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政协机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510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政协机关
分类号: D523
页数: 6
页码: 578-583
摘要: 1952年12月,区内部分县建立人民政协组织。其后,各县均建立政协组织。县政协由政协山东省委员会直接领导,聊城地委统战部负责协调指导。“文化大革命”期间,地区及各县的政协工作中断。1981年12月,全区各县政协委员会均恢复建立。1986年4月,政协聊城地区工作联络处(正县级)建立,设正、副主任各1人,下设办公室。1988年8月,建立山东省政协聊城地区工作联络组(正厅级),设组长1人、副组长3人,下设办公室。1989年2月,改称山东省政协聊城地区工作委员会,原组长、副组长改称主任、副主任。1989年10月,增设提案联谊工作处、文史宣传工作处、经济科技工作处、文卫政法工作处。1993年4月,经济科技工作处、文卫政法工作处分别更名为经济工作处、科教法制处。至1996年,政协工委下设办公室、提案联谊工作处、经济工作处、文史宣传工作处和科教法制处。
关键词: 行政管理 政协机关

内容

1952年12月,区内部分县建立人民政协组织。其后,各县均建立政协组织。县政协由政协山东省委员会直接领导,聊城地委统战部负责协调指导。“文化大革命”期间,地区及各县的政协工作中断。1981年12月,全区各县政协委员会均恢复建立。1986年4月,政协聊城地区工作联络处(正县级)建立,设正、副主任各1人,下设办公室。1988年8月,建立山东省政协聊城地区工作联络组(正厅级),设组长1人、副组长3人,下设办公室。1989年2月,改称山东省政协聊城地区工作委员会,原组长、副组长改称主任、副主任。1989年10月,增设提案联谊工作处、文史宣传工作处、经济科技工作处、文卫政法工作处。1993年4月,经济科技工作处、文卫政法工作处分别更名为经济工作处、科教法制处。至1996年,政协工委下设办公室、提案联谊工作处、经济工作处、文史宣传工作处和科教法制处。
  第二节工作联络
  建国初至“文化大革命”前,全区只有临清、聊城、阳谷、莘县设有政协组织,工作联络由地委统战部办理。
  “文化大革命”中,政协工作被迫中止。
  1981-1986年,县市政协工作由省政协、聊城地委统战部负责联络。
  1986年6月,政协聊城地区联络处召开全区政协工作座谈会,传达贯彻全国地方政协工作座谈会、省政协五届四次全委会精神,交流经验,部署工作。
  1988年12月,政协聊城地区联络组召开全区政协工作会议,研究如何做好新时期的政协工作。当月,联络组组织区内省政协委员15人,先后视察地委农村工作部、地区物价局、聊城市道口铺东风村、聊城市化工厂等单位,并向省政协、聊城地委写出视察报告。
  1989年4月,政协聊城地区工作委员会组织各县市政协负责人外出学习考察;6月,召开驻区内省政协委员座谈会,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告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书》和省政协党组扩大会议及主席会议关于“坚决拥护中央平息暴乱措施”精神;7月,召开全区政协工作会议,传达贯彻省政协六届七次常委会议精神,学习中共中央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部署下阶段的政协工作;9月,召开全区政协工作会议,交流了提案工作、文史资料征集工作、祖国统一联谊等方面的经验;11月,组织区内省政协委员15人到聊城内燃机厂、运输机械厂、手表厂、第一食品厂、毛纺厂、油泵油嘴厂等企业视察,围绕如何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增强企业内部活力、转变经营机制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1990年4月,政协地区工委召开全区政协工作会议,传达省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会议要求,政协工作要贯彻稳定高于一切的方针;以改革的精神,贯彻中央14号文件和全国政协、省政协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暂行规定,推动政协履行职能的规范化、制度化;发挥政协才集中的优势,为治理整顿、发展经济、科技兴农服务,为发展文化教育和各项事业服务。5月,省政协常委、经济科教委员会副主任曹子丹率有关专家来区内视察,先后视察了临清沙河造林情况、冠县林区和莘县2606项目,并就如何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发展全区林业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9月中旬,政协地区工委组织商业、供销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到聊城等县市进行专题调查,并向地委写出《关于如何发挥国营商业主渠道作用的专题调査报告》。12月,政协工委组织区内省政协委员14人,分别到冠县、临清市、聊城市就农业、乡镇企业、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考察,并向地委和省政协写出专题考察报告。
  1980-1990年间,根据全国政协、省政协的部署,先后组织区内省政协委员197人(次)对农村、机关、学校、工厂等58个单位进行有针对性地视察,8次向省政协、地委、行署写出调查报告,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加强同兄弟地区的联谊,会同济南、泰安、临沂、枣庄、济宁、荷泽、惠民、东营等地市书画联谊会进行了书画巡回展出;莘县、东阿县政协同毗邻的大名、台前、南乐、齐河、梁山、东平、平阴等县政协组成政协工作联谊会。为进一步推动“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地区政协工委加强与台胞、台属的联系。
  1987-1990年,全区共接待台胞1600余人(次),进行广泛地文化、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交流。至1990年底,全区已有侨胞、台胞、港澳同胞“三胞”企业6家,引进资金1500万美元,为家乡兴办公益事业的“三胞”37人,投资150余万元;东阿县政协创办的“三胞”联谊服务中心引进资金48万元。
  1991年9月,政协地区工委召开驻聊省政协委员、政协地区工委委员和县市政协主席会议。会议传达省政协六届十七次常委会议精神,讨论研究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问题;进一步学习江泽民的“七一”讲话;结合全区治安形势,讨论政协委员如何在反和平演变中发挥作用。
  1992年12月,政协地区工委召开县市政协主席会议,传达贯彻省政协六届三十三次常委会议和地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会议要求,各级政协要把学习贯彻“十四大”精神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牢固树立政协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增强改革开放意识和积极服务、积极参与的意识,努力做好新时期的政协各项工作。
  1993年,政协地区工委针对棉花生产严重“滑坡”问题,及时组织棉花生产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受到地委、行署及省委、省政府的重视,省政府进行转发,《联合报》给予报道,对推动棉花生产起到一定作用。东阿县政协对黄河滩区和沉沙池区的两个调査报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为滩区、池区群众争取专项资金500多万元,推动了滩区、池区的扶贫开发工作。
  1994年9月,政协地区工委召开全区政协工作会议,传达贯彻省政协七届七次常委会议精神,重点研究新形势下做好政协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会议要求:政协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工作,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提高参政、议政质量和成效;要做好联谊工作,积极引进资金、人才、技术、项目,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1991〜1994年,政协地区工委和县市政协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开展调査研究。4年间,共组织调研活动136次,形成调查报告136篇。
  1995年1月,政协地区工委召开全区政协工作会议,传达贯彻省政协七届八次常委会议、全国地方政协工作经验座谈会精神,总结工作,部署任务。同年5~6月,政协地区工委以“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为专题,组织51名县市政协委员,分别深入到24个乡镇60多个村庄实地调查研究,并与地、县市科技部门进行座谈,在初步摸清全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向地委写出调査报告并提出5点建议。其间,还组织各县市政协委员和部分驻聊省政协委员,就全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情况,深入到8个乡镇的61个行政村进行调查,并向地委写岀调查报告,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同年9月,组织驻聊省政协委员视察团一行25人到烟台考察外向型农业情况,向省政协、地委分别写出考察报告,提岀借鉴烟台经验,加快发展聊城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5条建议。
  1996年5月,地委召开全区政协工作会议。会议传达贯彻省政协七届十三次常委会议精神;总结1995年以来全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1995〕13号文件和鲁普发〔1995〕27号文件的情况和经验,就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两个文件精神,加强和改善党委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推进政协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优化政协履行职能的工作环境作出部署;对全区政协系统35个先进集体、31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1995〜1996年,政协地区工委先后接待原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谷牧,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吕正操,原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谢华,省政协副主席王裕晏、翟永浡、田健以及原省政协副主席丁方明、郑伟民、周振兴等20余位领导来区内进行视察、考察或调查。
  第三节委员会议及重要提案
  委员会议政协委员会的前身为各界代表会,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选举产生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后,不再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1949年11月至1953年间,聊城、莘县等召开各界代表会,选出主席、副主席。此间,各界代表会根据全国政协会议精神,宣传支持抗美援朝;学习惩治反革命条例,推动“三反”、“五反”运动;组织各界人士学习、贯彻执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加强各界民主人士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为团结全区各族人民、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6-1966年,聊城、临清、阳谷、莘县先后召开第一至四届政协委员会议。分别由中共、无党派民主人士、共青团、工会、妇联、农民、工商联、合作社、文学艺术、医药卫生、科学技术、民族宗教等10几个界别组成。会议组织各界人士进行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教
  育,听取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较好地履行了政治协商。此间,政协委员会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和中共中央提岀的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贯彻落实起了应有的作用。通过民主监督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文化大革命”中,人民政协工作停止。
  1980年4月至1983年,临清第五届,聊城第四届,阳谷、莘县第三届,高唐、在平、冠县、东阿第一届政协全委会议相继召开。各县市政协遵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协章程定期召开会议,列席人民代表大会,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本县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政法等重大事宜进行协商,提出意见;通过各专门委员会和工作组,多渠道地开展专题调査、咨询服务、人才培训、智力开发、文史资料征集;积极宣传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政策。
  1984-1986年,临清市第六届、聊城市第五届,莘县、阳谷县第四届,高唐、在平、冠县、东阿第二届政协委员会先后召开。换届后,全区共有政协委员897人。各县市分别召开1〜3次全委会,利用多种形式充分发挥政协学习组的作用,组织委员学习中共十二大文件和新宪法、人民政协章程以及全国人大六届四次、政协六届四次、省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精神,动员各界爱国人士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为统战工作做出贡献。
  1987〜1990年,聊城市第六届,临清市第七届,阳谷县、莘县第五届,东阿、在平、高唐、冠县第三届政协委员会先后召开。全区共有政协委员1276人,分别来自十几个界别。各县市分别召开1〜3次全体会议。
  1991-1993年,聊城市第七届,临清市第八届,阳谷、莘县第六届,东阿、在平、高唐、冠县第四届政协委员会先后召开。全区共有政协委员1325人。各县市分别召开了1〜5次全体会议。
  1993-1996年,聊城市第八届,临清市第九届,阳谷、莘县第七届,东阿、在平、高唐、冠县第五届政协委员会先后召开。全区共有政协委员1371人。各县市分别召开1〜4次全体会议。
  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政协组织认真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宣传教育,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为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做了大量工作。政协组织还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职能优势,为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民主政治建设服务,为“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服务。
  重要提案及实施建国初期至1966年,提案工作尚未开展,各届委员只是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1980年后,各县市政协均设提案工作委员会,下设提案科或联络科等专门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提案的收集、整理、审查和交办工作。1980〜1983年,全区政协委员共提提案近0.1万件,内容涉及到农业、工业、文教卫生、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及其他不同领域。“尽快解决历次运动中的冤假错案”、“精简机构,解决人浮于事、互相扯皮的现状”、“制止物价上涨”、“制止商品暗流和投机倒把”等提案,均受到社会和政府部门的关注。
  1984-1986年,全区政协委员共提提案0.14万余件,较有代表性的提案有“中年科技人员待遇低,家属农转非后子女就业难”、“科技人员外流,要求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要办好中小学,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增设农业技术中学和职业技术中学,提高群众的科技文化水平”等。
  1987-1990年,全区政协委员共提提案近0.3万件,较有代表性的提案有“收购棉花要以质论价”、“建议下大力气抓好工业生产”、“建议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关于解决农民售棉难的问题”、“农村成立敬老院,解决老人晚年生活困难”、“移风易俗,支持男到女家落户”等。
  1980—1990年,全区政协委员共提提案4737件。其中农林水方面的561件,占提案总数的11.8%;工交财贸方面的870件,占提案总数的18.4%;文教卫生科学技术方面的1165件,占提案总数的24.6%;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方面的388件,占提案总数的8.2%;社会政法方面的289件,占提案总数的6.1%;党政方面的570件,占提案总数的12%;统战方面的208件,占提案总数的4.4%;群团方面的93件,占提案总数的2%;组织人事方面的213件,占提案总数的4.5%;其他方面的380件,占提案总数的8%。共办复提案3316件,占提案总数的70%。
  1991-1994年,全区各县市政协委员共提出提案3658件,其中1991年907件,1992年987件,1993年965件,1994年799件。其间,驻区内省政协委员在每年一度的省政协全委会上,共提出提案56件。其中,闫廷琛等委员提出的“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几点建议”一案被评为“全省优秀提案”,受到省政协的表彰;提出的“关于把马西贫困区灌溉和人畜吃水工程列入国家'八五,扶贫计划'’的提案,省政府有关部门予以采纳,将马西列入省重点扶贫区,将冠县、莘县列入国家“八五”扶贫攻坚计划重点扶持的贫困县。
  1995〜1996年,全区各县市政协委员共提出提案2145件,其中1995年1137件,1996年1008件。其间,驻区内省政协委员在省政协全委会上共提出提案54件,其中,关于经济建设方面的32件,关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方面的8件,关于精神文明、廉政、法制建设和劳动人事方面的10件,关于统战、政协、民族宗教、侨务、民政方面的4件。
  提案的办理由党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政协办公室联合召开承办单位会议,根据提案性质交有关单位办理。各承办单位具体落实,并将落实情况反馈提案委员会,由提案委员会负责反馈到提案人。1991年后,各级领导进一步重视提案工作,对一些重要提案,县市党委、政府的领导亲自批示、督办。各县市政协都建立立案交办、阅批送审、联合办案、积极催办、信息反馈、案卷归档等制度,使提案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第四节文史资料征集
  1980年6月,阳谷县政协率先建起文史资料研究科。1984年后,各县市普遍开展这项工作。征集的内容包括政治、军事、工商、文教卫生、科学技术、民族宗教、名胜古迹、名人轶事、风土民情等。
  至1987年5月,全区有文史资料征集人员13人;征集资料980篇400.2万字,出版资料18集,计231篇91.9万字。至1990年10月,全区各县市政协均成立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有专职文史资料征集人员24名、兼职66名,聘请文史资料征集人员220余名;征集资料2316篇857.7万字,征集图片37张,出版文史资料44集,计505篇210.4万字。
  1980〜1990年,全区共编印各类文史书刊2.6万余册,其中地区内交流17493册,与外地市交流5358册,与外省市交流2940册,发往港、澳、台地区186册,发往国外122册。为外地提供有价值的珍贵史料81篇约32.8万字。
  1991〜1994年,全区共出版文史资料17辑,计1053篇234.3万字。编辑岀版了《民族英雄范筑先》、《民族英烈张自忠》、《武训》、《傅斯年》、《刘瑛诗文校注》等专辑。发行文史资料3.6万余册,其中向港、澳、台及海外发行600余册。为省政协编辑出版《山东文史集萃》、《辛亥革命在山东》、《抗日殉国将士》3书提供并选用文稿42篇计15万余字。与地委党史办联合征集撰写《刘少奇两次聊城行》、《李先念视察聊城》、《宋任穷重访革命老区》等回忆文章,并在省政协《春秋》杂志发表。出版《东昌爱国民主人士》一书,入选人物120名。
  1995~1996年,全区共征集文史资料153万字,出版文史资料9辑113万字计9500册。地区政协工委与阳谷县、临清市政协联合编辑大型文史专辑《王伦起义史料》一书,计53.4万字,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地区政协工委整理区内革命纪念地和革命战争遗址史料26篇,征集回族革命斗争史料人物传略13篇、革命斗争事件7个。
  政协聊城地区工委(联络组)领导人更迭表(续表)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