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书院 私塾 义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60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书院 私塾 义学
分类号: G649.299;G629.299
页数: 3
页码: 689-691
摘要: 境内书院教育始于元代,嗣后屡有发展。清末,境内所辖官立学堂尚未普遍建立前,私塾遍及城乡,且成为初等教育的主要形式。1859年(清咸丰九年),堂邑县西北武庄(今属冠县)有名武七者,以其目不识丁,扛活受人欺骗,愤而弃佣行乞,立志兴修义学,让穷苦子弟入学读书。
关键词: 书院 私塾 义学

内容

书院
  境内书院教育始于元代,嗣后屡有发展。至清光绪废科举兴新学之前,境内时有书院28处,其中有年代可考者22处,建于元代1处,明代8处,清代13处。
  书院大都属于考课式,即以习八股文应科举为主。清末,境内许多中、小地主和富商子弟图谋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当时的府、州、县儒学生员各有定额,具有肄业时日之限,他们不能久居其中以习科举应试之业。考课式的书院则弥补了儒学之不足,使大量的富家子弟、童试落第或在儒学坐学期满(儒学生员坐学期限以下届生员入读为满期)又没有资格参加乡试者,得以入书院继续习业,以待来岁参加岁科考试或童试。因此,清末的书院, 实质上也是为科举制度服务的,是与儒学相辅相成的封建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
  境内书院多为官力、,也不乏以私人名义创办者。书院设山长1人,除讲学之外,总理书院一切事务。较大的书院,尚有副山长、书讲等职,协助山长办理书院事宜。书院还设有院董会,它由有功名的乡贤文人组成,重大事项由其议决实施。山长分别由府、州、县的地方长官延请本籍或外籍著名人物充任,也有府、州、县地方长官直接充任。其教习(也称书讲,即任课教师)由山长岀面延请学业有素的举人、进士充任。
  境内书院多附属于当地官署,其规模都不很大,所容纳的学生,多则一二十人,少则三五人。其教学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研习书艺经艺,习作八股文,间或议论时政,研讨学术问题。其教育方法,多采用个别钻研、相互问答、集众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境内的书院是伴随着封建科举制度产生和发展的。至清末,由于科举取士之途已不敷用,书院所培养的人才也只是“足以得经生,而不足以得通才”。随着科举制度的废止,至光绪末年,境内书院除少数几处改为中、小学堂外,其他书院作为历史陈迹逐渐消亡。
  清代,东昌府所属书院以阳平书院、启文书院颇有名气。
  阳平书院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知府杨乾所建,地址在府学东。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知府吴承勋以其地建万寿宫,别购宅1处建为书院,址在司马街,清末已废。
  启文书院址在孙家胡同。1774年(清乾隆三十九年),知府胡德林购买郡人孙启淑旧宅改建。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知府张官五筹款重修,内有照厅3间,门房2间,讲堂3间,前立卧碑1方,东西尻各3间,正房5间,新建西厢3间,文昌阁5间,东西对楼各3间,后有平房5间,西院有南北书斋各3间,旁列回廊,后院有书室6间,从房6间,周墙复壁,榱桷焕然。1884年(光绪十年),知府程绳武重修。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改为东昌府中学堂,今为聊城市实验小学的一部分。私塾
  清末,境内所辖官立学堂尚未普遍建立前,私塾遍及城乡,且成为初等教育的主要形式。据《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记载,虽经清末改良、民国初禁止,至1917年境内尚有私塾1193处。
  私塾,在境内较为流行的有以下几种:一是村塾,又叫学馆,是由一村或数村的贫寒之家,为让其子弟识些字,以谋求某种低等职业为主要目的而兴办的,这种私塾有广泛的学生来源,因之建立也较为普遍;二是家塾,又叫东馆、家馆、家学,是由富贵或缙绅之家为使其子弟能参加科举考试自己设馆、延师而办的;三是门馆,塾师自己设馆招收乡邻好友的子弟来塾师家就读,其学生来源多为小康人家之子弟,门馆的办学目的或为谋生,或为参加科举步入仕途。上述3类私塾其经费包括塾师的薪水全部由学生负担。
  塾师任用,除门馆外均采用聘用制,一般由学董或学东荐举聘用。农历年前把聘书送到被聘塾师家中(称“下关书”),聘用期一般为1年。塾师的薪水(亦称“束修”、“学贽”)一般在聘请时讲定。全年薪水在端午节、中秋节、农历年前分3次付清。所任塾师,有的是“一方之秀”、“饱学先生”或在某一方面有较深造诣,有的是借教书以糊口的穷秀才,多数是家境清贫而又不愿从事其他职业的知识分子。
  私塾的教材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启蒙性质的,如《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日用杂字》、《山西杂字》等,这些教材也是村塾的主要教.材;一类是为科举考试作准备的,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诗经》、《书经》、《易经》、《春秋》、《左传》、《礼记》等“四书”“五经”,这些是私塾的主要教材。另外,还有《弟子规》、《女儿经》、《孝经》、《幼学琼林》、《千家诗》、《古文观止》、《龙文鞭影》、《唐诗合解》等辅助教材。
  私塾在教学上既无学制年限,又无教学计划和具体要求,多采取单个面授的教学方法。一般规定早上背书,上午授新课,中午写字,下午温习诵读,晩上继续背诵。
  在未兴学堂之前,境内私塾尚属发达;兴学堂后,日趋衰落。但是,由于封建教育形式根深蒂固,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这种封建的教育形式才彻底消失。
  义学
  1859年(清咸丰九年),堂邑县西北武庄(今属冠县)有名武七者,以其目不识丁,扛活受人欺骗,愤而弃佣行乞,立志兴修义学,让穷苦子弟入学读书。他从21岁开始,行乞30年,积钱4263吊874文,买地230亩;并有放贷本息现钱2800吊,悉托绅民杨树坊代为经营,作为创办义学资金。1888年(光绪十四年),他用其积资于柳林东门外创办崇贤义塾1处,乡民为之大震,官府嘉其行,奖以“好善乐施”匾额。人们尊敬和效法他,为之更名武训。1889(光绪十五年),用行乞所积之资与了证和尚合作,又创办杨二庄义学1处。至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武训行乞所积资金又达3000余吊,在临清御史巷再创义学1处。
  崇贤义塾设于原堂邑县柳林镇(今属冠县)东门外,有瓦房20间,“一”字排开,分别为书房(教室)、饭堂、学生斋舍和塾师住室。另有大门、二门各1座。四周筑以垣墙,院内植以白杨、国槐、垂柳。占地面积3.87亩(系柳林镇民郭芬、穆云2人所捐),共支用建筑费京钱4378吊,除柳林及邻近村民捐助1500余吊外,其余均系武训行乞所积之资,有其所捐学田230余亩。武训过世后,因来塾人众,于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后,陆续增建东、西瓦房6间,武训祠堂1座(6间),碑楼3座。至此,义塾更显整肃、壮观,成为学童读书谋求上进的大好场所。
  崇贤义塾始建于1887年(光绪十三年)秋,至次年春建成,遂正式招收生童,开班课读,时有生童50余人,分经、蒙两班督课。蒙班30余人,多为义塾所在地柳林及其附近村庄的贫家子弟;经班20余人,除少数食宿在塾内,其余为外课生,亦称附读生。学生每月由塾师出题,学生在家习作,按时送交塾师批阅指导。经、蒙两班学生均是免费入学,其课程设置,蒙班主要有《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大学》、《中庸》、《孟子》、《论语》,经班主要有“四书”、“五经”。此外,还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选读一些其他书目,如《孝经》、《女儿经》、《千字文》、《龙文鞭影》、《千家诗》、《纲鉴》、《古文观止》、《唐诗合解》、《昭明文选》等。蒙班程度高的和经班学生均开设制艺(习作八股文)、对课等课目,以培养学生的赋诗作文能力。在武训办学精神的感召下,塾师勤于执教,生童发愤攻读,严守学规,风纪良好,培养了众多弟子。
  民国初年,该塾开办初、高两等班级。抗日战争初期,曾一度变为日伪进行奴化教育的场所。1942年柳林解放后,抗日民主政府以其校址改为抗日高小,兼办过初中班,但因灾荒严重而停办。1945年10月,冀南行署第一专署在其旧址创办武训师范学校,下设师范附小。1951年,武训遭到批判,师范和附小分别改名为平原省堂邑师范和堂邑师范附属小学。1956年,堂邑县撤销,柳林划归冠县,学校遂改称冠县师范和冠县师范附小。1962年,师范被裁撤,附小改为柳林完小。随着武训名誉的恢复,1984年,“武训小学”的校牌又在崇贤义塾的旧址悬挂起来。
  杨二庄义塾设于馆陶县杨二庄(今属临清市)北街西头路南,占地4余亩。靠街有大门1座,院内有东、西、南瓦房各3间,是为学生课读之室。另有北屋2间,作塾师和学生厨房之用。迎门墙左右各植苍劲挺拔的翠柏两株。
  该义塾建于1889年(光绪十五年),原馆陶县庄科村千佛寺主持僧了证,利用修盖庙宇之余资,放债生息,积京钱500余吊,典买土地80余亩,愿捐办杨二庄义学。诸事具备,只欠开办经费,武训闻讯往谒,便将行乞所蓄之300千文捐岀,与了证合资共建杨二庄义塾。嗣后,武训又捐赠土地40余亩以为该塾学田。是为武训创办的第二所义学。
  该义塾纯为蒙学,远近乡里生童,凡愿就读者,不论家庭贫富、地位高低,一律接纳,概不收费,附近村庄的贫寒家子弟纷纷入读。
  义塾所用教材有《百家姓》、《三字经》、“四书”、“五经”等。其学规与崇贤义塾基本相同。义塾有了证和武训先后损赠的学田140亩,所收租金,用于常年开办经费有余。
  1910年(宣统二年),该义塾改为武训初等小学堂,民国初改为武训小学校。1926年,该校迁往距杨二庄仅1.5公里路的艾寨张氏祠堂,并改为武训完全小学。
  临清御史巷义塾始建于1894年(光绪二十年),次年竣工。1896年,招收生童开班课读,是武训亲自创办的第三所义塾。因其址在御史巷内,故命为“临清御史巷义塾”。
  义塾建成之初,有校舍3座19间,其中3间作为教室之用,其余则分别为生童、塾师和工役的住室、饭堂。另有大门、二门、三门各1座,连同购买宅基修建房舍共用京钱500余吊。
  义塾为蒙学。建立之初,收受生童14个班三四十人。以《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为主要教材。程度稍高者,可授以“四书”、“五经”。无论哪种程度的生童,皆有习字之课目。教学方法基本上仍为私塾先生那一套。
  清廷诏令“停科举、兴学堂”后,御史巷义塾曾改称武训蒙学堂、武训初级小学堂。民国时期,曾改称私立武训小学校。1945年临清解放,改为公办武训小学。1951年,改称临清镇第一小学。该义塾校址虽曾迁移而后复始,规模却不断扩大。至1945年,学校已达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600余名,先后毕业学生0.1万余人。原校址今为临清市实验小学。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

相关人物

杨乾
相关人物
吴承勋
相关人物
胡德林
相关人物
陈迹
相关人物
孙启淑
相关人物
程绳武
相关人物
杨树坊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平原省堂邑师范
相关机构
武训完全小学
相关机构
武训蒙学堂
相关机构
武训初级小学堂
相关机构
临清市实验小学
相关机构
阳平书院
相关机构
启文书院
相关机构
崇贤义塾
相关机构
杨二庄义塾
相关机构
临清御史巷义塾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