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前,境内除海盐官营外,基本无国营商业。1945年,泰运行署始在东阿县铜城镇设公营(国营)裕盛祥商店(次年改为泰兴隆商店),经营粮、油、工业品、农副产品并负责税收、工商管理等事项。1947年,商店迁于聊城。1949年,聊城专署设工商科,“泰兴隆”商店改为贸易公司。
1953年,先后建立百货公司、花纱布公司、药材公司、煤建公司、粮食公司、油脂公司、土产公司、盐业组、畜产组、石油推销组、酒类专卖实业处等国营商业经营机构,在县城积极开展批发和零售业务(县城以外归供销合作商业经营),收购农副产品,组织内外交流,国营商业逐渐占据并巩固了对全区各贸易市场的领导地位。但是,此间国营商业曾对私商存有排挤、代替的倾向,一度导致私商货源不足、商品单调、利润减少。1953年6月,根据中共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方针,本着“国营商业占领批发阵地,零售让给私商”的原则,各国营公司有计划地取消了零售小组,合理地制订地区差价,使私商有利可图,活跃了集市贸易,促进了城乡物资交流。
1950-1952年,国营商业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制度,各级企业的资金由上级专业公司统一调度,一切现金收入全缴贸易金库;商品由专业总公司统一调拨,各专业公司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商品调拨,根据总公司安排的调拨计划进行。临时调拨也要由总公司开出调拨令才能进行。全区商业计划由省代编,地区国营商贸各公司受地区工商科和省各对口公司的双重领导。这种高度集中的商业管理体制,造成一些商品迂回倒流,货物、资金大量积压,商品利润低微。1953年,全区各专业公司普遍实行经济核算制,按经济区域建立批发机构,商业管理机构同经营机构分设,各专业公司主管企业管理,各批发站为经营机构,建立和健全计划、统计、财会、物价等管理制度,加速了资金周转,节省了费用开支,但因核定资金偏紧,计划上缴利润过高,造成部分企业只愿经营利大、畅销的商品。1953年11月,国家对粮食、食油、棉纱、棉布开始实行统购统销,价格由国家商粮部门统一核定。由此,一方面稳定了物价,安定了民心,但因统得过死,影响了生产的发展。
1957年,建立专署商业局、服务局。次年8月,专署供销社和服务局并入商业局。1961年8月,专署供销社从专署商业局分岀。1957〜1966年,国营商业强调生产观点、群众观点、政治观点。1963〜1966年,商业系统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生产服务”的口号,执行“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改善经营管理,积累建设资金”的方针和“及时收购,及时推销,生意做活,活而不乱”的原则,在支援生产,稳定物价,保障供给,安定人心等诸多方面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商业以计划经济,服务社会为特征的管理体制的优越性。但也暴露出计划统得过死,体制随意变化,违背经济法则,商业本身发展缓慢,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弊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旧的商业体制进行一系列改革。1982年,改国营商业城乡分工为商品分工。1985年,取消生猪派购制度,先后开放猪肉、鲜蛋、蔬菜市场;批发企业打破“固定地区、固定对象、固定价格”3固定的模式,实行自选进货厂地,价格可以上下浮动。1990年,国营商业年购进总额45521万元,比1978年增加55.1%;销售总额48559万元,比1978年增加108.3%;上缴利税1045万元,比1978年增长15.93%。1996年,国营商业购进总额43442万元,销售总额46843万元,年末库存总额10179万元。
第一节网点设置
境内设置较早的公营商业网点,是冀鲁豫工商局第一分局于1942年建立的昆山、寿张、汶上、东平、南旺5县联办的“东兴商店”。1945年日本投降后,公营商业网点迅速发展。冀鲁豫工商局在临清设“德丰裕”直属商店,在阳谷设“华丰”机关商店。泰运行署在东阿县铜城镇设“裕盛祥”商店(后改称“泰兴隆商店”),下设“东记”、“西记”两店。工商第七分局在寿张设“济昌货栈”。上述各较大公营商店,均在附近集镇设分店,经营粮食、百货、酱菜、药材、土特产品、煤油、煤炭等军需民用商品。1949年,国营商业供应比重仅占社会零售额的9%,而私营商业却遍布城乡。
建国初期,国营商业只是分布在少数城镇。1955年,全区国营批发商业机构发展到205处,从业人员693人,批发商品700多种,批发总额594万元,国营商业销售总额占社会销售总额的13.3%。1956年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建立起以国营商业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商品流通渠道。1958〜1962年间,因受“五风”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商业遭受挫折。1962年,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重申“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商业网点得到较快地恢复和发展。1966年,全区有国营商业网点231个,从业人员2315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压缩国营商业。1978年底,全区仅有国营商业网点138个,从业人员1681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打破地区之间的经济封锁,疏通商品流通渠道,取消对农产品的包购包销、统购统销政策。1983年,进一步完善经营责任制,搞活了流通,国营商业购销网点不断扩大,建立起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渠道畅通的商品流通网络。1984年底,全区有国营商业网点552个。1987年,全区国营商业共有网点415个5260人。其中,零售网点304个4011人;饮食服务网点108个1237人;其他营业网点3个12人。1990年,商业网点570个6989人。其中,副食品业133个880人;食品业103个528人;针纺织品业7个197人;百货47个1969人;五金交化37个504人;综合商店10个661人;饮食业网点84个760人;服务业网点62个651人;其他网点87个839人。1994年,全区商业网点发展到1034个,人员9945人。其中,工业品采购(供应)网点90个,人员1443人,农副产品采购(供应)网点149个,人员524人,零售网点614个,人员6269人,饮食服务网点181个,人员1709人;归口管理的集体商业网点133个,人员876人。其中,工业品采购(供应)网点6个225人,零售网点95个415人,饮食业网点6个74人,服务业网点26个162人。1996年,全区国营系统有饮食业网点56个665人;服务业网点44个702人。
第二节商品购销
石油1947年聊城解放后,先后迁入“泰兴隆”、“宏丰”等公营商店,主管和兼营石油。1951年初,平原省在聊城设立中国石油公司安阳支公司聊城推销组,主要经营苏联进口一号柴油,全区年销量在0.1万吨左右。1952年,全区石油销量增加到2405吨,其中煤油2162吨,汽、柴油200多吨。1953年10月,地区始设专业石油经营机构聊城石油供应站。自此,石油购销批发业务由国营公司独家经营。1956年,聊城石油供应站改称中国石油公司山东省聊城分公司,辖德州、临清、禹城3个支公司。1958年初,中国石油公司山东省聊城分公司撤销,在德州组建德州石油批发站。同年秋,煤建、石油、农业生产资料3个批发站合并,统称德州生产资料批发站。
1959年10月,改称山东省聊城煤炭、木材、石油批发站(迁回聊城)。1962年5月,3站分设,改称公司。1966年底,改称中国石油公司山东省聊城批发站,1971年,改称山东省聊城石油采购供应站。1985年1月1日,聊城石油经管机构由商业局划归经委领导,改称山东省石油公司聊城分公司。1992年,改称山东石油集团聊城总公司,隶属山东石油集团。
自建国后至1958年,以销售照明用煤油为主,柴、汽油销量很少,货源比较充足,基本上可以满足需要。1958〜1962年,随着汽车、拖拉机等动力机械的迅速增多,汽、柴油需求量日益增加;货源较为紧张,柴、汽油实行计划供应。1963年后,国产石油迅速增加,结束主要靠进口石油的历史,但石油货源的增加速度一直落后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求量的迅猛增加。1983年4月始,根据国家规定按计划供应高价成品油。1984年5月起,高价石油作为市场调节商品,实行敞开供应。全区石油销售量由建国初期的千吨左右增加到1985年的10.78万吨,1990年达13.29万吨,1996年为120301吨。
1952〜1996年聊城地区石油购销数量(续表)
日用百货1950年5月设平原省聊城地区百货公司,1952年12月更名为山东省聊城百货公司。1956年,聊城县设百货公司,其他各县城内设百货经营组。1966年,撤销聊城百货公司,设济南百货站聊城分站。1971年,撤销聊城分站,成立聊城百货采购供应站。1978年,纺织品业从百货采购供应站分出,增设纺织品站。地区百货采购供应站和纺织品站主要从济南百货采购供应站进货,并负责收购区内工业品。1980年以后,直接从工厂进货的数额逐年增加;1982年占进货总数的60%左右。商业体制改革后,改坐等分配货源为按需组织货源,合理储备商品,扶持发展当地产品,帮助厂家上当地供不应求的新产品;改定向垂直单渠道进货为发展横向联系,扩大内外交流。
建站初期,商品供应实行计划分配,基层供销社占商品的70%,城内国营占商品的30%。1953年,实行不论批发、零售、集体、个体,一律敞开供应,改坐门等客为联合展销和带样品走出去推销。各县、区供销社结合集镇古会,有计划地举办物资交流会,推销生产资料和日用百货,促进城乡物资交流。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生产、生活资料商品供应异常紧张,食糖、肉食、暖水瓶、卷烟等22种商品实行凭票供应。1960〜1962年,食油、面食、自行车等25种日常生活用品,实行高价敞开供应。1963年,为满足生产和消费的需要,经营品种由1962年的0.2万余种增至0.3万多种,全区建立固定收购点103个,流动收购点241个。当年,全区购进总值完成1810万元,销售总额完成4622万元。1964年,商品购销状况趋于好转,凭票供应的商品减少四分之三;高价商品除针织品外,其余均转为平价供应。“文化大革命”期间,经营管理混乱,商品货源不足,流通渠道不畅,扩大了供需矛盾。1978年,商业市场出现了购销两旺。1985年后,所有日用百货基本上全部敞开供应。1978年,全区日用百货购销额、利润额和1968年相比,购进增加56%、销售增加60%、利润增加10%;1990年和1978年相比,购进增加55.1%,销售增加108.3%,利税增加15.93%。至1996年,日用百货销售量减少,利税甚微。
五金交电1956年前,专区没有独立的国营五金交化公司,其商品归百货公司和私商经营。1956年初,地区成立五金、交电两公司。1958年7月,两公司合并为中国工业器材公司山东省聊城交电分公司。1966年11月,分公司改称分站,1986年1月改称山东省聊城地区五金交电化工批发公司,隶属地区商业局。
1978年以前,70%左右的商品依靠上级分配,其余靠计划外采购。1978年后,除少数名牌和原材料供应不足的紧俏商品由上级下达指令性进货计划外,大部商品靠自采供应。1984年流通体制改革后,地区五金交化批发公司广开商品购销渠道,扩大从工厂直接进货。当年,与省内外50余家工厂签订常年供货合同,并和毗邻地区9家公司建立固定业务关系。1978年,公司从工厂直接进货价值180万元,占总购进量的52.4%。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五金交电各类商品所占比重有所变化。50年代,铁丝、圆钉、铁锹、自行车等普通生产、生活用品,为五金交电行业的大宗商品。60年代,气马车、胶轮车、自行车、缝纫机等为销量较大的商品。70年代,自行车、缝纫机、电动机、收音机等销量大增。80年代,录音机、电视机、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录像机等家电商品销量迅速增加。1990年,全区国营商业家电商品经营额3553万元,占五金交电商品销售总额的89.13%。至1996年,家电商品销售额逐渐下降。
食品1953年,专区始建食品站,主管全区生猪调拨。1955年,食品站改称食品公司,开始经营部分肉食、鲜蛋。1956年,各县食品公司相继建立,并于聊城、临清设牛羊屠宰加工厂和回民肉食门市部,且对生猪实行派购和实物奖售,鲜蛋用紧缺工业品换购。1959-1979年,猪、羊、禽、蛋一直供不应求,城镇人口凭证(票)定量供应,农民除节日食用自产留用或生产队自宰分食外,一般不予供应。1979年,大幅度地提高猪、牛、羊、禽、蛋的收购价格。1980年,生猪生产出现了产大于销。1985年5月1日,猪、羊、禽、蛋全部取消定购派购和实物奖售,放开购销价格,实行议销和多渠道经营,出现产销全面发展,购销两旺,市场繁荣,生意兴隆的可喜景象。
玛瑙牌阿胶牛肉、阿胶乌鸡、阿胶烧鸡等系列产品由东阿县阿胶肉类开发公司生产,该公司始建于1994年7月,其产品即将医药瑰宝阿胶与当地优质肉类资源、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配方相结合,经十几道工序精制而成的新一代肉食品。阿胶乌鸡具有营养、保健价值,能及时补充人体所需18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有延年益寿之功效,是一种大补十全的黑色食品。阿胶烧鸡具有养肾补虚、强健肌体之功效。阿胶牛肉具有开胃健脾、补中益气之功效,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型绿色食品。在县供销社(集团)总公司总经理秦道溪、开发公司经理解绍洪组织、管理、经营下开发研制的系列产品,填补了鲁西阿胶肉食品的空白。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备受消费者青睐。至1996年底实现产值1050万元,利润200万元,税金60万元。1996年,该系列肉类产品被评为“国际风联金奖产品”,公司被评为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省节能企业”。副食品1949年10月,聊城酒类专卖经营处成立,主要经营酒的批发业务。1958年8月,经营处改称中国酒类专卖公司聊城分公司,增加烟糖业务,始营济南、青岛等地生产的香烟。至1984年,烟、酒、糖、茶一直由国营公司专营批发,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商业经销。1957年10月,分公司改为专署服务局服务处,增加茶叶批发业务。1958年3月,服务处改为专区商业局生活资料站(址在禹城)。1959年3月,资料站改称土产废品副食站,增加土产、废品的经营业务。次年,土产、废品经营业务划归专区供销社,同时增加康复面、地瓜干、枣类等代食品业务。1962年1月,改为专区副食品分公司,同时撤销禹城副食站,增加蔬菜、果品批发业务和肉类、水产经营业务。同年9月,改称中国糖业烟酒公司聊城分公司。1965年,蔬菜果品业分岀。1967年分公司一度迁至临清,改称分站,同年7月改称生产组。次年元月迁回聊城,同年6月改称地区副食品批发公司,增加食盐业务,恢复蔬菜业务。1971年改称地区副食品公司,1977年建副食厂,生产糕点、糖果等副食品。1982年10月,烟业从副食公司划出,设地区烟草分公司。1983年,蔬菜、盐业划出,增加罐头、奶粉、糖果等小食品批发业务。1991年10月,改称聊城糖酒茶副食品采购供应站。此后至1996年底,地区副食品经营管理机构再无变动。
中低档烟、酒由区内生产,高档烟酒糖茶大部由济南、禹城二级站购进,少量从外省产地直接进货。1985年,酒类茶叶经营放开后,大部从厂家、产地直接进货。当年1月,地区副食品公司与浙江开化茶厂建立茶叶联营业务,成立浙鲁茶社。
酒类自1949年成立专卖处至1978年,对酒类一直实行专酿专卖。1953〜1978年,因酿酒原料紧缺,以粮食为原料的酒类一直供不应求。70年代,瓶装白酒一度实行凭票供应。1978年后,逐步敞开供应。1984年,取消专卖管理。1962〜1965年,蔗糖货源紧缺时,对高级知识分子、高干、产妇、病人等实行按人定量凭票供应,普通户实行高价供应。部分用于收购鲜蛋、生鸡等农副产品的奖售,价格实行“双轨制”和凭票供应办法,烟执行到1964年,食糖执行到1965年。此后,货源充足时敞开供应,货源紧缺时凭票定量供应。香烟执行到1982年,食糖执行到1989年。1989年始,烟酒糖茶全部敞开供应。
全区历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单位:万元蔬菜1955年,中国蔬菜食品杂货公司聊城分公司建立。1957年初,专署和各县设服务局,专区蔬菜食品杂货公司下放于聊城县,易名蔬菜公司,临清同时设蔬菜公司。1958年夏,服务局并入商业局。1962年,成立副食品分公司,除经营烟、酒、糖、茶外,兼营蔬菜、果品批发业务。1971年7月,地区副食品分公司改名为地区蔬菜副食品公司,内设蔬菜科,负责全区蔬菜产、销和掌握聊、临两县蔬菜公司的业务。自此,蔬菜品种逐年增加,大头菜、菜花、西红柿、圆葱种植面积扩大。1971、1972年,其余各县蔬菜公司和蔬菜基地相继建立。1975年,全区蔬菜基地发展到2600亩,日销鲜菜70-100吨左右,年上市量3万吨左右。1977年,从外地购进干、鲜菜0.2万吨,先后两次组织菜农到北京、天津等地学习引进温室、塑料大棚、地膜覆盖等先进蔬菜生产技术。1978年,承担山东杂交白菜种推广任务,生产菜种450公斤。
1980年,城镇蔬菜专业户陆续岀现,地膜覆盖、塑料大棚蔬菜等先进技术逐渐普及。1986年,全区蔬菜产量达17万吨,外调1350吨。1987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6.5万亩,其中蔬菜间作2.5万亩,地膜覆盖和塑料大棚种植1万亩,年产35万吨,支援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市9250吨。1988年春,山东省首届淡季蔬菜交流会在聊城召开,聊城蔬菜公司同与会的15个省市蔬菜公司签订1.95万吨的蔬菜购销合同,被商业部定为北方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同年,形成蔬菜基地的乡镇31个,专业村277个,专业户3万多户,专业批发市场20多处,建恒温库40多座。1989年,全区种植蔬菜25.29万亩,产蔬菜65万吨,向北京、邯郸等外地运销蔬菜5万多吨。同年5月,聊城蔬菜公司建千吨恒温库1座;7月,堂邑建千吨蔬菜脱水加工厂1座,年产脱水大蒜250吨、青椒50吨,销往天津、香港,岀口美国、日本。随着蔬菜生产的发展,蔬菜公司既积级收购销售也及时组织调运。1990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外调鲜菜3756吨。1996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2552万亩,其中,塑料薄膜覆盖和小拱棚、中拱棚、塑料大棚、温室等保护地栽培50万亩。城乡人民冬春吃不到鲜菜的历史彻底结束。
第三节饮食服务
饮食1956年前,饮食业全为私营。每个县城有饭馆5〜10家左右,每个集镇饭馆3~5家上下,每家有职工3〜5人不等。另有部分流动个体户在集会、街头、路口临时露天支锅或搭棚、摆摊,经营包子、烧饼、油条、肉饼、丸子、面条等饮食业。1956年后,经营饮食业的私营专业技术人员大部分过渡为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商业所属饮食服务业职工。各县城设有兼营饮食业的旅馆(店),各集设有具有餐厅的饭馆(店)。1958年后,地、县机关相继建立招待所。1978年后,私营饮食业迅速发展。1980年,有国营饮食业网点52处,从业人员686人,经营额608.8万元,实现利润10万元。1990年,全区国营饮食业网点84处,从业人员760人,经营额1037.2万元,实现利润38.6万元。1996年,全区国营饮食业网点56处,从业人员665人,经营额645万元。
旅馆建国后,各县城内先后建起有床铺、餐厅等服务设施的正规旅店。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后期,各县先后建起招待所。70年代后期,驻聊城的较大单位分别建起招待所。1985年,全区国营以外各类旅馆150处,床位18520个,从业人员1460人,年经营额1022万元。此后,各旅馆在内部设备上逐步进行改善,在部分房间增设电视机、电风扇、沙发和席梦思床。
地区商业集团总公司直属旅馆——聊城宾馆,其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聊城第三招待所,有楼房40间,平房80间,1962年改为聊城迎宾旅馆。70年代扩建楼房220间,80年代临街隅建5层楼房,改名“聊城饭店”,时有干部职工207人,另有临时工、计件工和联营工近百人,拥有固定资产122万元,设旅馆部2个540个床位,大小餐厅5个,可以接纳1500人同时用餐。既有宴席雅座,又有小吃快餐。附设百货部3个,烟酒副食、电器、眼镜等其他商品经营部5个,电视录像放映室、理发室、停车场各1处。1990年,饭店经营额224万元,完成利税30.8万元,人均年劳动效率10821元,人均年贡献1488元。1996年,该饭店经营额260万元,完成利税20万元。
照相1949年,全区有照相馆13户,从业人员51人。70年代,全区照相业发展到144人。80年代,个体照相业迅速发展,照相馆由城市发展到各集镇和旅游景点,由坐门等客发展到逢年过节带相机登门照相,由原来只能拍照黑白片发展到彩照。1988年前,拍摄的彩片必须送济南或北京冲洗、扩印。1987年地区摄影彩扩中心先后购置3台日产QSS—901彩扩机,1988年开业,承接全区和河南省台前等县彩照冲洗扩印业务。1990年,仅聊城市城内和各办事处辖境就有.照相馆28家141人。其中,国营6家85人,营业额54.4万元,获利15.2万元,税收7.6万元。1996年,全区国营系统有照相馆18家,年利润出现负值。
浴池1949年,各县先后建起浴池,有的由工会负责,有的归消费合作社管理。1961年后,全部归饮食服务公司管理。除聊城、临清外,其余各县池塘均是秋末渐冷时开业,春初渐暖时停业。60〜70年代,各县池塘长期失修,冠县、在平、东阿等县城浴池,先后停业。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茌平、高唐、东阿、冠县各拨款10万元修建池塘。1990年,聊城市专门对外营业的浴池仅1处,床位115个,另有部门自办兼营对外开放的池塘3处,床位213个,城区人口平均每529人合一个浴池床位,且修脚、搓背等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后继无人。聊城东风池从1961年起,30年从未停业,80年代,年均接待浴客15万人次以上,年经营额90万元左右,年创利税10万多元。1992年,此池拆除。至1996年,全区各级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陆续自建起浴池,基本上解决了干部职工“洗澡难”的问题。
理发1949〜1955年,理发业全为私营,除城镇有坐门等客的父子、师徒理发店(馆)外,其余均是挑担赶集、上会,流动为顾客理发。1956年后,饮食服务公司管理此业,各县城和较大集镇始有国营或集体理发馆。1990年,全区国营商业系统有理发门市46户。1996年,全区国营系统有理发门市部2处,实现利润0.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