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
发展概况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境内有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创办的中学堂2处。学堂开办初期,因无高等小学堂毕业生,故以州、府儒学、书院生员补充,后招收高等小学堂肄业、毕业生。毕业后,由学堂择优送省高等学堂就读。据东昌府官立中学堂统计,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有12名升入省高等学堂深造。辛亥革命后,改学堂为学校,学制由5年改为4年,取消读经讲经课,增加自然学科的比重,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和音乐、体育课,将图画列入必修课程,第一次完整地提岀资产阶级德、智、体、美4育平均发展的方针。1929年,国民党政权在中学大力推行“党化教育”,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37年。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全区仅有初中4处,其中省立2处、县立1处、私立1处,在校学生不足0.1万人。
抗日战争时期,境内有3种不同性质的中学教育,即国民党的中学教育、日伪统治下的中学教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学教育。
1937年“七七”事变后,境内官办中学师生大都随国民党政府流亡南方,留下的部分国民党人士为保存实力,扩大影响,曾招收一部分辍学的高、初中学生,在日军鞭长莫及的地方,先后办起几所中学,借以陶融“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国民道德。这些学校的学制、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大都与抗日战争前一样,只是在个别教材方面增加少许抗日内容。屋校名称多叫联中或分校。上课无定时,居住无定址,时分时合,存在时间较短。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有的消亡、有的南逃,个别学校坚持到抗日胜利。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在境内的统治时间较短,所办中学仅3处,其中1处是抗日战争时期保存下来的山东省立第十三联合中学(驻博平县城南街),其他2处为接管日伪的临清初级中学和聊城县立初级中学。这3处中学都随其县城解放而告终。
1938年11月聊城失陷后,区内的日伪政权在其控制严密的县城或村镇办有4处中学。学校将伪满时期制定的教育方针和国民党的教育宗旨杂揉为一体,以毒害和奴役青年学生。其教育管理与国民党统治区基本相同,学制仍沿用“三、三”制,课程除袭用国统区教材,另外增设日语。学生均来自日伪占领区内。
境内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中学教育,是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940年7月,鲁西行政公署成立,即设教育处。于范县(今分属于莘县和河南范县)恢复筑先抗战学院,内设中学部。此为该区抗日根据地中学教育之始。1942年春,冀鲁豫第三地委、第三专署在冠县城南焦庄创办卫东中学。年底,冀鲁豫第一地委、第一专署又创办泰西公学(即后来的冀鲁豫抗日第四中学)。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阳谷创办冀鲁豫抗日第四中学一分校。1946年,冀鲁豫行署所辖黄河以南的中学,如建国学院(包括中学部)、冀鲁豫第一、二、七中学先后迁至境内。至1949年初,境内有中学5处,在校学生1616人,此外,设有7个中学班。
建国后,除继续办好原有的3处普通中学外,又有几个基础较好的县先后建起县立初级中学。聊城中学(今聊城第一中学)于1950年增设高中班。自此,区内有了第一所完全中学。当年,全区有普通中学6处,在校学生2106人,教职工190人,其中专任教师165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普通中学有了较大发展。1952年,全区有普通中学18处,在校学生6711人,教职工598人,其中专任教师485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各县市都建立2〜3处普通中学。到1957年,全区有中学31处,在校生16807人,教职工1338人,其中专任教师1016人。1958年,盲目发展普通中学。1962年,根据上级关于中学教育要“合班并校,多毕业少招生”的指示精神,对全区普通中学进行调整。当年,保留中学39处,在校学生14687人,教职工1175人,其中专任教师982人。1965年,普通中学得到稳步发展,并先后建立省、地、县重点中学10余处。年底,全区虽然仅有普通中学50处,在校学生却达到20738人,教职工1703人,其中专任教师1345人。“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学教育遭到严重破坏,先是1966、1967年两年停止招生,后是砍掉省、地、县重点中学,盲目发展社队中学,致使全区社社有高中、队队有联中,而且过份强调劳动,忽视文化学习,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文化大革命”前的招生制度,强调教学质量,对社队中学进行调整,改革中学教育体制,一部分农村中学改为农业中学。到1980年,全区有普通中学868处,在校学生248367人,教职工17772人,其中专任教师14724人。1990年,全区普通中学发展到349处,是1949年的69.8倍;教职工15273人,是1949年的104.6倍;其中专任教师11659人,是1949年的96.4倍;在校学生188460人,是1949年的116.6倍。至1996年,全区普通中学发展到284处,是1949年的56.8倍;教职工18638人,是1949年的127.66倍;其中专任教师14138人,是1949年的116.84倍;在校学生297106人,是1949年的183.85倍。
1949~1996年聊城地区普通中学教育情况教学管理清末,中学堂学制初定4年,旋改为5年。其所学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英语、德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其中以外语为重要课程。因学堂初办,教员不足,所以多数教员分任2〜3门学科的教学任务,但所开科目仍不完备。
民国初期,学校贯彻“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学生在校肄业4年,不分初、高中,毕业后可升入大学预科。1922年,规定中学教育为6年,初、高中三、三分段,时称“新学制”。1925年暑假,中学开始招收6年制三、三分段的高中生和初中生。高中学生在校肄业3年,毕业后可升入大学或专门学校。初中学生在校肄业3年,毕业后可升入高中、师范科或职业科等。学校注重科学教学,理科教学设备得到增设,并重视课程实验、注重联系实际。国文教材中白话文渐增,作文课亦要求语体。“五四”运动后,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组织罢课、张贴标语、散发传单,走出学校与社会各界成立联合会,抵制日货,掀起广泛的爱国运动。
1927年后,境内中学内逐渐有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在师生中发展党员,传播马列主义,使广大学生在后来的“济南惨案”、“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重大事件中,都配合国内政治风云的变化,或印发传单,或上街游行示威、街头讲演。
1937年,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中学,多为初级中学,其学校直接受行署和所在专署领导。学生在校学习年限一般定为3年,但常因革命战争的需要,学生不到毕业时间即参军参政。学校每周上课不超过30个小时,其余时间作为自修或进行社会活动。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国语、政治(时事)、地理、历史、数学、音乐、体育(包括军事训练)。到解放战争时期,增设理化和生物(包括动物、植物)课,同时补充一些当时政治中心工作所需要的内容。学生来源主要是以劳苦大众及小资产阶级子女为主,同时注意招收地主、富农出身的知识青年入学。
解放战争期间,各中学普遍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行半工半读,尽力做到经费自筹,学习“抗大”办学方针和生产自救的革命传统,以形势教育和政治教育为主,广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中学生毕业后大都分配工作,参军参政,成为国家干部。
建国后的46年中,普通中学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其领导体制基本上没有变动,内部的领导体制,曾先后实行过校务委员会制、校长负责制、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文化大革命”前,实行学生成绩考核制度、升留级制度、转学退学和休学制度、毕业和奖惩制度。“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无章可循,管理混乱。1977年后,统一执行上级制订的各种规章制度。
建国初,全国各中学基本上实行秋季始业,中学修业年限为6年,高、初中各3年。1958年秋季始,区内部分中学的高中实行文、理分科,理科仍为3年,文科学制2年。1960年始,聊城第一中学、第三中学和临清第一中学招收高、初中不分段的五年一贯制,但不久又恢复三、三制。“文化大革命”中,中学一律改为4年,实行二、二分段。1978年始,先后将初中和高中的学制均改为3年,恢复“文化大革命”前的三、三制,尚有个别学校的初中定为4年。
建国初期,各中学仍使用老解放区的自编自学教材。1955〜1966年,均使用教育部统一编印的教科书。自1958年秋季,区内各中学曾增添部分乡土教材。1962〜1965年,去掉乡土教材和生产劳动课,使用全国统编教材。“文化大革命”期间,原教材废止,语文课写大批判文章、小评论;化学、物理合为工业基础知识课,讲学“三机一泵”(拖拉机、内燃机、电动机和抽水泵);生物改为农业基础知识课,只学当地的几种农作物;音乐、美术合为文艺课;体育改为军体课;政治课只学毛主席著作,外加“天天读”。1970〜1978年,各科使用省编教材。1978年始,全区各中学先后使用的课本有全国统编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课本》、《六年制重点中学课本》、《五年制中学课本》等,并在全区执行两类教学计划。
建国初期,基本上沿用旧的传统教学方法,即注入式。之后,逐步用苏联的教学论精神进行教学,从备课到课堂讲授均强调直观性、自觉性与积极性、巩固性、系统性与连贯性、通俗性和可接受性等原则。多用综合课型,强调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5个环节。文史教学,学习“《红领巾》教学法”,强调运用谈话法进行教学。1958年开始搞教育革命,教学强调“多快好省”、理论联系实际。1962年,落实《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强调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课堂上要有讲有练,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学习。“文化大革命”期间强调以社会为课堂,实行开门办学,以参加生产劳动代替文化科学知识的课堂讲授。1978年始,强调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教学质量。
建国初期,境内中学很少,招生考试时间、试题不统一,招生范围不受地域限制。以后,随着中学处数的增多,招生范围略有限制,除省重点学校在全区招生外,一般中学只在县内或附近地片招生。“文化大革命”前,初、高中招生由省统一岀题,初中本校评卷,县内统一录取;高中由地区统一评卷,统一录取。“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取消入学考试制度,学生由单位推荐入学。1973年,改为推荐与文化考试相结合的方法入学。1977年,恢复考试入学制度。初中由各县统一岀题招生考试,各校分别评卷录取;高中由地区出题,各校自行评卷录取。初中入学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常识,高中入学科目有语文、数学、政治、理化、外语等。通过体格检查,然后根据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报考聊城第一、三中学者,有时需要加试体育。
附:重点学校简介
山东省立第二中学建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系东昌府启文书院改组而成,址在城内古楼南孙家胡同,是山东省官立中学堂中创立最早者之一,与青州府松林书院改建的官立中学堂并列全省官立中学堂之首。1912年,该校奉示将学堂改为学校,称为“东昌中学校“。1913年7月,原东昌甲种实业学校并入。当年,因府制裁撤,全省各府、直隶州中学一律改为省立,该校遂改称为“山东省立第四中学1914年7月,临清省立第七中学与该校合并,校名更为“山东省立第二中学”。学校初为男女分校施教,后改为合校就读。1912年,该校实行四年一贯制。1923年学制定为初、高中各3年。该校只设初中。1925年增设高中,翌年并入济南。建校初期,课程设置大部分因袭清制,但国文中增设白话文等。民国建立后,开设修身、国文、英文、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体育等课目。此后,课程变化较小。学校隶属山东省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学生主要来源于鲁西北各县。1915年,在校学生187名来源于冀鲁豫3省30多个县。学生毕业后,家庭富裕且年龄较小者多去济南升入高中,大部分则考入省立第三师范,个别人投亲靠友到外地报考私立大学预科。该校至1937年停办,历时35年,招收学生0.1万余名。
冀鲁豫抗日第四中学1942年冬,抗日根据地党、政、军各部门均精简部分年龄较小的同志,集中在比较安全的地带进行培训和学习。冀鲁豫区所属泰西地委和专署,遵照上级指示,决定以此部分学员为基础,在东阿县牛角店成立第四中学。开始代号为“文和轩”,有正式学生18名。随着人员和规模的扩大,“文和轩”改名为“泰西公学”。1943年初,泰西和运东两个地委合并后,该校改为“泰运中学”。以后,改称“冀鲁豫抗日第四中学”。这是一所游击式的随军中学。它经常处于游击活动状态,采用边行军边学习的方式办学。创办初期主要活动在东阿县牛角店一带,后在长清、平阴一带活动。1945年8月学校迁往平阴县城。1946年秋,学校西渡黄河,迁往东阿县铜城一带设学。1947年初,阳谷四中一分校并入该校,同年4月,学校迁往在平县吴官屯。1948年夏由在平迁至聊城城内双街,与泰西公学合并仍称“四中”。1949年8月,改名为“平原省聊城中学”。从此,该校结束了游击生活,成为一所较为正规化的普通中学。
“四中”受冀鲁豫区党委和行署领导,由冀鲁豫行署教育处管辖。学校建有党的组织,其活动以秘密方式进行,党员身份不公开。学校所设课程有政治、历史、地理、国语、数学、音乐等,学生全部实行供给制。其学制初定为3年或1年,实则不固定,可根据革命战争需要,学生随时离开学校,走上战斗岗位。为及时给党政军各部分输送干部,有时大批地甚至整个班级被输送到部队和地方党政机关工作。自1942年冬创办到1949年,学校已初具规模。据1949年统计,时有学生10个班529人,毕业学生0.1万余名。多数学生一出学校就担负一定领导工作。该校为适应战争需要,一切行动军事化,学生按年级、班、组编制,分别相当于部队的连、排、班,从早操、开会、上课到行军、住宿,都以班、组为单位活动。师生同吃、同住、同活动、同学习、同战斗。教学上采取“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办法。教师多数一专多能,身兼数科。在艰苦的环境中,师生之间结下深厚的战斗情谊。该校从建立到改为平原省聊城中学,渡过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最严酷的时期,历时8年,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既有较高政治觉悟又有真才实学的革命人才。
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省属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位于城东南古运河两岸。该校前身为冀鲁豫抗日第四中学。1948年夏由在平迁来聊城,当时仍称冀鲁豫第四中学。1949年8月冀鲁豫行署撤销,该区划归平原省,学校遂易名平原省聊城中学。1950年,改称聊城一
中。1952年冬,平原省撤销,该校遂改为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简称聊城一中(下同)。它原是一所初级中学,1950年学校成为一所完全中学。当年,有高中1个班,初中14个班,学生500余名。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人数急剧增加,原运河西岸校舍已不敷用,1952年在山陕会馆对面,古运河东岸先后新建教室24座。至1965年已发展到高、初中25个班,有学生1250人,有教职工91名。“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惨遭破坏,随着当时招生范围的缩小(原为高中在全区、初中在聊城县招生,改为高中在聊城县、初中在城内划片招生),学校规模有所缩小。1978年始,学校得以恢复和发展。至1990年已经发展到41个教学班,其中高中20个班,初中21个班,在校学生2160名,在校教职工207名,其中专任教师124人。
聊城一中初为省立中学,1958年,划归地区领导,“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下放到聊城县领导。1978年,收归地区领导,成为省、地两级重点中学。
聊城一中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教学设备齐全,师资水平较高,领导治校有方,在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的同时,坚持面向学生,既教书又育人,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有用人才。“文化大革命”前,高中毕业生入大专院校者达80%以上,且多为名牌院校。“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学校惨遭破坏,教学质量一度下降。1977年始,经过拨乱反正,学校教学秩序得到整顿,各种规章制度得到恢复,教育、教学质量又得以提高。1977~1990年,该校向大专院校和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中等专业学校输送合格新生2510余名。
1991~1996年,学校领导班子大胆推行“三制”改革,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校风校纪,强化学校管理,优化学习环境,狠抓教学质量,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单位、地区岗位责任制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体育工作先进单位、青少年工作先进单位等。其间,学校注重内部设施的配套完善。图书馆藏书达16万余册,教学仪器齐全,文体器材完备,并拥有相当数量的电化教学设备,新建语言室、电子办公室,并将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实现了教学、财务管理、图书管理、伙房管理的现代化。同时建起教学闭路电视系统,将实现与全国中学教育网络的联接。1996年,有在职教工245人、专职教师150人,其中有高级教师60人,一级教师64人,具有其他中级技术职称的职员干部15人;有教学班53个,在校生4100余人。
山东省聊城第三中学新中国诞生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所省、地重点中学。学校位于聊城东昌西路路北,始建于1953年3月,当年暑假招收5个高中班,次年又招收8个初中班。学校建设逐年增加,招收人数连年递增,1956年暑假后,达到24个教学班的规模。1958年,教育事业盲目发展,当年夏,地区行署欲将三中改办为聊城工业专科学校。初三学生毕业后,初中停止招生,并将原有的初二6个班调往聊城二中2个,招收高中新生8个班,工业专科生6个班。此时,学校对外称聊城三中和聊城工业专科学校,内部为一套领导班子。1959年,招收高中8个班,工专4个班,代培高中滑翔生1个班。至1960年,两个学校在校生计达39个班。1961年,工业专科学校改办聊城农机学院,迁出三中独立设校。当年夏季,三中开始招收初、高中五年一贯制新生6个班,此时学校规模有所缩小。1958〜1961年底,学校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各种房舍增至390间,建筑面积达8900平方米。1960年,建起礼堂1座,创办工厂、农场各1处,农场有土地70亩。1962年,招收高、初中各4个班。1960年和1961年招收的五年一贯制学生,同时改为高、初中三、三分段,分别编为初三、初二年级,学校规模保持在24个教学班。此后的几年,学生班数虽有所增减,但上下浮动幅度不大。至“文化大革命”前夕,教职员工严格学校组织纪律,努力抓好教学工作,使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有所提高。1965年,该校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达到85%以上,成为三中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1966年6月开始进行“文化大革命”,学校惨遭破坏。1966、1967年,学校停止招生。1968年开始招收新生,但学生人数极不稳定。招生范围由原来的高中在全区、初中在聊城县缩小为高中在聊城县、初中在聊城城内。学校也由地区领导下放到聊城县领导。1978年,聊城三中又收归地区领导,并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学校。至1984年,学校又增建平房(包括教室、宿舍、家属院)2800多平方米。1985年,建起教学实验楼1座,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其中有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各4个,语文、外语电化教室各1个,生物实验室2个,电影放映室1个,电子计算机教学教室1个。至1990年底,学校发展到教学班38个,其中初中20个,高中18个;教职工211人,其中专任教师128人。当年,学校在校生2531人,毕业学生1086名。
1991-1996年,学校共招收初、高中学生7393人,培养初、高中毕业生5234人,向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1460人,升学率达到60%左右;学校先后获“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普通中学先进教研组”、“国防教育先进单位”、“招飞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青少年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等称号和奖励。1996年,学校有在职教职工23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65人,其他中级职称者96人;在校学生57个教学班4488人,其中高中27个班1992人,初中30个班2496人;有教学实验楼1座,仪器标本齐全成套,总价值达14.235万元;有图书馆、阅览室各1座,图书馆藏书12万余册,阅览室订购报纸、杂志近200种。
专业教育
发展概况境内的师范教育始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时各州、县奉旨相继创办师范传习所。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境内有传习所4处,在所学生44人。至1909年 (宣统元年)传习所不复存在。东昌府、临清直隶州和博平县(属东昌府)、东阿县(属泰安府)分别创办初级师范学堂。东昌府初级师范学堂建于1904年(光绪三十年),始称东昌府简易师范学堂,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改称为东昌府初级师范学堂,设学于东昌府考院内(今聊城教育学院所在地)。临清直隶州初级师范学堂建于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系由传习所改称,始名临清直隶州单级师范学堂,校址在临清城里考院内(今临清市第三中学所在地)。博平县初级师范学堂建于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系传习所改称,因办学条件较差,次年即行停办。东阿县初级师范学堂建于1908年,由传习所改充,设学于城内(今平阴县东阿镇)。
当时的传习所,主要是训练“向在乡村市镇以教授蒙馆为生业,而品行端谨,文理平通,年在30岁以上50岁以下者”,无论生童,均可招集入所传习。10个月毕业,毕业成绩合格者发给准充副教员之凭证,令在乡村市镇开办小学。境内各州、县受训练者不少,类似学校较多。
当时的初级师范学堂“令拟派充高等小学堂及初等小学堂二项教员者入焉”,“以习普通学外,并讲明教授、管理之法为宗旨”。为便于师范学生教学、管理实习,各师范学堂均设附属小学堂。其初级师范学堂的学生来源,初为在职的蒙学教师和私塾塾师,后为高等小学堂毕业生;另有乡间老生寒儒欲从高等小学教育者入堂旁听。最初每学堂为3个班,学生150人。因是初办,学生年龄多在18〜30岁。凡入学堂的正式师范生,享受公费待遇,不交纳学杂费,但学生毕业后有从事教学的义务。其课程设置,完全科初级师范学堂与中学堂大致相同,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化学、图画、体操、教育学、习字等。因学生毕业后从事小学教育,故增设教育学和习字2科。教育学的教学时数仅次于读经讲经,其具体内容为教育史、教学原理、教授法、教育法令、学校管理、实事授业等。另外,东昌府初级师范学堂设有外国语(英语和德语)、农业、手工等科。
辛亥革命后,境内师范教育有所改革,先是取消府、州立师范学堂改设省立师范学校,后是将学堂监督(或堂长)改称学校校长,女师设保姆讲习课和蒙养院。至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全区有师范学校5处。其中,省立师范学校和省立乡村师范各1处,联立师范2处,县立师范1处;有县立师范讲习所14处(包括附设师训班),在校学生数达0.1万余人。
抗日战争时期,境内的中等师范教育分为抗日根据地、国民党人士和日伪政府创办的3种不同性质的师范教育。但后两者学校不多,学生甚微。1947年1月,国民党政权不复存在。因此,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中等教育代表了境内中等师范教育的主流。
抗日战争爆发后,境内各类学校相继停办。中等学校的教师大都奉国民党之命南逃;小学教师有的返里,有的参加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行列。1938年11月,聊城沦于日本侵略军之手,其他县城也大都相继被日本侵略军占领。1939年,各县先后建立抗日民主政府。1940年4月,在农村恢复和建立一批抗日小学。到1940年6月,全区已有完全小学57处、中心小学39处、初级小学2396处,在校学生已达42378人。为解决抗日根据地小学教师奇缺的问题,1942年6月于筑先抗战学院设立师范部并开始筹备招生,年底学生到校,开课施教。1943年,又以筑先抗战学院师范部为基础,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时期的第一所师范学校——筑先师范。1945年7月,冠县建立简易师范学校。两所师范的创建是鲁西老解放区发展师范教育的良好开端。
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进一歩促进全区师范教育的发展。当年10月,冀南行署第一专署在冠县柳林武训创办崇贤义塾的旧址建立武训师范。接着,当时归属第六专署管辖的东阿县也于1946年初建立东阿师范。7~8月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教育厅长晁哲甫到临清、冠县、莘县等地检查教育工作,专程到武训师范看望全体师生,并对发展师范教育工作作了重要指示。1946年秋,冀鲁豫建国学院师范部随同学院迁来境内设学。到1948年上半年,境内先后创办临清县师范、寿张师范、聊阳师范、清平师范、博平简易师范和堂邑师范,招生人数多达1500余人,时为境内师范教育的迅速发展阶段。到建国前夕,全区又相继建立聊城联立师范等7处师范学校。此时,境内共有师范学校18处,除行署和专署创办的外,基本上县县都有师范学校,时为鲁西老解放区师范教育的大发展时期。
建国后,随着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区内曾开办过速成师范、初级师范、中级师范、幼儿师范、工读师范、教师进修学校等几种类型的师范学校。1949年,区内师范学校通过调整并校,尚有6处,在校学生1484人,有教职工139名,其中专任教师103人。1956年,上级对中等师范学校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作出具体规定,促进了全区师范教育的发展。1958年,办学权力下放,全区各县均设师范学校。1959年,全区师范学校发展到8处,在校学生2392人,有教职工314名,其中专任教师112人。1962年,经过调整,全区仅剩地区师范、阳谷师范和临清师范3处重点师范学校。至1976年,全区有中等师范学校9处,在校学生2007人,有教职工533人,其中专任教师472名。1980年,遵照上级指示精神,全区的师范学校实行地、县两级领导,以县为主。时有师范学校9处,在校学生1423名,有教职工332人,其中专任教师140人。1984年,省批准的临清、阳谷、莘县3处师范收归地区领导,其余归各县领导。1990年,全区有中等师范学校4处,在校学生2121名,有教职工367名,其中专任教师207名;在校生比1949年增加637人,教职工增加228人,专任教师增加104人。另外,还办有各种类型的师训班、进修班等。至1996年,全区有中等师范学校4处,在校学生2462名,是1949年的1.66倍;教职工390名,为1949年的2.81倍;其中专任教师202名,是1949年的1.96倍。
1949-1996年聊城地区师范教育情况(续表)
教学管理民国初期的中等师范学校,以培养小学教员为目的。省立师范学校直属省领导,县立师范学校和县立师范讲习所多属县领导。师范学校的内部管理与中学相同,教职员均由校长聘任,而教员所教学科必须是专修科,且对初等教育有一定研究。
民国初期,对学生的管理,实行校长、学监、教师负责制,并对学年、学期、休业日、典礼日以及学生的入学、退学、奖惩均有具体规定。北伐战争以后,学校根据三民主义教育法令和训练标准,实行训导管理制。学校设训育处,训育工作除抓学生的思想、行为、纪律、生活外,还时刻监视师生思想动态,防止闹学潮,阻止师生的革命活动。
民国初期,学生在校修业年限为4年,其中本科3年,预科1年,招收高小毕业生,培养高小或初小教师。“五四”运动后,区内师范 .教育执行新学制,学习美国采取三、三制,学生在校学习6年,分前、后两期(即所谓“前师”和“后师”),每期3年。前期毕业后,可直接升入后期;前期招收高小毕业生,培养初等小学教师;后期招收初中毕业生,培养高等小学教师。1932年以后,全区师范学校、简易师范科和幼稚师范科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生,师范学校和幼稚师范科学制为3年,简易师范科学制为1年;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招收高小毕业生,学制为4年。当时,各县立师范学校和中学附设师训班以及师范讲习所招收的学生,其学制1〜4.年不等。
民国初期,区内各类师范学校开设的课程有修身、读经、教育、国语、习字、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等19种。“五四”运动后,师范学校的课程略有改革,废除读经科,将国文改称国语,修身改为公民,重视教育学科和体育。1933年始,学校课程增添教育概论、教育心理、教育测验及统计、小学教材及教学法、小学行政和实习等。其各类师范学校均采用学分制,前师须修满168学分,后师需修满160学分方准毕业。由于欧美教育家及杜威等人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方法逐渐近于启发式,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风气,教学质量较过去有很大提高。
民国初期,各县师范讲习所为适应小学教育的发展,应付小学教师不足之急,招收学生的年龄不受限制。最大者60岁,最小者16岁,其年龄较大的学生,多是为适应新教育前来学习专业思想、进行专业训练的塾师和前清秀才。后来的讲习所逐渐变为简易师范学校性质,学习年限逐渐延长,招收的学生多是25岁以下的高小毕业生。师范学校招收的学生年龄多在十五六岁至二十二三岁。师范讲习所的毕业生,由县教育主管部门分配到各地农村任初小教员;师范学校、乡村师范、简易师范的毕业生,由省、县教育主管部门分配到各地,由各学校聘用为小学教师,也有少数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当时的学校,在学生中由校方统一组织学生会,在校长的领导下统一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的各种活动。此外,还有学生自发组织的同乡会、读书会等。1926年下半年,有的学校建立了共产党的地下组织,许多进步学生在党组织的影响和领导下,进行各种革命活动。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师范学校的学制没作统一的严格规定。一般说来,训练班或者培训班性质的学制短,有的两三个月,有的半年,最短不少于1个月,最长的不超过1年。较为正规的师范学校学制稍长,有的2年,有的3年,如工作需要可以提前毕业,在特殊情况下还可延长学习年限。学校的课程设置,一是政治课,包括时事政治、政治理论、党史、哲学常识;二是文化课,包括国语、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动物、植物、生理卫生、农业常识;三是专业技术课,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小学各科教法、音乐、美术、手工劳作;四是实践课,包括教学实习、社会宣传、生产劳动和参加群众运动。使用的教材多数是自选自编,语文教材除编写知识性的短文外,还编选大量的有关民族英雄、反帝反封建的古今诗文;数学教材增编累进率的计算,以配合反霸、土改等中心工作;历史课增加帝国主义侵华史的内容;地理课编写有关根据地和边区建设的内容。在教学中,注意改革旧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建国后的师范管理和中学大致相同。其学制有3年制的初师和中师(即前师和后师)。1952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区内部分师范学校始招速师班,学制定为半年或1年。1958年,各县先后成立工读师范,学制为2年,实行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以培养农村小学教师为主,但这类师范学校不久即停办。1964年,高唐、冠县各建工读师范1处,其学制改为3年。“文化大革命”中期,部分师范学校曾招收短期训练班,学习3个月或半年即行结业分配工作。此后,各县建立师范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为2年,分科授业,以培养初中教师为主。自1982年始;各师范学校停止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又恢复为3年。到1984年,全区有中等师范学校8处,经省批准3处,其余改称教师进修学校,以培养在职小学教师为主,部分学校招收一定数量的民办教师班,学制为2年。
建国初期,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除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等专业课外,其他各基础学科和中学基本相同。1956年后,一度部分使用部编师范学校教材。自1958年到“文化大革命”期间,师范学校盲目发展,教材和课程设置较混乱,开设的课程多有残缺。自1981年始,除政治、地理、历史外,其他各科陆续使用全国统编中师教材,有的学校使用自选或自编的教材。
中等师范学校对学生强调为人师表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和训练;教育学生认真学习教育学,懂得教育规律。在课程的设置上增加了音、体、美的份量,以促进学生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突出师范教育特点。
为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全区师范学校加强对教法的研究和改革,强调突出师范特点,加强“双基”教学,使学生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专业课的教学,使学生真正懂得教育规律,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组织教学的能力,并开展“一日见习”、“试教10分钟”、“练三字一话”(毛笔、粉笔、钢笔字和普通话)等活动,以提高师范教育的质量。自1982年起,各学校把电化教学纳入师范学校的教学计划。各专业每周增设1节“电教课”,鼓励教师自制幻灯片,学校建立电教室,配备电教器材,要求教师尽量运用电化手段教学。各县教师进修学校建立先后不同,且时办时停,教材极不统一,因以培训小学在职教师为主,学校的课程基本与中师相同。
中等师范的教育实习是师范学校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重要环节。教育实习(包括见习、参观)的内容有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课外辅导及家访工作等。实习中要求与教育学、心理学、各科教学及教学法等密切配合进行。3年间实习时间不少于8个月,其时间可按学年分散使用,也可集中使用,但毕业实习不得少于4周。实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核,对反复试教后成绩仍不及格者不分配教师工作,呈报上级部门另行安排。
建国初期,中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来源,一是具有培训性质的学校,招收由单位推荐的在职教师入学进修;二是高小、初中毕业生通过招生考试,择优录取。前师招收高小毕业生,后师招收初中毕业生,毕业后国家统一分配工作。1962年,区内已无初级师范学校。“文化大革命”期间,实行单纯由单位推荐,或推荐与文化考试选拔相结合的办法录取,多是高、初中毕业生在乡村劳动1年以上者和在职的民办教师,毕业后先是“社来社去”,后是国家择优录用。1977年恢复考试招生制度后,区内采取统一招生办法,招生对象有高中毕业生、初中毕业生,也有民办教师。学生来自学校所在县或全区各县,多为农业人口,毕业后分配到公社初中任教。自1983年,中等师范停招高中毕业生,亦不再分学科进行专业授课,毕业生除个别不适于教学工作者外, 其余都分配做小学教师。
“文化大革命”前后,师范学校录取学生的要求为品学兼优者,且经过面试和体检,有生理缺陷者不予录取;入学后,要求学生音、体、美全面发展。
附:重点学校简介
山东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前身为聊城简易师范学堂、聊城初级师范学堂和山东省立聊城师范学校。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聊城考院(今教育学院校址)改办为东昌府简易师范学堂,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改为东昌府初级师范学堂,辛亥革命后改为山东省立聊城师范学校,1914年8月改为山东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与设在济南、曲阜、益都的省立第一师、二师、四师并称为当时全省4大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增设女子师范部,1928年合于学校本部。1933年春,全省师范学校废数字排列,冠以所在地名,该校改称山东省立聊城师范学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大部分师生奉省教育厅指示,徒步分批到曲阜师范学校与其一同流亡湖北、四川等地,在四川绵阳与流亡中学合为国立六中师范部。至此,山东省立聊城师范学校的建置遂告终止。
该校为培养高小、初小教师为目标的全日制中等师范学校。1933年以前,分为前期师范和后期师范两种,前者学制为3年,招收高小毕业生,培养初小教师;后者学制3年,招收初中毕业生,培养高小教师。1932年暑假后,前师撤销,后师保留。学生大部分来源于鲁西北各县,一般是富裕农家的子女,而且多与所在县教育界有联系,所以学生一般较为保守。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革命思潮的影响,进步学生开始活跃,他们主要通过创办“读书会”和课外文艺刊物宣传新思想,学生中开始传阅马列著作和进步文学作品。
武训师范学校武训师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办起来的一所具有初师、中师、速师和轮训班等4种类型的专业学校,建于1945年10月,校址在冠县柳林镇(时属堂邑县)武训“崇贤义塾”院内。1948年3月1日,该校与冀南第一中学合并:仍称冀南一中,校址在临清县,学校设“中学部”和“师范部”。1949年1月,又奉命在柳林恢复武训师范。1949年下半年平原省成立,柳林镇归平原省堂邑县管辖,武训师范遂改名为“平原省立武训师范”,归省教育厅领导。1951年7月,武训师范改名为“堂邑师范”,1956年,堂邑县撤销,柳林镇划归冠县,学校遂更名为冠县师范学校。时有5个初级班,学生250名;4个中速师班,学生199名;4个轮训班,学生200名。1962年6月,在国民经济调整中,学校放长假,学生还乡,教师调离,领导干部分赴其他岗位。武训师范从建立到停办历时17年,共招收各种类型的班级59个,培养师范毕业生2915名,他们遍及鲁西北、冀南和豫北等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贡献。
学校中,初师学制为3年,招收高小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社会青年;中师学制为3年,招收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社会青年;速师学制为1年,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社会青年;教师轮训班招收在职的小学教师,学制视情况而定,有的2年,有的1年或仅半年即结业。学校的招生范围比较广泛。建国前,学生来自山东、河南、河北的23个县市;建国后,招收该地区的学生。中师、初师和速师毕业生由专署统一分配,大部分到全区各县工作,少部分根据需要被分配到外地区任教。轮训班的学生毕业后原则回原单位工作,也有少数被分配到其他单位工作。
聊城师范学校创办于1947年冬,时称冀鲁豫第六专署小学教师训练班。1948年8月,改称冀鲁豫联立师范(初师);1949年9月因区划变动,改称为平原省联立聊城师范;1952年12月,改称山东省聊城师范学校。1977年7月,以该校为基础,建立聊城师范专科学校,并停止招生,至1979年暑假,师范最后一届学生毕业,聊城师范的建置暂告裁撤。1988年暑假前,行署决定恢复聊城师范建置,除将教育学院(西院)所招中师学生11个班收归该校外,当年又招收新生4个班,其校址先后多有变化。创办之初,设学于原山东省立第三师范旧址,师范班曾在光岳楼授课。1962年,学校曾先后迁往聊城师专附中(今聊城市红旗小学的一部分)和聊城师专(今聊城师范学院校址一部分)。1970年,山东师范学院部分系迁来聊城,占用了原聊城师专校址,聊城师范迁回光岳楼南原校址,直至学校1979年暂时停办,其址未变。1988年暑假,恢复后的聊城师范设学于聊城市闸口南聊城地区教育学院(东院)校址。
学校原是一所初级师范,招收高小毕业生,学制3年。1950年暑假,冠县、堂邑两师范裁撤后,各有1个班学生并入该校,与该校学生一起,通过考试编为一、二、三级,年龄大的编为一级,学制一年半,年龄较小、成绩较好者编为二级,学制3年,年龄较小、成绩较差者编为三级,学制3年半,各级入学时间均从1949年算起。1953年暑假始招中师,1955年停止招收初师。1957年暑假初师七级学生毕业后,聊城师范遂成为一所单纯的中级师范学校,每年招收初中毕业生4个班,成为定制。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该校连续3年未招新生。“文化大革命”前入校的学生全部于1968年秋办理毕业手续,分配到各县任教。1969〜1976年,实行推荐选拔相结合的招生制度,学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学制均为2奉,教师难以进行教学,质量显著下降。其间,除开设2年制的中师班外,也招收过短期训练班和在职教师培训(进修)班,学制1年、半年不等。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后,该校仅招收1届学生即于1979年停办。1988年学校恢复后,当年暑假随同全区其他中等专业学校统一招生。学校自创办之日起,即在专署(后称行署)的领导下,加强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全区最著名的师范学校之一。1956年,学校被山东省教育厅确认为重点学校,列为教育部重点分配的87所师范学校之一。学校自创办至1979年暂告裁撤,历时30余年,为全区的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师资,也为党政部门输送了一批批优秀干部。恢复后的聊城师范,有教职工132名,其中专职教师68名,行政管理干部35名,职工29名。全校有高级讲师13名,讲师33名,有15个教学班,总计学生557名。1990年,有教职工133人,其中专任教师70人,在校学生717名、16个教学班。当年毕业6个班219名学生。
1991-1996年,先后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2810名,为高校推荐继续深造学生21名。学校连续5年被评为“先进单位”和“先进党支部”以及精神文明和综合治理“先进单位”。1996年,学校有在职教职员工145人,其中高级讲师34人,讲师45人;在校学生960名,设普师、幼师、民师、体、音、美6个专业24个教学班;学校占地面积96亩,建有教学、艺术、实验、礼堂、宿舍等各种楼房8幢,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各种实验室、电教、微机室6个,图书馆、阅览室藏书6万余册,报刊杂志400余种。
山东省聊城第一师范学校1949年2月由冀鲁豫区建国学院改办。始称冀鲁豫区第一师范学校,1949年9月改称平原省聊城师范学校,1952年12月再改为山东省聊城第一师范学校,后曾改称阳谷第一师范学校。1957年暑假,该校与当时设在阳谷县安乐镇的阳谷第二师范学校合并为山东省阳谷师范学校。合并后的阳谷师范,校址仍在安乐镇阳谷第二师范学校旧址。聊城第一师范学校因校址在阳谷县坡里村,人们俗称“坡里师范”。
建国学院改为师范后,其学校的性质由培养和造就各方面建国人才的综合性学校,变为性质单一、专门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范学校。学校一建立,首先对“建院”招收的中学部学生和师范部学生进行改编,并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对校风校纪进行整顿,使学校很快走上正规。学校非常重视教职员的政治、业务学习,各科教师十分重视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同时,十分重视学生的教学实习。学校自建立到与安乐镇师范合并,历时8年,共招收前师19个班、中速师1个班、后师13个班,毕业学生1600多名。这些毕业生大部分从事教育工作,为全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
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始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廷颁布《奏定实业学堂通则》中指出:“近来各国提倡实业教育,汲汲不遑,独中国农工商各业固步自封,永无进境,则以实业教育不讲故也。”为此,清廷通饬各省“亟图兴建”。根据“各省均应酌量地方情形随时择宜兴办”的原则,自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至1911年(宣统三年)先后兴办东昌府染织厂附设实业学堂、莘县初等农业学堂、馆陶县乙种农业学堂和在平县乙种农业学堂,以及馆陶县警官学堂等。
中华民国建立后,承袭清末教育制度,继续推行实业教育政策。1913年,教育部公布《实业学校令》,要求省设立甲种实业学校、县设立乙种实业学校,分别施以完全的和简易的普通实业教育,以振兴实业,富国利民。1913年,境内有甲种实业学校1处,设学于聊城城内,称东昌府甲种工业学校,1914年并入山东省立第四中学(即后来的山东省立第二中学);有乙种实业(农业、蚕桑)学校9处,分别设于聊城、堂邑、在平、博平、莘县、冠县、馆陶、清平、高唐等县。但后因学生来源不足,学生毕业后无处分配,相继停办者不少。至1920年,境内仅剩馆陶、莘县、临清、博平4县的实业学校,且于当年改称为职业学校。1924年,聊城县在聊城东关大街原江西会馆住宅内创办蚕桑实业学校1处,招收女工,学习养蚕技术。1928年,原临清棉业试验场附设省立棉业讲习所,改办为山东省立第二职业学校。1933年,山东省立阳谷初级染织职业学校(即山东省立第四职业学校)在阳谷县安乐镇建立。因县立职业学校于1930年有的奉命停办,有的改办为职业补习学校。至1937年初,境内仅有山东省立阳谷初级染织职业学校1所。抗日战争爆发后,该校遂之停办。
抗日战争时期,职业教育未有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冀鲁豫行署所创建的冀鲁豫建国学院于1946年9月迁至阳谷、莘县一带游击设学。该学院所设电话、汽车两个班为专门职业教育,另有行政干训部的财务行政、司法和银行会计3个班。1947年7月,冀鲁豫第一职业学校并入建国学院,使其专门职业教育又有所发展。1947年9月,冀鲁豫卫生学校在阳谷县李堂村创建,招收学生100名。此为境内在解放战争时期唯一的1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建国后的中等职业教育始于1955年。当年,创办农业中等专业学校——聊城农校,招收学生393人,有教职工30人,其中专任教师17人。1958年,中等专业技术教育盲目发展。至1959年,先后有卫生、体育、文化艺术、商业、邮电、工业、供销等部门建立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后经调整,在“大跃进”中盲目建立起来的专业技术学校大部裁撤。至1962年, 全区仅保留中等专业技术学校2处,在校学生468名,教职工77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1965年,全区有中等专业技术学校3处,在校学生1215名;有教职工165人,其中专任教师128名。
“文化大革命”期间,职业教育受到严重干扰,教育质量下降。“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区内的中等专业技术教育真正走上稳步发展的道路。1984年,全区有中等专业技术学校4处,在校学生2100名;教职工460人,其中专任教师206人。1987年,全区有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包括中等技工学校里的中专班)7处,在校学生2600余名。至1990年,全区有包括工业、农业、农机、商业、财贸、纺织、水利等部门建立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8处;在校学生3208名,有教职工2882名,其中专任教师606人。至1996年,全区有包括工业、农业、农机、商业、财贸、纺织、水利等部门建立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9处,在校学生9238名,教职工1220名,其中专任教师627名。
清末,其教学管理机构和管理方法视各学校不同情况略加变通。一般置堂(校)长1人,聘教员若干人。初等农业学堂其课程设置分普通科目和实习科目两大类。普通课目有修身、中国文理、算术、格致、体操,此外尚可酌增地理、历史、农业、理财大意、图画等科目。实习科目分农业、蚕业、林业、兽医4科。招收初等小学毕业生,授业3年,毕业后自谋职业。
“文化大革命”前,中等专业学校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为3年。1980年,实行2年或3年制。课程设置分为政治课、普通文化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1958年前,各科教学以课堂为主,以苏联教学理论为指导。1958年,传统教学受到冲击。1962年,加强“双基”教学,提倡精讲多练,讲练结合,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文化大革命”中强调走出课堂进行生产见习和毕业实习,放弃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1979年始,各科教学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强调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966年前,中等专业学校招生时,由省统一出题,与师范、高中统一考试。根据学生所报志愿,全区统一择优录取。政审和体检工作参照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规定执行。“文化大革命,,中实行推荐选拔制。1979年始,中等专业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与高校招生统一进行;招收初中毕业生者,或与高中招生统一进行,或单独进行,皆分批录取。学生毕业后,原则上由业务主管部门统一分配工作。
中等技工教育境内的技工教育始于1958年。当年先后建立地区技工学校和临清、聊城市等8处技工学校,在校人数达1400人。1961年,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将原8所学校调整保留3所技工学校。1962年,又将3所中的临清、聊城市技工学校合并归属聊城专署技工学校。1965年4月,省交通厅批准成立600人规模的山东省公路运输聊城技工学校。“文化大革命”前夕,区内有2所技工学校,在校人数450名。1966〜1973年,两所技工学校被迫停办。1974年11月,地区技工学校恢复招生。1977年9月,山东公路运输聊城技工学校恢复,学校规模600人。1979年6月,450人规模的地区商业技工学校成立。1980年9月,规模为240人的聊城手表厂技工学校成立;1981年11月,规模为300人的地区纺织技工学校成立。至此,全区有技工学校5所。1990年,全区有技工学校7处。1996年,全区有技工学校16处。
技工学校建校初期归属地区劳动局,后归省劳动厅管理。1986年又下放至地区劳动局管理。地区劳动局根据上级部门有关技工学校的方针、政策,负责确定专业设置,制订教学规划、规章制度、教学计划、培养师资等工作。
技工学校招生工作,初由教育部门协助办理,后由地区劳动局组织实施,单独进行。教学业务工作由教育部门协助,共同完成培养中等技术工人的基本任务。1980年,对技工学校招生制度进行改革,实行公开报名、全国统一命题、全省范围内统一文化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主要招收有城镇户口、具有初中或高中毕业文化程度,年龄分别不超过18〜20周岁和男、女未婚青年。对矿山井下、野外地质勘探、海洋渔业捕捞、盐业生产、烹饪、挖泥船轮机工、砖瓦抹灰等7个特殊行业(工种),若从城镇户口考生中录取不足时,允许从农业户口考生中招收补齐。被录取的农业户口考生转户口、粮食关系,毕业后分配工作。各供销技工学校从1985年起改为面向农村招生,学生不转户口、粮食关系,毕业后由供销社择优录用为合同制工人。
技工学校一般招收的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招收高中毕业生者为2年,特殊专业为3年。其课程设置有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生产实习3类。文化课和通用工种的技术理论课,教材一般采用劳动人事部和有关部门共同编写的课本,专业课教材由各生产部门组织编写或自编讲义。多采用启发式和直观性教学方法,更主要的是靠现场教学,在生产实习中实际操作,以达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在校学生严格执行毕业应知、应会毕业统考制度。成绩及格者发给技术等级证书,优秀者发给优秀毕业生证书。
技工学校毕业分配,实行统一计划,分级安排,分配计划由省劳动局下达。企业主管部门和厂矿、企业办的技工学校毕业生主要用于本系统、本单位的需要,学生分配尽量做到专业对口,面向生产第一线,可以分到全民所有制单位,也可以分到集体所有制单位。愿意自谋职业者,须经学校主管部门同意,属于定向招生的定向分配。
职业中学教育区内的职业中学教育始于1958年。至1996年,区内有农业中学、农业技术中学和城市职业中学3种办学形式。
农业中学由公社(乡镇)举办,国家扶持,系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中等学校。区内自1958年开始创力、,后经调整所剩无己。1964年,各级政府开始注意恢复和发展农业中学,至1965年,全区有农业中学420处,在校学生11809人;教职工970人,其中专任教师930人。自此,区内逐步形成文化基础教育和农业技术、知识教育相结合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体系。区内的农业中学,分初级农业中学和高级农业中学两类,以初级农业中学为主,学制各定为3年。学校贯彻以教学为主、面向农业的原则;教学内容以文化课为主,兼授农学、畜牧、林果、土壤、肥料、农业机械等农业技术课。“文化大革命”期间,区内的农业中学大都转为普通中学,有的停办。1977年,全区仅有农业中学1处,在校学生100人,教职工4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省教育厅颁布的《农业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区内的农业中学学生基本上实行半农半读,学制一般为2年。学生来源主要为初中毕业生,根据自愿经过文化考试,择优录取。学生毕业后主要回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也可对口报考农林大专院校。1990年,全区有农业中学23处,在校学生8007人。1996年,有农业中学11处,在校学生5639名。
农业技术中学区内的农业技术中学(简称农技中学)教育始于1979年。主要任务是为农村社队培养林业、水利、畜牧兽医、水产、蚕桑等技术人才和经济管理人才。所设专业有农学、林果、畜牧兽医、农业经营管理、水产、师训、幼师、园艺等。各农业技术中学由县教育局主管,县农业局及专业对口局协助,学制暂定为3年。在县范围内招收的初中毕业生,由乡村选送,学校进行文化考试,择优录取。学生毕业后,由选送乡村根据所学专业和学习成绩安排工作,也可报考对口的高等院校。自1979年开始创办以来,学校逐年增多。至1986年,有农技中学21处,在校学生5596人,教师542人,其中专职教师520人,兼职教师22名;经省教育厅检查验收合格达到省教育厅制定的《农业技术中学检査验收标准》的学校12处。其中,聊城市第一农机中学、阳谷县第一农机中学开设的专业达到中专标准。从1985年入校新生起,承认其中专学历。1990年,全区有农业技术中学23处,在校学生8007人,教师1006人,专职教师642人。1990年毕业学生1901人。这些学生有的升入对口高等学校,有的成为合格的农民技术员,有的被乡镇有关部门录用,有的成为专业户、重点户、科技带头户中的骨干力量,为发展农村经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城市职业中学.始于1985年。当年,私人创办的“聊城市振兴职业中学”开学,暑假招收学生92人,另有其他专业学校附设的3个职业中学班,招收学生150人。1986年暑假开始,教育部门与其他有关部门联合开办了聊城市第一职业中学。1985、1986两年,全区职业学校(含附设职业班)共招23个班1142名学生。设有机械、美术、财会、幼师、口腔医士、农田水利、企业管理、棉花加工、纺织等9个专业。招收的对象为城市户口的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学生在校期间,除学好普通高中所设基础课外,兼学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生产劳动技术知识。学生毕业后,国家不包分配,但在相关企事业单位招工时可优先录用。未被录用者,由劳动部门列入待业青年范围,遇有机会优先安排。其教材多由学校和主管部门自行解决,文化课一般用现行中学教材,专业课多选用对口中专或技工学校教材,也自编部分专业教材。至1990年,全区城市职业中学招生751人,毕业350人。1996年,全区招生1310人,毕业538人。
附:重点学校简介
聊城地区农业学校1955年7月创办,校址在东昌西路路南(今聊城地区行政公署院内)。始称聊城地区农业技术训练学校,次年改称聊城农业学校。1958年秋,升为农业专科学校。次年秋,恢复为中等专业学校,仍称聊城农业学校。1961年4月,因国家经济暂时困难,被调整停办。.1964年7月,省属济南农校迁来聊城,设学于原聊城农校旧址,与原农校人员合并,恢复聊城农业学校的名称。1970年学校迁往阳谷县寿张镇,1974年又迁回聊城原址,并于当年在聊城东南郊以陈口苗圃为基础筹建新校,1975年迁入新址。学校创办初期隶属于地委农村工作部,1958年由农村工作部和宣传部两家管辖,其后,再由农村工作部管理。“文化大革命”期间,隶属于地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和政治部,1978年隶属地区行政公署,由农牧渔业局代管。
农校以培养中等农业技术人才为办学宗旨。创办初期招1年制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后改招3年制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到地、县、区农业系统工作。1957年曾招收在职干部进修班1期,学制2年,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1964年始,招收两届社来社去学生。“文化大革命”期间,学制改为2年,招生制度由通过考试择优录取改为社队推荐入学。其间,曾开设短期训练班,招收两期社来社去学生。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通过全国或全省统一考试,根据所报志愿择优录取。1984年增设大专班,为农业技术中学培养专业师资。1985年,增设农业经营管理专业。“文化大革命”前招收初中毕业生,“文化大革命”中,招收的学生有初中毕业生也有高中毕业生,还有小学毕业生。1977年,招收高考落榜毕业生,1988年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生。所设课程除政治、语文、数学、化学、外语、体育等普通课外,所开专业课程有生物化学、植物及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农业气象学、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作物栽培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病虫害防治学、中兽医学、农业经济与管理等30余门。学校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注重联系实际,进行科学研究,鼓励教师著书立说。1985〜1990年,有13项研究获国家、省、地科技成果奖。学校自建立至1990年底,先后共毕业学生6961名。1990年,在校学生451名,教职员工195人,其中获取各类职称者120人。设有4个专业,建有12个试验室,图书馆藏书40249册。1991-1996年,全校师生员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步伐,跻身于全省中专学校先进行列,被授予“省优秀中专学校”。其间,坚持深入教育改革,扩大招生规模,多种形式办学,以棉花培训中心为依托,举办各种类型的长中短期培训班,培训各类人才1.2万人;组织教师到基层办班、搞讲座,培训农民技术员4.5万人次;为区内外培养合格毕业生1347人;先后取得省、地级科研成果5项,出版专著38部。1996年,学校有教职工189人,其中获取高级职称者32人,中级职称者46人;设有17个专业,建有15个实验室,图书馆藏书7万册;有4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00人。
聊城地区卫生学校创建于1958年7月,以培养中级医护人员为其办学宗旨。由山东省卫生厅和聊城地区卫生局双重领导,校址在聊城东昌西路路北王口桥东。学校自创建至1990年,曾开设过护士、助产士、检验士、药剂士、中医士、干部中专等专业。1978年,曾招收大专班1届。所设课程有政治课、文化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学生在校学习3年,毕业后大多分配到县市医院或乡镇卫生院从事医务工作,部分护士专业毕业生留地区级医院工作。“文化大革命”前,招收初中毕业生,省统一命题,与高中、中师一同考试,然后根据学生所报志愿择优录取。“文化大革命”期间,入校学生均由地区下达指标,公社和生产队推荐。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初期录取的学生均为参加高考落榜的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中医士3年),后逐步改为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所用教材多是全国或全省统编教材,个别专业的个别课目则由学校教师编写。校内实验室、仪器、标本、图书等教学设备齐全,并以地区人民医院为其实习基地。1990年,学校设有助产、医护检验、药剂、干部中专等4个专业27个班,在校学生1226名。1991年,特别是1993年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认真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坚持改革开放,以培养"四有''人才为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狠抓教学工作,取得显著成绩。1991年,在全国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评估中,被评为合格学校。1991〜1995年,连续被评为地级德育工作先进集体。1993年被评为地区卫生系统先进集体。1994年被评为地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993〜1995年,全校共撰写论文296篇,其中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17篇、省级刊物上发表44篇;主编、参编专业书籍30本。1991〜1996年,共招生1484人,毕业学生1610人。1996年,学校有教职工213人,其中获高级职称者40人、中级职称者64人。学校开设社会医学、医学检验、护理、中医护理、中药、助产和大专临床医学等专业;有41个班级,在校生0.2万人。学校有教学仪器资产价值56.84万元,其中价值千元以上的334件,有闭路电视1套、语言室48座、生理智能多功能实验仪1套、教学用计算机12台;学校图书馆藏书39136册。
聊城贸易学校前身为聊城供销技工学校、聊城供销学校。技校始建于1978年7月,人员30人,多系原供销社干校人员,至年底发展到50人。学校址在聊城县侯营公社驻地东北部,为区级单位,由省供销社领导,地区供销社代管,其宗旨是为全省供销系统培养技术工人。1978年,社会招生270人,设棉花检验、商品养护2个专业5个班。学生分别来自省内淄博、烟台、昌潍、惠民、德州、聊城、泰安、荷泽等8个地区。1979年,社会招生300人,新生来自省内13个地市,分棉检专业2个班、商养专业3个班、照像专业1个班,照像棉检专业部分班级于原供销社车队驻地房舍上课。1980年,学校升为县级单位,当年社会招生200人,教职工人数增加到112人,其中教师47人。1982年2月改称聊城供销学校,为中等专业学校,暂设棉花检验和棉花加工2个专业,学制2年。当年,从省内9市地社会招收首届中专学生200人,其中检验专业3个班120人,加工专业2个班80人。1983年1月,侯营、车队两地师生员工同时全部迁入聊(城)堂(邑)公路北侧新校。1984年,首届中专学生毕业,由国家统一分配。1990年,学校设有棉检、加工包储、公共课、政治课等8个教研室和1个函授部;有教职工171人,其中专任教师60人;有4个专业12个教学班;毕业学生4个专业200人;在校学生600人。学校拥有图书资料31846册,教学仪器1643台。1994年8月,更名为山东省聊城贸易学校。从此,办学规模不断扩大。1991-1996年,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致,密切协调,以改革为动力,内抓管理上档次,外塑形象上水平,围绕“一个中心''(以教学为中心),注重“两个发展”(规模和校办产业),狠抓“三个环节”(师资队伍、干部队伍和学科带头人),促进“四个提高”(毕业生素质、学校声誉、办学条件和教职工收入),从而使学校得以全方位发展,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接轨并行的办学机制,基本上达到了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的有机统一,一个多渠道、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方式为社会各界所注目。1996年,学校占地面积73亩,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800万元;拥有9个设备先进的理化实验室、高起点的微机室2个(100台)、高标准的语音室和电教室各1个,图书资料8万余册。当年,学校专业设置发展到棉麻检测与经营、棉花加工、油脂制取、财会电算化、机械制造、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对外贸易、文秘与'档案、储运管理,办学层次发展到以普通中专为主,职业中专和大、中专函授、大专自学考试、职业培训、初级中学教育等全方位、多层次,面向社会全面开放的办学格局;全校教职工达到192人,大专以上学历者占60%,有高级讲师职称者23人、中级职称者35人。当年,在校学生2600人。
聊城地区技术工人学校1958年10月创办。初建校址在聊城东南郊拖拉机站内,1959年11月迁往市内东昌东路南侧。1965年11月,学校更名为“山东省劳动厅半工半读机械学校聊城分校”。教学计划采取逐步过渡的方式,即在原技校基础上逐步增添中专内容。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这一改革计划未能实现。其间,共毕业三届学生280人。1966年6月,学校停课。至1968年底招收1届1年制学生,除留少数教职工进行教学外,其余人员均转至实习工厂。1973年,学校重新恢复。1977年,所招学生的入学程度由“文化大革命”中的招高小、初中改为初中、高中生。学校以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交替进行,以实习为主,使学生毕业后达到中等技术即3〜4级工人的水平。1990年,学校有0.2万平方米教学楼、1500平方米办公楼各1座,学生宿舍建筑面积0.3万平方米,实习车间3500平方米。有教职工242人,其中专任教师84人;在校学生1740人。设有车、钳、锻、铸、铳、模型、刨工、砖瓦抹灰、电工等专业工种与教学相配套的实习工厂,拥有各类机床40多台。自建校至1990年,共招收学生5935人、毕业4018人。
1991-1996年,学校认真贯彻《技工学校工作条例》,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继续强化“双主”(以教学为主、教学以实习教学为主)原则,制订一系列教学管理、教师进修和培训等制度。在理论教学方面,抓住“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成绩考核”5个环节;在实习教学方面,抓住“织组教学、讲解课题、示范操作、巡回指导、总结讲评”5个环节,正确运用实习教学中的“教育性、操作性、安全文明”等原则,从而把理论知识和实习操作有机地联系起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学生升级考试合格率、毕业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6年中,学校招收学生3430人,毕业学生2628人。1996年,有教职工314人、专任教师125人,获取高级职称者19人、中级职称者41人、初级职称者58人;开设电工、钳工、车工、铳工、刨工、铸工、锻工、电子技术、办公自动化、机电、砖瓦抹灰、铆工、电焊等13个专业工种。当年,学校在校生1840人。
聊城工业学校由聊城市第五中学改办,位于付花北路路西。学校创建于1977年3月。1979年,招收初、高中各4个班,学生436人。1985年,有24个班,其中初中18个班、高中6个班,在校学生1300余人;有教职工92名,其中专任教师63人。1986年6月,学校奉命改为聊城市第一职业中学(高中)。当年,招收美术职业班1个、学生37人,学制3年,旨在为社会输送美术专业人才,同时为小学培养美术教师。另外招收机械职业班3个、学生120人,学制3年,为厂矿企业培养初、中级技术管理人才;原来的在校初、高中学生仍继续其学业。学生来源于非农业人口的初中毕业生,学生毕业后,学校不负责分配,地区或聊城市招工时可优先录用。1987年始,招收的职业班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承认中专学历,享受中专待遇。1988年5月,学校易名为工业学校,系融职业中专、普通中专、成人中专为一体“一校两牌三制”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时招普通班、职业班两类中专班,普通班为4年,职业班为三、二年不等。1990年,学校有教职工117人,在校生688名。
1991~1996年,学校领导一班人勤政廉洁、严谨务实、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大刀阔斧地进行一系列改革:打破原有的办学模式,拓宽联合办学的渠道,使专业设置由6个增加到10个,在校生由600人增加到1700余人,招生范围由该市扩展到7个地市,联办单位由11家增加到22家,就业率达99%;带领全校教职工高举“爱我职专”旗帜,艰苦创业,奋力拚搏,自力更生建起综合办公楼、学生宿舍楼、机加工及钳工实习车间;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其“三制改革”、“联合办学”经验在全区进行推广。学校先后多次被市委、市政府、地区教委评选为“优秀单位”、“目标管理优胜单位”、“地级文明单位”,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被评为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1996年,有教职工158人,其中获高级职称者10人、中级职称者30人。时设机械制造、计算机及应用、铸造、电气化等10个专业2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700人。
聊城市振兴职业中学为一所私立职业中学,位于聊城市柳园办事处小关村东北隅,学校由李芳亭创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李芳亭走上富裕之路,但他富裕不忘教育事业。1984年,他到烟台、青岛等地参观学习后,四处奔走,筹集贷款20万元兴建学校。1985年8月学校建成后,又聘请7位热心教育事业的离、退休老教师,招收学生90名,设财会、幼儿教师两个专业。1986年,又招收财会、幼师学生各1个班100人,尚招收高中文、理和初中补习班若干人。1990年,学校有教职工11人,聘用教师26人,设机制、酿酒、美术3个专业5个教学班,在校生255名,当年毕业财会、幼师两个班84人。学校属于私立学校,学生入校酌收学费不等,毕业后视同其他职业中学毕业生,在相关单位招工时享受优先录用的待遇。学校招收的学生大部分为高中毕业生,其课程设置略异于其他职业中学。教学内容以专业课为主,学制1年、2年不等。1991年,学校招收“机制”班学生38人、1992年招收60人,1994年招收58人。1993年,该校同聊城师范学院外语系联合招收外经外贸、企业管理、会计3个专业班110名学生。1994年,与地委讲师团联合招收全脱产干部函授大学学生3个班114人。1995年,经市教育局批准始招初中生。1996年,学校有初中班、“机制”班、干部函授大专班7个班368名学生;有管理人员11人,富有教学经验的任课教师43人。学校建起图书室、电教室、资料室,新增设学生食堂、锅炉房、学生宿舍400多平方米,使在校学生有了一个较舒适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