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建国前私营商业
明清时期,京杭运河纵贯境内南北,商业比较发达。山、陕、浙等省较大商户在聊城、临清等沿运河城镇兴建山峡会馆、江西会馆、苏州会馆等商人活动场所。仅山陕商人在东昌府创办的商号就有五六十家。享有“小天津”之誉的临清,为江北5大商埠之一,商品通过航运北达京津,南抵苏杭,各种商店数十种上百家。境内主要行业有粮行、花(棉花)行、金银店、药店、瓷器店、锡器店、服装店、鞋帽店、布匹店、绸缎店、丝店、漆店、书店、笔店、铁货铺、杂货铺等。
鸦片战争后,境内商业日趋衰落。会通河(小运河)的淤塞,使商业市场日渐萧条。但粮行、杂货等行业仍较兴盛。民国初期,聊城从古楼到闸口长2公里的大街上,仍然店铺林立、生意兴隆。至30年代,境内商业按其行业大体可分为如下11种:百货主要包括绸缎、布匹、服装、鞋帽、线类、毯类、瓷器、染料、银器等。1931年,临清百货业有绸缎、布匹店16家,线货铺8家,铜、锡器店铺12家,银器店5家,鞋帽店20家,麻绳铺14家,洋货铺40家。1937年,聊城城内较大的百货店铺有“朱兴盛”、“吉庆祥”、“聚成山”、“致和永”、“陈玉太”、“同和太”、“纹福祥”、“华盛昌''、“鸿庆永”、“源恒文”、“恭兴长”等10多家。
五金主要包括金店、银楼、铜器铺、秤铺、炊具等几十个器种。清末民初,聊城县境内有洪炉作坊100余家、白铁铺数十家、秤铺10多家。五金“洋货”流入境内后,五金商店 (又名铁货铺)逐渐与手工作坊分离,成为专做买卖的商店,手工作坊的产品一般也较少直接出售。
文具清末,聊城“书业德''书店颇有名气,岀版图书数百种,远销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1928年,“中华”、“世界”、“商务,,等全国知名的书局在聊城设立分店。1931年,临清有书店7家,其余各县城有以批发为主的文具店3~5家,集镇有书摊和兼营图书文具的杂货铺。另有一种名为“传书官”的文具图书小贩,肩担或车推“文房四宝”、流行图书等学生用品,到城乡学校销售。
饮食服务1935年《在平县志》记载,在平县城内饮食服务行业有饭铺16家,饭庄、旅馆各6家,照相馆2家,理发馆7家,澡塘1家。1937年“七七”事变前,境内有饮食服务业店铺800多家。每适集日、春会多有搭棚、摆摊者,经营包子、烧饼、油条、馒头、肉饼、丸子、面条等,冬季卖开汤丸子者居多,夏季卖凉粉者为最。1930年,临清高维岳于考棚街路南创“寄虹”照相馆;次年,胥殿甲在聊城古楼东开业照相。其他各县一般在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始有此业。
清代中期,聊城、临清始有浴池,主要供达官贵人和富商豪绅享用。30年代,聊城有古楼西王子良的“德合池”、东关王氏的“四海春”和刘氏的“雅观园”、东门外刘玉合的“裕德池”等4处。临清有火神庙街的马家塘子、竹竿巷汪家塘子、浮桥口北道西柏家塘子和二闸口、鸡市口、养济院的塘子等6处。此间,各县城和张秋、阿城等沿运河较大集镇也先后建有浴池,大都设备简陋,收费较低,装卸工、车夫等平民始可入浴。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日军侵占期间,各浴池相继停业。
理发业始于清初。清政府定都北京后,下令各地官府、县城和各集镇临街设理发棚。棚内挂理发留辫的“圣旨”,凡过往行人,男性留全发者,不管官吏、平民,一律强令入棚剃头交款,违者斩首。随着头顶留辫、周围剃光清代发型的普及,剃头师傅(当时称剃头匠)挑担赴城乡剃头者日多。民国初,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进分子倡导并带头剪辫子。1918年,聊城李天震首先在古楼南街创办“理发馆”,开始新式理发。20年代末,国民党政府推行剪辫,理发业随之发展起来。30年代,聊城有理发店10户,各县城、集镇都有几家理发馆,为官府、地主、商绅等较富裕的人理发。乡村百姓则多是用剃头刀互相免费自理。
副食土产建国前,经营副食、土产的店铺叫杂货部。1931年,临清城内有杂货铺(店)28间,经营商品主要是干菜、糖果、香烛、纸张、茶叶、烟、酒、糕点、调料、酱菜、瓷器、土特产品等。
清末民初,聊城有烟丝店15家。1931年,临清有烟酒店29家。1937年,聊城有批发兼零售的花糖店4家,烟、酒、糖、茶店等20多家,兼营酱菜、杂货的糕点铺有“恒盛裕”、“永泰昌”、“凤记”、“恒茂成”等30多家。聊城糕点因品种多、质地优良而素有“东昌糕点香四方”的美誉。临清济美酱园生产的酱菜远近闻名。海味和干鲜果品,多为杂货店和摊贩、果农经营。
粮油境内大小城镇都有粮食市场和私营粮店。1931年,临清城内有粮店39家。粮店多为就地收购、出售,靠贱买贵卖或囤积居奇营利。卖粮者,多数为农民自产的余粮或为调剂品种到附近市场上出售;买粮者多为缺粮农民或卖出多余、买进所缺品种,或为省钱挪作他用。每个粮市有经市场管理部门批准的管理人员2〜3人或3〜5人。贩运粮食者,有“粮商”、“粮贩”两类,粮商为资金较多的富户,粮价低时大量收购囤积,价格高时大量出售;或从低价地区买进,到高价地区出售。此类粮商多在县城或较大集镇经营。粮贩则为小本生意,从低价地买进到高价地出售,业此者多为贫苦农民。贩卖食油者,多是肩挑、车推油筒从油房买出后,走街串巷向用户出售,或以成品换取原料。
棉花土布临清、高唐等棉花集中产区多设有棉花、土布专业市场,其余各县县城和较大集镇,则只有季节性(冬、春)的小型棉花、土布市场。30年代,临清县有棉商40家,高唐县有棉商20家。棉商将收购的产品转运济南、上海、天津等地销售。在市场上买棉者多是农民套棉衣或用做手工纺织原料,往外地转运的大户棉商多是坐栈(行)收购。“洋布”流入之前,大小集镇均有土布市场,卖者多为农村妇女,买者多是家无妇女劳力的农户,或女儿出嫁、老人殡葬等用布较多的农民。上市量一般每集数十份、一二百米至百余份、千余米,成交量在170〜340米左右。
药铺清末民初,境内农村和大部分城镇没有专门医院,仅有中医坐堂就诊的药铺。清光绪年间,仅聊城城内就有大小药铺(店)20多家,多是山陕商人开设。较为著名的是“东昌益寿堂药店”,流动资金白银500两,全店32人,前后楼房5栋,年经营额折银圆2万元左右。其它集镇和较大村庄,均有简易药铺。
食盐清末民初,由官府盐店专营。30年代至新中国成立,因战乱影响,敌人封锁,海盐运不进来,只有个别杂货店少量兼营,大部分农民食用当地含盐较多的碱土淋水熬 (晒)制成含有苦味的硝盐,自食剩余的部分,拿到市场上销售或换回粮食。果品蔬菜境内除枣树外,其他果树很少,只有宅旁村头零星栽植桃、杏、梨、柿子等少量果树,且多为自产自销,果熟时,多运到集市或乡村销售,也有少数小贩到果林贩买。少数杂货铺兼营红枣、核桃等易存干果,个别较大商户将大量收购的红枣、乌枣运到济南或外省大中城市出售。
蔬菜业的主要销售对象是城镇居民和较富裕的农民,做此生意的商贩,大多是挑担或车推到集镇上摆摊出售或走街串巷叫卖。到集镇摆地摊卖菜者,大多是自产自销。
石油1921年,石油商品始入聊城。1921~1925年,聊城先后出现了“义济公司”(1930年前后改为“天聚成”)、“保善堂”、“信昌”3家经营煤油的商号。1938年日军入侵聊城,次年3家商号均被日伪政权接管并组成“合作社''实施煤油“配给制”,平民百姓买不到煤油,恢复1921年前用碟子式生铁灯、棉捻燃植物油的办法照明。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接管后的聊城基本上没有石油交易。
1938年,境内各县城相继沦陷,敌人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经济封锁,城镇商业失去广大农村市场而商品滞销,加之日伪统治者的敲诈勒索,流氓恶棍乘机抢掠,店铺解体或被迫停业。1939年初,聊城城内只剩下几家小型店铺。1942年,临清城内商户与日军入侵前的1937年相比,杂货店铺减少20户,棉业店铺减少19户,弹花店铺减少100户。1944年,境内城镇商户仅有1427家,而且多是烟酒、小吃等纯消费商业。1943年,临清城内有酒店50余户,饭馆52户,面馍铺67户,牛羊肉铺33户,烟铺62户。各县城均有由日伪统治者扶持起来的鸦片馆和妓院。
日伪军统治各县县城和重要集镇期间,农村"洋货''基本绝迹,一般集镇上的百货商户也日趋减少,而以木轮车推运、毛驴驮运和肩挑贩运粮食、棉花、食盐等日用必需品的小商贩取而代之。1939-1945年,境内车推、驴驮、肩挑贩运的小商贩约有万人左右。
1940年,抗日人民政权建立后,陆续建立工商管理局(科),解放区的商业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得到较快的发展。据1945年《寿张城调查材料》记载,1944年冬寿张县城解放后,县人民政府落实中共中央关于保护工商业的政策,城内除过去停业的坐商154户、行商8户、摊贩26户复业外,又新增坐商21户、行商6户、摊贩16户。1946年9月23日《人民日报》载,“临清解放一整年,各种商号发展到45业2529家,较解放前的29业527家增加3倍”。1947年3月28日《冀鲁豫日报》载,“国民党占领区工商业家纷纷搬来临清,天津某茶庄用310万元在该市修房,开张营业;济南益华铁工厂移设临清。去春,临清大小船不过30余只,年底增至300余只,临清大商号一年内由659家增至1181家”。1948年,聊城城内仅4月15日至7月19日3个月内,工商户就由1067家增至1249家。济南等地工商户到聊城者每日达50多人。同年,临清工商业作坊、店铺猛增到2061户,其中纯商业行业38个,计911户,并自然形成了大宁寺、董家大院2个专业化商场。至1949年9月,境内私营商业达41136户,占总户数的6.6%。
第二节建国后私营商业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政府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扶持下,私营商业迅速恢复。1952年1月,国家机关和工商各界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并且逐步建立起国营花纱布、百货、粮食、盐业、畜产等11个公司和一批商业网点。
1953年,国家实行粮棉油统购统销,缩小私营商业的经营范围。但同时采取调岀部分商品让私商经营,减少税收,实行赊销,给以贷款支持等具体措施,保护私营商业的正常发展。1954年,全区个体工商业者由1949年的41136户发展到50062户,从业人员由1949年的55298人增加到97404人。1954年9月,中共聊城地委成立“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委员会”,对私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至1957年6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部完成。全区商业归口人员43012人,其中资本家160人,小业主3800人,小商贩39052人;拿定息者10541人;直接过渡人员19022人,其中资本家52人,小业主2660人,小商贩16310人;公私合营3011人,其中资本家113人,小业主798人,小商贩2100人;合作店(组)7313人,其中资本家4人,小业主842人,小商贩6467人;经销代销员13329人,其中经销员8257人,代销员5072人;股金117.4万元。其中资本家入股28.5万元,小业主31.1万元,小商贩57.8万元;尚有个体商业3132户3314人。
1958年,全区一度基本取消集市贸易,致使商品流通梗滞,库存商品积压。8月中旬,中共聊城地委、聊城专署根据中共山东省委、省人委下达的《关于活跃市场和加强市场管理》的指示,立即组织有关部门,恢复农村集市473处,其中大集137处、中集164处、小集172处;组织公社贸易市场7处,私营商业有所恢复。
1961年,对集市贸易提出“活而不乱、管而不死”的要求,商业系统恢复国营、集体、个体3个流通渠道,私营商业有较大发展。至1963年底,全区个体商户发展到15792户23267人,资金133万元。同时私营商户利用“船小调头快”的有利条件,大搞蔬菜种、代食品、铁木制品和条、苇、草编织品的贩运,从事面食、修理等行业服务。当年,全区中等集市每集上市商品472种,比1962年上升22.8%;上市商品成交总值比1962年上升21470万元;通过集市贸易调剂各种粮食3182.5吨。1965年5月,全区私营商业4843户。
“文化大革命”期间,个体商贩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批判,大部被迫停业,仅在偏僻农村尚有个别私商贩卖生活日用品或从事面食业等。至1975年,全区仅剩个体商贩2863户。
1978年后,党和政府确立“多种商业并存、多条流通渠道共同发展”的方针,形成了以国营商业为主导、集体商业为助手、个体商业为补充的社会主义商业市场,私营商业逐渐遍及城乡,其形势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1990年,全区有集贸市场281处,年成交额61441万元,其中城市集贸市场成交额9400万元。1996年,全区有集贸市场380处,年成交额336676万元,其中城市集贸市场成交额200396万元。
个体商业1978年,地区行署批复地区工商局《关于恢复调整集市贸易的请示报告》,全区集市由1968年的164个增加到210个。1983年,百货业、饮食业、服务业、服装鞋帽业等行业蓬勃发展。1990年,个体工商户由1979年的2141户发展到45015户,1996年有93967户。其形式多数亦农亦商,少数弃农经商,均是自购自销或自制自销,其经营方式分为固定商贩与流动商贩两种。1979~1990年聊城地区个体商户基本情况
个体联营商业随着个体商业的发展,重新出现了私商联营。1985年底,全区私商联营发展到86户672人,其中城镇3户18人,农村83户654人;联营饮食业26户116人,全部分散在农村;联营服务业21户52人,其中城镇2户7人,农村19户45人;县以上私营批发商20户71人。1985~1996年,资金较多的联营私商为减少联营带来的结算、协商和容易发生纠纷等弊端,逐渐由联营改为一户为主,吸收他人入股,按股分红或向银行贷款等办法增加资金,采取雇用或聘请的办法,增加经营人员,从事批发业务。
个体批发商业1984年,允许个体商户经营布匹、服装等批发业务后,资金较多的商户改零售为批发者日益增多。工商、税务部门和城镇街道为活跃市场促进流通,相应地提供场地。由此,个体专业批发市场迅速发展。其中,成立较早的是临清烟店轴承专业批发市场。
1978年,烟店乡有4个小型轴承加工厂,生产低档次农用轴承。1982年8月,临清市区红星路东段成立的轴承市场迁移该地。至1986年,该市场上市轴承达0.3万余个品种,日成交额在50万元左右,年收市场管理费7.8万元。上市的轴承有三分之二是翻新产品,经营户从全国各地购来的库存积压轴承,交给翻新户加工,翻新产品的价格,一般只有牌价的50%左右,最低的相当于牌价的30%。当年,烟店乡共有农民6680户,从事轴承购销加工的就达0.3万户,年收入840余万元。1996年,该市场有摊位3200个,经营品种400余个,集日(5天1集)成交额200万元,年成交额1.4亿元,年税收200余万元、管理费40万元。
阳谷县寿张镇布匹专业市场兴起于1984年。到1986年底,该市场经营布匹的商户已发展到600余户,从业人员0.3万余人,花色品种上千个,上市布匹总值达2500万元,日成交额20多万元,日上市达3万人,经营布匹人员年收入人均0.3~0.5万元,专业批发户年均收入在万元以上。1984年,全镇纳税额17万元,1986年增加到29万元,其中布匹市场纳税20万元。1990年,该市场日上市摊位800多个,布匹品种0.3万余种,上市人数达3万余人,最高日成交额80万元,年成交额1.2亿元。至1996年,该市场日上市摊位240个,布匹品种近0.3万余种,日成交额7万余元,年成交额0.2亿余元,年税收8万余元,年收管理费5.6万元。
聊城铁塔服装专业批发市场建于1985年。经聊城市政府批准,由聊城市古楼办事处铁塔居委投资60万元,提供场地20.2亩,建商品房112间,与聊城市工商局联办“铁塔服装专业批发市场”。1986年4月,经委路服装摊点群、批发户迁入。开业初期有摊位200多个,当年成交额0.4亿元,税收、设施费、管理费各2万元。1987、1988年摊位数、成交额连年成倍增长。1989年,扩大场地12亩,投资150万元,建活动板房97间,钢架玻璃钢瓦大棚4300平方米。1990年,入场经营的国营、集体商户160户,固定个体摊位1600个,其中外省市商户1500个。上市服装、鞋帽、布匹、针织品、小百货等类商品4850多种,日上市商品额2700万元,年成交额1.8亿元,完成税金100万元,收交管理费50万元,房租设施费收入100万元,市场容纳城市待业人员33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力8100余人。至1996年,该市场有摊位0.5万余个,经营品种0.2万余个,日成交额305万元,年成交额10亿余元,年税收350万元,年收管理费1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