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桥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364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桥涵
分类号: TU984
页数: 1
页码: 332
摘要: 境内地势低洼,各县城内河、沟、坑、塘较多,故建桥涵较多。明清时期,聊城四门越护城河处,均架木桥或木吊桥。后因连年战乱,木桥年久失修,到建国前已大部拆除改造。1960年,聊城县在改造旧桥的同时,新建王口桥、东升桥。
关键词: 城市建设 桥涵

内容

境内地势低洼,各县城内河、沟、坑、塘较多,故建桥涵较多。明清时期,聊城四门越护城河处,均架木桥或木吊桥。后因连年战乱,木桥年久失修,到建国前已大部拆除改造。50年代,四门各建1座长6米、宽4米的石桥。1960年,聊城县在改造旧桥的同时,新建王口桥、东升桥。至1962年,聊城、临清在城区兴建、翻修桥涵23座,建筑结构多为砖拱桥。1967年后,全区城市桥涵逐步由砖结构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980年,聊城闸口桥和东升桥改砖结构为方石和钢筋混凝土结构。1990年,投资45.51万元对聊城王口桥进行翻建,由原来宽13米、长12米改建为宽33米、长13米;石砌桥墩,水泥板铺面,南北两侧石栏杆挡石雕刻花鸟图案,四角各有一雕刻精细的石狮子,桥两侧安装60盏华灯,并且桥面下落1.5米,东西两下坡均同时修成水泥板路面,不仅消除了原来因桥窄造成的来往车辆“卡脖”拥挤现象,而且美化了的市容。1990年,全区共有城市桥梁91座,其中聊城市25座。1996年,全区共有城市桥梁196座,其中聊城市71座,临清市20座,冠县14座,莘县10座,阳谷县20座,东阿县14座,在平县38座,高唐县9座。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

相关地名

聊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