生80名。1962年,师专奉命停力、,两班学生大多转入地区财贸干部学校。
1977年9月,为培养区内中学师资,地委、行署决定以聊城师范学校为基础,重新建立聊城师范专科学校,并纳入国家高校招生计划。当年,招收第一届新生中文、数学各2个班,学生169名。1978年4月,学校正式开班上课。1985年,招收数学2个班,中文、化学、英语、政史、农机各1个班,学生244名。至1986年,有教职工185人,其中专任教师93人,并有54名专任教师晋升为讲师。该校自1977年创建,始终未正式经省政府批准立案,隶属地委、行署领导。由于区内已建立聊城师范学院,加之地方教育经费困难,师专于1986年停办。10年间,该校按照省高校招生计划招收9届学生8个专业共计2490人,大大缓解了区内初中教师匮乏的状况。
聊城教育学院前身为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始建于1977年,时与聊城师范专科学校、聊城师范学校在一个院内,即今教育学院院内,对外是3个学校,对内一套领导班子。1979年6月,进修学院领导班子组建,10月,新校主体工程竣工,随之迁入新校招生授课,校址在聊城市闸口南二龙山街,即今聊城师范学校校址。1983年,改称聊城教育学院。1986年9月,聊城师范专科学校停办,其校舍、图书、仪器和全体教职工与教育学院合并,仍称聊城教育学院。此时,一个学院分两地办学。1988年5月,教育学院东院改办为聊城师范学校,西院遂独立为聊城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是一所成人高等院校,以培训中学师资和教育干部为主。自1979年10月起至1990年止,举办各种类型的教育干部和各科教师培训班15期,开设6个专业,培训毕(结)业生1740人,此外招收3年制高等师范中文函授生233人,为中原油田代培教师专修科生45人,为地委组织部代培2年制党政干部专修科2期学生100人,为聊城军分区代培部队干部1期80人。1990年底,全校有教职工143名,其中专任教师70名,具有副教授职称者18名;有学员462名,其中住校学员中文专业65名;函授学员分中文、政史、地理、数学4个专业共397名;音像培训学员分历史、中文本科2个专业学生120名。1991、1992年,教育学院主要承担全区中学.教师的脱产及函授专科教育,但生源逐年锐减。1992年12月,山东省教委举办卫星电视专科师资班“三沟通”培训,聊城教育学院承担助学、辅导任务,在册学生0.3万人。至此,脱产及函授专科教育生源近于枯竭。1992年9月,山东大学在聊城教育学院设立山东大学聊城分部,当年招收微生物工程专业学生75名。1993年10月,学院招收省计划内师资专科“双招生”150名、招收地区计划师资专科班学生400名、民办教师函授专科生280名。由此,学院进入发展时期。1994~1996年,学院连续招收师资专科班学生。1996年,该学院有在校脱产师资专科班学生987名,函授专科生80名;在职教职工143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2名,讲师33名,具有其他中级职称者19名;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36.79万元;图书资料7.5万册;总建筑面积20648平方米;设有中文、政治、历史、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7个学科,主要招收师资专科班学生。1991〜1996年共培养师范专科生1568名、中学校长320名,为全区提前“普九”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聊城广播电视大学1985年2月,山东省电视大学聊城工作站改为山东省广播电视大学聊城分校。1986年下半年,学校迁出地区教育局,独立设学于原地区行政干校,统管全区电大教育。其专业设置,理科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专业;工科有机械制造、棉纺机械、电气自动、工厂企业统计、商业管理、商业会计、财政学、物资经济管理、金融等专业;文科有语言文学、新闻、档案、法律等专业。另设党政管理干部基础专修科和英语科等专业。学制分别为3年制和2年制,采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远距离教学。全区主要以电视教学为主,有的课程以广播教学为主。在采用电视、广播教学手段的同时,也采用教师面授辅导办法教学。其授课教师都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远距离教学艺术水平,分校也配有各科专职教师,对电大学员面授辅导。
其招生工作由分校主管,招收在职工人、技术员、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中学教师,同时招收部分城市待业知识青年。招考的在职职工必须具有2年以上的工龄。电大毕业生的学历、使用和工资待遇,按上级有关文件执行,凡获得毕业证书者,国家承认其高等学校专科毕业学历。1990年,学校有教职工60人,其中专任教师20人,在校学生5061名。当年招收学生3164名,毕业学生840名。
1991年始,学校突破单一学历教育办学模式,相继为区内培养机械、电气、计算机应用、土建、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政税收、金融、外贸、文秘、法律、行管、外语等37个专业8930名大专毕业生和财会、家电、办公自动化、汽车修理等15个专业3804名中专毕业生;对4.9万余人进行岗位培训。1993.年改为聊城广播电视大学。1995年,地委、行署划拨土地100亩,确定以电大为依托,举办东昌职业技术大学。1991〜1996年,学校领导班子团结进取,大胆改革,建立了适应电大特点的办学机制,坚持主动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深化内部体制改革,强化管理,优化结构,牢牢把握质量第一的办学宗旨,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带领全校教职工艰苦创业,学校面貌发生明显的变化。为适应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学校先后进行一系列改革探索。积极扩大办学规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增强主动意识和服务意识,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办学,使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全校教职工发扬励精图治、艰苦创业的精神,多方筹措资金,先后建起0.6万平方米的3栋职工宿舍楼、3100平方米的教学楼、200平方米的合堂教室、60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和1694平方米的学生宿舍,以及1栋集教学、办公、图书、实验于一体的1.31万平方米的综合大楼等,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创岀了一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成功之路,得到省、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1996年,学校有教职工86人,获高级职称者10人,中级职称者21人,初级职称者55人。当年,在册大中专学生3546人,其中脱产生56个教学班2248人,业余学生26个教学班1298人;有自考助学学生585人,非学历教育学员9500余人。学校自创办至1996年,累计招收17届大专生11475人和11届中专生637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