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纺织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311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纺织工业
分类号: TS1
页数: 11
页码: 239-249
摘要: 明代,境内棉花产量居山东6府之首。同时,纺织品交易市场和在家庭手工业的基础上形成的私营纺织业作坊不断涌现。抗日战争时期,纺织业遭到严重破坏,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内,广大军民自已动手、土法上马、纺丝织布,为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1960年后对已上马企业一律实行关、停、并、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纺织工业岀现大发展的势头。全系统共有职工39997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达44642万元,销售收入达73162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达87025万元、利税4041万元。聊城地区重点年份纺织工业总产值
关键词: 纺织工业 染整工业

内容

明代,境内棉花产量居山东6府之首。丰富的棉花资源使纺、织、染等家庭手工业随之勃兴,岀现了家家纺车转,户户机杼声,土纺、土织、土染配套发展的景象。同时,纺织品交易市场和在家庭手工业的基础上形成的私营纺织业作坊不断涌现。民国时期,小型官办纺织厂同私营棉纺织厂、针织厂并存。抗日战争时期,纺织业遭到严重破坏,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内,广大军民自已动手、土法上马、纺丝织布,为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建国后,纺织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1952年,年产棉布217万米;1955年,有棉织、针织生产合作社7处、织机213台。至1959年,全区有企业11处,完成产值530万元,生产棉纱120吨、棉布333万米、针织品折纱77.4吨。1960年后对已上马企业一律实行关、停、并、转。至1962年,全区仅有企业3处,完成产值14万元,比1960年减少1224万元,生产棉布14万米,针织品折纱10吨。1963~1965年间,纺织业开始回升,至1965年,产值达64万元,比1962年增长4.5倍,生产棉布234万米。1966〜1975年间,纺织工业有了较快发展。至1975年底,全区有企业26处,职工10171人;棉纱锭82776枚,捻线锭4196枚,布机2844台;年产棉纱5.65万件,棉布4180万米、印染布125万米、针织品折纱2977件;实现产值6243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纺织工业岀现大发展的势头。1979〜1985年,全区先后有5个企业的20种纺织品被评为省、部优质产品,工业总产值每年递增10.7%,利润递增2.7,为国家积累资金12103万元。1986年,全区有纺织企业37家,拥有职工25788人,固定资产原值15692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0973万元,上交税金2505万元。1990年,全区共有纺织企业54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28个,集体所有制企业24个,其它性质的企业2个;大型企业1个,中型企业3个,小型企业50个。全系统共有职工39997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达44642万元,销售收入达73162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达87025万元、利税4041万元。当年主要产品产量为:纱72245吨、布16184万米;针棉织品折用纱线量9092万米,毛线24吨,呢绒67万米,毛毯17.20万条,麻袋246万条,服装52万件,毛巾1000万条,袜子160万双。至1994年,全区有纺织企业(系统内)55个,职工40935人,固定资产原值全行数88177万元;拥有棉纺锭390784锭,气流纺1344头,棉布织机5234台,印染生产线4条,各种针织主机设备498台,麻纺锭1080锭、麻织机71台,粗毛纺绽4640锭、毛织机139台,毛巾被织机534台;纺织机械能力1900吨,服装加工能力3500万件;完成工业总产值108965万元,实现利税6063万元,其中利润128万元。1996年,全区共有纺织企业46个,其中国有企业28个,集体所有制企业13个,其他性质企业5个;大型企业3个,中型企业12个,小型企业31个;全系统共有职工42478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19811万元,;纺织机械能力300吨,服装加工能力3700万件;完成工业总产值112000万元,实现利税2574万元。至此,纺织工业已经形成以棉纺织行业为主体,以聊城、临清两市为中心,具有印染、针织、色织、复制、麻纺织、毛纺织、服装、刺绣装饰、纺织机械等门类比较齐全、布局趋向合理的鲁西北纺织工业基地。聊城地区重点年份纺织工业总产值
  单位:万元
  第一节棉纺织
  境内棉纺织业于明初植棉时发展起来。当时,纺线织布成为民间最广泛的家庭手工业,其中尤以“织布为大宗。”荏平县所织土布除满足本地需要外,还“大宗出境,运至济南、沂城、潍县等地”。高唐县每年岀境土布达七八千匹。随着棉纺织业的发展,境内相继岀现了专以织布为营生的手工业作坊。1465年(明成化元年),临清始建手工操作的织土布厂1处,织机30余台;次年,“白布巷”成为初具规模的棉布贸易市场。随着国外纺织机器的输入和纺织技术的传播,半机械化纺织业逐渐发展。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高唐知州周家齐始创“工艺局'',以日本产人力轧花机制棉绒,用日本产人力织机改变土法工艺织平白布、毛巾。1918年,临清设织布工厂,以棉纱为原料用新式织机生产。1924年,以孙子平为经理的高唐县裕和工厂建立,时有脚踏织机4张,产品有羊白布、条子布等,年产1300余匹。1931年,聊城县裕民工厂建立,布机6台,年产布0.3万匹;是年,国民党阳谷县、高唐县政府分别创办“平民织布厂”、“平民工厂”,前者为阳谷县官办工业之始,后者的产品全系棉织品。同年5月,莘县古城镇北门里设平民工厂1处,内有铁机8部、木机3部,带机和石印机各1部,分染织、石印两种,织造各种“洋布”和毛巾。1932年2月,堂邑、冠县各建“平民工厂”1处。前者为官办性质,布机6台,年产自由布、条子布等0.1万匹;后者拥有织布机11台,日织布达30匹,品种计有平面布、斜纹布、闪光呢布等30多个。同年11月,在平县国民党政府创办了第一个机器织布厂——平民工厂,日产布高达110匹。1935年,国民党政府棉业统制委员会的调查报告中指岀,当年全省67个县中有19个县的棉布年产在10万匹以上,时属境内的堂邑、高唐、武城、临清等4县均在其中。
  1940年,鲁西妇女救国总会、鲁西职工救国总会等组织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妇女生产小组182个,纺纱、织布、做军鞋,组织职工创办织布工厂10余处。1943年,中国共产党冀南第七分区组织部长郭林业委托工人王恒山等从敌占区购置铁轮织布机4台,于冠县城南帽子岩村建立军用织布厂,主要生产医用纱布、枪罩布和裹腿布等。1945年,,鲁西北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唯一的国营工厂——裕民工厂于东阿县城关区铜城西小于庄成立,拥有工人40多名、织机10台,主要产平面白布、花条布、格子布等。1946年,高唐县7个村中会纺线、织布的妇女850人,全年织布56700尺;1948年,会纺线、织布的妇女达1002人,全年织布86700尺,外销8460尺(《鲁西北抗战大事记》)。1948年,扩大后的裕民工厂有工人300余名,纺纱车10台、木织机40余台;同年,临清县人民政组织个体纺织户32家,从业人员110人,组成了临清棉织生产合作社的前身 ——“同生纺织厂”。
  1950年,全区仅有部分手工作坊和小型私营织布厂,产品品种单一,年产棉布1万米。1951年后,广大纺织手工业者响应人民政府“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号召,先后成立集体性质的棉织供销生产社。1952年,临清集中生产合作社在原棉织供销社的基础上建立,拥有社员199人、织机70台,当年产值3818元。同年,高唐棉织社、博平棉织社(1956年合并到聊城棉织合作社)成立。1952年,全区有棉织生产合作社3处,织机近百台,职工270余人,年产棉布217万米。至1954年,国家对棉纺织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大城市的物美价廉的棉纺织品不断输入区内,致使仅有的棉织生产合作社的产品积压而被迫停产或转产。至1957年,年产棉布仅156万米,布机安装182台。1958年7月,国家主席刘少奇视察高唐县姜店公社棉花丰产田后指出,聊城专区应充分利用棉花的优势发展纺织工业。于是,聊城地委决定在高唐县建棉纺织厂1处,聊城棉纺织厂、临清棉纺织厂同时批准成立。在国民经济调整时的1962年,高唐棉纺织厂、临清棉纺织厂下马,大多数人员被下放。1966年6月17日,山东省经济委员会和山东省财政厅批准建立济南国棉三厂高唐分厂(1972年10月更名为国营高唐棉纺织厂);次年5月16日,建立临清棉纺织厂;同年,建立青岛国棉三厂临清分厂;1972年,该分厂的设备迁至聊城,建立聊棉纺织厂。到1976年底,全区共有棉纺织厂3处,拥有职工10191人,安装棉纺纱锭86032枚、布机2774台,生产棉纱71772件、棉布5552万米,实现工业总产值8734万元。1976年后,莘县棉纺织厂、冠县棉纺厂、阳谷棉纺厂先后建立;同时,对临.清棉纺织厂、高唐棉纺织厂和聊城棉纺织厂进行扩建。至1985年底,全区有棉纺织企业6处,职工12869人;细纱锭191832枚,捻线锭32962枚,布机2822台,精梳机8套;年产棉纱23655吨,棉布6723万米;实现工业总产值17437万元,创利税2584万元。至1990年底,全区纺织工业系统有棉纺织企业9个,即聊城、临清、高唐、莘县、阳谷、冠县棉纺织厂及聊城纺校织布厂、临清第二棉纺厂、聊城第五棉纺厂,拥有棉纺锭25.7万枚,布机7847台,汽流纺锭2248头,精梳机57台、14套,年产棉纱7.225万吨、棉布16184万米,其中涤棉混纺布5026万米,实现工业总值55074万元、利税7969万元。至1996年,全区共有棉纺织企业46个,拥有棉纺锭648979枚,布机8019台,汽流纺锭10152头,精梳机7150台套;年产棉纱65149万吨、棉布13645万米,其中涤棉混纺布6956万米;实现工业总产值112000万元、利税2574万元。
  为扩大企业再生产,增加产品品种,强化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高唐棉纺织厂于1987年3月投资858.53万元,新增棉纺纱锭1万枚;同年8月投资84万元,新增复合式滤器15套;1990年4月,再投资87.75万元,将8台12911N型细纱机更新为FA502型细纱机,于是产品产量不断增加。1986〜1990年新增产品品种中的AD18.5纱、JD18.2纱获山东省优质产品奖。1990年底,该厂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230万元,职工3219人,有纱绽5.04万枚、线锭0.532万枚,精梳机4套、布机884台;年产棉纱5500吨、棉布2200万米,实现工业产值8380万元,销售收入7258万元,利税461万元,出口产品产值1087万元。1996年,该厂共有职工3242人,固定资产原值8830万元,完成产值11052万元,实现利税914万元,出口产品产值12087万元。临清棉纺织厂于1987-1989年共投资530万元,新增布机800台,新增棉纱产量525吨、棉布1890万米,其中9.8/19.5涤棉精梳卡基、25.4/27.8纯棉中平布、J9.8X2/19.5涤棉卡基、J18.2纯绵纱、J13涤棉纱等7种产品获国家银牌及部优、省优产品奖。1989年,该厂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次年升为国家大型(二)企业。1990年底,该厂拥有固定资产原值7315万元,职工7028人,纱锭80784枚,布机2093台,细纱机408台,实现工业产值20677万元、利税2149.12万元,岀口香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产品收购值达4239万元。1996年,该厂共有职工7167人,固定资产原值16443万元,完成产值19641万元。聊城棉纺织厂于1987年投资72万元,改造细纱机1万纱锭;次年投资428万元,扩建1万纱锭;1989年投资160万元,新增精梳机2套;1990年投资370万元,新增192台54英寸宽幅织机及配套设备。生产主要产品有纯绵纱、精梳纱、纯棉布、化纤混纺布、富涤细布等。其中纯棉21s纱、32s纱分获省优、部优产品奖。1990年底,该厂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155.32万元,纱锭4万枚、布机882台,有职工3276人,实现总产值7663万元、利税94万元,岀口产品收购值56.75万元。1996年,该厂共有职工3271人,固定资产原值12214万元,完成产值13152万元,实现利税1032万元,出口产口收购值7760万元。莘县棉纺织厂1977年7月1日建成投产,至1985年底拥有细纱锭30600枚、捻线锭5700枚,生产纯棉纱4421吨,实现产值1810万元、利税317万元,职工1597人。1986〜1989年间,共投资1700万元,填平补齐1万纱锭及配套设备,并增、扩建1万纱锭,产品有32S、21S纯棉纱,其中32S纯棉纱于1990年获省“优质产品”称号,且出口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1990年底,拥有职工3276人,固定资产原值3546万元,主要设备细纱机114台,实现工业产值7996万元、利税171万元。1996年,该厂共有职工3132人,固定资产原值11688万元,完成产值13229万元,实现利税1088万元。阳谷棉纺厂于1977年建成投产,至1985年底有职工529人,细纱锭5792枚,生产纯棉纱632吨、5个品种,完成产值241万元、利税13万元。1986~1989年共投资2000万元用于设备更新与改造。主要产品除棉纱外,还生产服装面料、针织汗布,其中纯棉纱7.8TCX为名优产品,不仅行销国内市场,而且出口东南亚地区。1990年底,该厂拥有职工2035人,固定资产原值2702万元,纱锭3万枚,完成产值3862万元,实现利税203万元。1996年,该厂共有职工2356人,固定资产原值9206万元,完成产值6581万元,实现利税186万元。冠县棉纺厂于1977年7月16日批准建厂,设计规模为1万枚细纱锭,投资358万元,1979年8月19日建成投产。1985年,有职工576人,生产纯棉纱730吨、4个品种,实现产值303万元、利税30万元。1986年后,先后投资100余万元用于“XLZ”复合除尘器以及棉纺设备的更新改造。1990年底,该厂与冠县染织厂合并。当年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612.96万元,职工2336人,布机240台,纱锭3.3万枚,生产纯棉纱4136.1吨,计3个品种,实现工业产值1580.13万元、利税349.88万元,出口收购值336万元。1996年,该厂共有职工2342人,固定资产原值5069万元,实现利税537万元。聊城第五棉纺织厂是于1988年建立的市属小型集体企业。1990年底,有职工456人,其中技术人员27人,拥有固定资产595万元,主要设备有FA502细纱机,纱锭14840枚;主要产品为C21X棉纱等3个品种;实现工业总产值910.31万元、利税114万元。至1994年,该厂有职工620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304万元,完成工业产值543万元,实现利税148万元。1995年后该厂关闭。
  第二节单织
  远在明、清之际,境内广大的农村妇女即会用染成各种颜色的线织成花格布、床单布、彩条布等。抗日战争时期,各县建立的平民工厂曾生产部分花格布和彩条布。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色织布的生产均系手工操作。而机器色织业的兴起,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1969年12月,莘县染织厂由县皮麻生产合作社转建,时有织机6台,1971年增至42台,1975年产色布达20万米,至1976年织机增加到94台。1974年,临清色织厂先后在街道线组、马具社、帆布厂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同年,高唐县染织厂建立;次年,冠县色织厂组建;1975年11月,东阿染织厂建成。至1985年底,全区有临清色织厂、冠县色织厂、高唐染织厂、莘县染织厂、阳谷棉织厂、临清棉织厂、东阿染织厂等单织企业7个,拥有职工1668人,各种型号布机636台,实现工业总产值550万元。至1990年底,全区有莘县染织厂、东阿染织厂、冠县染织厂、高唐染织厂、临清色织厂等5个单织企业,拥有职工2352人,各种生产设备732台,实现工业总值1262万元、利税1万元。其中,莘县染织厂有职工524人,设备152台,主要生产纯棉床单布,实现产值537万元、利润15.6万元;东阿染织厂有职工274人,固定资产原值364万元,实现产值175万元,销售收入243万元;冠县染织厂有职工559人,实现产值191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52万元,销售收入385万元;高唐染织厂有职工430人,固定资产原值286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90万元,上交税金12万元;临清色织厂拥有职工565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94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51万元,上交税金11万元。至1996年,全区有单织企业8个,共有职工2729人,固定资产原值5994万元,完成产值3647万元,实现利税411万元。
  第三节毛纺织
  境内的毛纺织业源远流长。1749年(清乾隆十四车),临清的羊毛原料城乡皆是,收剪羊毛的“羊毛胡同”,即以此而得名。当时,此地即有织绒产品,“纺羊毛而织之,绒卷似羊羔皮”。这是境内始有毛纺织业的最早记载。1785年(清乾隆五十年),临清织绒、织毯、纺羊毛等毛织手工业兴起。当时有一种名“毹”的产品(即今地毯),以毛线和棉线合织而成,且有各种鸟禽花边图案,大者为床毯,小者为车垫、马褥,至清朝末年尚有“兴隆恒”、“永盛和”等织毯店号七八家。这些店号都是世代相传的家庭手工业小作坊,此种产品销至济南、曲阜等地。至日军入侵时期,此业失传。至建国前夕,境内尚有以纺线车纺羊毛线、手工织毛衣的家庭手工业。
  1952年,聊城县棉织生产合作社建立。初期,以织棉布为主,1961年开始生产线衣、毯子;1962年开始织毛衣,时有职工68人,织机10余台。1963年,购进外地淘汰的纺织设备,开始纺毛线、染毛线。1965年定名为毛棉纺织厂,1973年更名为聊城毛纺织厂。1976年开始生产粗纺呢绒。1980年,投资71.85万元,由640枚粗毛纺锭扩大到1120枚,毛织机由20台增加40台。同年11月,投资400万元,增加1120枚粗毛纺锭和72台毛织机,年生产粗纺毛呢能力达50万米。1983年投资20万元,增加21台生产设备,生产花格呢产品。1977年,高唐毛纺厂建立,占地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35平方米。1980年5月,聊城毛毯厂建立,1983年建成投产。该厂利用原聊城拖拉机站和工艺美术厂的人员、设备于原聊城拖拉机站的旧址上改建而成,其规模为粗梳毛纺锭800枚。1984年改名为聊城第二毛纺织厂,企业性质由集体转为地方国营,厂区占地4529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2184平方米,主要生产毛毯。至1985年,全区有聊城毛纺织厂、高唐毛纺厂和聊城第二毛纺厂等3处毛纺织企业,拥有职工2540人。1990年底,临清毛棉织厂建立。至同年底,全区有毛纺织企业4个,拥有职工4539人,完成工业总产值3316万元,实现利税66万元。至1996年,全区有毛纺织企业2个,固定资产原值6349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6693万元,实现利税797万元。
  1986年,聊城被服厂合并于聊城毛纺织厂。1986〜1990年,该厂先后投资580万元用于扩增生产设备及污水处理。至1990年底,拥有职工2228人,固定资产原值1100万元,有织机90台,毛纺锭2560枚;完成产值2484万元,实现利税99万元。1996年,该厂共有职工1480人,固定资产原值3417万元,完成产值3789万元,实现利税366万元。聊城第二毛纺厂于1988年新增工业用呢产品,投资700万元,采用无纬直针刺植绒机作元机,设计规模为0.2万吨工业用呢。至1990年,该厂有职工953人,固定资产原值1267.8万元,年产各类毛毯17万条,完成产值1092万元。1996,该厂有职工1004人,固定资产原值2932万元,完成工业产值2804万元,实现利税432万元。临清毛棉纺织厂是于1990年由临清毛纺厂与临清制线厂合并成立的小型(一)全民企业。同年底,拥有职工1317人,固定资产原值1044万元,各类织机27台、纱锭0.3万枚,实现产值1386万元、利税24万元。至1996年,该厂共有职工1076人,固定资产原值2138万元,完成工业产值150万元。高唐毛纺厂是由该县被服厂于1977年分出的集体企业,先后生产的主要产品有纯毛和混纺毛线、地毯线、羊卷绒纱、毛晴混纺、晴纶线、毛纱等。1985年实现工业产值33万元、利税2万元。1990年底,有职工37人,实现工业产值37万元,固定资产原值68万元,实现利税1万元。至1996年,该厂共有职工49人,固定资产原值57万元,完成工业产值66万元。
  第四节麻纺织
  境内的麻纺织业历史较悠久。早在明、清两代境内各县即有麻纺手工业作坊。其中,尤以临清此业创办最早、发展最快、生产店号最多。明、清之际,境内开始普遍种植苎麻、红麻、黄麻等。当是时,临清即有家庭麻纺手工业作坊。这些家庭织坊用苎麻织成夏布(又名扁纱),以红麻、黄麻纺麻线、打麻绳、打钱串绳。当时较著名的店铺有“福兴合”、“合盛号”、“维茂号”等,裴玉廷、张维茂等为这些店铺中较有名气的老艺人。至民国初年,临清尚有不少以艺人名字命名的麻纺织业加工店铺,诸如开办于御史巷内的李老勉麻绳铺、创建于南水关的李耀堂麻绳铺、设立于卫河西的张(七)家麻绳铺等。夏布的生产至民国初年即已停止,而麻绳行业的制作一直持续至建国后。明清时期,临清、聊城为漕运要冲,漕股用绳乃为大宗。同时,井绳、套绳、经子、钱串绳等民用绳量甚大。及至京杭运河断航,麻纺织业亦随之日渐衰落。建国后,聊城、临清等地仍有少量的合作社、组制作麻绳和纺经子等,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建国初,全区对麻袋的需求一直由外地购进。至1966年,临清麻纺厂由临清麻绳社转建投产后,才彻底结束全区所需麻袋仅靠外地购置的历史。1977年,东阿麻纺厂建成投产;同年,高唐麻纺厂由高唐制毯厂转建;1978年,在平麻纺厂建成投产。至1985年,全区有4个麻纺企业,拥有职工753人,麻纺锭880枚,麻袋织机44台,年产麻袋34万条,实现工业总产值133万元。至1990年底,全区有麻纺织企业4个,拥有麻纺锭1660枚、麻袋织机54台,年产麻袋246万条、麻绳91吨,产品主销河北和京、津地区及山东省各地市,部分销往澳大利亚。其中,临清麻纺厂有职工271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05.7万元,麻织机20台、纱锭460枚,生产麻袋36.7万条、麻绳6730吨,实现工业产值124.8万元;在平麻纺厂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22.35万元、麻袋织机22台、纱锭600枚,年产麻袋0.38万条、麻绳25.13吨,实现产值45:22万元,至年底,该厂停产,主销积压产品;高唐麻纺厂有职工236人,固定资产原值240万元,织机14台、纱锭600枚,生产麻袋67万条,实现产值220万元、利税20.7万元;东阿麻纺厂有职工376人,固定资产原值78万元,生产麻袋127万条,实现产值322万元、利税17.5万元。至1996年,全区有麻纺企业3个,共有职工643人,固定资产原值958万元,实现产值345万元,利税17万元。其中,临清麻纺厂有职工151人,固定资产原值498万元,实现产值306万元,利税17万元;高唐麻纺厂有职工131人,固定资产原值460万元,实现产值39万元;东阿麻纺厂有职工361人,固定资产原值88万元。在平麻纺厂于1992年划归供销社。
  第五节印染
  境内的印染业有较长的历史。建国前,广大农村以家庭为单位,沿用原始方法手工染布、印花;在城镇,则设有染坊、店号,其印染工艺同于农村家庭手工染布。节煮、大盆洗、竹杆晾、太阳晒等工艺流程,均以手工完成。1935年,高唐“合盛公”染业店成立,与织布业共同组成同业工会,会首6人。1945年,在抗日民主政府领导下,裕民工厂在东阿县铜城西小于庄成立,染织部为该厂5部之一,时有木机10台、职工30人;1948年秋,该厂迁至聊城,增添了染线、染布工序,用苇子穗、槐花作颜料染线、染布,供前线战士和地方干部穿用。40年代末期,临清城内有一土染坊专染衣服、布匹、包袱皮等杂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始的染织方法被机器染布、印花所取代。全区的机器印染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1975年,临清制毯厂转为临清印染厂,建有年产500万米色布印染线1条,始产印染布;1980年3月,投资318.42万元,增建涤棉生产线、印染专用设备13台。此后,又分别两次追加货款43万元,从而形成年产2000万米印染布的生产能力。1977年,聊城印染厂成立,投资890万元,规模为年产1500万米的纯棉生产线1条;1980年4月,投资50万元建750千瓦的余热发电工程并购置专用设备两套。至1985年底,全区有临
  清印染厂和聊城印染厂两处印染企业,职工1290人,年印染布1893万米,实现总产值3156万元、利税83万元。1986年,临清印染厂与临清棉纺织厂合并,更名临清棉纺织厂印染分厂;1988年,投资1100万元扩建年产1000万米圆网印花生产线1条,增添专用设备12台。1990年,聊城印染厂投资1700万元新建涤棉宽幅印花生产线1条。至1990年底,两印染厂共有职工1672人,年产印染布464500万米,工业总产值5180万元。至1996年,全区有印染企业2处,共有职工1887人,固定资产原值10071万元,实现产值5406万元、利税1551万元。其中,聊城印染厂共有职工1086人,固定资产原值6297万元,实现产值1297万元;临清棉纺厂印染分厂有职工801人,固定资产原值3774万元,实现产值4109万元。
  第六节丝绸
  繅丝工艺在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之前,境内则以丝麻织帛为衣,繅丝织锦遍及家家户户。明正德年间《莘县志》记载,1391年(明洪武二十四年),百姓向官府交纳的夏税中,“交锦丝一百五斤一两六钱二分九厘三毫”。可见,丝是百姓交纳赋税的主要物品之一。至民国时期,境内的民间繅丝业仍然存在。1920年,阳谷县全年岀丝3500两,寿张县岀丝约在千万两左右。1934年,仅阳谷县赵家庙繅土丝户即达50家、丝灶数60个,年产丝总计1600担。所产繅丝多输到境外,少量于境内消费。至建国初期,全区的繅丝业近乎绝迹。随着桑蚕生产的恢复,繅丝业随之兴起,尤以70年代发展较快。阳谷县国营繅丝厂于1977年筹建,1982年正式投产,当年繅丝11.47吨,产值46.64万元;1983年,繅丝9.53吨,产值30.91万元;两年期间,共繅丝21吨,质量达4A,产值77.55万元;1984年,因原料断绝,该厂转产。1977年,阳谷繅丝厂筹建的同时,全区陆续建起社队、校办繅丝厂19处(其中阳谷县2处、莘县1处、高唐2处、东阿2处、临清3处、在平1处、聊城1处、冠县7处)。至1978年9月,共繅干茧59849.2公斤,但因繅出的半成品质量差、繅折率超规定、无捻丝设备等原因,陆续停产下马。1980年,经省公司整顿后,全区仅保留临清市戴湾繅丝厂1处。该厂繅丝机400绪、丝织机5台、锅炉1台,固定资产30万元,职工30人左右,年产丝20吨。1979年,因原料缺乏,转产小木器、奶粉等。1981年重新繅丝,1982年再次停业转产。
  丝绸织造工艺境内的丝绸生产历史悠久。“秦朝宫庭中所用的丝织便是山东东阿一带所产”(章楷《蚕世史语》),迄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临清人造特品“哈达织成走京聚帛货店,贩者达西宁、西藏。”其生产历史已达数百年之久。此外,临清尚有绢、绫、绸、帕幔、丝带等丝织品的生产,“远近多用之''。临清成为名副其实的丝织生产的集中地,最为发达时,“全境机房七百余,浆坊七八处,收庄十余家,织工五千人”(民国23年《临清县志》九卷36页)。至1913年,此业销售额年逾数十万元(民国23年《临清县志》四卷)。1934年后,因军阀混战,原料匮乏、销路无保障,以致“机房不过数十家,收庄三四家,年输出货价仅六七万元”(同上)。1954年,临清市人民政府组织起丝织艺人,成立丝织合作社,1958年扩建为临清丝绸厂,丝织业得以复苏。1977年前后,随着全区桑蚕生产的发展,莘县城关,临清康庄,在平城关、博平,阳谷寿张等5个乡镇丝织厂先后建立,丝织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1990年后,随着桑蚕生产的跌落,加之原料无保证,产品质量不高,销路不好,丝织业呈不振之状。
  临清丝绸厂由产“哈达”这单一品种逐渐发展为计产20多个品种100多个花色。“哈达”是临清丝织品通称,包括若干提花织物和平纹织物。提花织物有丈哈达、佛字、佛像、八宝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徽等;平纹织物有粉绢、江本、四文绢、五丈绢。1957年,产量为64.8万米,产值18.5万元;1958年,产量达88万米,产品品种由哈达单一品种又增产美丽绸、文缎,总产值达51.84万元。1965年9月,由地方国营临清丝绸厂转为合作工厂,职工280名,产量86.1万米,总产值119.4万元。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生产处于半瘫痪状态。1975年,生产得以恢复。至1984年,生产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带来企业的兴旺发达。1985年,实现总产值达558.1378万元,产量140.5528万米,产品20个、花色百余种。1990年,各类产品产量计74.48万米,年总产值为347万元。同年3月,涤纶仿真丝产品“迎新纟刍”在第二届涤纶仿真丝产品展销会上被评为最佳效果奖;6月,该产品通过山东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小佛像、大佛像、迎新绐、新玉缎、涤弹呢、卫星呢、线绨被面、涤印被面、滑爽绸、真丝斜纹绸等为该厂的主要产品。至1996年,该厂共有职工504人,固定资产原值261.9万元,各类产品产量30.91万米,产值162万元。
  莘县城关丝织厂建于1977年7月,总投资14万元,有丝织机24台,主要产品有线纬被面、软缎被面和新华绸等。1983年,年产值10万元,系产值最高年份,当年生产线绨被面1500条、软缎被面500条。1990年,该厂下马。
  在平县城关丝织厂建于1976年1月,拥有整机、纺织机、络丝机、打纬机等齐全的设备,固定资产140.3873万元,主要产品有软缎被面、线绨被面、羽纱、提花绸、线绨布、彩旗绸、美丽绸、弹涤呢等。1985年,计划产值13万元,实际完成14万元。1990年,该厂晋升为县级先进企业。当年计划产值100万元,实际完成117万元,实现利税12.5万元,产量达21.1万米;生产软缎被面、人涤被面共计2.7万条,提花窗帘、席梦思床布、窗帘绸、涤力呢、网络呢、华达呢、春秋丁、绦丝纺、美丽绸、宽羽纱、窄羽纱、提花绸、彩旗绸等共计15.65万米。1991年后停产。
  博平丝织厂建于1977年2月,固定资产33万元,流动资金60万元;主要产品有线绨被面、美丽绸及沙发布,主要销往济南、晏城、禹城和河北省广宗、永年以及青岛、天津、沈阳、哈尔滨等地。1985年后,年产值多为150万元,提供税款11万元,获纯利润13万元。1984~1990年连续被评为县乡镇企业先进单位,1990年又晋升为县级企业。1991年后转产。
  康庄丝织厂始建于1978年,主要产品有软缎被面、花线纬等计12个品种,年产量在2万米左右,产值2.0万元。1980年转产沙发布。
  临清工艺丝织厂始建于1980年,主要生产民族绸和哈达,品种有浪乾、丈帕、佛像、八宝、花喜绫等,主销内蒙古、青海、甘肃等地,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尼泊尔、泰国、缅甸等国家;年产量达25万米,产值36万元,为国家提供年税利为4万余元。1996年,该厂有职工16人,固定资产原值47万元。
  第七节针织
  建国前,境内针织业中只有几处个人经营的家庭织袜作坊。他们或有固定的店号,或走乡串街为他人加工,所用设备均为圆筒式手摇织袜机。此外,尚有个别家庭和手工作坊机织扎腿带、鞋带、发卡等小商品。1912年,聊城的许桐、许广杰父子雇用10余人,于越河圈设建织袜厂1处,主要生产袜子、毛巾、头巾等;至1944年该厂缩小,由许广杰一人经营,其时仅生产袜子。1931年,聊城县平民工厂建立,拥有织袜铁机2台、木机1台,徒工20多人,生产袜类及背心,年产量达4500打。1942年,聊城县李海务村的孙富生在济南元兴袜厂厂主的扶持下,在聊城古楼南建 “普大织袜厂”1处,时有手摇机8台、徒工20人,由日本洋行供线销货,该厂于1943年倒闭。
  1952年,在聊城专区供销合作社的领导下,大部分个体手工业工人和作坊主带设备加入各县建立的棉织生产合作社,以织布为主,兼产少量的袜子和背心。同年5月15月,高唐县第一个手工业组织——高唐县棉织生产合作社在原“居源”货栈毛巾组、织布组的基础上组建成立,时有脚蹬铁木织机5台、毛巾机1台,职工10人,主要产品有毛巾、袜子、半袖汗衫、针织内衣等。1958年11月,临清针织厂建立,时有职工60人,机器6台。同年,国家投资20万元,在聊城米市街一个集体织袜厂的基础上筹建聊城针织厂,次年该厂与聊城棉纺织厂筹建处合并。1960年,临清针织厂拥有职工210人,年产汗衫裤0.1万打,实现工业总产值405万元。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聊城棉纺织厂停产下马;次年,临清针织厂也被确定为停建单位,仅有少数人员留守。1966年,经山东省轻工业厅批准,临清针织厂重新上马。1967年第二季度正式投产;同年,国家投资75万元,增添年生产能力30万打针织内衣染整设备1套、针织主机12台、辅机8台;1977年,国家再投资2万元,增加针织主机20台、214型台机4台。其时,该厂生产的主要产品有背心和针织衫、裤等。1970年,聊城针织厂建立,次年建成投产,时有主要生产设备27台,年产袜子4.5万双;1976年新建洗槽车间;1984年试产针织领带;1985年试产交叉领巾。至此,该厂主要产品有线袜、尼龙袜、卡丝袜、提花尼龙袜、棉毛衫裤、针织领带、交叉领巾等。1971年12月,临清日用针织厂改为羊毛衫厂,主要生产羊毛衫和线手套。1977年10月,高唐县针织厂由县被服厂分出建立,主要生产手套和月青纶衫、裤等。1982年,阳谷县针织厂由县电子元件厂改建,主要产品有毛线衫、羊毛衫、月青纶衫等。1968年,冠县针织厂由县皮麻社转建,时产线袜;1976年生产尼龙袜;1981年因亏损而停产。至1985年底,全区针织行业有聊城针织厂、临清针织厂、临清羊毛衫厂、阳谷针织厂、高唐针织厂等5个企业,拥有职工1480人,主要产品有月青纶、棉毛衫裤、背心、圆领衫、羊毛衫、尼龙袜、卡丝袜、涤纶蚊帐、手套等10几个品种,年产针织品折纱1796吨、折丝纤长线15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125.7万元,创利税94万元。至1990年底,全区有临清针织厂、临景针织实业有限公司(中外合资企业)、临清羊毛衫厂、聊城针织厂、高唐针织厂、聊城纺织局针织厂、冠县针织内衣厂、莘县第二针织厂等8个企业,拥有职工2350人,主要产品有汗衫背心、棉毛衫裤、文化衫、童衫、涤纶纹帐、线手套、床单坯布、羊毛衫、少先队服、针织和棉毛布、绒布、罗纹布、汗布坯布、涤盖棉、棉毛秋衣、弹力秋衣等。其中,临清针织厂有职工859人,实现产值2744.87万元,利润80.98万元;临景针织实业有限公司有职工339人,实现工业产值298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135万元,销售收入188万元;临清羊毛衫厂完成工业产值240万元,销售额为220.8万元;聊城针织厂有职工578人,实现产值430万元,利税1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76万元,销售收入204万元;高唐针织厂有职工557人,实现产值781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783万元,销售收入额为305万元;聊城纺织局针织厂有职工51人,实现产值292万元,利税7万元,销售收入3万元,固定资产原值70万元;冠县针织内衣厂有职工95人,实现产值444万元,利税5万元,产品产量220吨,销售收入11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88万元;莘县第二针织厂有职工114人,实现总产值273万元、利税1万元,销售收入10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88万元。至1996年,全区针织行业共有企业9个,有职工3750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8280万元,完成产值共7544万元。
  第八节复制品
  境内的针织复制品生产始于临清的制线手工业。最初沿用北方传统的“干丝、干捻、粉子莲松”丝线工艺手工生产。明末清初,随着漕运的兴盛,改用了长江以南丝线“传、打、染、炼、撬”的水线工艺,从而使临清的丝线制品以其色泽鲜艳、着色牢固、手感柔和等特点,与苏杭二州的丝线抗衡,被称之为“清水杭线”。至建国前夕,临清设有6家私人丝线店号,其主要产品有乡花线、花线、麻网、旗穗、刽穗等,销至清河、威县、邱县等10多个县。毛巾制造业始于1905年。其时,高唐知州周家齐创办工艺局,改变土法工艺织制毛巾和白布。1912年,聊城的徐相父子开办的织袜厂既织袜也生产毛巾。民国时期,各县创办的“平民工厂”、“民生工厂”除织布外也兼产毛巾。1948年,聊城裕民工厂和冀鲁豫第六专署职业学校合并后,也间有毛巾生产。
  1952年5月15日,高唐县棉织生产合作社成立,时有毛巾织机1台。同年,博平县马学奎创办的私营手工业毛巾作坊加入博平县棉织生产合作社。1955年,临清6家丝线店联合成立临清光明丝线社;1958年,该社与丝绸厂合并;1961年,该社从中分出成立临清制线社,至1964年,企业固定资产达1.3万元,流动资金3.2万元,年产值50多万元,利税0.6万元,产品有绣花线、旗穗、花线等以及传统的丝线制品;1966年,改厂名为临清制线染社,祠年8月新增木芯蜡光线生产;1976年,扭转了自1974年以来的亏损局面,实现工业产值208.4万元、利税10万元;次年,易名临清制线厂;1982年,生产能力由年产折纱380吨扩大到538.68吨,产值由182.4万元增加到492.4万元,实现利税额40.6万元。1968年,在平棉织被服厂于1962年撤销后重新上马,定名为在平毛巾厂,时有织机20台,当年生产毛巾33.5万条;至1976年,职工282人,实现产值106.5万元、利税8.4万元,年产毛巾187.8万条;1981年,扩建宽幅巾被织机,年产巾被30万条;1982年,改造毛巾织机10台为1515B—75提花巾被织机,年产毛巾242.6万条,实现工业产值418万元、利税52.2万元。临清毛巾厂原为临清社会福利皮毛厂的毛巾车间,1969年始产毛巾,1971年独立,至1976年生产毛巾114.6万条、折纱403.5件,实现产值75.63万元,所产“705”毛巾获全省白度样品第一名,1976〜1978年增添印花产品,1981年增加1515B—75毛巾织机20台,次年生产毛巾190.5万条,折纱256.67件,实现产值220.57万元。聊城织带厂于1969年由麻绳社转建,时有生产设备51台。冠县织带厂于1976年由冠县服装厂分出建立,时有编织机95台、手套机15台、捻线机1台。至1990年底,全区复制企业有临清毛巾厂、在平毛巾厂、临清制线厂、冠县织带厂、聊城织带厂等5处,拥有职工3838人,主要产品毛巾的产量为1000万条,实现利税144万元。其中,临清毛巾厂有职工802人,主要生产面巾、枕巾、毛巾被、儿童巾被、岀口浴巾等5大类50余种花色,大多销售于河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深圳,出口科威特、利比亚、新加坡、日本、菲律宾、毛里求斯、苏联等国家,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97.57万元,实现产值900万元、利润28.42万元;在平毛巾厂有职工1944人,固定资产原值2332万元,销售收入2009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996万元、利税77.万元;临清制线厂有职工879人,实现产值1006万元、利税21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737万元,销售收入858万元;冠县织带厂有职工26人,主要生产地毯线、多股绳,实现产值34万元、利税0.1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0多万元;聊城织带厂有职工187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8万元,销售收入86万元。至1996年,全区复制企业共6家,有职工4288人,固定资产原值91.32万元,完成产值7750万元,实现利税87万元。
  第九节化学纤维
  月青纶化纤是全区纺织行业生产化学纤维的唯一产品。1971年,临清印刷厂响应国家提倡的“大厂带小厂”的号召,创办了月青纶化纤车间。以厂长张荣楷为首的攻关小组在一无设备、二无技术的情况下,自制设备、边干边学,终于试制成功睛纶化纤产品,且投入了小型生产。但是,由于生产晴纶化纤的主要原料丙烯腈硝酸用量较大,运输、储存困难,加之生产设备、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于1976年停产。自1971年始产至停产,共生产腈纶化纤产品4吨余。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

相关地名

聊城市
相关地名