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税收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43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税收管理
分类号: F810.42
页数: 2
页码: 432-433
摘要: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主政府在解放区设工商大队,负责税收工作。1949年2月,设冀鲁豫第六专区税务分局;8月,改称平原省聊城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税务局,下辖11个县税务分局。1952年11月,改称山东省聊城专区税务局。1958年2月,专区税务局撤消,税务工作移交专署督导室计划财贸组;9月,税务工作移交专区财政局工商税组。1961年10月,恢复聊城专署税务局。
关键词: 税务 税收管理

内容

民国时期,馆陶设有厘金局、货物税局和统捐局,临清设有拓斗捐局、棉花牲畜屠税局、货物税局和统捐局,聊城设有货物税局,寿张设有统捐局。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主政府在解放区设工商大队,负责税收工作。1945年,设工商管理局兼管税收。1949年2月,设冀鲁豫第六专区税务分局;8月,改称平原省聊城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税务局,下辖11个县税务分局。1952年11月,改称山东省聊城专区税务局。1958年2月,专区税务局撤消,税务工作移交专署督导室计划财贸组;9月,税务工作移交专区财政局工商税组。1961年10月,恢复聊城专署税务局。1971年1月,撤消聊城专署税务局,工作移交财政局。1983年10月,恢复聊城地区税务局。1994年10月,全区税务机构分设。至1996年,聊城地区国家税务局设13个科室及直属征收分局、稽查分局,聊城地区地方税务局设9个科室及直属征收分局、稽查分局;全区国税系统干部、职工1738人,地税系统干部、职工871人。
  税收制度
  税务登记50年代,对工商企业单位和个人办理税务登记。1958年后,税务登记工作中断。1978年后,征税范围不断扩大。全区分别于1982年10月、1987年4月、1990年7月、1994年10月4次进行税务登记换证工作,全区登记换证户数为28415户。1995年3月,地方税务登记总户数为6151户。1996年6月,又开展对个体工商户等地方税务登记工作。
  纳税申报纳税人在申报时,必须填报纳税申报表,凭以计税。1958年实行工商统一税后,对财务制度健全、核算正确、一贯遵守财经纪律的企业,实行“三自”(自己计算、自己填票、自己交库)纳税;对不具备“三自”条件的企业,由企业自行申报纳税,税务机关査核验收。1985年,聊城地区税务局对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和集贸市场的税收,就其如何纳税申报作了详细规定。1995年,地区分别在聊城市、东阿县进行征管改革。至1996年始,逐渐建立征收大厅,取消专管员,全区各乡镇税务所共合并为49个乡镇税务分局,全面推行税力代理和纳税“三自”制度,运用微机等高科技技术进行税收管理。1994~1996年,全区各类企业纳税申报率均达95%以上,有证个体户申报面达70%以上。
  税收检查建国后,全区历年都进行不同形式的税务大检查。1951年,在税收检查中,查岀偷漏税案件1.5万起。1960-1964年,共査补偷漏税款1020万元。1983-1990年,累计查补偷漏税款8388.1万元。1991-1995年,共查补偷漏税款1.99亿元,平均每年3980多万元。1996年,查补偷漏税款7562万元。
  税收减免
  税收减免有政策性减免、新办企业减免、困难减免和特案减免,均须按税收管理体制报批。50年代,区内的税收减免,多为政策性减免。60年代初期,区内税收减免多为救灾性困难减免。80年代,税收减免范围越来越大,减免税额逐年增多。1962〜1964年,为扶持受灾农民发展生产,全区共减免税款87.3万元。1981〜1990年,全区累计减免税款18437.3万元。1993年,全区税务部门清理纠正地方越权自定的税收优惠政策42条;对临时性、困难性减免一律停止审批,对减免税到期的立即恢复征税;对承包流转税的做法进行清理纠正,保证了税收职能的实现。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

相关地名

聊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