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经营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34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经营管理
分类号: F29
页数: 2
页码: 292-293
摘要: 乡镇工业是整个乡镇企业的主体。按照所有制性质、经营管理方式的不同,乡镇工业分为乡镇办、村办、联户办、个体办4个层次。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兼营手工业的农民和分散在城镇上的专营手工业者相继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1984年3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农民联户办、个体办工业企业是乡镇工业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年,全区村以下工业企业计有16107个,从业人员53014人,工业总产值19502万元。
关键词: 乡镇经济 乡镇工业 经营管理

内容

乡镇工业是整个乡镇企业的主体。按照所有制性质、经营管理方式的不同,乡镇工业分为乡镇办、村办、联户办、个体办4个层次。
  乡镇办、村办工业蓬勃兴起于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成立后。在中共中央关于“人民公社必须大办工业”的号召下,全区各地的社办工业迅猛崛起,时有公社工厂943处,务工社员26494人;社队合办工厂626处,从业人员6460人。至1961年,全区社办工业总产值达1214万元,而社办工业企业数量急剧减少。1966年,全区仅有社办工业企业10处,职工392人,总产值86万元。1968〜1969年,社队工业全部解体。自1970年始,城市部分工厂停产,其技术人员及知识青年下放到乡村,为社队工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原料和市场,而且输送了部分管理、技术人才,各地的社队工
  业得以复苏和发展。是年,全区社办工业企业发展到61处、职工2976人、完成总产值579.63万元。1976年,社办工业企业发展至475处,拥有职工19705人,完成总产值6245万元;队办工业企业2129处,从业人员16567人,总产值达2744万元。至1978年,社、队两级工业企业齐头并进,至同年底,共拥有固定资产1.7亿元,总产值高达1.67亿元,企业发展至2576处,职工53289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社队企业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若干规定》,以及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决定》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引推动下,全区的乡村工业进入在提高中求发展的新阶段。至1985年底,全区乡村工业发展到5大行业、36个工业部门、800多种产品,拥有1875处工业企业,职工61022人,完成工业总产值43280万元。1986年7月,中共聊城地委、聊地地区行政公署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地提岀“全面振兴聊城经济,重点突破乡村企业”的战略指导思想,作出了“八六年迈开步子,八七年打开局面,八八年全面振兴”的工作规划。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都普遍加强了对乡镇、村工业的领导,使乡镇、村工业从“在提高中求发展”的徘徊状态中解脱出来,出现大发展的好势头。同年底,全区乡镇、村两级工业企业计2222处,职工71486人,完成工业总产值68290万元。此后,随着增加对乡镇、村工业的投入、调整行业结构、重点支持、强化管理等措施的实施,乡镇、村两级工业有了突破性的发展。1988年,乡镇、村工业企业达至2816处,从业职工达96229人,完成总产值167669万元。1989、1990年,面对资金严重短缺、市场疲软的困难,全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采取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强化企业管理、开展“双增双节”等措施,使乡镇、村工业仍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1989、1990年递增速度均为22%。至1990年底,全区乡镇、村工业已形成以纺织、食品、建材、机电等4大行业为支柱,由28个行业组成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1990年,全区乡镇、村办工业2454处,其中乡镇办887处,村办1567处;职工96229人,其中乡镇办38098人,村办58131人;工业总产值240328万元,实现利润12388万元。至1996年,全区共有乡镇、村办工业2177处,其中乡镇办769处、村办1408处;职工共125451人,其中乡镇办62724人、村办65727人;完成工业总产值79.7亿元,其中乡镇办52亿元、村办27.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0.9亿元,其中乡镇办13.3亿元,村办7.6亿元。
  联户、个体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建国初期,全区仅有一些零散的传统的诸如农村“五匠”(木匠、铁匠、泥瓦匠、石匠、蔑匠)“四坊”(磨坊、粉坊、油坊、豆腐坊)及其他手工业项目。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兼营手工业的农民和分散在城镇上的专营手工业者相继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1957年底,全区计有手工业工人2877人,产品1541种,牛筋腰带、鸡毛掸子、算盘、地毯等为其中名牌产品。“文化大革命”中,大割“资本主义尾巴”,致使个体工商户被取缔,个体工业破坏殆尽。1984年3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农民联户办、个体办工业企业是乡镇工业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986年7月,中共聊城地委、聊城地区行政公署明确提岀“全面振兴聊城经济,重点突破乡村企业”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四个轮子一起转,重点发展户办,联户办”的发展方针, 联户、个体办工业迅速发展,其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乡镇、村两级工业企业。是年,全区村以下工业企业计有16107个,从业人员53014人,工业总产值19502万元。至1988年,仍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同年,全区有村以下工业企业30153处,职工88642人,工业总产值高达55441万元,并形成17个工业加工型群体,使联户、个体办工业企业由分散经营开始向集约化经营发展。1988年后,随着治理整顿的进行,加之市场疲软,竞争激烈,再因联户、个体工业本身素质较差,产品档次较低,缺乏竞争力等原因,联户、个体工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部分工业群体开始消失。至1990年,全区有村以下工业企业33599处,职工人数发展至90572人,工业总产值达74675万元,实现纯利润16733万元,上交国家税金3192万元。至1996年,全区有村以下工业企业共31960个,其中联户办5003个、个体办26957个;实现工业总产值70.4亿元,其中联户办17.1亿元,个体办53.3亿元。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

相关地名

聊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