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民国时期驻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58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民国时期驻军
分类号: E289.52
页数: 2
页码: 649-650
摘要: 民国成立后,军阀割据,战乱迭起,军队调遣频繁,防务变化复杂。 1912年,山东后路巡防营步兵统领方致祥所辖前营、后营、左营、右营、中营5个步兵营和骑兵2个营驻防于聊城,统部和步兵前营、后营、骑兵一营常驻聊城,其他分别驻堂邑、阳谷、冠县、高唐等地。县设小分队,有步马兵40人,警察局有警兵60人。当年,方致祥被撤职,由李德厚接防。李德厚兼山东省黄河上、中、下游的防务与山东后路巡防步、马、炮各营及原属山东武卫先锋营步兵三营统领,山东武卫先锋营步兵三营到聊驻防,后又将当地士绅组织的卫东营约300人编入该部。
关键词: 民国时期驻军 驻防部队

内容

第二节民国时期驻军
  民国成立后,军阀割据,战乱迭起,军队调遣频繁,防务变化复杂。
  1912年,山东后路巡防营步兵统领方致祥所辖前营、后营、左营、右营、中营5个步兵营和骑兵2个营驻防于聊城,统部和步兵前营、后营、骑兵一营常驻聊城,其他分别驻堂邑、阳谷、冠县、高唐等地。县设小分队,有步马兵40人,警察局有警兵60人。当年,方致祥被撤职,由李德厚接防。李德厚兼山东省黄河上、中、下游的防务与山东后路巡防步、马、炮各营及原属山东武卫先锋营步兵三营统领,山东武卫先锋营步兵三营到聊驻防,后又将当地士绅组织的卫东营约300人编入该部。
  1914年,新编军步兵统领戴绍九率3个营到聊城驻防。次年,戴绍九调往梁山,李德厚部改编为山东陆军第四混成旅,6个步兵营驻防聊城。
  1918年,旅长李德厚调往北京,原陆军第五师中将张善义率部2个营、卫队2个连到聊城,任东海“剿匪”总司令兼四旅旅长。此时,鲁北武定府和青州府一带划归东昌所辖。次年,张善义病死,陆军中将、原直军师长张建功到聊城任旅长。1925年,张宗昌任山东督办后,委任张建功为东北陆军第二十八师师长,派其第一二八旅旅长张辉连、第一三八旅旅长杜凤章连夜赶至聊城、冠县等地,将第四旅和东临道尹柯长泗(兼警备司令)所属警备团(由29县抽调0.15万余人组成)及尹公署1个连、聊城警备大队约300人一律收编,将一三八旅扩编为第七十一师。
  1925年12月,张辉连因擅自离聊城被枪决,由中将姜和睛为东昌镇守使兼一二八旅旅长、王涛为少将参谋长。
  1926年,设东临道区司令部,司令王冠军,所属两个团0.1万余人驻聊城城内。同年夏,由济南调孙百万部0.1万余人驻聊城东关,王、孙两部统归镇守使指挥。
  1927年,取销镇守使署,驻东昌所有部队均改属直鲁联军第八师,师长寇英杰,辖两个旅、1个混成团,共有0.7万余人。
  1928年,张宗昌属第六军由河北到聊城,军长徐源泉;寇英杰属第一军从河南调聊城,军长门锡光;十四军孙殿英任军长。3个军共3万余人,均驻聊城城内外及附近村庄。后由警备队队长陈扒皮率3个中队和一个骑兵队计有300余人驻于聊城城内。
  1929年,聊城县警备队队长王金发踞城反叛,杀死警备大队队长张二板角。王踞城不到10日,冯玉祥属第十七师冯洪逵攻城,历时1昼夜,王金发败逃。同年夏,王冠军率领王金发残部等18股0.1万余人,从莘县复入聊城,后被茌平驻军陈调元部岳胜轩旅击溃。
  1930年,军阀战争发生,聊城地方军队撤走,王金发部又入聊城。当年秋,第十七师马鸿逵部到聊城将王金发赶走。韩复榘部第八十七旅旅长荣光兴率0.3万余人到聊城驻防。聊城城内驻旅部及两个团,阳谷驻1个团。
  1931年冬、1932年秋、1933年秋,第八十六旅旅长陈德新、第二百二十旅旅长李义之、第五十九旅旅长赵新德分别带其所部,先后到聊城接防。
  1935年,韩复榘部第八十七旅旅长荣光兴复到聊城接防,兼清乡司令。
  1936年,第五十八旅旅长王世歧带其所部到聊城接防。同年秋,范筑先到聊城,任行政第六区专员兼保安司令,所属保安营两个连200余人驻聊城城内。
  1937年,国民党溃兵连长齐子修冒充二十九军进驻聊城,在城内敲诈掠夺,两个月后离开聊城。
  1938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一二九师主力一部进入临清一带,进行抗日斗争。12月,陈赓率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进驻朝城、张鲁集一带,协助恢复鲁西北地方党组织开展抗日斗争,并指挥筑先纵队,翌年初撤离。
  1939年初,陈赓率领六八八团到聊城支援鲁西人民抗日斗争。筑先纵队第三团、一二九师骑兵团活动于茌平一带。下半年,肖华五支队在茌平王家油坊歼灭薄光三部1个营。同年,肖永智率领一二九师骑兵团和东进纵队的一个营,进驻阳谷,帮助建立抗日政权。
  1940年2月,程子华率冀中军区部队、宋任穷率冀南军区部队进驻莘县。杨勇率部追击石友三部队进驻莘县。3月,杨勇、杨得志率部到范县、观城地区。6月,程子华部撤回冀中,宋任穷部返回冀南。8月,杨勇率六八六团0.2万余人进驻范县张青营、颜村铺一带,组织发动群众,巩固建立抗日政权。11月,杨勇率第七、八、二十、二十二、七十七等团进驻朝城,年底撤离。
  抗战初期,冀鲁豫军区后勤部、军工厂设在张秋,1942年撤出。
  1942年,新八旅和冀南第三分区合并,进驻境内。
  1943年,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宋任穷、副司令员杨勇、副政委苏振华和第八分区司令员曾思玉、副司令员何光宇率领第一、七、八、九分区指战员、冀南军区第七军分区机关进驻阳谷、莘县等地,1947年全部撤离。
  1945年底,冀鲁豫军区第二纵队约2万人将聊城包围,围攻王金祥、赵振华、郭培德等部。至翌年初,谈判停战,二纵队撤走。
  1947年7月,冀南军区独立二营驻高唐围歼国民党残余,后撤出。8月,刘(伯承)邓 (小平)大军渡河南下,路经区内,驻寿张镇, 同月南征。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

相关地名

聊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