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48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分类号: D035.5
页数: 2
页码: 515-516
摘要: 1956年8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山东省委员会派省“民革”团结委员会主任张宣武到聊城同中共聊城地委统战部联系,筹建“民革”山东省委直属聊城支部,由张宣武推荐、地委统战部同意,指定袁鼎勋为召集人,组织筹建活动。当月,“民革”聊城支部正式建立,袁鼎勋当选为主任委员,秦鸿荃、盛峰为支部委员,会员共7人,直属山东省“民革”领导。“文化大革命”期间,“民革”聊城支部被迫停止工作。1980年1月,恢复组织活动。
关键词: 地方组织 民主党派

内容

组织沿革1956年8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下简称“民革”)山东省委员会派省“民革”团结委员会主任张宣武到聊城同中共聊城地委统战部联系,筹建“民革”山东省委直属聊城支部,由张宣武推荐、地委统战部同意,指定袁鼎勋为召集人,组织筹建活动。当月,“民革”聊城支部正式建立,袁鼎勋当选为主任委员,秦鸿荃、盛峰为支部委员,会员共7人,直属山东省“民革”领导。“文化大革命”期间,“民革”聊城支部被迫停止工作。1980年1月,恢复组织活动。1986年6月2日,经 “民革,,中央批准,“民革,,聊城支部扩建为“民革”聊城市委员会,委员会由5人组成:袁鼎勋为主任委员,白万泉为副主任委员,孙大章、朱筱林、钱成坤为委员,时有“民革”成员23人。为方便活动,“民革”聊城市委员会于1989年7月,按其成员工作性质及住址分布情况划分成立机关、古楼和湖西3个活动支部。至1996年,委员会共有成员36人(因调离、死亡等减员11人除外),其中专职干部2人。
  临清市“民革”小组于1988年6月24日建立,经“民革”山东省委批准,秦鸿德等5人为小组成员,秦鸿德为召集人,共有成员8人。1993年3月26日,成立“民革”临清市支部委员会,秦鸿德任主任委员,王明辉、周以芳为委员。1995年12月26日,增补王明辉为副主任委员。
  主要活动50年代,“民革”聊城支部成员,在共产党的团结、改造、教育方针的指引下,认真学习时事政治,加强自我教育、自我改造,思想有明显进步,在贯彻落实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对台宣传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革”成员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积极参政议政,开展民主监督,先后就加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建立环城湖旅游区、促进棉花生产、加强法制建设和社会综合治理、减轻农民负担、改进台胞接待工作、实施兴聊十大工程等方面,通过“民革”党员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提案105件、建议24条,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多数被采纳。发挥一技之长,为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年逾花甲的“民革”成员、周震从1983年起,为抢救祖国古代医学珍贵遗产,译解《内经素问》等经典医书24.7万余字,并筹集资金创办中山中医培训学校,培训学员60余人,后又开设按摩门诊,治疗婴儿瘫300余人;“民革”成员、地区台联理事张官生积极引进台资,先后创办加油站和市中山经贸公司等企业,实现利税逐年递增;“民革”成员赵纯佑,年届87岁尚主持创办聊城中山书画社,与海内外同胞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民革”成员岳玉玺、马亮宽等先后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60余篇,其他文章120余篇。开展海外联谊活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民革”聊城市委成立以来,配合地、市委对台办接待台胞90余人次,走访台属105人次,帮助台属与台湾亲人写信联系等多种形式寻找亲人185人次;通过做在台人员刘珍鉴的工作,使其除出资支援家乡北杨集乡河洼刘村的教育外,又投资30万元人民币在聊兴办了聊城市鉴德技工学校;通过与台湾亲友联系,为在聊城兴建傅斯年陈列馆争得捐资700美元。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聊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