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方武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589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地方武装
分类号: E27
页数: 9
页码: 653-661
摘要: 1986年1月,军分区机关进行整编,压缩机构层次,裁减人员,设立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撤销科的建制。7月,8县市人民武装部改归地方建制,工作人员改归地方编制,实行地方和军队双重领导。分区所辖人武干部和工人及其装备全部移交给地方。县市武装部为副县级单位。1996年4月,根据中央文件精神,按照山东省和山东省军区统一安排, 全区8县市人民武装全部收归军队建制。收归后其职责不变,仍为同级党委军事机关、政府的兵役机关,接受军队和地方政府的双重领导,县市委书记任人民武装部党委第一书记,人民武装部1名主官为同级党委成员之一 。
关键词: 聊城武装 武装部队

内容

第三章地方武装
  第一节清代地方武装
  清代,由八旗兵与绿营兵分驻区内。1645年(顺治二年),区内始设八旗驻防,临清城“著满州统兵驻扎,务期剿抚得宜”(《清世祖实录》卷二十,初为不定制,事毕移驻。除驻防八旗外,分防本区的兵力尚有绿营。康熙年后,张秋运河段由河标分防。
  由于抚标和河标各专其责,分防军务主要由各镇总兵统领的镇标承担。清初,境内设临清镇,后临清镇移驻登州。1723年(雍正元年)设临清营,分防邱县、武城、甲马营、夏津、馆陶;东昌营分防漕河、平阴、博平、堂邑;高唐营分防禹城、平原、茌平、齐河、清平;寿张营分防张秋、莘县、冠县、阳谷。
  第二节民国时期地方武装
  山东省第六行政区保安司令部
  1936年成立。范筑先为行政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司令部设在聊城。1937年10月,合并为山东省第六抗日游击司令部,范筑先仍任司令。1938年5月,改为鲁西北抗日游击总司令部。
  鲁西北抗日游击司令部
  1937年冬,中共山东省委派省委组织部长张霖之到聊城,与中共鲁西北特委和同在六区专署工作的姚第鸿、张维翰等一起,争取、团结范筑先,共创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共产党陆续派遣红军干部和大批军政人员到期城,先后组建抗日武装35个支队、3路民军,约6万余人,并将山东省第六区保安司令部
  改为鲁西北抗日游击司令部,范筑先任司令,后将35个支队编为4个纵队。35个支队是:
  第一支队
  1937年“七七”事变后,由濮县民团组成,国民党濮阳县长苗振武任司令。1938年,济南失守后,苗振武南逃,该支队自行解散。
  第二支队
  范筑先抗战部队序列中建立最早的支队,司令由王金祥兼任,聊城失守后,编为国民党保安第六旅。
  第三支
  队1937年11月由原国民党二十九军冀东保卫旅在鲁西北地区溃散的官兵组建,初编为六区保安第三营,后扩编为第三支队0.5万多人,司令齐子修,驻防高唐、清平一带。聊城失守后,第十九支队、第二十九支队并入该队,驻高唐、博平、清平、聊城、堂邑、冠县等地,发展到万余人,后投敌。
  第四支队
  1937年冬以茌平民间武装组建,初有一个营的兵力,后扩为千余人,司令王子苍。聊城失守后,投归国民党王金祥部。
  第五支队
  1937年12月收编的冠县城北民间武装,司令石洪典,辖2个团,约0.2万余人,初驻冠县,后驻阳谷、阿城一带。聊城失守后,编入一二九师先遣纵队。
  第六支队
  1937年底收编的冠县城南民间武装,司令韩善河,辖2个团、1个营,约0.2万余人。初驻冠县,后驻东阿、铜城一带。1939年1月编入一二九师筑先纵队。
  第七支队
  1937年底,以原馆陶县保安大队部分士兵和馆陶县第五区民间武装组成,辖3个团约0.1万余人,司令吴作修。1939年1月,编入一二九师筑先纵队第一团。
  第八支
  队1937年冬,以堂邑县各区民团组成,堂邑县长牟锡山任司令,约0.2万余人。聊城失守后,支队自行解散。
  第九支队
  1937年底由宁阳、泗水一带民团组建,司令张宝齐,约0.2万人。聊城失守后,即与鲁西北抗日司令部失掉联系。
  第十支队
  1938年1月,以共产党在堂邑建立的第一游击大队为核心,和共产党领导的冠县、馆陶等地方抗日武装组建,司令张维翰,辖3个团和东进梯队,初为五六千人,后达万余人。1939年1月编为一二九师筑先纵队。
  第十一支队
  1938年3月,以郓城县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为基础组建而成,司令牛连文,初为100人,后达400多人。始驻郓城红船集一带,后驻巨野、曹县一带。聊城失守后,支队由曹县赴冠县时,在濮县被国民党王金祥、张租庆部包围冲散。
  第十二支队
  1938年,以共产党员和齐河县爱国人士李聚吾在齐河、禹城、茌平、长清等县边界组织领导的抗日武装所组建,司令傅亚屏,辖3个团约0.15万人。聊城失守后,支队的一部分和第三十一支队组建为平原纵队。
  第十三支队
  1938年4月,以中共直南特委在濮、范、冠一带组织领导的抗日武装组建,辖4个团1个独立营,约0.15万多人。同年10月,副司令王青云、政治部主任汪毅被王金祥杀害。同年冬,支队司令冀镇国招集疏散回家的士兵0.1万余人编为新四军第三师特务团。
  第十四支队
  1938年,由濮阳一带民团组建,司令刘伯鸿,约0.15万余人,后投靠国民党军。
  第十五支队
  1938年2月,以大名县抗日自卫团、民团和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南撤的散兵组成,司令王振清,辖3个团约0.11万余人。初驻大名金滩镇一带,后驻莘县王奉一带。聊城失守前,支队内部发生内江,互相残杀,大部溃散,仅李月智带200余人归编第十支队独立营。
  第十六支队
  1938年3月,以临清第一、二、三、四、六区地方武装组成,辖3个团约三四千人,司令部驻县城,司令吉占鳌。
  1939年春,日军侵占临清。支队在临西被敌冲散,或退居临东第四区,或到第六区割据一方,或组成临西工作团。不久,编入卫河支队,后编为筑先纵队第一团。
  第十七、十八支队
  1938年春,鲁西北特委派冯基民等去津浦铁路以东开展工作,带走该支队两个番号,冯等去后杳无音信。
  第十九支队
  1938年春,范筑先武装收编的盘踞在阳谷布永年等绿林武装,司令布永年,辖2个团共0.15万人。聊城失守后,支队初被齐子修收编,后投归一一五师杨勇部队独立团。
  第二十支队
  由范筑先收编的1937年冬末随西北军刘汝明南逃的残部和范县民众起义武装袁寿山部组成,共0.13万余人。
  第二十一支队
  1938年4月,以驻在寿张、范县一带西北军刘汝明部、骑兵团刘耀庭部和范县民众起义武装袁寿山部组成,辖2个团共900余人,司令刘耀庭。聊城失守后,支队大部分随刘耀庭投靠王金祥编为保安第八旅。支队政治部主任于关虹等40多名政工人员到第十支队工作。
  第二十二支队
  1938年,以收编范县一带农民起义武装组成,司令于耀川,辖2个团约0.12万人。聊城失守后,支队投靠王金祥编为保安第九旅。
  第二十三支队
  1938年,第二十一支队副司令袁寿山在濮县战役中奋勇杀敌立功,范筑先将这个支队的第一团升级为第二十三支队,提升袁寿山为司令,驻防在范县一带。
  第二十四支队
  1938年,以收编高唐一带的民间武装组成,约0.15万余人,司令云茂才。聊城失守后,云茂才带支队投靠国民党山东省第四区专员袁聘之。
  第二十五支队
  1938年5月,,由第十支队武装收编盘踞在馆陶县城华北抗日义勇军 (实为皇协军)组成,约0.15万余人,司令王金甲。当年11月,支队编入第十支队第一团。
  第二十六支队
  1937年底,由收编在堂邑南大杨庄一带土匪武装组成,初为独立团。1938年5月,因栾省三在七堂战斗中立功,范筑先提升他为第二十六支队司令,辖2个团约六七百人。聊城失守后,支队在赴大峰山途中被会道门冲散,仅剩三四十人投靠第三十一支队,后编入平原纵队。
  第二十七支队
  1938年7月,以濮县城东和范县城南2支起义武装合编组成,司令初为韩殿卿,后为王玉德,辖2个团约0.2万多人。同年11月,支队在从长清、平阴、茌平返驻地濮县、阳谷的途中遭忠孝团袭击,被俘30多人,近100人逃往第十支队,其余被冲散返乡。
  第二十八支队
  1938年夏,以收编活动在齐河一带的一支民团武装组成,约0.1万余人,司令李文远。聊城失守后,支队100余人加入第三十一支队,其余回乡。
  第二十九支队
  1937年底,以回乡抗战的李光斗、梁志超等组织的抗日自卫团组成,初收编为一个团。1938年6月扩编为第二十九支队,司令王善堂,辖3个营和1个手枪连,约0.15万余人。聊城失守后,在王善堂操纵下,支队投归齐子修第三支队。不久,李光斗、梁志超、赵晓等一起组建为先遣纵队第五大队。
  第三十支队
  1938年夏,以收编的高唐第七区民团组成,约0.1万余人,司令吴春阳。聊城失守后,依仗国民党山东省第四区专员袁聘之势力,盘踞在本地。
  第三十一支队
  1938年8月,以济南战役前方指挥部机关为核心,以博平、齐河、茌平、长清、禹城等县边界抗日团体为骨干组建,司令管大同。辖3个团和警卫连、骑兵连各1个,共850人。聊城失守后,以该支队为基础组建平原纵队。
  第三十二支队
  1938年夏,以博平县民团组建,国民党博平县长王家佑任司令,约0.2万余人。聊城失守后,支队的一部分编入八路军先遣纵队第五大队。
  第三十三支队
  1938年夏,以收编在恩县活动的一支民团武装组成,司令王化三,约
  0.2万人。聊城失守后投敌。
  第三十四支队
  1938年夏,以收编在高唐活动的民团武装组成,司令李连祥,约0.2万人。聊城失守后,发展到近万人,盘踞在高唐、禹城边界地区。
  第三十五支队
  1938年秋,以鲁西南特委在荷泽安陵集、曹县桃园集一带组织的一支抗日武装组成,司令徐茂里,约0.1万余人。聊城失守后,支队编入一一五师第三十四旅第五支队。
  三路民军分别为:
  民军第一路
  1938年1月,以收编活动在馆陶、临清、邱县边界的民间起义武装组成,辖7个团近万人。聊城失守后,该路民军由共产党员沈兰斋带出一部归第十支队,王来贤带大部先投国民党军,后投靠日军。
  民军第二路
  1938年春,以白玉瑛在宁阳、汶上一带组织地方武装组成,司令白玉瑛,初约0.4万余人,后发展至七八千人。聊城失守前后,与鲁西北抗日游击司令部中断联系。
  民军第三路
  1938年初,馆陶县赵玉瑛在北京西郊一带组织一支武装,范筑先给其一个民军第三路的番号和一部款饷,委任赵.玉瑛为司令。
  1938年10月,将35个支队改编为4个纵队:
  第一纵队
  以第二支队为核心,辖第四、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六、二十七、二十九等支队,司令员范筑先(兼),副司令员王金祥。
  第二纵队
  以第三十一支队为核心,辖第十二、十九、二十八支队和第十支队的东进梯队、大峰山独立营等,司令员袁仲贤。
  第三纵队
  以第十支队为核心,辖第五、六、七、十三、十六、二十一、二十五支队,司令员张维翰。
  第四纵队
  以第三支队为核心,辖二十四、三十三支队等,司令员齐子修。
  鲁西北抗日游击司令部设政训处(后改为政治部)、政治干部学校、军事教育团和青年抗日挺进队。
  政训处
  1937年10月成立。处长张维翰,秘书张霖之、姚第鸿。1938年5月,政训处改称为聊城政治部,主任张维翰(兼),副主任姚第鸿,秘书长赵伊坪,副秘书长王幼平。
  聊城政治干部学校
  1938年5月,以博平军事训练班为基础成立,校址在山东省立聊城二中。校长范筑先(兼),副校长张郁光,教务长齐燕铭,训育长周子明。1939年初在馆陶县城改称为筑先学院。
  聊城军事教育团
  1938年3月成立,设于原山东省立聊城第三师范。聊城失守后,师生分赴各部队参加抗日工作。团长范筑先 (兼),教育长袁仲贤,训育长胡超伦。
  青年抗日挺进队
  1938年3月成立,1939年2月分别编入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和筑先纵队,队长范树民。1938年8月范树民牺牲后,由范树琨代理队长。
  鲁西北抗日游击总司令部
  其前身为鲁西北抗日游击司令部。范筑先牺牲后,组建平原纵队和筑先纵队。
  平原纵队
  1938年12月,以第三十一支队为主,和第十二、十九、二十六等支队的一部分组建。辖3个团0.1万余人,驻防于茌平、博平、高唐、禹城、齐河、长清县结合部。司令员袁仲贤,副司令员管大同,政治部主任管大同(兼),参谋长王唯一。1939年夏,平原纵队编入第一一五师。
  筑先纵队
  1939年1月14日,以第十支队为主,和第六、十一、三十二支队以及民军第一路军各一部组建,由第一二九师先遣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聚奎统一指挥。纵队初建时辖7个团(含独立团、特务团)。当年4月,撤销团,改为大营建制,以战斗队兼工作队,确定留第七团和独立团外,共整编为5个营,筑先纵队与先遣纵队驻防在鲁西北地区。司令员张维翰,副司令员朱德崇,政治部主任袁仲贤,参谋长胡超伦。1940年6月6日,一二九师先遣、筑先两纵队合并编为一二九师新八旅。同时,确定该旅调归冀南军区领导。
  鲁西北军分区
  1940年4月在卫河指挥部的基础上组建。初为鲁西军区第三军分区,俗称鲁西北军分区。1940年10月,牛连文调任筑先县县长,由第一一五师东进支队黄骅接任司令员。1941年1月,黄骅调冀鲁边区工作,白云继任司令员。1941年2月,白云在战斗中负伤,由刘汉接任。同年7月,鲁西、冀鲁豫军区合并后,改称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1942年初,刘汉调出,赵健民接任司令员。同年9月,冀中回民支队转战到鲁西北地区,冀鲁豫军区决定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任分区司令员,赵健民改任副司令员。1942年底,由各地委、县委书记兼任军分区、县大队政治委员。1942年上半年以前,分区为团级,下半年为旅级。分区辖卫河工作团,团长孙洪;基干团,匡云、张明福、田厚义、屈乾坤先后任团长,宋殿彬、王俊生、王希永先后任政治委员;独立团,程子坊、黄骅先后任团长。1943年7月,该分区划归冀南军区,改称冀南七分区,赵健民任司令员,许梦侠兼任政治委员。1944年5月,冀南、冀鲁豫军区合并为冀鲁豫军区,改称冀鲁豫军区第七军分区,赵健民继任司令员,许梦侠仍兼政治委员。1945年10月,正式恢复建立冀南军区,原冀鲁豫军区第七分区调整为冀南军区第一分区。1947年秋和1949年春,军分区机关干部随地方武装升级到野战部队工作和南下。后军分区对外保留名称。其地方武装工作由地委人武部负责领导,白云、胡超伦先后任司令员,许梦侠、韩宁夫先后任政委。分区独立团团长为史炳信、政委王希永。
  运东军分区
  1940年4月在运东指挥部的基础上组建,时称泰运军分区。初为鲁西军区第四分区,俗称运东军分区。辖聊城、阳谷、东阿、在平、博平、清平6县。同年5月茌平阴县黄河以北地区、东阿县东北地区设平阿县,8月将聊城县改为筑先县,10月在寿张、阳谷、东阿、东平4县边界地区设张秋县。1940年末或1941年初,齐河、禹城(两县津浦铁路以西地区)划入。此时,分区为团级,直属部队为独立营和特务连。后在独立营的基础上扩建3个营,约有兵力0.16万余人。司令员先后为邢仁甫、刘致远,政委先后为范阳春、杨重、苏超、石新安。
  冀鲁豫军区第一、四军分区
  1941年7月,鲁西、冀鲁豫两军区合并为冀鲁豫军区,筑先、阳谷、东阿、茌平、博平、清平、齐河、禹城、平阿9县为冀鲁豫军区第四军分区。1942年秋,齐河、禹城划归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张秋划归冀鲁豫军区第二军分区。第四军分区以分区二营和齐河县五营组建基干团,另有两个支队。此时,军分区由团级升为旅级,司令员刘致远,政委石新安。1942年12月5日,冀鲁豫军区第一、四军分区合并为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辖泰安、肥城、峰山、长清、齐禹(禹城被合并为齐禹县)、茌平、博平、筑先、阳谷、东阿、平阴、平阿、清平等13县。1943年7月,清平县划归冀南第七军分区,平阴、平阿合并为平阴县。第一、四军分区合并后,原一分区基干团为新的第一军分区第一团,原第四军分区基干团为第二团,原第四军分区一支队和特务连编为第三团,二支队改为一支队,共有兵力0.14万余人。1943年底,军分区第三团升留守团,军分区第一支队改编为三团,司令员刘致远,政委邓存伦。1944年5月,冀南、冀鲁豫军区合并为冀鲁豫军区。筑先、阳谷、东阿、茌平、博平、平阿、齐禹、峰山、长清、肥城、泰安11县为冀鲁豫第一分区。一分区武装部队有3个团,司令员刘致远,政委邓存伦。
  1945年8月,成立晋冀鲁豫军区,恢复冀南、冀鲁豫等4个军区。筑先、阳谷、东阿、茌平、博平、泰安、肥城、齐禹、长清、河西、平
  阴11县,为冀鲁豫军区第一分区,1945年8月、9月收编峰山、肥城县大队为分区四团,齐禹、河西县大队为第五团,阳谷县、区队为第六团,共0.9万余人。同年10、11月,分区第一、二、三、四团升级调走;将回民支队编为分区一团,原分区六团改为二团,原分区五团改为三团。司令员先后为刘致远、周桂生,政委先后为邓存伦、申云甫。1946年秋末冬初,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所辖黄河以西的齐禹、河西、东阿、阳谷、荏平、博平、筑先7县组建冀鲁豫第六军分区,六分区直属部队为原一分区的第二、三团,二、三团后来升级调走。这时收编阳谷县大队一部为分区独立营,收编齐禹、荏平、筑先、阳谷县各大队一个连为分区河防团。司令员先后为朱子伟、罗仁泉,政委申云甫。1947年秋,冀鲁豫第六分区改称地委人民武装部。此时,六军分区辖筑先、东阿、茌平、博平、河西、齐禹、徐翼、聊城8县,原分区河防团升级为冀鲁豫军区独立一旅,收编齐河县独立营、民兵连和博平、东阿、河西、徐翼县大队为直属十一团。司令员罗仁泉,政委谢鑫鹤。1948年5月,晋冀鲁豫、晋察冀军区合并为华北军区。筑先、东阿、茌平、博平、齐禹、河西、聊阳、徐翼8县为冀鲁豫区第六军分区。1948年底,原分区直属十一团除留守一个特务连外,其余升级调走。尔后,冀鲁豫六分区改为冀鲁豫第六地委人民武装部,部长先后为赵健民、岳舜卿,政委谢鑫鹤。
  第三节建国后地方武装
  中国人民解放军聊城军分区1949年9月,以运东军分区与濮范军分区辖域合并,以原运西军分区(简称七分区)机关为基础,成立聊城军分区,12.月25日举行授旗团结大会,宣布分区正式成立,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平原省军区聊城军分区”,驻址在聊城城里古楼南街路西。当时执行乙种分区编制,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供卫处,下辖警通连、教导队、独立营及清平、冠县、莘县、茌平、阳谷、寿张、东阿、聊城、高唐、堂邑、博平11个县武装部和聊城城关区武装部。同年10月下旬,独立营调离。1951年1月,聊城城关区武装部与聊城县武装部合并,5月间组建补训团,同时建立归队连。11月中旬,建立军邮支局。
  1952年12月,聊城军分区精兵简政,撤销补训团,警通连缩编为警通排。平原省军区撤销,聊城军分区归属山东省军区领导。1953年2月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省聊城军分区”。1953年,军分区机关辖阳谷、东阿、聊城、寿张、茌平、博平、高唐、清平、临清、馆陶、冠县、堂邑、莘县、观城、濮县、范县、朝城17个县人民武装部。1954年8月1日,按新编制整编,并将原17个县武装部改为兵役局。1955年4月,聊城军分区归济南军区领导。
  1955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省军区”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聊城军分区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聊城军分区”。
  1956年4月1日,原德州军分区所辖的夏津、武城、德县、平原、禹城、齐河县及德州市兵役局划归聊城军分区领导。此时,聊城军分区辖茌平、阳谷、东阿、武城、禹城、冠县、高唐、寿张、范县、临清、夏津、莘县、馆陶、德县、齐河、平原、聊城县及德州、临清市19个县市兵役局。
  1958年2月,聊城军分区编为乙种军分区,下设司令部(军务科、征集退伍预备役士兵科、无线电分队、警卫通信班)、政治部、干部处、行政经济管理处。11月,根据地方行政区划,聊城军分区辖聊城市、德州市、临清市及夏津、商河、临邑、东平、范县、冠县、寿张、茌平、高唐、平原、肥城、齐河县12个兵役局。1959年10月,随行政区将商河、临邑、肥城、东平划出。时辖夏津、范县、冠县、寿张、茌平、高唐、平原、齐河8个县和聊城、临清、德州3个市兵役局。1960年8月,聊城军分区所辖兵役局改为人民武装部。
  1961年1月,聊城军分区改为甲种军分区,并成立军分区教导队。7月,将齐河、平
  原、夏津县及德州市人民武装部和高唐县的二分之一划归德州军分区,时辖冠县、阳谷、寿张、莘县、茌平、高唐、馆陶、东阿、范县、聊城、临清11个县市人民武装部。同年10月,聊城军分区归山东省军区领导。
  1964年12月,4805部队由聊城军分区代管领导,翌年1月归属聊城军分区。1966年8月,聊城专区公安大队改为聊城军分区独立营,各县中队相应归县武装部领导。1968年,整编撤销聊城县中队。同时县中队进行调防。1969年3月,重建聊城县中队。
  1970年3月,遵照精简精神,军分区3部下设作训、通信、管理、组织、干部、宣传、保卫、供应、装备、卫生科。4月,增设机要科。
  1975年12月,分区将所属8个县县中队移交公安机关建制领导,改称人民武装警察中队。同月,“山东省军区独立第六营”改为 “山东省聊城军分区独立营”。
  1976年12月,55106部队列入聊城军分区独立营建制(驻平阴县龙桥村,守卫平阴大桥)。同月,分区按新编制进行整编。司令部设作训科、通信科、军务科、动员科、机要科、管理科、警通排;政治部设组织、干部、宣传、保卫科;后勤部设军械科,增设民兵装备仓库;分区直属分队设有招待所、教导队。
  1981年2月,军分区只设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取消科的建制。同时所辖8个县人民武装部均改设作训动员科、政工科、供管科。8月,分区组建干休所,番号为“山东省聊城军分区聊城离职干部休养所”。
  1986年1月,军分区机关进行整编,压缩机构层次,裁减人员,设立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撤销科的建制。7月,8县市人民武装部改归地方建制,工作人员改归地方编制,实行地方和军队双重领导。分区所辖人武干部和工人及其装备全部移交给地方。县市武装部为副县级单位。1996年4月,根据中央文件精神,按照山东省和山东省军区统一安排, 全区8县市人民武装全部收归军队建制。收归后其职责不变,仍为同级党委军事机关、政府的兵役机关,接受军队和地方政府的双重领导,县市委书记任人民武装部党委第一书记,人民武装部1名主官为同级党委成员之一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聊城地区支队
  1943年由冀鲁豫边区第六分区三个团中选出的一个大队(相当于营)和各县游击力量中选拔出的骨干组成,时称聊城专署公安大队,驻专署所在地一一东阿县朱王山村。1946年聊城解放时迁入聊城,主要执行逮捕、押解、看守、保卫、除奸和侦察等任务。1949年10月至1959年12月,均称公安大队,隶属于省公安总队,接受地委、专署直接领导。1959年1月至1963年1月,称“民警大队”;1963年2月至1966年6月恢复“聊城地区专署公安大队”称谓,其隶属关系和领导关系一直未变。1966年7月后,公安大队改为独立营,归聊城军分区领导。1976年初,地区公安处接管军分区移交的部分部队,由民警科直接领导和管理,共设聊城、临清、冠县、莘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等8个县中队和直属一、二中队等单位,统称“武装民警中队”。1982年1月,成立武警聊城地区支队,并接收军分区独立营为直属大队;支队机关设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消防科4个部门。1986年11月,消防科从武警支队分出成立消防大队。
  武警支队主要担负看守监所、押解罪犯、追捕逃犯,守护重要桥梁,警卫党政机关,防范和镇压反革命暴乱,应付各种紧急突发事件等任务,维护社会治安,保卫全区的稳定和安全。地区武警支队自组建以来,一直在地委、行署及公安机关领导下进行工作,并接受上级武装警察部队的领导。1988年,武警聊城市支队战士张立军在东昌湖只身1人勇救4名落水青年,被武警总部记一等功;临清市中队战士张为兵在执行堵截2名盗枪案犯的任务中,不为金钱诱惑,只身将2罪犯擒获,荣立一等功。1991年,全区武警部队认真贯彻《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精神,广泛开展“我为落实《纲要》献力量”活动,提出加强基层建设的建议100余条。1992年,武警支队把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摆在中心位置,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促进了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任务的完成。当年,制止犯人逃跑及在押犯行凶、闹事、自杀等事件;在确保各类固定执勤目标安全的同时,圆满完成各项临时性勤务积极参加社会综合治理,加强城市武装巡逻,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岀了贡献。1993年,武警支队党委坚持“从严治警”方针,加强以作风、纪律建设为核心的管理工作,部队的纪律观念进一步增强,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当年,高唐县中队部分干警在中队长朱占喜带领下,面对持枪犯罪分子临危不惧,将1名被劫持的儿童救出,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表扬和人民群众的好评。1994年,支队党委围绕部队担负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这个中心任务,把训练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强化训练管理,注重打牢基础,严格按纲施训,确保了训练时间、内容和质量的落实。年终评岀"三手''(技术能手、执勤能手、神枪手)70名、“四会”(会示范、讲解、管理、做思想工作)教练员59名,84名官兵因训练成绩突岀受到表彰,其中二等功2人、三等功25人,聊城、冠县、东阿中队和大队三中队被评为训练先进中队。1995年,强化勤务管理,规范勤务秩序,进一步完善执勤制度,消除了事故隐患;在保证固定执勤目标安全的同时,多次圆满完成地委、行署部署的重大临时性执勤任务;完成孔繁森纪念馆开馆仪式和中央领导人来聊视察的安全保卫任务;直属大队三中队协助济南市槐荫区派出所干警抓获跳车逃跑的案犯,其中1名干部荣立三等功,2名战士受到支队嘉奖。当年,全区武警部队还积极协助公安机关逮捕、押解犯罪分子,处决罪犯。1996年,支队党委紧密结合部队实际,进一步加大党建力度,使党委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圆满完成了以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为中心的各项任务。上半年,有10个中队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31名党员被评为“优秀党员”,20名干部被评为廉政勤政干部;当年,支队被地委、行署授予“全区学习孔繁森先进单位”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6月份,支队党委被武警总部表彰为“先进支队党委”。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

相关地名

聊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