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麻纺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315
颗粒名称: 第四节 麻纺织
分类号: TS1
页数: 2
页码: 244-245
摘要: 境内的麻纺织业历史较悠久。早在明、清两代境内各县即有麻纺手工业作坊。其中,尤以临清此业创办最早、发展最快、生产店号最多。明、清之际,境内开始普遍种植苎麻、红麻、黄麻等。当时较著名的店铺有“福兴合”、“合盛号”、“维茂号”等,裴玉廷、张维茂等为这些店铺中较有名气的老艺人。
关键词: 纺织工业 麻纺织

内容

境内的麻纺织业历史较悠久。早在明、清两代境内各县即有麻纺手工业作坊。其中,尤以临清此业创办最早、发展最快、生产店号最多。明、清之际,境内开始普遍种植苎麻、红麻、黄麻等。当是时,临清即有家庭麻纺手工业作坊。这些家庭织坊用苎麻织成夏布(又名扁纱),以红麻、黄麻纺麻线、打麻绳、打钱串绳。当时较著名的店铺有“福兴合”、“合盛号”、“维茂号”等,裴玉廷、张维茂等为这些店铺中较有名气的老艺人。至民国初年,临清尚有不少以艺人名字命名的麻纺织业加工店铺,诸如开办于御史巷内的李老勉麻绳铺、创建于南水关的李耀堂麻绳铺、设立于卫河西的张(七)家麻绳铺等。夏布的生产至民国初年即已停止,而麻绳行业的制作一直持续至建国后。明清时期,临清、聊城为漕运要冲,漕股用绳乃为大宗。同时,井绳、套绳、经子、钱串绳等民用绳量甚大。及至京杭运河断航,麻纺织业亦随之日渐衰落。建国后,聊城、临清等地仍有少量的合作社、组制作麻绳和纺经子等,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建国初,全区对麻袋的需求一直由外地购进。至1966年,临清麻纺厂由临清麻绳社转建投产后,才彻底结束全区所需麻袋仅靠外地购置的历史。1977年,东阿麻纺厂建成投产;同年,高唐麻纺厂由高唐制毯厂转建;1978年,在平麻纺厂建成投产。至1985年,全区有4个麻纺企业,拥有职工753人,麻纺锭880枚,麻袋织机44台,年产麻袋34万条,实现工业总产值133万元。至1990年底,全区有麻纺织企业4个,拥有麻纺锭1660枚、麻袋织机54台,年产麻袋246万条、麻绳91吨,产品主销河北和京、津地区及山东省各地市,部分销往澳大利亚。其中,临清麻纺厂有职工271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05.7万元,麻织机20台、纱锭460枚,生产麻袋36.7万条、麻绳6730吨,实现工业产值124.8万元;在平麻纺厂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22.35万元、麻袋织机22台、纱锭600枚,年产麻袋0.38万条、麻绳25.13吨,实现产值45:22万元,至年底,该厂停产,主销积压产品;高唐麻纺厂有职工236人,固定资产原值240万元,织机14台、纱锭600枚,生产麻袋67万条,实现产值220万元、利税20.7万元;东阿麻纺厂有职工376人,固定资产原值78万元,生产麻袋127万条,实现产值322万元、利税17.5万元。至1996年,全区有麻纺企业3个,共有职工643人,固定资产原值958万元,实现产值345万元,利税17万元。其中,临清麻纺厂有职工151人,固定资产原值498万元,实现产值306万元,利税17万元;高唐麻纺厂有职工131人,固定资产原值460万元,实现产值39万元;东阿麻纺厂有职工361人,固定资产原值88万元。在平麻纺厂于1992年划归供销社。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

相关地名

聊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