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粮油储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40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粮油储运
分类号: F722
页数: 3
页码: 401-403
摘要: 抗日战争时期,人民政权在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征收的公粮,除当即拨给供应单位食用外,全部分散在农村,由可靠的村干部、农户秘密保管。解放战争时期,各县征收公粮,大部分储存在祠堂、庙宇、民房内。1950年,专区直属粮库建粮仓4排,仓容0.3万吨,阳谷的城关粮库和阿城北库分别建起粮库,仓容750吨,东阿关山建石圆仓4座,容量500吨。1957年,首次在临清建造钢板油罐3个,容量850吨。
关键词: 商业管理 粮食油脂 粮油储运

内容

粮油仓储抗日战争时期,人民政权在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征收的公粮,除当即拨给供应单位食用外,全部分散在农村,由可靠的村干部、农户秘密保管。一般都选择地势高而又不易被敌人发现的地点,夜间挖坑,把粮食埋入地下。解放战争时期,各县征收公粮,大部分储存在祠堂、庙宇、民房内。1949〜1959年,以租借民房为主,国家专仓保存为辅。1950年,专区直属粮库建粮仓4排,仓容0.3万吨,阳谷的城关粮库和阿城北库分别建起粮库,仓容750吨,东阿关山建石圆仓4座,容量500吨。1950〜1959年,全区共建粮仓34986平方米,仓库容量64940吨。1957年,首次在临清建造钢板油罐3个,容量850吨。1960〜1969年,全区共建粮仓68184平方米,仓容106070吨。其间,储粮以国家仓库为主,租借民房为辅。1971年,全区建土圆仓271座,容量5165吨,后逐年倒塌。到1979年,全区仅剩完好土圆仓2座。1970〜1979年,全区共建房式结构粮仓101499平方米,容量164605吨。1980〜1990年,建易于机械操作和缺氧保粮的高质量粮仓,容量167706吨。1990年底,全区共有存粮点168个,粮库面积264020平方米,仓容43.15万吨;钢板油池、油罐84个,容量825万公斤。1996年,全区共有存粮点165个,粮仓面积242523平方米,仓容45.22万吨;钢板油池、油罐51个,容量4540万公斤。
  1949〜1950年,仓储方法均采取常规保粮与药剂保粮相结合。在粮库未装粮食前,先用石灰垫底,再垫上1尺厚的麦糠,上铺苇席,四周墙上再用麦秸苫子贴住。粮食入库后,上面用麦糠或椿叶、槐叶、草木灰盖上,以防虫蚀。当年用不完的粮食,次年凑干燥天气翻仓,利用风车、筛子去杂,日晒、烘干或冷冻灭虫。1951〜1952年,除采用常规方法保粮外,还曾一度采用药剂“六六六”粉灭虫。1953年停止使用,改用氯化苦熏蒸杀虫。1957-1974年,全面采用药物熏蒸保粮方法,开始使用磷化锌酸式法产生磷化氢气体杀虫,后来用磷化钙、高效低毒药剂磷化铝,消灭储粮虫害较好,但也不同程度地污染了粮食。1974〜1985年,逐步采用“三低”(低氧、低温、低剂量)储粮法,散装仓新粮入库时用塑料薄膜严格密封,开动制氮机充气36小时,可将害虫全部杀死。仓储粮食发生虫害时,每万斤粮用磷化铝3~5克,既可除虫,又能防止粮食污染。严冬季节开启门窗,揭开密封物,翻动粮堆,扒沟通风,降低粮温。春季气温回升前用塑料薄膜、沙、棉籽皮等密封粮堆,保持低温。1985年,全区普及“三低”储粮,所有粮仓全部实现无虫、无鼠、无霉烂、无事故。1991〜1996年,逐步推行应用“机械通风”、“电子测温”等储备新技术,国家储备粮管理达到国家储粮标准的要求,全区“无虫、无鼠、无霉烂、无事故”存粮率达到并保持100%的水平。
  70年代前,粮油仓储全靠抬、扛。70年代初,开始试用机械作业。1974年,全区有输送机20台,扬谷机6台,扒谷机2台,灌包机6台,去石机1台,面袋清理机3台,麻袋修补机5台,刷桶机2台,电焊机2台。1977年,聊城、临清、冠县3个县的城关粮库仓储操作基本实现机械化。至90年代,全区粮食仓储操作全部实现机械化。
  清末民初,沿用升、斗、斛为量器单位。十升为一斗,五斗为一斛。民国初期,曾用十斗为一石,每斗粮食重量,小米16斤,小麦15斤,豆子、玉米14斤,高粱13斤(阳谷、寿张等县通用大斗,比境内通用斗大一倍)。1928年,度量衡改革,粮食交易逐渐废斗用秤,以市斤论值。建国初,粮食公司和粮食局征收公粮都是使用大木杆秤,16两为1斤。1950年,聊城、临清、阳谷等地经营粮食的单位首先使用台秤。1954年,全区粮食系统普及台秤,共有各种台秤933台。油品市场交易多用油篓、油缸、油桶做容器,零售用“油葫芦”、“油提子”做量器。“葫芦”装盛1斤,“提子”装盛1两、2两。1986年后,全区粮油门市部均采用半自动售油器。
  粮食调运清代漕运畅通时期,每年从江南往聊城运河码头运粮食400万石(每石150斤左右)。1937年黄河改道前,粮商曾利用黄河用船从洛口至滑口、关山、孙口等沿黄码头来往运入或运出粮油。1947年全境解放至1952年,粮食统一调运和自由流通并存。1947年2月,豫鲁边战役中,冀鲁豫区从在平、博平、筑先(聊城)等县往前线运送麦子0.1万多吨。同年7月,刘邓大军过境时,筑先县组织人、畜力木轮车调运面粉50吨、麸子5吨、绿豆10吨、柴草115吨。1949年淮海战役期间,冀鲁豫区第六专署和第九专署(后合并为聊城专署),发动数万妇女碾米、磨面,组织数千辆人力木轮车、畜力铁瓦木轮车往前线运送粮食、面粉数千吨。1950年,聊城专署先后拨发贷粮350吨,救灾粮400吨,支持灾民度过春荒。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粮油管理实行统一指挥调度,调剂粮油余缺。1978年后,逐渐放宽粮食经营政策。1983年,实行粮油多渠道经营,国家粮食部门掌握计划内的粮油调运,区内粮油调运的基本原则是“统一调拨,粮油外调安全运输”。区内粮油调运种类分年度、季度、月份调拨和临时调拨4种。全区粮食运输的一般流向是,调出区外,从南向北,自西向东;区内调拨,从各县往聊城、临清集中。其运输工具,初期靠人力、马车和船只,60年代后期,增加了汽车运输。1975年,地区粮局汽车队建立。1979年,全区粮食系统有各种汽车53辆。1980年地区粮局汽车队撤销,将汽车分配到各县,成立除东阿外的7个县粮局汽车队,但粮食部门的汽车仍是仅起辅助作用,大批粮食的调运.主要靠汽车运输公司。粮食调入调岀数量,历年有较大变化。1957年前,多数年份调岀大于调入。1958年后,调入大于调出。1983年调入42.087万吨,调岀30吨,净调入42.084万吨。1985年后,调岀大于调入,并且有一定数量岀口。1990年,调入0.3万吨,调岀5万吨,净调出4.7万吨,岀口1.89万吨。1996年,净调出1万吨。油脂调入数量,多数年份调岀大于调入。建国后40年间只有8年油脂净调入,最多的是1979年60.24万公斤,净调岀最多的是1981年639.34万公斤,1986年以调岀为主,1990年净调岀62.28万公斤,年末库存523.72万公斤。1991年,调入粮食594吨,调出37688吨。1992年,调入粮食2025吨,调岀12183吨。1994年,调入50吨,调岀80141吨。1995年,调出45543吨。1996年,调岀10000吨。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

相关地名

聊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