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
清末废止科举制前的教育制度基本上因袭明制,学校与科举相伴并存。地方设有各级儒学一府学、州学、县学,各地另有官府、私人所办的私塾、经馆。至光绪年间,境内尚有儒学17处、大小书院27处,经馆和私塾遍及城乡,仅儒学每年就接纳廩生、增广生和附学生计1005人。但因清朝统治者偏重于科举取士,上述各级各类学校均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其时,除境内各地所设私塾外,影响最大的为武训行乞兴学所创办的3所义学。私塾和义学既为科举制度服务,也使劳动人民子弟有机会入学,受到基础教育。
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民族危机日益加剧,清政府推行一系列改良政策。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境内始设学堂。自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科举制度废止后,境内各类学堂相继兴办。至1909年(宣统元年),境内共有中、高、小学堂225处,在校学生6161人;师范学堂、实业学堂5处,在校学生381人。
民国初期,改学堂为学校,废除清末“忠君”、“尊孔”的教育宗旨,提倡公民道德教育,效法西方的“崇实”精神。但在农村,私塾多于学校。虽经清末的改良、民国初的取缔,至1917年,境内尚存私塾1193处。“五四”运动以后,办学之风渐盛。至1936年,境内有高、初等小学3885处、普通中学4处、师范学校5处、师范讲习所10余处、职业技术学校3处。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国民党统治区、日伪占领区3种教育并存。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教育实施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反映了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线。为适应抗战和人民群众学习的需要,抗日民主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干部教育有政治干部学校、军事教育团、政训班、抗大分校、筑先抗战学院,中学教育有冀鲁豫第四中学、卫东中学,小学教育有游击抗日高小、抗日高小、抗日小学、群众学校等,农民教育则有识字班、读报组、民校、夜校等。这些教育形式面向劳动人民,服务于抗战,充满生机,创立了理论联系实际、机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和尊师爱生的良好学风,是与旧教育完全不同的面向广大劳动群众的新型教育。1945年,境内有中学2处、师范学校6处、高级小学82处、初级小学1379处、民校1852处,中小学在校学生5万多人。
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境内各级人民政府认真贯彻“干部教育重于群众教育”和“教育为战争服务,与生产结合”的方针,利用各种形式培养了大批干部。至1949年,全区有幼儿园20余处、小学2635处、中学3处、师范学校6处、成人业余学校1639处,参加学习者达110820人。
建国初期,贯彻执行党中央和政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全区的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恢复和发展,除继续办好原有学校外,又增建了一大批新的学校。至1952年底,全区有幼儿园133处,在园儿童5475名;小学3202处,在校学生达227942名;普通中学6处(其中完全中学1处),在校学生2106名;师范学校6处,在校学生增至1957名。其时,教育战线上的领导干部运用老解放区政治思想教育的经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对师生进行经常性的革命理论教育,并结合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等运动,对师生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学习借鉴苏联教育经验,特别是随着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全区的教育事业出现蓬勃发展的新景象。1957年,全区有小学3653处,在校学生314185名;普通中学31处,在校学生16807名;师范学校5处,在校学生3104名;中等专业学校1处,在校学生393名。
1957年后,全区教育工作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批判学校工作脱离生产劳动、脱离实际、忽视政治和忽视党的领导等错误倾向,开展以勤工俭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中心的教育革命,课堂教学有所削弱,形式主义开始抬头。1958年,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大办教育,全区出现各级各类学校盲目发展的倾向。1962年,贯彻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全区中等师范学校由原来的9处缩减为3处,中等技术学校由7处缩减为2处,普通中学由88处缩减为39处。经过调整,全区教育工作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与此同时,落实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坚持以教学为主、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服从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作法,使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1964年,区内推行普通正规与耕读业余两种教育制度,开展多种形式办学,学校处所和规模趋于稳定,并在中、小学中建立起一批重点学校。从此,学校开始走向以教学为主的正确轨道,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在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中,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第三中学的升学率分别达到80%、85%以上,全区的升学率连续几年名列全省前茅。1965年,全区有学校18293处,在校学生579031人。此外,农民、职工、干部业余教育和函授教育也都有很大发展。
1966年6月始,“文化大革命”运动席卷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相继停课“闹革命”,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领导机构被冲垮,学校陷于混乱,招生工作停止。1968年春,中、小学校开始招生,小学改为五年一贯制,中学改为四年制。1971年,大、中专实行所谓“推荐选拔”相结合的招生办法,取消“文化大革命”前的高考制度。其间,全区的教育事业遭到破坏,完整的教育体系、正常的教学秩序、严格的招生制度全被打乱,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1977年,恢复“文化大革命”前的招生考试制度,全区教育工作开始走上正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均有所发展。高等学校除聊城师范专科学校外,尚有从山东师范学院分出的聊城分院(1981年改为聊城师范学院),1981年成立聊城教育学院;另有聊城地区农业学校、卫生学校招生的大专班。中等专业技术学校除原有的农校、卫校,又增添供销学校、财校,恢复了临清卫校。中等技工学校除原有的聊城技术工人学校、汽校外,又增设商校、纺校、水利中专、手表厂技校等。经过拨乱反正,中小学教育获得迅速发展。
1986〜1990年,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工教育、成人教育及高等教育取得丰硕成果。九年制义务教育逐步实施,职业技术教育走上正常轨道,成人教育拓宽渠道,学前儿童入学率大大提高,高等教育得到巩固和发展,教育经费逐年增长,教育质量大大提高。1990年,全区有各级各类学校9116所。其中,小学4702所,占学校总数的51.6%;幼儿园3010所,占33%;成人学校1002所(其中成人高等学校2所,成人中等学校22所,成人初等学校978所),占11%;普通中学349所,占3.8%;中等专业学校12所,农业、职业中学23所,技工学校14所,普通高等学校1所,盲聋哑学校3所。各类学校总计毕业生18.23万人,招生21.93万人,在校生89.78万人。共有教职工5.2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4.51万人,每一专任教师负担学生19.9人。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支出总计10532.29万元,平均每一学校支出经费1.15万元。
至1996年,全区有小学3765所,幼儿园、学前班3552所,成人学校1682所(其中成人高等学校2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7所,成人初等学校1673所),普通中学284所,中等专业学校13所,农业、职业中学11所,技工学校16所,普通高等学校1所,盲聋哑学校3所;教育系统共有教职工53526万人、教育经费支岀总计59044万元。
第一节书院私塾义学
书院
境内书院教育始于元代,嗣后屡有发展。至清光绪废科举兴新学之前,境内时有书院28处,其中有年代可考者22处,建于元代1处,明代8处,清代13处。
书院大都属于考课式,即以习八股文应科举为主。清末,境内许多中、小地主和富商子弟图谋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当时的府、州、县儒学生员各有定额,具有肄业时日之限,他们不能久居其中以习科举应试之业。考课式的书院则弥补了儒学之不足,使大量的富家子弟、童试落第或在儒学坐学期满(儒学生员坐学期限以下届生员入读为满期)又没有资格参加乡试者,得以入书院继续习业,以待来岁参加岁科考试或童试。因此,清末的书院, 实质上也是为科举制度服务的,是与儒学相辅相成的封建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
境内书院多为官力、,也不乏以私人名义创办者。书院设山长1人,除讲学之外,总理书院一切事务。较大的书院,尚有副山长、书讲等职,协助山长办理书院事宜。书院还设有院董会,它由有功名的乡贤文人组成,重大事项由其议决实施。山长分别由府、州、县的地方长官延请本籍或外籍著名人物充任,也有府、州、县地方长官直接充任。其教习(也称书讲,即任课教师)由山长岀面延请学业有素的举人、进士充任。
境内书院多附属于当地官署,其规模都不很大,所容纳的学生,多则一二十人,少则三五人。其教学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研习书艺经艺,习作八股文,间或议论时政,研讨学术问题。其教育方法,多采用个别钻研、相互问答、集众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境内的书院是伴随着封建科举制度产生和发展的。至清末,由于科举取士之途已不敷用,书院所培养的人才也只是“足以得经生,而不足以得通才”。随着科举制度的废止,至光绪末年,境内书院除少数几处改为中、小学堂外,其他书院作为历史陈迹逐渐消亡。
清代,东昌府所属书院以阳平书院、启文书院颇有名气。
阳平书院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知府杨乾所建,地址在府学东。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知府吴承勋以其地建万寿宫,别购宅1处建为书院,址在司马街,清末已废。
启文书院址在孙家胡同。1774年(清乾隆三十九年),知府胡德林购买郡人孙启淑旧宅改建。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知府张官五筹款重修,内有照厅3间,门房2间,讲堂3间,前立卧碑1方,东西尻各3间,正房5间,新建西厢3间,文昌阁5间,东西对楼各3间,后有平房5间,西院有南北书斋各3间,旁列回廊,后院有书室6间,从房6间,周墙复壁,榱桷焕然。1884年(光绪十年),知府程绳武重修。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改为东昌府中学堂,今为聊城市实验小学的一部分。私塾
清末,境内所辖官立学堂尚未普遍建立前,私塾遍及城乡,且成为初等教育的主要形式。据《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记载,虽经清末改良、民国初禁止,至1917年境内尚有私塾1193处。
私塾,在境内较为流行的有以下几种:一是村塾,又叫学馆,是由一村或数村的贫寒之家,为让其子弟识些字,以谋求某种低等职业为主要目的而兴办的,这种私塾有广泛的学生来源,因之建立也较为普遍;二是家塾,又叫东馆、家馆、家学,是由富贵或缙绅之家为使其子弟能参加科举考试自己设馆、延师而办的;三是门馆,塾师自己设馆招收乡邻好友的子弟来塾师家就读,其学生来源多为小康人家之子弟,门馆的办学目的或为谋生,或为参加科举步入仕途。上述3类私塾其经费包括塾师的薪水全部由学生负担。
塾师任用,除门馆外均采用聘用制,一般由学董或学东荐举聘用。农历年前把聘书送到被聘塾师家中(称“下关书”),聘用期一般为1年。塾师的薪水(亦称“束修”、“学贽”)一般在聘请时讲定。全年薪水在端午节、中秋节、农历年前分3次付清。所任塾师,有的是“一方之秀”、“饱学先生”或在某一方面有较深造诣,有的是借教书以糊口的穷秀才,多数是家境清贫而又不愿从事其他职业的知识分子。
私塾的教材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启蒙性质的,如《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日用杂字》、《山西杂字》等,这些教材也是村塾的主要教.材;一类是为科举考试作准备的,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诗经》、《书经》、《易经》、《春秋》、《左传》、《礼记》等“四书”“五经”,这些是私塾的主要教材。另外,还有《弟子规》、《女儿经》、《孝经》、《幼学琼林》、《千家诗》、《古文观止》、《龙文鞭影》、《唐诗合解》等辅助教材。
私塾在教学上既无学制年限,又无教学计划和具体要求,多采取单个面授的教学方法。一般规定早上背书,上午授新课,中午写字,下午温习诵读,晩上继续背诵。
在未兴学堂之前,境内私塾尚属发达;兴学堂后,日趋衰落。但是,由于封建教育形式根深蒂固,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这种封建的教育形式才彻底消失。
义学
1859年(清咸丰九年),堂邑县西北武庄(今属冠县)有名武七者,以其目不识丁,扛活受人欺骗,愤而弃佣行乞,立志兴修义学,让穷苦子弟入学读书。他从21岁开始,行乞30年,积钱4263吊874文,买地230亩;并有放贷本息现钱2800吊,悉托绅民杨树坊代为经营,作为创办义学资金。1888年(光绪十四年),他用其积资于柳林东门外创办崇贤义塾1处,乡民为之大震,官府嘉其行,奖以“好善乐施”匾额。人们尊敬和效法他,为之更名武训。1889(光绪十五年),用行乞所积之资与了证和尚合作,又创办杨二庄义学1处。至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武训行乞所积资金又达3000余吊,在临清御史巷再创义学1处。
崇贤义塾设于原堂邑县柳林镇(今属冠县)东门外,有瓦房20间,“一”字排开,分别为书房(教室)、饭堂、学生斋舍和塾师住室。另有大门、二门各1座。四周筑以垣墙,院内植以白杨、国槐、垂柳。占地面积3.87亩(系柳林镇民郭芬、穆云2人所捐),共支用建筑费京钱4378吊,除柳林及邻近村民捐助1500余吊外,其余均系武训行乞所积之资,有其所捐学田230余亩。武训过世后,因来塾人众,于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后,陆续增建东、西瓦房6间,武训祠堂1座(6间),碑楼3座。至此,义塾更显整肃、壮观,成为学童读书谋求上进的大好场所。
崇贤义塾始建于1887年(光绪十三年)秋,至次年春建成,遂正式招收生童,开班课读,时有生童50余人,分经、蒙两班督课。蒙班30余人,多为义塾所在地柳林及其附近村庄的贫家子弟;经班20余人,除少数食宿在塾内,其余为外课生,亦称附读生。学生每月由塾师出题,学生在家习作,按时送交塾师批阅指导。经、蒙两班学生均是免费入学,其课程设置,蒙班主要有《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大学》、《中庸》、《孟子》、《论语》,经班主要有“四书”、“五经”。此外,还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选读一些其他书目,如《孝经》、《女儿经》、《千字文》、《龙文鞭影》、《千家诗》、《纲鉴》、《古文观止》、《唐诗合解》、《昭明文选》等。蒙班程度高的和经班学生均开设制艺(习作八股文)、对课等课目,以培养学生的赋诗作文能力。在武训办学精神的感召下,塾师勤于执教,生童发愤攻读,严守学规,风纪良好,培养了众多弟子。
民国初年,该塾开办初、高两等班级。抗日战争初期,曾一度变为日伪进行奴化教育的场所。1942年柳林解放后,抗日民主政府以其校址改为抗日高小,兼办过初中班,但因灾荒严重而停办。1945年10月,冀南行署第一专署在其旧址创办武训师范学校,下设师范附小。1951年,武训遭到批判,师范和附小分别改名为平原省堂邑师范和堂邑师范附属小学。1956年,堂邑县撤销,柳林划归冠县,学校遂改称冠县师范和冠县师范附小。1962年,师范被裁撤,附小改为柳林完小。随着武训名誉的恢复,1984年,“武训小学”的校牌又在崇贤义塾的旧址悬挂起来。
杨二庄义塾设于馆陶县杨二庄(今属临清市)北街西头路南,占地4余亩。靠街有大门1座,院内有东、西、南瓦房各3间,是为学生课读之室。另有北屋2间,作塾师和学生厨房之用。迎门墙左右各植苍劲挺拔的翠柏两株。
该义塾建于1889年(光绪十五年),原馆陶县庄科村千佛寺主持僧了证,利用修盖庙宇之余资,放债生息,积京钱500余吊,典买土地80余亩,愿捐办杨二庄义学。诸事具备,只欠开办经费,武训闻讯往谒,便将行乞所蓄之300千文捐岀,与了证合资共建杨二庄义塾。嗣后,武训又捐赠土地40余亩以为该塾学田。是为武训创办的第二所义学。
该义塾纯为蒙学,远近乡里生童,凡愿就读者,不论家庭贫富、地位高低,一律接纳,概不收费,附近村庄的贫寒家子弟纷纷入读。
义塾所用教材有《百家姓》、《三字经》、“四书”、“五经”等。其学规与崇贤义塾基本相同。义塾有了证和武训先后损赠的学田140亩,所收租金,用于常年开办经费有余。
1910年(宣统二年),该义塾改为武训初等小学堂,民国初改为武训小学校。1926年,该校迁往距杨二庄仅1.5公里路的艾寨张氏祠堂,并改为武训完全小学。
临清御史巷义塾始建于1894年(光绪二十年),次年竣工。1896年,招收生童开班课读,是武训亲自创办的第三所义塾。因其址在御史巷内,故命为“临清御史巷义塾”。
义塾建成之初,有校舍3座19间,其中3间作为教室之用,其余则分别为生童、塾师和工役的住室、饭堂。另有大门、二门、三门各1座,连同购买宅基修建房舍共用京钱500余吊。
义塾为蒙学。建立之初,收受生童14个班三四十人。以《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为主要教材。程度稍高者,可授以“四书”、“五经”。无论哪种程度的生童,皆有习字之课目。教学方法基本上仍为私塾先生那一套。
清廷诏令“停科举、兴学堂”后,御史巷义塾曾改称武训蒙学堂、武训初级小学堂。民国时期,曾改称私立武训小学校。1945年临清解放,改为公办武训小学。1951年,改称临清镇第一小学。该义塾校址虽曾迁移而后复始,规模却不断扩大。至1945年,学校已达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600余名,先后毕业学生0.1万余人。原校址今为临清市实验小学。
第二节初等教育
学前教育
境内幼儿教育始于民国初年,其组织名称为蒙养园,“壬戍学制”公布后称幼稚园。
清末和民国时期,对幼儿教育虽有明文规定,但一直不被重视,发展极为缓慢。清末,各县均设有蒙养学堂,以临清为最。但多为农村私塾改称,受教育者也大都在7岁以上,实为初等小学教育。至1912年,聊城县在东临道立模范小学内附设幼儿班,接收幼儿30名;阳谷县在城内有女子小学附设的“蒙养班”,配备幼儿教师2名,招收3~7岁儿童40名。此两处蒙养班,为境内幼儿教育之始。以后,又有几个县在其所办小学内附设幼儿班、蒙养班。
1922年始,境内幼儿教育有所发展,聊城、临清、莘县、冠县、堂邑、清平、高唐、在平等县相继办起幼稚园。但入园儿童多不超过40名,且不正规。至1936年,全区各县均有所设,多者二三处。当年,全区共有幼稚园27处,入园儿童740余名。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日伪占领区均无幼儿教育设施。在共产党和抗日民主政府的领导、支持下,抗日根据地自1944年始有幼儿教育设施。同年3月,冀鲁豫行署在范县(今莘县古城镇)筹备冀鲁豫保育院,5月正式成立,招收儿童60余名。1945年春,莘县中牟町村办起境内第一个农村幼儿园,有园舍3间,保育员2名,接纳幼儿20余名。
1946年1月全区解放,在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鲁西南时,冀鲁豫军区党政机关迁移到范县、阳谷、朝城一带。为减轻妇女干部的负担,冀鲁豫行署于1948年成立保育院1处,入院儿童40余名。至1949年,全区已有幼儿园、托儿所20处,入院儿童达350名。
1952年,贯彻教育部《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后,全区幼儿教育迅速发展。当年,全区有幼儿园133处,入园儿童5475名。有职工192名,其中保育员、教养员172名。后经过整顿巩固,至1956年,有幼儿园122处,入园儿童3972名,职工183名,其中保育员、教养员155人。
1958年,幼儿教育由城镇发展到农村,出现盲目发展的势头。1960年,因经济困难,生产救灾任务严重,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大部停止。1962年,通过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全区保留幼儿园14处,入园儿童890名,职工87名,其中教养员、保育员67名。
“文化大革命”期间,幼儿教育事业遭到破坏。地、县直机关幼儿园被迫解散或停办后,从农村到城镇迅速发展“育红班”,以代替幼儿教育,教育质量明显下降。
1976年,区内幼儿教育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1979年,全区幼儿教育工作由地、县教育局、卫生局、妇联、工会等部门分工把口共同管理,并规定幼儿园设院长(托儿所称所长)1〜2人,另设保育员、教养员、医生、会计等。同时,地区教育局成立“幼儿教育研究会”,并在聊城市实验小学幼儿班进行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相衔接的实验。至此,全区幼儿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1988年,全区有幼儿园2448处,入园儿童72644名,职工3220名,其中保育员、教养员3166名。1990年,全区有幼儿园3010处,是1949年的150.5倍;在园儿童110658人,是1949年的316.2倍;教职工4126名,是1949年的141.2倍。至1996年,全区有幼儿园3552处,是1949年的177.6倍;在园儿童138530人,是1949年的395.8倍;教职工5340名,是1949年的184.14倍。1949〜1996年聊城地区幼儿教育情况
小学教育
发展概况清末的初等教育实施机关称小学堂。区内的小学堂始建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当年临清直隶州开办小学堂1处,东昌府和聊城县拟改摄西书院为高等小学堂。此后,各州、县陆续改办。当时,虽有兴学之举,但课程无标准,修业无定期,科举与学堂并行。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始,办学逐步有章可循,学堂分等级,学生修业有年限,并办理毕业手续,从而小学堂发展较快。1909年(宣统元年),境内有高等小学堂18处,在校学生557名;初等小学堂493处,在校学生5135名;半日制小学堂8处,在校学生157名。
1912年,学堂改称学校,废除清末“忠君”、“尊孔”的教育宗旨,提倡公民道德教育,推行小学义务教育,对旧有私塾进行改造。但因经济落后,加之军阀混战,新式学校发展缓慢。当时,除清末小学堂改称的几处小学外,并未建更多的小学。在农村,私塾仍然多于学校,有些小学名义上是新式学校,实际上还是以读“四书”为主。
“五四”运动后,由于新思想的影响,小学始有发展,特别是1923年“壬戍学制”颁行后,发展更为迅速。1928年,推行义务教育案,境内小学的数量、规模均有较大发展,时有县立完全小学43处、县立初级小学583处,区立完全小学9处、区立初级小学1156处(内含私立小学、教会小学、武训小学淳等9处)。
1930年,实行中心小学辅导制,每县划分为若干学区,每学区设中心小学1所,辅导其学区各小学。至1935年,境内有学区108个,建立各级各类小学3814处,其中短期小学455处、初级小学3053处、普通小学84处、中心小学222处(包括私立小学、教会小学和武训小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境内小学教育惨遭破坏。城镇小学校址多数变为日军的营房或指挥部,乡村小学则随着国民党政权的南迁大部分停力、,只有少数小学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苦撑门面,但也多数变成了启蒙性质的私塾。1938年11月聊城失陷后,境内形成抗日根据地、国民党杂牌军统治区、日伪占领区3种不同性质的区域。国民党杂牌军大多变成土匪,根本不顾教育事业;日伪政权实施奴化教育,老百姓不愿送子女入读。只有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小学教育才得以恢复、巩固和发展。1939年,各县相继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后即开始创办抗日小学。至1945年,全区先后建立起高级小学45处,初级小学910处。
1946年,全区已成为较为巩固的老解放区,在各项事业发展的同时,小学教育也得到迅速发展。1949年初,全区有小学(含高小、完小、武训小学)2635处,在校学生146464名,教职工4759人,其中专任教师4123人;较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5年,小学数增加1.8倍,在校学生增长了3.7倍,专任教师增长2倍。
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特别是经过3年国民经济恢复,区内小学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到1952年,全区已有小学3202处,在校学生227942名,教职工7445人,其中专任教师6978人。
1953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小学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到1957年,全区有小学3653处,在校学生314185名,教职工9216人,其中专任教师8134人。
1958年,小学教育盲目发展,并且强调规模要大,班级要单一化,学生食宿要集体化,严重地违背小学教育的发展规律,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1962年,对小学教育进行整顿。通过合班并校和公办转民办等方式,使全区小学处数和规模均有所收缩。从1963年起,全区小学教育逐渐得到巩固和稳步发展。至1965年,全区有小学(包括工读小学)11373处,在校学生(包括工读小学学生)543618名,教职工17397人,其中专任教师15671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部分小学停课闹革命,后所有农村小学下放到生产队去办。大批公办教师被强行返回原籍,造成许多生产大队只有小学而无教师。1968年,全区小学下降至5968处,在校生为432076名,教职工17156人,专任教师16011人。
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学校秩序逐步恢复正常,特别自1978年始,通过拨乱反正,小学教育逐步得到发展。1981年,各县均相继建立起实验小学,公社建立重点小学,学区确立中心小学,实行新的管理体制,教学质量显著提高。1990年,全区小学发展到4702处,是1949年的1.8倍;在校学生达535893名,是1949年的3.7倍;有教职工27975名,是1949年的5.9倍;专任教师26132名,是1949年的6.6倍。至1996年,全区小学发展到3765处,是1949年的1.43倍;在校学生682362名,是1949年的4.66倍;有教职工31001名,是1949年的6.51倍;其中专任教师28892名,是1949年的7.01倍。1949—1996年聊城地区小学教育情况
教学管理清末时期,境内小学堂分官立、公立、私立3种,单级、多级、半日3类,均由县劝学所主管。小学堂设堂长,主管全校工作,下设校监主持学务,教习若干人负责教学。学堂对学生品行表现极为重视,教育学生“忠君、尊孔与尚公、尚武、尚实“。学堂堂长、校监、教习随时对学生成绩进行稽查,评定分数与学科分数合算。学生考试分为招生考试、学期考试、年终考试、毕业考试、平时考试5种,毕业考试最为重要。高等小学毕业后,视学生程度分别奖以廩生、增生、附生的功名。初等小学属于义务教育不给奖。
民国时期的小学由县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管理,区设教育委员会,协助县教育行政部门督导本区小学教育。小学考试制度有招生考试(高小)、毕业考试、学年考试、学期考和月考等。学年考试和毕业考试不及格者不准升级或毕业,留原级补习。补习一年考试仍不及格者,勒令退学。此时的小学教育较清末虽有发展,但速度极为缓慢,多数学龄儿童不能入学,有幸入学的初小毕业生,能升入高等小学者极少。
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游击高小、抗日高小、抗日初级小学多由县、区抗日民主政府直接创办和管理。其办学宗旨以培养抗日基层干部为主要目的,使其为抗日民主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游击高小没有固定的办学地址, 师生随抗日形势的变化随时转移,每一教师和学生都是一名抗日战士,上级政府发给部分枪支弹药,每人备有手榴弹等武器用以自卫。游击高小没有固定学制,多数学生因战争需要,不到毕业时间就参加抗日工作。抗日高小多在抗日根据地比较巩固、环境较为安定的地区开办,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较为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学校有固定校舍,教职员工实行供给制,学生免费入学。多数学生毕业后自愿参军参政,部分毕业生升入抗日中学或回村做抗日小学教师。抗日初级小学办学形式不一,有全日制、隔日制,也有全年开办或只在农闲时开办的季节性学校。其教学方法多是根据儿童特点,结合抗日形势,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提倡启发式,培养学生的民主作风,提高学生的民族觉悟和为大众服务的思想,使学生学会生活必需的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当时,全区兴办抗日初级小学910处123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1405名,有专任教师1382人。
解放战争时期的小学,统归县政府领导,按行政区划与小学分布情况,划分若干小学区,设立中心小学,中心小学校长负责组织领导本学区各小学的教师学习及业务研究。学制一般为6年四、二分段,各学校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招生及毕业时间。
建国后,区内小学由县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每区划分若干学区(片)。全日制小学实行四、二分段。1958年,小学由县、公社教育行政部门双重领导。
“文化大革命”期间,小学先由群众组织管理,后农村小学下放到生产大队由贫下中农管理,城镇小学由“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管理。1968年始,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
1981年始,采取中心小学分辖管理体系,实行县、公社(乡):队(村)3级办学体系。加强实验小学、中心小学的建设。全区基本上形成一套完整的小学管理体制。小学生入学年龄为7周岁,凡适龄儿童无特殊疾病者均可入学,并且可一直上到小学毕业。学生入校后,必须遵守小学生守则,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附:聊城市实验小学简介
1949年9月建立,位于聊城市光岳楼东南方向,坐北朝南,为东西长方形院落,占地20亩。抗日战争前是山东省立第二中学校址,范筑先曾在此创立政治干部学校,日伪时期是日本侵略军司令部所在地。
1949年,崔墨林受政府委托主持建校,定名为郁光小学。1951年,该校隶属于聊城师范学校,改校名为“聊城师范附属小学”。1953年、1954年分别被定为地、县重点小学。1960年,学校进行五年制教学实验,取得较好成绩。1962年,该校改称“聊城实验小学”,直属地区文教局领导。至1965年,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教学秩序稳定,教职工团结,教学质量显著提高。1966年下半年,学校停课闹革命,各项规章制度被废除。1967年,与郁光小学合并为“五七”小学,贯彻学工、学农、学军指示,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时间甚少。1976年,学校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1978年,学校被确立为省、地、县重点小学。1979年,遵照省教育厅指示,取消“五七小学”名称,恢复为“实验小学”。1981年始,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学校对陈旧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一系列改革,使学校教育更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建校40年间,学校经过几次修建,已成为一所规模较大、设备齐全的完全小学。1990年,有毕业班4个,毕业学生238名,五年级学生升学率达99%。当年,学校有教职工79人,教学班21个,在校学生1350人。1996年,学校有教职工116人,其中专任教师105人;获取中教高级职称者3人,获取小教高级职称者36人,小教一级职称者58人,小教二级职称者14人;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200人;有学前班7个500人;当年,招收一年级学生6个班432人。第三节中等教育
中学教育
发展概况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境内有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创办的中学堂2处。学堂开办初期,因无高等小学堂毕业生,故以州、府儒学、书院生员补充,后招收高等小学堂肄业、毕业生。毕业后,由学堂择优送省高等学堂就读。据东昌府官立中学堂统计,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有12名升入省高等学堂深造。辛亥革命后,改学堂为学校,学制由5年改为4年,取消读经讲经课,增加自然学科的比重,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和音乐、体育课,将图画列入必修课程,第一次完整地提岀资产阶级德、智、体、美4育平均发展的方针。1929年,国民党政权在中学大力推行“党化教育”,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37年。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全区仅有初中4处,其中省立2处、县立1处、私立1处,在校学生不足0.1万人。
抗日战争时期,境内有3种不同性质的中学教育,即国民党的中学教育、日伪统治下的中学教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学教育。
1937年“七七”事变后,境内官办中学师生大都随国民党政府流亡南方,留下的部分国民党人士为保存实力,扩大影响,曾招收一部分辍学的高、初中学生,在日军鞭长莫及的地方,先后办起几所中学,借以陶融“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国民道德。这些学校的学制、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大都与抗日战争前一样,只是在个别教材方面增加少许抗日内容。屋校名称多叫联中或分校。上课无定时,居住无定址,时分时合,存在时间较短。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有的消亡、有的南逃,个别学校坚持到抗日胜利。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在境内的统治时间较短,所办中学仅3处,其中1处是抗日战争时期保存下来的山东省立第十三联合中学(驻博平县城南街),其他2处为接管日伪的临清初级中学和聊城县立初级中学。这3处中学都随其县城解放而告终。
1938年11月聊城失陷后,区内的日伪政权在其控制严密的县城或村镇办有4处中学。学校将伪满时期制定的教育方针和国民党的教育宗旨杂揉为一体,以毒害和奴役青年学生。其教育管理与国民党统治区基本相同,学制仍沿用“三、三”制,课程除袭用国统区教材,另外增设日语。学生均来自日伪占领区内。
境内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中学教育,是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940年7月,鲁西行政公署成立,即设教育处。于范县(今分属于莘县和河南范县)恢复筑先抗战学院,内设中学部。此为该区抗日根据地中学教育之始。1942年春,冀鲁豫第三地委、第三专署在冠县城南焦庄创办卫东中学。年底,冀鲁豫第一地委、第一专署又创办泰西公学(即后来的冀鲁豫抗日第四中学)。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阳谷创办冀鲁豫抗日第四中学一分校。1946年,冀鲁豫行署所辖黄河以南的中学,如建国学院(包括中学部)、冀鲁豫第一、二、七中学先后迁至境内。至1949年初,境内有中学5处,在校学生1616人,此外,设有7个中学班。
建国后,除继续办好原有的3处普通中学外,又有几个基础较好的县先后建起县立初级中学。聊城中学(今聊城第一中学)于1950年增设高中班。自此,区内有了第一所完全中学。当年,全区有普通中学6处,在校学生2106人,教职工190人,其中专任教师165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普通中学有了较大发展。1952年,全区有普通中学18处,在校学生6711人,教职工598人,其中专任教师485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各县市都建立2〜3处普通中学。到1957年,全区有中学31处,在校生16807人,教职工1338人,其中专任教师1016人。1958年,盲目发展普通中学。1962年,根据上级关于中学教育要“合班并校,多毕业少招生”的指示精神,对全区普通中学进行调整。当年,保留中学39处,在校学生14687人,教职工1175人,其中专任教师982人。1965年,普通中学得到稳步发展,并先后建立省、地、县重点中学10余处。年底,全区虽然仅有普通中学50处,在校学生却达到20738人,教职工1703人,其中专任教师1345人。“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学教育遭到严重破坏,先是1966、1967年两年停止招生,后是砍掉省、地、县重点中学,盲目发展社队中学,致使全区社社有高中、队队有联中,而且过份强调劳动,忽视文化学习,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文化大革命”前的招生制度,强调教学质量,对社队中学进行调整,改革中学教育体制,一部分农村中学改为农业中学。到1980年,全区有普通中学868处,在校学生248367人,教职工17772人,其中专任教师14724人。1990年,全区普通中学发展到349处,是1949年的69.8倍;教职工15273人,是1949年的104.6倍;其中专任教师11659人,是1949年的96.4倍;在校学生188460人,是1949年的116.6倍。至1996年,全区普通中学发展到284处,是1949年的56.8倍;教职工18638人,是1949年的127.66倍;其中专任教师14138人,是1949年的116.84倍;在校学生297106人,是1949年的183.85倍。
1949~1996年聊城地区普通中学教育情况教学管理清末,中学堂学制初定4年,旋改为5年。其所学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英语、德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其中以外语为重要课程。因学堂初办,教员不足,所以多数教员分任2〜3门学科的教学任务,但所开科目仍不完备。
民国初期,学校贯彻“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学生在校肄业4年,不分初、高中,毕业后可升入大学预科。1922年,规定中学教育为6年,初、高中三、三分段,时称“新学制”。1925年暑假,中学开始招收6年制三、三分段的高中生和初中生。高中学生在校肄业3年,毕业后可升入大学或专门学校。初中学生在校肄业3年,毕业后可升入高中、师范科或职业科等。学校注重科学教学,理科教学设备得到增设,并重视课程实验、注重联系实际。国文教材中白话文渐增,作文课亦要求语体。“五四”运动后,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组织罢课、张贴标语、散发传单,走出学校与社会各界成立联合会,抵制日货,掀起广泛的爱国运动。
1927年后,境内中学内逐渐有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在师生中发展党员,传播马列主义,使广大学生在后来的“济南惨案”、“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重大事件中,都配合国内政治风云的变化,或印发传单,或上街游行示威、街头讲演。
1937年,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中学,多为初级中学,其学校直接受行署和所在专署领导。学生在校学习年限一般定为3年,但常因革命战争的需要,学生不到毕业时间即参军参政。学校每周上课不超过30个小时,其余时间作为自修或进行社会活动。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国语、政治(时事)、地理、历史、数学、音乐、体育(包括军事训练)。到解放战争时期,增设理化和生物(包括动物、植物)课,同时补充一些当时政治中心工作所需要的内容。学生来源主要是以劳苦大众及小资产阶级子女为主,同时注意招收地主、富农出身的知识青年入学。
解放战争期间,各中学普遍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行半工半读,尽力做到经费自筹,学习“抗大”办学方针和生产自救的革命传统,以形势教育和政治教育为主,广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中学生毕业后大都分配工作,参军参政,成为国家干部。
建国后的46年中,普通中学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其领导体制基本上没有变动,内部的领导体制,曾先后实行过校务委员会制、校长负责制、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文化大革命”前,实行学生成绩考核制度、升留级制度、转学退学和休学制度、毕业和奖惩制度。“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无章可循,管理混乱。1977年后,统一执行上级制订的各种规章制度。
建国初,全国各中学基本上实行秋季始业,中学修业年限为6年,高、初中各3年。1958年秋季始,区内部分中学的高中实行文、理分科,理科仍为3年,文科学制2年。1960年始,聊城第一中学、第三中学和临清第一中学招收高、初中不分段的五年一贯制,但不久又恢复三、三制。“文化大革命”中,中学一律改为4年,实行二、二分段。1978年始,先后将初中和高中的学制均改为3年,恢复“文化大革命”前的三、三制,尚有个别学校的初中定为4年。
建国初期,各中学仍使用老解放区的自编自学教材。1955〜1966年,均使用教育部统一编印的教科书。自1958年秋季,区内各中学曾增添部分乡土教材。1962〜1965年,去掉乡土教材和生产劳动课,使用全国统编教材。“文化大革命”期间,原教材废止,语文课写大批判文章、小评论;化学、物理合为工业基础知识课,讲学“三机一泵”(拖拉机、内燃机、电动机和抽水泵);生物改为农业基础知识课,只学当地的几种农作物;音乐、美术合为文艺课;体育改为军体课;政治课只学毛主席著作,外加“天天读”。1970〜1978年,各科使用省编教材。1978年始,全区各中学先后使用的课本有全国统编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课本》、《六年制重点中学课本》、《五年制中学课本》等,并在全区执行两类教学计划。
建国初期,基本上沿用旧的传统教学方法,即注入式。之后,逐步用苏联的教学论精神进行教学,从备课到课堂讲授均强调直观性、自觉性与积极性、巩固性、系统性与连贯性、通俗性和可接受性等原则。多用综合课型,强调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5个环节。文史教学,学习“《红领巾》教学法”,强调运用谈话法进行教学。1958年开始搞教育革命,教学强调“多快好省”、理论联系实际。1962年,落实《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强调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课堂上要有讲有练,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学习。“文化大革命”期间强调以社会为课堂,实行开门办学,以参加生产劳动代替文化科学知识的课堂讲授。1978年始,强调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教学质量。
建国初期,境内中学很少,招生考试时间、试题不统一,招生范围不受地域限制。以后,随着中学处数的增多,招生范围略有限制,除省重点学校在全区招生外,一般中学只在县内或附近地片招生。“文化大革命”前,初、高中招生由省统一岀题,初中本校评卷,县内统一录取;高中由地区统一评卷,统一录取。“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取消入学考试制度,学生由单位推荐入学。1973年,改为推荐与文化考试相结合的方法入学。1977年,恢复考试入学制度。初中由各县统一岀题招生考试,各校分别评卷录取;高中由地区出题,各校自行评卷录取。初中入学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常识,高中入学科目有语文、数学、政治、理化、外语等。通过体格检查,然后根据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报考聊城第一、三中学者,有时需要加试体育。
附:重点学校简介
山东省立第二中学建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系东昌府启文书院改组而成,址在城内古楼南孙家胡同,是山东省官立中学堂中创立最早者之一,与青州府松林书院改建的官立中学堂并列全省官立中学堂之首。1912年,该校奉示将学堂改为学校,称为“东昌中学校“。1913年7月,原东昌甲种实业学校并入。当年,因府制裁撤,全省各府、直隶州中学一律改为省立,该校遂改称为“山东省立第四中学1914年7月,临清省立第七中学与该校合并,校名更为“山东省立第二中学”。学校初为男女分校施教,后改为合校就读。1912年,该校实行四年一贯制。1923年学制定为初、高中各3年。该校只设初中。1925年增设高中,翌年并入济南。建校初期,课程设置大部分因袭清制,但国文中增设白话文等。民国建立后,开设修身、国文、英文、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体育等课目。此后,课程变化较小。学校隶属山东省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学生主要来源于鲁西北各县。1915年,在校学生187名来源于冀鲁豫3省30多个县。学生毕业后,家庭富裕且年龄较小者多去济南升入高中,大部分则考入省立第三师范,个别人投亲靠友到外地报考私立大学预科。该校至1937年停办,历时35年,招收学生0.1万余名。
冀鲁豫抗日第四中学1942年冬,抗日根据地党、政、军各部门均精简部分年龄较小的同志,集中在比较安全的地带进行培训和学习。冀鲁豫区所属泰西地委和专署,遵照上级指示,决定以此部分学员为基础,在东阿县牛角店成立第四中学。开始代号为“文和轩”,有正式学生18名。随着人员和规模的扩大,“文和轩”改名为“泰西公学”。1943年初,泰西和运东两个地委合并后,该校改为“泰运中学”。以后,改称“冀鲁豫抗日第四中学”。这是一所游击式的随军中学。它经常处于游击活动状态,采用边行军边学习的方式办学。创办初期主要活动在东阿县牛角店一带,后在长清、平阴一带活动。1945年8月学校迁往平阴县城。1946年秋,学校西渡黄河,迁往东阿县铜城一带设学。1947年初,阳谷四中一分校并入该校,同年4月,学校迁往在平县吴官屯。1948年夏由在平迁至聊城城内双街,与泰西公学合并仍称“四中”。1949年8月,改名为“平原省聊城中学”。从此,该校结束了游击生活,成为一所较为正规化的普通中学。
“四中”受冀鲁豫区党委和行署领导,由冀鲁豫行署教育处管辖。学校建有党的组织,其活动以秘密方式进行,党员身份不公开。学校所设课程有政治、历史、地理、国语、数学、音乐等,学生全部实行供给制。其学制初定为3年或1年,实则不固定,可根据革命战争需要,学生随时离开学校,走上战斗岗位。为及时给党政军各部分输送干部,有时大批地甚至整个班级被输送到部队和地方党政机关工作。自1942年冬创办到1949年,学校已初具规模。据1949年统计,时有学生10个班529人,毕业学生0.1万余名。多数学生一出学校就担负一定领导工作。该校为适应战争需要,一切行动军事化,学生按年级、班、组编制,分别相当于部队的连、排、班,从早操、开会、上课到行军、住宿,都以班、组为单位活动。师生同吃、同住、同活动、同学习、同战斗。教学上采取“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办法。教师多数一专多能,身兼数科。在艰苦的环境中,师生之间结下深厚的战斗情谊。该校从建立到改为平原省聊城中学,渡过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最严酷的时期,历时8年,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既有较高政治觉悟又有真才实学的革命人才。
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省属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位于城东南古运河两岸。该校前身为冀鲁豫抗日第四中学。1948年夏由在平迁来聊城,当时仍称冀鲁豫第四中学。1949年8月冀鲁豫行署撤销,该区划归平原省,学校遂易名平原省聊城中学。1950年,改称聊城一
中。1952年冬,平原省撤销,该校遂改为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简称聊城一中(下同)。它原是一所初级中学,1950年学校成为一所完全中学。当年,有高中1个班,初中14个班,学生500余名。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人数急剧增加,原运河西岸校舍已不敷用,1952年在山陕会馆对面,古运河东岸先后新建教室24座。至1965年已发展到高、初中25个班,有学生1250人,有教职工91名。“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惨遭破坏,随着当时招生范围的缩小(原为高中在全区、初中在聊城县招生,改为高中在聊城县、初中在城内划片招生),学校规模有所缩小。1978年始,学校得以恢复和发展。至1990年已经发展到41个教学班,其中高中20个班,初中21个班,在校学生2160名,在校教职工207名,其中专任教师124人。
聊城一中初为省立中学,1958年,划归地区领导,“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下放到聊城县领导。1978年,收归地区领导,成为省、地两级重点中学。
聊城一中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教学设备齐全,师资水平较高,领导治校有方,在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的同时,坚持面向学生,既教书又育人,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有用人才。“文化大革命”前,高中毕业生入大专院校者达80%以上,且多为名牌院校。“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学校惨遭破坏,教学质量一度下降。1977年始,经过拨乱反正,学校教学秩序得到整顿,各种规章制度得到恢复,教育、教学质量又得以提高。1977~1990年,该校向大专院校和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中等专业学校输送合格新生2510余名。
1991~1996年,学校领导班子大胆推行“三制”改革,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校风校纪,强化学校管理,优化学习环境,狠抓教学质量,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单位、地区岗位责任制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体育工作先进单位、青少年工作先进单位等。其间,学校注重内部设施的配套完善。图书馆藏书达16万余册,教学仪器齐全,文体器材完备,并拥有相当数量的电化教学设备,新建语言室、电子办公室,并将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实现了教学、财务管理、图书管理、伙房管理的现代化。同时建起教学闭路电视系统,将实现与全国中学教育网络的联接。1996年,有在职教工245人、专职教师150人,其中有高级教师60人,一级教师64人,具有其他中级技术职称的职员干部15人;有教学班53个,在校生4100余人。
山东省聊城第三中学新中国诞生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所省、地重点中学。学校位于聊城东昌西路路北,始建于1953年3月,当年暑假招收5个高中班,次年又招收8个初中班。学校建设逐年增加,招收人数连年递增,1956年暑假后,达到24个教学班的规模。1958年,教育事业盲目发展,当年夏,地区行署欲将三中改办为聊城工业专科学校。初三学生毕业后,初中停止招生,并将原有的初二6个班调往聊城二中2个,招收高中新生8个班,工业专科生6个班。此时,学校对外称聊城三中和聊城工业专科学校,内部为一套领导班子。1959年,招收高中8个班,工专4个班,代培高中滑翔生1个班。至1960年,两个学校在校生计达39个班。1961年,工业专科学校改办聊城农机学院,迁出三中独立设校。当年夏季,三中开始招收初、高中五年一贯制新生6个班,此时学校规模有所缩小。1958〜1961年底,学校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各种房舍增至390间,建筑面积达8900平方米。1960年,建起礼堂1座,创办工厂、农场各1处,农场有土地70亩。1962年,招收高、初中各4个班。1960年和1961年招收的五年一贯制学生,同时改为高、初中三、三分段,分别编为初三、初二年级,学校规模保持在24个教学班。此后的几年,学生班数虽有所增减,但上下浮动幅度不大。至“文化大革命”前夕,教职员工严格学校组织纪律,努力抓好教学工作,使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有所提高。1965年,该校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达到85%以上,成为三中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1966年6月开始进行“文化大革命”,学校惨遭破坏。1966、1967年,学校停止招生。1968年开始招收新生,但学生人数极不稳定。招生范围由原来的高中在全区、初中在聊城县缩小为高中在聊城县、初中在聊城城内。学校也由地区领导下放到聊城县领导。1978年,聊城三中又收归地区领导,并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学校。至1984年,学校又增建平房(包括教室、宿舍、家属院)2800多平方米。1985年,建起教学实验楼1座,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其中有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各4个,语文、外语电化教室各1个,生物实验室2个,电影放映室1个,电子计算机教学教室1个。至1990年底,学校发展到教学班38个,其中初中20个,高中18个;教职工211人,其中专任教师128人。当年,学校在校生2531人,毕业学生1086名。
1991-1996年,学校共招收初、高中学生7393人,培养初、高中毕业生5234人,向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1460人,升学率达到60%左右;学校先后获“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普通中学先进教研组”、“国防教育先进单位”、“招飞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青少年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等称号和奖励。1996年,学校有在职教职工23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65人,其他中级职称者96人;在校学生57个教学班4488人,其中高中27个班1992人,初中30个班2496人;有教学实验楼1座,仪器标本齐全成套,总价值达14.235万元;有图书馆、阅览室各1座,图书馆藏书12万余册,阅览室订购报纸、杂志近200种。
专业教育
发展概况境内的师范教育始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时各州、县奉旨相继创办师范传习所。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境内有传习所4处,在所学生44人。至1909年 (宣统元年)传习所不复存在。东昌府、临清直隶州和博平县(属东昌府)、东阿县(属泰安府)分别创办初级师范学堂。东昌府初级师范学堂建于1904年(光绪三十年),始称东昌府简易师范学堂,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改称为东昌府初级师范学堂,设学于东昌府考院内(今聊城教育学院所在地)。临清直隶州初级师范学堂建于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系由传习所改称,始名临清直隶州单级师范学堂,校址在临清城里考院内(今临清市第三中学所在地)。博平县初级师范学堂建于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系传习所改称,因办学条件较差,次年即行停办。东阿县初级师范学堂建于1908年,由传习所改充,设学于城内(今平阴县东阿镇)。
当时的传习所,主要是训练“向在乡村市镇以教授蒙馆为生业,而品行端谨,文理平通,年在30岁以上50岁以下者”,无论生童,均可招集入所传习。10个月毕业,毕业成绩合格者发给准充副教员之凭证,令在乡村市镇开办小学。境内各州、县受训练者不少,类似学校较多。
当时的初级师范学堂“令拟派充高等小学堂及初等小学堂二项教员者入焉”,“以习普通学外,并讲明教授、管理之法为宗旨”。为便于师范学生教学、管理实习,各师范学堂均设附属小学堂。其初级师范学堂的学生来源,初为在职的蒙学教师和私塾塾师,后为高等小学堂毕业生;另有乡间老生寒儒欲从高等小学教育者入堂旁听。最初每学堂为3个班,学生150人。因是初办,学生年龄多在18〜30岁。凡入学堂的正式师范生,享受公费待遇,不交纳学杂费,但学生毕业后有从事教学的义务。其课程设置,完全科初级师范学堂与中学堂大致相同,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化学、图画、体操、教育学、习字等。因学生毕业后从事小学教育,故增设教育学和习字2科。教育学的教学时数仅次于读经讲经,其具体内容为教育史、教学原理、教授法、教育法令、学校管理、实事授业等。另外,东昌府初级师范学堂设有外国语(英语和德语)、农业、手工等科。
辛亥革命后,境内师范教育有所改革,先是取消府、州立师范学堂改设省立师范学校,后是将学堂监督(或堂长)改称学校校长,女师设保姆讲习课和蒙养院。至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全区有师范学校5处。其中,省立师范学校和省立乡村师范各1处,联立师范2处,县立师范1处;有县立师范讲习所14处(包括附设师训班),在校学生数达0.1万余人。
抗日战争时期,境内的中等师范教育分为抗日根据地、国民党人士和日伪政府创办的3种不同性质的师范教育。但后两者学校不多,学生甚微。1947年1月,国民党政权不复存在。因此,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中等教育代表了境内中等师范教育的主流。
抗日战争爆发后,境内各类学校相继停办。中等学校的教师大都奉国民党之命南逃;小学教师有的返里,有的参加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行列。1938年11月,聊城沦于日本侵略军之手,其他县城也大都相继被日本侵略军占领。1939年,各县先后建立抗日民主政府。1940年4月,在农村恢复和建立一批抗日小学。到1940年6月,全区已有完全小学57处、中心小学39处、初级小学2396处,在校学生已达42378人。为解决抗日根据地小学教师奇缺的问题,1942年6月于筑先抗战学院设立师范部并开始筹备招生,年底学生到校,开课施教。1943年,又以筑先抗战学院师范部为基础,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时期的第一所师范学校——筑先师范。1945年7月,冠县建立简易师范学校。两所师范的创建是鲁西老解放区发展师范教育的良好开端。
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进一歩促进全区师范教育的发展。当年10月,冀南行署第一专署在冠县柳林武训创办崇贤义塾的旧址建立武训师范。接着,当时归属第六专署管辖的东阿县也于1946年初建立东阿师范。7~8月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教育厅长晁哲甫到临清、冠县、莘县等地检查教育工作,专程到武训师范看望全体师生,并对发展师范教育工作作了重要指示。1946年秋,冀鲁豫建国学院师范部随同学院迁来境内设学。到1948年上半年,境内先后创办临清县师范、寿张师范、聊阳师范、清平师范、博平简易师范和堂邑师范,招生人数多达1500余人,时为境内师范教育的迅速发展阶段。到建国前夕,全区又相继建立聊城联立师范等7处师范学校。此时,境内共有师范学校18处,除行署和专署创办的外,基本上县县都有师范学校,时为鲁西老解放区师范教育的大发展时期。
建国后,随着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区内曾开办过速成师范、初级师范、中级师范、幼儿师范、工读师范、教师进修学校等几种类型的师范学校。1949年,区内师范学校通过调整并校,尚有6处,在校学生1484人,有教职工139名,其中专任教师103人。1956年,上级对中等师范学校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作出具体规定,促进了全区师范教育的发展。1958年,办学权力下放,全区各县均设师范学校。1959年,全区师范学校发展到8处,在校学生2392人,有教职工314名,其中专任教师112人。1962年,经过调整,全区仅剩地区师范、阳谷师范和临清师范3处重点师范学校。至1976年,全区有中等师范学校9处,在校学生2007人,有教职工533人,其中专任教师472名。1980年,遵照上级指示精神,全区的师范学校实行地、县两级领导,以县为主。时有师范学校9处,在校学生1423名,有教职工332人,其中专任教师140人。1984年,省批准的临清、阳谷、莘县3处师范收归地区领导,其余归各县领导。1990年,全区有中等师范学校4处,在校学生2121名,有教职工367名,其中专任教师207名;在校生比1949年增加637人,教职工增加228人,专任教师增加104人。另外,还办有各种类型的师训班、进修班等。至1996年,全区有中等师范学校4处,在校学生2462名,是1949年的1.66倍;教职工390名,为1949年的2.81倍;其中专任教师202名,是1949年的1.96倍。
1949-1996年聊城地区师范教育情况(续表)
教学管理民国初期的中等师范学校,以培养小学教员为目的。省立师范学校直属省领导,县立师范学校和县立师范讲习所多属县领导。师范学校的内部管理与中学相同,教职员均由校长聘任,而教员所教学科必须是专修科,且对初等教育有一定研究。
民国初期,对学生的管理,实行校长、学监、教师负责制,并对学年、学期、休业日、典礼日以及学生的入学、退学、奖惩均有具体规定。北伐战争以后,学校根据三民主义教育法令和训练标准,实行训导管理制。学校设训育处,训育工作除抓学生的思想、行为、纪律、生活外,还时刻监视师生思想动态,防止闹学潮,阻止师生的革命活动。
民国初期,学生在校修业年限为4年,其中本科3年,预科1年,招收高小毕业生,培养高小或初小教师。“五四”运动后,区内师范 .教育执行新学制,学习美国采取三、三制,学生在校学习6年,分前、后两期(即所谓“前师”和“后师”),每期3年。前期毕业后,可直接升入后期;前期招收高小毕业生,培养初等小学教师;后期招收初中毕业生,培养高等小学教师。1932年以后,全区师范学校、简易师范科和幼稚师范科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生,师范学校和幼稚师范科学制为3年,简易师范科学制为1年;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招收高小毕业生,学制为4年。当时,各县立师范学校和中学附设师训班以及师范讲习所招收的学生,其学制1〜4.年不等。
民国初期,区内各类师范学校开设的课程有修身、读经、教育、国语、习字、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等19种。“五四”运动后,师范学校的课程略有改革,废除读经科,将国文改称国语,修身改为公民,重视教育学科和体育。1933年始,学校课程增添教育概论、教育心理、教育测验及统计、小学教材及教学法、小学行政和实习等。其各类师范学校均采用学分制,前师须修满168学分,后师需修满160学分方准毕业。由于欧美教育家及杜威等人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方法逐渐近于启发式,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风气,教学质量较过去有很大提高。
民国初期,各县师范讲习所为适应小学教育的发展,应付小学教师不足之急,招收学生的年龄不受限制。最大者60岁,最小者16岁,其年龄较大的学生,多是为适应新教育前来学习专业思想、进行专业训练的塾师和前清秀才。后来的讲习所逐渐变为简易师范学校性质,学习年限逐渐延长,招收的学生多是25岁以下的高小毕业生。师范学校招收的学生年龄多在十五六岁至二十二三岁。师范讲习所的毕业生,由县教育主管部门分配到各地农村任初小教员;师范学校、乡村师范、简易师范的毕业生,由省、县教育主管部门分配到各地,由各学校聘用为小学教师,也有少数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当时的学校,在学生中由校方统一组织学生会,在校长的领导下统一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的各种活动。此外,还有学生自发组织的同乡会、读书会等。1926年下半年,有的学校建立了共产党的地下组织,许多进步学生在党组织的影响和领导下,进行各种革命活动。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师范学校的学制没作统一的严格规定。一般说来,训练班或者培训班性质的学制短,有的两三个月,有的半年,最短不少于1个月,最长的不超过1年。较为正规的师范学校学制稍长,有的2年,有的3年,如工作需要可以提前毕业,在特殊情况下还可延长学习年限。学校的课程设置,一是政治课,包括时事政治、政治理论、党史、哲学常识;二是文化课,包括国语、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动物、植物、生理卫生、农业常识;三是专业技术课,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小学各科教法、音乐、美术、手工劳作;四是实践课,包括教学实习、社会宣传、生产劳动和参加群众运动。使用的教材多数是自选自编,语文教材除编写知识性的短文外,还编选大量的有关民族英雄、反帝反封建的古今诗文;数学教材增编累进率的计算,以配合反霸、土改等中心工作;历史课增加帝国主义侵华史的内容;地理课编写有关根据地和边区建设的内容。在教学中,注意改革旧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建国后的师范管理和中学大致相同。其学制有3年制的初师和中师(即前师和后师)。1952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区内部分师范学校始招速师班,学制定为半年或1年。1958年,各县先后成立工读师范,学制为2年,实行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以培养农村小学教师为主,但这类师范学校不久即停办。1964年,高唐、冠县各建工读师范1处,其学制改为3年。“文化大革命”中期,部分师范学校曾招收短期训练班,学习3个月或半年即行结业分配工作。此后,各县建立师范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为2年,分科授业,以培养初中教师为主。自1982年始;各师范学校停止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又恢复为3年。到1984年,全区有中等师范学校8处,经省批准3处,其余改称教师进修学校,以培养在职小学教师为主,部分学校招收一定数量的民办教师班,学制为2年。
建国初期,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除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等专业课外,其他各基础学科和中学基本相同。1956年后,一度部分使用部编师范学校教材。自1958年到“文化大革命”期间,师范学校盲目发展,教材和课程设置较混乱,开设的课程多有残缺。自1981年始,除政治、地理、历史外,其他各科陆续使用全国统编中师教材,有的学校使用自选或自编的教材。
中等师范学校对学生强调为人师表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和训练;教育学生认真学习教育学,懂得教育规律。在课程的设置上增加了音、体、美的份量,以促进学生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突出师范教育特点。
为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全区师范学校加强对教法的研究和改革,强调突出师范特点,加强“双基”教学,使学生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专业课的教学,使学生真正懂得教育规律,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组织教学的能力,并开展“一日见习”、“试教10分钟”、“练三字一话”(毛笔、粉笔、钢笔字和普通话)等活动,以提高师范教育的质量。自1982年起,各学校把电化教学纳入师范学校的教学计划。各专业每周增设1节“电教课”,鼓励教师自制幻灯片,学校建立电教室,配备电教器材,要求教师尽量运用电化手段教学。各县教师进修学校建立先后不同,且时办时停,教材极不统一,因以培训小学在职教师为主,学校的课程基本与中师相同。
中等师范的教育实习是师范学校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重要环节。教育实习(包括见习、参观)的内容有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课外辅导及家访工作等。实习中要求与教育学、心理学、各科教学及教学法等密切配合进行。3年间实习时间不少于8个月,其时间可按学年分散使用,也可集中使用,但毕业实习不得少于4周。实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核,对反复试教后成绩仍不及格者不分配教师工作,呈报上级部门另行安排。
建国初期,中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来源,一是具有培训性质的学校,招收由单位推荐的在职教师入学进修;二是高小、初中毕业生通过招生考试,择优录取。前师招收高小毕业生,后师招收初中毕业生,毕业后国家统一分配工作。1962年,区内已无初级师范学校。“文化大革命”期间,实行单纯由单位推荐,或推荐与文化考试选拔相结合的办法录取,多是高、初中毕业生在乡村劳动1年以上者和在职的民办教师,毕业后先是“社来社去”,后是国家择优录用。1977年恢复考试招生制度后,区内采取统一招生办法,招生对象有高中毕业生、初中毕业生,也有民办教师。学生来自学校所在县或全区各县,多为农业人口,毕业后分配到公社初中任教。自1983年,中等师范停招高中毕业生,亦不再分学科进行专业授课,毕业生除个别不适于教学工作者外, 其余都分配做小学教师。
“文化大革命”前后,师范学校录取学生的要求为品学兼优者,且经过面试和体检,有生理缺陷者不予录取;入学后,要求学生音、体、美全面发展。
附:重点学校简介
山东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前身为聊城简易师范学堂、聊城初级师范学堂和山东省立聊城师范学校。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聊城考院(今教育学院校址)改办为东昌府简易师范学堂,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改为东昌府初级师范学堂,辛亥革命后改为山东省立聊城师范学校,1914年8月改为山东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与设在济南、曲阜、益都的省立第一师、二师、四师并称为当时全省4大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增设女子师范部,1928年合于学校本部。1933年春,全省师范学校废数字排列,冠以所在地名,该校改称山东省立聊城师范学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大部分师生奉省教育厅指示,徒步分批到曲阜师范学校与其一同流亡湖北、四川等地,在四川绵阳与流亡中学合为国立六中师范部。至此,山东省立聊城师范学校的建置遂告终止。
该校为培养高小、初小教师为目标的全日制中等师范学校。1933年以前,分为前期师范和后期师范两种,前者学制为3年,招收高小毕业生,培养初小教师;后者学制3年,招收初中毕业生,培养高小教师。1932年暑假后,前师撤销,后师保留。学生大部分来源于鲁西北各县,一般是富裕农家的子女,而且多与所在县教育界有联系,所以学生一般较为保守。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革命思潮的影响,进步学生开始活跃,他们主要通过创办“读书会”和课外文艺刊物宣传新思想,学生中开始传阅马列著作和进步文学作品。
武训师范学校武训师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办起来的一所具有初师、中师、速师和轮训班等4种类型的专业学校,建于1945年10月,校址在冠县柳林镇(时属堂邑县)武训“崇贤义塾”院内。1948年3月1日,该校与冀南第一中学合并:仍称冀南一中,校址在临清县,学校设“中学部”和“师范部”。1949年1月,又奉命在柳林恢复武训师范。1949年下半年平原省成立,柳林镇归平原省堂邑县管辖,武训师范遂改名为“平原省立武训师范”,归省教育厅领导。1951年7月,武训师范改名为“堂邑师范”,1956年,堂邑县撤销,柳林镇划归冠县,学校遂更名为冠县师范学校。时有5个初级班,学生250名;4个中速师班,学生199名;4个轮训班,学生200名。1962年6月,在国民经济调整中,学校放长假,学生还乡,教师调离,领导干部分赴其他岗位。武训师范从建立到停办历时17年,共招收各种类型的班级59个,培养师范毕业生2915名,他们遍及鲁西北、冀南和豫北等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贡献。
学校中,初师学制为3年,招收高小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社会青年;中师学制为3年,招收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社会青年;速师学制为1年,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社会青年;教师轮训班招收在职的小学教师,学制视情况而定,有的2年,有的1年或仅半年即结业。学校的招生范围比较广泛。建国前,学生来自山东、河南、河北的23个县市;建国后,招收该地区的学生。中师、初师和速师毕业生由专署统一分配,大部分到全区各县工作,少部分根据需要被分配到外地区任教。轮训班的学生毕业后原则回原单位工作,也有少数被分配到其他单位工作。
聊城师范学校创办于1947年冬,时称冀鲁豫第六专署小学教师训练班。1948年8月,改称冀鲁豫联立师范(初师);1949年9月因区划变动,改称为平原省联立聊城师范;1952年12月,改称山东省聊城师范学校。1977年7月,以该校为基础,建立聊城师范专科学校,并停止招生,至1979年暑假,师范最后一届学生毕业,聊城师范的建置暂告裁撤。1988年暑假前,行署决定恢复聊城师范建置,除将教育学院(西院)所招中师学生11个班收归该校外,当年又招收新生4个班,其校址先后多有变化。创办之初,设学于原山东省立第三师范旧址,师范班曾在光岳楼授课。1962年,学校曾先后迁往聊城师专附中(今聊城市红旗小学的一部分)和聊城师专(今聊城师范学院校址一部分)。1970年,山东师范学院部分系迁来聊城,占用了原聊城师专校址,聊城师范迁回光岳楼南原校址,直至学校1979年暂时停办,其址未变。1988年暑假,恢复后的聊城师范设学于聊城市闸口南聊城地区教育学院(东院)校址。
学校原是一所初级师范,招收高小毕业生,学制3年。1950年暑假,冠县、堂邑两师范裁撤后,各有1个班学生并入该校,与该校学生一起,通过考试编为一、二、三级,年龄大的编为一级,学制一年半,年龄较小、成绩较好者编为二级,学制3年,年龄较小、成绩较差者编为三级,学制3年半,各级入学时间均从1949年算起。1953年暑假始招中师,1955年停止招收初师。1957年暑假初师七级学生毕业后,聊城师范遂成为一所单纯的中级师范学校,每年招收初中毕业生4个班,成为定制。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该校连续3年未招新生。“文化大革命”前入校的学生全部于1968年秋办理毕业手续,分配到各县任教。1969〜1976年,实行推荐选拔相结合的招生制度,学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学制均为2奉,教师难以进行教学,质量显著下降。其间,除开设2年制的中师班外,也招收过短期训练班和在职教师培训(进修)班,学制1年、半年不等。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后,该校仅招收1届学生即于1979年停办。1988年学校恢复后,当年暑假随同全区其他中等专业学校统一招生。学校自创办之日起,即在专署(后称行署)的领导下,加强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全区最著名的师范学校之一。1956年,学校被山东省教育厅确认为重点学校,列为教育部重点分配的87所师范学校之一。学校自创办至1979年暂告裁撤,历时30余年,为全区的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师资,也为党政部门输送了一批批优秀干部。恢复后的聊城师范,有教职工132名,其中专职教师68名,行政管理干部35名,职工29名。全校有高级讲师13名,讲师33名,有15个教学班,总计学生557名。1990年,有教职工133人,其中专任教师70人,在校学生717名、16个教学班。当年毕业6个班219名学生。
1991-1996年,先后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2810名,为高校推荐继续深造学生21名。学校连续5年被评为“先进单位”和“先进党支部”以及精神文明和综合治理“先进单位”。1996年,学校有在职教职员工145人,其中高级讲师34人,讲师45人;在校学生960名,设普师、幼师、民师、体、音、美6个专业24个教学班;学校占地面积96亩,建有教学、艺术、实验、礼堂、宿舍等各种楼房8幢,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各种实验室、电教、微机室6个,图书馆、阅览室藏书6万余册,报刊杂志400余种。
山东省聊城第一师范学校1949年2月由冀鲁豫区建国学院改办。始称冀鲁豫区第一师范学校,1949年9月改称平原省聊城师范学校,1952年12月再改为山东省聊城第一师范学校,后曾改称阳谷第一师范学校。1957年暑假,该校与当时设在阳谷县安乐镇的阳谷第二师范学校合并为山东省阳谷师范学校。合并后的阳谷师范,校址仍在安乐镇阳谷第二师范学校旧址。聊城第一师范学校因校址在阳谷县坡里村,人们俗称“坡里师范”。
建国学院改为师范后,其学校的性质由培养和造就各方面建国人才的综合性学校,变为性质单一、专门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范学校。学校一建立,首先对“建院”招收的中学部学生和师范部学生进行改编,并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对校风校纪进行整顿,使学校很快走上正规。学校非常重视教职员的政治、业务学习,各科教师十分重视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同时,十分重视学生的教学实习。学校自建立到与安乐镇师范合并,历时8年,共招收前师19个班、中速师1个班、后师13个班,毕业学生1600多名。这些毕业生大部分从事教育工作,为全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
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始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廷颁布《奏定实业学堂通则》中指出:“近来各国提倡实业教育,汲汲不遑,独中国农工商各业固步自封,永无进境,则以实业教育不讲故也。”为此,清廷通饬各省“亟图兴建”。根据“各省均应酌量地方情形随时择宜兴办”的原则,自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至1911年(宣统三年)先后兴办东昌府染织厂附设实业学堂、莘县初等农业学堂、馆陶县乙种农业学堂和在平县乙种农业学堂,以及馆陶县警官学堂等。
中华民国建立后,承袭清末教育制度,继续推行实业教育政策。1913年,教育部公布《实业学校令》,要求省设立甲种实业学校、县设立乙种实业学校,分别施以完全的和简易的普通实业教育,以振兴实业,富国利民。1913年,境内有甲种实业学校1处,设学于聊城城内,称东昌府甲种工业学校,1914年并入山东省立第四中学(即后来的山东省立第二中学);有乙种实业(农业、蚕桑)学校9处,分别设于聊城、堂邑、在平、博平、莘县、冠县、馆陶、清平、高唐等县。但后因学生来源不足,学生毕业后无处分配,相继停办者不少。至1920年,境内仅剩馆陶、莘县、临清、博平4县的实业学校,且于当年改称为职业学校。1924年,聊城县在聊城东关大街原江西会馆住宅内创办蚕桑实业学校1处,招收女工,学习养蚕技术。1928年,原临清棉业试验场附设省立棉业讲习所,改办为山东省立第二职业学校。1933年,山东省立阳谷初级染织职业学校(即山东省立第四职业学校)在阳谷县安乐镇建立。因县立职业学校于1930年有的奉命停办,有的改办为职业补习学校。至1937年初,境内仅有山东省立阳谷初级染织职业学校1所。抗日战争爆发后,该校遂之停办。
抗日战争时期,职业教育未有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冀鲁豫行署所创建的冀鲁豫建国学院于1946年9月迁至阳谷、莘县一带游击设学。该学院所设电话、汽车两个班为专门职业教育,另有行政干训部的财务行政、司法和银行会计3个班。1947年7月,冀鲁豫第一职业学校并入建国学院,使其专门职业教育又有所发展。1947年9月,冀鲁豫卫生学校在阳谷县李堂村创建,招收学生100名。此为境内在解放战争时期唯一的1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建国后的中等职业教育始于1955年。当年,创办农业中等专业学校——聊城农校,招收学生393人,有教职工30人,其中专任教师17人。1958年,中等专业技术教育盲目发展。至1959年,先后有卫生、体育、文化艺术、商业、邮电、工业、供销等部门建立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后经调整,在“大跃进”中盲目建立起来的专业技术学校大部裁撤。至1962年, 全区仅保留中等专业技术学校2处,在校学生468名,教职工77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1965年,全区有中等专业技术学校3处,在校学生1215名;有教职工165人,其中专任教师128名。
“文化大革命”期间,职业教育受到严重干扰,教育质量下降。“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区内的中等专业技术教育真正走上稳步发展的道路。1984年,全区有中等专业技术学校4处,在校学生2100名;教职工460人,其中专任教师206人。1987年,全区有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包括中等技工学校里的中专班)7处,在校学生2600余名。至1990年,全区有包括工业、农业、农机、商业、财贸、纺织、水利等部门建立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8处;在校学生3208名,有教职工2882名,其中专任教师606人。至1996年,全区有包括工业、农业、农机、商业、财贸、纺织、水利等部门建立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9处,在校学生9238名,教职工1220名,其中专任教师627名。
清末,其教学管理机构和管理方法视各学校不同情况略加变通。一般置堂(校)长1人,聘教员若干人。初等农业学堂其课程设置分普通科目和实习科目两大类。普通课目有修身、中国文理、算术、格致、体操,此外尚可酌增地理、历史、农业、理财大意、图画等科目。实习科目分农业、蚕业、林业、兽医4科。招收初等小学毕业生,授业3年,毕业后自谋职业。
“文化大革命”前,中等专业学校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为3年。1980年,实行2年或3年制。课程设置分为政治课、普通文化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1958年前,各科教学以课堂为主,以苏联教学理论为指导。1958年,传统教学受到冲击。1962年,加强“双基”教学,提倡精讲多练,讲练结合,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文化大革命”中强调走出课堂进行生产见习和毕业实习,放弃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1979年始,各科教学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强调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966年前,中等专业学校招生时,由省统一出题,与师范、高中统一考试。根据学生所报志愿,全区统一择优录取。政审和体检工作参照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规定执行。“文化大革命,,中实行推荐选拔制。1979年始,中等专业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与高校招生统一进行;招收初中毕业生者,或与高中招生统一进行,或单独进行,皆分批录取。学生毕业后,原则上由业务主管部门统一分配工作。
中等技工教育境内的技工教育始于1958年。当年先后建立地区技工学校和临清、聊城市等8处技工学校,在校人数达1400人。1961年,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将原8所学校调整保留3所技工学校。1962年,又将3所中的临清、聊城市技工学校合并归属聊城专署技工学校。1965年4月,省交通厅批准成立600人规模的山东省公路运输聊城技工学校。“文化大革命”前夕,区内有2所技工学校,在校人数450名。1966〜1973年,两所技工学校被迫停办。1974年11月,地区技工学校恢复招生。1977年9月,山东公路运输聊城技工学校恢复,学校规模600人。1979年6月,450人规模的地区商业技工学校成立。1980年9月,规模为240人的聊城手表厂技工学校成立;1981年11月,规模为300人的地区纺织技工学校成立。至此,全区有技工学校5所。1990年,全区有技工学校7处。1996年,全区有技工学校16处。
技工学校建校初期归属地区劳动局,后归省劳动厅管理。1986年又下放至地区劳动局管理。地区劳动局根据上级部门有关技工学校的方针、政策,负责确定专业设置,制订教学规划、规章制度、教学计划、培养师资等工作。
技工学校招生工作,初由教育部门协助办理,后由地区劳动局组织实施,单独进行。教学业务工作由教育部门协助,共同完成培养中等技术工人的基本任务。1980年,对技工学校招生制度进行改革,实行公开报名、全国统一命题、全省范围内统一文化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主要招收有城镇户口、具有初中或高中毕业文化程度,年龄分别不超过18〜20周岁和男、女未婚青年。对矿山井下、野外地质勘探、海洋渔业捕捞、盐业生产、烹饪、挖泥船轮机工、砖瓦抹灰等7个特殊行业(工种),若从城镇户口考生中录取不足时,允许从农业户口考生中招收补齐。被录取的农业户口考生转户口、粮食关系,毕业后分配工作。各供销技工学校从1985年起改为面向农村招生,学生不转户口、粮食关系,毕业后由供销社择优录用为合同制工人。
技工学校一般招收的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招收高中毕业生者为2年,特殊专业为3年。其课程设置有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生产实习3类。文化课和通用工种的技术理论课,教材一般采用劳动人事部和有关部门共同编写的课本,专业课教材由各生产部门组织编写或自编讲义。多采用启发式和直观性教学方法,更主要的是靠现场教学,在生产实习中实际操作,以达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在校学生严格执行毕业应知、应会毕业统考制度。成绩及格者发给技术等级证书,优秀者发给优秀毕业生证书。
技工学校毕业分配,实行统一计划,分级安排,分配计划由省劳动局下达。企业主管部门和厂矿、企业办的技工学校毕业生主要用于本系统、本单位的需要,学生分配尽量做到专业对口,面向生产第一线,可以分到全民所有制单位,也可以分到集体所有制单位。愿意自谋职业者,须经学校主管部门同意,属于定向招生的定向分配。
职业中学教育区内的职业中学教育始于1958年。至1996年,区内有农业中学、农业技术中学和城市职业中学3种办学形式。
农业中学由公社(乡镇)举办,国家扶持,系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中等学校。区内自1958年开始创力、,后经调整所剩无己。1964年,各级政府开始注意恢复和发展农业中学,至1965年,全区有农业中学420处,在校学生11809人;教职工970人,其中专任教师930人。自此,区内逐步形成文化基础教育和农业技术、知识教育相结合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体系。区内的农业中学,分初级农业中学和高级农业中学两类,以初级农业中学为主,学制各定为3年。学校贯彻以教学为主、面向农业的原则;教学内容以文化课为主,兼授农学、畜牧、林果、土壤、肥料、农业机械等农业技术课。“文化大革命”期间,区内的农业中学大都转为普通中学,有的停办。1977年,全区仅有农业中学1处,在校学生100人,教职工4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省教育厅颁布的《农业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区内的农业中学学生基本上实行半农半读,学制一般为2年。学生来源主要为初中毕业生,根据自愿经过文化考试,择优录取。学生毕业后主要回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也可对口报考农林大专院校。1990年,全区有农业中学23处,在校学生8007人。1996年,有农业中学11处,在校学生5639名。
农业技术中学区内的农业技术中学(简称农技中学)教育始于1979年。主要任务是为农村社队培养林业、水利、畜牧兽医、水产、蚕桑等技术人才和经济管理人才。所设专业有农学、林果、畜牧兽医、农业经营管理、水产、师训、幼师、园艺等。各农业技术中学由县教育局主管,县农业局及专业对口局协助,学制暂定为3年。在县范围内招收的初中毕业生,由乡村选送,学校进行文化考试,择优录取。学生毕业后,由选送乡村根据所学专业和学习成绩安排工作,也可报考对口的高等院校。自1979年开始创办以来,学校逐年增多。至1986年,有农技中学21处,在校学生5596人,教师542人,其中专职教师520人,兼职教师22名;经省教育厅检查验收合格达到省教育厅制定的《农业技术中学检査验收标准》的学校12处。其中,聊城市第一农机中学、阳谷县第一农机中学开设的专业达到中专标准。从1985年入校新生起,承认其中专学历。1990年,全区有农业技术中学23处,在校学生8007人,教师1006人,专职教师642人。1990年毕业学生1901人。这些学生有的升入对口高等学校,有的成为合格的农民技术员,有的被乡镇有关部门录用,有的成为专业户、重点户、科技带头户中的骨干力量,为发展农村经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城市职业中学.始于1985年。当年,私人创办的“聊城市振兴职业中学”开学,暑假招收学生92人,另有其他专业学校附设的3个职业中学班,招收学生150人。1986年暑假开始,教育部门与其他有关部门联合开办了聊城市第一职业中学。1985、1986两年,全区职业学校(含附设职业班)共招23个班1142名学生。设有机械、美术、财会、幼师、口腔医士、农田水利、企业管理、棉花加工、纺织等9个专业。招收的对象为城市户口的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学生在校期间,除学好普通高中所设基础课外,兼学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生产劳动技术知识。学生毕业后,国家不包分配,但在相关企事业单位招工时可优先录用。未被录用者,由劳动部门列入待业青年范围,遇有机会优先安排。其教材多由学校和主管部门自行解决,文化课一般用现行中学教材,专业课多选用对口中专或技工学校教材,也自编部分专业教材。至1990年,全区城市职业中学招生751人,毕业350人。1996年,全区招生1310人,毕业538人。
附:重点学校简介
聊城地区农业学校1955年7月创办,校址在东昌西路路南(今聊城地区行政公署院内)。始称聊城地区农业技术训练学校,次年改称聊城农业学校。1958年秋,升为农业专科学校。次年秋,恢复为中等专业学校,仍称聊城农业学校。1961年4月,因国家经济暂时困难,被调整停办。.1964年7月,省属济南农校迁来聊城,设学于原聊城农校旧址,与原农校人员合并,恢复聊城农业学校的名称。1970年学校迁往阳谷县寿张镇,1974年又迁回聊城原址,并于当年在聊城东南郊以陈口苗圃为基础筹建新校,1975年迁入新址。学校创办初期隶属于地委农村工作部,1958年由农村工作部和宣传部两家管辖,其后,再由农村工作部管理。“文化大革命”期间,隶属于地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和政治部,1978年隶属地区行政公署,由农牧渔业局代管。
农校以培养中等农业技术人才为办学宗旨。创办初期招1年制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后改招3年制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到地、县、区农业系统工作。1957年曾招收在职干部进修班1期,学制2年,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1964年始,招收两届社来社去学生。“文化大革命”期间,学制改为2年,招生制度由通过考试择优录取改为社队推荐入学。其间,曾开设短期训练班,招收两期社来社去学生。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通过全国或全省统一考试,根据所报志愿择优录取。1984年增设大专班,为农业技术中学培养专业师资。1985年,增设农业经营管理专业。“文化大革命”前招收初中毕业生,“文化大革命”中,招收的学生有初中毕业生也有高中毕业生,还有小学毕业生。1977年,招收高考落榜毕业生,1988年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生。所设课程除政治、语文、数学、化学、外语、体育等普通课外,所开专业课程有生物化学、植物及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农业气象学、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作物栽培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病虫害防治学、中兽医学、农业经济与管理等30余门。学校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注重联系实际,进行科学研究,鼓励教师著书立说。1985〜1990年,有13项研究获国家、省、地科技成果奖。学校自建立至1990年底,先后共毕业学生6961名。1990年,在校学生451名,教职员工195人,其中获取各类职称者120人。设有4个专业,建有12个试验室,图书馆藏书40249册。1991-1996年,全校师生员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步伐,跻身于全省中专学校先进行列,被授予“省优秀中专学校”。其间,坚持深入教育改革,扩大招生规模,多种形式办学,以棉花培训中心为依托,举办各种类型的长中短期培训班,培训各类人才1.2万人;组织教师到基层办班、搞讲座,培训农民技术员4.5万人次;为区内外培养合格毕业生1347人;先后取得省、地级科研成果5项,出版专著38部。1996年,学校有教职工189人,其中获取高级职称者32人,中级职称者46人;设有17个专业,建有15个实验室,图书馆藏书7万册;有4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00人。
聊城地区卫生学校创建于1958年7月,以培养中级医护人员为其办学宗旨。由山东省卫生厅和聊城地区卫生局双重领导,校址在聊城东昌西路路北王口桥东。学校自创建至1990年,曾开设过护士、助产士、检验士、药剂士、中医士、干部中专等专业。1978年,曾招收大专班1届。所设课程有政治课、文化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学生在校学习3年,毕业后大多分配到县市医院或乡镇卫生院从事医务工作,部分护士专业毕业生留地区级医院工作。“文化大革命”前,招收初中毕业生,省统一命题,与高中、中师一同考试,然后根据学生所报志愿择优录取。“文化大革命”期间,入校学生均由地区下达指标,公社和生产队推荐。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初期录取的学生均为参加高考落榜的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中医士3年),后逐步改为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所用教材多是全国或全省统编教材,个别专业的个别课目则由学校教师编写。校内实验室、仪器、标本、图书等教学设备齐全,并以地区人民医院为其实习基地。1990年,学校设有助产、医护检验、药剂、干部中专等4个专业27个班,在校学生1226名。1991年,特别是1993年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认真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坚持改革开放,以培养"四有''人才为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狠抓教学工作,取得显著成绩。1991年,在全国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评估中,被评为合格学校。1991〜1995年,连续被评为地级德育工作先进集体。1993年被评为地区卫生系统先进集体。1994年被评为地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993〜1995年,全校共撰写论文296篇,其中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17篇、省级刊物上发表44篇;主编、参编专业书籍30本。1991〜1996年,共招生1484人,毕业学生1610人。1996年,学校有教职工213人,其中获高级职称者40人、中级职称者64人。学校开设社会医学、医学检验、护理、中医护理、中药、助产和大专临床医学等专业;有41个班级,在校生0.2万人。学校有教学仪器资产价值56.84万元,其中价值千元以上的334件,有闭路电视1套、语言室48座、生理智能多功能实验仪1套、教学用计算机12台;学校图书馆藏书39136册。
聊城贸易学校前身为聊城供销技工学校、聊城供销学校。技校始建于1978年7月,人员30人,多系原供销社干校人员,至年底发展到50人。学校址在聊城县侯营公社驻地东北部,为区级单位,由省供销社领导,地区供销社代管,其宗旨是为全省供销系统培养技术工人。1978年,社会招生270人,设棉花检验、商品养护2个专业5个班。学生分别来自省内淄博、烟台、昌潍、惠民、德州、聊城、泰安、荷泽等8个地区。1979年,社会招生300人,新生来自省内13个地市,分棉检专业2个班、商养专业3个班、照像专业1个班,照像棉检专业部分班级于原供销社车队驻地房舍上课。1980年,学校升为县级单位,当年社会招生200人,教职工人数增加到112人,其中教师47人。1982年2月改称聊城供销学校,为中等专业学校,暂设棉花检验和棉花加工2个专业,学制2年。当年,从省内9市地社会招收首届中专学生200人,其中检验专业3个班120人,加工专业2个班80人。1983年1月,侯营、车队两地师生员工同时全部迁入聊(城)堂(邑)公路北侧新校。1984年,首届中专学生毕业,由国家统一分配。1990年,学校设有棉检、加工包储、公共课、政治课等8个教研室和1个函授部;有教职工171人,其中专任教师60人;有4个专业12个教学班;毕业学生4个专业200人;在校学生600人。学校拥有图书资料31846册,教学仪器1643台。1994年8月,更名为山东省聊城贸易学校。从此,办学规模不断扩大。1991-1996年,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致,密切协调,以改革为动力,内抓管理上档次,外塑形象上水平,围绕“一个中心''(以教学为中心),注重“两个发展”(规模和校办产业),狠抓“三个环节”(师资队伍、干部队伍和学科带头人),促进“四个提高”(毕业生素质、学校声誉、办学条件和教职工收入),从而使学校得以全方位发展,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接轨并行的办学机制,基本上达到了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的有机统一,一个多渠道、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方式为社会各界所注目。1996年,学校占地面积73亩,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800万元;拥有9个设备先进的理化实验室、高起点的微机室2个(100台)、高标准的语音室和电教室各1个,图书资料8万余册。当年,学校专业设置发展到棉麻检测与经营、棉花加工、油脂制取、财会电算化、机械制造、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对外贸易、文秘与'档案、储运管理,办学层次发展到以普通中专为主,职业中专和大、中专函授、大专自学考试、职业培训、初级中学教育等全方位、多层次,面向社会全面开放的办学格局;全校教职工达到192人,大专以上学历者占60%,有高级讲师职称者23人、中级职称者35人。当年,在校学生2600人。
聊城地区技术工人学校1958年10月创办。初建校址在聊城东南郊拖拉机站内,1959年11月迁往市内东昌东路南侧。1965年11月,学校更名为“山东省劳动厅半工半读机械学校聊城分校”。教学计划采取逐步过渡的方式,即在原技校基础上逐步增添中专内容。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这一改革计划未能实现。其间,共毕业三届学生280人。1966年6月,学校停课。至1968年底招收1届1年制学生,除留少数教职工进行教学外,其余人员均转至实习工厂。1973年,学校重新恢复。1977年,所招学生的入学程度由“文化大革命”中的招高小、初中改为初中、高中生。学校以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交替进行,以实习为主,使学生毕业后达到中等技术即3〜4级工人的水平。1990年,学校有0.2万平方米教学楼、1500平方米办公楼各1座,学生宿舍建筑面积0.3万平方米,实习车间3500平方米。有教职工242人,其中专任教师84人;在校学生1740人。设有车、钳、锻、铸、铳、模型、刨工、砖瓦抹灰、电工等专业工种与教学相配套的实习工厂,拥有各类机床40多台。自建校至1990年,共招收学生5935人、毕业4018人。
1991-1996年,学校认真贯彻《技工学校工作条例》,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继续强化“双主”(以教学为主、教学以实习教学为主)原则,制订一系列教学管理、教师进修和培训等制度。在理论教学方面,抓住“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成绩考核”5个环节;在实习教学方面,抓住“织组教学、讲解课题、示范操作、巡回指导、总结讲评”5个环节,正确运用实习教学中的“教育性、操作性、安全文明”等原则,从而把理论知识和实习操作有机地联系起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学生升级考试合格率、毕业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6年中,学校招收学生3430人,毕业学生2628人。1996年,有教职工314人、专任教师125人,获取高级职称者19人、中级职称者41人、初级职称者58人;开设电工、钳工、车工、铳工、刨工、铸工、锻工、电子技术、办公自动化、机电、砖瓦抹灰、铆工、电焊等13个专业工种。当年,学校在校生1840人。
聊城工业学校由聊城市第五中学改办,位于付花北路路西。学校创建于1977年3月。1979年,招收初、高中各4个班,学生436人。1985年,有24个班,其中初中18个班、高中6个班,在校学生1300余人;有教职工92名,其中专任教师63人。1986年6月,学校奉命改为聊城市第一职业中学(高中)。当年,招收美术职业班1个、学生37人,学制3年,旨在为社会输送美术专业人才,同时为小学培养美术教师。另外招收机械职业班3个、学生120人,学制3年,为厂矿企业培养初、中级技术管理人才;原来的在校初、高中学生仍继续其学业。学生来源于非农业人口的初中毕业生,学生毕业后,学校不负责分配,地区或聊城市招工时可优先录用。1987年始,招收的职业班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承认中专学历,享受中专待遇。1988年5月,学校易名为工业学校,系融职业中专、普通中专、成人中专为一体“一校两牌三制”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时招普通班、职业班两类中专班,普通班为4年,职业班为三、二年不等。1990年,学校有教职工117人,在校生688名。
1991~1996年,学校领导一班人勤政廉洁、严谨务实、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大刀阔斧地进行一系列改革:打破原有的办学模式,拓宽联合办学的渠道,使专业设置由6个增加到10个,在校生由600人增加到1700余人,招生范围由该市扩展到7个地市,联办单位由11家增加到22家,就业率达99%;带领全校教职工高举“爱我职专”旗帜,艰苦创业,奋力拚搏,自力更生建起综合办公楼、学生宿舍楼、机加工及钳工实习车间;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其“三制改革”、“联合办学”经验在全区进行推广。学校先后多次被市委、市政府、地区教委评选为“优秀单位”、“目标管理优胜单位”、“地级文明单位”,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被评为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1996年,有教职工158人,其中获高级职称者10人、中级职称者30人。时设机械制造、计算机及应用、铸造、电气化等10个专业2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700人。
聊城市振兴职业中学为一所私立职业中学,位于聊城市柳园办事处小关村东北隅,学校由李芳亭创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李芳亭走上富裕之路,但他富裕不忘教育事业。1984年,他到烟台、青岛等地参观学习后,四处奔走,筹集贷款20万元兴建学校。1985年8月学校建成后,又聘请7位热心教育事业的离、退休老教师,招收学生90名,设财会、幼儿教师两个专业。1986年,又招收财会、幼师学生各1个班100人,尚招收高中文、理和初中补习班若干人。1990年,学校有教职工11人,聘用教师26人,设机制、酿酒、美术3个专业5个教学班,在校生255名,当年毕业财会、幼师两个班84人。学校属于私立学校,学生入校酌收学费不等,毕业后视同其他职业中学毕业生,在相关单位招工时享受优先录用的待遇。学校招收的学生大部分为高中毕业生,其课程设置略异于其他职业中学。教学内容以专业课为主,学制1年、2年不等。1991年,学校招收“机制”班学生38人、1992年招收60人,1994年招收58人。1993年,该校同聊城师范学院外语系联合招收外经外贸、企业管理、会计3个专业班110名学生。1994年,与地委讲师团联合招收全脱产干部函授大学学生3个班114人。1995年,经市教育局批准始招初中生。1996年,学校有初中班、“机制”班、干部函授大专班7个班368名学生;有管理人员11人,富有教学经验的任课教师43人。学校建起图书室、电教室、资料室,新增设学生食堂、锅炉房、学生宿舍400多平方米,使在校学生有了一个较舒适的学习环境。
第四节高等教育
抗日战争初期,为培养和造就大批抗日军、政干部,中共鲁西特委根据上级党委指示精神,联合国民党山东省第六区游击司令、民族爱国将领范筑先,举办军、政干部训练班和1所政治干部学校。1939年初,鲁西北特委又以政治干部学校部分学员为基础,创办1所抗日干部的高等学校一筑先抗战学院。此为该区有史以来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但是,由于战争时期环境恶劣,这所“抗大”式的高等学校,历时4年即行停办。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培养为人民服务的建国人才,冀鲁豫区党委和行署于1946年3月在菏泽创办冀鲁豫建国学院。1946年秋,由于国民党军队大举向解放区进攻,冀鲁豫建国学院迁来聊城地区办学,此为该区创办的第二所高等学校。1949年2月改为冀鲁豫区第一师范。
建国后,区内高等教育始于1958年。当年,创办师范、农业、工业专科学校3处,共招收学生496名。1960年,工业专科学校改建为聊城农业机械化学院。时有高等学校3处。1961年底,农业机械化学院停办,农业专科学校恢复为中等农业学校。1962年,师范专科学校停办。1970年,山东省师范学院迁驻聊城县城。1974年山东师范学院又奉命迁回济南市,当年9月建立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1977年7月,聊城师范专科学校第二次创办。当年底,通过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和聊城师范专科学校两处高等师范院校共招收学生400名。此时,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准备筹建。1978年,聊城卫生学校设大专班1届,招收学生87名。当年,全区有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236名,教职工630人,其中专任教师283人。1979年,教师进修学院建成,并开始招生授课。1981年9月,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改办为聊城师范学院。当年,全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972名,教职工.668人,其中专任教师284人。1982年,聊城卫生学校大专班停办。当年,全区高校在校学生1960名,教职员工682人,其中专任教师320人。1986年聊城师范专科学校停办,1988年4月该校重新恢复。1990年,全区高校在校学生7778人,教职员工1151人,其中专任教师466人。1996年,全区普通高校在校学生1947人,有教职员工86人,其中专任教师53名。
区内高等函授教育始于1956年,当时因函授教育多附于大专院校,其管理工作均由主办单位负责,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曾设立函授教育工作辅导站,负责省高等院校的函授教育工作。1957年下半年,区内始招高等师院函授教育学生,当年招收首批函授生参加山东师范学院、曲阜师范学院的函授学习。后经“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函授教育有了发展,高师函授学生逐年增加。“文化大革命”初期,函授教育工作停止。1981年,全区的函授教育又得到恢复和发展。地区教育局根据上级指示于当年6月份建立地区函授教育工作站,具体组织、领导全区的函授教育工作。
1962年,省教育厅规定高等师范函授试行5年一贯制,三、二分段。1981年后,实行5年制、3年制不等。高等师范函授按专业设置课程,各类函授教材或选用现有者,或由主办单位自编。其教学采取单科学习,分科结业的办法,以自学为主,在适当的时候分组集中面授,并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实验,或举行考试。因参加函授学习的人员为在职者,在授课份量上要求少而精,在进度上分步走,着重搞好基础学科,做到重点突出。函授生招收高中或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在职干部、教师、技术人员,根据“做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结合现任工作性质选报专业,所选专业与现任工作性质不一致时,要经所在单位领导批准。函授生毕业考试及格后,发给相应学历毕业文凭,并享受同级全日制学校毕业生相同的待遇。
区内的高等电视教育始于1979年。当年1月份成立电视大学工作站,各县市相继成立相应机构,并根据省计委、教育厅和广播事业局1978年联合下发的通知规定配备教学管理人员,其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均附属于地区教育局。当年,招收电子专业学员50人,机械专业学员62人。1985年上半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山东广播电视大学聊城地区分校”。该校实行学分制,各科期末和学年考试由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省、地统一组织评卷。
区内大专自学考试始于1984年。其组织机构为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办理日常业务工作。自学考试由省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统一安排,委托主考学校命题和组织评卷,地区自学考试办公室组织考试,考试及格者由省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和主考学校联合颁发单科合格证书或学历证书。自学考试分全科和单科两种,单科考试合格者发给单科结业证书;全科考试合格者发给大专毕业证书,承认其大专学历。1984~1986年,区内相继开考党政干部基础科、法律学、汉语言文学、会计学、英语言文学、政治教育、农业经济管理、统计学、历史学、数学、价格学等11个专业,获单科结业证书者7047人,获大专毕业文凭者61人。1990年,开考党政、法律、中文、会计等20个专业,有15001人报名,6995人取得单科结业证书,120人获大专毕业文凭。1996年,报名考生达1120人,取得单科结业证书61000科,540人获大专毕业文凭,52人获本科毕业文凭,460人获中专毕业文凭。
附:重点学校简介
筑先抗战学院创建于1939年初,始称鲁西筑先抗战学院,隶属于鲁西北特委领导。其前身为山东省第六区游击司令部所创办的政治干部学校。
学院的学生,除留下原政治干部学校一部分年龄较小未分配工作的学员外,又招收部分社会青年知识分子和在职的青年军政干部,分为一、二两个学院设学于馆陶县城文庙和城区一带,先后共招收学生两期。后因形势恶化,师生转移到泰西大峰山区。不久,学院并入鲁西区党校,鲁西筑先抗战学院的建制遂告裁撤。1940年4月,鲁西行政主任公署成立,区党委和行署决定恢复筑先抗战学院建制,名称仍为鲁西筑先抗战学院。学院分为中学部和师范部,设学于濮县、范县、观城一带,游击办学,隶属于鲁西区党委和公署领导。1941年7月,鲁西行政主任公署与原冀鲁豫行政主任公署合并,简称冀鲁豫行署。筑先抗战学院遂隶属于新的冀鲁豫区党委和行署领导,并改称冀鲁豫筑先抗战学院。此时,学院多随“抗大”第二分校游击设学于阳谷、寿张、东阿、范县、观城一带。恢复后的筑先抗战学院招收中学部学生3期,约计180余人。1942年9月,日本侵略军对濮县、范县、观城中心地区实行“铁壁合围”大扫荡,筑先抗战学院与冀鲁豫军区陆军中学一起转移,在反扫荡中陆军中学受到敌人冲击,波及筑先抗战学院。学院的大部分师生与原冀鲁豫边区抗日联中合并,改称筑先师范。受到波及后的另一部分师生,并入濮范中学,仍称濮范中学。历时近4年的筑先抗战学院的建制自此结束。
学院的办学目的主要是培养抗日军政干部,同时为了从敌占区吸引大批青年到根据地来参加革命。学院初建时,为短训班性质,所设课程以抗战理论和技术教育为主,施以两三个月教育即行分配。恢复筑先学院建制后,从长期坚持抗日战争、开辟和建立抗日根据地的需要出发,学校办得较为正规,学制也有所变化。师范部规定学员在校学习时间为6个月,所设课程主要是政治、教育理论、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的组织管理,兼学政治经济学和哲学常识。中学部规定学生在校学习2~3年,所设课程有国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理卫生、历史、地理、政治等。政治课主要讲授有关抗战理论、政策和唯物史观、近代革命史等内容。为适应游击环境进行自卫,学院各学部各年级特开设军事课,学习站岗放哨、军械枪法、布阵打仗。教师和学生均采取军事编制,学生一级为1个中队,下设分队、班、组,实行行动军事化、教学游击化。学院教师多是学识渊博、思想进步、教学水平较高的大学毕业生。教学活动多采用讨论式,教师讲过后,主要靠学生自学领会。学生来源主要由各县选送,也有抽调的在职人员,还有部分社会知识青年投考,从敌占区来的知识青年也占有很大比重。由于学生来源广,成份较复杂,学生的文化程度和年龄参差不齐。一般是将文化水平较低或年龄较小的分到中学部学习,文化水平较高而年龄又较大的多分到师范部学习。中学部主要是培养抗日军政干部,学生在校学习二三年,毕业后统一分配。由于工作需要,有的学生学习期限未满即行分配。学院自1940年4月恢复后,中学部共招收学生3届300余名。师范部主要是培养抗日教育人才,其学生学习6个月毕业,由学院提出建议回原县分配工作。
学院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创办起来的一所新型学校,虽然仅存在4年的时间,却为抗日战争和后来的解放战争以及建国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培养了一批人才。
冀鲁豫建国学院1946年2月,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冀鲁豫边区党委和行署决定在荷泽城内原省立六中旧址建立冀鲁豫建国学院。同年9月,学院随同冀鲁豫区党委、行署北撤,渡过黄河,驻在毛河、孙口一带,秋后又迁到堤口、油坊。1947年秋,迁阳谷城西俞楼、杜庄一带,冬天又迁至朝城、南乐的边境大张、马集、范村一带。1948年麦收时,学校迁至阳谷县坡里,从此校址固定。1949年2月改为冀鲁豫区第一师范学校,10月更名平原省第一师范学校。
学院是战争年代冀鲁豫边区的一所综合性学校,既培养党政军干部,又培训师资、新闻工作者、会计、科技人员和培育中学生。建院初,共设3部,一为行政干部部,设财务行政、司法及银行会计3个班;二为师范部,设师范及中学两个班;三为专门职业部,设电话、汽车两个班,另有1个新闻研究班。除专门职业部外,均招收初中以上毕业学生。建院始,有300名学生的规模,接着续招师范班、初中班、电报班、电话班、财务行政班新生各20名,汽车班、银行会计班新生各30名,又招收初中二、三年级,高中一年级、简师二、三年级混编级生3个班。北渡黄河后,师范班、中学班增多,全校师生近0.2万名。1947年7月冀鲁豫边区第一职业学校并入,1948年初冀鲁豫边区第九中学并入。学校定址阳谷坡里后,结构调整,专业减少,设政民部2个班,师范部2个班,中学部6个班。学院的办学形式和教学方针充分体现为战争、为政治斗争服务的特点,教学内容因人施教,修业期限不一,学员随时准备参军参政,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教职员工实行供给制,学生中除中学部实行自理外,其他均由国家供给膳食、书籍和灯油费。学习条件很差,没有校舍,住群众房屋,没有正式课本,全靠抄讲义、记笔记。但其培育的数以千计的优秀学员,后来在党、政、军各条战线上,为冀鲁豫边区人民革命斗争立下不朽功绩。
聊城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夏筹建,暂设于聊城师范校内,分师专和中师两部分。当时中师部原有12个教学班,学生近600名,师专当年招收中文、数学各1个班,学生80名。1959年,在统一高考中招收中文、数学各2个班,学生180名。1960年,专科师生迁入城东前菜市新校。当年招收中文、数学各2个班,物理1个班,学生220名。另外招高专班中文、数学各1个班(初中毕业生原计划5年制),学生80名。后因国家经济困难,高专班在校学习1年即提前结业,大部分配任小学教师。1961年,招收中文、数学各1个班,学生80名。1962年,师专奉命停力、,两班学生大多转入地区财贸干部学校。
1977年9月,为培养区内中学师资,地委、行署决定以聊城师范学校为基础,重新建立聊城师范专科学校,并纳入国家高校招生计划。当年,招收第一届新生中文、数学各2个班,学生169名。1978年4月,学校正式开班上课。1985年,招收数学2个班,中文、化学、英语、政史、农机各1个班,学生244名。至1986年,有教职工185人,其中专任教师93人,并有54名专任教师晋升为讲师。该校自1977年创建,始终未正式经省政府批准立案,隶属地委、行署领导。由于区内已建立聊城师范学院,加之地方教育经费困难,师专于1986年停办。10年间,该校按照省高校招生计划招收9届学生8个专业共计2490人,大大缓解了区内初中教师匮乏的状况。
聊城教育学院前身为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始建于1977年,时与聊城师范专科学校、聊城师范学校在一个院内,即今教育学院院内,对外是3个学校,对内一套领导班子。1979年6月,进修学院领导班子组建,10月,新校主体工程竣工,随之迁入新校招生授课,校址在聊城市闸口南二龙山街,即今聊城师范学校校址。1983年,改称聊城教育学院。1986年9月,聊城师范专科学校停办,其校舍、图书、仪器和全体教职工与教育学院合并,仍称聊城教育学院。此时,一个学院分两地办学。1988年5月,教育学院东院改办为聊城师范学校,西院遂独立为聊城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是一所成人高等院校,以培训中学师资和教育干部为主。自1979年10月起至1990年止,举办各种类型的教育干部和各科教师培训班15期,开设6个专业,培训毕(结)业生1740人,此外招收3年制高等师范中文函授生233人,为中原油田代培教师专修科生45人,为地委组织部代培2年制党政干部专修科2期学生100人,为聊城军分区代培部队干部1期80人。1990年底,全校有教职工143名,其中专任教师70名,具有副教授职称者18名;有学员462名,其中住校学员中文专业65名;函授学员分中文、政史、地理、数学4个专业共397名;音像培训学员分历史、中文本科2个专业学生120名。1991、1992年,教育学院主要承担全区中学.教师的脱产及函授专科教育,但生源逐年锐减。1992年12月,山东省教委举办卫星电视专科师资班“三沟通”培训,聊城教育学院承担助学、辅导任务,在册学生0.3万人。至此,脱产及函授专科教育生源近于枯竭。1992年9月,山东大学在聊城教育学院设立山东大学聊城分部,当年招收微生物工程专业学生75名。1993年10月,学院招收省计划内师资专科“双招生”150名、招收地区计划师资专科班学生400名、民办教师函授专科生280名。由此,学院进入发展时期。1994~1996年,学院连续招收师资专科班学生。1996年,该学院有在校脱产师资专科班学生987名,函授专科生80名;在职教职工143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2名,讲师33名,具有其他中级职称者19名;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36.79万元;图书资料7.5万册;总建筑面积20648平方米;设有中文、政治、历史、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7个学科,主要招收师资专科班学生。1991〜1996年共培养师范专科生1568名、中学校长320名,为全区提前“普九”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聊城广播电视大学1985年2月,山东省电视大学聊城工作站改为山东省广播电视大学聊城分校。1986年下半年,学校迁出地区教育局,独立设学于原地区行政干校,统管全区电大教育。其专业设置,理科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专业;工科有机械制造、棉纺机械、电气自动、工厂企业统计、商业管理、商业会计、财政学、物资经济管理、金融等专业;文科有语言文学、新闻、档案、法律等专业。另设党政管理干部基础专修科和英语科等专业。学制分别为3年制和2年制,采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远距离教学。全区主要以电视教学为主,有的课程以广播教学为主。在采用电视、广播教学手段的同时,也采用教师面授辅导办法教学。其授课教师都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远距离教学艺术水平,分校也配有各科专职教师,对电大学员面授辅导。
其招生工作由分校主管,招收在职工人、技术员、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中学教师,同时招收部分城市待业知识青年。招考的在职职工必须具有2年以上的工龄。电大毕业生的学历、使用和工资待遇,按上级有关文件执行,凡获得毕业证书者,国家承认其高等学校专科毕业学历。1990年,学校有教职工60人,其中专任教师20人,在校学生5061名。当年招收学生3164名,毕业学生840名。
1991年始,学校突破单一学历教育办学模式,相继为区内培养机械、电气、计算机应用、土建、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政税收、金融、外贸、文秘、法律、行管、外语等37个专业8930名大专毕业生和财会、家电、办公自动化、汽车修理等15个专业3804名中专毕业生;对4.9万余人进行岗位培训。1993.年改为聊城广播电视大学。1995年,地委、行署划拨土地100亩,确定以电大为依托,举办东昌职业技术大学。1991〜1996年,学校领导班子团结进取,大胆改革,建立了适应电大特点的办学机制,坚持主动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深化内部体制改革,强化管理,优化结构,牢牢把握质量第一的办学宗旨,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带领全校教职工艰苦创业,学校面貌发生明显的变化。为适应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学校先后进行一系列改革探索。积极扩大办学规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增强主动意识和服务意识,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办学,使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全校教职工发扬励精图治、艰苦创业的精神,多方筹措资金,先后建起0.6万平方米的3栋职工宿舍楼、3100平方米的教学楼、200平方米的合堂教室、60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和1694平方米的学生宿舍,以及1栋集教学、办公、图书、实验于一体的1.31万平方米的综合大楼等,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创岀了一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成功之路,得到省、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1996年,学校有教职工86人,获高级职称者10人,中级职称者21人,初级职称者55人。当年,在册大中专学生3546人,其中脱产生56个教学班2248人,业余学生26个教学班1298人;有自考助学学生585人,非学历教育学员9500余人。学校自创办至1996年,累计招收17届大专生11475人和11届中专生6372人。
第五节业余教育
农民教育清末,随着新学的兴起,业余教育有所萌生。当时境内曾创办简易识字学塾,以收取“年长失学及贫寒子弟无力就学者”,所用教材为《简易识字课本》和《国民必读课本》。但这些课本购买困难,故多用《三字经》、《百家姓》等。此类学塾均设于县城或著名村镇,广大“年长失学及贫寒子弟无力就学者”仍不能入读,加之人民群众长期受封建统治的桎梏,学习热情不高,收效不大。简易识字学塾形同虚设。
国民党统治时期,境内各县相继创办“阅报所”,后又建立“图书馆”、“通俗讲演所”,均隶属于“劝学所”。1930年,各县奉令将阅报所、图书馆、通俗讲演所合并为“民众教育馆”,馆内藏书供群众借阅,并开办民众学校,开展识字运动。至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政府南迁,民众学校宣告停办。
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区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贯彻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重视民众教育的指示,着手兴办和发展民众教育。其组织形式,有冬学、夜校,有识字班、识字组,也有俱乐部、剧团等。1940年,鲁西行署一建立即颁布了《鲁西教育工作计划》,规定凡有民主团体、有识字人的村庄,均应设立冬学,凡办冬学的村庄均要建立识字班。不到半年时间,全区建立起俱乐部846个、民众夜校946处,同时还利用小先生、识字牌开展广泛的识字教育。1943年8月,冀鲁豫行署制订《冬学运动计划》,对冬学运动的方针、政策、组织领导、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的培养以及经费等问题,都作了具体要求。随之,全区所属各县农村的群众教育有了很大发展。1945年上半年,境内有民校(包括冬学、识字班)1852处2015个教学班,在校学员85580人,有民校教师2213人,并且涌现岀冠县大花园头、田李村和莘县中牟町3个先进典型。
解放战争时期,所属各县以男女青年为主体成立识字班、夜校。1948年10月,冀鲁豫行署发出《关于开展冬学运动的指示》。1949年4月,冀鲁豫行署下达《关于办民校、识字班及人民文化馆的指示》,所属各县的民众教育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949年下半年,境内有冬学4330处,学员275523人;文化馆16处,有教员36人,并且涌现岀莘县小刘庄妇女识字班等先进典型。
建国初期,继承和发扬战争时期农民教育的传统,全区的农民教育更加深入发展。1950年,专署成立扫盲委员会,各县、区、乡均建立了扫盲组织,当时的农民教育主要在冬闲时进行。
1952年下半年,推行祁建华速成识字法。此时,农民教育以扫除文盲为主,各村成立速成识字班,开展轰轰烈烈的速成识字运动。1953年,全区有速成识字组1573个,学员28549人;初级民校4553处,学员179346人;高级民校127处,学员3695人;冬学5538处,其中文化班1400处,政治班4138处,冬学学员达388287人。
随着扫盲工作深入广泛的开展,广大青壮年农民文盲通过学汉语拼音、突击识字、阅读、写作等几个阶段的扫盲工作,大部分人脱盲。自1954年始,全区不少县的农民业余教育由识字班、夜校、冬学转为常年夜校。地、县文教科建立业余教育领导机构,各区设立专职扫盲校长,负责领导、检查区内的农民业余学校及培训民校教师等工作。
1958年,农民业余教育被“红专学校”所代替,只注意生产劳动,而忽视了文化科学技术教育。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农民业余教育又有所恢复和发展。至1964年,全区参加扫盲班组学习者123089人;在业余学校学习的高小班50344人,初中班33287人,高中班817人,初等技术学校8238人,中等技术学校1502人。同时,有一部分民校配合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转为政治夜校,以学习政治为主,结合进行文化学习。
“文化大革命”初期,农民教育领导机构被冲垮,农民教育无人问津。以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打着普及毛泽东思想的旗号,组织农民读报纸、听广播、学习小靳庄、举行赛诗会、开展大批判,以此代替农民的文化科学技术学习。
1976年始,农民教育获得进一步发展。1979年,全区召开农村教育工作会议,重新开展扫盲运动。至1996年,全区8个县市全部成为无盲县,对农民的业余科学技术教育,也由单一的农业生产技术教育转向多种经营方面的科学技术普及教育。
职工教育建国初期,全区城市人口中有80%以上的文盲、半文盲。为改变这种状况,各级党、政部门发扬老解放区开展工农群众学文化的传统,大力开展以扫盲为中心内容的职工学习文化运动,在较大工厂中建立不同形式的工人文化补习班和业校。
1950年,按照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确定职工教育以文化学习为主,以识字为重点,配合进行政治、技术教育的方针,并采取得力措施以加强职工教育的组织管理,改善办学条件。1952、1953年,大力推广《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开展职工扫盲运动。当时,仅聊城、临清两县即有职工业余学校两处,扫盲实验班10个、学员300名。1953年,贯彻山东省总工会提岀的《扫除现有职工文盲的四年计划(草案)》,职工教育工作进一步开展。当年,全区建有职工学校10处,教师180人,学员达1.8万多名。
1954年,纠正在推行速成识字法中的急躁冒进倾向,着重提高扫盲教育质量,促使职工业余初等、中等教育正规化。从1956年开始,全区职工教育变以扫盲为主为以业余初等、中等教育为主,并初步建立扫盲、初等、中等教育的职工教育网络。全区时有初、中等职工业余学校50处,共有学员0.2万名。
1958年,全区各级各类职工业校大发展,涌现出一批红专学校。1960年,全区共举办各类学习班1632个,入学人数占全区职工的80%以上。1961年,职工教育转向初、高中教育。至1963年,全区有7200名职工参加业余学习。1964年,为改变单靠基层办学的状况,各县市均建立起职工业校。到年底,全区共有专职教师74人,兼职教师120人,初步形成了职工业余教育体系。当年,共办初小、高小、初中、高中等学习班68个,有学员2854人。
1966年上半年,以各县总工会为主办起文化班、技术班(包括初等和中等),有的较大工厂、企业也建立起职工业余文化学校或半工半读学校。
“文化大革命”期间,职工教育遭到破坏,1970年,创办了若干“七二一”大学。这类学校文化教育质量较差,有名无实。1976年后,均自行停办。
1979年1月,省总工会、省教育局等5个单位联合发出《大力发展职工教育的意见》后,全区各部门采取措施,加强职工教育的管理和领导。同时,将职工教育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普及初中文化和对1966年后入厂职工进行初级技术教育方面上来。至1980年底,全区在校学员28483人,毕业5100人,时有专职教师14人,兼职教师474人。
1981年,地区及各县成立职工教育委员会,设置职工教育办公室。至1988年,全区改建和新建职工中专学校6所、职工中专校外班7处、普通中专附设职工中专班2处、省属高校在该区设职工中专教学点6处。为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对“文化大革命”期间初、高中毕业的青年职工进行文化补习,同时根据上级关于“先培训后就业”的精神,劳动人事管理部门建立培训中心,配备专职干部和教师,按照招工单位的需要设置不同专业技术班,进行入厂前的技术教育。较大的企业工厂,建立教育科,负责本单位本系统的职工教育。1990年,全区有中等技术学校8处,在校生3208人。1996年,有中等技术学校9处,在校学生9238人。
干部教育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鲁西特委于抗战初期联合民族爱国将领范筑先,以其所主管的山东省第六区游击司令部政训处的名义,协同地方政权组织,举办了各种类型的抗日干部训练班和干部学校。1937年12月至1938年5月,先后在博平、寿张、阳谷、冠县、堂邑、临清等县举办军事、政治、民众干部训练班,创办军事教育团和政治干部学校。这些训练班和干部学校存在的时间虽短,却为抗日战争培养了大批军政群干部。
1938年11月聊城沦陷后,鲁西特委又以政治干部学校的部分学员为基础,于1939年初创办冀鲁豫边区第一所培养抗日干部的高等学校——筑先抗战学院。1940年9月,召开全区教育科长会议,要求“各县成立划一的干部学校,以有计划地训练全县军、政、民各种干部”。以后,各县虽未建立起专门干部学校,但对干部的教育却列入抗日工作的议事日程。1944年10月,落实上级关于“为适应抗战需要,以成人教育、干部教育为主,培养大批干部”的指示精神,境内各县除办好普通高小教育外都加强对干部的培养,有的抗日游击高小实际上办成了干部学校。1946年秋,冀鲁豫建国学院迁至该区办学,加强了该区的干部教育工作。1947年3月,莘县建立专门培养干部的学校。1948年下半年,冀鲁豫行署在南峰县朝城主簿营创办冀鲁豫革命干部学校,招收学员3期,培养干部1100名。1948年年底,冀鲁豫行署向各专署、县发岀关于大量开办在乡知识分子训练班的指示,要求各地大量动员在乡知识分子参加训练,争取、团结、改造他们为人民服务,为迎接全国胜利准备大量干部。境内各县于翌年初均多次举办在乡知识分子训练班,招收大批在乡知识分子入班训练,使他们走上革命道路。当年,地区创办机关干部学校,专员兼校长,教育科长兼教务主任,设有初小班、高小班和中学班。吸收专署驻地的县、区级的党、政、武装等机关及商业部门300多人参加学习,学习的主要科目是政治、语文、算术和自然。除参加机关学校学习外,其他在职干部由地委统一规定学习材料自学,并定期检查、测验。当时境内各县都成立机关干部学校,区(乡)干部由于居住分散,且文化水平一般较低,则采取每星期集中一天讲授、辅导,其余时间划组自学。
建国后,全区的干部教育继承和发扬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干部教育的优良传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设专人分工该项工作。其间,机关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一般由有关部门的领导人和学员组成校务委员会领导;政治学校、行政干部学校,由政权部门选派人员组成学校领导班子,具体管理学校一切事宜。1953年12月,机关业余学校大部都归党委领导,个别的仍归文教科领导。“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地建立“五七”干校,干部教育变成惩罚干部的手段。此时的干部教育由“革命委员会”政治部领导。“文化大革命”后,“五七”干校改为行政干校,分别归地、县委组织部或宣传部领导。
境内的干部教育除平时的政治文化学习以外,主要形式有4种,即创办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创办机关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举办干部轮训班及创办地区行政干部学校。除此之外,经上级批准,还举办中专和大专班,使不少干部通过学习获得中专或大专文凭。进入90年代,干部教育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特色理论”和市场经济、现代管理、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大面积、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各种类型的干部培训、轮训,取得明显成效。其形式,一是突出抓主体班次培训,二是积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进行“特色理论”和其他知识的普及培训,三是认真抓好干部的学历培训,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办学的新机制,四是强化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1991〜1996年,共培训、轮训干部16.5万人次。
附:重点学校简介
聊城政治干部学校前身为1937年12月创办的博平军事干部训练班。1938年5月,以中共鲁西北特委为核心的山东省第六区游击司令部政治部,决定在军事训练班的基础上,创办一所政治干部学校,校址在原山东省立聊城第二中学(今实验小学校址)。干部学校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为榜样,吸收区内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参加。同年7月1日,第一期学员正式开学。学校以培养抗日救亡干部和壮大抗日力量为教育宗旨,开设政治和军事两门课程。政治课主要讲授辩证唯物论、政治经济学教程、论持久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队中的政治工作、民众动员论、国际问题、中日问题、社会科学常识等。军事课有游击战术、步兵操典、阵中要务令、防空防毒常识、战地救护、野外行军等,另外开设了日语课,学员自愿参加学习。学员来自鲁西北各县和荷泽等地,男女都有,大部分是青年学生,也有小学教员、农民子弟、商人和旧官吏,还有少数津浦、胶济铁路的工人。其文化程度和年龄悬殊较大,有小学生,有高中生,也有大学肄业生。年龄最小的十四五岁,最大者40多岁。学员学习2〜3个月即结业分配。从1938年6月招收第一期学员到聊城失陷学校停办止,共招收4期,学员总计达0.2万人。
中共聊城地委党校1949年10月在原冀鲁豫区第六地委的基础上组建,隶属于平原省聊城地方工作委员会。1953年初,平原省撤销,党校改称中共山东省聊城地委党校。1954年4月,地委党校与专署行政干校合并,建立中共聊城地委党员干部训练班,由地委直接领导。1956年,德州地委党校并入聊城地委党校(1961年7月划出)。“文化大革命”开始,党校工作停止。1971年春,地委党校、地区行政干校、财贸干校合并,组建地革委“五七”红校,不久改称“五七”干校。1973年6月,恢复地委党校。1975年5月,地委党校与“五七”干校合并为中共聊城地委“五七” 干校。1978年6月,重建地委党校。1987年5月,地委党校再一次和地区行政干校合并,统称中共聊城地委党校,同挂地区行政干部学校、地区经济管理干部培训中心的牌子。1991年12月,地委党校被批准为大专体制,列为副地级单位。1994年11月,地区行政干部学校改为地区行政学院。
该校是聊城地区培养县、区级党政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的基地。它始终坚持党的干部教育工作的方针,紧紧围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进行党员干部的培训。建校初期,学校以进行理论政策教育、联系实际、提高认识、增强党性、转变作风为教学方针,以举办转变作风党训班和理论政策党训班为主,培训区乡级干部和企业党员干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校进入大发展时期,先后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轮训班。1980〜1995年,培训、轮训党员干部12286人次。1996年,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939人。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自1985年始,举办大、中专学历班以及函授大专班和大专专业证书班。1989年始,举办中共中央党校函授本科班和省委党校业余本科班。1994年始,承办省委党校的县级干部业余研究生班。1985-1996年,共计培养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3401人,大专专业证书学员825人,中专毕业生474人。1995年,举办聊城地区干部职业中专,当年招生200人。1996年,招生300人。1996年,学历班在校生1892人,已初具办学规模。
为切实贯彻中央、省委确定的办学方针,1991年1月,中共聊城地委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校工作,健全干部培训制度的意见》,使干训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地委党校及时地调整办学方针,由原来以学历教育为主转变为以轮训、培训党员领导干部为主,扩大主体班次,实现党校工作重心的转移,形成长短结合、以短为主,把主要精力集中至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上来的新格局。1992年始,学校积极推进和深化教学改革,坚持“四为主”的办学方针,即在班次设置上坚持以轮训、培训为主,在教学内容上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在选学原著上坚持以《邓小平文选》为主,在教学方法上坚持专题教学为主,紧紧围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把理论教育同党性锻炼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1993年始,围绕地委的中心工作,集中抓了“四支干部队伍''(党政干部、企业家、科技、农村支部书记)的培训和轮训。
随着党校教育的深入发展,优秀科研成果不断涌现。1987〜1996年,全校共出版教材、编著60余部;发表论文584余篇,其中获省级奖的著作10部、论文40篇,获地级奖的著作23部、论文90篇。
1996年,党校下设14个处室,有教职工127人,其中专兼职教师66人,教授3人,副教授19人,讲师36人,助教8人。校舍面积34600平方米,校园占地面积140亩;图书室藏书6万余册,培训规模800人。
聊城地区行政学院1963年4月在原聊城地区财贸干校的基础上创办,名为专署行政干校。最初设学于原财贸干校(聊城城内今电影机械厂处),当年秋天迁往寿张县城(今阳谷县寿张镇)。“文化大革命”初期,停止招收学员。1971年1月,地区革命委员会决定将行政干校、地委党校和财贸干校(“文化大革命”前夕重建)合并为聊城地区革命委员会“五七”干校,校址在地区种猪场(今聊城广播电视大学),原行政干校全部人员迁回聊城。1973年6月,地委党校分岀,“五七”干校遂改名为聊城地区“五七”干校。1975年5月,地委党校与行政干校再次合并,统称聊城地委“五七”干校。1978年6月,党校、干校分设,干校恢复为聊城地区行政干部学校。1987年5月,地委党校、行政干校同时迁至聊城市范恭屯北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某师大院,组成一套领导班子,对外挂党校和行政干校两个牌子。学校培训对象主要是区内在职行政干部。创办初期,曾开设会计培训班2个,银行信贷培训班1个,统计培训班1个,学习时间为1年。1971年,“五七”干校开办公社书记轮训班1期,学习时间4个月。自1971-1984年,还多次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时间长短不一。1984年9月,经上级批准开办党政干部专修科电大班3个,学制2年,经全国统考各门功课都合格者148名,由省电视大学颁发大专毕业证书。1985年9月,招收干部培训大专班2个,学制2年。同年招收中专干部培训班2个,学制1年。学员经省统一考试于1986年修业期满,毕业后返回原工作单位。1990年,学校有教职工151人,其中专任教师82人;有教学班28个,在校学生760人;有函授生1137人;短期培训学员784名。1994年11月,地区行政干部学校改为地区行政学院,肩负全区公务员培训任务,和地委党校同时办学。
第六节特殊教育
区内特殊教育始于1960年。当年下半年先后在聊城、临清、在平3县市创办3所盲、聋哑学校,招收学生80名,有教职工21人,其中专任教师16名。学校由民政、教育两个部门共同领导,经费也由两个部门分担。
学校学制当时定为8年,招收13-15岁的男子盲、聋哑儿童,分为盲、聋哑两种班级授课。盲童班设语文、算术、自然、地理、历史、手工劳动、体育、音乐等8门课程,手工劳动课与音乐课在盲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教材均使用全国统编的盲文课本。聋哑班设语文(包括阅读、看画、作文、语法、写字)、算术、历史、地理、自然、体育、图画、手工劳动、职业劳动等9门课程,教材使用全国统编聋哑学校课本。通过8年的施教,学生毕业时基本达到小学毕业水平。
刚刚兴起的特殊教育,恰逢国家经济暂时困难,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过程中,于1961、1962年相继停办。
1984年始,地区教育局对特殊教育给予十分重视,经积极慎重组织筹备,于1986年在聊城、临清两市分别建起聋哑学校和盲童学校。当年,聊城市聋哑学校招收学生12名。临清市盲童学校招收学生6名。
恢复起来的盲、聋哑学校归所在县市教育局领导,设校长、教导主任等职,负责学校行政和教学工作。学制为6年,招收10〜12岁的盲聋哑生童入学。其课程按教育部的统一规定,开设思想品德、语文、常识、体育、音乐(盲童学校设置)、美术(聋哑学校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劳动技术课因人因地而设,使学生掌握一、两种就业所需要的职业劳动的知识和技能,毕业后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至1996年,全区有盲聋哑学校3处,教职员工125人,其中专任教师81人。
附:学校简介
在平县盲聋哑学校1960年8月由县民政局、教育局联合创办,设学于县城内。其行政领导归民政局,业务领导由教育局负责,办学经费由两局分担。学校有教职工8人,另有专任教师4人,说唱艺人和编织技师各1人,服务员1人,炊事员1人。
学校面向全县招生。一建校当年招收学生32名,其中盲童和聋哑生童各16人。学生入校后即转为非农业人口,由国家按计划供应粮、油,生活费由国家解决。学制原计划8年,实行五、三分段,即前5年为初级小学阶段,后3年为高级小学阶段。教学活动一般为上午学文化课,下午上劳动技术课(盲童班上说唱课)。学校有校田2亩,学生每天要到校田里参加一定时间的农事劳作,收入用于师生的生活补贴。学校走自力更生的办学道路,学生既学文化科学知识,又学劳动技术本领。1961年11月停办。
聊城市盲聋哑学校创办于1960年11月,设学于市西北郊原水泥厂旧址。校院占地4亩,有教室、办公室、宿舍共15间。学校有教职员工8人,其中专任教师4人。学校面向聊城、莘县、范县、阳谷等县市招生,当年招学生24名,分为盲、聋哑两个班。学生上午学习文化课,下午传授劳动技术。主要是打苫子、捻经子、编草帽等。1962年9月,因国家经济困难停办。
1986年9月,郁光第三小学改建为聊城市聋哑学校,隶属于古楼联合校,经费来源于地、市教育局拨发、社会集资及学生学费。学校时有教职工8人,其中专任教师3人。当年,招收聋哑学生12名,编为一个班。自此,每年招收一个聋哑班。学校除用全国统用教材进行文化科学知识教学外,另开设木工、缝纫劳动技术课,逐步把学生培养成为残而不废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并为其接受中等教育、自学打下基础。学校面向全市招生,学制为6年。身体健康,有正常学习能力的10~12岁的男女聋哑儿童,经过测试和体检方可入学。1995年始,学校每年增招一个盲班。1996年,学校有教职工33人,专任教师25人;有5个聋哑班,在校学生80人;有盲班2个,在校学生16人。当年,毕业聋哑学生12人,有的学生到外地聋哑中学上学,有的被安排到福利工厂就业。
第七节教师队伍
教师任用清末,境内私塾中的教师称塾师,除塾师自己设馆授徒者外,其他如村塾、家塾塾师均实行聘用制,家塾由主办者聘任,村塾由学董延请。义塾中的教师亦称塾师,官办义塾由当地行政长官聘任,私立义塾如武训创办的3所义塾由创办者武训延请。府、州、县儒学中的教习多由举人、贡生充任,塾师多由文生(秀才)充任,也有延请功名较高的举人、贡生充任者。“废科举,兴学堂”之初的教师多由原来的教习、塾师经改造后充任,后来多由师范传习所或学堂培养而成。民国时期的教员实行聘任制。高等小学教员依《高等小学令》的规定,中学及师范教员依《中学校令》及《师范学校令》规定充任。抗日根据地的教员实行民主推选和聘任制,一是聘请曾在战前教过书的教员,二是选拔旧学校毕业的在乡知识分子。解放战争初期,解放区的教员聘任,与抗日根据地的教员情况大体相同,其后稍有变化。1949年,按华北人民政府《小学教师服务暂行规程》规定,具有相当的文化水平、工作能力,身体健康,并愿为新民主主义教育事业服务,高小毕业曾任小学教员或其他革命工作1年以上者、相当初中程度曾在师资训练班毕业者、师范学校毕业者充任乡村初级小学教员或其他革命工作1年以上者、高中程度曾受短期训练者、3年以上师范学校毕业者可充任高小教员。
建国后,中小学教员称“人民教师(简称教师)”。教师有公办、民办、代课、兼课之别。1949年,区内公办教师除系原有学校教师之外,又由专署及各县分招部分知识青年经过培训分配充任。1952年后,一部分来源于各类师范院校毕业生,一部分来源于代课教师和民办教师。此外,有少数离、退休教师的接班子女,择其合格者充任公办教师。民办教师在教师队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虽然经过考核,一部分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但到1996年,全区农村中小学尚有17840名民办教师充任,他们仍是农村中小学教育中一支骨干力量。代课教师分长期和临时两类。公办教师缺额,聘人长期代课。1971年,区内长期代课教师全部转为公办,嗣后不复存在。尚有临时代课教师在公办教师短缺时作为临时代授所任谍程。兼课教师原为某学校因缺少特殊学科的教授者而请有职业又有其特长的人专为讲授。“文化大革命”中被视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的现象予以废除,“文化大革命”后得以正名。教师的任职资格,各级各类学校不尽相同。一般是幼儿教师由幼儿师范毕业生或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充任,小学教师由师范学校(包括初师和中师)毕业生以及受过专门训练者充任,初中教师由师范专科以上学校的毕业生或具有相当程度而受过培训的人充任,高中及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师,由大学本科毕业生或具有相当程度者充任。1978年,大学教师恢复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4级职务职称的名称。1988年2月,全区中、小学教师开始实行职务职称评聘,中、小学教师分别为中小学高级、一级、二级、三级教师。中等专业学校(包括技工学校和职业学校)的教师分为高级讲师、讲师、教员和实习教员。1990年,全区有教职员工52936人,专任教师45090人,其中获高级职称者536人,中级职称者5125人,初级职称者11042人。1996年,全区教育系统有教职员工53526人,其中公办教师35686人,民办教师17840人。
教师待遇清末,各级各类学校教员薪资待遇不尽统一,官办小学堂教员薪资每年80-100吊,师范和中学堂教员一般比小学堂教员高3~5倍,其他地位也较小学堂教员高。中等以上学堂教员,“作为官职,别以品序,判以正副,重以礼貌,优以俸薪。……列入官籍之中“。民国时期(抗日战争以前),境内小学教员最低者月薪5元(银元),最高者月薪25元,多数每月12〜15元,各县师范讲习所(包括县立师范学校)教师一般月薪30〜35元,中学和师范(包括省立及联立者)教师工资较丰厚,本科学历教员月薪80〜120元,专科学历教员40〜80元。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中学教员与抗日军政干部一样实行供给制,标准略高于同级军政干部。小学教师实行一米二柴(或三柴)的供给制,每月30〜40公斤粮,160斤柴。教员的政治地位同于抗日军政干部。解放战争时期的小学教员实行薪粮制,每月发小米60公斤,高小教员每月65公斤,中等以上学校教员仍享受供给制,为优待中学教员,在其粮食定量内发给三分之一的细粮。建国初至1951年,教师待遇实行薪粮制,初小教师月薪小米80〜100公斤,高小教师95—115公斤,简师教师120〜150公斤,高中、中师及专门学校教师140〜160公斤。1952年,教师实行工资分制,小学教师最高月薪165分,最低70分,平均120分,可买小米200余斤。1956年,教师实行货币工资标准制度。1959年后,国家多次调整教师工资。1988年实行工资与职务、职称挂钩后,教师的工资待遇又普遍有所提高。
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下,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不少教师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或中国共产党。1957年,在“整风反右”斗争中出现了扩大化的偏差,部分中小学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在全国"大跃进''的浪潮中,批判、斗争、处理了部分教师。“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遭受践踏,全区各级各类学校都有部分骨干教师被当做“牛鬼蛇神”进行批判,使其精神上受到极大创伤。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地、县均成立落实政策办公室,为历次政治运动中受迫害的教师平反昭雪。随着知识分子政策的逐步落实,教师被视作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号召全社会尊重教师。1985年始,每年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每逢教师节,地委、行署、各县市委、政府都隆重召开尊师重教庆功表彰大会。省、县市人民代表、政协委员中都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充任,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明显提高。
教师培训建国初期,全区各县以区为单位设立教师星期天,聘请文化水平高的教师作兼职教师,按照全区教师的文化程度分初、高两类编成43班授课,学员823名,专任教师23人。初级班学高小课本,高级班学中学课本,间周上课1天,每日自学4〜6小时, 完成指定作业。
1956年,为提高小学教师文化素质和教学能力,培养合格小学教师,全区各县先后在师范学校设立函授部,配有专职教师,开设初师班,招收不及初师毕业的教师参加。以后开设中师班,以区为单位编班,由函授划片分工,上课辅导,布置作业,定期检査考试。“文化大革命”开始,函授教育中断。“文化大革命”后,教育战线拨乱反正,重视对教师业务的培养提高。各县利用假期举办中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短训班,使多数教师过了教材教法关。
1978年起,鉴于乡镇中学缺少英语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各县采取年年举办短训班的办法,对英语教师定期培训,由英语水平高的教师授课辅导。1980年恢复函授教育后,各县教育部门配合县师范学校办起中师函授教育,有计划地对在职教师进行达标培训。1982年始,为提高小学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培养合格教师,各县师范学校开办小学教师离职进修班,进修班按《全国小学在职教师进修中师课程教学计划》的要求开设课程,教师离职进修2年,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由师范学校代发毕业证书,承认其学历。1985年,由于不间断地开展学历达标活动,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积极踊跃参加自学考试、进修、函授等,使教师素质有较大提高。1989年,高中专任教师达标率占35.36%,初中专任教师达标率占33.35%,小学专任教师达标率占77.15%。1990年,高中专任教师达标率占37.35%,初中专任教师达标率占33.35%,小学专任教师达标率占77.39%。至1996年,高中专任教师达标率占50.3%,初中专任教师达标率占67%, 小学专任教师达标率占93%。
第八节教育经费
清末时期的教育经费清代,学校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田收入。至清末,因境内存有私塾、义学和书院、儒学几种办学形式,其经费来源不尽相同。
私塾分家塾、门馆和村塾3种。家塾(亦称东馆、家馆或家学)经费主要由举办之家负担,其塾师束修一般1年所需经费300千文左右,分期交付,年终结清;门馆(塾师自己设馆),由入读学生之家负担,每个学生岀钱多少,由塾师自定,一般低于家塾,高于村塾;村塾的经费又有同族举办或一村和数村联办之不同。同族举办者,其经费多由族田收入中祭祖剩余部分支付。一村或数村联办者,其经费由入读学生之家平均负担。
义塾之办学经费,乡里或某地方官举办者,除义捐外,官府略予补助。清末,境内所属各县均设有义塾,但因学生生活尚无保障,读书之务亦来去无常。其义塾之设,不过是堂皇之词而已;武训所建义塾,其经费来源皆出自武训行乞所积之资。其后,名宦官员也有给予补助以捞取政治资本者。
书院有官办和民办2种,其经费来源皆出于书院田租。官办者由政府拨给田产;民办者私人捐赠也多为田产,以供收租消费。
儒学经费主要靠学田收入,学田由官府拨给,也有名宦达官以个人名义捐赠者。
书院和儒学经费除上述来源之外,各自尚有基金利息以充实其办学经费。
1909年(宣统元年),境内各类学堂开始兴办。其经费来源,省属由省拨发,府、州县学堂由举办之府、州县筹集,大体来源于学田租金、存款利息、官款拨给、公款提充、学生交纳、派捐乐捐和杂入。官款拨给包括省款及各县摊解之款;公款提充包括旧有书院底款在内,每年按比例提取一部分作为教育经费。1909年境内各县学堂经费岁入统计
单位:银两
1909年境内各县学务岁出类别统计
单位:银两民国时期的教育经费1912〜1937年,境内所属各县均为国民政府所统治,其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田赋附捐、学田租金、基金利息、学生缴纳和各项杂捐,而以田赋附捐为大宗。至1927年,境内多数县份教育经费在二、三千元(银元)左右,部分县超过1万元。1928年,山东省教育厅制定改革教育经费筹措和管理办法,各县教育经费逐年有所增加。境内.各省立学校经费均由省属拨发,县办中等学校除在各县领取外,省署略有补助。
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占领区的教育经费来源主要是县款提充、学田租金、学生缴纳学费;国民党统治区的教育经费由县政府拨给;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教育经费,由所署政府统筹统支,小学经费由县地方经费统筹,中学、师范学校的教育经费,由地方款及生产收入解决。
解放战争时期,城镇小学多为公办,由政府拨发教育经费;农村小学经费,大部采取民办公助,教员的薪粮、津贴由政府发给,烧柴和其他办学费用由各村自筹。中学、师范学校经费支取,由地方款及生产收入解决。
1932年境内各县教育款产收入情况
单位:银元1932年境内各县教育经费支配及人民负担情况
单位:银元
建国后的教育经费建国后,为迅速发展教育事业,以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党和政府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通过多种渠道解决办学经费问题。建国初期,公立中、小学完全由国家拨发经费;民办完小教师的工资及办公费,由国家供给,学校修建、购置等费用由群众自筹;民办初小的经费,有的由国家补助一部分,有的全部由群众负担。1958年始,地直中学、中等学校和县立中学、师范的经费全部由国家供给;民办中、小学的经费,实行民办公助。1980年始,实行经费包干。1981年,全区教育经费支出3018万元。1985年,教育经费支出4596万元。1990年,全区各类教育经费支出总额10532万元。
1991~1996年,地委、行署注重教育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教育经费。其间,按照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为辅的原则,积极争取国拨教育经费实现“两个增长'',坚持按政策足额征收教育附加,努力实行农村教育费附加的乡征县管;鼓励社会、个人在自愿量力而行的基础上捐资助学、集资办学。1993年,行署从地方财政拨出100万元,从社会发展基金中支付50万元用于聊城第一、三中学和聊城地区师范的校舍改造,改善了3所学校的办学条件。1994年,参照省教委规定,地区新辟“八条筹资渠道”,各县市教育经费、公用经费都有大幅度提高。1996年,全区教育系统教育经费支岀总计59044万元。1996年聊城地区教育经费收支情况
第二章科技
区内的科技事业是从建国后逐步发展起来的。1959年8月建立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后,各县先后建立起相应机构,同时,建立不同性质的专业科研机构。
1959年始,全区城镇以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为中心,农村以农具改革为重点的群众性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不断开展。1960年,全区县以上的工业机械化程度达到60%,装运机械化程度达到55%;25个公社、1836个生产队实现运输工具胶轮化,103个公社实现运输车子化,4154个生产队实现提水工具半机械化。1963年,科学实验小组发展到8353个,参加科学实验人员达77921人,种种子田、试验田、丰产田或样板田822759亩。
“文化大革命”开始,科技工作被迫中断。1970年,恢复地区科学技术办公室。1975年,开始普及建立四级农科网,开展群众性的科学种田活动。1977年,全区有县属农科所4个,公社农科站89个,大队农科队3616个, 生产队农科组11252个,全区四级农科网基本形成。
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恢复健全科技管理机构和科研机构。1977年,召开全区科学技术大会,286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获奖。1978年,地区科技情报研究所建立,地区医科所、机械设计研究所、工业研究所、电子工业科学研究所、纺织工业研究所、畜牧兽医研究所、桑蚕科学研究所、林果科学研究所经批准建立,全区厂办科研活动逐步开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区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重点转向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1981年起,进行农作物大面积增产技术开发试验。其中,在平县3万亩夏玉米低产增产技术开发试验,1983年平均亩产达到398.75公斤;在平县40万亩棉花低产田增产技术开发试验和临清市万亩棉花高产攻关,1984年平均亩产皮棉分别达到78.3公斤和108.25公斤。1984年,对全区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进行考查,建立8个棉副产品综合利用加工基地。至1985年底,全区共取得科技成果469项,其中工业285项,农业128项,其他56项;地、县市科研机构发展到17个,厂办科研(组、室、所)21个;农村科技示范户达到41686户,全区共有科技人员42103名。
1986-1990年,全区认真贯彻落实“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科技机构,壮大科技队伍,取得可喜成果。1991〜1996年,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和广大科技人员团结协作,开拓进取,使全区科技工作有了新的发展,科研机构初步形成多种形式并存的局面。1996年,全区县及县以上全民独立自然科学研究机构有11个,其中地级所属7个,县属4个。全民独立科研机构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当年,全区有全民科研机构9处;民办科研机构得到较快发展,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全区民办科研机构发展到125家;技术市场体系建设初具规模,各级各类技术贸易机构发展到238个;专利工作不断登上新台阶,专利申请量和实施量逐年上升,是年申请专利63项。
第一节科技组织
科研单位
境内最早的科研单位为1918年创办的山东省棉业试验场,场址于临清东关。1930年改为山东省立第一棉业试验场,1935年易名为山东省立棉作改良场临清分场。建国前夕,冀南行署于临清设农事试验场。
建国初期,临清农事试验场先后改称河北省临清农事试验场、河北省棉作试验场,1953年划归为山东省棉作试验场,1954年改称临清农业试验站,1959年改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同年,建立专署农业科学研究所,隶属专署农业局。当时正在筹建的有专署水科所、专署中医研究所、专署农机具研究所。县市有15处农科所、2处医科所、1处工科所。196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专区科研机构有专署农科所、医科所、农机所,仅专署农科所开展工作。7个县市农科所,仅临清、寿张、聊城3个所开展工作。1963年4月,重建专署农机研究所,归属省农机研究所领导,1966年下半年下放给该区,隶属于专署经委,业务上受省、地双重领导。
“文化大革命”中,地、县科研机构仅有地区农科所、农机所保留下来,其他科研机构均被解散或撤销。1975年,恢复县、社、大队、生产队4级农科网,临清、阳谷、冠县先后重建农科所。1976年始,各县先后建立起农机研究所。1978年2月,建立地区科技情报研究所;7月,建立地区医科所、机械设计研究所、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电子工业科学研究所、纺织工业科学研究所、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桑蚕科学研究所、林果科学研究所。由于缺少经费和技术人员,大部分未能开展工作,仅医科所和化工研究所保留下来。1981年8月,调整各县农业科研机构,保留聊城、临清、阳谷县农科所,撤销冠县农科所。1984年机构改革时,撤销聊城市、阳谷县两个农科所。1985年,区内除省棉花研究所(1986年迁济南市,改称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外,尚有地区所属7个、县市所属10个科研所。1996年,地区所属独立科研单位有地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农业机械研究所、医学科学研究所和地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地区化工研究所5处。县市所属科研机构有临清市农机所、临清市农科所、临清市工科所和在平县农机所4处。
聊城地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1959年2月建立,为独立事业单位,隶属于地委农村工作部和专区农业局。所址在聊城市东南郊,当年省拨款17万元,购买土地200余亩,其中试验地120亩,建房90间,购置部分科研仪器,建起简易化验室。时有干部职工40人,其中技术干部20人,行政干部10人,工人10人。所下设作物、土肥、植保3个研究室。1990年,研究所总人数为130人,其中科技干部74人,行政干部8人,工人48名。科技人员获高级职称者18名、中级职称者23名、初级职称者31名。下设小麦、杂粮、棉花、蔬菜、植保、土肥6个研究室及情报资料室、仪器室、化验室。设备有冰箱10台、温箱15个、烘箱8个、显微镜22架、超净工作台1个、高压消毒锅9个、恒温恒湿设备1套等大型仪器设备,价值15万元。有试验地(农场)120亩。
1996年,该所总人数为116人,其中科研人员71人;获取高级职称者19人、中级职称者35人、初级职称者17人;下设科研部、科技开发部、行政后勤部和财务科。科研部内设科研科,小麦、杂粮、棉花研究室和试验农场;科技开发部内设植保、土肥、蔬菜、果树、畜牧研究室和技术开发中心;行政后勤部内设办公室、政工科和总务科。设备有种子精选机1台、冰箱10台、温箱8个、显微镜22架、超净工作台1个、高压消毒锅9个、恒温恒湿设备1套,有试验地(农场)120亩。
1959-1962年,研究所重点对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地瓜、大豆、棉花7种作物的引种鉴定、丰产栽培及原始材料的收集、保存;盐碱地的改良利用;主要病虫害的防治等项试验研究工作。1963〜1966年,重点进行棉花、小麦、谷子、玉米、高粱5大作物的育种和栽培研究。“文化大革命”开始,研究工作中断,1970年后,相继开展绿肥的研究利用和以生防为中心的综合防治研究。1975~1981年,调整科研内容,小杂粮作物研究先后进行,高粱、大豆、地瓜、谷子等作物研究停止。1982年始,以小麦、玉米、棉花3大作物的育种及栽培研究为重点,植保、土肥研究紧紧围绕3大作物开展工作,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进行开发应用研究。自1978年始,该所进行的试验项目多次获奖。1984年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的棉花害虫综合防治开发技术研究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造二等奖。1986-1990年,有14项成果、36人次获地区以上奖;10篇论文、12人次获地区第一届优秀学术论文成果奖,并在《山东农业科学》、《农业科技通讯》、《中国棉花》、《昆虫知识》、《植物保护》、《山东棉花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篇。1991〜1996年,承担研究课题33项,(省级8项,地级10项,自选15项),在省级以上发表论文79篇,地区级论文57篇,发表科普文章112篇;省、地级鉴定成果17项,获奖成果34项。
聊城地区农业机械研究所1963年4月15日建立,为独立事业单位,直属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所址在聊城市花园北路,占地面积12亩。建所初期有工程师2人,技术员4人,到年底发展到15人,下设1个研究室。到1990年,全所共有职工55人,其中干部38人,工人17名;有技术职称者34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12人,馆员1人,会计师2人,经济师1人。机构设置有4个研究室、2个经营门市部和1个试制生产车间。1996年,全所共有职工55人,其中科研人员34人;获高级职称者8人、中级职称者14人、初级职称者12人。机构设置有4个研究室、1个情报资料室和1个试制生产车间。1963~1966年,该所以研究畜力配套机械为主。1977〜1980年,以研制与拖拉机配套的农业机械为主。1980年始,重点研制农副产品加工和深加工机械。1986年始,承担省计划科研项目6LMB—40罗布麻剥皮机的研制;地区科研项目配备泰山一12拖拉机的全自动营养钵移植机的研制。自立课题研制42G—75型自走式割播多用机和6GS—2型大蒜切脐机已申报专利。1987年11月完成了 GBH-600型花生剥壳机的研制任务,经过技术鉴定,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6〜1990年,该所共完成技术服务项目16项;取得科研成果4项,其中6MB—35棉柴剥皮机填补了国内空白,9FM—45棉柴粉碎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91~1996年,该所完成技术服务项目6项,获得科技成果4项,其中填补地区空白3项、达地区先进水平3项、获地区科技成果奖3项。
聊城地区医学科学研究所1978年9月建立,为独立事业单位,隶属地区卫生局,占地面积15亩。时有职工20人,其中科技人员16人,行政人员4人。下设2个试验室和资料室、医药编辑组、后勤组。1990年,有职工16人,其中主管医师3人,主治医师1人,主管检验师1人,主管护师1人,会计师1人。仪器设备有离心机2台,切片机1台,分光光度计1台,电冰箱2台,恒温箱1台,干燥箱1台,稳压器1台,酸度计1台,显微镜2架,心电图机1台。1996年,该所有职工11人,其中高级职称者1人,中级职称者7人,初级职称者3人。
该所的主要任务是中西医结合,进行中草药有效成份的临床应用研究以及引进推广新技术,进行开发性试验研究。建所后,在省中医药研究所的指导下,从中药巴豆中提取生物硷应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研究,取得明显效果。1990年5月,该所引进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银屑病研究室主任刘刚教授研制的“中药洋金花治疗银屑病”新方法,并在该所门诊设临床治疗点。1996年,该所设有办公室、资料情报室,主要任务是进行医学情报交流。
聊城地区科技农业园全国第一处科技农业园,1989年8月由地区与中国科学院、省农科院合作创建。该园以科技为先导,以企业化管理为手段,各种经济成分并存,是一个集生产、经营、研究、试验、示范推广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综合试验区。主要进行良种繁育(农作物、畜禽养殖)、土壤改良、水利建设、果园与渔塘开发、生物农药研制、科技人才培训等6大类18个项目的研究。其设置分核心区、试验示范区、辐射区3个层次。核心区是园部所在地,占地0.1万多亩,有房屋0.8万平方米,设有农业气象观测站、微机室、电教室、图书资料室和化学分析试验室;试验示范区设在阎寺镇,占地8万多亩,属服务性和指导性管理部分;幅射区为全区8个县市,占地850万多亩。到1990年,农业园已吸引3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院所的专家1200多人次来园工作。核心区和示范区繁育小麦良种35万多公斤。引进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生化营养素,在6个县市进行试验示范,小麦亩增52〜71.5公斤;棉花增产10%以上。同时,开展黄腐酸抗旱剂、新型化学农药、种子色衣、多元微肥等实验,引进科技贷款1310万元,在示范区建立年产120万只种鸡、肉鸡的鸡场,已生产两批商品鸡,出口到日本。1991〜1996年,该园遵循边规划、边建设、边开发的原则,在大力抓好基本建设的同时,狠抓高新技术项目的引进和开发,4个试验示范圃、5大片良种基地已全部投入生产,园区内200亩优质高产小麦每年产出优良品种10万公斤,大面积亩产突破500公斤;聊城、临清0.5万亩小麦良种和0.3万亩玉米良种繁育基地每年可产优良品种300万公斤;建高标准冬暖式大棚0.1万平方米;建无病毒二级苹果母本园圃5亩,繁育采穗圃50亩;地瓜脱毒苗栽培500亩;生产3个系列专用肥、有机肥、三元复合肥1.5万吨,推广施用面积30万亩,产值0.6亿元;酵素菌饲料添加剂和菌种厂已试产5吨,试用推广面不断扩大,并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科技团体
1956年,区内部分县市陆续建立起各种自然科学专门学会、学组等科技团体。至1959年,全区学会、学组等科技群众团体组织已发展到400多个,会员达7750人。
1960年3月,地区数学学会成立,发展第一批会员40人。1962年,学会在聊城师范专科学校、聊城第一中学等学校组织举办4次“线性规划应用”专题报告会,并组织会员到地区汽车运输公司及附近生产队帮助他们把线性规划技术运用到车辆调度、麦场设计中。1963年,会员陈恩荣代表地区数学会参加了省数学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
1964年11月,地区医学会召开成立大会,学会成立后,发展第一批会员22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区科协工作停止,多数学会活动被迫中断,学会机构均被解散。
1978年后,随着科协组织的恢复,各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也相继恢复和建立,并不断发展壮大,学术活动日益活跃。至1990年底,已有地级学会、协会、研究会31个,拥有会员10311人,团体会员379人。1996年,全区有地级学会、协会、研究会39个,拥有会员10963人,团体会员507人;有县级学会、协会、研究会76个,拥有会员10733人。
科技网络
四级农科网1956年农业合作化后,全区逐步建立起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组织。1959年,全区各县建立起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下设土肥、栽培、植保研究组。同年,各县又先后建立农科所,公社建起农科所或农技站,大队建立试验场或农科站,生产小队设“三结合”(基层干部、老农、知识青年)的科研小组,结合生产开展种“三田”(种子田、试验田、丰产田)活动。当时公社、大队、小队的科学技术组织,公社有试验场,大队设试验站,小队建科研组。1965年,全区科学试验小组发展到8353个,参加农业科研活动的有13万人,全区4级农科网基本形成。“文化大革命”前期,4级农科组织名存实亡。1975年,各县重新建立农科所,统一组织体制,并对县、公社、大队、小队4级农科组织统一名称,即县称农科所,公社设农科站,大队设农科队,小队设农科组。当年,全区有5个县建立农科所,配备专职干部18人;有公社农科站48个,大队农科队3465个,小队农科组12930个。1977年,全区有县级农科所4个,专职干部12人,工人34名;有公社农科站89个,大队农科队3616个,生产队农科组11252个,大、小队参加农科活动的人员共计39976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4级农科网解体,乡、镇以下逐步发展演变为技术网长、技术队长、技术员和示范户、专业户、科技户。1983年底,全区共有管区技术网长563人,大队技术队长或技术员3777人,小队技术队长或技术员14533人,科技户41686户,专业户、重点户17万户。1986年,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村科技管理、推广、服务日趋完善,地、县市都建立科技领导小组。聊城市、阳谷县、莘县和东阿县选聘了科技副县市长。到1990年底全区已建立乡镇科委106个,选聘科技副乡镇长74人,配备科技助理员302人,选配科技网长760人,选配科技副村委主任4765人;地、县市、乡镇均健全科技推广体系。1990年,全区有农村各类技术推广站780个,拥有各类技术人员5889人;科技示范网络逐步完善。当年,全区已建科技示范乡镇35个,科技示范村612个,科技带头户、示范户8216户,农民技术员6707人,初步形成专业人员与群众相结合,以县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为核心,以乡镇农技站、示范乡镇为纽带,科技示范村、户、农民技术员为骨干的农业科技示范网络;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已形成5种成功的模式;大型农业开发中的科、物、政相结合的综合承包集团已经形成,当年,全区共计有119个集团2251名科技人员参加承包,承包面积284.6万亩,年增经济效益1.1亿元;以科技为先导,以供销社为依托的技、物结合的服务体系已经形成,是年,全区参与服务的科技人员331人,培训技术人员6.6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32.5万份,有80个基层供销社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测土9.4万亩,辐射面积200万亩,开办植物医院18处,开方6350个,设咨询服务部146处,咨询服务达49.7万人次;机、技结合的服务体系已经形成,主要是小麦机收和精量半精量播种,秸杆还田,棉花地膜覆盖,机械化治虫等。是年,全区农机总动力达273万千瓦,机耕面积657.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7.7%;以乡镇为单位的组织式科技服务体系已经形成。是年,全区逐渐将乡镇农机、农技、供销、林果、水利等部门组织起来,由乡镇科委统一管理,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在商品率高的产业中,以民间协会、研究会为主的科技服务体系已经形成。
1991〜1996年,各级科协组织注意把科普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使农村的科普网络不断得到完善。1996年,全区有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902个,拥有会员30118人,基本上形成了上下相通、左右相联的农村科普网络。同时,农研会、科技培训、科普服务部、科普宣传“四个轮子”一起转的科普活动格局已在全区形成。至1996年,全区选配科技副县市长8人,选聘科技副乡镇长166人,拥有农村各类技术推广服务组织4972个、农业科技人员1584人,科技示范乡镇71个、示范村1733个,科技带头户、示范户42743户。
厂办科研组织1978年,全区厂办科研逐步发展起来。当年,成立厂办科研所(室)76个,建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双革”小组333个,1979年,取得“双革”成果481项。1980年2月,召开全区厂办科研经验交流会,使全区厂办科研事业得到深入发展。至1981年8月,全区有厂办科研所8个,科研室6个,科研组63个,占县属以上企业的17.5%;有科研人员775人,其中科技人员143人,占参加科研人员总数的30%,工程师以上技术骨干17人。当年,全区建立企业新产品设计班子144个,设计人员464人。1979〜1981年,全区共取得科研成果805项,并且大部分成果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1990年,全区已有38家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开发研究机构,共有工作人员320人,其中科技人员300人;完成科技项目137项,有51项科研成果获奖。1996年,全区建有厂科协38个,拥有会员3520人。
全区厂办科研组织在科研选题上,首先注重经济为适应国内市场需要进行新产品的设计和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改革旧工艺、旧设备。1978年,临清造纸厂引进4项新工艺,实现3项革新项目,生产能力由原来的不足千吨纸,至1981年达到3500吨;纸的品种由原来生产单一的包装纸发展到生产十几个品种,变原亏损企业为3年上缴利税200万元。聊城手表厂研究所1988年被列为省科委厂办科硏改革试点单位后,至1990年开发新产品12项,累计新增产值920万元,利税341.2万元。1991〜1996年,各级科技组织注意充分发挥厂科协的作用,促进企业进步。其间,积极组织厂科协把开展“讲、比”活动与实施“金桥工程”紧密结合,围绕振兴企业,大搞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和技术推广。1996年,厂科协发展到38个,当年,共完成技术攻关项目182项,提科技建议586条,完成402条,创经济效益5200万元。阳谷华宇实业公司科协,在公司管委会的领导和支持下,组建技术攻关小组10多个,开展跨科室、跨车间联合技术攻关。其“模具攻关小组”研制成功的“阀体闭式热锻模”,仅钢材一项就将原开式模每只毛坯节省180克,每只毛坯节约材料费0.65元,同时可提高模具寿命1倍,减少设备故障率30%以上,年创效益达200万元。第二节科技队伍
建国前,境内工农业生产发展缓慢,文化落后,科技人员为数极少。建国后,理、工、农、医等各类学校毕业生陆续分配到区内,技术人员增多;同时通过创办业余技术学校、农业大学、进修学院、训练班、函授班、夜大、电大等多种形式,先后培养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至1960年11月底,全区拥有理、工、农、医等方面的科技干部1441人,其中,工程技术干部386人,农林技术干部120人,卫生技术干部374人,科学研究人员104人,教学人员458人。科技干部在各部门的分布情况是,教育部门495人,卫生部门251人,农业部门164人,交通运输部门156人,国家机关137人,科学研究机构104人,基建部门50人,工业部门33人,气象事业部门19人,林业部门14人,邮电事业部门8人,商业、粮食、外贸部门5人,文化、广播、体育事业5人。
1978年,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从事科技工作的科学技术人员有1285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965人,农(林)业技术人员1333人,卫生技术人员3404人,科学研究人员241人,教学人员5915人。工作在工业部门1403人,基本建设部门76人,农、林、水、气象部门1392人,交通运输及邮电部门188人,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与物资、供销部门279人,城市公用事业部门8人,科学研究部门139人,文教卫生部门9047人,金融部门4人,国家机关与人民团体322人。未从事科技工作的人员共1077人。集体所有制单位从事科技工作的人员共有1289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27人,农(林)业技术人员150人,卫生技术人员866人,教学人员146人。在所有科技人员中,有高级科技人员6人,中级科技人员122人,初级科拉人员6098人。
1985年,全区共有科技人员42103人,其中有职称的高级科技人员16人,中级科技人员1314人,初级科技人员11527人。工作在国家机关者共有5226人,其中高级科技人员1人,中级科技人员333人,初级科技人员1247人;事业单位有29807人,其中高级科技人员15人,中级科技人员730人,初级科技人员8483人;企业单位有7070人,其中中级科技人员251人,初级科技人员1797人。分布在工业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5045人,其中中级科技人员454人,初级科技人员2280人;农业部门2789人,其中中级科技人员273人,初级1138人;卫生部门7426人,其中高级科技人员13人,中级342人,初级5918人;教育部门18908人,其中高级科技人员2人,中级151人,初级1624人;会计3782人,其中有中级26人,初级271人;统计人员1776人,其中高级统计人员1人,中级26人,初级181人;其他2377人。
1986年11月,根据中央、国务院文件精神,区内首次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这项工作以地区人民医院首批试点为起点,分期分批在全区逐步展开,至1989年6月结束。先后在全民企事业、集体企事业、乡镇企业、以工代技、民办教师中进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首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全区共设工程、经济、农业、卫生、会计、教育、出版等22个系列,评聘全民企事业和集体企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3337人,其中高级职务1311人,中级职务15927人,助理级职务45077人,员级职务21022人。
1990年,全区拥有各类技术干部9.29万人,占总人口的1.8%。其中科研人员占0.2%,工程技术人员和农林技术人员占.13.5%,科技管理人员占11.6%,经济业务人员占34.8%,法律工作人员占1.5%,教学人员占36.6%,文化体育工作人员占1.0%。
1991年,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职称评定工作转入正常化.评聘的重点主要是符合条件的优秀中善年业务骨干。其间,进一步加强了宏观控制、综合管理和组织协调,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进行评聘工作。评聘中,一是坚持向基层和生产、教学第一线倾斜,大多数限额指标分配到基层单位;二是专业技术职务审报标准,条件进行量化,加强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1996年,全区拥有各类科技人员12.3万人。
第三节科技研究
科技情报
区内的科技情报工作始于1959年。当年地区科委设立科技情报组,1978年改建为地区科技情报研究所,负责全区的科技情报工作,主要搜集、整理、研究科技资料和传递科技信息;根据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广辟情报来源、开发文献和咨询服务工作;编印科技刊物,有针对性地及时提供情报资料和分析研究资料,积极地为工业、农业、科研、文教卫生、工程技术和科技管理人员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资料服务地区科技情报所建立后,管理人员对原存科技资料按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进行系统整理,随后建立阅览室,采取开架阅览和对外借阅。主要对象是工业、农业、林业、文教卫生、科研等技术人员及厂矿企业和农村两户一体。1983年,接待读者1500多人次,外借资料、图书1500余册。1976年,开始与省内外科技情报部门建立资料交换关系。1983年,与全国600多个单位建立情报交换关系,交换资料600多种,当年收集发放资料3万余册。1984年,资料交换单位达到644个,收集发放资料2万余份,至1985年达到5万余份。1986年始,每年订购各种科技报刊:图书资料200余种,除为本单位工作人员服务外,还负责科技期刊“聊城科技”的采编、校对、发放等工作,并对当年的期刊、资料进行登记、分类、编卡、上架、整理入库及有关资料的题录。至1990年,共整理期刊、图书资料0.1万余册,摘编题录卡0.5万余张。为探索棉花高产、优质的规律,满足广大科技人员和广大棉农渴求资料的需要,1983年建立《全省棉花生产文献检索中心》。该课题组索取有关棉花生产的期刊、资料以及科技资料目录、题录等文献资料300余种,与全国重点棉区的200多个单位及中国农科院图书文献室建立资料交换关系,摘录区内棉花生产、科研的资料,作题录卡片2100余张。1985年1月,在地区科委举办的第一届科技信息交易会上,地区情报所岀售技术资料502份,复印技术资料550份;接待技术咨询120人次,预定技术转让项目2项,要求帮助引进实物4项。1986-1990年,调整服务对象,既为各级领导决策服务,又为基层科研、生产服务,同时为广大农村脱贫致富提供各种实用技术和经营信息。至1990年共接待外单位读者0.3万多人次,外借资料600余册;完成5个课题的调研工作,其中2项获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1996年,不断增加图书报刊数量,加强文献资料管理;新成立了与国内国际信息网络并轨的信息检索中心,年均检索查新课题30余个;每年订阅报刊30余份;年均接待读者3万余人次。
农业情报调研1979〜1985年,重点围绕棉花、玉米、小麦3大作物和棉副产品培植食用菌进行调研,并先后写岀《棉花高产理论及高产栽培技术考查报告》、《小麦增产技术考查报告》、《植保责任制组织形式考查报告》和《麦棉两熟耕作制度改革考查报告》,提出关于聊城环城湖综合利用和棉副产品综合利用的调研课题。1985〜1990年,进行科技情报、环境保护、医药卫生、科技及水利等农业与科技发展的调研和预测。在对农业情报调研的同时,于1982年开始引进优良品种在全区17个情报网点试种或饲养,当年,引进棉花抗病品种冀棉七号在阳谷阎楼试种。1984年引进无架西红柿矮丰3号试种,1985年引进白素鸭2000只、尼古拉火鸡650只,嘉祥大蒜300斤、寿光韭菜种10斤、短枝型玫瑰红苹果树40株、早春黄瓜鲁春二六和5个早熟、高产食用菌新品种,并于冠县、高唐等乡村推广。1991〜1994年,围绕“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认真组织实施科研开发和新技术、新成果推广,重点抓了24万亩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开发、10万亩麦田一体化丰产技术开发,“小麦、玉米、棉花3大作物科技攻关高产竞赛”、“小康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995〜1996年,为促进农村经济由粮棉主导型向多种经营主导型的转变,重点在粮棉、瓜菜、水产、畜牧、林果等方面突出优良品种及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的开发引进与推广工作,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冠县建立优质棉良种繁育基地1万余亩及5个名优果品基地。在平县认真实施“西瓜、棉花间作,保护地栽培技术开发”项目,推广面积达4万余亩,年可增收3200万元。
工业情报调研1978年,地区情报所围绕科技攻关项目进行专题性服务。1980年,对地直县级以上厂矿企业科技人员任职使用情况进行考章,次年写出调查报告。1982年,对棉副产品综合利用和深加工进行调研,并写出《关于棉副产品综合利用考查报告》,于11月份由行署转发,次年9月新华社《经济参考》予以报道,12月份省委书记苏毅然做了批示。该报告1983年获地区科委科技成果二等奖、省科委三等奖。1986〜1990年,先后对一轻工业、二轻工业、机械工业、邮电、交通运输、纺织工业、化学工业、农副产品加工、电子工业、乡镇企业科技发展调研与预测,以及山东省煤炭综合利用的研究、工业企业科技管理对策研究。1991〜1996年,围绕机械、化工等支柱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以科技进入大中型企业为主要环节,从抓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企业入手,聚焦实施火炬、攻关、星火等科技计划,逐步形成了一批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具有突出优势的科技型企业。聊城第一纺织机械厂、东阿阿胶集团2家企业被省科委批准为高新技术企业,填补了该区高新技术企业的空白。临清、高唐、莘县、东阿等县市以发展建立科技联系企业为重点,积极帮助企业在科技项目的考察、筛选、论证、咨询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使企业科技进步水平有较大提高。
创办科技刊物先后创办《科学试验》、《科技参考》、《科技信息》等刊物。《科学实验》于1970年11月20日创刊,主要介绍全区工业、农业、林业、文教卫生等方面出现的新技术、新经验、新成果。该刊1984年停刊,共编辑出版53期,印发20万册。《科技参考》1979年9月创刊,供各级领导及科研单位阅读,主要介绍、摘抄、刊登外地新技术和成果。该刊1984年停刊,共编45期,印发8万册。《科技信息》1984年10月1日创刊。该刊立足当地,研究国内,放眼世界,面向乡村企业,主要介绍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和最新科技成果,交流科技经验。1986年4月,合并于聊城科技报。其间,共编30期、6万份。
计划项目
1978年前,科技管理体制不健全,项目成功率较低。1977年6月,重大科研项目石膏石制酸上马,但因技术力量、原材料缺乏,1980年7月下马。1978年,健全科技管理体制,地区科委计划科制订年度发展计划,工业科、农业科分别组织实施。但因科研、生产与社会脱节,科研成果不能直接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1981~1985年间,全区共承担科技计划项目146项,其中国家科委下达2项,省科委下达30项,地区科委安排114项。按计划完成55项,占37%,接转到“七五”计划期间继续进行的59项,占41%,撤销项目32项,占32%。
1986〜1990年间,共安排科技计划项目132项,其中省科技项目28项,地区科技计划项目104项。这些项目中,农业项目65项,工业项目44项,医药卫生项目16项,其他项目7项。在科技项目实施中,农业开发试验项目和轻工食品项目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全区65个农业项目涉及8个县市86个乡镇,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树蔬菜、淡水养殖等区域性综合开发5类,开发面积50万亩,带动面积250万亩。仅“10万亩吨粮田科技开发”和“24万亩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开发”项目,累计增产粮食17055.5万公斤,增值8906.2万元。夏玉米攻关试验经专家验收,1989年平均亩产750公斤以上,1990年平均亩产816.7公斤,其中,聊城市朱老庄乡徐树芹的高产攻关田1989年平均亩产816.7公斤,1990年平均亩产964.25公斤,居年度国内领先水平。“苹果、梨增产优质开发试验”项目,开发面积1.5万亩,当年累计增产苹果、梨2900万公斤,直接经济效益1740万元。“环城湖大水面养鱼高产技术开发试验”于1988年平均亩产商品鱼176.46公斤。1989年,平均亩产商品鱼250.24公斤。1990年,经省科委组织专家验收,平均亩产鲜鱼308.15公斤,商品率达96%以上,专家认为,在同类养鱼水面中单位面积产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轻工及食品项目的开发取得可喜成绩,阿胶系列产品先后开发出阿胶花粉精、阿胶蜂王浆、阿胶麦乳精、阿胶蜜枣、阿胶饼干、阿胶豆粉、阿胶补浆等1。几个产品,累计效益700多万元。“大枣系列产品开发''项目,已开发大枣汁、大枣浆、大枣酒、枣脯等17个产品,累计经济效益360万元,利税82万元。“单历石英电子表”的研制,已通过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并已出口创汇3.25万美元,创产值910万元,利税78.5万元。“七五”期间科技计划项目的完成,累计增产粮食4.5亿公斤,棉花67500吨,增加新品种80余个, 新增产值2.5亿元,新增利税3000万元以上,节创汇500万美元。
“七五”期间,全区共安排星火示范项目53个,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22项,地县级25项,总投资4771.4万元,其中各级星火基金180万元,银行贷款1731.2万元,企业自筹2860.23万元。有29项已完成计划要求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其中15项通过省科委组织的验收。这些项目的完成,年新增产值16896万元,新增利税3648万元,创汇355万美元,节汇673万美元。同时,筹建在平县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8个星火产业集团,建立省级星火人才培训基地1个,地级星火人才培训基地4个。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808期,培训乡镇企业星火带头人100名,培训技术与管理人员87205人。
“七五”期间,软科学研究开始进入经济领域。5年中,结合全区具体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21个政策法规性文件,开展围绕全区重要行业发展预测及对策的研究。1989年完成“科技进步企业”的调查研究课题,1990年进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及农村服务体系”的调查研究课题,为地委、行署领导宏观指导全区科技工作起到参谋作用,为有关部门的各种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1991年始,全区科技工作者围绕科技兴农、科技兴工和社会发展,积极组织科技攻关。1991〜1994年,实施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99项、星火计划项目72项、火炬计划项目6项。1995年,实施攻关计划项目96项(省级36项,地级60项)、星火计划项目66项(国家级12项,省级54项)、火炬计划项目13项(国家级2项,省级11项)、新产品试制鉴定计划项目7项(国家级2项,省级5项)。1996年,实施攻关计划项目125项,星火计划项目65项,火炬计划项目5项。
专业测试
地震监测区内局部区域为国家和省地震部门监视的重点地区之一。1975年2月成立地区地震办公室,负责宣传地震知识和防震、抗震知识,组织管理群策群防工作,开展群众性地震科研活动,汇总观测资料,落实前兆异常,组织震情会商及时报告上级业务部门,并负责地震专业台站的管理工作。
地下水监测利用地下水位变化预报地震的探索始于1968年冠县——大名发生4.3级地震。震后,国家科委地震办公室、省革委生产指挥部联合地震工作队,曾在震区布设19口浅水井进行水位观测。1976年,选择临清市康庄中学、莘县徐庄乡前柳屯等30口砖井组成地下水位观测网。同年,临清电厂开展以水文地球化学手段预报地震的尝试。1979年,聊城地震水化试验站对聊古一井水动态、放射性气体氢、溶解气体(気、氮、二氧化碳)、离子(硬度、钙、镁、氯、汞)、酸度、电导进行监测。自有监测数据以来,该站周围140公里内发生的3次5.0级以上地震均有显示。1984年,由河北省地震局调入水化监测车1台,经上海地震仪器厂改装,车载SP一2304型气相色谱仪、FD—125型室内氡钍分析仪、PXS—215型离子活度计和DDS—11A 型电导仪各1台,可对地下水特征进行现场分析。1990年,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监测中,采用的电离静电法、闪烁脉冲计数法、气相气谱法、容量滴定法、离子电极法等,都是比较成熟的方法,均有定型的仪器和设备,仪器操作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基本上能满足地震监测的需要。1991〜1996年,为更好地监视聊考带中北段的地震活动,有利于捕捉临震前兆,对鲁29井、龙古2井的水位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处理,找出了影响此两口井水位变化的原因,从而提高了以后利用两井资料、提取有震异常信息的可信度。
地壳形变测量1980年,省地震局地震地质队沿临清至在平公路一线,选埋16座测量标石,构成68.3公里的临在测线;沿阳谷—莘县——朝城——阳谷公路,埋设15座标石,构成61.0公里的阳谷环线;国家地震局第二测量队复测邯(郸)——兖(州)、孟居—阳谷、滑县——东阿水准线。1984年,省地震地质队沿德州——在平公路选埋标石28座,布设118.2公里的德在线。1978〜1996年的测量资料,显示出该区地壳垂直形变特征,在平、高唐及东北隅的禹城、临邑一带呈北东向隆起,近期有所加剧,上升速率达+8毫米;康庄、博平以南至冠县、莘县为一沉降带,年速率为一5毫米。博平附近是区内最高形变梯度带,梯度值达1X10-6/年。
地磁测量1978年4月,地震台安装CR2—69型刀口式磁秤。1980年9月,地震台安装CHD-6型核子旋进磁力仪,观测地磁场总强度、垂直分量、磁偏角的绝对值或相对值。1975年10月,省地震地质队在该区开展流动绝对磁测量,使用国产CHD—5型核子旋进磁力仪,在高唐城关、西炉头、旧城、栾官屯,聊城城关、堂邑、北杨集、沙镇,莘县城关、单庙、朝城,在平胡屯和临清、阳谷、东阿城关选点,连同省内外共布8条剖面,至次年底,完成5期成果。1983年9月,沿聊(聊城)考(兰考)断裂带布设鲁西剖面,每年测量两次。经多次测量,在正常背景场研究的同时,从地磁周期变化中发现异常信息,对预报地震有一定效益。
重力测量1975年6月,省地震地质队在聊城城关、梁水镇,东阿城关、高村和临清、高唐、阳谷县城及莘县张寨8个测点,与省内外测点布设7条剖面,用国产高精度石英弹簧重力仪,采用单次双程和双次双程工作法,以2台或4台仪器同时观测。至1978年底,共完成两期成果。1980年,改为临清——威海剖面测量,以观测鲁西北地区重力场趋势的时空变化。至1996年,每年均进行正常观测,在地震预报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简易手段观测各地震测报点自己设计、制造、安装的简易观测仪器有:(1)土地电仪1970年,临清八岔路4.0级地震后,莘县、冠县、临清及聊城师范自制土地电仪,即以铅板为负极,碳棒为正极,埋于相距几米至几十米的地下,两极用导线与微安表连结而成,可测两点间大地的自然电流或电流变化,监测地球介质电性参数和地电场随时间的变化特征,是探索地震预报的一种简易方法。1975年始,全区各测报点自制或安装的土地电仪(大地电位计)66道。聊城二中、聊城三中、堂邑中学,阳谷师范、气象站、地震办公室,莘县二中、师范,临清一中、地震办公室、康庄中学,在平地震办公室、二中及高唐一中均安装大地电位计,其观测资料连续完整。(2)简易地应力仪1977年,该区部分群测点自制地应力仪,以后陆续安装使用邢台地震仪器厂生产的75-1型简易应力仪37台,该仪器观测资料多数有月、年变,是降水、地温等诸因素作用的结果,聊城二中、堂邑中学,在平县地震办公室、二中、肖庄医院,莘县地震办公室、二中及阳谷师范的地应力仪的观测数据,分别在1981年宁晋6.0级、1983年荷泽5.9级、1985年任县5.3级地震前有较明显的异常显示,为地震预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3)陶瓷偏角磁变仪1975年初,聊城二中、堂邑中学和临清一中等群测点自制土地磁仪,运用观测地磁场的变化预报地震。1979年始,全区测报点先后更换或安装了陶瓷偏角磁变仪10台、套。1985年底,工作正常的有临清一中、石槽中学,阳谷师范,在平二中,莘县二中及聊城堂邑中学。该仪器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观测的物理量明确,记录地磁场中偏磁角(D)的相对变化量,与专业台站的磁变仪D分量相当。(4)重锤式光放大地倾斜仪地倾斜观测是研究地壳垂直形变定点观测的一个内容。1979年,聊城二中、聊城三中、于集中学,堂邑中学,莘县二中、莘县师范和阳谷、高唐、临清一中测报点安装了肥城产重锤式光放大地倾斜仅10台、套。至1996年,每年均进行正常观测,为地震预报提供资料。
群测群防该项活动起于1966年,工作始于1974年,效仿辽宁海城地区业余测报的经验,临清、冠县、莘县、聊城等县诸公社建起地震测报点,每个生产大队设立地震宏观员,由地区地震办公室及各县科委负责组织领导。1976年底,全区观测井孔、动植物宏观哨发展到288个,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建起群测点92处,安装土地电仪、地磁仪、地应力仪、地倾斜仪、电导仪等简易观测仪器142套,业余测报员915人。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地震知识宣传,印发地震知识挂图和各种地震知识宣传材料30万份,举办地震知识讲座200余次、报告会32场,利用有线广播、黑板报、科技刊物介绍地震预测知识。与电影发行公司协作,在城乡组织放映有关唐山地震内容的地震科普电影400余场次、幻灯片200余场,受教育群众达400万人。1978年始,根据合理布局及仪器对观测条件要求,对全区群测点进行整顿、充实、提高,在高唐、阳谷、荏平高烈度增设新点,撤销部分布点较集中、观测条件欠佳、仪器不能正常工作的群测点和宏观哨,改善骨干群测点的仪器装备和观测条件,加强群测队伍的业务培训,统一安装了《重锤式光放大地倾斜仪》、《475—1型简易地应力仪》、《陶瓷偏角磁变仪》、《大地电位计》,制定《群测点观测技术规范》,建立月检查、季评比、年总结制度。1980年初,全区拥有群测点22处,测报员90人。1984年,地区组织各县技术人员,对全区22道土地电、28台地应力仪、5台地倾斜的观测仪器及资料进行全面清理,检查核对10多年的观测数据,测试仪器的技术参数,评定仪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检验分析预报效果,撤销大部分预报效益差的简易观测仪器,保留临清一中、康庄中学,聊城堂邑中学,高唐一中,荏平县博平中学,阳谷师范和莘县朝城中学群测点的4种观测仪器,进行实验观测。同时,完成全区群测点观测手段由“三土”(土地电、土地磁、土应力)向“三水”(水位、水温、水质)的转化。《聊城科技报》开辟《地震科普》专栏。至1990年底,办专栏45期,刊登地震知识138篇,宣传画片41幅,发放《中国地震报》《地方地震报》《山东地震科技报》20万份,在全区城镇乡村建起宣传栏和橱窗,组织地震科技电影、电视和录像的播放。在中小学开辟第二课堂,通过辅导讲课、夏令营活动,增强青少年对地震知识的了解。1986年,在阳谷师范举办地震知识竞赛,临清市地震办利用暑假举办地震知识问题测验。1991〜1996年,始终把地震的社会宣传作为经常性的战略任务,坚持以宣传预测、预报、预防知识为主,并结合区内实际,自行编印科普材料进行宣传。同时充分利用《鲁西科技报》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使该报遍布全区8县市所有乡镇。气象测报1918年,临清始设测候所。至1932年,聊城、堂邑、在平、莘县、馆陶、高唐、东阿、寿张、朝城等县均设有测候所,观测项目有气温、云量、降水等。但由于战乱频仍,政权更迭,这些气象观测点没有得到保留,所观测的资料仅有部分得以保存。1951年起,各县农场均设立气象观测点。1957年,专署气象局在聊城县、冠县、莘县、朝城设立气候站或气象站后,又相继在高唐、在平、东阿、阳谷、临清设立气候站,并开始气象观测。气象观测的项目有风向、风速、气压、气温、湿度、地温、降水、蒸发、日照、积雪、天气现象、能见度等。
天气预报1958年起,地、县均开始发布天气预报。当时,气象预报的基本方法是以群众观天为主,应用单站资料进行预报。60年代,预报天气以天气图为主。1980年,各站均配备了气象传真图收片机,接受北京、日本、欧洲气象中心播发的天气预报传真图,地区气象局安装711测雨雷达1部。1987年增添苹果一II型电子计算机2台、PC—1500计算机多台,应用到气象测报和天气预报,基本上形成以天气图、传真预报成果和计算机应用相结合的科学预报方法,地区及各县逐步开展了电视预报业务。1991〜1996年,气象现代化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在原有的高频电话、传真机的基础上”于1994年6月建成GMS气象卫星云图实时接收处理系统,1995年,建立气象局域网,并相继开通地区到各县的微机终端,开通了121自动答询电话。
农业气象服务始于1958年,主要从事农业气象观测、预报服务。1970年,成立农业气象组,各县气象站均有专门人员从事气象服务工作。60〜70年代,各县在农村设有若干气象哨,聘有兼职人员,为农村提供气象服务。农气组负责物候观测、农作物观测、土壤湿度观测等项目,定时向省气象局报送农业气象报表。农业气象人员定期向当地提供农作物播种期、生长期、收获期的各种长、中、短期预报。1991〜1996年,气象部门坚持以农业为主和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重点,加强对春秋播、三夏、汛期、霜冻等关键性、转折性天气及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服务工作,遇有重要天气时提前作出预报,通知各级党政及有关部门,为领导科学安排生产、组织指挥防灾救灾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利用卫星遥感资料,积极为各级领导和农业生产部门提供小麦苗情、产量预报和土壤墉情资料,尤其突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服务。对汛期出现的大范围降水天气过程,各级气象台站都能提前24小时或更长时间作出预报。
专业气象服务1986年,成立专业气象服务组织,建立农村气象服务预报系统。1991年12月成立棉花气象台后,专门为棉花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气象服务。至1996年,全区几千个无线天气预报接收机可以随时收听气象信息,服务遍及全区各乡镇、村庄。根据各有关部门的各种需要,通过电话、情报和警报系统进行短时、短期、中期、长期气象预报。其服务范围已从农业扩展到电业、交通、建筑保险、环保等各个部门,满足了不同行业用户对气象服务的要求。
科技成果
1963年,区内开始进行农业科学实验活动。1965年,全区科学实验小组发展到8353个。1977年,全区召开科学技术大会。1978年,科技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多种课题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一批可喜成果。1978~1985年,全区共取得科技成果469项,其中工业285项,农业128项。有219项(8项重复奖)获科技成果奖,其中获国家技术进步奖2项,获国家部、局级成果奖10项,获省科技成果奖30项,获省、厅局级科技成果奖40项,获地区科技成果奖137项。1986〜1990年,全区共取得科技成果606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2项,属国内首创或国内先进水平的45项,属省内首创或省内先进水平的375项。荣获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2项;国家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省科技进步奖34项;获地区级科技进步奖375项。这些成果按行业划分,工业成果208项,农业(水利、林业、气象、水产、畜牧)成果214项,医药卫生98项,粮、商、供、软科学等其他成果86项。这些科技成果的推广利用,促进了全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不完全统计,这些成果已新增产值2.84亿元,新创利税9903.5万元,增产粮食1.8亿公斤、棉花49.95万担,创汇220万美元,节煤54.8万吨,节油3926万吨,节电78.14亿度。90年代,全区又取得一批重要科技成果。1991〜1994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316项,其中填补国际空白的2项、国际领先水平3项,国际先进水平7项,填补国内空白19项,国内领先水平25项,国内先进水平124项,其他137项。有一大批科技成果获各种奖励,15项获墨西哥实用新技术展交会奖,其中金奖6项,银奖9项;有1项获国家星火二等奖;16项获国家展交会奖励,其中第八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银奖2项、铜奖2项;全国新技术和火炬计划产品展交会金奖2项,优秀新产品奖1项;全国“七五”星火成果博览会金奖3项,银奖6项。1995年,取得科技成果43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3项,填补国内空白的6项,国内领先4项,国内先进19项,其他11项。1996年,取得科技成果64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项。
第四节科技普及
区内的科普活动始于1956年。1962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地区和各县科技机构相继撤销,科普活动转入低潮。“文化大革命”期间,科普活动中断。1978年始,随着各级科技机构的恢复,科普活动转入正常,并日趋活跃,对于提高广大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科普宣传
1956年始,全区各级科技机构和基层科普组织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深入开展灵活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通过科技展览、放映科教电影、幻灯、举办科技画廊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和应用技术。1960年,全区各级科协举办“棉花生产技术知识”、“工业技术革新”、“植物保护技术”、“财贸技术革新”等各种科技展览活动11次,观众40余万人次;编印农业、林业、畜牧兽医、文教卫生等科技宣传资料53种,计62万份;放映科教电影855场,观众58万人次;幻灯810场,观众26万人次;兴办科技画廊32个,编制“科学成就”、“宇宙火箭”、“农业八字宪法”、“农村安全用电”等图片47套。1962年,压缩机构,精减人员,地、县科技、科协机构合并,仅有1人负责日常工作,全区科普活动受到较大影响。1963年,全区仅编印科技资料36种13万余份,放映科技电影730场观众34万人次。“文化大革命”初期,科普教育工作中断。1978年始,科普宣传工作在全区逐步开展起来。当年,地区科协与农业局聘请山东、河北农学院的教授举办小麦、棉花、养殖和畜禽防疫等科普讲座10次,听众800余人次;放映科教电影98场;冠县建科普画廊1个,制作图片4套,录制科普讲座4部,播放20场次。1984年,地区和县市科协共出版科技报纸7期,印发15.6万份;印发各种农业科技资料15.53万份;举办科普讲座410次,听众达8万人次;放映科教电影1687场,观众130万人次。为宣传新技术革命,地区和临清市科协邀请省科协声像科来该区放映新技术革命的彩色录像片,并组织党政机关和机械、教育、水利、公检法及科技部门有关人员收看。1979~1990年底,全区各级科协组织累计举办各类科普讲座5111次,听众达155.8余万人次;放映科教电影和科教录像10663场,观众580余万人次;建科普画廊、科普宣传栏和科普橱窗共36个,制作图片374套;组织科普人员赴集会宣传3700余次;编辑发行《聊城科技报》189期共210余万份;编写科技资料421期,印发244万份;编写出版科普读物13种10万册,发行科技图书2.1万册。1991-1996年,各级科协组织突出科技宣传,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促进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的提高。1996年,全区城乡开展科普宣传月(周)17次,组织科技展览24次,参观者5.5万人次,放映科技电影、录像2060场次,观众达47万人次,组织科普赶集60次,出动科普宣传车85辆次,发放科技资料10万份。
推广利用
各级科技组织成立后,注重科技成果的推广利用。1959年,在全区推广应用线性规划技术。至1960年7月,全区有144个公社、20个中学和专业学校以及部分工交、财贸、卫生等部门应用该项技术,共制订方案116个,训练技术人员5700名。1964年4月,地区科协派两名棉花技术人员赴山西闻喜县学习棉花芽苗移栽技术,5月,印发棉花芽苗移栽技术资料8450份,培养县、区社技术人员410名,在全区推广棉花移栽技术。当年,全区采用芽苗移栽棉花65.1万亩。1964年,为响应党中央大搞科学实验的号召,地区科协以冠县的凤庄和阳谷的陈集大队为试点,开展利用涝洼地、盐碱地试种水稻、选育复壮农作物良种、合理密植夺高产等实验活动。到1965年,全区已有一半以上的生产队建立科学实验小组,并涌现出一批养牛能手、棉花姑娘等能工巧匠。
1978年,各级科协和科技组织恢复后,在全区广大农村掀起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1979~1985年间,各级科协及所属组织配合有关部门主要开展推广粮棉菜优良品种、地膜覆盖、塑料大棚等技术的应用。1978年,全区种植鲁棉1号良种500亩。至1984年,达到410万亩。1985年,推广中棉10号和鲁棉6号良种100万亩。1982〜1983年,推广聊玉5号玉米良种种植约200万亩、小麦良种80—3种植约150万亩,引进西瓜早熟品种
中玉1号、中玉6号,种植约4万亩。引进甘兰、西红柿、甜椒等蔬菜新品种种植10万余亩。1982年,全区地膜覆盖棉花20万亩,地膜覆盖西瓜、蔬菜约12万亩。莘县王庄集在县科协所属的蔬菜研究会指导下,由1979年仅有1户2分韭菜地发展到1985年的28个自然村1800户5100亩蔬菜塑料大棚,大部分农民脱贫致富。其间,各级科技组织推广应用精量播种,苹果、枣树接枝换头,果树环剥增产,农药小喷片技术和间接套种,立体种植等技术,均收到较高的经济效益。1986年,地区科协组建乡镇科普服务部47个,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621个,共同做技术引进推广工作。其间,主要引进推广种植、养殖、林果、植保等新技术和粮棉、菜、畜禽等良种。当年,全区推广新技术20余项,至1990年达到250项。高唐县清平镇仓上村种植“皇冠”号菜椒良种,仅此一项,全村年人均收入增加445.2元。1990年,阳谷县推广新技术126项,直接经济效益2500万元;应用新品种40余种,种植面积25万余亩,增加收益150万余元。其间,莘县妹冢乡建立粮棉良种基地4700亩,每年可提供小麦良种115万公斤、玉米良种90万公斤、棉种45万公斤,总产值达2914.8万元。这些良种除自用外,还支援省内其他地市及山西、陕西、河北、河南、江苏、安徽、云南等省。1990年,全区小麦、玉米、棉花3大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达90%以上,间作套种面积达到250万亩以上。在农村推广应用科技成果的同时,各级科技组织遵照推广工作突岀重点,坚持有限目标,立足形成规模效益的原则,筛选一批投资少、见效快、技术先进、易于推广且是共性通用的技术,在全区类似情况的企业组织推广。1990年,在全区64家棉花加工厂推广棉花加工系列技术,在化肥行业推广TS系列节水技术等。仅棉花系列技术推广,年直接经济效益即达600万元以上。1996年,全区有地级科普红旗村30个,县级117个,粮棉油、果品、瓜菜、水产、畜禽、加工等类型的农研会902个,科普服务部110个,科技带头户20330个。通过科技服务组织推广科技成果150项,引进推广优良品种135万公斤,实现经济效益3600万元。
科技培训
1959年地区科协成立后,即把科技培训当作一项重要任务。1960年7月,临清市科协与农业局、农科所等部门共同举办棉花育苗、小麦丰产和林业、畜牧、渔业等10余个技术培训班,培训人员1963人次。冠县凤庄村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对农民进行科学技术培训,使121名青年学到一技之长,24人学会全套农活,16人学会种菜技术,并使全村人防止和杜绝农药中毒事故。1963年,地区和部分县市科协开办不同形式的技术夜校,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工作。当年,全区累计开办各种技术培训班、学习班、训练班1400余期,培训人员11.3万余人。1978年始,地、县市科协和地直各种学会相继恢复和组建,科技培训工作又逐渐开展起来。1979〜1983年,地直各学会为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举办医药卫生、纺织印染、水利、机械、建筑、质量管理、农业、林业等行业的培训班、学习班260余次,受训人员2.9万余人次;地、县市科协和部分公社科协举办粮、棉、植保、瓜菜等技术培训班860余次,培训人员达5万人次以上。1982年,地区科协在冠县举办中国科学院棉花研究所10号技术培训班后,中棉10号良种在全区得以迅速推广。其间,地区科协还与教育部门协作,联合举办业余技术学校,开办不同专业的大中专班22个,学员1137名。1984年,在狠抓乡镇科协组织建设的同时,注意农村科普学(夜)校的组建。当年,建立科普学(夜)校41个。同时,各县市和地直各学会共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147次,受训人员达2.9万人次。1985年始,全区科学技术培训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其间,各县市、乡镇科协及科普学(夜)校、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科普服务部均都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工作。至1990年,全区共举办畜禽、蔬菜、林果、水产、食用菌和农副产品加工等技术培训班0.6万余次,培训人员达108.7万人次。全区农村科普学(夜)校已发展到115所。1996年,全区有乡镇科普学校156所,村科普夜校2160所;农函大分校8处。当年,全区城乡举办各类培训班961期,培训人数29万人次。
咨询服务
区内工业科技咨询服务活动始于1982年。当时主要开展为中小型企业、乡镇企业提供技术、管理和信息服务,对工程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技术引进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或对可行性研究方案进行综合评议论证,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1985年始,又在农村有组织的开展咨询服务活动,主要是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提供各种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促使农村经济向商品化、专业化发展。
工业科技咨询服务1982年3月,地区科协与经委召开技术协作、科技咨询服务联席会议,确定对工交系统的生产技术难题和能够提供的技术咨询项目进行调査研究。4月份,与地区机械学会的部分技术人员用20天的时间,调查了一轻、二轻、化工3个系统和化肥、家具、皮革、造纸、酿酒5个行业的主要生产技术问题,提出解决的具体措施,并对能够解决的技术问题组织地区机械学会协助解决。1984年底,地区科协增设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后,与外地、外单位建立业务联系,收集科技信息,为引进外地技术做好准备。1985年,开始引进毛料洗染等技术。1986年,各县市科协普遍建立科技咨询服务站,重点抓信息的收集、传递等工作。1987年,完成咨询项目45个,比较大的项目有冠县食品加工的可行性考察论证、莘县大张耐热钢铸造厂生产管理、莘县电厂扩建项目和聊城市道口铺乡造纸厂的技术改造等,接受咨询服务的企业增加产值8800万元,利税546.9万元。1988年,完成有偿技术咨询项,合同额100余万元;完成无偿咨询项目4项,创社会效益400万元。同时,地直各学会完成咨询项目942项,使服务对象获经济效益2199万元;地区质量管理协会协助企业进行产品创优升级,取得成果600项,创效益800万元,使两种产品获国优、17种产品获部优、47种产品获省优。地区纺织学会深入乡镇小纺织厂帮助解决难题,开发新产品30多种。1989年,地区科协与地区电机工程学会共同为聊城化工厂、毛纺织厂、第四棉纺厂、荏平电厂的输变电工程进行技术咨询;从外地引进热喷饲料技术和设备,以解决人、畜争粮和畜牧业滑坡问题,得到行署领导的重视,被列入黄淮海开发项目,试验成功后在全区进行推广。地区电子学会组织科技人员对电讯十一厂进行技术咨询,地区质量协会应邀对阳谷工具厂、景阳冈酒厂、压力容器厂、聊城拖拉机厂、东阿阿胶厂等10多个企业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咨询,均收到良好效果。1990年,地区科协对聊城生建机械厂、锻压机床厂、机械制造厂、锅炉厂和省社机械厂的技术改造提供科技咨询服务。同时,部分县市科协、厂科协和部分学会也为企业的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产品达标升级提供咨询服务。1991〜1996年,各级科协组织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积极探索出了一条咨询服务的新路子。几年中,重点在科技咨询工作的阵地、队伍、信息、创收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尝试,取得一定成效。经过努力,依托地区计委、经委沟通了全国信息网。1996年,收集整理可供中小乡镇企业实用的科技项目250项,与8县市乡镇企业局、经委建立业务联系,有80个中小乡镇企业来人、来函寻求项目。建立了以5个学会、2个科研单位为骨干的科技咨询队伍,强化了运作机制,改变了咨询服务的局面。
农业科技咨询服务始于1985年,由47个乡镇科协、乡镇科技服务部承担,除解答农村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和提供技术、信息咨询外,还注意提供有关的良种、化肥、农药、农机等生产物资。当年,全区咨询组织共接待农民咨询1.5万余人次,帮助解决生产技术问题300余项。为尽快使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向农民推荐、提供巨峰葡萄、特早熟花生、优质西瓜、益都银瓜、鲁豆4号、鲁杂高粱等优良品种。1986年,全区共接待农民技术咨询1.6万余人次,帮助解决技术难题400余个。同时,引进日本的“红富士''、“秀水”,美国的“新红星”以及外地山楂、葡萄、西瓜、草莓、桃、枣等水果新品种;引进肉食鸡、肉食兔、瘦肉型猪、菜牛、食用菌等新品种;推广小麦、玉米、棉花等新品种,从而促进了农村各业的发展。莘县当年就发展林果面积10万亩。1987年,共接待农民技术咨询2万人次,帮助解决技术难题400余个,提供瓜菜良种750余公斤,优质农膜6吨,果树用肥60吨,农药0.2万余公斤,微肥0.1万余公斤,专用工具0.2万余件。1988〜1996年,每年接待农民技术咨询2万人次,并连续推广主体农业、间作套种和庭院经济技术,部分县市和乡镇科协为随时掌握农业新技术、新信息,主动与山东农业大学、省果科所、青岛农科所及济南、泰安、德州的有关单位建立技术协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